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位視障者人際關係之質性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位視障者人際關係之質性研究"

Copied!
1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指導教授:杞昭安 研究生:沈詩維. 教授 撰. 中華民國 一○二 年 九月.

(2) 誌謝 我不得不承認研究的路程是漫長又痛苦的,每每坐在電腦桌前,看 著電腦銀幕總是腦袋一片空白……。走走停停至此,總算喘口氣,放下 心中大石,結束嚴峻的考驗,大步往前追尋新的目標。 我要感謝在天上的阿爸父,在我心灰意冷的時候藉由信仰找回自己 的信心。 我要感謝指導教授杞昭安老師、口委張勝成老師與蔡克容老師,他 們在論文寫作上用心與細心的指導我,給予我很多的鼓勵。論文之外, 對於我未來的去向與出路,他們都熱心的幫我出點子。 我要感謝研究參與者阿德、豐豐、偉偉、全全、康康、宏宏、小小 老師、阿德的弟弟,讓我能夠藉由他們順利完成論文寫作。這段時間感 謝他們的包容與忍耐。 我要感謝我的家人與朋友們,無時無刻被追問“甚麼時候畢業?” 是我向前的動力!我很感謝大家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孤軍作戰的,你們的 支持給我很大的安慰。 我要感謝工作上的同事夥伴,讓我在求學階段能夠與你們互相配合, 讓我能夠放心的半工半讀。 我要感謝師大,這裡有很好的老師、很好的讀書環境,豐厚的獎助 學金幫助我安心的求學。 最後,我要感謝正在翻閱這本論文的你,希望你能從中受益。. 詩維 2013.09.09. I.

(3) 摘要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以觀察和訪談的方式深入探究一位視覺 障礙者的人際互動網絡、影響他與人互動的因素、互動過程中所遭遇的 難題,及其因應與調適策略,藉以了解視覺障礙者的人際關係。. 研究發現如下: 一、研究參與者主要的人際互動網絡由家人與在學校認識的人組成,以 視障者佔大多數。 二、在與明眼人互動的過程中,研究參與者比較會受到視障以及因視障 引起的心理因素影響;在與視障者互動的時候,則受到個人的個性 與特質影響。 三、研究參與者面臨的難題依序為父母關係失和、金錢問題、感情與朋 友關係問題。研究參與者嘗試化解家庭危機但情況持續惡化的時候 就會選擇逃避;金錢問題藉由省吃儉用、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感情 與朋友關係遇到困境的時候,研究參與者會針對問題做修正,但效 果不彰的時候,則會恢復原形。. 根據以上的研究發現,研究者針對學校教育人員、相關實務工作者、 家長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字:視覺障礙、質性研究、人際關係、家庭、友誼、異性. II.

(4)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Sim, Shi-We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y using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a young man with visual impairment to explore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elationship, problems in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the coping and adaption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 i..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of the participant was constituted by his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at school, most of them were person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ii.. When the participant interacted with sighted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will be affected by their visual impairment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while when they were interacting with person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it was affected by their own personalities.. iii.. The participant faced problems of parental relationship, financial problems, problems of couple relationship and peer relationship. Participant tried to resolve family problems but when the situation worsened, he chose to evade from the problems. He saved money to overcome financial problems. When his couple and peer III.

(5) relationship encounter difficulties, he will fix the problem, but if it is ineffective, then he will maintain intact..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school educators, practical worker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s.. Keywords: visual impairment, qualitative stud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amily, friendship, heterosexual..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探究的焦點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 ..........................................................................5 第二節 人際關係 ........................................................................................15 第三節 視障者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場域 ................................................................38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40. 第四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45 第五節 研究信賴度 ....................................................................................54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1 第一節 關於阿德 ........................................................................................61 第二節 阿德與朋友 ....................................................................................76 第三節 阿德與家人 ..................................................................................104 第四節 阿德與異性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2. V.

(7) 第三節 省思前行 ......................................................................................133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 觀察札記 ..........................................................................................147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50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51 附錄四 研究日誌 ..........................................................................................159 附錄五 資料分析概念圖 ..............................................................................161. VI.

(8) 圖目錄 圖 2-1HEIDER 的 P-O-X 模式圖 ...................................... 23 圖 2-2 心理學觀的簡化圖 .......................................... 24 圖 4-1 問題解決迴路 .............................................. 82 圖 4-2 了解程度排序 .............................................. 86. 表目錄 表 2-1 視覺障礙等級 ............................................... 7 表 3-1 轉譯符號表 ................................................ 52 表 3-2 研究資料編碼範例 .......................................... 53.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深度的描述一位視障者的人際關係。本章共分 為兩節,第一節為緣起;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探究的焦點。. 第一節. 緣起. 一個飄著細雨的午後,外面的天空陰陰的,百葉窗半垂掛著,讓微 弱的光線穿透進室內,十幾個人圍坐在一張長橢圓形的會議桌邊,安靜 地只剩下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音。從早上就開始的視障志工培訓 課程,不禁讓我萌生睡意。社工師趁大家被瞌睡蟲侵襲之時,叫我們閉 上眼睛,諾大的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了蕭煌奇嘹亮的歌聲。. 你是我的眼. 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 你是我的眼. 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 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 因為你是我的眼 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 (摘錄自蕭煌奇 2002 年專輯你是我的眼). 這首歌我聽了無數次,是著名視障歌手蕭煌奇的成名曲。動人的旋 律搭配觸動人心的歌詞,娓娓唱出視障者的心聲。歌曲一而再,再而三 的在播放,我們的心裡早已泛起了一絲絲的漣漪。這首歌的你是誰?是 父母?手足?朋友?伴侶?是誰改變了視障者的生命?在朦朦朧朧,剩 下光影的世界中,是誰牽著他們的手去認識這個世界?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抱著好奇心選修了一門「另類人生」的課。 另類人生?難不成是課修完後,我的人生就會一百八十度轉變?當上課 1.

(10) 鐘聲響起,一個中年婦女在助理的陪同下手持手杖走了進來,她是一位 因視網膜色素變性中途失明的視障者,而她就是我們的講師。她帶著我 們蒙眼穿過平交道,教我們試著用聽覺分辨汽機車的聲音。期末報告必 須要上台分享一篇閱讀心得,我把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看完,並分享了自己讀後的感想。報告完畢,我突然覺得好後悔,不知 道這樣的主題會不會讓老師難受?心裡正在忐忑不安的時候,老師說: “假如我有三天的光明,第一天我要看見我的家人,看看我的孩子…… ”。看見至親的渴望卻無法從已經失去的視力中得到滿足,唯有在黑暗 中回溯舊時親人的容貌。雖然老師看不見,但可以知道她身邊必定有一 個愛她、願意陪著她、照顧她的家人。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此幸 運,很多失明者必須在經歷看不見的痛苦當中還要承受孤獨。 張潤書(2004)指出人唯有與他人達到融洽與滿足的互動關係,才 有可能滿足心理需求。此外,黃惠惠(1996)也提到良好的人際關係不 但是快樂生活的泉源,更是人類活動運作的重要關鍵。我們的生活離不 開與人互動,不論是在家裡或是進入職場、走入社區都必須要與人產生 聯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是一門複雜又深奧的學問。 在人際互動上,視障者少了視覺線索作為建立關係的背景資訊。 Sacks、 Wolffe 與 Tierney 在 1998 年的研究指出視障者與明眼人的關係 維持不易,他們必須努力經營以維持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依 賴視覺提示,藉由觀察他人的一舉一動來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說話不是 唯一傳達訊息的方法,說話者的穿著、手勢、眼神及其他身體動作等, 也都有同樣的功效(黃惠惠,1996) 。因為看不見、看不清楚,視障者缺 乏很多非語言的提示,對他們的人際關係造成負面的影響。 根據內政部(2012)所公佈台閩地區身心障礙人口,截至民國一百 年止,領取身心障礙手冊者計有 1,100,436 人,其中視覺障礙者為 56,373 人,約佔 5.1%。若以年齡分類,18-29 歲的視覺障礙者有 2663 人。雖然 2.

