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青少年自傷行為現況討論

本研究發現高中職學生過去一年自傷行為盛行率為 20.49 %(95 %信賴區間 為 18.79 % - 22.19 %),且女性人數顯著多於男性,此結果與劉惠青等人(2011)

針對北部高中職學生進行之自傷行為研究,顯示 24.8 % 學生曾有自傷行為、女 性多於男性之結果相近;然而,Nixon 等人(2008)的研究發現,青少年自傷行 為盛行率為 16.9 % ,而 Pierro 等人(2012)亦指出 18.4 % 之自傷行為盛行率,

相較之下,台灣青少年自傷行為盛行率較高,並且,與 You 等人(2012)以 2,435 名香港高中生作為研究對象之自傷盛行率 24.9% 十分相近,推測此盛行率相似 結果可能也反映了文化上的差異,中西方對於情緒上的調適反應結果並不相同,

其背後因素實需多加關注,未來研究值得繼續探討。

另一方面,在 Baetens 等人(2014)的研究指出,青少年自傷行為盛行率不 僅無顯著的男女性別差異,且全體樣本的盛行率亦僅 4.82%,明顯與本研究發現 十分不同,仔細比較其中差異之處,本研究認為結果差異應為研究程序不同所造 成,因為 Baetens 等人(2014)是以郵寄方式將問卷寄至青少年家中,換言之,

青少年在作答過程中可能需要考量父母是否會看到他們作答反應,故採取較為保 留之態度進行填答;除此之外,在該研究中,問卷回收率僅 14.59%,顯見另一

49

可能原因為具自傷行為之青少年並不願意呈現個人具體情況,故沒有寄回來那群,

可能是高自傷行為比例者。

同時,在 Pierro 等人(2012)的研究亦指出,男女自傷行為之性別比例無顯 著差異,此與本研究之發現不同,推測與研究參與者人數多寡有關,因 Pierro 等 人(2012)之研究參與者僅 267 人,研究代表性受限度高,並且抽樣偏誤所造成 結果偏誤的可能性高,因而可能使得男女性別在自傷行為比例上無顯著差異。

再者,關於青少年所使用之自傷方式,本研究發現「割傷自己」是最常採用 之方式,將近一半的自傷者會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傷害自己,同時,「抓傷自己」

和「用尖銳物品在皮膚上刻字」也是青少年較常使用的方式;而以酸性液體腐蝕 皮膚與漂白水清洗皮膚則最少人使用。此研究結果與 Nixon 等人(2008)及 You 等人(2012)之發現相近,Nixon 等人(2008)於研究結果指出割傷與抓傷自己 為青少年最常採用之自傷方式;同時,You 等人(2012)指出酸性液體和漂白水 都是較少被使用的自傷方式。

此外,You 等人(2012)更於研究中發現男女所慣用的自傷行為也有些不同,

拽頭髮、割傷自己以及抓傷等是女性最常使用的自傷方式;男性則為拽頭髮、抓 傷自己以及撞牆。進一步探究本研究中兩性使用的自傷方式,發現女性使用之方 式依序為:割傷、抓傷、刻字、咬傷、拽頭髮等,男性依序為:割傷、抓傷、拽 頭髮、撞牆與刻字;據此可知,割傷、抓傷及拽頭髮都是兩性常使用之方式。然 仔細究其共同之處,皆為容易進行不須額外準備,且割傷之利器亦常可在學習環 境中取得。

此外,本研究進一步比較男女兩性採用之自傷行為方式是否達顯著差異,結 果顯示在「燒傷自己」、「將尖銳的物體插入皮膚或指甲」、「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及「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等四種方式中男性採用頻率顯著高於女性,意 即相較之下,男性較易使用強烈的的方式傷害自己。Tang 等人(2011)於研究 中指出 22.0 %具較嚴重程度之自傷者,同時也表示自己曾有過自殺嘗試,因此男 性使用較強烈之自傷方式,其背後之意涵值得加以留意。同時,在過往文獻當中,

50

亦有研究發現儘管女性自殺意念率及企圖率高於男性,但自殺死亡率仍是男性高 於女性,其中之因即為男性較常使用高致命率的自殺方式(蘇宗偉、邱震寰、郭 千哲、陳喬琪、李明濱,2005;涂慧慈、鄭其嘉、黃翠咪、林雪蓉、史麗珠,2013)。

因此,儘管本研究指出女性自傷行為盛行率顯著高於男性,仍不可輕忽男性較女 性常用傷害性較高之自傷方式的事實。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假設使用自傷方式之不同亦可能與男女性別之述情障 礙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述情障礙總體得分較女性高,即無法適時釐清、

表達個體的內在感受,因此研究者假設男性透過強烈之之自傷方式可有效釋放混 亂之情緒狀態,然此部分在未來研究中宜再深入了解箇中緣故。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