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自傷行為之影響:以述情障礙為中介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自傷行為之影響:以述情障礙為中介變項"

Copied!
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旻沛 博士.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自傷行為之影響: 以述情障礙為中介變項. 研究生:羅文均.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

(2) 誌謝詞 終於走到這邊,感覺是一條很漫長的路,路途中有很多珍貴的回憶,這些回 憶裡,有好多貴人的相助,才得以成全我走到這裡。最要感謝的就是我的指導教 授-旻沛老師,給予最細心的指導、最溫柔的關心以及最多、最暖的照顧,除了用 心指導論文寫作方式,還得回應我對於寫作的焦慮,謝謝您!如果沒有老師,今 天這篇論文根本寫不出來,謝謝您! 謝謝我的口試委員-麗斐老師與喬虹老師,兩位恩師在我進入研究所後,教導 我許多關於研究的大小事,學習做研究的嚴謹以及撰寫脈絡中的邏輯思維,感謝 你們在口試過程中的悉心回饋,讓此研究更臻至成熟,謝謝您們!能夠在研究所 生涯中,遇見二位恩師,我真的很幸運! 謝謝我的家人總是最堅強的後盾,當我想要轉換專業領域時,你們的支持與 鼓勵讓我能夠繼續向前走,謝謝爸爸、媽媽對我的信任,相信我可以完成這趟學 習旅程;謝謝大姊在我最焦慮的時候,傾聽我的各種 murmur,就算自己也已忙得 焦頭爛額,仍願意給我很多鼓勵;謝謝二姊的神 carry,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想到 我的一份,即使有時我忙得無法回覆訊息,也不會忘記留一份好康的給我;謝謝 帥弟總是像哥哥一樣的照顧我,一起討論好笑的事情,分享生活的趣事。因為家 人們的支持與鼓勵,我擁有更多的力量走完這不容易的旅程,特別是我最親愛的 阿婆,儘管您無法親眼見證我的榮耀,可我相信在天上的您現在也正笑盈盈地看 著我擁有這些豐碩的果實吧!您最愛的小孫女終於畢業了喔! 幸運的我,身邊總有很棒的朋友陪著我往前走,謝謝月馨、昀昕、姿瑩、詩 雨、婉綾、景淳、宣露、桂綿、佩珊、玉平、麗雯以及很棒的實習夥伴們,在我 需要協助的時候總能鼎力相助,並不時地給我鼓勵與肯定。謝謝可愛的心輔碩 102, 隨時能夠擦出火花,引燃各種笑料,用笑聲支持彼此繼續往前走,謝謝親愛的竹 教 101 夥伴,即使物理距離遠了,心的距離依然近近的,有你們大家的愛,真好! 文均 謹誌 2017 年 7 月 i.

(3)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檢視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之關聯性, 以往相關研究多認為情緒調節失功能在成長環境與自傷行為間扮演了重要的中介 角色,因此本研究以述情障礙作為中介變項,來瞭解家庭功能如何透過述情障礙 對自傷行為產生影響。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臺灣地區四所高中、職學生(高中兩所) 進行調查研究,共2,194人參與問卷施測,有效問卷數為2,170份(女性佔52.13%); 研究工具包括簡式家庭功能量表、述情障礙量表及自傷行為量表;本研究採用描 述性統計、皮爾斯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以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 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臺灣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盛行率為20.49%(95%信賴區間為18.79%- 22.19%),且女性自傷行為盛行率顯著多於男性(χ2 (1,N = 2,120) = 16.26,p < .001);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有顯著負相關、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有負向預測力;述情障 礙與自傷行為具顯著正相關、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有正向預測力,並且,難以辨 識感覺之因子對自傷行為具最高之預測效果;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有顯著負相關、 家庭功能對述情障礙具負向預測力;述情障礙在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的關係間, 具有部分中介之效果;其中又以女性樣本之中介效果最佳。 研究結論:本研究檢證了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和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之影響模式, 且研究者依此發現提出後續研究與實務上之建議以供家長、教師及研究和實務工 作者在未來研究參考和實務上運用。. 關鍵字:自傷行為、青少年、述情障礙、家庭功能、中介效果. ii.

(4) The effect of family function o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alexithymia. Wen-Chun Lo. Abstract Purpos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function and alexithymia in predicting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addition, we will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alexithymia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function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Method: This study recruited 2,17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stratified (high school and technical school), and clustered (class as unit) sampl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 51.94 %; females = 52.13 %).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the short-form of Family Function Scale, 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Scale. All vali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correlation,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and SEM. Results: The study reveal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20.49 % ( 95 % confidence interval: 18.79 % - 22.19 %)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within twelve months; fema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s(χ2 (1, N = 2,120) = 16.26,p < .001). (2) Poor family func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3) Alexithymia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especially the factor 1(difficulty identify feeling) as the strongest factor predicting self-injury status. (4) Poor family func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alexithymia. (5)The iii.

(5) results from a mediated effects model indicated that alexithymia did entail the significant mediated effect of family function o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results, we knew the importance of alexithymia and family function for nonsuicidal self-injur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us, finding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a reference for schools and guidance counselors, as well a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mediator,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lexithymi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function, gender. iv.

(6) 目次 誌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 6. 第二節.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 8. 第三節.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相關研究 ........................................................ 10. 第四節. 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述情障礙為中介變項 ........................ 12. 第五節. 研究假設 ................................................................................................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2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21. 第三節. 研究程序 ................................................................................................ 23. 第四節. 統計方法 ................................................................................................ 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26. 第一節. 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現況 ................................ 26. 第二節. 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 30 v.

(7) 第三節. 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差異性分析 .................... 36. 第四節.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之預測分析 .................................... 38. 第五節. 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中介模式分析 ............................ 4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48. 第一節. 青少年自傷行為現況討論 .................................................................... 48. 第二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關聯 ................................................................ 51. 第三節.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關聯 ................................................................ 54. 第四節.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關聯 ................................................................ 56. 第五節. 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關聯 ............................................ 58.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60. 參考文獻 ........................................................................................................................ 62 中文部分 ................................................................................................................ 62 西文部分 ................................................................................................................ 64 附錄 ................................................................................................................................ 72 附錄一. 家庭功能量表簡版 ................................................................................ 72. 附錄二. 述情障礙量表 ........................................................................................ 73. 附錄三. 自傷行為量表 ........................................................................................ 74. vi.

(8) 表次 表 4-1-1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描述統計表................................................................27 表 4-1-2 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28 表 4-1-3 女性樣本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29 表 4-1-4 男性樣本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29 表 4-2-1 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31 表 4-2-2 女性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34 表 4-2-3 男性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35 表 4-3-1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比較....................................37 表 4-3-2 男女性別在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比較....................................................37 表 4-5-1 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一與二之適配度比較....................................................42 表 4-5-2 女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三與四之適配度比較............................................44 表 4-5-3 男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五與六之適配度比較............................................46 表 4-5-4 全體、女性、男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之適配度比較.................................47. vii.

(9) 圖次 圖 1-1-1 校園自殺自傷事件人數..................................................................................1 圖 2-4-1. Yates 的發展性心理病理模式.......................................................................14. 圖 2-4-2 Nock 之自傷行為理論假說...........................................................................15 圖 2-5-1 研究假設架構圖............................................................................................18 圖 4-5-1 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一....................................................................................41 圖 4-5-2 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二....................................................................................42 圖 4-5-3 女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三............................................................................43 圖 4-5-4 女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四............................................................................44 圖 4-5-5 男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五............................................................................45 圖 4-5-6 男性述情障礙中介模式六............................................................................46.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為高中職學生的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本章共 分為三節,先說明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再針對研究變項給予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根據過往研究指出,臺灣高中職學生中,高達 24.8 % 學生曾有過自傷行爲, 平均故意自傷次數爲 3.9 次(劉惠青、劉珣瑛、黃郁心、鍾嫈嫈、方俊凱,2011) ; 而依據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資料亦發現,民國 94 年校園自殺自傷 事件人數為 275 人,其中高中職學生人數佔 103 人,但是,至民國 102 年, 自殺自傷事件人數卻遽增為 781 人,高中職學生人數亦明顯增加為 282 人、達 近三倍之多(如圖 1-1-1 所示)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6;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14),顯見近年來我國校園自殺自 傷事件有明顯增加之趨勢,且高盛行率之情形,值得加以關注。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自傷自殺意外事 件總人數 高中. 94年 圖 1-1-1. 102年 校園自殺自傷事件人數. 過去研究顯示,約有 13 % ~ 27 % 的青少年曾表示有過自傷行為(Borrilla, Foxb, Flynna, & Roger, 2009; Claes, Luyckx, & Bijttebier, 2014; Jacobson & Gould, 2007; Pierro, Sarno, Perego, Gallucci & Madeddu, 2012) ,且自傷行為的人數與盛行 1.