(11) 視覺障礙者在全體身心障礙人口中僅佔少數,但不論哪一個年齡層的族 群隨時都有面臨失明的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化與疾病使失明的風 險增大。 大部分的研究都聚焦於在學階段視覺障礙者的同儕關係、學校適應 等問題,如一般生的接納態度(李永昌,1989;黃金美歡;2005;黃崑 發;2001) 、社交地位(林祐鳳,2012) 、普通班學校生活適應(柳嘉玲, 2000)等,部分學者針對視覺障礙成人的工作(柏廣法,1997;張淑美, 2012;黃俊憲,2002) 、休閒活動(陳雪燕,2002)與婚姻進行探討(黃 忠賢,2002)。 視障者如何在黑暗迷濛的世界中找到知心的好友?他的家人們又如 何扶持、陪伴他們走這崎嶇不平的人生路?離開了學校,他們的社交網 絡又從何建立?當其他同年齡的朋友正在享受戀愛的甜蜜,他們又如何 與異性互動,找尋適合的另一半? 帶著種種的疑問我以質性研究取向探 索視障者的人際關係。.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探究的焦點 基於前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以一位已步入社會的視覺障礙者為研 究對象,藉由訪談與觀察法深入的了解視覺障礙者的人際互動關係。 壹、. 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望了解視障者的人際關係、關係建立的影響因素以及他們 所遭遇的難處,期望藉由本研究讓社會人了解視障者人際互動的處境, 以共同建構更美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3.

(12) 貳、. 探究的焦點. 本研究聚焦於以下數個研究問題: 一、. 視覺障礙者的人際互動網絡為何?. 二、. 影響他們與人互動的因素是甚麼?. 三、. 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視障者曾遭遇哪些困難?遇到難題時採取 哪些因應或調適策略?.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就像旅行時手上捧著的地圖,路上走走停停,從新定位, 為了抵達終點,來回不斷的確認查看。在研究進行前、途中,反反覆覆, 持續的閱讀文獻來建立脈絡。本章文獻探討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視覺 障礙者的特質;第二節為人際關係;第三節則是視覺障礙者與人際關係 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何其多,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族群都有其獨特 的特色與文化。在探索視覺障礙者人際關係的旅途中,我想要先從人出 發,先了解視覺障礙者,再進一步探究其人際關係的發展。以下即針對 「障礙」、 「視覺障礙者的定義」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 「一般人如何看 待身心障礙者」進行文獻探究。. 壹、. 從障礙談起. 障礙本身不是一個悲劇,它只是挑起悲劇的一個場合 -L. S. Vygotsky。. 以不同的理念看待身心障礙者,會有不同的詮釋結果。過去通常以 個人觀點看待身心障礙者,於是發展出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 、功 能模式 (Functional Approach)及福利慈善模式(Welfare or Charity Model),近代則慢慢發展出以權利主體之觀點看待身心障礙者的社會模 式(Social Model) 。 社會模式將身心障礙之論述由個人層次提升到社會 5.

(14) 結構的討論,其將身心障礙經驗視為社會歧視與偏見之結果。認為身心 障礙經驗應以移除外在環境與制度的障礙為主,而非要求身心障礙者改 變自己,以符合社會對所謂「正常人」的想像。不論國內法律規範或是 國際人權條約,都是走向以社會模式看待身心障礙者之方向(廖福特, 2008;王國羽、呂朝賢,2004)。 蘇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在缺陷學(defectology)領域中提出了很多 重要的觀點。他提出了「初級障礙」與「次級障礙」 ,初級障礙是生物因 素造成的器官損傷;次級障礙是社會文化引起的高階心理功能上的傷害。 人類的頭腦、眼睛、耳朵不只是生理上的器官,這些器官的損傷會造成 社會關係的重組與行為的改變。他認為在社會情境下,障礙才被視為是 異常的(引自 Gindis, 1999)。 從社會學的觀點,障礙的主要問題非在於器官或精神上的損傷,而 是社會性所引起的。任何器官上的損傷被視為是一種社會不正常的行為。 身體上的障礙不僅改變小孩與世界的關係,更影響了他與他人的互動。 社會情境下的期望與態度,以及社會所設立的條件影響障礙孩童順利的 取得社會文化知識、經驗以及學習心理技能的機會。缺陷在心理上會隨 著不同的文化、社會背景而改變(引自 Gindis,1999)。 身心缺陷的人處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會因著不同的社會觀念而遭 遇不同的待遇。. 貳、. 視覺障礙者的定義. 依據不同的需求、策略的實施與服務內容的不同,教育與醫學領域 針對視覺障礙者有個別的界定標準,以下分別列出兩者對視覺障礙的定 義。此外,因大部分人將視覺障礙區分為兩大類,即盲與弱視,接續將 進一步介紹此兩大分類。 6.

(15) 一、. 教育上對視覺障礙者的定義. 依據教育部(2012)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四 條指出本法第三條第二款所稱視覺障礙,指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 視覺器官之構造缺損,或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礙,經矯正後其視覺 辨認仍有困難者。 前項所定視覺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 視力經最佳矯正後,依萬國式視力表所測定優眼視力未達○.三 或視野在二十度以內。 (二) 視力無法以前款視力表測定時,以其他經醫學專業採認之檢查方 式測定後認定。 二、. 醫學上對視覺障礙者的定義. 依據中華民國 97 年 7 月 1 日行政院衛生署衛署照字第 0972800153 號公告修正的「身心障礙等級」中定義視覺障礙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 導致視覺器官(眼球、視覺神經、視覺徑路、大腦視覺中心)之構造或 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礙,經治療仍對外界事物無法(或甚難)作視 覺之辨識而言。將障礙等級分為以下三種(見表 2-1): 表 2-1 視覺障礙等級 等級 重度. 中度. 1. 2. 1. 2. 3.. 標準 兩眼視力優眼在 0.01(不含)以下者。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20DB(不含)者。 兩眼視力優眼在 0.1(不含)以下者。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5DB(不含)者。 單眼全盲(無光覺)而另眼視力 0.2 以下(不含)者。 (續下頁). 7.

(16) 表 2-1 視覺障礙等級 等級. 輕度. 標準 1. 兩眼視力優眼在 0.1(含)至 0.2(含)者。 2. 兩眼視野各為 20 度以內者。 3.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0DB(不含)者。 4. 單眼全盲(無光覺)而另眼視力在 0.2(含)至 0.4(含)者。. 註:身心障礙之核定標準,視力以矯正視力為準,經治療而無法恢復者。 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2008) 。身心障礙等級。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 月一日行政院衛生署照字第 0972800153 號公告修正。. 三、. 盲與弱視. 對視覺障礙者而言,有盲與弱視之區分。很多人誤以為盲人全都生 活在毫無光覺的黑暗世界;實際上,僅有少部分盲人是完全沒視力,多 數盲人和低視力者都有殘餘視力(萬明美,2001)。 全盲只能感受到物品移動和形影,而且走路時必須依靠手杖(萬明 美,2001) 。在學習活動中,需將教材字體適度放大,而仍然以文字為主 要學習工具者,稱之為「弱視」 ,有人稱為「放大文字閱讀者」 ;而必須 以點字為主要學習工具者,稱之為「盲」 ,有人稱之為「點字閱讀者」 (劉 信雄、王亦榮、林慶仁,2000)。. 四、. 小結. 眼科視光學與醫學名詞英漢辭典指出弱視(amblyopia)乃無法透過 任何的屈光矯正將視力矯正至正常值的情況,其病因不是在一般眼睛檢 查中可發現之明顯的器官性疾病或生理異常、或有明顯的傳入神經疾病。. 8.

(17) 通常是在完全的矯正屈光不正之後於測量視敏度時才發現。臨床上,當 視敏度低於 20/30(6/9)時,或一隻眼睛的視力明顯的比另一隻眼睛要低時 則稱之為弱視。而低於正常視力的都統稱為低視力(low vision)。嚴格 的說起來,在名詞定義上,低視力屬於比較大的範疇;弱視則有特定的 意義,但在台灣對於這兩字的名詞較為寬鬆,界線不清。在本研究中, 研究者選擇以讀者普遍聽到的“弱視”這一名詞來代表視力低於正常人, 使用放大字體的族群。. 參、.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 因為功能、發展、行動能力、視覺效能、學習工具等等的極大差異, 視覺障礙者依障礙程度分為兩大類:盲與弱視。如果依發生的時間,視 覺障礙者又可分為先天失明者或後天失明者。視覺缺陷對人的影響,會 因為障礙出現時期的早晚與障礙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別。佐藤泰正(陳英 三譯,1983)指出視覺生活經驗的時間越長,則具有明眼人的心理特性 也越多,而視覺經驗的時間越短,則有更多類似全盲者的心理或行動。 佐藤泰正(陳英三譯,1983)認為不論是先天失明或是後天失明, 視覺缺陷對人類的行動、智力的發展以及人格之形成等等,存著有形或 無形的影響。Tuttle (1984)認為視力損失越多,就需要越多不同的應對 技巧來適應生活。 障礙者是具有多種樣貌與多元經驗且特質差異極大的人口群,每種 不同的身心理狀態,都具有不同的特質(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2012)。 視覺障礙者有其獨特的心理特質、人際關係和社會交往,與明眼人存在 著不同的自我價值觀(Needham & Ehmer, 1980)。Tuttle(1984)認為 視覺障礙者如同明眼人般在個體間存在不同的人格特質與生活調適形 式。 9.

