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要生命科學概念所搭配之問題類型差異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重要生命科學概念所搭配之問題類型差異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重要生命科學概念所搭配之問題類型差異 重要生命科學概念所搭配之問題類型差異 重要生命科學概念所搭配之問題類型差異 重要生命科學概念所搭配之問題類型差異

本節以康軒版與教育版國小自然教科書中出現比率較高的主題概念「生物生 命過程與特徵」,進行與問題類型相比較,分析「次主題概念」與「問題類型」

搭配的情形,探討比較兩版本生命科學概念與問題類型之間的關係。

因為康軒版在「1-4 生物體內各系統作用過程」次主題概念只有一頁的篇幅,

所以不作與教育版之間的分析比較。以下將兩版本在「1-1 瞭解生物特徵」、「1-2 依特徵進行分類」、「1-3 人類及生物各部位、器官功能」三個次主題出現的概念 所使用的問題類型統計分析比較。

一、 1-1 瞭解生物特徵瞭解生物特徵瞭解生物特徵 瞭解生物特徵

康軒版在「瞭解生物特徵」概念的課程中共使用 66 個問題,其中「非經驗 性問題」有 13 題,「經驗或實驗性問題」有 53 題,可以發現在「瞭解生物特徵」

的概念主要以讓學生涉入到問題中的問題類型為主。再由「經驗或實驗性問題」

的七個科學過程技能問題類型分類來看,53 個問題中有 27 題「焦點-觀察性質問 題」(如圖 4-5-1),佔最高比率,其次是「開放-觀察性質問題」(16 題)(如圖 4-5-2)、

「焦點-推論性質問題」(5 題)、「資料指引-觀察性質問題」(3 題)、「焦點-傳達性 質問題」(1 題)、「焦點-應用性質問題」(1 題)。從概念內容來看,「焦點-觀察性 質問題」在「瞭解生物特徵」次主題概念中使用最多,在觀察動、植物的特徵時,

大量使用希望學習者從提供的線索去發現生物的不同的特徵,或是期望學習者能 回答出預期的答案。「開放問題」的「觀察性質問題」也用在認識觀察生物外表 特徵,但沒有提示線索,需由學習者自己來回答。

91

圖 4-5-1 康軒版「焦點-觀察性質問題」(三上,頁 15、23)

圖 4-5-2 康軒版「開放-觀察性質問題」(四上,頁 25;三下,頁 9)

教育版有 19 題,使用最多的也是「經驗或實驗性問題」13 題,從其七個過 程技能問題類型來區分,比率最高的是「焦點-觀察問題」(8 題),如圖 4-5-3,

其次是「焦點-組織問題」(2 題)、「開放-觀察問題」(2 題)、「焦點-傳達問題」(1 題)

圖 4-5-3 教育版「焦點-觀察性質問題」(三─4,3 頁)

92

兩版本在「瞭解生物特徵」概念都以「經驗或實驗性問題」佔較高比率,其 中也都以「焦點-觀察」問題較多。由此可發現對學生來說,有關認識生物特徵的 教材內容,普遍以「觀察」方式來學習,在學生學習此概念前,可能已有部分先 備知識,知道某些生物的特徵,例如:兔子有兩隻長耳朵。學生在開始學習此部 份的系統化的知識概念時(如康軒版裡介紹植物有根莖葉等構造、草本莖和木本 莖、軸根和鬚根),用觀察來發現生物的特徵,康軒版與教育版都有相同的設計。

二 二二

二、、、1-2 依特徵進行分類、 依特徵進行分類依特徵進行分類依特徵進行分類

康軒版在「依特徵進行分類」概念的課程中使用 18 個問題,其中「非經驗 性問題」有 3 題,「經驗或實驗性問題」有 15 題,再由「經驗或實驗性問題」的 七個科學過程技能問題類型分類來看,15 個問題中有 6 個是「焦點-比較性質問 題」,佔最高比率,如圖 4-5-4。其次是「開放-比較性質問題」(3 題),如圖 4-5-5、

「焦點-推論性質問題」(2 題)、「資料指引-觀察性質問題」(2 題)、「焦點-傳達性 質問題」(1 題)、「焦點-應用性質問題」(1 題)。

圖 4-5-4 康軒版焦點-比較性質問題(三上頁 10,三下頁 39)

93

圖 4-5-5 康軒版「開放-比較性質問題」(五上,頁 36)

教育版在「1-2 依特徵進行分類」概念的課程中使用 14 個問題,「非經驗性 問題有 2 個,「經驗或實驗性問題」有 12 個。把 12 個「經驗或實驗性問題」依 七個過程技能問題來區分,數量最多的是「焦點-比較性質問題」(6 題),其次是

「開放-比較性質問題」(3 題),如圖 4-5-6、「焦點-觀察問題」(2 題)、「焦點-資料 指引問題」(1 題)。

康軒版與教育版在「依特徵進行分類」次主題概念中,皆是以「焦點-比較性 質問題」使用最多,可以發現在國小階段的學生,是剛接觸生物分類的概念,對 分類概念仍陌生,以焦點問題來引導學生瞭解分類的概念及方法是比較適合的。

另外兩版本內都有 3 題「開放-比較性質問題」,在學生有初步的分類概念後,以 開放性、沒有唯一答案的比較性質問題讓學生思考,並依自己的想法進行分類,

可以加深印象。

95

圖 4-5-7 康軒版「焦點-組織問題」(五下,27 頁)

圖 4-5-8 康軒版「焦點-推論問題」(五上,24 頁、25 頁)

96

小結小結小結 小結:::

康軒版及教育版在「生物生命過程與特徵」概念中,都偏重於焦點問題以及 觀察問題的使用。Pizzini et al.(1992)指出如果一個以教科書為基礎的教材,其目 的是使學生發展思考技能、應用和轉換文本資訊,那麼高層次認知問題(higher level cognitive questions)是必須的。而根據 Lowery & Leonard(1978)分析美國四種 普遍使用在高中生物教科書的問題類型的結果,如果同意教科書中應使用更多

「高層次」(TQSAI 中右邊的類別)的問題,四個版本的教科書都是不足的;如果 認為科學過程技能類型的平衡是重要的,則沒有一個版本是平衡的。由 Lowery &

Leonard 的觀點,「高層次」的問題是開放式問題及評價問題,兩版本在「生物生 命過程與特徵」概念中高層次問題較少。

如果以 Bloom 對認知問題的分類來看,根據賴慶三(1996)的研究建議,對自 然科學認知類型問題的設計,宜增加較高階層的分析性、綜合性和評鑑性問題,

使國小學童在認知領域上能進行更寬廣的學習與發展。由此來看,康軒版與教育 版在此部份的問題類型也是較少的。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