(11) 率仍隨著時間不斷攀升中(Nock, 2009)。然而,隨著青少年自殺自傷事件逐年 增加,許多研究者已逐漸將研究焦點從「自殺行為」轉為「自傷行為」,並探討 自我傷害行為之成因與介入成效(Baetens et al., 2014; Nock, 2009;Tang et al., 2011; Victor & Klonsky, 2014),主要原因在於自傷行為是自殺行為非常重要的預 測因子(Cheung et al., 2013; Hamza, Stewart, &Willoughby, 2012; Klonsky, May, & Glenn, 2013; Nock, Joiner, Gordon, Lloyd-Richardson, & Prinstein, 2006; Tang et al., 2011) ;Nock 等人(2006)以具自傷行為的住院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七成的 青少年同時併有自殺意念、一半的青少年曾有過自殺嘗試;Tang 等人(2011) 則針對 2,013 名 10 至 24 歲的中國武漢學生進行自傷行為、自殺意圖及自殺 行為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自傷行為與自殺意念具有顯著正相關,且有 22.0 % 具有較嚴重程度之自傷者,同時也表示自己曾有過自殺嘗試;Cheung 等人(2013) 的研究亦指出,自傷行為與自殺行為具有顯著正相關,且高致命性自傷行為被視 為自殺行為之重要預測因子。據此可見,自傷行為是自殺行為相當重要的預測因 子,因此若能及早了解自傷行為之相關因素,便可及早預防自殺行為之發生,進 而降低青少年自殺行為之盛行。 關於青少年自傷行為之成因,許多研究已分別檢視不同的危險因子 (Asgeirsdottir, Sigfusdottir, Gudjonsson, & Sigurdsson, 2011; Alfonso & Kaur, 2012; Nixon, Cloutier, & Jansson, 2008; Nock, 2010) ,亦有研究者嘗試提出相關的理論假 說模式(Linehan, 1993; Nock, 2009; Yate, 2004);Linehan(1993)認為,個體在 兒童時期,照顧者對個體的不當管教(低支持和高控制性)與不良的家庭功能, 將導致個體擁有失功能的情緒調節能力和不佳的社交互動技巧,進而增加個體自 傷行為的可能性;Yates(2004)更進一步提出一個發展性心理病理模式,來解 釋青少年的自傷行為;該模式指出,個體早年家庭中被不良對待的經驗,會增加 個體負向的自我與他人感受、失功能的情緒調節能力、模糊的人我界線及無法有 效處理發展階段議題,進而產生孤獨、自我苛責、衝動等問題,因而引發青少年 2.

(12) 時期的自傷害行為;Nock(2009)亦提及,個體於兒童時期的不良被對待經驗 和家庭對其敵意或家庭危機,將導致個體具有個人內在脆弱因子(高負向情感與 高負向認知及低壓力耐受性)與人際互動上脆弱因子(不良溝通技巧和社交互動 能力),進而導致後續的自傷行為發生。 由上述理論假說可知,個體早年的家庭環境,會讓個體逐漸發展出不良之心 理病理因素,最後再導致自傷行為;因此,本研究將先聚焦於家庭環境部分,接 續探討可能發展之不良心理病理因素,而後嘗試瞭解這樣的歷程,對青少年自傷 行為之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與背景文獻回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目前臺灣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之現況。 二、探討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三、探討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的預測力。 四、探討述情障礙在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提之主要變項的定義更為明確,在此節界定研究提及的研究變 項之操作性定義,分述如下: 一、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包含家庭關係中的各種面向,家庭提供個體一個成長的環境,並於 物質、精神、情感等方面滿足個體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個體得以在家庭系統中健 全發展(蕭淑惠、陳若琳,2010) 。不同的研究所採用之家庭功能定義不盡相同, 本研究採用簡式家庭功能量表評估高中職學生之家庭功能,其中包含八個向度, 分別為凝聚力、衝突性、情感涉入、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 3.

(13) 責任。各向度內涵如下: 1. 凝聚力:家庭成員間所感受到的親密感、信任感與支持度;此分量表得分愈 高,表示家庭凝聚力愈高。 2. 衝突性:家庭中所表達出的憤怒、批評、攻擊與衝突等;此分量表得分愈高, 表示家庭衝突性愈高。 3. 情感涉入:家庭成員彼此間情感過度干涉,造成彼此的壓力、負擔;此分量 表得分愈高,表示家庭情感涉入愈多。 4. 情感表達:家庭成員是否可彼此適當表達情感並瞭解所表達的情感;此分量 表得分愈高,表示家庭情感表達愈多。 5. 溝通:家庭成員間能直接表達出個人想法與意見及其被瞭解的程度;此分量 表得分愈高,代表家庭溝通愈好。 6. 問題解決:當家庭面對外界新的刺激或挑戰時的因應歷程與適應能力;此分 量表得分愈高,代表家庭問題解決能力愈好。 7. 獨立性:家庭成員的自主程度,亦即為家庭對成員的控制程度;此分量表得 分愈高,代表家庭獨立性愈高。 8. 家庭責任:家庭成員是否有其特定的角色並接受與盡其應有的責任;此分量 表得分愈高,表示家庭角色與責任愈好。. 二、述情障礙 述情障礙(Alexithymia)意指個體有辨識和描述個人主觀感受之障礙 (Scarpazza, Pellegrino, & Lãdavas, 2014),是一種情緒調節能力的缺失;也代表 個體在與他人互動中,缺乏辨識、轉譯及表達個人主觀情緒狀態與情緒想法之能 力(Aust, Hartwig, Heuser, & Bajbouj, 2013) 。本研究以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第三 版(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 III, TAS III)評估高中職學生之述情障礙,該量 表包含三個分量表:無法以言語描述與表達感受;無法區辨內在情緒感受;以及 4.

(14) 外在導向型的思考。本研究中述情障礙以研究參與者在「多倫多述情障礙」各分 量表上的得分來表示,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該向度的表現越困難。. 三、自傷行為 本研究所指稱的自傷行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是指直接且蓄意地 破壞個人身體組織、但不伴隨死亡意圖,且這些行為並不等同於從事某些行為會 伴隨著非預期中之傷害性行為,如抽菸導致肺癌,並且,自傷行為也不同於所謂 的自殺行為,且社會上所認可的身體性改造,如刺青、打耳洞等也不被認為是自 傷行為(Nock, 2009)。. 5.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綜合整理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相關文獻,以對變項間之關 聯進行深入了解與和探究。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 關研究、第二節為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家庭功能與述情障 礙之相關研究,以及第四節為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述情障礙為中介變 項。. 第一節.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許多研究皆已發現,家庭功能因素對於個體的自傷行為,具有重要影響性。 Conterio 和 Lader(1998)觀察臨床案例發現,具自傷行為之個案,通常其家庭 中的規則較容易產生變動、且規範具不一致性;Gratz(2006)以大學生為研究 對象,發現在女大學生中,不良的家庭功能(父母對子女情感忽略和過度保護) 與自傷頻率有顯著關聯,換言之,當父母未提供子女所需的情感支持,以及過度 保護子女生活、未給予子女獨立成長的空間時,子女自傷行為的頻率就會增加; 另外該研究也發現,在男大學生中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情感忽略亦和男大學生的 自傷頻率有關,據此可見不論性別為何,當父母對子女表達的情感支持較少時, 子女產生自傷行為的風險也會較多。 在 Adrian、Zeman、Erdley、Lisa 與 Sim(2011)的研究中,研究者邀請 99 名平均年齡 16 歲、有自傷行為並接受住院治療的青少女作為研究對象,以結構 方程模式分析後發現家庭互動關係會影響情緒調節的失功能,進而引發自我傷害 行為;同時該研究也指出,家庭互動關係亦對青少女之自我傷害行為具直接預測 效果,換言之,即當家庭關係愈和諧、青少年自傷頻率就愈低,但家庭衝突愈多、 青少年自傷頻率就會愈高。 You 與 Leung(2012)採用採用零膨脹波氏模型(zero-inflated poisson regression analyses)檢驗家庭無效性(family invalidation)在青少年自傷行為中 6.