(18) 雖然視覺障礙者與一般人一樣有多樣性,但普遍上認為先天視障者 在社會適應與學習上要比後天視障者為不利;幼年失明也較成年後才失 明於自我認同、生活經驗範圍上的影響為大,諸多認知概念(如顏色、 空間、大小等)僅能憑藉想像與揣摩;弱視者應比全盲者有更好的心理 動作、認知及社會發展機會(何華國,1999)。 視覺障礙本身對社會情意發展並無直接影響,但可能產生不利的間 接影響(萬明美,1996)。視障者本身就極容易遭遇社會學習與適應等問 題,同時,他們也比較少有機會與人互動與形塑他們的行為(Kovacs & Goldston, 1991; Lang, 2000) 。Van Hasselt、 Kazdin 與 Hersen(1986)發 現視障青少年比起一般的青少年有較多的心理異常,顯示有更多社會心 理問題的跡象,如習癖行為,搖擺身子、戳眼睛、反覆的手部、手指動 作、反覆的操作某物件、搖晃頭部與點頭(Brambring & Troster, 1992; Lang, 2000);學齡前缺乏積極參與活動 (Crocker & Orr, 1996);缺少朋 友(Jan, Freeman & Scott, 1977);害怕與精神病理因素(Wiemer & Kratochwill, 1991) 。視障青少年受到視覺障礙的影響,無法透過視覺的 回饋覺察同儕的情緒變化及反應,因此有時很容易對同儕反應有錯誤的 解釋,故長期下來也會影響其人際關係(金慧珍、張千惠,2010) 。視障 孩童會因為社交困難造成困窘與疏離的場面,使得他們在未來避免或減 少社交,同儕也避免與他們接觸因為他們的行為看似異常(Bina,1986)。 視障者會因為視覺上的缺陷造成功能的限制,尤其是他們的行動能 力影響最大,使他們在參與社交活動與他人維持關係上出現困難。這種 限制在青少年期更為明顯,在這個時期社會互動、交友與約會特別重要 (Huurre & Aro, 1998) 。與視覺正常者相較下,比較多的視障青少年是在 網路上聊天,很少有外出聚會的機會(Sacks & Wolffe, 1998)。 劉信雄等人(2000)指出弱視者在日常生活上,可能會有以下的行 為特徵: 10.

(19) 1. 眼球經常顫動、眨眼或斜視現象。 2. 頭往前傾、瞇眼、接近目標物看;視線無法正確對準目的物。 3. 經常揉眼睛。 4. 需用手眼協調之作業或遊戲,表現拙劣。 5. 無法看清楚遠方物體。 6. 有畏光現象、難辨顏色。 7. 時常皺眉,或用手覆在眼睛上方以遮蔽強光。 8. 走路行動戰戰兢兢,非常謹慎小心。 處於視力正常學生和盲生之間的弱視學生或弱視成人,其心理的需 求正待協助者了解並解決其內外在衝突,以免影響其學科的學習或生活 及職業適應,弱視者常常在社會心理的適應上出現困難。因為弱視者看 起來像是明眼人,他們的行為時常被他人誤解。弱視者在明眼人的世界 裡有著曖昧、難以定位的角色(劉信雄等人,2000;Tuttle, 1984)。 佐藤泰正(陳英三譯,1983)指出弱視兒童並不只限於視力的薄弱, 由於視力障礙的問題也影響其人格的形成。若以視力的立場來說,弱視 兒童正是局於明眼兒童與盲童中間的位置,中間團體的弱視兒童,其地 位很顯然的不確定、不安定了。弱視兒童並非是盲童,形象上就不能與 盲童受到相同的處置,何況弱視兒童本身潛意識中也認為他並非是盲童, 希望人家對他有所區別,這意味著弱視兒童處於名份不確定的地位。弱 視兒童這種不安定的心理,極易使他們受到刺激,即使是些細微之事遭 到挫折,也會傷及自我,或感情極易變動,結果總會顯示出不均衡的行 動來。第二種中間團體弱視兒童的特性,乃為對上位團體明眼者所產生 的自卑感與對下位團體盲者所產生的優越感。 此外,弱視者的社交與情緒問題可能比明眼人或者全盲者更嚴重 (Bateman, 1967) 。佐藤泰正(陳英三譯,1983)指出視覺障礙不但可引 11.

(20) 發其情緒上之種種問題,更可影響其情緒之表露。湯姆士.佳樂神父(王 育瑜譯,1998)認為在心理層面而言,具有部分視力的視障者的殘障情 形比全盲的視障者來得更加嚴重,因為他們不僅自己無法接受自己的視 力情況,同時也很難向其他人解釋他的視力狀況。具有部份視力的成年 人有時候好像看得比較清楚,有時候視力好像又變得不好,有時候他會 故意在別人面前吹噓自己的視力很好,有時候他卻又會假裝自己的視力 很差,以博取別人的同情。他的身體狀況、天氣、光線,都會影響他可 以看到事物的程度。部分弱視學生甚至想掩蓋其為視覺障礙者的情形 (Sacks, 1996) 。低視力成人或孩童有時候會試圖偽裝成明眼人,隱瞞視 力狀況以融入“明眼的”社會。他們的行為舉止如同明眼人,在不需要 輔具的幫忙下完成任務。有些人認為掩飾是比較不好的心態,但有時候 掩飾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低視力者應該要適當的選擇掩飾的時機(Sacks, 2010)。. 肆、. 一般人如何看待身心障礙者. 身心障礙者也是社會組成的一員,只是因為損傷造成他們與一般社 會大眾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國內障礙研究者王國羽在 2013 年發表的一篇 文章「缺角的台灣社會學研究:身心障礙研究」中,以自身身心障礙者 的視角觀看台灣社會的狀況,文中段落可以聽到她內心深處的吶喊。. 「我想作為一個障礙者,在今日的台灣,最困難的不是投入障 礙領域研究人力過少,而是要面對社會一般大眾對障礙者所投 射的眼光。我曾經試驗過,在我要抱怨一個餐廳的東西不好吃 或服務時,有時會遇到一種奇怪的反應,服務者並沒有說甚麼, 但是他的眼光告訴你,你抱怨甚麼,或你懂嗎?那種因為你的 12.

(21) 外表或行動不便,讓他覺得你一定欠缺經驗的眼光,也就是一 般認為障礙者能力不足的偏見。那是最難令人忍受的社會態度 與事實。可是,當社會將障礙者與某種社會過於氾濫的愛心與 悲情綁在一起時,我實在無法澄清,我要的不多,其實就是一 種人的尊重與理解。在那些時刻,我可以深刻的同理國外障礙 研究學者所描述的社會態度、偏見與歧視。更多時候,我只能 笑笑不回應。 障礙者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具有不一樣的身心理經 驗,我們面對這個兼具現代社會方便設施的外部環境,但是內 部對障礙者大多數仍帶有傳統慈善悲情態度的人們。值得安慰 的是我們下一代的學生們,他們整個成長過程,因為有各種不 同的機會,在車站、學校、公共場所或家庭中,有過與障礙者 的互動與生活經驗,希望未來的偏見與歧視會降低一點」。. 身心障礙者身處在一個備受異樣眼光的社會環境中,因為他們外觀 或行為舉止的不同而被他人差異性的對待。一般人對視障者的誤解或不 了解也常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溝通言語中,語言是人際溝通的主要管道, 但是對視障者來說,語言有時反而成為另一種表現歧視態度的工具(林 宜樺,2003) 。當一個人失明的時候,才會真正意識到我們的語言有多麼 依賴視覺所賦予的印象。 「你的觀點如何?」 、 「我就是不明白你看待這事 的觀點」 、 「我已經到處找過了」 、 「現在看這裡」 ,像這類的用語中,態度、 意圖、對知識的需求和提及,以及理解,都是藉由視覺隱喻的(曾秀鈴 譯,2000) 。許多明眼人和視障者談話交集時,會設法避免這些用詞,也 許是因為他們考慮到視障者會因為視覺隱喻的語言而感受到自己的缺陷 (林宜樺,2003) 。Hull(曾秀鈴譯,2000)認為這無異是在身體已有缺 陷的人身上,強加上一種新的、語言的缺陷。 13.

