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重點旨在探討領導型態與團隊凝聚力及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 相關研究,以奠定本研究體育志工隊領導型態、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的 理論基礎。

一、

領導型態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

Carron 在 1982 年認為影響團隊凝聚力的因素有領導(leadership)及團隊 (team) 、情境(environment)、個人(personal)等四項因素,就社會認同理論的 觀點來看,領導者為使團隊成為有凝聚力的團隊,必須運用轉換型領導的

建立遠景和激勵鼓舞的特質,使團隊中的個別成員轉化、凝聚共識,提升 個人對團隊的認同感,並能夠在角色內、外行為上,都能朝向團隊目標的 方向而努力(轉引自譚愷悌,2003,頁 37)。

吳益勝(2005)以臺灣地區 92 學年度高中男子甲組排球選手 182 名為 研究對象,探討高中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的現況,比較不同背 景變項選手所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選手 所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是否會影嚮團隊凝聚力的預測。研究發現:在知覺 的教練領導行為的各構面中,以訓練與指導得分最高,其他依序為關懷行 為、獎勵行為、民主行為,以專制行為最低。其次,不同年齡、隊齡、學 校類別及訓練頻率會影響選手對於教練領導行為的知覺;不同隊齡、學校 類別及訓練頻率的選手,其團隊凝聚力有差異。第三,高中男子甲組排球 選手在團隊凝聚力方面的得分高低依序為人際親和、團隊適應、人際吸引、

團隊合作;顯示在平時在訓練中,其所認知的團隊凝聚力構面,以人際親 和最被選手重視。第四,教練的領導行為中的民主行為能有效的預測選手 所知覺的團隊凝聚力。

吳慧卿(2002)以大學校院桌球選手 227 名為研究對象,以自編的「大 學校院桌球隊團隊內部運作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探討選手知覺教練領 導行為、團隊衝突 、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的關係。研究發現:選手知覺到 教練較多的獎勵行為;其團隊凝聚力主要以「人際親和」為形成來源。其

次,不同組別、性別、學校類別及訓練頻率會影響選手對於教練領導行為 的知覺;不同組別、教練相處年數、學校類別及訓練頻率的選手,其團隊 凝聚力有顯著差異。第三,教練的領導行為對於選手團隊凝聚力有其影響 力存在。當教練有高度的非專制領導行為,其團隊凝聚力各構面的得分情 形亦相對提升。另外,研究亦發現除了運動項目的性質會影響團隊凝聚力 的形成,若要有效提升團隊成員間的凝聚力,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活絡可能 為一個有效的方法,而團隊凝聚力的優劣與否,雖不完全是影響團隊成功 的重要因素,但亦有可能因團隊的成功而導致高度的團隊凝聚力。

張文財(2003)以參加高雄市 91 學年度假日盃籃球賽 283 位男女國小 籃球選手為研究對象,採用陳其昌(1993)修訂之「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 凝聚力問卷」為研究工具,探討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間的關係及 其與成績表現的差異性。研究發現:不同背景變項在性別、接觸教練年數 與就讀年級,所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具有顯著差異。其次,不同背景變項 以性別、每週訓練時間、接觸教練年數與就讀年級,在團隊凝聚力上具有 顯著差異。第三,國小籃球選手所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訓練與指導、專 制、民主、關懷、正向回饋)與團隊凝聚力(團隊合作、人際親和、團隊 適應、人際吸引)之相關情形,除了教練專制行為與人際親和及人際吸引 構面無顯著相關外,其他各方面均達到顯著相關;而教練專制行為與團隊 合作及團隊適應達到顯著負相關。

詹仁輝(2006)以救國團的體驗式學習團隊為研究對象,探討團隊中 領導風格、心理安全與凝聚力對團隊學習的影響。研究發現:就領導風格 與團隊凝聚力間的關係來看,「智識啟發」、「魅力影響」及「條件報酬」三 種領導行為與「團隊吸引力」及「團隊整合」具顯著正相關;其次,轉換 型領導的魅力影響對凝聚力具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果。第三,交易型領導的 條件報償對凝聚力具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果,例外管理則不顯著。

譚愷悌(2003)以我國 5 家國籍航空公司員工為對象,探討各小組中 的轉換型領導對團隊凝聚力、群組效力與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並以上行 溝通為其中介效果,分析各構面的預測能力。研究發現:轉換型領導的「啟 發才智」、「建立遠景」、「個別關懷」及「激勵鼓舞」對團隊凝聚力有明顯 正相關;其次,轉換型領導對團隊凝聚力有正向的預測能力。

從領導型態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來看,其文獻多以運動項目中的教 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關係、預測力為主要探討方向。研究發現,教 練的領導行為與風格與對於運動團隊的凝聚力有其影響力存在,而團隊凝 聚力的優劣程度亦會受其教練的領導行為而產生影響,當教練的領導行為 表現的愈民主、積極關懷、親和力,則團隊凝聚力愈高昂。其次,教練的 領導行為中的民主行為能有效的預測選手所知覺的團隊凝聚力;教練專制 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團隊合作及團隊適應構面達到顯著負相關,顯示教練 的領導行為應適當的採取民主的管理方式,以促進團隊凝聚力的提升。另

外,轉換型領導對團隊凝聚力亦有正向的預測能力。

二、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

何彥洋(2004)以陸軍基層單位 798 名官士兵為研究對象,以焦點團 體訪談法及自編「團體凝聚力問卷」為研究工具,探討影響國軍基層單位 團隊凝聚力的因素及量表之編製。研究結果發現:團體凝聚力的組成因素 為榮譽互助、信任關心、破壞凝聚與領導有方。其次,影響團隊凝聚力的 因素有目標一致、人數多寡、領導風格、相處時間、單位特性、成員心態、

團體氣氛。第三,影響團體凝聚力的因素當中,以人情取向的領導風格為 最重要的因素,其次為成員心態、目標一致。第四,培養單位團體凝聚力 要從領導方式著手,對部屬有較多體恤與關懷的領導方式容易使官兵對領 導者產生向心。

第六節 本章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