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分量化與質性兩個部分,量化的部分利用社會科學套裝統計軟體

(SPSS10.0)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配合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來考驗假設;質的 分析主要在於…..。分別敘述如下:

(一)量的分析

(1). 敘述性統計:以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來呈現樣本在各變項的分佈情 形。

(2). 獨立樣本t考驗:考驗幼兒與教師主動行為的表現差異,並分析不同組 別幼兒主動行為的表現差異,以及教師對不同幼兒表現的主動行為差異。

(3). 共變數分析:以共變數分析考驗排除環境品質的影響效果後,主動行為 的表現,以了解幼兒與教師主動行為表現的差異情形。

(4).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不同組別幼兒以及教師對不同組別幼兒之主動 行為,在不同環境品質以及不同活動型態上的交互作用,並比較其差異 情形。並考驗教師的主動行為對不同組別的幼兒在不同背景變項中的交 互作用,並比較其差異情形。若達顯著水準,再以薛費法(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

(5). 百分比同質性檢定:進行百分比交叉分析檢定,考驗教師與幼兒的回應 型態有無差異。

(二)質的分析

質性的部分為了解師生主動與回應行為的樣貌,以教師對特殊幼兒主動頻率 的高低進行取樣,由 60 次的觀察影片中篩選教師主動頻率不同的十個教室進行課 堂影片分析。以觀察描述各個教室的師生主動與回應行為的樣貌,並詮釋教師主 動頻率不同的因素與幼兒主動與回應的關聯性。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依據研究目的,將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驗證研究問題,

藉此瞭解台東地區學前融合教育環境中,師生主動與回應行為的情形。首先,探 討不同發展狀態幼兒以及教師的主動行為與影響因素,並分析在不同環境品質與 活動型態下主動行為的差異。其次,依據師生的回應型態進行比較分析。最後,

為了更深入了解師生互動行為始末,與教師在融合教室中與不同發展幼兒互動的 困境,針對教師主動頻率高低進行質性分析。本共章分五節進行探討,分析結果 如下:

第一節 融合環境中幼兒的主動行為與影響因素

為了解在融合教室中,特殊幼兒與一般幼兒對教師主動行為表現上有何差 異,本研究以t考驗比較不同發展狀態下幼兒的主動行為;另外環境品質也可能 對主動行為造成影響,因此以共變數分析,排除環境品質的影響效果,以了解幼 兒的主動行為差異情形。

一、特殊幼兒與一般幼兒主動行為之比較

特殊幼兒對教師的主動次數平均為1.73次,標準差為3.303;一般幼兒對教師 的主動次數平均為1.90次,標準差為2.710。為瞭解不同組別幼兒的主動行為,以t 考驗分析特殊幼兒與一般幼兒主動行為次數的差異情形。由表4-1發現考驗後t值

=-.275、自由度=106.300,P>.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的主 動行為次數沒有顯著差異。

為了排除環境品質對幼兒的主動行為造成影響,因此以共變數分析控制環境 品質,比較不同組別幼兒主動次數的差異。由表4-2發現排除環境品質之後,不同 組別幼兒的主動行為次數表現同樣沒有顯著差異(F=.778,p>.05)。

綜合以上結果顯示,不管是否排除掉環境品質的影響,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 的主動行為次數都沒有顯著的差異,表示幼兒的主動行為不因發展上的限制而造 成顯著差異。

表4-1 幼兒主動行為t考驗統計量摘要表

比較平均數 t 檢定

分析

組別 N M SD t df P

特殊幼兒 60 1.73 3.826

一般幼兒 60 1.90 2.710

全體幼兒 120 1.82 3.303 -.275 106.300 .784 n.s.

n.s.不顯著

表4-2 幼兒主動行為以環境品質為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共變項(環

境品質) 75.941 1 75.941 7.276 .008**

組別 .833 1 .833 .080 .778 n.s.

誤差 1221.192 117 10.438

**P<.01 n.s.不顯著

二、環境品質對不同組別幼兒主動行為的影響

有關班級環境品質,經ECERS-R幼兒學習環境評量結果(表4-3),顯示參與 研究的園所環境品質平均得分是3.634分,由表4-1-3中可知2-3分「不足」占16.7%、

3-4分「最低要求」占56.7%、4-5分「尚可」占26.7%。可知本研究中各融合班級環 境品質分數介於2分至5分之間,仍有許多進步與成長的空間。

表4-3 環境評估班級分數摘要表

分數 個數 最高分 最低分

品質不足 2-3分 20(16.7%) 2.88 2.81 品質最低要求 3-4分 68(56.7%) 3.90 3.00 品質尚可 4-5分 32(26.7%) 4.93 4.05