(16) 扮演之角色;他們針對香港 4,782 名、平均年齡 14 歲之國、高中生進行為期兩 年的追蹤研究,研究中所謂家庭無效性是依據 Linehan(1993)提出之自傷行為 發展模式所定義,即為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造成青少年無效之情緒性經驗,如:感 到不被尊重、感到被小看,以及不能在家中表達真實感受等無效之經驗;研究結 果發現,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家庭無效性(family invalidation)皆可顯著預測第二 年自傷行為之發生;換言之,當子女知覺家庭未能給予其適當的情緒回應和有效 的成長環境,便可能引發自傷行為。 Baetens 等人(2014)則比較有、無自傷行為的青少年,發現有自傷行為的 青少年比起無自傷行為青少年,其認為父母有較多的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而父 母自陳之高控制與低支持之態度,亦會顯著地增加青少年自傷行為之發生; Halstead, Pavkov, Hecker 與 Seliner(2014)的研究結果亦顯示,不良的家庭功能 (家庭成員低溝通性、無共同目標和情感連結)易提升青少年自傷行為之風險, 且當家庭內部缺乏結構與規則時,青少年的自傷頻率與自傷持續時間亦會提高。 Selekman(2002)在其以臨床案例進行的研究也指出類似的情形,其描述個 案與其家庭確實存有一種「無連結」的感覺,即一種疏離感;甚至有研究指出, 那些具有自傷行為的人通常會有種孤寂的感受(Briere & Gil, 1998) 。換言之,當 家庭缺乏適度的親密感與信賴感時,個體產生孤單的感受,會因此提升了自傷行 為的風險。 從上述研究不難發現,不良的家庭功能與青少年自傷行為具有重要的關聯性, 故本研究將重複驗證,在臺灣本土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樣本中,不良的家庭功能 是否同樣能預測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7.

(17) 第二節.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 述情障礙(Alexithymia)一般亦譯為「情感表達不能」或「情感失語症」 (林 育臣、陳展航,2006),指的是個體在與他人互動中,缺乏辨識、轉譯及表達個 人主觀情緒狀態與情緒想法的缺陷(Aust et al., 2013) ;其具體內涵為無法清楚辨 識個人當下主觀感受且難以用言語清楚表達情緒,並且偏好使用外化式思考,且 曾被視為是心血管疾病等生理疾患之危險因子(Mallinckrodt, King, & Coble, 1998; Peters & Lumley, 2007)。 Gratz(2006)的研究指出,當個體越不善表達感受、對情緒刺激越具有高 度敏感性和強烈情緒反應傾向時,就越容易出現自我傷害行為,意即個體的情緒 表達與反應能力,和自傷行為具有高相關與具預測力。 另一方面,早期即有研究指出,自傷行為與個體難以辨識情感、無法適當描 述情緒之情緒調節能力有關(Suyemoto & MacDonald, 1995; Solomon & Farrand, 1996)。Solomon 與 Farrand(1996)透過質性訪談發現,具自傷行為之個體會 透過具體的傷害行為來控制和表達內在難以描述的情緒,即透過自傷行為來調解 自身情緒反應;這般難以辨識、描述情緒的障礙,與述情障礙之特徵相仿。而後, Paivio 與 McCulloch(2004)針對 100 位平均年齡 21 歲的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指出,大學生之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具高度正相關、且具顯著預測力, 換言之,當個體具有難以辨識、描述感受之障礙時,可顯著預測其自傷行為之發 生。 進一步地,後續研究發現,在述情障礙的三個特徵部分(難以辨識感受、難 以描述感受及外向式思考)當中,以難以辨識感受與難以描述感受這兩個特徵, 和自傷行為最具關連性。Polk 與 Liss(2007)針對自傷行為者的心理特質進行 探討,以 220 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指出,有無自傷行為者在述情 障礙量表的分量表中具有不同的影響性,其中,難以辨識感受與難以描述感受等 二因子,可顯著預測個體是否有自傷行為。 8.

(18) 相同的研究結果亦在其他研究中顯現,Lambert 與 Man(2007)將研究對象 分為有自傷行為組與無自傷行為組,並以問卷調查之方式探究述情障礙於自傷行 為中是否扮演重要角色,結果指出,青少女之自傷行為和其整體述情障礙表現具 有顯著相關,其中,個體難以辨識感受與自傷行為之間的相關係數達.59,且難 以辨識感受可顯著預測自傷行為之發生。 Borrilla 等人(2009)的研究也指出,述情障礙為可顯著預測自傷行為,並 且,述情障礙量表中的「難以辨識感受」因子最具預測力;Garisch 和 Wilson(2010) 也發現,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比起從未有過自傷行為的青少 年,自傷行為者表現出較多的述情障礙。 綜合上述文獻之回顧,我們可以發現,述情障礙可正向預測自傷行為,且以 難以辨識感受和難以描述感受這兩項因素最具預測力,因此本研究也將重複驗證, 在臺灣本土的高中職學生大樣本中,述情障礙(以難以辨識感受與難以描述感受 為代表)是否能同樣正向預測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9.

(19) 第三節.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相關研究. 不良的家庭功能包含著家庭衝突與親子關係涉入程度過高,以及父母和孩子 間界線模糊等,這些不良功能常會導致孩子情緒發展不健全(Mallinckrodt et al., 1998)。過往即有研究顯示,若個體早年處於失功能的家庭環境中,易導致其成 人時期之述情障礙傾向(Aust et al., 2013; Kench & Irwin, 2000; Mallinckrodt et al., 1998; Thorberg, Young, Sullivan, & Lyvers, 2011)。 Mallinckrodt 等人(1998)的研究發現,家庭失功能(family dysfunction)與 個體的述情障礙具顯著正相關,而其研究中的家庭失功能指的是個體獨立性低 (親子界線模糊、兒女被迫與父親或母親結盟來抗衡母親或父親)。 King 與 Mallinckrodt(2000)的研究以 33 名大學諮商中心的個案和 32 名非 個案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邀請兩組學生填答述情障礙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及家 庭環境量表,結果指出尋求諮商中心協助之個案比起非個案學生,反應出較多的 家庭失功能狀態和述情障礙的現象;同時研究亦指出,當家庭和諧度與個體的獨 立性越低時,其辨識個人感受之障礙程度就越高,並且,當親子間出現角色界線 模糊、害怕分離及過於控制時,皆與個體辨識感受之障礙具有關聯性。 Kench 與 Irwin(2000)進一步指出,在家庭功能的因子中,家庭和諧度與 表達性兩因子與難以辨識感覺呈顯著負相關;而衝突、過度涉入則與難以辨識感 覺呈顯著正相關。其中,家庭成員間的情感表達更對個體述情障礙之表現具有顯 著預測力,即當童年時期,家中較少表達彼此情感時,個體於長大後,越有可能 出現述情障礙,特別是對難以辨識個人感受最具影響性。類似地,近年來亦有研 究指出,當個體在兒童時期的家庭功能不佳(遭遇到負向情緒經驗無法向家人表 達情感、家人無法給予情緒上支持),可顯著預測成人時期具有述情障礙(Aust et al., 2013)。 Thorberg 等人(2013)亦透過後設分析檢視家庭互動關係與述情障礙之間的 關聯,結果顯示個體的述情障礙與父母長期的的過度保護、控制具有顯著相關; 10.

(20) 換言之,當家庭成員對子女的控制程度越高,予以的自由度越少,個體產生的述 情障礙的危機程度越高。 儘管過去已有部分研究指出不良家庭功能可預測述情障礙,但這方面的研究 仍相對有限,因此本研究以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樣本,來重複檢證,不良的家庭 功能是否能同樣預測述情障礙。. 11.

