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部落與地方研究

筆者在前兩節當中已說明與教育相關的理論與國內原住民族教育相關研究,

本研究除以教育觀點來檢視外,亦欲以人類學的觀點加以檢視。本節將說明人類 學相關理論與在本研究中的應用。

一、地方

地方、空間、地景三個概念相近又容易相互替代的名詞,若將地方定義為有 意義的區位,政治地理學家 Agnew(1987)提出地方作為「有意義的區位」的 三個面向:1.區位。2.場所(locale)3.地方感。

當中,地方感所指的是人類對於地方有主觀和情感上的依附。因此,地方所 包含的不僅是定位、物質形式,還有人類以及其所製造和消費的意義能力。而空 間與地方的不同則在於,空間是缺乏意義的領域,是存在生活當中的事實,若人 將意義投注到空間,並將情感依附於其上,空間便會成為地方。地景指的則是我 們可以從某個地點觀看的局部地球表面,是個強烈的視覺觀念。它主要不同於地 方之處在於我們觀看的位置,我們在地景之外觀看地景,但我們在地方之中觀看 地方。如臺灣山林間,在我們眼中的山川河流,就僅僅是一個空間,對照著地圖 上的方位,山是山、河是河,但原住民族視其傳統領域當中的一草一木,皆有獨 特的意義,一個石頭可能為該族群的發源地,這個地方對他們來說是個地方。

「萬物之所,各安其位」(A place for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這句話暗示了地方與規範行為之間的假設,假設兩者間有著相當密切的關連,

Cresswell(1996)提出安適其位與不得其所的概念。Cresswell 主張:人、事物 和實踐,往往與特殊地方有強烈的聯繫,當這種聯繫遭到破壞(當人們「不得其 所」),他們尌會被視為犯了「踰越」(transgression)的罪行。被踰越的可能是一 條地理界線,也可能是一條社會文化的界線,不純然只是空間上的越界。在地方 上的踰越,形成不得其所;在人類學家 Mary Douglas(1966)的討論當中,聖潔 必須要符合分類原則,因此不符合分類原則者,被視為不潔,也就不得其所。被 視為不得其位者,除了遭受地方的排斥、投以異樣眼光外,自身也會產生「格格 不入」之感,被塑造成「他者」或「異己」的角色,這些被視為「外人」的研究 有針對遊民、娼妓、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者……。而身處安適其位的人 往往不自覺,對於自己的「合適」或是對於他者的「排斥」。

二、儀式

儀式,是形式化的,其具有固定風格、一再重複和固定型態。人類學家對儀 式的定義相當廣泛,並不單指與宗教相關的行為,一些是世俗性的活動也可被納 入「儀式」的定義當中,如:儀式是社會所規定的行為。社會中的個人,對自己 的行為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而定義較為嚴格的人類學家如 Turner 則認為:

儀式是在不同場合下的行為規定,並非傴是形式上的例行公事,而且與神靈或神 秘力量的信仰有關(Turner,1967)。早期人類學對於儀式的討論,仍牽涉到宗 教、巫術魔法,認為儀式是一種轉換,且具有減少傷害的作用。

(一)生命儀禮/通過儀式

Gnnep(1960)認為以更廣泛的角度或社會觀點來看待,從一個世界過 渡到另一個世界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四種型態:

1.一個人從某種身份轉變成另一種身份的過程。

2.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

3.從一個狀況過渡到另一個狀況的過程。

4.隨著時間的遷徙,整個族群從某段時期進入另一段時期。

完整的通過儀式理論上包含了前中介(pre-liminial)—分離儀式、中介 儀式(liminial rite)—過渡儀式、後中介儀式(postliminial rite)—整合儀式,

而每個部份都可再區分成三個過程:分離(Separate)、過渡(Transition)、

整合(Incoporation)。每個儀式都有其各自的目的與作用,如:結婚儀式包 含了生產儀式;出生儀式包含保護和預測的儀式;喪禮是防衛的:創始儀式 是安撫的。

Turner(1967)則針對儀式中的「中介」這個過程的狀態與性質加以討 論。他認為中介階段的儀式主體,在結構上是隱形的,如社會不會有非小孩 或非大人的存在,通常會給予另外的名字或象徵來定義。而中介者的結構隱 形有兩層意涵:不再被歸類與尚未被歸類。不再被歸類的象徵具有生物上的 死亡、腐爛、分解與月經等特性;尚未歸類者則通常有懷孕與分娩的象徵模 式,處於曖昧、矛盾、混沌的情境中。中介者幾乎都被視為是具污染性的,

因此他們常常需要被隔離。他們被認為是處在另一個世界的人,但看到應該 存在另一個世界的人令人不安,因此中介者需要被隔離,抑或是偽裝,如戴 上面具,身著奇裝異服……。

在中介者彼此之間,是一種同伴情誼,是完全平等的。這種同伴情誼跨 越階級、年齡、親屬、甚至性別的界線,這樣的情誼往往在儀式之後仍維持 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遵循著一項原則:個人即全體,全體即個人。過渡過程 中被重新打造,賦予新的生命力,傳授神秘知識,讓中介者感受到他們內在 的根本變化,進入全新的狀態,要達成一種本質上的轉換(ontological transformation),這是通過儀式的獨特意義。