(22) 視力正常的人無法理解低視力者,也許他們比較能夠理解全盲者的 狀況,就是當他們想像自己在暗房或是閉上雙眼的時候(雖然這些想法 是不切實際的) 。他們時常對於低視力者感到困惑,這些疑問包括低視力 者可以看的多遠、看多少、低視力的成因、低視力的發生年齡等(Sacks, 2010)。 Tuttle(1984)在分析盲成人和盲童的自尊時,將盲人缺乏自信心和 缺乏適應能力,歸咎於與明眼人的互動不足與明眼人對盲人的態度。他 主張盲對自尊的衝擊,應該是暫時性的,可藉由別人如何對待他們而緩 和下來。天生的盲童直到別人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或是別人指出因 他們看不見而不能做某些事的時候,才承認自己與別人不同。 因為視障者眼睛看不到,有許多社會活動如打球、看電影、郊遊旅 行等,他們常不在被邀請之列。視障者的受到排斥,很難說是他們缺乏 參與社會活動的技能,主要應歸因於社會大眾對視障者的消極態度。因 為很多明眼人一遇到盲人即顯得忐忑不安,自覺對視障者缺乏瞭解,也 不知如何跟他們交往(何華國,1999)。 視覺障礙孩童時常被明眼孩童排擠(Hudson, 1994),部分原因是他 們缺乏玩樂的技巧、問太多不相關的問題與不巧當的情感表達方式 (Rettig, 1994) ,部分是因為他們的習癖行為,例如身體的搖擺與戳眼睛 (MacCuspie, 1992) 。因此視障孩童缺乏與明眼孩童交流的機會。 因著視覺障礙的緣故,視覺障礙者在行動能力、行為舉止、學習能 力上遇到阻攔,他們的不一樣在明眼人為大眾的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 障礙與所處的社會環境是相互影響的。. 14.

(23) 第二節. 人際關係. 「一座山不見得需要另一座山,但是,一個人一定需要另一個人」, 這句西班牙諺語,強調的正是人類情誼的重要性。親情、友情、愛情都 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陳皎眉、鐘思嘉,1996)。 本節將就人際關係的意義、人際關係的理論、人際關係的功能與特 性來加以探討。. 壹、. 人際關係的意義. 每一專家學者對於人際關係的定義都抱持著不同的看法與見解。我 將國內外學者的不同論點分別彙整: Heider(1958)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指兩個人或三個人 之間的關係。Schutz(1966)指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 為了達成某種目的的交互作用。因此,我們通常把人際關係定義為產生 意義的互動過程,人際關係是互動的,因為意義發生於兩位參與者之間 的原始訊息和對訊息的反應。Brammer(1993)認為「人際關係」又稱 為「人群關係」 ,亦指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它是 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 許勝雄(1980)以動態與靜態的觀點來說明人際關係,他認為以靜 態觀點來看,是指人與人之間有關聯;以動態觀點來看,是指人與人之 間的交互關係。林欽榮(2001)指所謂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 關係,亦即人際相處之道,故亦可稱之為人我關係或人己關係。 蔡培村(2000)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將其思 想、情感透過各種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方式加以知覺、評鑑、反應,彼 此產生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歷程。張春興(1995)指出人際關係是指 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關係的和諧與否,維繫於個人待人處事的態度 15.

(24) 與能力。朱敬先(1992)則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及 心理距離,它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求的心理狀態。 綜合上述論點,人際關係是指兩個人或以上,以不同形態,不同的 行為方式產生人與人之間具影響力的互動關係。關係的維繫取決於個人 的態度與能力,人際關係也可用以滿足個人社會的需求。. 貳、. 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際關係屬於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環,在這個領域中,許 多研究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學者都曾就人際關係的相關議題作深入 探討(蔡培村,2000) 。雖然不同理論模式的人際互動觀點未必能完全解 釋人類複雜的人際行為,但它們卻提供了現代人研究人際關係的新範疇 (徐西森等人,2002) 。以下列出數個比較常見且重要的人際關係理論: 人際需求論、社會交換論、符號互動論、平衡論、場地論。. 一、. 人際需求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徐西森等人(2002)指出人際關係和溝通滿足了人類的基本需求, 這在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Maslow 提出了人類的基本需求層次理論中 的歸屬需求可獲得印證。莊耀嘉(1991)編譯書《馬斯洛》中提到馬斯 洛把人類的各種基本需求,劃分成幾大類,例如動力的、認知的和審美 的需求。動力性需求跟人類行為有最密切之關係。馬斯洛依需求滿足的 優先順序,列出了五種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和歸屬的需 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愛和歸屬需求是指個人需要有人陪伴、 關心、交往、有所歸屬,成為某些群體的成員(徐西森等人,2002) 。健 康的人與他人有數種不同層次的交往關係;人人都有參與或隸屬於某一 16.

(25) 特殊團體或數個團體的強烈需求(莊耀嘉,1991) 。這種需要如不能滿足, 個體就會感到異常孤獨和寂寞(徐西森等人,2002) 。此外,也可能會產 生嚴重的慢性人格困擾、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莊耀嘉,1991)。 人際關係乃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徐西森等人,2002) 。Schutz 在 1966 年提出人際需求論,主張人際關係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持, 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人際關係的模式,可透過三 種人際需求加以詮釋,包括情感需求、歸屬需求以及控制需求(引自徐 西森等人,2002)。. (一) 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 是指個人有付出情感與獲得情感的期望,並且運用語言和非語 言的方式表達情感,和他人建立關係並維持情感需求。情感需 求過強者是「過度人際關係化」 (overpersonal)的人,情感需求 適中者是「適度人際關係化」(personal)的人,情感需求弱者 是「缺乏社交化」(underpersonal)的人。. (二) 歸屬的需求(inclusion need) 是指個人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產生歸屬的需求, 想要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藉著參與 使隸屬的需求獲得滿足,即是藉由參與和他人共同的活動,使 人感覺融入群體,產生歸屬感,進而滿足歸屬的需求。歸屬需 求強者是「過度社交化」 (oversocial)的人,歸屬需求適中者是 「適度社交化」 (social)的人,歸屬需求弱者是「缺乏社交化」 (undersocial)的人。. 17.

(26) (三) 控制需求(control need) 是指個人希望能成功地影響周遭人事的慾望,在權力問題上與 他人建立並維持滿意關係的需要。控制需求強者是「獨裁者」 (autocrats) ,控制需求適中者是「民主者」 (democrats) ,控制 需求弱者是「逃避者」(escapists)。. Schutz 認為人類人際關係的和諧來自於人與人之間在三方面需求的 相容互補;反之,當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需求是相悖衝突時,則人際關係 的發展自然會不良甚至惡化。. 二、. 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論最早由 Homans 於一九五零年代根據 Skinner 操作制約行 為論和基礎經濟學發展而來,強調人類的行為受到經驗及學習等因素的 影響,當行為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時,則該行為將會持續發生;反之, 行為反應若引發不受期待的結果,則該行為會終止反應。他認為在人際 互動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其前提是假設個 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和逃避懲罰,個人是採取盡量降低付出 的代價和提高回收利益的方式去行動,並強調互動過程中的公平原則。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有親疏程度的差別,人際關係的不同,進行交易所遵 循的交易規則也不相同,通常對情感性關係(個人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的人,我們依照「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規則;對工具性關係的 對象則依「一視同仁」的公平規則。混合性關係(個人和親戚、朋友等 熟人之間的關係)的對象則依照「人性規則」進行交易。 在一九六零年代時,Kelly 與 Thibaut 等兩位學者也發展出代價與報 酬的關係理論,認為人際關係是藉由互動時雙方所獲得的報酬和代價之 18.