(21) 第四節. 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述情障礙為中介變項. 綜覽過往文獻,目前尚未有同時探討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影響的 研究,因此,本研究嘗試回顧相近之文獻,以推導與假設三者之關聯歷程。 首先,在理論假說部分,Linehan(1993)認為,個體年幼時家庭功能不良 與主要照顧者予以不當管教(即高控制與低支持之態度),可能會導致其後續社 交技巧不佳且缺乏適當的情緒調節能力,進而引發個體自傷行為的可能性。 Yates(2004)則進一步歸納出一個發展性心理病理模式,來解釋青少年的 自傷行為;如圖 2-4-1 所示,個體早年於家庭中所遭遇的創傷性經驗可能會影響 五種核心適應性能力,分別為動機能力(Motivational competence) 、態度能力 (Attitudinal competence)、工具能力(Instrumental competence)、情緒能力 (emotional competence) ,以及關係能力(relational competence) ;這些能力是有 益於個體完成發展性任務,而彼此的交互作用可共同建構出個體的適應性功能。 然而,個體在照護環境中所遭遇的創傷經驗,會透過不同的心理病理途徑影 響此五種核心能力,進而產生自傷行為。首先,個體的創傷經驗會引發其負向他 人表徵,意指對他人不抱有期待並且缺乏動機追求人際關係之連結,如此的孤立 行為,透過自傷得到補償感。其次,幼時的創傷經驗促使個體產生負向自我表徵, 即原本應該從愛與關懷環境發展出來的態度能力,因為照護者的冷落和受創經驗, 使得他們對自己充滿敵意與批判,所以透過自傷行為來證明自己有多不好、需要 受到懲罰。再者,創傷經驗也影響了個體的整合能力,無法有效反映他人、甚至 是自我的情緒狀態,因為受創的個體缺乏工具能力來處理自我情緒;換言之,個 體無法透過心智表徵化的方式,以精確的文字來表達情緒經驗,因此無法有效整 合情緒與認知。這樣的缺陷促使個體透過生理感受來控制自己的想法與信念,也 就是說自我傷害可能是一個補償性策略,做為心智表徵化的替代性作法,使個案 可以處理其情緒性經驗。 此外,早期環境中的受創經驗亦會導致孩子產生情緒失調的缺陷;一般而言, 12.

(22) 情緒調節會影響個體自我調節行為和衝動控制性,也會影響個體完成發展階段任 務;由於受創經驗將引致情緒失調,進而影響個體的情緒能力,無法適時調節情 緒並且對於情緒刺激具有較高的反應,而這般不健全的情緒能力亦會因缺乏衝動 控制能力而產生自傷行為,個體透過自傷行為去調節被觸發的情緒反應。 最後,幼時經歷的創傷經驗也影響了個體無法有效建立、維持自我與他人之 間的界線,無法區辨自我與外在環境。無法區分人我界線的個體,難以與他人建 立互惠、同理的關係連結,即適應性能力中的關係能力受到影響,在社交互動中 缺乏與人連結關係的技巧,在同儕關係中表現較多攻擊性與侵入性的行為,個體 為了保護自己不再於社會關係中投入真誠關懷,擔心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互動可能 會使其失去自我;這些缺乏關係能力的個體透過自傷行為的疼痛感,為自我的界 限畫上記號,使他們可以掌控經驗而不致成為混亂的自我。 在這五種心理病理途徑當中,本研究聚焦於工具能力與情緒能力之上,也就 是創傷經驗影響了個體整合自我情緒經驗的能力,未能適當表達自身情緒狀態, 且無法適時調節自身情緒,同時,創傷經驗也影響了個體認知與情緒的整合能力, 受創的孩童較難使用文字去描述個人內在狀態,且問題歸因的焦點較為單一。由 於小時候在一個不安全的照護環境中成長,個體的情緒能力發展較不健全,無法 安撫自我情緒上的波動,缺乏自我調節、緩解的能力,最後選擇自傷行為來處理 自我的情緒反應。綜合上述,顯見幼時創傷經驗確實影響了個體情緒適應能力, 包含描述、辨識與調節之能力,進而引發自傷行為之危機。. 13.

(23) 圖 2-4-1. Yates 的發展性心理病理模式. 資料來源:Yates, T. M. (2004).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of self-injurious behavior: Compensatory regulation in posttraumatic adapt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4(1), 35-74.. Nock(2009)綜合整理各方面文獻後,推論出自傷行為之發展與維持的理 論假說;如圖 2-4-2 所示,基因上的高情緒/認知反應、兒童時期的受虐經驗及家 庭中的敵意/批判等都是基本的危險因子,這些危險因子會使得個體發展出個人 內在與人際互動上的脆弱因子,個人內在的脆弱因子包含高度的負向情感與負向 認知及低壓力耐受性;而人際互動上的脆弱因子則為不良溝通技巧與社交互動能 力;當個體的內外在脆弱因子碰上壓力事件時,可能會引發個體使用自傷行為的 方式來調節自我情緒經驗。 當中,本研究聚焦於家庭功能不佳(如敵意與批判)如何影響個體脆弱性(如 高負向情感和不良溝通技巧),進而影響個體的自傷行為(意即當個體具有高度 負向情緒且因缺乏溝通技巧而未能適時向外表達時,個體會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 因應外在壓力刺激所帶來的不適感)。 14.

(24) 圖 2-4-2. Nock 之自傷行為理論假說. 資料來源:Nock, M. K. (2009). Why do people hurt themselv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self-injur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2), 78-83.. 綜合回顧上述三方面之理論假說後,本研究整合性地推導個體早年的家庭環 境(不良家庭功能) ,會讓個體逐漸發展出不良之心理病理因素(述情障礙) ,最 後再導致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另外根據前述三變項之實徵研究回顧,不良家庭功能可正向預測述情障礙與 自傷行為;同時,前述研究中也多次檢視當個體具有描述與辨識個人情緒障礙時, 這些述情障礙的表現可正向預測自傷行為。因此本研究依據前述之實徵與理論假 說內容,據以假設不良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述情障礙扮演著中介角色 (mediator) ,即不良的家庭功能導致個體的述情障礙,進而正向影響自傷行為。 另一方面,無論是 Paivio 和 McCulloch(2004)探討童年時期受虐經驗與青 少年時期自傷行為間之關係,或者是 Swannell 等人(2012)探討童年受虐經驗 15.

(25) 與長大後連續性自傷行為間之關係,以及 Hsu、Chen 與 Lung(2013)研究親子 關係與自傷意圖間之關係等相近文獻,述情障礙皆扮演著中介角色。 Paivio 和 McCulloch(2004)以 100 名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兒童受 虐經驗與自傷行為之關係,該研究於結果指出,個體兒童時期受虐經驗對自傷行 為之影響中,述情障礙扮演著中介的角色,即童年時期的受虐經驗,包括家人對 其之情感忽略、情緒和生理虐待,會導致個體於青少年時期產生述情障礙、進而 產生自傷行為;換言之,那些具有自傷行為的人們可能自幼缺乏適當的情緒照護, 其後會發展出強烈的負向情感且易逃避這負向感受,接著便有較高可能會發生自 我傷害行為。 Swannell 等人(2012)表示,過去有多篇研究已指出,個體早期的受虐經驗 與自傷行為具高度的相關性與預測性,為釐清其中相關之因子,研究者以電話調 查之方式,針對 11,432 名平均年齡 52 歲之澳洲人作為研究對象並進行資料蒐集, 研究結果中男、女性反應結果並不相同,女性童年受虐經驗和自傷行為間之關係 中,述情障礙達部分中介效果,然而在男性研究對象中並無發現相同之中介效果。 換言之,兒童時期所遭遇之不良對待,特別是忽視與身體虐待會透過影響個案辨 識與描述情緒之能力來增加爾後自傷行為發生之機率。該研究中所提及之性別差 異於本研究中亦會進行進一步地探討。 類似地研究,Hsu 等人(2013)針對南臺灣某醫學中心附設醫院急診部的自 傷病人所做的研究發現,母親與兒女間的關係(bonding)越不佳,越容易讓兒 女有難以辨識個人感受之述情障礙產生,進而提升個體的自殺意圖;換句話說, 親子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兒女述情障礙之表徵,並且增加自傷、自殺之風險。 因此,整合綜上所有研究之論述和結果,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均與自傷行為 有關聯,可作為了解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之重要因子,並且根據理論假說之推導、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實徵研究整理,以及上述三篇相近文獻回顧, 本研究假設,述情障礙於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即家庭功能 16.