(二)歲時祭儀

相對於較個人的通過儀式,歲時祭儀則屬於集體的儀式。歲時祭儀多為 交感儀式

正面儀式 直接儀式

接觸儀式 負面儀式 間接儀式 泛靈論儀式

物力論儀式 圖 2 儀式的歸類

固定時間且以團體一起舉行,臺灣原住民族的歲時祭儀多半依照農事工作的 內容來進行,其中小米為一重要之作物,以排灣族為例,多以小米的生長週 期作為主要祭儀的實行時間點,如七月份小米收割時,需舉行 semanalai(收 小米祭)、masalut(收穫祭)等祭儀。

三、社會類型與政治體系

社會類型與政治體系兩者相互影響著,政治體系包含著正式與非正式的政治 組織,但並非所有社會都具有正式的政治制度,如法律、司法判決等。

遊群(band)、部落(tribe)、酋邦(chiefdom)與國家(state)是由人類學 家 Service(1962)所提出的四種政治組織類型(層級),當中包含了各種社會與 政治組織形式。遊群係指一個以親屬關係為基底的群體,權力分化程度極少;部 Chief:Political Types in Melanesia and Polynesia”文中以 Melanesia 和 Polynesia 的 政治體類型作為 Big man 和 Chief 制度的說明,由於此兩個區域鄰近,且其政治 體類型相當多樣,幾乎每個原始社會的政治體類型發展階段皆可在此找到,這部 份顯示了早期人類學家對於社會發展的想法仍是單線性。因此 Melanesia 和 Polynesia 是極佳的田野調查地。但政治體類型並不能如此精準地以區域來劃分,

兩個鄰近區域是有可能交互影響,因此並非所有 Melanesia 的島嶼都是 Big man 制。但所謂的社會發展潛力是以殖民者的角度來說,還是以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論?

早期社會學家認為社會發展是單線性的,如神學→哲學→科學此一發展途徑,故 人類學家是否也依此想法來觀察?Polynesia 較階層化的酋邦社會,提供了殖民 者較便利的殖民基礎,但酋邦社會也較能抗拒殖民者,但在歐美殖民者的眼裡,

Polynesia 是較為文明的原因除了其政治體系外,也牽涉到其體質特徵─高大、俊 美…等。

社會類型 解,必須兼顧生物的、社會的環境、以及心靈的活動三個層面,他提出 person

(社會人)和 individual(個體)兩個相對的概念,person(社會人)是社會所給 予的人的觀念,individual(個人)是指生物上的個體,這兩者在不同的文化當中

換方式,不單指純經濟性活動,反而主要在指人際關係,兩者的結合有下列三種 情形:

1.當自我大於社會人,呈現交易性整合,近代西方社會為代表。

2.當社會人大於自我,呈現再分配性整合,玻里尼西亞的 chief 社會為 代表。

3.當自我與社會人不相上下,呈現互惠性的整合,布農人為代表。

關於人問題的探討尚有其他討論,如 Read(1967)認為每個人的認同體是 由他的社會角色與社會情境來確定,如 Gama 人;Rosaldo(1980)則認為人的 觀念是動態的,也強調人的觀念可能存在於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中,而非存在於抽 象的概念中,如 Ilongot 人。但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人的觀念也會改變,是 流動的,其變遷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由社會文化內部笧收,另一種則是外來社 會、文化的力量所導致。

黃應貴(1989)以東埔社的布農族人民族誌為主,由歷史過程來了解一個社 會的人的觀念如何持續演變,文中從傳統布農人對人的看法出發,說明傳統布農 人的人的觀念是透過生命儀禮來表現的,且加以說明傳統布農人與周遭人、物間 的關係,而在教會、新宗教運動等現代因素加入後,布農人如何就原有觀念來解 釋、因應,也反映出現代布農人不同與傳統的人觀。在文中,黃應貴認為傳統布 農人的人的觀念是透過生命儀禮來表現的,他認為布農人在生命儀禮的過程當中,

顯示出布農人對於人的觀念,而這個觀念與其精靈信仰息息相關。如在小孩成長 禮(Magalavan)中,小孩的父母親會送一頭豬給母親娘家,因為他們相信母舅 或母親父系氏族成員的精靈,對於姊妹之孩子最具有保護作用。

傳統布農人認為一個人(bunun)有三個部份,一是得自於母親的外在身體

(logbo),二是源頭是父親的精靈(hanido),一個在左肩(makwan hanido),一 個在右肩(mashia hanido),兩者相互衝突、影響人的心理狀態,但透過後天的 訓練與培育可以增強個人 hanido 的力量。第三部份則是個人的 is-ang,每個人與 生俱來的,與父母無關,隨著年齡的增長 is-ang 的力量會逐漸增強,得以制衡 makwan hanido 和 mashia hanido 的衝突。

(logbo),二是源頭是父親的精靈(hanido),一個在左肩(makwan hanido),一 個在右肩(mashia hanido),兩者相互衝突、影響人的心理狀態,但透過後天的 訓練與培育可以增強個人 hanido 的力量。第三部份則是個人的 is-ang,每個人與 生俱來的,與父母無關,隨著年齡的增長 is-ang 的力量會逐漸增強,得以制衡 makwan hanido 和 mashia hanido 的衝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