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子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以電子書融入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摺紙教學之探討,進行實驗教 學,探究其認知負荷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根據研究目的,本章透過文獻分析,探討本研 究之理論架構。第一節先說明電子書的定義與相關研究;第二節說明行動載具輔助合作 學習的發展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認知負荷運用在教育上的相關理論及其在學習成效上 的影響;第四節從探討運用電子書進行合作學習融入摺紙教學之優勢。第五節探究視覺 回饋融入教學設計之相關理論。以下分別詳述之。

第一節 電子書

隨著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上市,數位學習的載具也變得越來越多元,以往只 能藉由鍵盤和滑鼠輸入的資訊的方式也產生了重大的改變,觸控面板讓我們只需一隻手 指頭就可以輕鬆的進行資訊輸入。這些改變意味著學習環境是隨時隨地,如果學生有任 何問題可以直接進行討論,不用限制於硬體設備(莊雅心,2012)。由於網際網路快速 發展,致使傳統知識電子化加快,現在基本上除了比較專業的古代典籍,大部分傳統書 籍都搬上了網際網路,這使電子書讀者有近乎無限的知識來源(鄭錦文,2012)。

一、電子書的定義

電子書(Electronic Book)是指利用電腦科技將知識內容電子化,並以文字、圖片、影 像、動畫或聲音等方式,加上些許互動式電腦科技來呈現,而以電子或光學媒體為載體 者(黃羨文,1997)。Diana Italo (1991)在研究指出,電子書可看成是一種與文字資料庫 (Textual database)相連接的互動性的知識工具。Philip Barker(1992)認為電子書這個名 稱,是用來描述一種與傳統紙本童書有所區別的新形式書籍。凡是以電子媒介為管道將 文字、聲音、影像傳送出去的媒體均屬於電子書。Feather and Sturges(1997)則提出電子 書是以數位的方式呈現紙本書的內容,內容相似但是呈現的方式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可 加入聲音、影像及動畫輔助內容的呈現。因此電子書一般不僅僅是純文字,而添加許多

10

多媒體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知識的載體。Collins & Brown(1982)的研究指出電 子書能藉由各種軟體所設計的多媒體畫面,使學生的抽象概念具象化,可解釋許多不能 四年級「Super E-Book」互動教材

為例

11

12

Vygotsky(1978)認為知識的建構是透過群體中同儕的社會互動所產生。Ellis, Gibbs

& Rein(1991)與 Miller(2002)皆認為合作學習的活動對於學習、社會互動與動機產生確實 的影響力。學者Huang 和 Liu(2009)的研究中指出,使用者對協作系統接受程度之態 度與意圖,對於學期成效有正向的影響。林彥廷(2010)更提出合作學習能提升所有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