(26) 表現愈不佳,個體述情障礙之表現愈顯著,進而影響自我傷害行為之風險。 除此之外,本研究亦將進一步以性別做區分,將研究參與者分為男女兩組, 以探討男女性別的自傷行為盛行率、家庭功能表現、述情障礙得分,以及述情障 礙於男女性別樣本中是否同樣具有中介效果。一直以來,關於男女性別的自傷行 為及其成因都是眾多文獻之焦點(Gratz, 2006; Yates, Tracy, & Luthar, 2008; Bureau et al., 2010; Tang et al., 2011; Baetens et al., 2014) ;其中,男女性別之自傷 盛行率更為多數研究之焦點,Yates 等人(2008)以 1,281 名在高收入家庭成長 的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並以橫斷性與縱貫性研究方法了解自傷行為盛行率及相 關因子,研究中將 1281 名於高收入家庭成長的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 女性自傷行為盛行率明顯多於男性;You, Leung 與 Fu(2012)的縱貫研究也發 現同樣結果,且兩性使用之自傷方式也不盡相同;Bureau 等人(2010)亦指出, 自傷行為背後之成因具有男女性別之顯著差異性。 不過卻有研究指出,不論是採取輕微或嚴重的自傷方式,男性自傷的比率皆 顯著高於女性(Tang et al., 2011);甚至也有研究指出,男女性別之自傷行為盛行 率並無顯著差異(Baetens et al., 2014)。 此外關於本研究中之中介變項-述情障礙,過去亦有研究探討男女性別之述 情障礙表現之差異(Levant, Hall, Williams, & Hasan, 2009; Tahir, Ghayas, &Tahir, 2012);Levant 等人(2009)透過後設分析研究來比較男女之述情障礙表徵,結 果顯示不論是臨床個案或是非臨床個案,男性皆顯著比女性擁有較高的述情障礙; 但是在 Tahir 等人(2012)之研究卻無發現男女之述情障礙有顯著差異,因此本 研究除探討述情障礙之中介效果外,亦探討本土男女性別之述情障礙比率。 綜合言之,過往研究指出不同之家庭功能對男女之自傷行為具有不同影響, 又男女性別之述情障礙表徵可能具有差異,故本研究除假設述情障礙於家庭功能 對自傷行為影響具中介作用外,更進一步區分男、女性別兩組,來對此中介模式 進行分析和檢證。 17.

(27) 第五節 研究假設 根據前四節所述之理論假說推導、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實徵研 究整理,本研究假設模式圖如圖 2-5-1 所示,即「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 述情障礙具中介作用。」. 圖 2-5-1. 研究假設架構圖. 根據文獻回顧和圖 2-5-1 之假設架構圖,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良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有顯著相關並具有預測力。 1-1 不良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具有顯著相關。 1-2 不良家庭功能可顯著預測自傷行為。 假設二: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有顯著相關並具有預測力。 2-1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具有顯著相關。 2-2 述情障礙可顯著預測自傷行為。 假設三:不良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有顯著相關並具有預測力。 3-1 不良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具有顯著相關。 3-2 不良家庭功能可顯著預測述情障礙。 假設四:述情障礙能中介不良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 假設五:男女性別於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上具有顯著差異。 18.

(28) 5-1 男女性別的家庭功能具有顯著差異。 5-2 男女性別的述情障礙具有顯著差異。 5-3 男女性別的自傷行為具有顯著差異。 5-4 男女性別之述情障礙中介於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具顯著差異。. 19.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運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統計分析有效之問卷,以實徵數據考驗各 項研究假設。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對象、第二節為研究工具、第三節 為研究程序,以及第四節為統計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用林旻沛教授所主持之科技部研究計畫:「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 癮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研究(第一年)」中的研究參與者與研 究資料,來做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和資料分析;研究者在此計畫中參與部分為: 文獻整理、部份資料建檔,以及資料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的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分層(高中、高職)、 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抽樣。依據教育部統計處官方網站所提供 100 學 年度之資料,全國高中生人數為 401,958 人、全國高職生人數為 366,449 人, 兩者比例約為 52 : 48 ;本研究依此比例,於 2013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2 月期 間,針對兩所高中、兩所高職抽出 2,253 位高中職學生(高中生 1,152 位、佔 51.13 % ;與母群的比例接近);當天到校且在班之受測總人數為 2,194 人,最 後有效問卷數為 2,170 份;故問卷回收率為 97.38 % 、問卷反應率為 98.91 % , 以及有效樣本回收率為 96.32 % 。 在有效樣本中,高中生有效樣本數為 1,127 人、佔 51.94 %;高職有效樣本 數為 1,043 人、佔 48.06%。在性別的有效百分比上,女性佔 52.13 % 、男性為 47.87 %。. 20.

(3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一、簡式家庭功能量表 (一)量表內容與計分 家庭功能量表由王淑惠(2001)透過國內外文獻和相關量表的回顧與整理, 再輔以本土化的質性訪談,找出代表家庭功能的重要向度並進行整理與分析編製 而成,此量表採 Likert 式五點量尺方式計分(幾乎沒有、偶而有、一半有一半沒 有、很常有、幾乎都有)(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 家庭功能量表共 44 題,包含八個分量表,分別為凝聚力、衝突性、情感涉 入、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 (二)量表信、效度 該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王淑惠(2001)的研究指出,八個分量 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73 到 .90 ;邱郁雯(2003)以 306 個家庭為樣本, 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59 到 .85 之間。 Ko 等人(2004)針對王淑惠(2001)之研究,選取高因素負荷量之題目, 發展出「簡式家庭功能量表」,使用的是折半版本、題數為 22 題。而本研究欲 測量整體家庭功能,且因考量施測總題數之長度,故使用折半版本,題數共為 22 題;此外,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中,為求八個分量表概念一致,本研究先將「衝 突性」與「情感涉入」進行反向計分,而後再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在本研究中,此 22 題簡式家庭功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達.94,並且 以驗證性因素分析 ( Confirmatory Factory Analysis ) 進行因素模式驗證,亦發現 八個分量表的八因素模式之整體模式適配度佳 (CFI=.94、NFI=.93、IFI=.94),且 八個因素之因素負荷量介於.63 至.90;因此,該 22 題簡式家庭功能量表具有良 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與建構效度。. 21.

(31) 二、述情障礙量表 (一)量表內容與計分 本研究採用由 Parker、Talor 與 Bagby(2003)所編製之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 (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20)來測量高中職學生之述情障礙程度; 該量表包含三個分量表,第一個分量表為「難以辨識感受」 (Difficulty Identifying Feeling),例如:「我常常不清楚自己有什麼樣的感受」;第二個分量表為「難以 描述感受」(Difficulty Describing Feeling),例如:「我感到難以用恰當的詞語來 描述我的感受」 ;第三個分量表為「外向式思考」 (Externally Oriented Thinking), 例如: 「我喜歡與別人談論他們的日常活動而不是他們的感受」 。每一分量表皆為 李克特氏五點分量表, 1 為「很不同意」 、 5 為「非常同意」 ,各分量表的得分 越高表示該向度的表現越困難。本次研究使用之中文版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乃由 研究者經問卷編制者同意後進行翻譯使用,翻譯版本由精通中英文的語言者進行 同儕檢核,以確定語意使用正確。 (二)量表信、效度 Parker 等人(2003)以 1,933 社區成人為研究對象進行的研究,發現該量表 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α = .86),且三個分量表同樣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 性信度(α 介於.71-.80) ,並且,該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檢證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 因素效度(factorial validity)。而依據文獻回顧,本研究採用「難以描述感受」 與「難以辨識感受」來測量高中職學生之述情障礙程度;在本研究中,這兩個分 量表總和的 Cronbach α 值為 .90 、難以描述感受與難以辨識感受的 Cronbach α 值分別為.67 和.89,其信度在可接受範圍內。. 三、自傷行為量表 本研究以自傷行為量表(Nonsuicidal Self-Injury Scale)評估在過去一年 內,下列 12 種自傷行為之發生次數,包含:割傷自己、燒傷自己、以尖銳 22.