(27) 間的互換結果來決定。人們努力在社會關係中追求最具報償的成果。在 與他人互動時,會追求高報酬低代價的互動。當他人以滿足我們需求的 方式對待我們時,我們便覺得獲得報償。人際互動的報償評估方式如下:. 人際關係持續:. 人際關係終止:. 報酬 代價 報酬 代價. >1. <1. 報酬是指在人際關係中所獲得任何正面有價值的結果;代價是指個 人在人際關係中所得到任何負面的結果。當報酬大於代價時,我們會喜 歡對方,為對方所吸引。當代價大於報酬時,我們會避免與那人來往, 甚或會討厭他。所以,一個人會喜歡或討厭另一人,全看所得的利益是 否大於代價。社會交換理論相信個人的社會行為是利己的。因此,在交 換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利益的問題。如果交換的雙方不能達到彼此滿意的 結果,則沒有交換之必要,則社會互動也就不會發生。交換理論認為人 際間的關係與互動,便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在交換過程中,對利益及成本 的給與取的計算及運用。 人類對代價與報酬之比率評估不一的原因是他們對滿意度有不同的 定位。投資報酬率決定了人際互動關係的吸引力。Kelly 和 Thibaut 提出 一個「替代性選擇水準」 (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的概念,亦即 人際關係持續與否取決於一個人覺得是否有其他的選擇機會。若有,則 當事人會因不滿意此一高代價低報酬的互動結果而中止人際互動;反之, 若無替代性的選擇或選擇水準極低,則當事人只能繼續維持並忍受此一 高代價低報酬的人際關係。. 19.

(28) 社會交換論的缺點是過於強調人類人際關係中的理性因素,將人類 的行為條件化、經濟化,忽略了人際互動行為乃是人類自然的情感發展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9;朱敬先,1992;徐西森等人,2002; 蔡培村,2000)。. 三、. 符號互動論(The 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符號互動論的主要代表學者和理論皆源自芝加哥大學,最早是由 Mead 和其學生 Blumer 所奠定。此理論是採微觀的方式來探討人際關係 中人與人互動的過程。Mead 將實用主義的抽象哲學思想運用到實際經驗 和社會現實中,Blumer 將其理論加以詮釋,讓符號互動理論的基礎更完 備。 符號互動論主要的觀點是:人際關係是一串連續的對話,包括人們 對別人意圖目的之觀察、詮釋和反應。在人際關係中,個人對於他人的 行為並非產生直覺反應,而是透過思考和詮釋,然後針對他人行為的意 義,產生文字等抽象符號的媒介。 符號互動論強調個體或是自我是具有主動性的,人會主動建構對這 世界及人際互動時的知覺與認識。人類行為受到不同物體的影響,這些 物體可能是生理的、社會的或抽象的東西。這些東西透過互動的過程, 對人類產生不同的象徵意義,而不同的人也因為物體對他所代表的不同 象徵意義,而產生不同的行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我們學習把意義附 加在東西、行為和事情上,這就變成一種記號。唯有在我們賦予意義後, 他才成為我們反應的行為本身這個行動的意圖。. 20.

(29) 符號互動論主要有三個基本假設: (一) 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的意義為 基礎。 (二) 這些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與其同伴的互動,而不存在 於這些事物本身之中。 (三) 當個體在應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時,會透過自己的解釋去 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 欲了解個人行為,就必須先了解團體行為。符號互動論將社會看成 一個動態的實體,是經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的。符號互動論認 為人際互動中所接受的符號是抽象的,而且具有社會文化的內涵,必須 透過詮釋才有意義,而對符號的詮釋需要在社會文化脈絡下進行。個人 與社會具有無法分離的關係,唯有在社會情境中,個人的存在才有意義; 而在社會情境中,人際間如果沒有藉由符號互相溝通,社會情境的存在 也不具意義。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似乎就是一連串符號互動的歷程。而 社會現象其實是個人整合自己和他人的觀點後,進而詮釋進行人際互動 的一個歷程。因此,個人對於自己所處情境和對外在情境的界定,會影 響個人與目前情境的互動關係。 如果個人不具備使用符號的能力,那人際互動即失去根據。所有人 類行動包括社會行為都是以溝通為基礎的。個人透過人際互動學習有意 義的符號,然後運用這種符號來進行自我互動並發展出自我。一般而言, 我們常藉著研究別人的行動知道和過去有過類似情形的經驗來判斷別人 的意圖。而人際行為的表現是個人在互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並非對外 界刺激的機械反應。個體在符號互動中逐漸學會在社會允許的限度內行 動,個人的行為會受自己對情境所下定義的影響。我們對符號的共識能 幫助自己與他人有更好的互動,它有助於我們了解別人行為的意義是甚 21.

(30) 麼。來自兩個不同文化的人,一旦能夠了解對方行為、意圖,也就比較 能溝通,比較能改變自己來適應別人(邱貴玲,2002;徐西森等人,2002; 蔡培村,2000;蘇邦婕、毛萬儀、方吉正、曾仁美、陳坤虎,2002)。. 五、. 平衡論(Balance theory). 平衡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和完形理論家 Heider(1958)所提出 的。Heider 認為我們均有一尋求平衡關係的欲求。在人際關係中,個人 與他人的態度和認知信念不一致時,會促成個人態度的改變,意即平衡 的認知引起一種令人愉悅的滿意狀態,若認知不平衡則有向認知平衡轉 化的趨勢。其強調認知結構中評價因素與情感因素的一致性,在維持認 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彼此之間對事物的觀點是否一致,會影響 彼此人際關係的良窳。 Heider 在《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一書中,用 P-O-X 模式來詮釋人際關係:P(person)代表個人或是當事人、O(other) 代表另一個個人,X 是介於 P 與 O 之間的第三者或喜好的事物。P-O-X 之間可能是一平衡關係,也可能是不平衡的關係。如果其關係是平衡的, 則我們會喜歡對方。如果是不平衡的關係,則我們便不會喜歡對方。P-O-X 模式將 P-O、O-X 和 P-X 三者之間用正負號來表示。+表示喜歡;-表 示不喜歡。三個符號相乘,若是得正(如三者全是正,或二負一正)則 為和諧的人際關係。若三者相乘為負,則為不和諧的人際關係,如圖 2-1 所示:. 22.

(31) O: other +或-. +或-. X: a thing. P: person. +或-. 圖 2-1 Heider 的 P-O-X 模式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p. 208), by F. Heider, 1958,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Copyright 1958 by the John Wiley & Sons, Inc. 當人際關係不平衡時,個人為了維持人際平衡,依照平衡論觀點可 能會採取下列策略:改變自己的態度、改變他人的態度或是意見、忽略 彼此之間的差異,認為彼此是相同的。 平衡理論強調人際間的吸引,在於彼此之間態度或是觀念(認知因 素)的平衡。兩人之間能繼續交往,在於有共同喜歡的人或物,或是共 同不喜歡的人或物。Heider 的平衡論有助於人們了解人際之間的遊戲規 則,經由溝通和協調,以維持和諧平衡的人際關係。Heider 平衡論的缺 點在於失之過簡,P-O-X 之間只有喜歡的方向,卻不能顯示出喜歡或不 喜歡的程度(丁興祥等人,1989;徐西森等人,2002)。. 六、. 場地論(Field theory). 社會心理學家 Kurt Lewin 提出了場地論的觀點,他的理論中強調了 環境在心理學的顯著性。場地論試圖以數學的一個分支-形勢幾何學的 23.

(32) 圖示來描繪人與環境,以瞭解人類行為的公式。. B=f(P,E) 表示行為是個體與其心理環境二者的函數。 B:behavior 行為 P:person 個體 E:enviroment 環境 f:function 函數關係. 在這個公式中,人被視為生存在心理環境中,心理環境是個人周圍 的物理與社會影響力。人和環境一起組成生活空間,是人內在心理和外 在事實的結合。由這個公式我們也很明顯地瞭解到,人際關係的互動情 形不僅僅是個人行為的表現,還包括了環境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人都 生活在心理環境中,共同形成生活空間。而生活空間與外緣邊界是有滲 透性的,亦即是相互影響的(見圖 2-2)(徐西森等人,2002;蔡培村, 2000)。. P. E. F. P:person 個人 E: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心理環境 L:life space 生活空間 F:foreign hull 外在環境. (P+E=L) 圖 2-2 心理學觀的簡化圖 資料來源:蔡培村(2000)。人際關係(頁 17)。高雄市:高雄復文。 24.

