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紙筆測驗卷

(一)收集

研究者採取依照學生國中三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數學複習考成績,

依序將學生分組,得奇數名次的學生為文字組,而得偶數名次的學生 為圖文題,其中文字組 15 人以及圖文組 14 人,研究者交考卷由數學 老師代為轉發,學生共各作答 6 題,時間為 45 分鐘。

(二)分析

研究者將受試者的試題結果分為列式正確、解題過程正確以及答 案正確,共三個部份。以下用表格方式詳述研究者的評分標準。

58

表 3-4-1 評分標準表

得分條件

評 分 方 式

1.列式正確者得 5 分。

2.解題過程中,使用十字交乘法、配方法、公式解或者任何合理 的解題方式,得 3 分。

3.答案正確者得 2 分。

4.不完整列式、不完整解題過程以及錯誤答案皆得 0 分。

5.每一題滿分為 10 分。

6.此份試卷總分為 60 分。

二、晤談 (一)收集

將對高雄市某國中的學生小元晤談,此學生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

因此,研究者選擇以小元當作預試資料的來源並且加以分析,研究者 分析完成,晤談單最後版再確認。晤談的進行是以學生解題時,研究 者同時再逐一的依照晤談單 6 個題目最後版去提問共 6 個問題。

59

(二)分析

小元解的是文字題,題目分析如下:

階段 Schoenfeld 六階段時間序列圖

閱讀Ⅰ 分析Ⅱ 探索Ⅲ 計畫Ⅳ 驗證Ⅴ 遷移Ⅵ

時間 (秒)

50 36 33 12 18 37 12 102

圖 3-4-1 小元的六階段時間序列圖 1.小元之逐字稿

L1 請問一下你通常是怎麼看題目的?

L2 小元:怎麼看題目?什麼意思?(閱讀)

L3 研究者:就是你看題目的方式你是習慣的怎麼去看題目。例如說:你會先看 L4 有沒有什麼線索或者有些人會先劃記重點之類的。所以你通常看到題目你的 L5 第一個動作,你是怎麼做的?

L6 小元:第一個動作是拿筆在空中畫出那個圖形。(閱讀) L7 研究者:那你為什麼不嘗試把它劃在紙上面?

L8 小元:很亂。(分析)

L9 研究者:有什麼條件是你認為在這一題是很重要的?然後你把它劃下來。

L10 小元:正方形…兩公分…一角重合黏貼以及額外的正方形丙…還有甲和乙的 L11 面積相等。(分析)

L12 研究者:你找到這一些條件之後,你解題通常會是這樣看嗎?

L13 小元:對。(探索)

L14 研究者:你找到這一些條件之後,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L15 小元:我會想說甲與乙的一角重疊,因為他們都是 90 度,所以會有一邊往 L16 外凸出,而凸出的這一塊會形成額外的正方形丙,但…(計畫)

L17 研究者:剛才你說你會在空中畫嘛。那對這一題來說,你覺得把它劃出來會 L18 好一點嗎?

L19 小元:不會。(探索)

L20 研究者:所以你長久以來就是在空中構思,不一定把它劃在圖上面?

60

L21 小元:對。(遷移)

L22 研究者:那你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因為你長期的習慣嗎?

L23 小元:對。(遷移)

L24 研究者:你覺得有圖輔助你會更有幫助嗎?(探索)

L25 小元:會,有圖的話就不用在腦中思考它是怎樣的放置,不用想的過多,它 L26 這樣放是一種算法,他這樣放又是另外一種算法,有圖,它就是唯一的算法。

L27 研究者:有圖就是唯一的算法嗎?(驗證)

L28 小元:唯一的、確定的。它就是那樣,它不會再有別的。

L29 研究者:所以你就可以確定那個圖是正確的?

L30 小元:是。(驗證)

L31 研究者:如果圖是錯誤的,你會去檢查它嗎?

L32 小元:會。(驗證)

L33 研究者:你會去檢查圖跟文字是否相符的的這個步驟?

L34 小元:是。(驗證)

L35 研究者:那你有沒有檢查一下你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

L36 小元:有。(驗證)

L37 研究者:那你是怎麼檢查你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

L38 小元:從看題目、到構想、到最後思考重算一遍。(驗證)

L39 研究者:可是從你的紙上看不到你重算一遍的過程?所以你是用心算的步 L40 驟?

L41 小元:對。(驗證)

L42 研究者:所以是用心算的方式,不是驗證你每一句都是對的?

L43 小元:因為第一次寫過之後,就會對每一段落有所記憶,第二次在做的時候,

L44 只需要看每一步驟有沒有錯誤,這樣就夠了,所以不需要用筆算。(驗證) L45 研究者:所以你是逐步的檢查你的答案是不是對的,如果是對的,你就往下 L46 檢查,檢查到最後都是對的,你就確定你的答案是對的?

