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行為概述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一、 資訊行為概述

Wilson(1999)定義「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為辨識資訊需 求、用任何方式搜尋資訊,並且使用資訊的系列活動,而資訊行為的內涵有三 大要素,包括「資訊需求與觸發需求的因素」、「回應需求的歷程與行動」以 及「影響回應需求的因素」,屬於廣義的使用者研究。他提出的資訊行為模式 可說明資訊檢索時,資訊尋求和檢索、傳播與資訊行為的關係,如圖 2-6 所示。

黃慕萱(2001)指出,資訊行為的內涵包括:資訊需求以及促發需求的因 素、回應需求的歷程行動、影響回應的因素等,涵蓋資訊的需求、尋找、蒐集、

組織、評估與使用。資訊行為的研究希望了解人們如何尋找所需資訊、促使人 們尋找資訊的原因或動機、尋獲資訊後如何判斷資訊,以及如何使用所得的資 訊(賴鼎銘、黃慕萱、吳美美、林珊如,2001,頁 226)。雖然「資訊行為」

常與「資訊尋求行為」相提並論,但前者的範圍較後者更廣泛。

27

圖 2-6 Wilson 的資訊行為模式

資料來源:Wilson, T. D. (1999).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57.

(一)資訊需求

資訊行為(或資訊尋求行為)皆始於使用者意識到自身的資訊需求,因此 在資訊尋求行為之前,必定先有資訊需求。資訊需求的概念,可以用 Taylor

(1968)的資訊需求模式為代表,此模式將資訊需求根據陳述的程度分為四級,

如表 2-2 所示。

表 2-2 Taylor 的資訊需求四層次

Taylor 的資訊需求四層次

Q1-內藏式的需求 The Visceral Need

潛意識的需求,使用者尚未察覺自己的需求,或者只 有模糊的意識,因此無法陳述。

Q2-有意識的需求 The Conscious Need

使用者有意識到自己的需求,並且勾勒出輪廓,但還 不清晰。

28

Q3-正式的需求 The Formalized Need

使用者明確了解自己的需求,並且透過口語或文字具 體地陳述。

Q4-妥協的需求

The Compromised Need

使用者的需求受限於館藏或者個人知識背景等現實 環境因素而修正,形成最終輸入資訊系統的需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Taylor, R. S. (1968). Question-negotiation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libraries.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9(3), 178-194.、黃慕 萱(2001)。成人讀者之資訊尋求行為。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2),8-23。

透過 Taylor 定義的四個資訊需求層次,可以看到資訊需求是會變動的。黃 慕萱(2001)進一步指出,內藏式的需求是處於混沌狀態,但卻是使用者主要 的資訊需求所在。也就是說,許多人具有資訊需求卻未察覺,或者意識到資訊 需求,卻不知如何解決(傅彥儒,2013)。

(二)資訊尋求行為

Grover(1993)將「資訊尋求行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區分 為八個階段:意識需求(Awareness of Need)、決定行動(Action Decision)、

搜尋策略(Strategy for Search)、搜尋行為(Behavior in Search)、評鑑結果

(Evaluation)、整合(Assimilation)、記憶(Memory)以及利用(Utilization)

階段。

黃慕萱(2001)則將「資訊尋求行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定 義為:從讀者意識到資訊需求開始,直到滿足其資訊需求為止,在過程中產生

29

4. 尋求資訊:透過正式或非正式地尋求,例如檢索資料庫、詢問朋友等,

藉此滿足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5. 使用資訊:整理、組織、分析與評估資訊,並且轉換為個人的知識。

6. 滿足資訊需求:透過上述的資訊尋求過程,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得到滿 足。

而個人在察覺資訊需求後,是否會採取行動尋求資訊,其實受到許多因素 影響,也從而產生不同的資訊尋求模式。Wilson(1997)便將資訊尋求行為分 為下列四種:被動注意、被動檢索、積極檢索、持續性檢索。除了主動積極的 尋求資訊之外,更有許多資訊並非來自系統化地尋求,而是意外獲得,此種模 式稱為「資訊偶遇」(葉乃靜,2005),雖不在本研究範圍內,但也是值得探 討的面向。

(三)國內資訊行為研究

根據《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卜小蝶主編,2013)之整理,國內資訊行 為相關研究於 1995 年後呈現穩定成長,研究主題與研究對象逐漸多樣化。主要 的研究主題包括:資訊需求、資訊檢索、資訊搜尋、資訊尋求行為、資訊行為 以及人機互動等。近年更有資訊素養、網站架構、資訊使用、資訊處理等與資 訊科技有關的主題逐漸崛起。而國內資訊行為相關的碩士論文研究對象主要包 括下列五項:

1. 一般民眾,例如老年人、原住民、兒童等。

2. 各級教育環境中的學生或教師,以年齡層區隔,例如教師、大學生、中小 學生等。

3. 特定組織之專業人員,例如企業成員、醫事人員、科學家、記者等。

4. 處於某種特定情境中的對象,例如自助旅遊者、新進員工、更年期婦女等。

30

5. 以系統為研究主題,例如企業資訊系統、視窗環境、電腦化測驗環境等。

二、 資訊素養

「素養」(Literacy)一詞原意為「理解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 能力」(吳美美,1996),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與識字與閱讀相關的素養,也 就是個人日常生活所需的讀、寫能力;其二是功能型素養(Functional Literacy),

