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

近年來,有關學前階段、國中小階段與高中職階段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有所 增加。學前階段轉銜服務之研究,較多探討幼小轉銜服務的內涵和需求;在研究 的對象上多為發展遲緩兒童。國中小階段轉銜服務之研究,較多探討轉銜服務的 實施現況。高中職階段轉銜服務之研究,多針對有效轉銜措施來發展轉銜服務與 評估成效,由轉銜需求層面來看離校轉銜服務情形,以及轉銜服務過程中遭遇的 困難;在研究的對象上多為高職特教班身心障礙學生。

壹、國小階段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

黃碧玲(2002)探討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研究指出:國小身心障 礙資源班教師多數並未為小六學生撰寫個別化轉銜計畫(ITP);有編撰 ITP 的教 師,大部分會將 ITP 轉至學生就讀的國中;多數資源班教師均肯定 ITP 的功能,

所以多數資源班教師均認為需要為學生撰寫 ITP。

林亮伯(2003)建構學校本位支援系統以服務國小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滿 足其在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上之需求,研究結果指出:國小應該積極推動「校內 轉銜」及「畢業轉銜」服務;支援系統大都能滿足個案對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之 需求,但是無法解決普通班教師所有的問題;個案導師及家長均認為「教育安置 與輔導」之效果最好。

李燕萍(2005)探討國小六年級啟智班學生轉銜服務實施情形、需求及面臨 困難,研究指出:啟智班學生轉銜服務計畫主要是參酌家長意見及和協同老師共 同設計;國小召開轉銜會議比率為 72.0%,國中召開轉銜會議比率為 60.0%;國小 最常辦理的轉銜服務內容前五項為:將國小的資料轉移到國中、提供學生個人生 活自理能力的指導、提供與國中升學有關可選擇學校的資訊、提供學生家事能力 的指導、安排參觀國中啟智班與特殊學校等;目前資料轉移比例接近 100%;轉銜 服務開始實施最合適時間為小學畢業前一學期;辦理轉銜服務面臨的困難,前三

項為:缺乏資源、無專業人員可諮詢及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足等。

林素鳳(2006)探討彰化縣國小特教教師轉銜服務實施現況與需求,研究指 出:國小大多數特教老師在學生小學畢業前一年會召開一次的 ITP 會議,且在 ITP 會議上為每位學生花費的時間為 11-30 分鐘;絕大多數特教老師都有為學生撰寫 ITP 且將 ITP 包含於 IEP 內;辦理轉銜活動最感困難的是缺乏人力資源;轉銜工作 的執行情形以行政方面執行效果最好、生活輔導方面執行效果最不理想;特教老 師在轉銜工作最高的需求為希望教育單位提供 ITP 範本參考。

紀瓊如(2006)探討台南縣市身心障礙班級學生之家長參加 IEP 會議及 ITP 會議現況,研究發現:57%的家長曾經參加過 IEP 會議,曾出席 ITP 會議的比率只 有 43%;家長參加 IEP、ITP 會議之困難,主要為時間無法配合;家長對召開 IEP、

ITP 會議的期待,以學校能主動提供有關孩子之 IEP 相關資訊佔最多數。

李冠瑩(2007)探討南部地區國小啟智班轉銜工作執行現況、教師對轉銜工 作之看法,研究指出:教師與行政人員在進行轉銜評估、召開轉銜會議及提供轉 銜諮詢之執行率皆在八成五以上;九成教師認為轉銜工作是重要的,且教師認為 對畢業生最有幫助工作項目是召開轉銜會議、家長參與及轉銜評估等三項;教師 遭遇到的困難有工作繁重無暇顧及、家長參與意願低、轉銜工作權責不清、缺乏 諮詢管道、缺乏執行人力及缺乏轉銜知能等;教師在轉銜知能具備程度以「有點 具備」(60.7%)居多,在轉銜知能進修需求程度上則是以「需要」(58.1%)居多。

綜上所述,國小階段轉銜服務的實施情形與實施成效主要如下:

一、就轉銜服務之實施時機而言:國小應該積極推動「校內轉銜」及「畢業轉銜」

服務;轉銜服務開始實施最合適時間為小學畢業前一學期。

二、就召開 ITP 會議而言:在學生畢業前一年會召開一次的 ITP 會議;國小召開 轉銜會議比率為 72.0%,國中召開轉銜會議比率為 60.0%;家長曾經參加 ITP 會議的比率只有 43%,主要為時間無法配合。

三、就 ITP 會議之時間而言:在 ITP 會議上為每位學生花費的時間為 11-30 分。

四、就轉銜服務相關人員而言:缺乏人力資源、無專業人員可諮詢、轉銜工作權

責不清及教師缺乏轉銜知能等。

五、就轉移學生資料而言:資料轉移比例接近 100%。

六、就撰寫 ITP 之勝任度而言:多數資源班教師肯定 ITP 的功能,且認為需要為 學生撰寫 ITP;絕大多數特教老師都有為學生撰寫 ITP,且將 ITP 包含於 IEP 內。

