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蒐集

本研究資料蒐集類別有日誌、討論記錄和訪談,職前科學教師以A代表,小學生以 B代表,研究者以C代表。以下就蒐集類別、方式、項目、對象、蒐集者和時間點列出

於表3-5-1。

圖3-5-1 蒐集資料流程圖 mentor--

modeling 和 coaching 教學

PCK」的組成與改變。研究者先理解探究教學之PCK的五面向,再與科學教育的專家討

(INT-1000411-TC4) (C 師第四次訪談)

2. 對於探究 自己去找資料,…”(INT 991018-TC1) (C 師第一 次訪談)

2. “避免他們選到太複雜太難製作的實驗,再從 中挑出比較有可能性,而且安全不繁複的題目來 做為我們選的題目。”(RLOG-1000315-TB) (B 師 反思日誌)

3. “所以在準備教學之前,需要先自己去設想說 一個問題可以延伸出哪些問題,然後去做類似樹 狀圖的東西,然後這樣子會比較就是就是在做探 究式教學應該要的準備。”(INT-991018-TA1) 4. “我們這種是做跟液體有關係的,那老師就會 講解很多,譬如說液體要注意的除了測量工具之 外,然後還要注意不要被汙染之類的。”(INT -1000223-TC3)

5. “主要是要自己先去了解材料的部分,老師有 提到我們要常逛一些五金行或者是一些賣雜貨 的一些小店,或者是化學材料行,因為其實這在 做科展的時候會非常有用,如果你需要甚麼東 西,那你就可以知道要去哪裡準備。”(INT -1000411-TA4)

6. “可是最後我覺得還要看你做得是什麼方向的 科展,跟學生的年紀,那這個也會有一點影響,

解 不過大致上,如果控制變因不要太多的話,那我 覺得基本上我覺得學生應該都還可以好好的控 制這個方向。”(INT -1000411-TB4)

3. 對於學生 有興趣。”(INT -991018-TA1)

2. “目前第一步需要先閱讀學生的課本,這樣才 可以知道他們目前所學的程度如何。”

(RLOG-991020-TD) (D 師反思日誌)

3. “寫結論這東西,其實每個學生他一定會有不 同的程度,而且有的人文筆就是比較好,有的小 朋友就是比較不會表達他的想法或者是他的觀 念。他可能寫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會很好,那這 樣,當然表現出來的結論當然不會說就是非常的 完整。”(INT -991018-TA1)

4. “他們在打字的部分,是比較困難的一點。”

(INT -1000223-TA3) (A 師第三次訪談)

4. 對於學生 以作品的不熟悉。”(RLOG5 前-1000129-TD) (D 師反思日誌)

2. “我會用問題的方法來讓小朋友回答出自己要 做的實驗,然後讓小朋友們說出自己要做的是什 麼。”(INT -1000411-TA4)

3. “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想法來寫出屬於他們自己 的東西。”(INT -1000223-TA3)

5. 對於探究

就是形成他們想要的題目。”(INT -991018-TD1) (D 師第一次訪談)

2. “在訓練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講一遍,看過一 遍後我在示範一次給她聽,最後再請學生說一 次,演練多次後,學生正式上台說明作品,說完

後老師和其他人分別提問,最後由老師做總結。” (LOG-1000211-TD) (D 師指導日誌)

而對於各面向的理解,本研究將職前科學教師對於探究的理解分五個理解程度,每 面向以研究者、科學教育領域的專家和mentor討論後,以該面向該有的全部發展來看,

若職前科學教師全部有發展,是為十成左右的發展為「深入理解」,若只有七、八成左 右的發展為「大部分理解」,有五成左右的發展為「部分理解」,有三成左右的發展為

「少部分理解」,有一成左右的發展為「理解待加強」,理解程度以研究者、科學教育 領域的專家和mentor討論後的結果以相對的理解程度來分析。

本研究為降低研究者的偏見,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採取以下方式進行:

