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軍訓教育與中華文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章節安排與研究流程

壹、章節安排

本論文共區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研究架構以及研究流程;第二章探討我國軍訓教育之由來,旨在瞭解 軍訓教育制度理念並作一綜合性之論述;第三章說明我國軍訓教育發展經過及實 施概況,及當前高中職軍訓教育,就法制的層面觀察與反省,現行軍訓制度事實 上存有諸多難以釐清或解決的問題;第四章分析當前軍訓教育制度制度面臨之挑 戰與展望,回顧教育部學生軍訓處在此方面所提出之看法及研究,作為精進我國 高中職校軍訓教育制度之參考;第五章是結論,彙整研究結果,並提出可供後續 研究參考之建議,全文各章節內容如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四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流程 第二章 我國軍訓教育之發展概況

第一節 軍訓教育與中華文化 第二節 大陸草創時期

第三節 政府遷臺重建時期

第四節 現階段軍訓教育制度變革時期 小 結

第三章 我國高中職軍訓教育之現況及特色 第一節 軍訓教育制度

第二節 高中職軍訓教官的功能與角色 第三節 軍訓教育實施概況

小 結

第四章 當前軍訓教育面臨之挑戰 第一節 現階段軍訓制度問題分析 第二節 教育部對軍訓制度問題之對策 第三節 學生軍訓制度的挑戰

小 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年),頁 2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研究流程

圖 2 論文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蒐集與整理

建立研究架構

資料分析

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的研究資料主要是運用國立政治大學綜合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圖 書館以及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的圖書、期刊、政府出版品、報紙及其 他有關資料。下一章從我國軍訓教育之發展概況,來說明軍訓教育與中華文化的 歷史意涵,並由文武合一教育的實施來證明實施高中職軍訓制度的必然趨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我國軍訓教育之發展概況

中華文化的特質之一,是文事與武藝相結合,在教育哲學上亦著重允文允武 完全人格的培養。所以學生接受軍訓可說是淵源久遠,其來有自,與西方古斯巴 達、羅馬的青年訓練,及中古時代歐洲的武士教育,相互輝映。1

漢初實施全國皆兵,得以天聲遠播、威震四夷,乃至晉室清談之風瀰漫,解 除精神武裝,乃有南北朝之亂終至覆亡。唐朝重振武備,文武合一教育見效,遂 有貞觀盛世功業,再現華夏雄風。所以漢、唐盛世可說是六藝教育的成就,也可 說是文武合一教育的結晶。惟自宋、明以降,文武分途,社會風氣漸漸演變成重 文輕武,產生「文人不知兵、武人不讀書之惡習」,以至國勢每下愈況。2鴉片戰 爭以後,外患頻仍,國勢危殆,清漸覺醒,力謀自強圖存,經由張之洞、梁啟超、

蔣百里等極力鼓吹,這種文武合一的教育方式重新受到重視。3民國元年,教育 部將「軍國民教育」列為教育宗旨之一,規定實施國民軍事教育,並在各級學校 大力推行。民國 17 年,全國第一次教育會議通過「中等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 全國中等以上學校實施學生軍訓,正式創建。4本章將從軍訓教育與中華文化、

大陸草創時期、政府遷臺重建時期及現階段軍訓教育制度變革時期來探討我國軍 訓教育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軍訓教育與中華文化

我國學生軍訓,源自文武合一的優良傳統。早在黃帝時代,即以角牴、擊劍、

射御、蹴踘、捶丸等訓練青年,唐、虞、夏、商、周五代亦以拳術、劍術、弓矢、

擊壤、投壼等訓練國人。5及至孔子力倡「六藝」的教育,使文武合一教育更為 系統化、制度化。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不教民戰,是為棄之」、

「有文事,必有武備」。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6禮記「文王世子」

篇曾載「春夏學干戈,秋冬習羽籥」。左傳亦謂「春鬼、夏苗、秋獮、冬狩,皆 於農隙,以講武事」等,7均可看出中華文化文武合一教育理念的風尚。本節將 先探討我國學生軍訓教育與中華文化之間的關聯與相互影響。

壹、我國古代文武合一的教育思想

1 教育部軍訓處,《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67 年,頁 3。

2 喬金鷗,《全民國防》。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95 年,頁 175。

3 李英明,《高中國防通識》。臺中:育達文化,民國 96 年,頁 13。

4 張芙美,《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軍訓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88 年,頁 10。

5 謝元熙,《文武合一教育之功能》。臺北:臺灣書店,民國 82 年,頁 36。

6 李英明,《高中國防通識》。臺中:育達文化,民國 96 年,頁 12。

7 張芙美,《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軍訓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88 年,頁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古代社會視宗教與軍事為大事

左傳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宗教與政治又結為一體,所以一般君主,

都是政治元首兼軍事領袖。上古時期,皇帝滅「九黎之君」8,以干戈定天下;