(33) 蔡培村(2000)指出場地論中有三個主要觀點是經常被討論的: (一) 此時此刻(here and now):強調人在此時此刻與他人交 互作用下的表現,而不去探討過去的事件、行為。 (二) 知覺(perception) :個人主觀的知覺決定了他與他人的 交互作用。 (三) 意圖(intention) :每個人意圖的異同,構成了人與人 之間不同的互動方式。 總結以上的人際關係理論,人類有著不同程度的情感需求、歸屬需求 以及控制需求,人際關係乃是藉由互動雙方不同程度的人際需求而定。 在互動過程中,我們會對利益及成本進行計算,並選擇利己的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是以溝通為基礎的,個人對於他人的行為是透過思考和詮釋, 然後針對他人行為的意義,產生文字等抽象符號的媒介。此外,人際關 係是受彼此間的態度與觀點所影響,當認知觀點不一致的時候,藉由改 變態度或忽略彼此間差異來達成認知平衡。人際關係也要考量環境與人 之間相互作用力。. 參、. 人際關係的功能與特性. 誠如黃惠惠(1996)所言,人際關係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核心。它不 是人生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人人都需要,處處都存在。. 一、 人際關係的功能 人際關係是如此的重要,黃惠惠(1996)提到以下幾點人際關係的 功能: (一) 人際關係可以滿足社會性需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隸屬,這樣才能讓你感受到你和 25.

(34) 他們同類,有共同的語言、生活與文化,如此生活在一 起,才能分享、才會產生樂趣與意義。 (二) 促進自我了解、發展自我概念 每個人的自我了解有部分來自自省,另外的來源即是他 人。別人就像是鏡子一樣,當我們和他人互動時,可以 從別人對我們的反應或回饋中,發展出清晰、正確的自 我畫像。 (三) 促進個人的成長 個人的成長如果只靠個人的學習是不夠的。我們的朋友 各有專長、才能與不同的經驗,這正是自己所欠缺的, 值得向他們學習的,俗語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正 是這個道理。與朋友在一起,多聽、多看、多問、多請 教、多學習,必能促進個人的成長。 (四) 苦樂與共並提供協助 當我們喜樂時,有人分享我們的成功、榮耀、快樂,會 讓我們更快樂、更有意義價值。而當我們痛苦時,如果 有家人或朋友在身邊安慰、鼓勵或協助,就比較不會感 到孤單、無助,比較容易恢復信心,也比較有勇氣從失 敗、痛苦中再站起來。 (五) 促進身心健康 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個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 助益。很多的醫學研究都發現積極、支持性的人際關係 使人長壽,較有助於病情的復元,也較少致病。 26.

(35) 二、 人際關係的特性 陳皎眉、鐘思嘉(1996)指出人際關係有以下兩種特性: (一) 人際關係是不斷在改變的,而它的發展也是有階段性 人際關係是一個動態的關係,不停地在變化,不是變得 更好,就是變得更壞。 (二) 人際關係是經由溝通來開始建立和維持 溝通包含了語文與非語文兩個部分。人際關係好的人, 常常是因為他們有好的溝通能力,讓對方覺得他們用心 在傾聽,試圖了解對方;而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卻往往 是溝通能力不好,他們常常讓人覺得他們沒有在聽或他 們沒有聽懂。. 27.

(36) 第三節. 視障者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視覺障礙者的人際關係,以下將從身心障礙者人際 關係的角度切入,再分別從家庭、友誼、職場的分類歸納視障者人際關 係相關的研究。. 壹、. 身心障礙者的人際關係. Borthwick-Duffy 於 1992 年有關障礙者生活品質的研究指出,生活品 質至少含有五個大領域分別為:自我的發展、人際關係、社區的參與、 居住的環境、以及安全感與穩定感等。人際關係與社區融合關係密切, 社區融合與生活品質也息息相關(吳冠穎,2004) 。人際關係牽動著我們 的生活,因為它的重要性,多位學者針對此一領域做了多面向深入的探 究。身心障礙者人際關係相關的研究主要以心智功能障礙者的研究占大 多數(李瑩香,1989;林郁宜,2005;洪潔倫,2009;張英鵬,1996; 陳佳齡,2005;馮淑慧,1999;黃惠芳,2007;黃雅蘋,2006;劉正利, 2008) ,感官功能障礙者為數較少(巫宜靜,2006;洪宜昀,2001;高佑 仁,2004) 。以視覺障礙者為研究對象的大部分聚焦於視障學生在學校的 互動狀態(吳麗君,1986;李永昌,1989;林祐鳳,2011;柳嘉玲,2010; 張照明,1996;黃金美歡,2005;黃崑發,2001) ;視覺障礙者自我概念 /自我認同的探討(林郁青,2009;施伊珍,2010;黃素貞,2001;顏 倩霞,2008) ;視覺障礙者家庭關係的探究(張秋珍,1992;黃忠賢,2002; 顏倩霞,2008)或視覺障礙者在職場上所遭遇的困境 (柏廣法,1997)。 在這些研究裡,深入了解視障成人人際關係的研究比較少。我想藉由本 研究傾聽視障成人的聲音,更多的了解他們的人際網絡。 陳怡君(2007)以台北市、新北市領有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與肢體 障礙身心障礙殘障手冊的高中身心障礙學生,共 186 人為研究對象,公 28.

(37) 私立高中普通班學生為參照,施以家庭功能量表、學校支持調查表、希 望感量表、人際適應量表。研究發現高中身障生在知覺的家庭功能、學 校支持、希望感與人際適應的分配情形都在中上程度,家庭功能、學校 支持、希望感與人際適應有相關,且具有預測力。 吳冠穎(2004)的研究以兩位啟智學校畢業青年為例,瞭解他們成 為社會人的生活脈絡。研究指出智障者藉由社會生活的經驗,以及他在 社會關係中的感受,來獲得各種內在心理需求(例如:歸屬、權力、自 由、自尊等)的滿足,同時產生自我形象並進行自我評價。就心理需求 而言,如果被滿足了,就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去參與社會,拓展生活領域, 與人擴展人際網絡並建立更多元的社會關係;如果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 可能也驅使他們採取某些行動,並在社會交往中展現這些行動。就自我 評價而言,如果智障者從社會生活中的社會關係裡,獲得正面自我形象 和評價,就會繼續並且更積極地展現這樣的形象,希望持續地在社會關 係裡得到這樣的評價。 根據林宏熾(1990)的研究發現,多數障礙者的社交網絡以父母或 學校時期的朋友的社交網為主。父母親應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予身心障礙 者,使其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在社區當中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互動。 曾心妍(2004)的研究指出高職特教班學生與高職一般學生在整體 心理需求困擾上沒有差異,但高職特教班學生在「一般人際關係需求困 擾」、 「異性人際關係需求困擾」 、「尊重需求困擾」三方面顯著高於高職 一般學生。. 29.

(38) 貳、. 視覺障礙者的人際關係. 就如前面的文獻探討所示,視覺障礙者因為視覺上的缺陷,使得他 們有迴異於明眼人的身心特質,其中的差異又依不同的成長背景、受教 方式、性別等多重因素所影響。我整理了視覺障礙人際關係相關的文獻, 分別以家庭、友誼、職場做劃分,依序呈現: 一、. 家庭裡的人際關係. 家庭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最親密的、最重要的一種社會組織。它 是兩個以上的人,因血緣、婚姻或領養(收養)關係而生活在一起的親 密團體(張宏文、邱文芳,1996) 。從家庭系統論的觀點來看,每個家庭 都包含了三個次系統-夫妻、親子與手足關係(徐西森等人,2002) 。徐 享良(1990)指出任何孩子的出生,都會導致該家庭結構及家庭動力的 改變。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夫妻的生活改變了,相繼出生的孩子繼續改 變家庭的生活。若是身心障礙孩子降臨這個家庭,更會加劇這個家庭的 挑戰與改變。 金慧珍(1999)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訪談題綱、觀察場 域紀錄及研究者日誌收集五位視障高中生及其父母、導師的資料,從中 探討高中生父母及教師的社會支持。研究結果歸納父母與導師的正負向 支持類型,研究發現父母及導師的社會支持對視障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 要的。正向的社會支持可帶給視障高中生情緒上的穩定、學習的進步及 學校的適應,且能增進親子關係及親師感情。但是父母及導師過分的關 心、保護或是要求,卻帶給視障高中生負向的感受,反而造成壓力或反 感,阻礙親子關係及親師感情。 Kef (2002)的研究採用混合 CAPI-CASI 的研究方法(CAPI: 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 電腦輔助個人訪談;CASI: Computer Assisted Self-Interviewing 電腦輔助自我訪談) 。研究指出家庭成 30.