(32) 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畫圖以致流血、嚴重抓傷自己、將尖銳物品插入皮膚或 指甲、使勁拽頭髮、咬傷、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用酸性異體腐蝕皮膚、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猛烈撞擊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青、拳打 自己以致瘀傷等十二題(You et al., 2012) 。此量表為 Likert 六點量表, 0 代 表沒有、 1 代表 1 次、 2 代表 2 次、 3 代表 3 次、 4 代表 4 次、 5 代 表 5 次以上,而自傷行為程度為這 12 題的分數加總。 Klonsky 和 Olino(2008)的研究指出,該量表擁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以 潛在類別分析檢驗該量表能夠有效區辨自傷行為者之型態),並且該量表是 專門用以測量個體的非自殺性意圖之自傷行為(NSSI)。. 第三節 研究程序 研究者所參與的研究小組在進行問卷施測前,先取得高中職校長、輔導主任 及輔導教師之同意,且也取得施測班級的導師同意,而後再進行問卷施測。在施 測過程中,由研究小組先至各高中、職學校,針對輔導教師與導師進行施測訓練, 並給予施測說明書,接著以班級團體方式進行施測。 在施測流程方面,施測人員先向研究參與者說明此次施測目的,並介紹施測 流程,強調研究倫理與保密性,請研究參與者放心、誠實填答;接下來,請研究 參與者先填寫研究參與同意書和個人資料表,填答完畢、隨即收回,並請繼續填 答僅載有問卷編號的身心健康問卷,讓研究參與者了解個人基本資料將被保密, 並解釋相關疑義處。 此外,在問卷填寫前,也告知研究參與者於完成問卷填答後,於下個學期開 學時,會依據其所填答結果,給予個別之回饋報告書,以提高研究參與者誠實填 答之動機。. 23.

(33) 第四節 統計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 SPSS for Windows 22.0 版與 AMOS 18.0 版之統計套裝軟體 來考驗本研究之假設。 一、描述統計 以描述統計來呈現研究樣本的基本人口學特徵,並計算自傷行為盛行率和各 變項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以了解當前高中職學生之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現 況,以及自傷行為之盛行率。 二、獨立樣本 t 檢定 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來比較有自傷行為與無自傷行為的學生,在各家庭功能 分量表和述情障礙量表得分上之差異;並進一步比較男女性別在家庭功能、述情 障礙及自傷行為表現上之差異。 三、皮爾森相關分析 本研究透過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來檢視家庭功能、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的相關性。 四、結構方程式 在五個研究假設的檢證部分,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統計方法,並採用最大概似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s)來估計各模式中的效果和適配度,且考量樣本的代表性,本研究處 理遺漏值(missing data)時選用估計平均數與截距(Estimate means and intercepts) 之功能來處理資料的遺漏值。此外,本研究 α 之統計顯著水準訂定為 p < .05。 在模式的中介效果分析部分,本研究採 Baron 與 Kenny(1986)所提出之方 法,來檢證述情障礙的中介作用是否存在。由於 SEM 的程序允許估計預測變項 的誤差,因此符合迴歸分析的基本假定,並且,以潛在變項進行分析時,因 SEM 的程序已先排除預測變項和效標變項的測量誤差,故通常能提高預測變項對效標 變項的解釋力(程炳林,2003);此外,觀察變項的迴歸分析一次所能考慮到的 24.

(34) 變項有限,且只能證明中介效果,而 SEM 分析可納入所有變項,並可看出變項 與變項間的脈絡關聯,較符合現實世界的變項關係,其生態效度較佳(林志哲, 2014) 。同時,本研究也利用 Sobel test(MacKinnon, Lockwood, Hoffman, West, & Sheets, 2002)來檢證相關中介關係是否成立。. 25.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共分為五節以說明本研究之假設檢證結果。第一節為青少年家庭功能、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現況,以了解目前臺灣青少年之自傷盛行率、男女自傷行 為盛行率,以及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得分情形;第二節探討青少年家庭功能、 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關聯性,並就男女性別之樣本分析變項間之相關程度;第 三節為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差異性分析,比較有無自傷行為 者在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上之差異,以及分析男女性別在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表 現上之差異情形;第四節探討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之預測分析;最後 第五節為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中介模式分析,探討述情障礙是否能 中介不良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 第一節. 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現況. 本節為了解當前臺灣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現況,先據描 述統計分析結果以了解當前家庭功能與青少年述情障礙之狀況,再進一步了解青 少年自傷行為盛行率及所使用之自傷方式。. 一、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描述性統計結果 首先,由表 4-1-1 可知,青少年在家庭功能各分量表之題平均數(量表為 5 點量表)介於 2.48 到 3.89 之間,顯示其「凝聚力」 、 「家庭責任」 、 「問題解決」、 「獨立性」及「溝通」等五分量表的集中量數落在「有時候」到「常常」之間; 而「衝突性」 、 「情感表達」與「情感涉入」的集中量述落於「很少」到「有時候」 之間。更進一步看其中之題平均分數高低,顯示研究參與者大部分在「家庭凝聚 力」得分偏高,在「衝突性」得分偏低。. 26.

(36) 接著,青少年在述情障礙總分和各分量表之題平均數(量表為 5 點量表)介 於 2.62 到 2.76 之間,顯示三者得分的集中量數落在「有些不同意」到「沒意見」 之間。 表 4-1-1 量表. 題數. ◎家庭功能量表 凝聚力 衝突性 情感涉入 情感表達 溝通 問題解決 獨立性 家庭責任 ◎述情障礙 述情障礙總分 困難描述感覺.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描述統計表 平均數. 標準差. 分數範圍(總分). 題平均數. 4 3 2 3 3 2 3 2. 15.55 7.44 4.97 8.94 10.42 7.25 10.61 7.33. 3.23 2.28 1.63 2.91 2.41 1.77 2.39 1.67. 4-20(20) 3-15(15) 2-10(10) 3-15(15) 3-15(15) 2-10(10) 3-15(15) 2-10(10). 3.89 2.48 2.49 2.98 3.47 3.63 3.54 3.67. 20. 53.28. 10.80. 20-84(100). 2.66. 5 7. 13.80 18.33. 3.64 6.22. 5-25(25) 7-35(35). 2.76 2.62. 困難辨識感覺. 二、青少年自傷行為現況描述 研究結果顯示,共有 20.49 %(N =436;95 % 信賴區間為 18.79 % - 22.19 %) 的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內曾有自傷行為;其中女性的自傷行為盛行率為 23.90% (N =265;95%信賴區間為 22.20% - 25.60%) ,男性則為 16.81%(N =170;95% 信賴區間為 15.11% - 18.51%) ,女性自傷行為盛行率顯著多於男性(χ2 (1,N = 2,120) = 16.26,p < .001)。 根據表 4-1-2 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年曾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當中,割傷自己 是最常使用之方式(48.62%) ,其次為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36.01%) , 同時,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也是較多青少年使用的方式 (30.05%) ;另一方面,結果顯示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2.1%)與用漂白劑或清 潔劑擦洗皮膚(2.3%)則為青少年最少使用的自傷方式。 27.

(37) 表 4-1-2. 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436). 自傷行為方式. 人數. 百分比(%). 割傷自己 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 使勁拽頭髮 咬傷自己 猛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 拳打自己以致瘀傷 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 將尖銳的物體,如針、鋼釘、訂書釘等插入皮膚或指甲. 212 157 131 121 119 109 86 61 53 23 10 9. 48.62 36.01 30.05 27.75 27.29 25.00 19.73 13.99 12.16 5.28 2.29 2.07. 燒傷自己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男女樣本使用之不同自傷方式,結果如表 4-1-3 與表 4-1-4 所示,「割傷自己」皆是男女性最常使用之方式,其次為「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 血或留疤痕」 。於女性樣本中,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亦為 其常使用之方式,達 32.08%的女性使用該方式;另一方面,於男性樣本中, 「猛 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則為其使用頻率第三高的自傷行為方式, 達 31.76%的男性使用該方式。 除此之外,男女樣本研究結果顯示,沒有女性使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與 「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之自傷方式;相反地,男性則有近 6%的人使用此 種較為劇烈之方式。 綜而言之,男女性別的自傷盛行率具顯著差異外,選擇的自傷方式也各有所 異,因此,研究假設 5-3:「男女性別的自傷行為具有顯著差異」獲得支持。. 28.

