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促進之意涵與重要性

運動促進健康的概念主要源自 Pender (1996) 區分健康維護 (health protection) 與 健康促進 (health promotion) 兩者之間差異的重要性。健康維護是藉由積極地減少疾病 產生;而健康促進的概念則是個體努力朝向增進自我的健康狀態及自我實現。早在 1958 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 早已為健康定義:「一個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三方面都處 於完全均衡之狀態,不只是沒有病或不虛弱而已。」然而,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部長 Marc Lalonde (1974) 認為 WHO 所提出之概念過於理想化且抽象,因此提出影響人類健康的 四大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物體自身因素、環境之危害、不健全之醫療服務體系。

四大因素明確指出各層面之不足,並為大多數國家和民眾認同,故 1978 年,WHO 於蘇 聯的會議中一致通過「基層衛生保健服務」來達成 2000 年全人類皆能享有健康的生活 (Healthy For All by 2000 years) 其最重要之策略即為積極推動健康促進。1986 年 WHO 在加拿大 Ottawa 召開的第一屆以健康促進為名之國際性研討會,並提出「渥太華憲章」

的核心議題,即在闡述健康促進的意涵、行動準則及未來發展,同時更強調政治、經濟,

社會、環境、行為及生物因素等都對健康產生影響 (田文政、蔡秀華、劉家增、房振昆、

李朝盛,2006)。除了 Pender 等國外學者提出健康促進之重要性外,黃逸村 (2004) 也明 確指出預防與促進的不同,並強調健康促進是個人應盡之責任與義務,是正向且積極的 從事正面性之健康增進。

美國衛生機構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在全國健康目標中明確 指出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的重要性。在其二十一條項目中包括了運動和體適能 (Exercise and Fitness),我國行政院衛生署所擬訂之國民保健六年計劃中,也包含了推動健康體能 計畫,足見運動在健康促進的重要。學者楊佳益 (2012) 認為身體活動是影響健康發展 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藉由身體活動可以有效控制體內脂肪百分比及體重、增強肌肉耐 力、心肺功能、柔軟度與降低疾病罹患率等。適度而非過度的運動有助於健康促進含疾 病的預防,過去國人對於健康體能或運動與健康疾病之認知並不高 (方進隆,1992),近 來雖有較興盛之運動風氣,但在高齡者運動方面之相關知識仍是普遍不及。2010 年,美

19

國運動醫學會發起了一項全新的全球倡議:運動是良藥。旨在鼓勵醫生和其他醫療工作 者將運動納入到病人的治療方案,堅持運動和體力活動應作為疾病治療和預防的一個部 分,我國政府或相關單位也應該有所相關的推廣以及教育,讓民眾瞭解運動的重要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逐漸退化,健康也會隨著身體機能退化而慢慢流逝,

然而老化是無法避免的,Turner 和 Helm 認為老化是一種發生在過程間的交互作用,

而非單一事件,他們認為老化應由生物、心理與社會三方面來加以解釋。因時間而導致 身體功能的改變是生物的老化,個體對老化過程的知覺則是心理的老化,而社會的老化 則指社會對老化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一種態度;這三種老化的現象在整個生命過程交 互產生,是一種多重的經驗,而非單一的現象 (黃富順,1989)。Laslett (1989) 將人生 分成四個年齡,第一年齡為出生和成長茁壯的年齡;第二年齡則為成人並可獨立自主並 負擔家計的階段;在第三年齡即為退休後邁向老年的時光,適合自我實現的階段;然而 第四年齡則是指依賴、衰老、死亡的年齡,因此高齡者將第三年齡拉長並延遲或壓縮第 四年齡的出現即是有品質的老化現象。

老化是必然的,在老人的體能特質方面,老人體能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衰退,

根據 Era、Schroll、Hagerup 與 Jurgensen (1998) 之研究自 50 歲起到 80 歲止,男性體能 每年下降 1.43%,女性體能每年下降 1.64% 。隨著老化的過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罹 患率較高,主要是因整體體重下降,造成安靜時基礎代謝率的降低,脂肪量因老化而增 多 (黃永任,2001),因為老化造成的體能下降及脂肪量增加,使得運動能力逐漸降低,

進而影響肌肉萎縮、肌力退化,如此惡性循環使高齡者健康亮起紅燈。

在心理方面 Erikson 認為老化雖會帶給人們生理上無可避免的衰退與行為限制,但 透過解決統合與絕望之間的對立,仍發展出圓融的智慧以及自我統整 (黃富順,2004)。

Havighurst 認為晚成年期的發展任務為適應退休、適應配偶的死亡、加強與同年齡團體 的聯繫、適應健康和體力的衰退、建立滿意的生活安排、維持整體狀態等 (黃富順,1989)。

Merriam 和 Caffarella 強調人們的自我感是和其他人一起不斷共同形成的,關鍵在於和他 人秉持著同理心並互相協調,並以個人的經驗和想法與其他人的經驗和想法的相互交流 (楊慧君譯,2004)。老化對於生理的影響是必然的,然而透過心理的調適,不論是對於

