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隋唐以來的水路交通變革

在文檔中 盛唐詩舟船書寫研究 (頁 21-32)

第二章 盛唐文人以舟行旅的書寫背景

第一節 隋唐以來的水路交通變革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東西貫穿的的自然水線,造就古文明 的興起,因而出現農業社會的以穩定國力,然而除了提供充沛的水資源,涉 江、渡河成為交通急需解決的難題,隨著造橋、造船的建設與勃發,水上交通 帶動起不僅漁業,商業也隨之繁榮。隋朝興建大運河,解決南北往來水上交通 的不便,促成南北交通的一大躍進,除了商業往來的繁榮昌盛,也影響文人行 旅方式的選擇,透過四通八達的水利,運用舟楫行旅的方式,往返京城與江南 等地方之間,也影響文學的書寫。本節欲探究自隋至唐代水道路線的改變與革

1 李德輝:《唐代交通與文學》(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頁 28。

2 〔漢〕高誘註:《淮南子・說山訓》(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年),頁 229。

新,內河淡水路線分為自然水線、人工運河,以及國內外海線,另外探究唐代 的新型的船隻與改革。

一、自然水線

中國的自然水線,由於地形西高東低,都是由西向東的流向,利於河岸上 下游城市的交通往來。自隋代以來,船運一直是重要的糧食運輸路線,所以在 道路的增設與拓增之外,河流便是在道路阻隔艱險時候的最佳替代方案。《隋 書・食貨志》在開皇三年,便有詔曰:「大河之流,波瀾東注,百川海瀆,萬里 交通。雖三門之下,或有危慮,但發自小平,陸運至陝,還從河水,入於渭 川,兼及上流,控引汾、晉,舟車來去,為益殊廣。」3隋代的自然水線分為黃 河流域、長江流域,南北兩大水系。黃河流域主要支流為渭水、汾水,是關中 連接關東和河東廣大地區的水上主要通道,另渭水支流斜水與漢水支流褒水為 關中通往漢中連接巴蜀的水上通道,接通秦、蜀內陸地區。淮河為黃淮平原上 主要水線,西邊連接桐柏山區,通過其支流可以北通中原和黃河水道相接。

至於長江水系,西邊連接巴蜀、東接江夏、九江、江都、吳郡,通過支流 漢水溝通襄陽、沔陽、江夏諸地區,也是連接江、淮地區的主要水上通道。湘 江和贛江是嶺南地區淮南、江表諸郡兩條主要的水路。浙江和東南諸水,則為 連接東南地區主要水路。4

隋代自然水線不僅是地方與地方食貨溝通往來的重要運輸路線,在軍事上 也為重要的征討路線,文帝楊堅四處征戰之時便「率水軍三萬,破齊師於河 橋。」5南下伐江南陳朝「東接滄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里。」

6經常透過自然水線網運兵作戰,達到軍事目的。結束魏晉分裂時期,帝國擴張 統一的格局與規模之下,因應實際貨運與軍事的需求,隋代修築運河便在各方 面條件的奠基之下,進行大規模修築工程。

到了唐代,自然水線的運用更是普及化,水線也比前朝增設、增廣,根據

《舊唐書》記載:

凡天下水泉,三億二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絕域,迨不可得而知

3 〔唐〕魏徵等撰:《隋書・食貨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頁90。

4 劉希為:《隋唐交通》(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年),頁 10-12。

5 〔唐〕魏徵等撰:《隋書・高祖紀》,頁 3。

6 同前註,頁 7。

矣。其江、河,自西極達於東溟,中國之大川者也。其餘百三十五水,是 為中川。其又千二百五十二水,斯為小川也。若渭、洛、汾、濟、漳、

淇、淮、漢,皆互達方域,通濟舳艫,從有之無,利於生人者也。凡天下 造舟之梁四,河則蒲津、大陽、河陽,洛則孝義也。石柱之梁四,洛則天 津、永濟、中橋,灞則灞橋。木柱之梁三,皆渭川,便橋、中渭橋、東渭 橋也。巨梁十有一,皆國工修之。其餘皆所管州縣隨時營葺。其大津無 梁,皆給船人,量其大小難易,以定其差。7

統計出全國的自然河流水道,大川利於溝通東、西,中、小川為支流,幾條主 要水線,也是能達到溝通南、北的作用,再來便建橋樑溝通兩岸地方,供給貨 運之利,充分利用本身的自然資源,建立密佈的水運路線網。

北方自然水線,黃河為北方主要水系,上中游行於高原峽谷中,古今沒有 太大的差別。黃河最大支流為汾河、渭河,下游通支流洛河連接運河通濟渠。

淮河為黃淮平原主要水道,北通過支流接中原和黃河,向南通過邗溝跟長江,

往東通過汴水(通濟渠)向北入黃河,為溝通黃河與長江的重要中繼河水,也 是東南漕運主要大動脈:

江淮水陸轉運使杜佑以秦、漢運路出浚儀十里入琵琶溝,絕蔡河,至陳州 而合,自隋鑿汴河,官漕不通,若導流培岸,功用甚寡;疏雞鳴岡首尾,

可以通舟,陸行才四十里,則江、湖、黔中、嶺南、蜀、漢之粟可方舟而 下,繇白沙趣東關,歷潁、蔡,涉汴抵東都,無濁河溯淮之阻,減故道二 千餘里。8

在淮水之間漕運功效大,與陸路搭配漕運可以減少故道至二千餘里的距 離,大幅縮短運送的時間。

南方多水,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水路比起北方更有先天自然上的優 勢,連接南部諸條河水與湖泊,財貨溝通往來,水運之盛堪為第一。長江支流 往南有湘江、贛江,北漢水、嘉陵江。湘江發源自湖南,向北經過洞庭湖入長 江,向南可通靈渠連接桂江入珠江,通往廣東。珠江為嶺南大川,由西江、東 江、北江匯合而成,南入於海。隋唐時代往來京師、廣州多取湘水道。贛江發 源於江西、廣東兩省,向北流入鄱陽湖,注入長江,向南連接北江注入西江,

7〔後晉〕劉昫:《舊唐書・職官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文 淵閣本),頁1841-1842。

8 〔宋〕歐陽脩:《新唐書・食貨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文 淵閣本),頁1368。

亦可到達廣州。唐宋以後,多走此路經過揚州,運往長安、洛陽,為聯絡華 中、華南重要水線。

長江向北兩條支流漢江和嘉陵江。北岸最大支流就是漢江,漢水發源於陝 西,自漢口注入長江,漢江水線南方主要連通襄州和洋州,向北連丹水可至商 州,又可北連灞水至洛陽,與渭水相通,為京師通往江淮、三吳地區的主要水 道。另一支流,嘉陵江分發源於甘肅,南向流入長江,自古為秦、蜀之間的漕 運水道,中晚唐時期,為重要疏通水線。9

二、人工運河

運河的開鑿能使國家強盛、促進全國的統一,而帝國的廣袤版圖,更需通 過運河構成重要的水路運輸系統。隋代運河的開鑿始於文帝,煬帝不過是招述 文帝的意志,完成未竟的帝業。隋朝建都長安,不過關中平原狹小,不利於糧 食的供給,為了建都長安,必須先解決漕運的問題。隋朝之前,建都長安的國 家均為割據的情況之下,未有統一全國的大規模,便無供給的迫切需求,隋唐 以來所建立的帝國龐大,運河修築的迫切需求,便在戰略版圖的擴張下應運而 生。

隋文帝開皇四年(584 年)下詔「以渭水多沙,流有深淺,漕者苦之。」10 命宇文愷開鑿渭渠「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 餘里,名曰廣通渠。」11便是著名的「廣通渠」。同年九月完工,文帝即「幸霸 水,觀漕渠,賜督役者帛各有差。」12廣通渠由於經過華州廣通倉下而得名,

廣通倉為關中水運的主要倉庫。廣通渠約與渭水南北平行,引渭水入黃河,大 體循漢代所開鑿故道。到文帝時期,為避煬帝名諱,改名「永通渠」。又這條渠 道解決長安城百姓的糧食問題,又名「富民渠」。

隋開皇七年(587 年),「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13開鑿山陽瀆,以 便於伐陳。山陽瀆大致在江都與山陽兩縣之間,北從山陽以通淮河,南由揚州 直達長江,依循邗溝故道,14但因開鑿工程極為短暫,加上水道過於曲折蜿

9 劉希為:《隋唐交通》,頁 79-84。

10 〔唐〕魏徵等撰:《隋書・食貨志》,頁 90。

11 同前註,頁 91。

12 〔唐〕魏徵等撰:《隋書・高祖紀》,頁 6。

13 同前註。

14 劉希為:《隋唐交通》(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頁 13。

蜒,故伐陳時,並未運用到,直到煬帝才又另外開鑿一次。

煬帝所開運河有四條:通濟渠、永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條運河可以歸 入兩個系統:永濟渠橫貫太行山東的平原,直通涿郡(今北京市),自成一系 統,而通濟渠南通邗溝,下接江南河,構成長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系統。

大業四年(608 年),開鑿永濟渠「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 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15南引沁水入河,北通涿郡,

其中南方的一段,還是利用曹操開鑿的白溝遺跡。16

大業元年(605 年)煬帝即位第一年,便最早開鑿通濟渠「發河南諸郡男 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17煬 帝初即帝位,便遷都洛陽,通濟渠的發源地便在洛陽。利用陽渠、汴河、泗水 故道,引谷水、洛水入黃河,再自板渚引黃河經過滎澤東流入汴河,又自大梁

(今開封市)引汴水入泗水通至淮河,修成溝通南北的大運河。18

邗溝是中國最早的運河之一,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北上與齊、晉爭霸所修 築,隋煬帝重新修整過邗溝,北起山陽、南至揚子入江,為連接長江、淮河唯 一水道。19江南河的開鑿,自魏晉以來,便不斷設法在江南湖泊地區開通不少 水道,以利交通。20在《隋書》當中並沒有明確記載,但在《資治通鑑》記載 煬帝於大業六年(611 年)修整過江南運河:「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 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21江南運 河北起鎮江,南下至杭州西南附近注入錢塘江。煬帝在開鑿永濟渠、通濟渠、

邗溝之後又開通江南運河,更加強對於南方地區的政治、軍事統治,東南地區 的財富與資源可以源源不斷運往東都洛陽等軍事重要區域。22

隋朝短暫的國祚中,卻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修築運河,成為其重要的政績

隋朝短暫的國祚中,卻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修築運河,成為其重要的政績

在文檔中 盛唐詩舟船書寫研究 (頁 21-3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