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從中巴兩國關係探討移民與跨國交流

第二節 邦交國架構下的文教活動與跨國交流

移民第二代以後,尋根成為文化與交流前置作業,也是創造集體記憶與認同 的機會。王明珂(1997)提出,移民的社群本身雖然是一個結構性失憶的溫床,讓 移民者在短短數代中對故鄉失去記憶,但是也往往使得原來並不一定分享共同歷 史的人群,在這個社群中透過尋根的活動來創造新的集體記憶與認同。或許有些 移民者移居的時間不夠長,就像巴拉圭我國僑民一樣,所以對故鄉失去記憶應該 僅屬部分,但是透過文化尋根的活動來創造新的集體記憶與認同,卻是確切之 語。許多巴拉圭華裔子弟年幼時由父母帶來遙遠的南美洲,對母國文化記憶模 糊,但是透過海外華僑社群與僑教的陶冶,慢慢地也有了深入的認識。這是一種 集體性的認同,這樣的認同對於跨國文教活動與交流,是深刻且具意義的。

隨著移民時間的長短,對認同的觀念會產生不同的差異,而所謂的認同 (identity)是個體對於自我的看法,認同的本質即個體如何界定自我的過程。認同 的本身帶有類同(similarity)、差異(difference)、反身性(reflexivity)與過程(process) 等核心特質。亦即為了界定出所謂的自我,就要以相對於他人之類同、差異的角 度,來建構關於自我的反身性感受,也就是所謂的自我身份認同29

巴拉圭僑生自我身份認同的表現,或許是邦交國關係,以南美洲而言可說是 數一數二。何況巴拉圭僑生並沒有被國內邊緣化,從僑委會的用心及僑生回台升 學的素質就可以明瞭。如今許多旅巴僑民的活動,如:雙十節慶祝會、園遊會、

畢業典禮、巡迴國術教學等,正試圖尋求朝向集體自我身份認同的方向前進。而 僑生考進巴拉圭優秀大學如國立亞松森大學、天主教大學、亞松森自治大學等名 校人數日多,加上跨國關係發展密切,於是從僑校的學習生根,進入各項跨國交 流也成為自然現象。以下以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聯,做為諸如文化、教育、兩性 等各項跨國交流活動的濫觴。

一、 語言與文化關係

         語言是一種人類熟知的溝通現象,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不

       

29 陳鈺淳:〈臺灣 1.5 代年輕回流移民之適應與認同〉,2006 年,頁 58。

但用語言溝通,甚至也透過語言來思考。語言可說是社會溝通的載體,同時在人 類社會中也藉由語言彼此連結。而這個實際的論點牽涉到關於語言的兩個重點;

第一,溝通是語言的基本功能。我們用語言來滿足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內 在的溝通需求;第二,語言存在於社會,並在其中發揮交際的功能。語言學習所 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宏觀結構影響了語言的運用和發展。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溝 通是令學習者語言系統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語法結構是在言談當中形成的,

這是學習者與環境之間互動的結果。透過學習者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語法結構就 能藉由言談而產生30。以巴拉圭而言,語言的溝通受制於學習者所處的環境而有 所不同,當華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習者,即使與華人族群接觸,他一樣可以視當時 的狀況為達到溝通目的而使用華語、西班牙語或其他語言,因為語言僅是載體,

溝通才是目的。

Konig(1998)認為,一般而言語言有溝通、以及再現兩大功能。從經濟的角 度來看,就個人而言,語言溝通的能力代表一個人在職業場域起碼的資格,而多 種語言能力甚至是一種競爭力。就社會整體而言,成員的語言能力更是一種經濟 發展的人力資源。再來,從文化的層面來看,語言往往是集體認同的重要表徵,

因為不論是族群的集體記憶、智慧、或是價值觀,都要透過語言來傳遞。當然,

站在國家的立場,各種族群的語言都是獨一無二的文化資產31。這樣的解說使我 們更加瞭解,語言與文化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甚且族裔文化需要依靠語言以形 成,如亞松森的華人社會,華語的交談比西班牙語或其他語言更是集體認同與社 會價值觀的表徵。透過語言所表達的民族情感,也是海外華裔族群的文化資產賴 以形成及維持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種規則組成的系統。Keesing(1974)認為:廣義的文化是社會組成份 子所共享的知能系統(a system of competence),也就是社會組成份子所共享的知 識系統(a system of knowledge)。他將文化解釋為人與人之間所參與的遊戲。認為 文化中的成員對於遊戲中人物的角色、遵循的規則、運用的空間及符號等,皆不 自覺的存在並進而形成知識系統。對社會科學家而言,文化是不同層級次序的總        

30 本文來自:〈語言發展取決於溝通:一個突現論的觀點〉,原文刊載於TESOL 電子期刊 TESOL Journal 2.4,2011 年 12 月,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English Career 期刊第40 期,2012 年 8 30 日轉譯。

31 施正鋒:〈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 二○○三全球客家文化會議〉,2003 年 11 月 12 日。