20

社會或是個人的改變,透過不斷的調整和與他人的交流,皆可以盡量讓自我心理狀態達 到滿意與滿足。

在社會方面 Burgess 認為隨著高齡人口的日漸增加,將使高齡者成為社會上一個特 定的族群,然而包括職場、家庭、社區等,已無法將這群高齡者視為完全參與成員,其 結果將使高齡者與社會中的日常活動漸行漸遠,進而被迫處於不參與活動的狀態,使高 齡者未能發揮有意義的社會功能 (Henry, 1989)。因此有些學者則認為老人必須維持中年 時的嗜好與習慣,方可能有成功的老年 (Riddick & Stewart, 1994)。Fry (1992) 也認為造 成老人心理上調適及士氣程度降低,除了本身身體功能的減退外,心理和社會的參與活 動力是主要原因。換言之,若能維持中年時期的活動與積極態度,可促使在老年時期成 功的老化,相對也提高了自尊。雖然高齡者不斷地老化,但如能保有活動的能力,持續 參與家庭與社會,雖然退休了仍然保持社會參與,如此將成功扮演其在社會的角色,並 得到較好的適應。

要達到健康的老化、成功的老化,Baltes 與 Baltes (1990) 主張老年人能夠經由自我 心理調適和行為改變的過程,達到成功老化;且將成功老化定義為心理適應良好的一個 過程,其中包含選擇 (selection),最適化 (optimization) 以及補償 (compensation) 三項 元素。Rowe & Kahn (1997) 的避免疾病、維持心智與身體功能、生活積極承諾模式則是 從不同的觀點和角度去檢視成功的老化。然而不論是何種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共通點 是生理的健康,如果無法達到生理之健康,則沒有辦法去從事其他增進心理和社會層面 的活動;反之,如生理健康,進而參與各類活動,積極參與社會,達到生理、心理和社 會層面的相互影響,進而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WHO) 所提到的健康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定義體適能為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而高齡者因老化較嚴重 的關係,其體適能內容又與一般成人不同,Rikli 和 Jones (2001) 針對高齡者設計了六種 體適能包括了上下肢肌肉強度 (lower and upper bodymuscular strength)、有氧耐力 (aerobicendurance)、上下肢柔軟度 (lower-and-upper-body flexibility)、敏捷/動態平衡 (agility/dynamic balance)。牟鐘福與陳建松 (2010) 則統整了國內外對於高齡者體適能的 研究,並將老人健康體適能整合又稱為功能性體適能,讓老年人擁有自我照顧,並增進

21

良好生活品質所必要的健康體適能。構成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的要素有:肌力、肌耐力、

心肺耐力、身體柔軟度、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反應時間與身體組成八大要素。透過功 能性體適能的改善,幫助高齡者可以減緩或改善因老化而衰退身體機能,美國運動醫學 學會 (ACSM, 2005) 則建議透過運動使高齡者之健康體適能獲得改善,並認為從事規律 運動及身體活動能提昇老人的日常生活功能性及健康,也能增進老人的生活獨立自主性 及生活品質。並且建議加入廣泛且全面性的運動處方,包括柔軟度、平衡、肌力訓練,

及防跌等課程。

許多研究中也發現運動可以改善與促進老人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規律運動可以 預防疾病發生與降低失能的機會 (Elder, 2002;Young & Dinan, 1994),以避免不動症候 群的產生。郭鐘隆、張均惠、林靜兒與蔡益堅 (2009) 的研究指出在運動以及防跌課程 的介入後,高齡者的防跌知識、自我效能以及下肢肌力都有顯著進步;林珠茹 (2012) 的 研究也發現規律運動與衛生教育之概念確實能改善且降低代謝症候群因子如體重、腰圍、

血壓。更有研究指出適當的運動甚至是相關的阻力訓練可以帶給高齡者的身心正面的效 應,也是降低骨折與跌倒風險以及改善肌肉力量最有效率的方式 (陳上迪、姜義村,2011);

同時,規律運動可以幫助減少焦慮、壓力、沮喪與憂鬱的現象,促進正面的情緒發展 (Brehm, 2000;陳家慶等,2008;張文明等,2008)。張耀中 (2001) 認為規律的運動能 促進老年人常保心情愉快,能滿足老年人喜歡從事休閒運動的需求,且有助於培養終生 從事休閒運動的興趣與習慣,使規律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提昇生活品質。蔡崇濱 (2001) 則強調持續規律運動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其中規律運動者比無規律運動者的 健康情況較為良好。黃奕仁 (2004) 也證實持續的規律運動,高齡者能有效改善身心健 康和維持生活品質。湯蕙娟 (2002) 的研究指出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與生活品質呈現正相 關,其中高身體活動量比中、低身體活動量的心理健康較為良好,顯示多活動可促進心 理健康。

綜合上述,可以得知老化必然伴隨著生理變化、心理調適與轉折、在社會中定位改 變等問題,面對種種問題,醫療的方法是後端的補救行為,況且國內的健保也因醫療的 濫用,面臨財政危機。許多專家學者也都認為健康促進是積極正面的前端預防,不僅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