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前有關適應體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並不多,本研究將過去國內外相關 研究主題區分成五項主題,第一,為學校實施適應體育之相關研究;第二,為 國內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的調查研究;第三、適應體育實施之困難研 究;第四,教育部統計相關資料,及第五,以國外適應體育相關的研究來探討 國內外間的差異,茲說明如下:

一、 學校實施適應體育之相關研究

(一) 「教師專業背景」之現況

綜合諸位研究者的調查結果發現,各校擔任適應體育教學者以導師為主,

女性居多,年齡分布在26-30歲,教育背景以師範院校及修習特教40學分班佔 多數,學歷則以大學畢業居多,有九成的教師受過特殊教育專業訓練,有近九 成的教師為非體育科系,教學年資以1-5年為多數(謝榮輝,1984;黃明霞,

2004;劉嘉惠,2008;許夏菁,2010)。因此,想更深入瞭解中部地區之特教 班教師的背景為何?是否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一致,需作進一步的探討。

(二) 「課程規劃方式」之現況

綜合多位研究者研究結果顯示,擔任過這些學生體育教學之教師,大都會 對學生體育課程或教學有規劃,課堂數約為2-3節,規劃的主要方式為:「設計 個別化體育教學方案」、「根據教師教學方便,彈性擬定」及「使用一般學生教 學計畫,但予以簡化」,課程規劃、教學計劃和教材編訂,多數是教師自行擬 定的(康世平,1996;施大力,1997;許銘松,2000;吳英華,2004;黃明霞,

2004;吳泰億,2005;許夏菁,2010;許力仁,2012),由上述可知,大多數 的教師在課程規劃方式以會依教師實際教學需要彈性調整。因此,中部地區特 教班教師在課程規劃方式為何?有待進一步探討。

(三) 「課程教學型態」之現況

根據施大力(1997)、許義雄(1997)、許力仁(2012)的研究結果顯示,

國中階段學校大都有對身心障礙學生安排體育課,學生安置在特殊班居多。教

28

學型態與同班同學一起上體育課,但給予個別的適應體育課程的比率最高。因 此,大多數特教班教師以集中式的教學型態進行課程,也有部分老師會安排融 合普通班的方式一同上課或與普通學生一起上體育課,但獨自運動。因此,想 瞭解中部地區特教班的教學型態之現況為何?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四) 「使用器材教具來源」之現況

根據研究指出,特教班老師使用的器材教具以「使用學校現有的一般體育 器材教具」佔多數,會特別修正或設計體育器材或教具,因為學校因經費缺乏,

以致教學設備仍以現有為主,而添購器材後也可能產生使用率不高、不知如何 使用等問題(程淑麗,2006;劉嘉惠,2008;許力仁,2012)。因此,想瞭解 中部地區在使用器材教具的情況,值得深入去探討。

(五) 「適應體育課程內容」之現況

根據諸多研究結果指出,教施在設計教學活動內容以球類、田徑、體能活 動、遊戲、韻律舞蹈等為主。最常使用的教學場所以田徑場、活動中心、籃球 場比率最高(康示平,1996;許銘松,2000;黃明霞,2004;葉宏達,2006;

許力仁,2012)。因此,中部地區特教班教師的課程內容設計為何?有待進一 步研究瞭解。

(六) 是否勝任適應體育教學工作

研究顯示,大約五成的教師認為自己能勝任適應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一 半以上教師覺得自己特殊體育知能不夠,自覺教授適應體育勝任度為普通,不 適合擔任特殊體育教學工作,原因大多認為未參加過研習,缺乏適應體育專業 知能,因此不適合擔任(施大立,1997;陳福順,2001;許夏菁,2010;許力 仁,2012)。因此,想瞭解中部地區教師對自我的勝任程度為何?是否與先前 研究有所差異,也需要進一步探討瞭解。

(七) 任教適應體育教學工作之意願

根據諸位研究者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教師未來都願意從事特殊體育教 學,其中普通學校特殊班教師、特殊學校教師與有研習過的教師有較高的擔任 意願;超過八成的老師有意願擔任適應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施大立,1997;

陳福順,2001;許力仁,2012);也有老師認為,在具備適應體育專業知能前 提下,有七成五教師願意進行適應體育教學(2010,許夏菁)。綜合以上結果 顯示,大部份的老師都有意願任教適應體育教學工作,因此,想瞭解中部地區 特教班教師的任教意願是否與上述結果一致,比例是否有增加,值得去探討。

二、 國內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研究

國內在適應體育現況之相關研究發現,在實施教學之現況時,可從以下以 方面來蒐集資料,藉以瞭解教師實際在教學的實際情形,其整理敘述下:

(一) 在「教師專業能力」之現況與需求

國內部分學者針對教師專業能力作為適應體育的教學研究對象,藉以瞭解 其適應體育之現況及需求,依學者研究相關之調查研究,其說明如下:

康世平(1996)調查結果顯示,各級學校特殊體育師資以未修習特殊體 育相關課程者最多,教師每年參加校外之體育研習會次數以小學教師最少、

大學校院教師最多。黃明霞(2004)的研究則顯示,教師需要適應體育教學 資訊、學術交流及多舉辦身心障礙運動會和活動。另外,吳英華(2004)研 究顯示,教師希望能增加專業進修管道及適應體育相關師資培訓。吳泰億

(2005)的研究顯示,教師在實施適應體育主要的困難,是教師專業能力的 不足及缺乏適應體育的教材。從程淑麗(2006)研究結果得知,曾接受適應 體育訓練及具專業背景之比例較少,師資不足問題亦未獲得改善;許夏菁

(2010)多數教師未受體育相關專業訓練,且不曾修習過適應體育學分,但 有半數曾參加相關研習。因此,想瞭解中部地區教師在專業能力的實際現況 及需求為何?值得深入探討。

(二) 以「人力支援」在適應體育教學現況研究

根據多位學者研究調查顯示,部分特教班教師會尋求校內外相關專業人員 支援,以職能治療師的比例最多。而研究也發現,大多數的特教班教師在實施 適應體育課程時,是缺乏專業團隊的支援,也很少尋求相關人力與物力的服 務,因此,在人力方面的支援協助是明顯不足的。(施大力,1997;吳泰億,

2005;許夏菁,2010;許力仁,2012)。缺乏相關人員協助下實施傳統式教學

30

以致同儕互動產生問題,導致障礙學生未能真正融入,學習權益遭受剝奪。因 此,想更深入瞭解教師在尋求人力支援的情況為何?值得深入探討。

(三) 以「行政資源與支持」在適應體育教學現況研究

多數教師認為適應體育能改善身心障礙狀況並激發潛在能力,應積極推 廣,並在特殊教育學校中落實,若能與學校行政人員建立良好互動,並能有效 溝通與合作,就能提升適應體育教學水準研究也發現,學校提供的教具與普通 班級一樣,雖然場地設施雖然足夠,但缺乏適用的適應體育教具和輔助器材的 支援,無障礙設施明顯不足,教師普遍認為安排足夠的身體活動份量與時間、

學校適應體育推動委員會能定期開會及推動適應體育有充裕的經費會有較佳 的執行效果,教師均認為需要為身心障礙學生安排適應體育課程,並要改善無 障礙環境所需之相關教具、器材、設備和設施。也有部分學校的教學地點沒有 設無障礙設施。(許銘松,2000;吳泰億,2005;許夏菁,2010)。因此,中 部地區在器材教具或場地是否能符合教師的需求,也是需要探討瞭解的部分。

(四) 以「政策法令」在適應體育教學現況研究

根據研究顯示,教師認為缺乏完善的適應體育法令及配套措施,經費的補 助短缺,種子教師亦無機會參與進修,缺乏適應體育參考教材,中央與地方溝 通執行不佳,造成適應體育的實施及推展困難(吳泰億,2005;程淑麗,2006;

劉嘉惠,2008)。因此,想更深入探討中部地區在政策法令之現況及需求為何?

需要透過研究來進一步的瞭解。

綜合以上國內在適應體育現況之相關研究,從教師專業能力、人力支援、

行政資源與支持、政策法令等不同面向探討,瞭解教師在各層面的現況及需求 等相關訊息,因此,可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列為本研究在設計問卷之參考依據。

三、 適應體育實施之困難研究

特教班教師在執行課程時,會面臨到不同的困難,綜合幾篇文獻歸納出有 關適應體育實施之困境為:教師專業知能、教學支援系統和教材教育配備的不 足、相關法令依據不明確為主,大多數教師仍期待藉由參與研習、進修提升自 我專業成長、學生體能狀況欠佳、學生障礙度與能力落差大,不易進行統整進

行教學、教學場地的安全性(吳泰億,2004;吳谷忠,2010;施大立,1997;

陳福順,2001;陳理哲,2002;許夏菁,2010;許力仁,2012;程淑麗,2006;

黃明霞,2004;葉宏達,2006;謝明儒,2005;簡清得,2004)。因此,想更 進一步瞭解目前在適應體育之教學困難為何?需更深入去探討,作為本研究之 參考。

依上述整理結果發現,從1996年至2012年歷經十幾年的相關研究中,呈 現有不一樣的研究結果,有在特殊教育學校所做的調查研究,或針對體育教師 對適應體育教學執行情形及依學校規模與行政人員間的溝通合作現況作調 查。有關適應體育教學的上課型態,有的是採集中在特教班上課為主來調查研 究(施大立,1997;許銘松,2000;陳福順,2001;許夏菁,2010;謝明儒,

2005)。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上的,有關身心障礙學生體育課學校大部分都有實 施,但有的研究是以融合在普通班上課居多(吳泰億,2004;康世平,1996;

許義雄,1997;許夏菁,2010;程淑麗,2006;葉宏達,2006)。有關教材的

許義雄,1997;許夏菁,2010;程淑麗,2006;葉宏達,2006)。有關教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