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資訊架構應用於數位圖書館

Richard Wurman 於 1975 年提出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 一詞(Dillon & Turnbull, 2010),強調資料必頇組織為有意義的資訊給予人們 使用。Morville 和 Rosenfield (2007)對於資訊架構提出多種定義,列舉如下:

1. 共享資訊環境的結構設計。

2. 網站和區域網路內組織、標籤歸類、搜尋、以及導覽系統的組合。

3. 構築資訊產品和經驗的藝術和科學,以提供可用性和可尋性。

4. 一種新興的實務學科和社群,目的是把設計和架構的原則帶進數位領 域中。

由上述可知,資訊架構所包含的面向廣泛,Morville 和 Rosenfield (2007) 也指出,資訊架構在資訊與圖書館學領域擁有極大的發揮空間,除了提供 資訊給使用者使用外,數位圖書館網站必頇擁有良好的資訊架構,才能提 供優質且易用的資訊內容給使用者。因此資訊架構對於網站設計、組織具 有極大的助益。

管道係透過 Google、Yahoo 等搜尋引擎,但通常搜尋引擎尋獲的資訊缺乏 嚴謹的資訊組織,而使用者卻希望在大量的資訊當中,也能夠獲取具有組 織的資訊(Dillon & Turnbull, 2010)。同樣的,數位圖書館中各式各樣的數位 資源成長快速,而造成找尋資源負擔的最主要原因,通常係來自於數位圖 示及組織影片和聲音檔(Dillon & Turnbull, 2010)。

Dong和Agogino(2001)提出以下資訊架構應用於建立教育數位圖書館 (educational digital library)的幾項原則:

1. 資訊組織(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2. 資訊標籤(Information Labeling)

將資訊標籤以教育目的進行分類,例如:依照年齡層、教學方法和學 術標準分類,以達教育利用目的。

3. 資訊導覽 (Information Navigation)

針對個人學習目標進行館藏導覽和協助使用者適應學習資源。

4. 資訊搜尋(Information Search)

改良搜尋以符合教育者或學生的興趣、知識、理解、能力和經驗。

Parandjuk(2010)提出以資訊架構的方法評估數位圖書館,並以Florida Center for Library Automation (FCLA)於2000年所創辦的PALMM

(Publication of Archival, Library & Museum Materials)(http://palmm.fcla.edu/) 數位圖書館為例,舉出幾點透過資訊架構評估後,對於該數位圖書館的建 議:

1. 建立統一的標準和樹立品牌(Uniformity of standards builds trust and establishes brand)

應設計讓每個網站分頁的頁面看起來具有一致性、統一的頁面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圖 2- 3 頁面左方欄位放置推薦連結

2. 多樣化的方式取得同樣的資訊(Multiple ways to access the same information)

對於使用者來說,資訊的可尋性(findability)及易用性(ease of use) 十分重要,若數位圖書館能成功滿足使用者資訊搜尋的需求,會加強 使用者對於網站的信任。資訊架構重要的面向在於確保利用多樣化的 方 式 能 夠 獲 得 相 同 的 資 訊 , 包 括 統 一 詮 釋 資 料 架 構 (metadata schemes)、由上往下的階層式分類法(top-down taxonomy)與由下往上 (bottom-up approach)的自然語言描述,這些經過組織後的數位館藏資 訊,能讓使用者透過進階檢索如主題(topic)、觀眾(audience)等多種方 式獲得資訊(Morville & Rosenfeld, 2007)。

3. 索引和網站地圖輔助分類(Indexes and sitemaps to supplement taxonomy)

附屬導覽系統(sub-navigation)是數位圖書館資訊架構中的重要元 素,可支援多樣化的方式取得數位圖書館的資源,並增強網站的使用。

Morville 和 Rosenfeld (2007)強調網站地圖(sitemaps)、索引(indexes)和 指南(guides)是重要的附屬導覽系統,其設計目的是為了與搜尋和瀏覽 功能整合。網站地圖提供網站的鳥瞰圖(“birds-eye” view),以及依照字 母順序的索引,可讓使用者直接取得資源,而指南則依照任務、觀眾

4. 瀏覽系統提供使用者一小段文字敘述(A navigation system that provides users with a sense of context)

若可提供一小段文字描述數位館藏,可幫助使用者選擇那些資訊 滿足他們的研究需求,並藉由主題、觀眾和媒體類型組織導覽路徑 (navigational path)。對於學術圖書館員來說,考量使用者導覽十分重 要,因為學術圖書館員需要規劃能幫助學習的學習管理系統、學習物 件的儲存、教學服務和主題入口的設計(subject portals)。具備良好組織 和設計的網站能提供信譽讓使用者信任網站,影響館藏的使用,進而 幫助使用者成功的完成任務,以及提供有益的檢索結果和容易查找的 資訊,如此也有助於建立使用者的信心。

5. 使用的語句具一致性,並適合使用者(Consistent use of language appropriate for the audience)

館藏的標籤(labeling)以及語句(language)應適合使用者尋找各類的 資訊,並加強超連結的圖像標示(hyperlinked graphic icons)和合適的語 句。

6. 整合搜尋和瀏覽(Integration of searching and browsing)

瀏覽對於需求不明確或不了解網站內容的使用者來說是很重要的

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的概念係由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擴充演變 而來,郭重吉(1987)綜合各家學者對於「風格」一詞指出:「風格」是一種 及創造新知識的方式就不相同。Felder 與 Silverman(1988)提出學習風格量 表(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ILS),ILS 依據學習者的學習偏好,歸納出四個 不同面向的學習風格,分別為:主動型(Active)/反思型(Reflective)、感受 型 (Sensitive) / 直 覺 型 (Intuitive) 、 圖 像 視 覺 型 (Visual) / 口 語 聽 覺 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