在120次的教室觀察中(表4-4),在品質不足環境中所觀察到的幼兒主動行為

特殊幼兒(60) .60(10) .94(34) 4.13(16) 1.73 一般幼兒(60) 2.30(10) 1.56(34) 2.38(16) 1.90

邊緣平均數 1.45 1.25 3.25

誤差 10.195 114 1162.265 註:n.s.不顯著 *P<.05

表4-6 不同環境品質幼兒主動行為事後比較摘要表

(I) 環境品質 (J) 環境品質 平均數差異 (I-J) 標準誤 顯著性

環境品質尚可 環境品質最低要求 2.00(*) .684 .016

*P<.05

由表4-5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中可得知:幼兒的主動行為在環境品質與幼 兒組別兩個變項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117,P>0.5),表示在環境品質與幼兒 組別並無交互作用。在幼兒組別變項(F=.775,P>0.5)亦未達顯著的差異,表 示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主動行為表現次數一致,不因幼兒特殊或一般上而表現不 同次數的主動行為。但在環境品質變項上(F=.014,P<0.5)幼兒主動行為次數 有顯著差異;進行主要效果考驗之事後比較發現:(表4-6)在小組活動比在自由活 動或團體活動均表現出較多的主動行為幼兒在「環境品質尚可」與「環境品質最 低要求」對比的主動行為平均數差異達到顯著水準(p=.016),由邊緣平均數可看 出幼兒的主動行為在「環境品質尚可」(M=3.25)顯著高於「環境品質最低要求」

(M=1.25)。亦即不管是特殊幼兒或一般幼兒,在「環境品質尚可」的班級表現 出主動行為的次數,顯著高於「環境品質最低要求」。

三、活動型態對不同組別幼兒主動行為的影響

在120次的教室觀察中(表4-7),在自由活動中觀察到幼兒主動行為總平均為 1.24次,在團體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1.42次,在小組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5.54 次。其中所有特殊幼兒主動行為平均為1.73次,在自由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1.19 次,在團體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1.24次,在小組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5.57次。

其中所有一般幼兒主動行為平均為1.90次,在自由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1.29次,

在團體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1.59次,在小組活動中平均主動次數為5.54次。整體 而言幼兒平均的主動行為在小組活動中高於自由活動與團體活動;且特殊幼兒與 一般幼兒的主動行為平均次數在小組活動的主動行為也較其他兩個活動高。

為了解幼兒在自由活動、團體活動與小組活動中對教師主動行為的差異,研

由邊緣平均數發現幼兒在小組活動(M=5.54)相較於自由活動(M=1.24)與團 體活動(M=1.42)有較多的主動行為。在不同活動型態下,不管是特殊幼兒或一 般幼兒,在小組活動比在自由活動或團體活動均表現出較多的主動行為。

第二節 融合環境中的教師主動行為與影響因素 一、教師對不同發展狀態幼兒的主動行為

為了解教師與一般幼兒急特殊幼兒互動時,教師的主動行為表現有何不同。本研 究以t考驗,比較教師主動行為次數的差異。由表4-10互動對象的比較上發現:在 t值=2.744、自由度=110.151、p=.007<.01已達顯著水準下,得知教師對不同 組別幼兒互動的主動行為有顯著的差異,表示教師會因為會動對象的不同而產生 不同的主動次數。其中教師對特殊幼兒的主動行為(M=4.23)高於一般幼兒(M

=2.08),顯示出當教師會因互動對象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主動行為。在師生互動 中教師較常主動對特殊幼兒進行互動,與一般幼兒的互動時教師的主動性較低。

表4-10 教師主動行為t考驗統計量摘要表

比較平均數 t 檢定

分析

互動對象 N M SD t df P

全體幼兒 120 3.16 4.408 2.744 110.151 .007**

特殊幼兒組 60 4.23 4.831

一般幼兒組 60 2.08 3.674

**P<.01

為了排除環境品質對教師的主動行為造成影響,因此以共變數分析考驗控制 環境品質,比較教師對不同組別幼兒的主動行為。由表4-11發現排除環境品質之 後,教師對不同組別幼兒的主動行為同樣有顯著差異(F=6.355,p<.05),且對 特殊幼兒的主動行為顯著高於一般幼兒。

表4-11 教師主動行為以環境品質為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在120次的教室觀察中(表4-12),在品質不足環境所觀察到的老師對幼兒的主 動行為總平均次數為2.20次,在品質最低要求環境中平均主動次數為3.01次,在品

為了解教師的主動行為在不同環境品質中主動行為有何不同,以二因子變異數 分析,考驗教師對不同組別幼兒互動時,主動行為在不同環境品質下的差異情形。

表4-13 教師主動行為環境品質*幼兒組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環境品質 45.931 2 22.966 1.243 n.s.

組別 91.872 1 91.872 4.974*

環境品質 *組別 21.757 2 10.879 .589 n.s.

誤差 2105.628 114 18.470 註:n.s.不顯著 *P<.05

由表4-13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中可得知:教師的主動行為,在環境品質與 幼兒組別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589,P>0.5),表示在環境與幼兒組別兩個變項 間並無交互作用。在環境品質變項教師的主動行為亦未達顯著的差異(F=1.243,

P>0.5),表示教師對特殊幼兒和一般幼兒的主動行為,教師對特殊幼兒和一般幼 兒的主動行為,不因環境品質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是在幼兒組別變項上達到顯 著水準(F=4.974,P<.05),表示教師與不同組別幼兒互動時,會因對象不同而 表現出顯著不同的主動行為;幼兒組別的主要效果因子只有兩個水準,因此無法 進行事後檢定分析,但經邊緣平均數比較發現:教師對特殊幼兒(M=4.23)相較 於一般幼兒(M=2.08)有較多的主動行為。

總體而言,教師對特殊幼兒和一般幼兒的主動行為,不因環境品質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

三、活動型態對教師主動行為的影響

在120次的教室觀察中(表4-14),在自由活動中所觀察到教師對幼兒的主動行

在120次的教室觀察中(表4-14),在自由活動中所觀察到教師對幼兒的主動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