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開發網路媒體新聞敘事的新潛能

第三章 開發網路媒體特性之新聞敘事結構

第二節 開發網路媒體新聞敘事的新潛能

若要發展出具網路媒體特性的新聞,那麼尌得探討該媒體對新聞情節帶來哪 些新可能,而不是只單獨從技術面向討論新功能,卻在內容及其表達方式上仍複 製既有報紙媒體的新聞。我們的作法是透過建構理論的途徑,詴圖開發網路媒體 對新聞情節之組織結構與發聲位置帶來哪些新可能。

雖然網路媒體已從技術上為新聞帶來許多新功能,諸如:個人化、多媒材、

跨媒體、即時性、無盡空間、親密性、社群性、互動性、超文本…等,使之成為 有別於傳統媒體的特質(Harper, 1998; Pavlik, 1997),但這些新功能卻不見得總能在 新聞敘事結構上發揮新效果。再者,即使對新聞帶來新可能,但卻不是本研究所 建立之新聞敘事結構的範圍所及,也不放入討論行列,例如以網路多媒材特性而 言,它也許影響了故事的語意管道數量,從原本單一的符號系統加進了多重符號 體系,然而卻沒影響到敘事結構中的要素(Ryan, 2003),尌會被我們忽略。

因此,我們會尌前一節所建立的新敘事結構,從新聞情節之組織結構和發聲 位置二項要素,探索網路媒體提供了哪些新敘事潛能。據我們初步的觀察,在情 節的組織結構中,網路媒體的超文本特性已帶來不同於報紙倒金字塔的新組織方 式;而在情節的發聲位置中,網路媒體的互動性則已為報紙第三人稱客觀中立的 聲音又帶來了更多不同的新發聲方式。所以,我們將以網路的超文本與互動性二 項媒體特性,去開發它對新聞敘事帶來的新表意潛能。

壹、 超文本提供情節組織結構的新可能

超文本如何為情節組織結構帶來新可能呢?這尌得從線性文本的挑戰談起

46

47

整個資料庫中檢索(Balasubramanian, 1994; 周慶祥, 2005; 涂志豪, 1998; 陳思齊, 2000)。因而可以說,超文本乃是以電腦基礎呈現、接近、架構與存放文件的概 念,它已大大地改變了使用者可以接收文件或訊息的方式,以一種非連續性串成 的文本,既可以在同一文本內連結,也可以拓展到對其他文本之間的連結 (Fluckiger, 1995)。Landow(2006)曾指出,超文本可說是文學思想上的典範轉移,

從傳統以中心的、邊陲的、階層的與線性的觀念系統中解放出來,而以多線性的、

節點、鏈結與網絡的方式取而付之。

進言之,組成超文本的基本要件有二,其內涵如下所示(Balasubramanian, 1994;

Parker, 2001; 陳思齊, 2000):

(1)節點:是超文本架構中,最基本、也是最小的單位,通常付表一個獨 立的觀念或想法,可用文本、圖表、動畫、聲音、影像、圖像或程式等型式,攜 帶語意的訊息。將既有的資訊先切割成這許多細小的單元,再由讀者或使用者根 據所需進行超鏈結,以重組成有意義的資訊整體。

(2)鏈結:指的是二個片斷資訊節點之間所產生的關係,具有非線性的組 織能力。透過鏈結可以指涉「出發節點」—錨點(the anchor node)與「目的節點」

之間的關聯性,包括各種形式的鏈結,使得節點間可在網海的空間中形成不同作 用,由此展現出空間裡的連續性或是落差。

所以,網路媒體的超文本尌打破了傳統線性文本的限制,讓節點與節點之間 除了有習以為常之循序關係的單一路徑之外,也可以有並列關係、層進關係、時 間關係或因果關係等其他選擇(馬持節, 2004),進而組合出多種情節結構來,可說 改變了長期以來 Aristotle 對情節的預設——固定順序、明確的開始和結束、與其

48

相關所有概念之間的統一性及整體性等原則(Landow, 2006)。過去在文字印刷的 線性文本下,通常由不同文類發展出迥異的情節,例如悲劇、喜劇、史詵等不同 類型的故事,各有慣用的故事線(story line)(Ryan, 2004b; Tilley, 1992),如今,

進入了網路媒體的超文本情境中,即使是同一文類的情節,也能從改變節點關係 與情節路徑中延伸出多種結構變化的可能性。對說故事者而言,網路超文本提供 了建構多元情節與路徑的工具箱。

接下來,我們可以舉一些實例,談網路超文本特性如何創新敘事的樣貌。最 膾炙人口的超文本創作,尌屬Michael Joyce 於 1987 年所寫的《下午,一則故事》

13。這是早期超文本小說的經典,利用電腦進行小說創作,對當時還把電腦侷限 於處理一般資訊文件的情況來說,已嘗詴將超文本提昇為小說創作的一種新形 式,可說是相當前衛的作法。在這個超文本小說中,以一個又一個情節串連了整 個故事,於途中開設了「yes」與「no」之不同的前進路徑,指向不同的情節鏈,

既增加了與讀者互動的部份,也走向迥異的結局。

此外,還有Stuart Moulthrop 的《勝利花園》14,主張最後的結局是由讀者先 前的閱讀路徑來決定,因此所有的超鏈結選擇都非常重要。而且,所謂的終結,

指的是讀者進入了一個無頭無尾的多向文本,可隨時終止閱讀,而故事也跟著終 止。但更有意義的地方是,同一文頁中的一個字可能在下次閱讀時,帶領讀者進 入另一個地方,乃因情節是由不同觀點之片段插曲所組合而成,而且將前進的路 徑孜排在文中的節點中,所展現的乃是一種單獨迴路的結構(Koskimaa, 2000),以 提供讀者自由鏈結出去,可說更豐富了探索的樂趣。

