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 敏捷型供應鏈

在需求不確定性高,供給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企業應採用敏捷型供 應鏈。Lee(2002)認為,敏捷型供應鏈的目的,是當供應來源短缺或遭中 斷時,能夠快速、有彈性地回應顧客的需求。這種類型的供應鏈策略,是 結合回應型供應鏈與避險型供應鏈的優勢,之所以稱為敏捷(Agile),是因 為其身處無法預測的供應與需求環境中,企業透過共享庫存或產能等方式 降低供應中斷之風險,並保留一定閒置或多餘的能力回應顧客變動、多樣、

無法預測的需求。

第二節 需求不確定性

一、供應鏈上之不確定性

供應鏈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存在於供應鏈上的每一階層,

從製造商的生產線到零售商的貨架上,為了因應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與變動性,供 應鏈囤積著許多存貨,以滿足顧客需求(Lee, Hau L., Padmanabhan, V., & Whang, S., 1997)。

Van Der Vorst, Beulens, Wit, and Beek(1998)曾指出供應鏈不確定性主要 源自於下列四個要項:

(一) 訂購預測範疇(Order Forecast Horizon)

此不確定性係發生在從下訂單到收到商品之期間所發生之時間浪費,

包含以下5 種(如圖 3):

1. 資訊傳遞的前置時間(The Information Lead Time):供應商接收及處 理訂單之時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行政或決策過程處理時間(The Administration Or Decision Process Time):訂定生產或採購計劃之時間

3. 製造與配銷上的前置時間(The Time Need To Produce The Products): 從決定生產或採購到完成或取得成品之時間

4. 配送的前置時間(The Distribution Lead Time):從揀貨、裝貨、運輸 到配送完成之時間

5. 流程之間的等待時間(Waiting Times Between Processes):計劃、採 購、生產、配銷等流程間等待所耗費之時間

圖 3 訂單流程之時間浪費

(二) 資料來源(Input Data)

進行決策時,若資訊之可取得性高、透明程度高,則可大幅的降低供 應鏈之整體成本並增加對顧客之服務品質。此外,資料之即時性和實用性 亦為重要之前提,需利用最新最即時的資訊,方能進行正確決策。值得注 意的是,資訊之定義以及傳遞格式需具一致性,否則將增加誤會以及溝通 與核對之成本。

(三) 行政及決策過程(Administrative and Decision Process)

批量生產/訂購、資訊之應用等行政規範、複雜的決策過程以及管理者 主觀行為,皆會產生或是擴大供應鏈之不確定性。

(四) 固有的不確定性(Inherent Uncertainty)

固有的不確定性包括了消費者需求的偏好、生產過程中生產時間、原

Sterman(1989)藉由著名的啤酒遊戲來解釋長鞭效應的現象。這套由 MIT 所發展出來的軟體原先是要訓練學生經濟動態和電腦模擬的觀念,而經過數年之

(一) 需求預測(Demand Forecast Updating)

在供應鏈各階層中,皆存有各自的預測方法,當下游對需求作出預測

訂貨的控制主要有定期購置(Periodic Ordering)或推式購置(Push Ordering)

兩種。定期購置的廠商,依據其物料需求規劃系統計算所得之結果,向上

(三) 價格變動(Price Fluctuation)

廠商有時會對產品實施價格上的折扣或是大量訂購的折扣,如此一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就會造成下游廠商或消費者提前購買。如此的價格變化使得消費者改變下 單模式,扭曲了真實需求,並使的整體需求發生更加集中且不穩定。而上 游廠商為了因應如此大的需求變動,必須增加產能、備有大量存貨,造成 長鞭效應。

(四) 配給問題(Rationing and Shortage Gaming)

當產品供不應求時,廠商可能會視訂購量配給產能予下游廠商,如此 一來下游廠商會擴大其真實需求,甚至重複訂購,以避免產品短缺的情況,

製造商依照所接收到的扭曲訊息作製造活動的規劃。而當產品需求恢復平 穩時,大量的訂單取消,造成供應鏈上的產銷情況更加混亂。

綜上所述,企業在決定其供應鏈管理之策略前,應先了解其產品之供給與 顧客對產品需求的本質及不確定性,以建構出合適的供應鏈,以及採取能滿足其 供給和需求特性之供應鏈管理策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