(38) 表 4-1-3. 女性樣本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265). 自傷行為方式. 人數. 百分比(%). 割傷自己 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 咬傷自己 使勁拽頭髮 猛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 拳打自己以致瘀傷 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 將尖銳的物體,如針、鋼釘、訂書釘等插入皮膚或指甲. 132 97 85 75 70 55 44 30 27 4 0 0. 49.81 36.60 32.08 28.30 26.42 20.75 16.60 11.32 10.19 1.50 0 0. 燒傷自己 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表 4-1-4 男性樣本不同自傷行為方式使用人數與百分比(N=170) 自傷行為方式. 人數. 百分比(%). 割傷自己 嚴重抓傷自己以致出血或留疤痕 猛烈碰撞頭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以致瘀傷 使勁拽頭髮 用尖銳物體在皮膚上刻字或圖案以致流血 咬傷自己 拳打自己以致瘀傷 猛烈摩擦皮膚以致流血 將尖銳的物體,如針、鋼釘、訂書釘等插入皮膚或指甲. 80 60 54 51 46 43 42 31 26 19 10 9. 47.06 35.29 31.76 30.00 27.06 25.29 24.71 18.24 15.29 11.18 5.88 5.29. 燒傷自己 用漂白劑或清潔劑擦洗皮膚 用酸性液體腐蝕皮膚. 29.

(39) 第二節. 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本節呈現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結果,第一部分 是以全體樣本進行變項間之相關分析,第二部分為將男、女樣本分開來進行各變 項間之相關分析,以了解男女性別的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間的相關程 度。 一、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一)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結果 如表 4-2-1 所示,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與其家庭凝聚力、情感表達、溝通、 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等皆呈顯著負相關(p < .001) ,並且,其自傷行為 與家庭衝突和情感涉入皆呈顯著正相關(p < .001) 。因此,研究假設 1-1: 「不良 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具有顯著相關」,獲得支持。 (二)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結果 本研究發現述情障礙總分、困難描述感受及困難辨識感受,皆與高中職學生 之自傷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p < .001) 。其中,以困難辨識感受與自傷行為的相 關程度最高,其係數達 .20 為三者最高。因此,研究假設 2-1: 「述情障礙與自傷 行為具有顯著相關」,獲得支持。 (三)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相關分析結果 根據表 4-2-1 所示,家庭凝聚力、情感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獨立性及家 庭責任等家庭功能皆與述情障礙總分呈顯著負相關(p < .001) ,與家庭衝突和情 感涉入皆呈顯著正相關(p < .001) ,並且,困難描述感受和困難辨識感受與家庭 功能各向度間之相關結果亦與總分之相關結果相同。因此,研究假設 3-1: 「不良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具有顯著相關」,獲得支持。. 30.

(40) 表 4-2-1 1. 2. 1.凝聚力. -. 2.衝突性. -.67***. 3.情感涉入. 3. 4. 5. 6. 7. .53***. ***. ***. .65. -.42. -.44***. -. 5.溝通. .76***. -.60***. -.56***. .71***. -. 6.問題解決. .74***. -.47***. -.44***. .62***. .72***. ***. ***. ***. ***. ***. .63***. ***. ***. .61. ***. 9. 10. 11. 12. -. 4.情感表達. 7.獨立性. 8. -. ***. -.60. 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N = 1,985). -.34. -. -.48. -.46. .52. .62. .66. .61***. -. 9.述情障礙總分. -.28***. .24***. .26***. -.29***. -.31***. -.27***. -.27***. -.24***. -. 10.描述感受困難. -.21***. .18***. .19***. -.26***. -.25***. -.19***. -.18***. -.17***. .87***. 11.辨識感受困難. ***. ***. ***. ***. ***. ***. ***. ***. ***. .74***. .18. ***. .13. ***. .20***. -. ***. ***. .23. ***. ***. .60. .68. .25. ***. .53. 8.家庭責任. -.23. ***. -.42. -. -.26. ***. -.27. ***. -.21. ***. -.19. ***. -.20. ***. .90. -. 12.自傷頻率. -.18. .19. .14. M. 15.55. 7.44. 4.97. 8.94. 10.42. 7.25. 10.61. 7.33. 53.28. 13.80. 18.33. 1.22. SD. 3.23. 2.28. 1.63. 2.92. 2.41. 1.77. 2.39. 1.67. 10.80. 3.64. 6.22. 4.08. ***. -.08. -.14. -.15. p < .001. 31. -.13. -.13.

(41) 二、男女性別的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本研究進一步比較男女性別於家庭功能、述情障礙及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 其相關分析結果如表 4-2-2、表 4-2-3 所示。 (一)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結果 不論男、女高中職學生,其自傷行為與其家庭凝聚力、情感表達、溝通、問 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等皆呈顯著負相關(p < .001) ,並且,其自傷行為與 家庭衝突和情感涉入皆呈顯著正相關(p < .001)。 然而,進一步探究其中之相關係數,可發現家庭凝聚力(r = -.20, p < .001) 與衝突性(r = .21, p < .001)與女性自傷行為相關程度為家庭功能因子中較高者; 反觀男性自傷行為與此兩功能因子之相關皆較低;另外,情感表達(r = -.05, p < .001)與男性自傷頻率之相關最低,雖達顯著考驗,仍可得知對於男性而言, 能否於家中自在表達情緒與其自傷行為之關聯並不如其他家庭功能之關係。 (二)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相關分析結果 本研究發現男、女性別之述情障礙總分、困難描述感受及困難辨識感受,皆 與自傷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p < .001)。 進一步比較男、女性別之差異,女性述情障礙總分(r = .22, p < .001)與自 傷行為之相關性高於男性述情障礙總分(r = .14, p < .001)與自傷行為之相關。 當中,女性辨識感受困難(r = .24, p < .001)以及男性辨識感受困難(r = .16, p <.001)皆為述情障礙因子中與自傷行為相關最高者,顯見當個體缺乏辨識個人 感覺能力時,其亦有產生自我傷害行為之風險。此外,也可從相關係數中得知, 辨識感受困難與女性自傷行為之相關高於男性自傷行為。 (三)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相關分析結果 根據表 4-2-2、表 4-2-3 所示,男女性別之家庭凝聚力、情感表達、溝通、問 題解決、獨立性及家庭責任等皆與述情障礙總分呈顯著負相關(p < .001) ,與家 庭衝突和情感涉入皆呈顯著正相關(p < .001) ,並且,困難描述感受和困難辨識 感受與家庭功能各向度間之相關結果亦與總分之相關結果相同。 32.

(42) 接著進一步探究其中之相關係數,對於女性而言,情感表達(r = -.32, p < .001) 與述情障礙總分之相關性最高,其次為凝聚力(r = -.29, p < .001)與溝通(r = -.29, p < .001) ;同時,描述感受困難(r = -.30, p < .001)和辨識感受困難(r = -.29, p < .001)兩分量表在所有家庭功能因子當中,與情感表達之相關程度最高,當青 少女能夠在家人面前說出自己內心感受時,其描述、辨識感受之困難較低。此外, 辨識感受困難亦與溝通(r = -.28, p < .001)具較高之負相關,意即青少女能在家 中表達自己想法並被理解時,其無法辨識個人感受之障礙較低。 另一方面,在男性樣本中,溝通(r = -.32, p <.001)與述情障礙總分之相關 性為八向度中最高者,問題解決(r = -.28, p <.001)與凝聚力(r = -.26, p <.001) 則為其次。同時,在所有家庭功能因子裡,溝通與描述感受困難(r = -.26, p <.001) 和辨識感受困難(r = -.27, p <.001)兩分量表之相關程度最高,意指當家庭成員 間可各自說出自己的想且能夠被理解時,青少年之述情障礙傾向亦較低。. 33.

(43) 表 4-2-2 1. 2. 1.凝聚力. -. 2.衝突性. -.68***. 3.情感涉入. 3. 4. 5. 6. 7. .52***. ***. ***. .66. -.45. -.43***. -. 5.溝通. .78***. -.62***. -.55***. .72***. -. 6.問題解決. .74***. -.53***. -.48***. .62***. .73***. ***. ***. ***. ***. ***. .63***. ***. ***. .62. ***. 9. 10. 11. 12. -. 4.情感表達. 7.獨立性. 8. -. ***. -.60. 女性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N = 1,034). -.40. -. -.51. -.49. .50. .60. .64. .59***. -. 9.述情障礙總分. -.29***. .23***. .25***. -.32***. -.29***. -.26***. -.28***. -.26***. -. 10.描述感受困難. -.23***. .18***. .18***. -.30***. -.23***. -.18***. -.19***. -.19***. .88***. 11.辨識感受困難. ***. ***. ***. ***. ***. ***. ***. ***. ***. .76***. .22. ***. .16. ***. .24***. -. ***. ***. .24. ***. ***. .60. .66. .25. ***. .53. 8.家庭責任. -.25. ***. -.41. -. -.29. ***. -.28. ***. -.21. ***. -.20. ***. -.22. ***. .89. -. 12.自傷頻率. -.20. .21. .16. M. 15.88. 7.32. 4.72. 9.06. 10.64. 7.31. 10.82. 7.42. 52.57. 13.65. 18.27. 1.28. SD. 3.17. 2.32. 1.60. 2.95. 2.44. 1.77. 2.33. 1.64. 10.89. 3.72. 6.09. 3.98. ***. -.12. -.16. -.15. p < .001. 34. -.16. -.12.