L47 小元:對。(驗證)

L48 研究者:好,那謝謝你了。

2.研究者對於小元 Schoenfeld 六階段圖的分析

對於小元閱讀部份(Ⅰ)花了 50 秒鐘是總時間的 6 分之 1 才開始 進入分析階段,由於小元作的是文字圖,所以小元沒有圖示的輔助來 幫助閱讀題目的部份,以至於小元花了 50 秒鐘,來閱讀題目。從小 元的數學老師那邊得知,小元對於數學月考有 90 分之上的實力,而 讀題花了 50 秒鐘,這段時間似乎有點過長,由此可猜測,如果沒有 圖的輔助,可能會是解題者花更多的時間在理解題意方面。

在分析部份(Ⅱ),小元花了 36 秒是總時間的 8 分之 1 來分析題 目,在這一點上,小元的分析時間還算是快的。小元在分析時,他會 邊閱讀題目邊在空中畫出題目所給予的條件(L6),研究者問小元:「為 什麼不畫在紙上?」,小元說畫在紙上會覺得圖示是很亂的(L8),有

61

可能因為條件的給予順序或者其他條件,就要改變已畫在紙上的圖,

這一點令研究者非常意外,因為在空中畫圖容易看不清楚自己所畫出 來的圖,而小元對於幾何的空間概念有達到 Piaget 對於抽象概念的 理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在空中畫圖就可以看出題目所給予 的圖示,這一點是介於文字題與圖文題的分析中所沒有的分析方法,

因為無論是文字表徵或者是圖文表徵都是顯性的表徵,卻有學生可以 使用隱性的表徵來幫助分析題目,這一特點的確值得分析。

在探索階段(Ⅲ1),小元花了 33 秒鐘是總時間的 9 分之 1。在觀 察小元的探索階段中,有發現小元對於題目所給予的條件是沒有依照 題目所給予的順序的(L10-L11),小元會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條件順序,

而在這一點,可以由小元的劃底線順序中得知,並且也從小元口中得 知,小元看的順序就是這樣的方式。

小元在計畫(Ⅳ)所花的時間最少,只有 12 秒是總時間的 25 分之 1。因為當其在分析階段時,就已經有圖示來輔助小元,但小元卻在 計畫中沒有完整的表達他所要表達的方式,小元使用的是配方法解題,

他在腦袋中想出圖示之後(L17-L18),就開始進行作答,一步步的依 照題目條件給予的順序慢慢的算出答案,在此步驟花的時間不多也是 可想而知的,因為小元已經有了自己的圖示以及自己需要的題目條件 順序,所以在計畫時,只要順利的去執行即可。

62

圖 3-4-2 小元第一小題解題結果

探索階段(Ⅲ2),小元花了 18 秒鐘是總時間的 17 分之 1。小元對 於題目有沒有給予圖示,小元認為是看題目的難度所決定的,研究者 給小元的晤談題,小元認為是不需要畫在紙上就可以作答的

(L17-L19)。

在遷移階段(Ⅵ),小元花的時間是 37 秒鐘是總時間的 8 分之 1。

通常都是最後檢驗答案時,才會使用遷移階段,小元很特別,他在算 題目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遷移的階段。這來自小元長久以來就是以 這樣的方式作答(L22-L23),所以他不需要使用額外的方式來檢驗自 己的做法。

在探索部份(Ⅲ3),小元花了 12 秒鐘是總時間的 25 分之 1。小元 也認為有圖示的題目對於他解題來說,是有幫助的,因為小元在構思

63

圖形當中,長久以來的習慣就是畫在空中,這對於小元所畫的圖,不 代表著唯一性(L25-L26),也就是說有其它種可能性是小元所沒有想 到的,但小元提到若題目有給予圖示,在這方面就可以免去在空中畫 圖構思的不確定性,因為他相信有圖的輔助會減少他在構思上的困難,

並且相信此圖就是唯一的以及正確的圖。

而最後的驗證(Ⅴ)階段,小元花最多的時間總共花了 102 秒是 3 分之 1 的總時間去驗證的。在其前面的步驟,小元都算是有其解題架 構,在驗證的部份也是。小元一開始說是用心算的(L39-L40),研究 者原先打算要求小元將其心算過程寫下來,但小元給予的回應卻說不 用,因為小元雖然是使用心算的方式,但其心算的不是數字部份,而 是計算過程的合理性部份,小元對於自己所算出來的數字有絕對的信 心,所以在驗證時,小元會先驗證其所假設的題目有無符合題目,若 有,就開始不管題目了,接下來只要慢慢的去架構以及思索自己所列 出的每一個式子是否有缺陷或者是不完美的地方(L43-L44),若有,

回到上一步去做修改,若沒有,則繼續的往下去架構以及思索這一新 的式子是否有缺陷,一直重複這樣的過程,直到答案出來為止

(L45-L47)。也就是因為小元對於每一步驟的算式都仔細的去分析,

所以最後,小元並沒有帶入所算出的答案回原本的題目,因為其在最 後一個步驟時,就已經得知求出的兩解其中一解為負數,不可能為答 案,所以小元正確的依照他自己長久以來的習慣算出了正確的答案。

64

圖 3-4-3 小元第二小題解題結果

(三)、信度

信度檢核方面,研究者邀請一位對 Schoenfeld 六階段有了解的老 師,檢查逐字稿是否對應有誤,而此老師從 6 位抽取並檢核兩位學生,

發現階段對應沒有錯誤。

65

第肆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節將分成兩節。第一節為解題。研究者比較一元二次方程式兩種 表徵,呈現正式圖文題與正式文字題試卷之研究結果;第二節是解題 歷程,分別是針對 6 位學生對於圖文題與文字題的放聲思考晤談資料 的分析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