(39) 員的社會支持使視障者擁有正面的態度與穩定的身心健康。 二、. 友誼. 朋友可以定義為某些我們所喜歡、信任且樂於與之為伍的人。友誼 的建立或解除並非透過儀式(如婚姻)來達成,也不是依附角色關係(如 同事和親戚)的基礎之上,友誼的形成純粹是志願的。友誼並不會持續 永遠,孩提時期的朋友變化相當快,成年人的友誼可能會因為某人移居 他鄉或換工作而結束。但是,在青少年時期所形成的親密連結的朋友, 卻可以持續一段長久的時間,而此時期的關係也是最親密的。當個人有 需要時,朋友是被期待提供幫助的。這對年輕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對 成年人而言,從朋友得到的幫助卻比家庭成員少。友誼有不同的親密等 級,例如「知交」或「密友」和一般的「泛泛之交」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 裡,不論身屬何種性別、階級和文化,友誼關係總是存在著,而且是最 重要的人際關係之一(王文秀、陸洛譯,1995;苗延威譯,1996)。 林祐鳳(2012)針對台北市高中職 19 位視障生與配對的 19 位一般 生,施以社交計量問卷與人際知能問卷。研究發現視障學生在班級中的 人際關係是較弱勢不利的,其中約有七成左右的社交地位分布是在「被 拒絕」與「被忽視」 ,「普通」約佔兩成左右。此外,視障學生人際關係 被拒絕的比例高於一般學生。但視障學生在人際關係之自我覺察與其他 一般學生沒有太大差異。 Sacks、Wolffe 與 Tierney(1998)的研究比較青少年、成年前期(15-20 歲)的視障者與明眼人在學業、社交、日常生活與職業上的不同。研究 指出視障者在與明眼人關係的維持上必須付出很多的努力。低視力者多 半把時間花在獨立從事被動的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節目或 CD 與睡覺。 視障者因行動的限制較常獨處在家。相較之下,明眼同儕有較多自主權。 Rosenblum 與 Penny(1997)的研究指出視障女性友誼的親密度高 31.

(40) 於男性,這也許與社會對男女生有不同的期待所致。此外,13-15 歲的視 障者比 16-19 歲的視障者與朋友有較親密的互動。視障者與朋友從事各 種各樣的活動,聊天的範圍廣,也可以到很多不同的地方聚會,只有少 數的參與者指出視覺障礙影響他們交朋友。有一個 15 歲女性全盲參與者 提到:如果同伴是一個思想開放的人,互動關係就會很順利,如果他們 對於障礙保持開放的想法,我就能夠擁有和一般人一樣友誼。 柯俊銘(2002)的研究探討視障青少年的心理及社會適應狀況,並 與非視障青少年的心理及社會適應狀況作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視障青少 年比起非視障青少年會認為朋友較少、交友比較困難、較少與同儕出去 約會及與同儕相處較困難,自認視障影響了與朋友關係的建立,尤其以 男生為最明顯。 Jindal-Snape(2005)訓練一個全盲的男生(Sameer)評估自己的社 交行為,並從明眼的同儕取得回饋。研究開始前,Sameer 不論在學校或 是宿舍都喜歡獨處,他只和一個視障同儕來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當同儕給予視障者口語的回饋,視障者在需要視覺線索的社交技能的自 我評估能力與目標行為(正確凝視的方位,增加談話次數)的準確度提 升,當視障者達成準確的目標行為與準確地評估自己的時候,在缺乏回 饋的情況下,他能夠延續前面的行為,既該行為可類化與維持。 金慧珍與張千惠的研究(2010)以 11 位視障青少年為對象進行焦點 團體訪談,探討同儕社交技巧的需求與挑戰,同時也進行團體社交技巧 訓練課程。為了因應 4 位高中生的特殊需求,研究者在團體社交技巧訓 練後再提供一對一的訓練。研究結果發現,視障青少年的初階與高階社 交技巧均須加強。視障青少年所欠缺的技巧有情緒管理、壓力處理技巧、 如何因應同儕的挑釁及加強自我的正向評價。在接受了社交技巧訓練後, 視障青少年的行為及想法都有所改善。. 32.

(41) 三、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人際互動不良是造成職場壓力的因素之一(徐西森等人,2002)。 Argyle 和 Henderson 指出(苗延威譯,1996)工作關係被視為一種較表 面的、較沒有幫助的關係,而且比起友誼或家庭之類的關係較易產生衝 突。 Wagner, D’Amico, Marder, Newman 與 Blackorby (1992)指出視障 青少年在離開學校後時常處於失業的狀態且變成社會孤立,有將近五十 百分比的人在畢業後的三至五年間仍與家人同住。 朱芯儀(2009)是一名重度視障準諮商心理師,她以敘說研究的方 法敘述自身與僱主們互動的經歷。該研究由兩條主軸構成,一為研究者 自我的敘說;另一則為僱主的觀點。從研究中發現,僱主們對視障者原 有的刻板印象、擔心顧慮或是思維想法,都因與視障者真實的互動經驗, 而有了澄清、擴大或是調整。他們更加了解視障者的能與不能、不再聚 焦於他的視障上,並且一直提醒自己注意看似正常的視障者其實是有限 制的。明眼人常常認為身心障礙者因著自身特殊的身份,常會被不同的 對待,可能造成內心不平之氣,而陷於情緒中無法抽離,使得內心較一 般人更易受傷害,存有與他們相處是可能要給予一些特權,或是更小心 謹慎的與之互動的疑慮。該研究發現,視障者「對於自己的限制能夠接 納而且開放的表達」的特質在其人際互動上最為要緊。 柏廣法(1997)在探討視覺障礙者大學畢業後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 方式之研究提到視障者人際互動上的壓力來源主要是難與雇主、同事或 其他人建立友好關係。互動困難的原因除了自己認人困難、無法察言觀 色及人際互動上的被動角色外,亦有弱視者表示因為自己的邊緣角色, 而缺乏明眼人主動協助時的互動,造成自己與他人建立關係比全盲者困 難。 Zebehazy 與 Smith(2011)使用 NLTS2(NLTS2 收集了美國特殊教 33.

(42) 育學校中學生的特點與經驗,包含由障礙學生、家長、教師與學校所收 集到的數百個變項,該資料庫龐大且具有代表性)來進行研究。NLTS2 使用分層隨機抽樣來收集家長訪談資料,研究再輔以家長填寫的 SSRS (Social Skills Rating System)量表。由收集到的 SSRS 量表的結果顯示, 視覺障礙青少年的社交技能相等於或更優於其他障礙族群,但整體的社 交技能只屬中等程度。研究結果發現從事課外休閒活動與有薪工作的經 驗對社交技能有顯著的影響。. 四、 其他相關研究 視障孩童比較喜歡與大人相處多於與同儕互動,且大部分都單獨進 行(Sacks & Wolffe, 1992)。 視覺障礙(盲或弱視)時常會造成同儕之間的關係出問題因為它通 常伴隨著受限的行動能力、定位困難與較低的社會競爭力(Pinquart & Pfeiffer,2011)。Pinquart 與 Pfeiffer(2011)的研究顯示,視障青少年比 明眼青少年在加入同儕團體與交朋友上有更大的困難。此外,視障青年 比較內向。在接受雙親過度保護的程度上,視障青少年與明眼青少年之 間並無差異。本研究結果指出視覺障礙會抑制外向性的發展。研究者認 為比較內向且雙親過度保護的青少年在與同儕建立關係中比較需要幫助。 視覺障礙青少年的父母應該給予適當的支持,而不是過度的保護。 Khadka、Ryan、Margrainm、Woodhouse 與 Davies(2012)的研究以焦 點團體的方式探究視障孩童、青少年與非視障孩童、青少年的教育、社 交與休閒活動。視障者大部分從事室內活動,且單獨進行;非視障者則 多為戶外團體活動。這可能與他們社會互動困難與行動能力的限制有關。 無法辨識臉孔是阻礙視障者與明眼人互動的主要因素。 Wolffe、Karen、 Sacks 與 Sharon(1997)將社交活動分成三類:被 34.