唐堯征有苗兒克於丹水之浦;虞舜流共工於幽州,放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無 不得力於政治與軍事的配合,而其成功來自文武合一的國民教育。9而孫子兵法 的廟算之道,亦可以看出古代社會中軍事與宗教的密切關係。

二、文武合一教育思想,來自生存需要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國古代之 所謂「士」,都必須接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小戴禮王制言:「習射上功,習御上齒,

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事焉」。又云:「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可見軍旅 之事,為士所通習,尤其古代生存競爭激烈,武藝更重於文事。因此,君主選士 授爵,亦以武藝為先決條件,如禮記射義上說:「諸侯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 射宮,其客比於禮,其命比於樂,而中多者,得其於祭」。由此可知,我國文武 合一的教育思想,係基於生存需要所孕育產生。10

三、教民以戰,為先秦政治上的重要措施

春秋戰國,是一個長期混亂的時代,而一般學問家、思想家亦強調國民軍訓,

主張文武合一教育。如孫子序上說:「持武者滅,持文者亡」,指出國家的教育,

必須「允文允武」不可偏廢。司馬穰苴說:「禮與法表裏也,文與武左右也」,亦 明確的主張「禮法相輔,文武相濟」。吳起更強調:「夫總文武者,軍之強也」。 老子雖然主張無為,但也說:「慈故能勇,戰勝守故能,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荀子說:「兵所以禁暴除害,非爭奪也」,「大儒苔棰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倾」。

孔子則主張:「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有文事必有 武備」,至於他提倡「六藝」教育,更是集古代學術思想之大成,使文武合一教 育更為系統化、制度化了。11

四、六藝教育亦是儒家思想的重心

我國古代因為以農立國,國防是以「寓兵於農」為宗旨。故古代的教育係以

「文武合一」教育為主,而以「六藝」為其主要的教育規範,其教育宗旨即在造

8 《尚書孔傳》:「九黎之君,號曰蚩尤」,蚩尤當為南方九黎部落的首領,與少昊、顓頊同時期,

而蚩尤相傳為炎的臣子或後裔。《尚書孔傳》。臺南:利大出版社,1980 年 1 月,初版,頁 74。

9 教育部軍訓處,《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67 年,頁 3。

10 教育部軍訓處,《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67 年,頁 3。

11 教育部軍訓處,《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幼獅文化,民國 67 年,頁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就文武合一、術德兼修的個人,而促進社會的安定與進步。尚書周官篇說:「古 代教國子有師民保民,保民所教者為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及祭祀、賓 客、朝廷、喪紀、軍旅、車馬六儀」,其中射、御、軍旅、車馬,就是學生的軍 事訓練,到了孔子再加組織融會,使之更為條理分明,充實光大,而構成教學方 法的典範。所謂六藝教育,就是文武合一,身心平衡,手腦並用,術德兼修的教 育,其要求乃在自致知以至於力行,自人事以達於天理。六藝之中,禮與樂是注 重品德的陶冶。孔子說:「人而不仁,於禮何」。仁愛是本質,禮樂是文明,二者 戶為表裏。學記有云:「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同時同情、

和諧,亦是條理、秩序。這就是內在的和諧與外在的秩序,兼籌併顧的儒家思想。

射於御是主重武藝的習練。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 飲,其爭也君子」。「君子有所不戰,戰必勝」,「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以無殤也」。都說明孔子認為必須對國民施以武藝訓練,

才能挺身而起,執戈衛國。孔子不僅倡導武藝訓練,其本身就具有武藝的素養。

「孔子射於囿,觀者圍如堵」,就是孔子表演武藝的情景,輔魯定公與齊侯夾谷 之會,也顯露了高度的軍事才能。其弟子也大都身通六藝,剛毅強矯,甚少文弱 書生,所以文武兼備是儒家思想的另一重心。六藝教育並已智、仁、勇三達德,

貫穿其中;書、數代表「智」,禮,樂代表「仁」,射、御代表「勇」;而以「仁」

為中心,「智」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三者脈絡相通,構成完美的教 育體系。12

五、文武合一教育是中華文化固有之一環

孔子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又說:「有文武之 德,則為王道;無文武之德,則為霸道。」足見文武合一教育是中華文化固有之 一環。13孟子以繼承孔子為職志,畢生致力於孔子思想學說之發揚,對文武合一 教育思想,亦能得其精髓。孟子對梁惠王說:「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 斂,深耕易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

孔子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又說:「有文武之 德,則為王道;無文武之德,則為霸道。」足見文武合一教育是中華文化固有之 一環。13孟子以繼承孔子為職志,畢生致力於孔子思想學說之發揚,對文武合一 教育思想,亦能得其精髓。孟子對梁惠王說:「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 斂,深耕易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