(44) 表 4-2-3 1. 2. 1.凝聚力. -. 2.衝突性. -.65***. 3.情感涉入. 3. 4. 5. 6. 7. .54***. ***. ***. .62. -.38. -.45***. -. 5.溝通. .74***. -.56***. -.56***. .70***. -. 6.問題解決. .74***. -.41***. -.41***. .62***. .71***. ***. ***. ***. ***. ***. .63***. ***. ***. .60. ***. 9. 10. 11. 12. -. 4.情感表達. 7.獨立性. 8. -. ***. -.60. 男性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N =943). -.28. -. -.46. -.41. .55. .64. .68. .63***. -. 9.述情障礙總分. -.26***. .25***. .25***. -.25***. -.32***. -.28***. -.24***. -.22***. -. 10.描述感受困難. -.18***. .18***. .20***. -.22***. -.26***. -.20***. -.16***. -.14***. .86***. 11.辨識感受困難. ***. ***. ***. ***. ***. ***. ***. ***. ***. .73***. .14. ***. .10. ***. .16***. -. ***. ***. .22. ***. ***. .58. .70. .25. ***. .53. 8.家庭責任. -.21. ***. -.41. -. -.23. ***. -.27. ***. -.21. ***. -.17. ***. -.18. ***. .90. -. 12.自傷頻率. -.17. .17. .12. M. 15.18. 7.56. 5.23. 8.81. 10.17. 7.17. 10.38. 7.23. 54.04. 13.96. 18.40. 1.15. SD. 3.27. 2.25. 1.61. 2.87. 2.36. 1.77. 2.42. 1.70. 10.67. 3.55. 6.36. 4.19. ***. -.05. -.12. -.17. p < .001. 35. -.11. -.14.

(45) 第三節. 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差異性分析. 本節分為兩部分來比較青少年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間的差異性; 第一部分為探討有無自傷行為者在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得分上之差異,第二部分 則進一步探究男、女性別在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上之差異。 一、有無自傷行為於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上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檢定比較有自傷行為與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各家庭功能 分量表和述情障礙量表得分上之差異,其結果如下(請參見表 4-3-1) : 有自傷行為的同學在家庭衝突與情感涉入得分上顯著高於沒有自傷行為的 同學,即自傷行為同學的家庭內部衝突性較高,或是家人間的關心是過度的,令 其感到壓力而變成彼此的負擔之情形;同時,在家庭凝聚力、情感表達、溝通、 問題解決、獨立性,以及家庭責任等分數上皆顯著低於沒有自傷行為的同學。 有自傷行為的同學在困難描述感受、困難辨識感受,以及述情障礙總分上都 顯著高於沒有自傷行為的同學。 二、性別於家庭功能、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上之差異分析 此外,本研究亦以獨立樣本 t 檢定比較男、女性別學生在各家庭功能分量表 和述情障礙量表得分上之差異,其結果如下(請參見表 4-3-2): 女性在家庭凝聚力、溝通、獨立性以及家庭責任得分上顯著高於男性,同時, 在家庭衝突性與情感涉入(即家人間的關心是過度的、有壓力的、變成彼此的負 擔之情形)得分顯著低於男性。因此,研究假設 5-1: 「男女性別的家庭功能具有 顯著差異」,獲得支持。 另外,在述情障礙總分上,女性顯著低於男性;意即男性之述情障礙表徵較 女性為多,因此,研究假設 5-2:「男女性別的述情障礙具有顯著差異」,獲得支 持。. 36.

(46) 表 4-3-1. 有無自傷行為學生在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比較 自傷行為 沒有自傷行為. 有自傷行為. (N = 1,576). (N = 409). ◎家庭功能 -凝聚力 -衝突性 -情感涉入 -情感表達 -溝通 -問題解決 -獨立性 -家庭責任 ◎述情障礙總分. 15.84(3.10) 7.23(2.24) 4.86(1.60) 9.11(2.91) 10.58(2.37) 7.39(1.72) 10.76(2.34) 7.44(1.64) 52.22(10.78) 13.56(3.62) 17.67(6.19). -描述感受困難 -辨識感受困難 ***. 14.42(3.44) 8.20(2.29) 5.37(1.68) 8.30(2.81) 9.77(2.44) 6.70(1.84) 10.03(2.46) 6.90(1.69) 57.36(9.87) 14.75(3.57) 20.87(5.66). t值. 效果量. -7.59*** 7.74*** 5.67*** -5.04*** -6.00*** -7.11*** -5.55*** -5.97*** 9.48*** 6.10*** 10.29***. 0.44 0.43 0.31 0.28 0.34 0.39 0.31 0.32 0.48 0.33 0.51. p < .001. 表 4-3-2. 男女性別在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之比較 性別. 女 (N = 1,037) ◎家庭功能 -凝聚力 -衝突性 -情感涉入 -情感表達 -溝通 -問題解決 -獨立性 -家庭責任 ◎述情障礙總分 -描述感受困難 -辨識感受困難 *. p < .05. **. p < .01. 男 (N = 945). 15.88(3.17) 7.32(2.32) 4.72(1.61) 9.06(2.95) 10.64(2.44) 7.31(1.77) 10.82(2.33) 7.42(1.64) 52.57(10.78). 15.18(3.26) 7.55(2.25) 5.24(1.61) 8.81(2.87) 10.17(2.36) 7.17(1.77) 10.37(2.42) 7.23 (1.70) 54.04(10.67). 13.65(3.72) 18.27(6.09). 13.96(3.55) 18.40(6.36). ***. p < .001 37. t值. 效果量. 4.81*** - 2.25* - 7.15*** - 1.90 4.33*** 1.82 4.19*** 2.51* - 3.13**. 0.22 0.10 0.32 0.09 0.20 0.08 0.19 0.11 0.14. - 1.93 - .47. 0.08 0.02.

(47) 第四節. 家庭功能與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之預測分析. 為了解變項間預測情形,本研究透過結構方程式來檢證變項間之預測情形。 在檢證之前,為使家庭功能分量表之概念一致,本研究將「家庭衝突」與「情感 涉入」分量表予以反向計分;此外,本研究以平衡分派之方式將自傷行為量表分 為三個分量表,即第 1、4、7、10 題為自傷行為因素一、第 2、5、8、11 題為自 傷行為因素二,以及第 3、6、9、12 題為自傷行為因素三。 由於樣本人數較大時 χ2 值易顯著,因此本研究依據 Martens(2005)之建議, 進一步檢查適配度指標的數值,包括比較適配指標(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規準適配指標(Normed Fit Index; NFI) 、非規準適配指標(Non-Normed Fit Index; NNFI),以及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依據 Hu 和 Bentler(1999)的建議,當 CFI、NFI 及 NNFI 的數值大 於 0.9,以及 RMSEA 值小於 0.1 時,此模式就具有可接受(acceptable)之模式 適配度。 一、家庭功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自傷行為 根據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預測模式結果,顯示該模式具可接受之模式適配 度(χ2 = 749.0(df = 43)、CFI = .949、NFI = .946、NNFI = .921、RMSEA = .087) ,並 且,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具有顯著且負向預測力(β = -.20, p < .001),即整體家 庭功能越不佳時,自傷行為發生的傾向與程度會越高、越嚴重;因此,研究假設 1-2:「不良家庭功能可顯著預測自傷行為」,獲得支持。 接著,進一步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以檢驗不同男女性別樣本之家庭功能對 自傷行為之預測效果。首先,依據女性樣本模式結果顯示,該模式之模式適配度 良好(χ2 = 319.1(df = 43)、CFI = .961、NFI = .956、NNFI = .941、RMSEA = .076), 且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具有顯著負向預測力(β = -.22, p < .001) ,即女性樣本中, 當整體家庭功能越不佳時,自傷行為發生的風險會越高。.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measure human foot volume using 3D scanning rang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oot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ankle circumferenc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