(43) 動、中等程度、高程度。被動活動如看電視節目、閱讀、獨自玩樂器; 中等程度活動如獨自外出、散步、電話聊天;高程度活動如與朋友外出、 自願參與社區活動、加入社團。研究者選擇明眼、弱視與全盲的學生進 行社交活動的比較。整體而言,低視力的學生參與最少的活動,且最不 喜歡與多人參與高程度的社交活動;社交最活躍的是明眼的學生;多數 全盲的學生從事被動的活動。視力程度的不同影響學生課後的社交型態。 明眼的學生幾乎和朋友在一起,偶爾和家人;全盲與低視力學生課後大 部分都單獨一人。明眼人相較於低視力組有四倍更多的社會互動,與全 盲組則相差兩倍。視障者在與明眼朋友關係的維持上要比與視障同儕更 困難。低視力的學生大部分單獨從事被動的活動如看電視節目、聽電台 節目或 CD 與睡覺。 王寶宗與章開衍(2003)認為視障生的人際關係發展上,大多有著 相同的社交技能不佳的現象。在所有的學習過程中,需要透過視覺能力 來處理的畢竟佔了知能的大部分,因此視覺的缺陷導致社交能力的差異, 同時也決定了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視障者在社會認知及人際技巧方面, 與同輩團體的互動有著相當的落差。一方面是視障者不了解別人的行為 與模式,另一方面則是別人無意願來了解他,或者與他進行互動。. 35.

(44) 36.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取向,藉由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蒐集多元、 多面向的資料,深入探究視障者的人際關係。本章將就研究設計、研究 參與者與研究場域、研究者角色、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研究信賴度、 研究倫理做說明。. 第一節. 研究設計. 考量到人際關係是複雜且具有獨特性的,研究者必須實際深入的觀 察與探究研究參與者在生活情境脈絡下人際互動的過程,研究者決定採 用質性研究作為本研究探究問題的方法。 Gillham(2000)指出,個案就是一個有界限的系統,通常是指一個 對象而非過程。這個對象可能是一個個體,也可以是一個群體、一個機 構,或一個社區。在《Case Study Research》一書中,Yin(1989)將個 案研究定義為研究者透過多重資料來源,對當前真實生活脈絡的各種現 象,所做的一種探究的方法。 Patton(1990)認為個案研究應該把讀者帶入到個案的情境之中,包 括一個人的生活經歷、一個團體的歷史,或一個方案的歷程。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視障成人,其為一可界定範圍的群體,因本研 究聚焦於視障者在生活脈絡中與家人、朋友、同事、上司等互動的真實 面貌,故採用質性研究的個案研究法來進行研究。. 37.

(46)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場域 本節將說明研究參與者選取的方式、主要的研究參與者、相關他人 以及研究場域: 壹、. 選取的方式. 質性研究聚焦於深入探究立意選取的、數量較小的樣本,或甚至是 單一個案。立意取樣的原理和效力,在於選擇資訊豐富之個案做深度的 研究,以說明研究所關注的問題(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本研究採 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的標準如下:. 一、領有視覺障礙手冊的視障者。 二、已經離開學校的視障者,因過往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在學階 段的視障者,本研究旨在探究離開學校環境的視障者的人 際關係。 三、具備有樂於分享、願意自我揭露的個性. 在確定了研究的主題與取樣標準後,研究者開始思索可以邀請誰來 參與這個研究,為了讓研究結果更確實呈現與反映真實的情境,研究參 與者必須同意研究者進入他們的生活,不會因為研究者的存在改變了原 本的生活作息與待人處事的態度。研究者決定先從認識的視障朋友中篩 選合適的人選。 我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阿德的身影,印象中阿德的個性活潑,是一 個很喜歡聊天的人,於是藉由網路的聊天室與阿德取得聯繫,並詢問阿 徳參與的意願,阿德欣然的答應了。. 38.

(47) 貳、. 研究參與者-阿德. 阿德今年二十一歲,與他同年齡的年輕人這時候應該還在大學裡拼 學業、休愛情學分,而他自啟明學校畢業後就投入職場,當一個專職的 按摩師傅。 阿德是重度弱視者,視覺障礙成因為無虹彩症加上散光,屬於家族 遺傳性的疾病。家中除了他以外,媽媽與最小的弟弟同為視障者。他們 一家六口,爸爸是水泥工人、媽媽為家庭主婦,偶爾也會幫爸爸從事水 泥的工作。阿德排行老二,上有一名姊姊,姊姊目前半工讀是技術學院 的學生;大弟目前在當兵,排行最小的弟弟是重度視障者,現在是啟明 學校的學生。 阿德是在普通學校完成小學學業,小學過後他就到啟明學校讀書。 畢業後,工作期間都與視障朋友同住,鮮少回家。 阿德長的不高,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個性開朗幽默,時常都能把身 邊的人逗得樂開懷。他有自己的理想,在朋友群中他就像一個大哥哥、 一個協調者,總是能夠很好的規劃事情,帶領身邊的人一起朝夢想前進。. 參、. 相關他人. 人際關係的探討無法就單方面、單個角度去切入了解,必須要加入 其他的研究參與者提供更多、更完善的資訊。研究者想從相關他人身上 更深入的了解他們是如何跟視障者互動?他們又是如何影響著視障者的 生活?這些相關他人是指和主要研究參與者長時間相處接觸,對研究參 與者有相當程度了解的人。從主要研究參與者的人際網路邀請的相關他 人分別為阿德的朋友豐豐、偉偉、全全、康康、宏宏;啟明學校的老師 小小,共六人。. 39.

(48) 一、 豐豐、偉偉、全全、康康、宏宏 除了豐豐以外,其他四人是與阿德一起工作的夥伴,他們五人相識 於啟明學校。豐豐雖然沒有與阿德共事,但因他們感情好,時常保持聯 繫。偉偉、全全、康康與阿德四人一起住在源源按摩店的樓上,宏宏則 在附近租房子。他們六人當中,只有偉偉是全盲者,其他人的視力可藉 由放大字體或輔具來輔助。. 二、 小小老師 小小老師是阿德在啟明學校就讀時的舍監老師,她跟學生們的感情 很好,對這些孩子的習性、生活起居、安全照護等瞭如指掌。雖然阿德 他們已經從啟明學校畢業多年,但他們總會抽空回去母校探望老師,甚 至與小小老師的孩子關係也很好,時常一起打籃球。. 肆、. 研究場域. 本研究的研究場域以阿德工作的源源按摩店為主,其他次要場域為 阿德在竹北兼差的科技公司、小小老師的家。.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本節將說明研究者的背景與相關經驗、研究者的角色: 壹、. 我的背景與相關經驗. 研究者的背景與研究參與者有太大的落差,可能會造成資料取得與 詮釋上出現阻礙。在研究之初,研究者就開始檢視自身所具備的背景知 識與經驗是否能夠滿足研究需求,並加強補足,請教有經驗的人。. 40.

(49) 一、. 人際關係思想奠基. 我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畢業後想要學習不同領域的學問, 且對視覺障礙相關議題深感興趣,我就決定到師大特殊教育研究所繼續 我的學習生涯。在大學時期,選修了人際關係這門課,人際關係是人們 一生中都在學習的功課,人與人的互動總是因著不同的身分背景、性格、 文化等交織出不同的火花。這門人際關係的課程,教導了我許多人際關 係相關的理論知識,也從中學習到一些人際溝通的技巧。. 二、. 研究思想奠基. 碩一下學期,我修習了「特殊教育研究法」 ,扎實豐富的課程讓我對 研究方法有初步的認識,藉由閱讀文獻、討論、報告、論文評析、撰寫 前三章等訓練自己成為一個研究者。從哲學理論出發衍生到各研究方法、 研究倫理等,不能說自己每一項都精通,只能說學個基礎,摘要式的奠 定研究的根基。 為了更深入的學習質性研究的精髓,我在碩二上學期選修了「質的 研究」 。「質的研究」像是一盞明燈點亮我新的思維,更在學習的過程體 悟到質性研究奧妙之處。每一次上課,師生圍在一起討論、評析每一主 題,上課前的指定閱讀讓我們能夠先了解當週要學習的內容。我們更在 修習期間實際演練,彼此進行訪談並打成逐字稿。我原本以為訪談只是 一件簡單的事,似乎跟談話性節目,主持人輕鬆的與來賓聊聊天,開開 心心的結束一樣。但因為我的掉以輕心,那一次的訪談可說是一場災難, 訪談期間腦袋一片空白、問問題的順序不通順、對於受訪者所回答的問 題無法立即統整。但也因為如此難堪的訪談經驗,我在過後進行訪談的 時候更加注意細節,看重事前的準備,修正訪談的技巧,並且在打逐字 稿的同時反思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erform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shape-stabilized PCM plates as inner linings on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schematic video and animation to help students with LD solve real-life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 The single-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