一、資料來源的三角校正

將由職前科學教師的課室錄影、職前科學教師的組間討論、職前科學教師和mentor 的討論內容、小學生訪談內容與小學生日誌記錄的資料多次閱讀後,進行分類、比 對,來降低研究者的偏見,以達資料來源的三角校正。

二、評分者間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

由研究者進行編碼、分析,再由科學教育的專家進行評量研究者的編碼與分析結 果,再討論做修正以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

將所蒐集的資料和研究目的做成雙向細目表,如下表3-6-2:

表3-6-2 資料和研究目的的雙向細目表

一開始為第一次訪談,第一階段探究教學理論與實務介紹後,再進行第二次訪談,在 第二階段(mentor和coaching教學)指導學生科學探究活動完,於課程省思檢討會後進 行再進行第三次訪談,經一個月後再追蹤進行第四次訪談。共四次訪談,將訪談內容 轉錄、編碼和分析,以供研究者瞭解職前科學教師在整個研究過程,對於探究教學 PCK改變的情形和在探究教學中所遇的困難。教師訪談內容編碼原則如表3-6-3所示:

表3-6-3 教師訪談內容編碼原則 訪談 日期 教師T

(A-D) 第1-4次訪

談(1-4) 編碼

舉例 INT 1000210 TA 1 INT-1000210-TA1

二、教師指導、反思日誌和學生日誌

職前科學教師將指導、省思與心得記錄在日誌中,並將此文字內容進行分析。職前 科學教師的指導、反思日誌內容編碼和分析,分析後資料當質性資料之來源,以供研 究者瞭解職前科學教師在整個研究過程,和對於探究教學之PCK改變的情形以及困 難。學生日誌內容編碼和分析,將此討論的內容當研究的質性資料佐證。編碼原則如 表3-6-4所示:

表3-6-4 教師反思日誌和學生日誌編碼原則 日誌 階段

前後 日誌 日期

教師(A-D)

別(A-B)或學生組

第1-3位

同學 (1-3) 編碼

舉例: 教師指導 LOG 1 1000210 TB × LOG1-1000210-TB 舉例: 教師反思 RLOG 2後 1000210 TB × RLOG2後-1000210-TB 舉例: 學生 LOG 1 1000210 SA 2 LOG1-1000210-SA2

三、討論紀錄

在教學現場的職前科學教師與小學生討論錄影,以及職前科學教師和mentor的討論 錄音,全部都記錄下來,並將此討論的內容當研究的質性資料佐證。討論紀錄編碼原 則如表3-6-5所示:

表3-6-5 討論紀錄編碼原則 討論 發表

日期 教師T(A-D)

或學生組別 探究歷程第1-5

階段(1-5) 編碼 職前師和舉例:

小學生 FOF 1000210 SB 2 FOF-1000210-SB2 職前師和舉例:

mentor FOF 1000210 TA (A職前科學

教師) × FOF-1000210-TA 舉例:

職前師和mentor FOF 1000210 T (全部的職前

科學教師) × FOF-1000210-T 四、第二階段職前科學教師間討論

在第二階段(mentor和coaching教學)職前科學教師間的討論錄音,將其轉錄、編碼 和分析,將此討論的內容當研究的質性資料佐證。第二階段職前科學教師間討論編碼 原則如表3-6-6所示:

表3-6-6 第二階段職前科學教師間討論編碼原則 教師間 討論 討論

日期 教師T(A-D) 探究歷程第1-5階段(1-5) 編碼 舉例: 教師 TOT 1000210 TA 2 TOT-1000210-TA2

五、學生探究歷程表現和心得訪談問卷

學生探究歷程表現和心得訪談問卷對象是學生,於探究五階段的每一個階段完成後 訪談,訪談資料直接回饋給職前科學教師,以供反省自己的教學。研究者再將訪談內 容編碼和分析,當研究的質性資料佐證。學生訪談內容編碼原則如表3-6-7所示:

表3-6-7 學生訪談內容編碼原則

訪談 日期 學生S組別 探究歷程第1-5階段(1-5) 編碼

舉例 INT 1000210 SA 1 INT1-1000210-S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