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René Descartes,1596-1650)提倡「普遍懷疑」強調人無法以感官來感受確認 任何事物的真實性,因為人在感受上太容易出錯,例如夢境中的所有感覺都

https://philomedium.com/blog/18747

5《我是誰?如果有我,有幾個我?》,理查.大衛.普列西特 Richard David Precht/原著,錢俊宇/

譯。台北:啟示出版,2010。頁 53。

6 笛卡兒是許多關於身體、腦部、精神世界等新觀念的創始者,他提出的「身心二元」理論,當 中不管是理性或感性的感知情緒,都屬於「我思」和「心」的精神範疇。笛卡兒認為身體僅是頭 部的附屬品,在腦部裡有一個名為「松果體」的器官,一切都受到松果體的控制。而思考思維與 身體的感受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質。參見《我是誰?如果有我,有幾個我?》,理查.大衛.普列西 特 Richard David Precht/原著,錢俊宇/譯。台北:啟示出版,2010,頁 56。

7 制存在。19 世紀著名的解剖學家魯道夫.菲爾紹(Rudolf Virchow,1821-1902):

「我解剖過上千具屍體,但是還沒在裡頭找到過一個靈魂。」然而「我」真 的只是感覺組合的一個幻覺嗎?另一個分析理論,解釋了意識和潛意識的形 成與相互作用之下的「我」。

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紀最偉大心理學家之一的西格蒙 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59)於 1923 年所發表的《自我與本我》

一書中提出人類的精神活動由「本我」(德 es/英 id)、「自我」(德 ich/英 ego)、

「超我」(德 Über-Ich/英 supereog)三個主管單位所決定。其中「本我」是無 意識底下的思想,而無意識就像意識這盞明燈所照不到的範圍一般,無法被

8

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 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曾經以文化 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觀察印地安蘇族人(Sioux)與美國白人間的文化互動,

Erikson 發現美國白人的價值模式與印地安人本身的價值模式有著很大的落 差,因此印地安人除了對於自身文化的失落外,亦無法融入適應美國白人的

個體獨特性(individuality)、一致性與延續性(sameness and continuity)、整體 性(wholeness and synthesis)以及社會共同性(social solidarity),從一個族群 的認同到個體對於自身的認同,皆需要不斷的通過認同的危機與挑戰、不斷 的透過內外的整合,以穩固內在的意識信念。因此 Erikson 認為「自我認同」

(self I dentity)即是持續性的自我統合歷程(ego synthesis),當個體在一個新 的環境或認同挑戰中,必須將過去的經驗延續,以知覺內外在的形象、重要 他人的價值觀、社會文化的標準,並結合個體對未來的期望做統整,形成一 種能協調平衡的自我狀態,達到內在的整合一致性(inner solidarity)10去接受 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社會定位。

而最早「認同」(identity)一詞是由佛洛伊德於 1922 年提出的心理分析 假設,佛洛伊德認為「認同」是一種對他人情感關係的初次表現,是一種模

9

照見的範圍,也許能更統合的去感受自我的狀態,理解自我,更進一步的認 同自我。

而有意識的覺察自我,包含個體生心理狀態等的自我意識,那是一種藉 著想像、情感、情緒和慾望來體驗自我的活動,即是以客體的方式去審視那 個主體的自我,像別人觀察自己一樣,簡單來說就是自覺,用想像、描述、

觀看自己的方式認識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那樣的自己並肯定自己,亦是一種 自我認同11

在本創作研究中的自我認同,指的是個體對於自己的了解及定位。誠如 馬赫所說的,「我」並不是一個永恆不變的單位,人的一生從嬰兒時期即開 始了生命的進程,但自我的概念在嬰兒時期尚未形成,必須在後天的學習及 經驗中得以慢慢發展。整個發展在經過時間及自然機制的運作下,生理層面 的「我」會有外在形象的身體變化,如性徵、身高、體重等外貌特徵;而在 社會、環境及他人的作用下,心理層面的「我」會有內在精神上思維的增加、

減少、轉折或扭曲等改變。在經歷不同階段的改變時,個體會面臨不同的認 同危機,指的是成長歷程中,各種針對自我價值的挑戰,不同階段的認同危 機需要被解決以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使個體在生理及心理的成長過程中獲 得正向的發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