•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分析方式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7-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式

在過去研究中,大部分以量化研究方式探討臺灣高等教育呈現結果,本研究為了 瞭解本土學生與外籍學生相處情形,以及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現況。本研究以質性研 究、概念圖(Concept Map)、反省與檢討、三角交叉檢測法(Triangulation)歸納其訪談 結果,作為資料分析。

1.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指的是對於社會現象的一種研究,它並不依賴量化的資料與數據,而是 對於現象作直接描述與分析之方法。

質性研究是一個不用數字的研究,主要是以訪談及觀察做為研究的依據。質性研 究的訪談,並不同於一般泛泛的訪談,而是要從訪談過程中找出「道理」;研究者訓 練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徑就是從在找出道理的過程中訓練而來(蕭瑞麟,2011)。

也就是說質性研究是避免數字及詮釋社會事實的一種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對 於所蒐集的資料,是關於人、事、地(潘淑滿,2006)及會談所作成的資料。這些的資 料有其豐富內容之描述。而所研究的問題往往在複雜中逐漸形成有結構性、有概念性 的架構。

在質性研究方法的領域裡,包含著有個案研究法、紮根理論法、田野研究法等。

其中個案研究法則是以個人、家庭或團體法為對象所作的研究;方法有訪談法,利用 被研究者的口語的方法來敘述研究的過程,讓研究者了解被研究者以前、現在與未來。

研究方法有結構式訪談、非結構式訪談、群體式訪談及半結構式訪談。「結構式 訪談」則是在與被研究者訪談過程中,以預先設定的問題進行訪談,再運用訪談中所 取的資料做為研究架構。「非結構式訪談」又稱開放式訪談,它不同於結構式訪談與 半結構式訪談,它著重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二者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資料,它對於被 研究者的反應易於掌控,因為它在訪談過程中較容易縮小在研究者領域範圍內。「群 體式訪談」係針對由研究者將一群被研究者聚集在一起對於研究者的研究主題所作訪 談,它不僅有研究問題的答案,而還能在訪談過程中得到一些實質現象所產生的資料。

本研究使用「半結構式訪談」,乃運用質化與量化作為導向,利用更寬廣更真實 的問題為依據,進行訪談並作成紀錄,也就是說在訪談前這些紀錄通常已被設計完 成,作為研究架構,其研究的比較性相對也會降低,惟它對被研究者提供的認知與感 受將會以更真實的面貌呈現出來。

質性研究亦是利用自被研究者處所取的的資料,不斷的測試、交叉比對甚至從驗 證中,找出相互間的關係,而這些相互間關係所組合產生的架構,作為理論的基礎。

簡單說來質性研究並不是以「量化」的方式而作的一種研究,它所蘊藏著是在研究過 程所蒐集的資料,是完整的、真實的並沒有經過修飾、或是事前的情境假設。對於被 研究者所有的行為作深入的探討與了解,而讓研究的架構更加明朗化,避免不切實際 的現象產生。

2. 概念圖(Concept Map)

概念圖是使用中央關鍵字詞或想法,引發形象化的構造,而產生分類的想法。它 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現人們的想法。本研究利用繪製概念圖以紀錄並彙整訪 談資料,同時利用概念圖方式展現本研究之訪談結果。

3. 反省與檢討

研究者將不斷自我反省並檢視訪談內容,以避免涉入個人偏見,訪談內容皆經指 導教授、同儕間討論過後才進行實際訪談,隨時討論並修正及互相省思。

4. 三角交叉檢測法(Triangulation)

三角交叉檢視法顧名思義又稱三角檢測法或多元資料檢證法,其定義為:

(1)當一項研究中融入了另一種或另一種以上的方法時,它所採用蒐集資料的方法 便是屬於多元方法,故又稱三角交叉檢視法(Triangulation )。(胡幼慧,2003) (2)三角交叉檢視法運用的方式有人的校正、資料的校正、方法的校正及理論的校

正等幾個方向。

三角交叉檢視法多是採用不同方式、利用不同方法(包括人、事、時、地、物等) 針對研究的準確性作為修正研究架構,並獲的更客觀性的數據以達到真實呈現出的結 果。文獻上所提供資訊將有助於研究設計,對於研究後的信度與效度將會更為提升。

在研究的過程當中常常使用三角交叉法來驗證其過程,對於研究過程中的誤差率則會 相對的降低。

本研究利用三角交叉檢測法以歸納出訪談結論與重點,同時提高可信賴度。其最 主要目的在於比較各受訪者之訪談資料,並與指導教授與同儕進行資料討論與分析及 比對,檢驗對同一事件回應之一致性,並且比較不同的看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7-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