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第四節

本節將說明資料的蒐集、資料整理與分析的方法。

資料的蒐集 壹、

本研究主要的資料蒐集方法為參與觀察與訪談,輔以觀察札記、研 究日誌、逐字稿、相關文件作為資料蒐集的工具。Marshall 和 Rossman

(李政賢譯,2009)指出,資料蒐集的工作,從研究前持續進行到研究 結束為止,是一個不斷來回於「分析已蒐集的資料」及「蒐集更多資料」

46

之間的歷程。在蒐集資料的時候,我不斷大量的閱讀文獻,希望藉由文 獻來對照所蒐集到的資料。

一、 參與觀察

實地觀察的優點是可以直接瞭解完整背景脈絡、能夠接觸到參與者 不太注意的事情,研究者能夠看出參與者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能夠瞭 解到研究參與者不願意在訪談中談及的事情(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Glesne(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認為身為一位參與觀察者,必 須有意識地觀察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及發生在他們當中的事件、行為 及肢體語言。在研究過程中,將你的所見、所聽、所感與所想做成紀錄。

與一般日常生活的觀察相比,參與觀察是有目的的,並且研究者會詳細 的紀錄所觀察到的現象。

參與的程度是一個連續向度,從完全進入場域作為一個完全參與者,

到完全脫離這一場域成為旁觀者。這連續向度的兩極端之間具有極大的 變異。這也不僅僅是觀察者一開始就做好在研究中參與多少的決定而已,

參與程度會因時因地而異(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Atkinson 與 Hammersley (1994) 以四個指標作為區分觀察法的依 據:

指標一:參與研究者是否知道研究者的角色?有部分人知道還是沒 有人知道?

在本研究中,我扮演著研究者的角色,一開始我就告知阿德我研究 者的身分。康康、偉偉、全全、宏宏、豐豐、小小老師知道我是研 究生,要寫與視障相關的研究論文,研究對象是阿德。在與他們訪 談之前我也事先表明自己的身分。

47

指標二:被研究情境或對象可以被了解的程度有多少?

在本研究中,我比較多能夠參與的場域是阿德工作的環境,也能夠 對他與同事之間的互動有比較多的了解。在家庭的部分只能藉由一 次去探訪小小老師的時候,阿德與弟弟同行時觀察。阿德與異性互 動的部分,因在研究期間阿德沒有女朋友、除了我與客人以外,在 生活中很少接觸異性,僅能藉由訪談了解他對異性的看法。

指標三:研究者在研究情境中,可以或不可以從事哪些活動?

在阿德工作的源源按摩店中,因我與阿德與其他同事熟識,所以在 該場域我有極大的自由空間與他們互動,如看電視、聊天、用餐等。

但在工作的部分,我只能從旁觀察。阿德與弟弟打籃球,我從旁觀 察他們的互動情形,沒有實際參與。

指標四:研究者對於自己是採用局內人或局外人的觀點。

大部分的時間我是採用局外人的觀點,以明眼人的角度去看視障者 的人際互動關係。但在一次的公益路跑活動中,我聽到陪跑員認為 視障者的能力與視障程度畫上等號的想法的時候,我卻是站在視障 者的角度去思考這番論點。

研究的開始,我以描述性的觀察為主,觀察的重點在觀察場域的空 間,如環境的擺設,還有參與的人物,他們所進行的事情。隨著參與觀 察的時間增長,我開始進行焦點式的觀察,逐漸聚焦於觀察阿德的人際 互動,還有在訪談中阿德的朋友所提供的想法等也在焦點式觀察中特別 留意。觀察的時間大部分為兩個小時,但有時候因為要離開台北市到其 他地方,觀察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八到九小時不等。

48

二、 觀察札記

甄曉蘭(2003)提醒研究者,觀察的重點在於研究參與者的活動行 為細節、場域當中的各種情況、事件狀況所牽涉之人事物的描寫、過程、

情境脈絡、事件或行為的改變、關鍵轉折點、特殊事件、結構和人際關 係之描述以及其他背景線索等,凡此種種皆須忠實描述,深度刻劃於觀 察札記中。

觀察資料的首要目的是描述被觀察的場域、在這一場域中所進行的 諸多活動、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們,以及由被觀察者的觀點來看所觀察事 項的意義(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觀察期間,我只以摘要式的方式簡短紀錄所見所聞,當結束觀察後 我會立即撰寫札記,擴充詳述觀察內容,並且在當天完成。每一次的觀 察紀錄內容包括日期、時間、地點、參與者、現場的情境脈絡、談話內 容、特殊事件等,並在札記的右邊預留空白的地方以利於寫下事後的想 法與備註的事情,見附錄一。