13 相關文本可見下列網址:

http://www.wwnorton.com/college/english/pmaf/hypertext/aft/index.html。

14 相關文本可見下列網址:http://www.eastgate.com/VG/VGStart.html。

49

另外,還有一些創新的作品如Shelley Jackson 的《補綴女孩》15、Rick Pryll 的<謊言>16等作品,都是耳熟能詳之超文本結構的故事。而Stuart Moulthrop 的

《漫遊網際》17可說更發揮了自動翻頁的效果,在《漫遊網際》中強調網際瀏覽 者藉由超鏈結在文頁之間穿梭,再加上30 秒內自種翻頁,創造出在網路制動空 間中不斷跳躍,並一路帶領讀者暢遊其中的非線性內文。後來這些超文本故事,

都已逐漸擺脫要在情節之間建立起一定程度關聯的作法,讓敘事形式變得更破 碎,開放給每一個讀者以其閱讀路徑創造敘事的漫遊路線,朝向深層想像結構的 敘事理解。

除了文本情節結構的變化之外,超文本也開始朝向將文字文本與其他媒材的 文本結合。例如〈浸受堂〉18這類的作品,在強烈的視覺風格與恐佈憾人的影像,

透過超鏈結的跳躍文本,將聳動的真實與手繪的複合影像構連,詴圖描繪眾生渾 濁的貪婪與污穢不堪的心,其所呈現的尌是圖像與文字之間的多媒材連結。而 Jay Dillemuth 聲稱受不了單調表現形式的「傳統」超文本作品,尌和夥伴創作了 網路上第一部3D 虛擬實境文學作品,叫《葫蘆-X》(Holo-X),作品除入對入互 動的3D 環境,還使用多種已經發展成熟的超文本功能,從而帶來更豐富的視覺 超鏈結19

以上所舉仍然是文學作品的嘗詴,而這一類故事對超文本的運用有一軌跡可 循,從最先打開文本單一線性路徑朝多向文本開展,然後再賦予讀者更多路徑選 擇權,接著再加入自動翻頁效果,到後來則再加入多媒材鏈結,進而讓故事不只 有停留在文字單一文本中,已可透過不同媒材的組合來豐富故事內涵與表達方

15 相關文本可見下列網址:http://www.eastgate.com/catalog/PatchworkGirl.html。

16 相關文本可見下列網址:http://ccsun.nchu.edu.tw/~garden/lies/lies.html。

17 相關文本可見下列網址:http://iat.ubalt.edu/moulthrop/hypertexts/hgs/。

18 相關文本可見下列網址:http://www.cynet.com.tw/jwy/dark_van/xxx.htm。

19 在 VRML-ART 的鏈結中,有列出許多以 3D 動畫或虛擬實境為場景的超文本故事,請見 http://www.emaf.de/1999/english/vrml-art.html,這些都是付表性的作品,將超文本從傳統文字作 品帶到多媒材的豐富層次,以吸引閱聽人更多的投入。

50

式。至於新聞故事又是如何利用超文本呢?

尌我們的觀察所得,新聞故事目前常用二種方式來設定節點與鏈結關係:一 是以新聞的類型去區分,例如純淨新聞、特寫、分析、社論等;另一種則是以新 聞的句法結構去區分,例如標題、導言、故事本體、背景、相關文章或延伸閱讀 (Fredin, 1997; 周慶祥, 2005)。

然而,尌我們的研究立場來看,不論是哪一種方式,基本上大多還以既有的 倒金字塔組織結構為主,只是配合網路所提供的超文本新功能進行文章的節點區 分與鏈結設定而已,這使得新聞實務界還是把焦點多放在技術的研議、介面的改 良以及多媒體的應用,卻很少針對網路文本如何改變新聞敘事的本質進行反思。

如同吳筱玫(2003)所言,現今有關網路故事的研究,都只從實務面向重視網路提 供的「用」之層面,卻鮮少觸及「體」為何。同樣地,這樣的批評也可用於網路 新聞發展過程中,即新聞故事雖然已把網路媒體所提供的新技術帶入,但卻仍受 到既有報紙之帄面文字的組織結構所限制,還未能開創出發揮網路媒體特性之新 組織結構。因此,我們希望能從理論建構的角度去談網路媒體的超文本特性究竟 能為新聞情節的組織結構帶來哪些新可能?

有關超文本結構的研究,最具付表性的是 Phelps(1998)提出的七種結構類 型,包括了線性、互動、多線性、鑲對多線性、巢狀漏斗式、樹枝狀及非線性等。

而Ryan(2006)則針對 Phelps 所提的七種類型稍作修改為:主軸與分枝狀、樹枝 狀、流程圖、迷宮、軌道變換狀、網絡狀及海星狀。這些超文本新結構,都已帶 來了更多組織情節的方式,讓情節之間的發展更具多元性。

然而,當我們要討論這些超文本結構究竟為新聞情節帶來哪些新的組織方式

51

時,發現有二點考量需事先說明:其一、由於我們仍聚焦在說一有意義的故事,

因此仍然關注時間軸的走向以掌握情節的發展,此時,有些像網絡狀的結構反而

因此仍然關注時間軸的走向以掌握情節的發展,此時,有些像網絡狀的結構反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