意指個人根據角色或環境的需要,發展出的特定技能(李德竹,2000)。

(一)資訊素養的發展

「資訊素養」概念由美國資訊產業主席 Paul Zurkowski 於 1974 年提出,至 今已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重視,例如美國、澳洲、英國皆訂有高等教育的資訊素 養標準(林菁,2008)。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 ALA)在「資訊素養首長委員會總結報告書」中定義:具備資訊素養者,能夠 辨識、察覺何時需要資訊,並能夠有效尋找、評估以及使用所需要的資訊

(ALA,1989)。這個定義也受到 Grassian 與 Kaplowitz(2001)肯定,認為這 是目前最能被大眾認同與引用的資訊素養定義。

資訊素養不只是從資訊科技工具或技巧的角度,能夠操作電腦網路等相關 軟硬體而已。從尋找、組織、評估到利用資訊的整個過程,都包括批判思考的 養成。而由於資訊的種類不只文字,也包括圖片、影片、聲音;資源的來源也 是多元化的,例如書籍、報紙、電視、網路等。這些都是資訊素養的範圍,讀、

寫的內容包括文字、圖像、媒體等(林菁,2008)。資訊素養包括態度與行為,

資訊素養程度佳的人懂得如何主動學習,知道如何組織知識、尋找資訊、利用 資訊並且傳達資訊,而這些技能都是學習而來的(賴苑玲,2013)。

基於對資訊素養的重視,各國的相關機構分別提出資訊素養的基礎、範圍、

評估指標,例如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c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簡稱 ACRL)於 2000 年制定「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Information

31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簡稱 ILCS),成為評估大 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架構,內容包括五大標準、22 項績效指標、87 項學習成果

資料來源:譯自Brown, C., & Krumholz, L. R. (2002).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 science curriculum.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3(2), p112, Table1.

(二)資訊素養的內涵

1. 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

指基本的個人能力,包括文字讀寫、口說,計算、解決個人工作或社會上 遇到之問題的能力,發展個人知識,並且達到個人目標。

32

2. 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

是傳統素養的延伸,指使用電腦及資訊科技完成基本資料處理工作的能 力,例如文字處理、操作軟體等。

3.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能夠解讀、評估、分析資訊,包括影像、文字與聲音,有能力製作紙本或 電子應用媒體,並解讀、談論這些資訊中的文化意義。

4. 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

了解網路資訊環境與資源的價值所在,並有能力使用網路工具搜尋、檢索 並取得資訊,並將資訊加以處理、使用,以解決問題、形成決策。

圖 2-7 資訊素養的組成

資料來源:研究者改繪自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p118, figure1.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資訊素養是多種能力的綜合應用,包括傳統素養、電 腦素養、媒體素養以及網路素養,其中每項能力都有所關聯。除了傳統的讀寫、

33

計算、口說之外,也能察覺個人的資訊需求,且運用批判性思考以及資訊科技 技巧,透過定位、搜尋、評估、組織、使用資訊,尋找資訊資源以解決資訊問 題。將資訊統整後,轉化為個人知識、形成決策。具備資訊素養的人,懂得如 何學習,是積極獨立的學習者。

(三)媒體與資訊素養

大眾傳播學界素來相當重視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或譯媒介素養、媒 體識讀能力),也就是個體對媒體訊息呈現方式解讀與運用的能力,包括取得、

分析、評估與使用。在 McClure 的架構中,媒體素養也是廣義資訊素養的一部 分。媒體素養與圖書資訊領域關注的資訊素養有相當多的共同性,只是兩者的 重心有些許差異,例如媒體素養的關懷層面是大眾傳播媒介。然而,圖書資訊 領域與大眾傳播領域各自在論述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時,較缺乏互動與對話(朱 則剛,2005)。

但這個現象,在近年有了轉變。李月蓮(2012)提及,1990 年代傳媒科技 與電腦科技匯流,即為學者 Koelsch 所言的「傳媒資訊革命」(Infomedia Revolution)。在 Web2.0 的時代,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益發緊密結合,預計到 了 Web3.0,媒體與資訊科技的界線將更加模糊。而當傳播環境不斷改變,我們 也需要新的素養來協助應對新的環境(李月蓮,2012)。

圖書館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 IFLA),

與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 UNESCO)等機構於 2012 年舉辦「知識社會的媒體與資訊 素養研討會」,聯合提出將「媒體與資訊素養」視為未來知識社會、組織、社 群及個人永續發展之首要條件(賴苑玲,2013)。UNESCO(2013)指出,資 訊素養與媒體素養傳統上都被視為兩個獨立的領域,但 UNESCO 認為這是現代

34

人生活與工作所需的技能,近年積極將媒體素養與資訊素養的概念策略性地融 合,加上資訊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技能,成為「媒體與資訊素養」(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簡稱 MIL)。

媒體與資訊素養可分為三個部分:

1. 尋找媒體訊息與資訊的能力:快速有效地從媒體、圖書館、資料庫等不同 來源尋找有用的媒體訊息及資訊,並了解它們對個人及社會有相當大的影

1. 尋找媒體訊息與資訊的能力:快速有效地從媒體、圖書館、資料庫等不同 來源尋找有用的媒體訊息及資訊,並了解它們對個人及社會有相當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