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除法概念及其相關研究

一、除法概念

Fischbein, Deri, Nello and Marino (1985)等人認為除法概念的原始模式 可分為「包含除(quotative)」和「等分除(partitive)」兩種。而「包含除」是 把低階單位表示成高階單位的單位量轉化活動,「等分除」則是未知的新 高階單位量的轉化活動(甯自強,1993)。換言之,若以總數除以每一組的 個數以求得組數時,我們稱之為包含除;而若是以總數除以組數以求得每 一組有多少個時,我們稱之為等分除,因此相對於乘法問題,包含除是 解決單位數未知的問題;而等分除是解決單位量未知的問題(楊瑞智,

1997)。所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中要求教師要在

「分裝」(包含除)與「平分」(等分除)兩種不同的情境中,讓學生理解除法 的意義,而其對於「除」之解釋則是以「14÷4=3…2,14 為被除數,4 為 除數,3 為商,2 為餘數。當餘數為 0 時,稱為整除,如 12÷4=3。」來作 說明(教育部,2003)。

綜合上述觀點,除法之基本概念至少包含了「等分除」、「包含除」、

「平分」及「除法算則」等概念,但在除法的問題情境中,除了二分為包 含除與等分除之外,還可以「連續量」與「離散量」來作為區分(楊瑞智,

1997)。因此,本研究之除法概念選擇題除了納入「平分」與「除法算則」

之概念之外,還將「等分除」與「包含除」之問題情境再各自細分成「連

續量」與「離散量」之型態,期能更加完整的測驗出學生的除法概念。 結構類型分為:量數同構(isomorphism of measures)、量數乘積(product of measures)和多重比例(multiple proportions)三種類型。而量數同構又可細 分為:簡單的乘法(multiplication)、等分除(partitive division)、包含除

(quotative division)及失值問題(missing value problems)等四類。

(二)Schmidt and Weiser(1995)依據語意結構將乘除問題分為:形成量數的 N 倍、組合結構、運算的組合結構和由公式而來的乘法等四類。

事實等三種。後來 Mulligan and Mitchelmore(1997)一起研究二至三年級學生

而在分析除法概念方面,Tirosh and Graeber(1991)以 80 名在大學時曾 修過小學數學教育內容之在職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 16 題除法問題之筆

除問題中『÷』號意義的瞭解尚待加強。(三)部分學生只模仿寫算式填充題 的寫法。(四)部分學生尚不清楚除法直式的記錄方式,或未連結橫式的記 錄方式。而 Squire and Bryant(2003)針對 129 名 1-3 年級的學生進行學生的 除法問題模型進行研究,發現:(一)具體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除法問 題。(二)當學生知道「如果 12÷4 =3,那麼 12÷3= 4」,則可依此來幫助學生 對包含除與等分除問題產生連結。另外,Horton(2007)針對 210 名 4-5 年級 學生、17 名小學數學教師及 7 名大學數學教師進行除法概念之評估,研究 發現:(一)大部分學生無法正確或完整的來解釋複雜的問題,原因有可能 是學生對概念的不瞭解,或者是不習慣於解釋他們的答案,而大部分的老 師也不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解釋他們的答案。(二)在除法概念的學習上男 女性別並無明顯差異。

綜合上述之研究結果,可知國小學生在面對除法問題時,往往受限於 教材或教師所教授之方法,甚至以數值大小、關鍵字等為解題之依據,卻 未能充分瞭解除法的意義與概念,因此,繪製出學生之除法概念結構,以 瞭解其概念連結情形與上下位概念間之關係,藉以幫助學生理解除法的意 義與概念,並釐清其迷思概念確有其必要性。故本研究針對三年級學生之 除法概念進行概念詮釋結構分析,期能藉由本研究更加瞭解學生之除法概 念結構,以提升教師在教學上之效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