七、就對 ITP 執行之成效而言:九成教師認為轉銜工作是重要的,且認為對畢業 生最有幫助工作項目是召開轉銜會議、家長參與及轉銜評估等三項。

八、就現有 ITP 格式之應用而言:啟智班學生轉銜服務計畫主要是參酌家長意見 及和協同老師共同設計;特教老師希望教育單位提供 ITP 範本參考。

九、就實施成效而言:以行政方面執行效果最好、生活輔導方面執行效果最不理 想;教師與行政人員在進行轉銜評估、召開轉銜會議及提供轉銜諮詢之執行 率皆在八成五以上;導師及家長均認為「教育安置與輔導」之效果最好。

貳、其他階段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

一、國中階段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

簡貝珊(2003)探討花蓮台東地區國中小啟聰班轉銜服務之現況,及家長對 轉銜服務之需求,並以家長對轉銜服務的認識來檢視其現況之落實,研究指出:

個別化教育計畫資料的準備是執行程度最高的一項:轉銜服務內容有部分達成;

跨機構協調的執行度最低;課程方面有依照學生的程度來設計惟學生參與規劃的 程度不高;家長甚少參與相關會議且對子女的轉銜服務規劃了解不多;家長的需 求以醫療補助申請管道和設置交通車為主。

陳麗如(2004)探討台灣地區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者轉銜服務之執行情形,

研究指出:國中在學生畢業前一年學期初即召開轉銜會議;多會在學生畢業前一 年召開二次的 ITP 會議;在 ITP 會議上為每位學生使用的時間以 11-30 分鐘居多;

大多很主動轉移學生的資料;在 ITP 評估與製定工作上有不錯的表現;但是仍有 部分應該改進之處,包括:學生仍見被排除在轉銜服務之擬定工作之外、轉銜服

務之內容仍嫌不夠全面性、相關專業人員的參與不足、轉銜教育與輔導未能切實 銜接等。

劉民專(2002)探討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升學與就業轉銜服務之需求,研究指 出:國中智障學生家長參與子女 ITP 之會議與擬定比例偏低;在升學轉銜服務方 面以評估興趣與能力和教導基本學業技能的需求最殷切;家長希望子女能獲得支 持性的就業機會並期望政府單位能協助子女就業。

吳俊輝(2005)則探討國中智能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現況與需求的情形,研 究指出:國中智障者生涯轉銜服務現況中最普遍的是就學服務、其次是就業服務、

再則是就養服務及就醫服務最低;國中智障者生涯轉銜服務需求最普遍的是就學 服務、其次是就業服務、再則是就養服務及就醫服務最低。

陳文鍠(2005)探討台北市國中資源班轉銜服務工作的現況,並了解教師對 轉銜服務的意見,研究指出:國中資源班教師對國中三年級特殊學生轉銜目標為 升學;大多數教師參加過各類型的轉銜會議;教師認為家長參與轉銜會議的困難 首在時間的配合;教師認為自己是轉銜服務工作主要負責人;教師期望全體教師 共同擔負轉銜服務工作責任。

二、高中職階段轉銜服務之相關研究

陳麗如(2000)探討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離校轉銜服務需求與服 務取得的現象,研究指出:台灣地區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之離校轉銜 服務需求具有普遍偏高的現象,而轉銜服務的取得則有偏低的現象;有部分學生 服務取得的情形高於其服務需求的程度,顯示有部分服務資源浪費之現象。

劉玉婷(2001)探討高職特殊學校(班)智能障礙學生轉銜服務之現況及其 相關因素,研究指出:特教組長在大部分的職責項目參與比例皆最高,導師有很 高的參與比例;轉銜服務之助力包括校長的支持、行政與教師的小組團隊合作、

家長的支持度等,其阻力包括就業機會的開拓有困難、社會大眾或雇主的接納程 度、缺乏離校後銜接單位等;建議政府應進用或強迫企業僱用智能障礙者,並結 合勞、社政單位成立離校後的銜接單位。

李淑君(2003)探討女性智能障礙高職學生之就業轉銜服務現況及困難,研 究指出:就業轉銜服務實施情況,最好的是學校課程安排、次之為以學生為本位 的計畫、第三為實習就業的追蹤輔導、第四為親師合作與家長參與;就業轉銜服 務的困難依序為外在因素、內在因素。

林和姻(2003)探討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轉銜服務的內涵及需 求與供給現況,研究指出:升學大專校院轉銜服務的需求部分有偏高現象,至於 學校提供部分有偏低現象;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對於升學轉銜服務各向度的需求 由高而低依序是生涯探索與升學準備、學業能力養成、認識大專校院、人格與人 際成長及校園生活支援與資源;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認為學校提供升學轉銜服務

林和姻(2003)探討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轉銜服務的內涵及需 求與供給現況,研究指出:升學大專校院轉銜服務的需求部分有偏高現象,至於 學校提供部分有偏低現象;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對於升學轉銜服務各向度的需求 由高而低依序是生涯探索與升學準備、學業能力養成、認識大專校院、人格與人 際成長及校園生活支援與資源;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認為學校提供升學轉銜服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