三、 訪談

訪談就是在創造一種情境,讓研究者可以透過雙向溝通過程,輔以 聆聽與觀察,共同建構出社會現象的本質與行動的意義,進而透過詮釋 過程,將被研究的現象與行動還原再現(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者本身是一個主體,受訪者是另外一個主體,每一個主體 皆可為自己發聲而表達自身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說我們都有自己的價值 判斷與可能的偏見,所以希望透過質性研究關係的建立,在訪談過程當 中能夠將我們彼此對事情的看待,做進一步的溝通交流,希望在這過程 中到最後有某種共識產生,也就是出現了某一種相互理解,而這個理解 或共識在該時空下,對主體雙方而言是有道理的、沒有被誤解的(高淑 清,2008)。

49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在訪談進行前,根據研究問題與 目的,設計了訪談大綱,在訪談期間視情況做彈性的調整。訪談的時間 約為一小時至兩個小時,訪談的時間通常選在阿德上班期間有空檔的時 段。因環境所限,訪談的時候會有其他的朋友在同一個空間,當現場的 人數過多,就是包括我、阿德在內超過三人以上,我會詢問阿德繼續受 訪的意願,但大部分會視情況而終止訪談。訪談過程中我會觀察受訪者,

當他表現疲憊的神情,我會直接詢問受訪者,請他稍作休息。訪談的次 數將依據資料飽和的程度決定,當發現受訪者所敘述的主題沒有新的發 現的時候,就結束該訪談主題。

好的訪談不在於量的多少而在於質的深度,問對的問題才能夠得到 更豐富有用的資訊。為了使研究進行得更順利,我在訪談技巧上下了點 功夫。好的訪談者需要有耐心,你常常會不知道為甚麼受訪者會那樣子 回答,但是要有耐心等候他們較完整的解釋。訪談者也要像偵探一樣,

能把片段零碎的對話、個人的歷史與經驗拼湊在一起,以便發展出對受 訪者觀點的瞭解。對質性訪談者很重要的一個策略,是儘量避免詢問有 關可以直接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多使用試探式的問題可以讓受訪者對 於特殊的問題回答更為詳盡。訪問者不要害怕沉默,沉默可讓受訪者整 理其思緒並想想接下來的說法(黃光雄等譯,2001)。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會觀察受訪者非語言的訊息,從他們的肢體動 作、說話的語氣與聲調,直接的傳遞重要的訊息。為了讓研究參與者在 訪談過程中更能暢所欲言、表露自我,我提醒自己減少控制與主導,盡 量能夠遵循研究參與者的脈絡,適時給予必要的回應。

訪談的方式可區分為正式的訪談與非正式的訪談:

(一) 正式的訪談

我參考相關文獻資料,設計與研究目的相對應的訪談大綱,事前準

50

備好大綱可以讓訪談更為流暢。Bogdan 與 Biklen (黃光雄等譯,2001)

認為即使研究者有使用訪談綱要,質性訪談提供訪談者相當大的彈性在 探索議題,也提供受訪者形成訪談內容的機會;當訪談者把訪談內容控 制得太嚴格,受訪者無法以他自己的話語陳述他或她的個人故事時,這 個訪談就不是質性訪談了。

訪談期間,我都會使用錄音設備錄音,以利逐字稿的聽打。在正式 訪談之前,會先與研究參與者說明研究者的身分、研究主題、研究目的,

並徵得研究參與者的同意。考量部分研究參與者是視障者,我以口頭的 方式詢問研究參與者的參與意願,同時以錄音的方式記錄存證。

阿德的訪談次數共計有六次,剛開始的訪談主要是詢問研究參與者 的基本資料,後來的訪談內容大部分依各主題進行:家人、同事、朋友、

異性關係。

朋友的訪談除了豐豐是採用電話訪談以外,康康、偉偉、全全、宏 宏都是面對面訪談,每人一次。每一次的訪談都有錄音紀錄。

家人訪談的部分因家人不便面對面受訪,我將設計好的訪談問題與 訪談同意書(見附錄二)交給阿德,請他代為轉交,但事後他因家人無 法配合,回絕訪談。

訪談大綱的設計上依受訪對象的不同,我設計了四個版本:阿德的 訪談大綱、家人的訪談大綱、朋友的訪談大綱以及小小老師的訪談大綱

(見附錄三)。阿德的訪談大綱時常因著研究期間新的疑問或發現而稍做 調整。

(二) 非正式的訪談

非正式對話在訪談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研究期間,可能 會透過非正式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有時會藉由電話、網路與研究參與 者聯繫。拋開了正式訪談嚴肅的枷鎖,受訪者更能在輕鬆,看似閒聊的

51

情境中展現自己。

阿德會在與我一起用餐或外出的時候說一些內心深處的想法,我靠 著回溯的方式把它紀錄下來。

小小老師因相處的時間比較短,對彼此比較生疏。我原本事先準備

小小老師因相處的時間比較短,對彼此比較生疏。我原本事先準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