32。以東方學者的看法,錢穆(1975)認為文化有兩個重要意義:文化當為大群 眾所有,且文化必具綿歷性33。他的意思是文化的通則是在大群體中要去除內部 小我的自我封閉、限制、鑽營、牟利等自私自利心,以真情和大群體相待,然後 整體才可以因此更加壯大,綿密且長久;這是以相當無私利他的胸懷氣度,對文 化的另一層闡述。

依照錢穆的看法,文化的顯現是大公無私的,不僅有別於西方學者遊戲規則 的論調,更精密的擴張到社會組成份子必須內化到自我對群體的參與、奉獻與認 同,這是文化對外運作的表徵。因此可以說,語言的多樣性並不是人們在進行溝 通的一個障礙,而是一個條件。以這樣的論點,也可以說多種語言的學習意味著 多種文化的瞭解,而深入的瞭解或許是認同的先機。從中巴之間多面向的跨國交 流,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這樣的成果。

二、 跨國文化交流

若將文化解釋為人與人之間所參與的遊戲,那麼文化所涵蓋的範圍將是何其

廣闊,舉凡活動所帶來的重要媒介與獨特的意涵,幾乎都可稱之為遊戲。遊戲是 愉悅的富有變化及想像力的,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知識系統與不同層級次序的總 稱。以學校來說,跨文化因素對學校組織文化影響深遠,深入基本假定、人為器 物、學校行政文化及教師文化個個層面,而孕育出獨一無二的學校組織文化。跨 文化學校的組織文化形成過程中,外部環境影響最為深遠34

那麼在巴拉圭僑校學生,在其生活與學習環境中所接觸的跨文化因素,有哪 些是屬於外部環境的影響?其實所謂外部環境,實際上與巴拉圭的文教氣息與國 情息息相關,也與兩國關係密切與否產生交集。以目前兩國仍維持邦交國的態勢 來看,巴國民眾與僑校之間各項文化藝術交流一直未曾間斷。由於我國一直以東 方文明古國得名,所以文化力是擴展國力非常重要的部分。擁有豐富的人文資產 等於有充足的條件展現多元的文化活力,這樣的活力與資源若能運用於對外的國        

32 Keesing, R. 1974,Theories of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pology, 3, p.73-79.

33 錢穆:《錢四賓先生全集 卷 41 文化與教育》,1895〜1990,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8 年 5 月,頁 2。

34 簡鈺珣:〈跨文化因素對學校組織文化影響之研究—以東菀台商子弟學校為例〉,台北市: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6 年。        

際政策,尤其在政治、外交、教育及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必能為艱難的國際關係 與邦交國邦誼,挹注一股新的局面。

以巴拉圭來說主要文化機構均在首都亞松森,有研究巴拉圭和瓜拉尼歷史及 文化的學會,還有其他各種文化團體和學術機構。例如:音樂師範學校、音樂學 院、國立美術學院及亞松森交響樂團等,都是巴國主要的藝術機構。巴拉圭有不 錯的博物館,如:人種誌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軍事史博物館,以及收藏巴拉 圭藝術家作品的若干博物館,這類的博物館機構多集中在亞松森。以圖書館來 說,藏書最多的有國家圖書及檔案館和自然史及人種誌博物館。

上述巴拉圭文化機構與我國僑校之間帶來何種的交集?我華裔子弟在巴拉 圭公私立大學就學,經常接觸這類文化機構。其實巴拉圭是一個熱愛音樂、美術、

舞蹈的農牧業國家,理工知識與工業技術對他們的學術界而言,是貧弱與落後 的,所以中巴兩國的跨國文化交流仍以藝術類為大宗。

近年我國政府及僑胞在巴拉圭舉辦了諸如:詩歌朗誦、民俗舞蹈、肢體音符 舞團、台灣民謠之夜、台灣文化週、版畫年畫展、中華傳統書畫展、台灣民謠音 樂會、故宮風華再現、中國功夫道及巴拉圭「中華民國獎學金」學生同學會等活 動,這樣的活動對於促進兩國國民外交與文化交流居功匪淺。

(一) 僑校師生雙十節活動與國際交流

每年的雙十節,旅居國外僑胞的慶祝活動其實不亞於台灣,尤其多了許多外 國友人的參與,也形成了另一種跨國交流。巴拉圭的雙十節慶典在兩大華人聚集 城市:亞松森與東方市都有精彩的慶祝活動。

亞松森慶祝雙十節活動絕大部分在中正學校舉行。因為該校有寬敞的運動場 可做為停車場,廣闊的校舍可為活動的預備場所,更重要的是有寬大的禮堂及舞 台音響設備,足以應付大型活動所需。

每次舉辦雙十節活動,中正學校都會演練我國與巴國的傳統舞蹈,並由兩國 師生合作練習與演出。會後還有美食街及大型抽獎活動,掀起僑民與與會中外嘉

每次舉辦雙十節活動,中正學校都會演練我國與巴國的傳統舞蹈,並由兩國 師生合作練習與演出。會後還有美食街及大型抽獎活動,掀起僑民與與會中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