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造像觀念之傳播

第一節 造像經典傳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造像觀念之傳播

前人研究已闡明造像觀念引入中土及傳揚,劉淑芬從東漢等時期翻譯之 經典、觀佛修行法門以及僧人於鄉村社會之傳播,討論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 鄉村社會的開展。1本章接踵前人腳步,從劉淑芬氏著討論之數個面向出發,

並從盛行於中古之末劫觀念,討論佛法在中國的實踐;並兼論造佛像以營功德 之觀念普及於民間社會,特重影響之層面。

本章闡釋造像起因,討論經典傳譯、末法思想與僧侶遊走於鄉村三面向。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初始階段即同步引入了製作佛像以奉持佛法的作法;而 造像福報的觀念同時也顯現在東漢的幾部經典裡。首先考察造像福報經典之翻 譯,入藏與傳播過程,說明造像以營功德的觀念受中土人們接受;另外,從盛 行於中古之末劫觀念,因佛法將滅的恐懼而盛行修營功德以留存於後世,影響 造像行為;並由於僧旅遊走活動於鄉村、城市,提供了教化、道德秩序之維護 與中介功能;探討佛教造像在中土社會之開展。

第一節 造像經典傳入

一、造像觀念的傳入

宗教造像是為了宗教的目的而創造,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宗教的教義,

讓人們接近、瞭解乃至信仰。2早期印度佛教,無論是雕刻或繪畫釋迦牟尼的 面容都是一種褻瀆佛陀的行為;佛陀是用符號來象徵的,如法輪象徵佛的「說 法」,菩提樹則是代表「成道佛」,足跡則象徵「遊行佛」。佛教在印度時本來 沒有藉由偶像或圖影表示釋尊;直至犍陀羅時期,大乘佛教開始流行,才有佛 像的形成。3

1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伖〉,《史語所集刊》第 63 本 3 分,(台北,

1993.07),頁 501-506。

2 劉慧達,〈北魏石窟中的”三佛”〉,《考古學報》1958 年第 4 期,頁 93。

3 關於西元前二世紀為何沒有佛像的造作,谷響認為因佛陀相好莊嚴,不應以尋常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中國中古佛教造像活動 關於佛像製作的溯源,《增一阿含經》卷 28 上記載由於佛陀上天為生母 說法,優填王因未能禮佛而生病,群臣以香木造五尺佛像,王才痊癒。而釋迦 牟尼回來後見狀並不反對;並說作佛形象有德有福。4《大方便佛報恩經》卷 3、《觀佛三昧海經》卷 6 與《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皆述及此事。這是傳說 中印度佛像製作的開始。

(一)造像初入中國

中國未經歷印度的造形像與否的衝突,直接接受釋迦牟尼畫作與塑像。

第一幅佛像由皇帝下令繪製,根據《高僧傳》卷 1 的記載,東漢蔡愔攜西域 釋迦倚像來中國,到洛陽後,漢明帝令畫工描繪。5中原本土建造佛像的最早 記載是《三國志》笮融挪用所掌糧道大立佛寺,大造佛像,以浴佛施食招徠信 徒。6然而,中國此時的造像依然依附鬼神方術,只是祠祀的一種。7佛陀意味 著長生不老的外來神仙,具有飛翔與接引眾生的法力;佛陀的出生、修行、悟 道等佛傳故事屬於神仙的事蹟;其蓮花、佛足印等象徵物也只被視為祥瑞的一 種。8

印度早期的佛教造像沒有題記的習慣,初入中國時,並沒有造像題記的 作法,雲岡石窟早期造像中幾乎不見造像題;在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也少見造 像題記。9造像題記是中國自身的發明,受到自身傳統:漢代的碑石、陶器、

銅器記事碑碣形式的影響,記載刻主姓名、地點、製作的原因,以及為數眾多

的型態看待;且《阿育王》卷 2 記載,弗那槃達尼乾陀弟子畫佛像,令可以禮拜外道 尼乾陀像,阿育王聞之大怒,於是將所有尼乾陀捕捉貣來,加以屠殺,佛像也許因而 被禁。谷響,〈談造像〉《現代佛學》1956 年第 8 期,總 72 期(北京,1956.08),頁 14-15。

4 東晉‧瞿曇僧佒提婆 譯,《增一阿含經》卷 28,收入《大正藏》第 2 冊,頁 705b-708c。

5 梁‧釋慧皎,《高僧傳》卷 1〈譯經上‧漢洛陽白馬孝竺法蘭〉(北京:中華書局,

2007),頁 3。

6 「笮融者……乃大貣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圗身,衣以錦采,垂銅盤九重,下為 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

民人來觀及尌食且萬人」西晉‧陳壽,《三國志》卷 49〈吳書‧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頁 1185。

7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台北:台灣商務,1991),頁 56-57。

8 巫鴻,〈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頁 304-305。

9 李雪芹主編,《雲岡石窟研究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 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造像觀念之傳播 ‧13‧

的邑子名;為中國特殊的造像記銘形式。10

稱呼方面,「銘」的功用主要拿來紀念功德,或指示警戒、11述其功美。12

「碑文」是刻於碑石之文,多用於飾終之典。劉熙《釋名‧釋典藝》:「碑,被 也。……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為焉,故建於道陌之頭,名其文,

謂之碑也。」13。刻在佛像光背、佛座與四周的銘文,藝術史學者多稱呼為「造 像碑」,因其著重於研究型製外型之故。「造像銘」凸顯銘文功德紀念的意義。

筆者蒐羅的文字資料中,以「造像記」的稱呼最多,故選擇「造像記」之稱呼。

(二)最早的造像經典

東漢時,沙門支婁迦讖翻譯《道行般若經》、《佛說般舟三味經》,已有宣 揚造像功德與福報的內容。據考應是最早有關造像之福的經典,14其中,《道 行般若經》:

「賢者呼佛,神在像中耶?薩陀波倫菩薩報言:『不在中。所以作佛像 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不用一事成佛像,亦不用二事成,有金有黠人,

若有見佛時人,佛般泥洹後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間人供養得其福』。」

15

說明了製作佛像的起因,亦即釋尊涅槃後,後人為了紀念釋尊與釋尊的教誨,

而做佛像以示警惕與追思之意。作佛像可使人得福報的意涵。而有趣的是此經 表示佛像並無佛之神體進駐,並無神力。此點我們隨後討論。

主要的造像經典有三部:東漢《佛說作佛形象經》是優填王向佛陀請教 作佛形像的福報,通篇敘述造像的重要;東晉《佛說造立形象福報經》與之類 似,說明優填王發願造佛像,釋迦牟尼說此功德無量,後世可沾染福祉。唐代 提雲般若翻譯《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內容亦類似,篇幅更長,說明了更多 具體的造像功德。

10 李靜杰,〈佛教造像碑〉《敦煌學輯刊》1998 年第 1 期(總 33 期),頁 81。

11 劉勰 著、范文瀾 註,《文心雕龍》卷 3〈銘箴〉:「銘兼褒贊,故體貴弘潤;其取 事也必覈以辨,故擒文也必簡而深,此其大要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頁 195。

12 「銘者,述其功美可稱名也。」宋‧李昉 編纂,夏劍欽 校點,《太帄御覽》卷 590

〈文部六‧銘〉(石家莊:河北教育,1994),頁 641。

13宋‧李昉 編纂,夏劍欽 校點,《太帄御覽》卷 589〈文部五‧碑〉,頁 634。

14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3:3(台北,1993.07),頁 502。

15 東漢‧支婁迦讖 譯,《道行般若經》,收入《大正藏》第 8 冊,頁 476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造像觀念之傳播 ‧15‧

將《作佛形象經》與《造立形象福報經》視為同一經典,18可能由於此二經訴 求類似,結構亦同。

在大乘經典或小乘經典的分類中,《造立形象福報經》在隋代《歷代三寶 紀》的入藏錄中被劃分為「小乘修多羅失譯錄」19在《開元釋教錄》的「入藏 篇」中卻屬於「大乘經單譯」20。此經典思想當屬大乘佛學的概念,不知為何 當時會被劃分為小乘佛教的範圍。爾後,唐武宗會昌毀佛,各地經錄被毀卻無 心插柳形成了統一的功效;《開元釋教錄》成為晚唐、五代各地寫造大藏經的 依據。21隨後宋元各代的編纂,有關造像功德的經典皆如《開元釋教錄》,亦 即編入大乘經典。

二、觀佛與經典

4 世紀後半葉到 5 世紀中葉,中國譯出一些「觀」佛的經典,談及觀佛的 好處與觀佛的方法,如《觀無量壽佛經》、《觀佛三昧海經》;其中,《觀佛三昧 海經》也提及造像福報,22說明造好形像令眾生歡喜而除罪,23行觀佛法門可 以成佛得道。24

「觀佛」是佛教徒修持的方法之一,「人之自信,無過於眼,當觀好像,

便如真佛」25。觀佛指的是人們目觀佛像、繫心思維、憶念佛之形容相好,乃 至於體念佛心,進入三昧,定中見佛,可以獲致減滅罪業等福報。26觀佛的「觀」

18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卷 9 載:「造立形像福報經(二紙)優圚王經(五紙一名優田 王作佛像經)」,而優圚王作佛像經是東漢《佛說作佛形象經》的異名。隋‧費長房,《歷 代三寶紀》卷 4:「作佛形像經一卷(一名優圚王作佛形像經。一名作像因緣經)」。

19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 14,《大正藏》第 49 冊,頁116c。

20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卷 19,收入《大正藏》第 55 冊,頁684c。

21 方廣錩,《佛教典籍百問》(北京:今日中國,1992),頁 93-94。

22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3:3,頁 503-505。東晉‧佛陀跋陀羅 譯,《觀佛三昧海經》,收入《大正藏》第 15 冊。劉宋‧畺良耶舍 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收入《大正藏》第 12 冊。

23 「造好形像令身相足……令諸眾生得見是相……但見此相心生歡喜。此人除卻百億 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東晉‧佛陀跋陀羅 譯,《觀佛三昧海經》,收入《大正 藏》第 15 冊,頁 675c。

24 「由此觀像,今得成佛,若有人能學如此觀,未來必當成無上道。」東晉‧佛陀跋 陀羅 譯,《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 15 冊,頁 689a-b。

25 東晉‧佛陀跋陀羅 譯,《觀佛三昧海經》卷 9,《大正藏》第 15 冊,頁 689c。

26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3:3,頁 5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中國中古佛教造像活動 意義不只觀看,而包含有思維、觀察等多項意義。觀佛時還需要思想、想像佛 的崇高。觀像的方法是從肉髻眉間白毫順序而下一直到腳,再從腳上一直到肉 髻;如此反覆,然後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閉目凝神,一心想著方才看到的佛像,

一直到深印入腦海;在觀像的基礎上想像佛成道時與說法時的情景,進而想像 佛的無邊智慧、無邊法力。27對於佛教徒來說,念佛、觀佛的目的是就是為了 與佛縮短距離。28「若初習行人,將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

一直到深印入腦海;在觀像的基礎上想像佛成道時與說法時的情景,進而想像 佛的無邊智慧、無邊法力。27對於佛教徒來說,念佛、觀佛的目的是就是為了 與佛縮短距離。28「若初習行人,將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