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風險之相關理論

風險管理起源於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大蕭條期,歐美企業在不景氣下為求 生存透過保險等手段以確保企業生存,當時所謂的風險多半是指企業經營的財務 風險。之後由於環境、傳染病等跨國公共議題之興起,風險管理的觀念開始從金 融保險領域開始擴展至其他領域。風險是風險管理的標的 (宋明哲, 2001)。因此 本節就先以風險的定義開始探討風險管理的意義、功能與理論,進而探討學校風 險管理。

壹、風險的定義

1986 年前蘇聯車諾堡核災後,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教授提出「風 險社會」的學說,此後各界開始意識到現代社會在科技、經濟的進步下除了傳統 自然災害外、在跨國政經活動下有著越來越多的新型態災害威脅著人類。這些風 險帶來的不安全與不確定性會影響全球人類的生活。也促使風險管理從傳統商學 院的保險領域擴大到其他領域。

風險(risk)一詞雖然在日常使用頻率相當高,可是許多人常和危機(crisis)、危 險(danger)混用,實際上風險與危機與危險仍有差異。風險是對目標的不確定性 的影響(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objectives) (ISO, 2009)。Green(1997)概述歐洲對於 風 險 概 念 的 變 遷 是 文 藝 復 興 之 前 的 命 運 論 (fate) 和 文 藝 復 興 之 後 的 決 定 論 (determination)。文藝復興之前的命運論,認為風險是命運的產物,命運是上帝 的意志。文藝復興之後的決定論則使用機率的想法和科學來解釋風險。數學的機 率理論對於風險領域的貢獻很大,促進 20 世紀以機械和科學論述把風險視為統 計計算機會的架構。工業化的過程則對風險有更精確的了解,在這個想法中,自 然世界「可能可以測量、計算和預測」,且命運可由人類的決定所取代,人類的 行為提高了風險而非上帝意旨。也就是說在現代的思考下風險雖然是不確定的但 是並非是無知與不可測的,不同的決定會帶來不同的風險 (古允文、丁華、林建 成, 2010)。Jablonowski(2006)則利用冰山理論描述風險,他認為一般可見的風險 有如冰山在海面上的只占整體風險的一小部分,會造成嚴重損失的潛在風險則有 如冰山在海底的部分一般巨大無比。

鄭燦堂(2007)根據風險的性質把風險的定義分成兩類,一是主觀的看法,指 的是事故發生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一般來說這方面的不確定性並非全是風 險,亦有充滿希望的一面。可以如圖 2-1 所示:

圖 2-1

不確定性關聯圖

引自「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 (鄭燦堂, 2007)

因為不確定性會對組織管理者帶來恐懼與憂慮,使得組織性能降低,可是不 確定性也帶來希望與機會並帶來成功。所以從主觀的觀點來看,風險是指一定情 況下的不確定性,多半是組織成員做某些決定帶來的,此不確定性多半意指: (段 開齡, 1990)

(一)發生與否的不確定。

(二)發生時間的不確定性。

(三)發生的狀況不確定性。

(四)發生後果嚴重性的不確定。

另一個則是客觀的看法,指的是事故發生時遭受損失的機會(chane of loss),

著重於整體及數量的狀況,關注於組織在各種活動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亦指組織 在某一特定時間內的經營活動,如一年間遭受到損失的機率(probability of loss),

此機率介於 0 與 1 之間,若機率為 0 則表示組織在這段期間的經營活動不會遭到 損失;若機率為 1 則表示該時間的經營活動必有損失。所以當經營活動損失的機 率越大,則風險越大。

貳、風險的特性

風險有五種特性 (鄭燦堂, 2007):

一、風險具有客觀性

風險是獨立於人的意識外的客觀性存在,人的任何行為與處境都有一定機率 的風險。所以人只能利用風險管理的手段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和損失程度,不能 徹底消除風險,也就是零風險。

二、風險具有普遍性

在現在的風險社會中,人類所面臨的風險並沒有侷限性可言,例如工業發達 不確定性

恐懼→失敗→損失 希望→成功→獲利

產生的空氣汙染與氣候變遷風險,流行性感冒的傳染則是威脅全球的公共衛生風 險。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新的風險不斷誕生。這些新風險 造成的損失也是越來越大,例如日本福島核電廠的災害帶來的放射性物質汙染的 風險不只侷限於日本福島一地,而是擴張到整個北半球各國。

三、風險具有損失性

有風險就一定有損失的可能。如果風險不會帶來損失,那自然就不需要擔憂 和管理風險了。風險的存在嚴重者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輕者也會降低生產 力使得組織無法順利達成經營目標。所以人們才會不斷的努力尋找迴避、分散或 轉嫁風險的方法。

四、風險具有必然性

風險對個體來說是偶然的,是有機率存在的。但是根據人們長期觀察大量的 風險,發現到風險是遵循大數法則的。也因此可以歸納出風險發生的規律性。人 們可以利用機率和統計學的方式將長期觀察的風險加以整理並計算出發生的機 率與損失程度的可能性。

總體上的必然性與個體上的偶然性的整合,構成了風險的隨機性。例如一個 學區的學生們在上學途中一定會有人發生車禍,這就是車禍的風險發生在學生總 體上的必然性,然而是哪一個學生、在何時、在何地發生車禍則是無法預知的,

這就是車禍的風險發生在個體的偶然性。

所以對於擁有大量個體的組織來說,各種風險的發生是必然的,但是風險對 組織內的個體來說則是偶然的。

五、風險具有可變性

風險在一定條件下是有可轉化的特性。風險的可變性是符合混沌理論的,因 為世上任何事物或多或少都有關聯性,所以事物的變化必然會帶來風險的變化。

尤其是科技和文明的進步會帶來風險因素的變動,例如抗生素的發明降低了細菌 感染致死的風險,可是卻也帶來了細菌抗藥性和病患對某些抗生素過敏的新風險;

課程簡化降低了學生學習壓力的風險,卻帶來了學生基礎學力降低的風險。

參、風險的要素

在闡述風險的定義與風險的特性之後,可以深入了解風險具有四種要素 (荊 濤, 2003)。

一、風險標的(exposure)

風險標的是指暴露在風險下的有形或無形的事物,又稱為曝險部位。以學校 午餐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為例,就醫師生的就醫費用等是遭受食物中毒風險的有形 標的,而學校行政人員要擔負的法律責任、家長對學校供餐的不信任和校譽損失

則是無形的風險標的。

二、風險因素(hazard)

足以引發或提高風險發生機率或擴大損失程度的因素稱為風險因素,一般又 稱為災源。當風險因素越多時風險發生的機率和損失就會越高,反之則越低。例 如學校實驗室的易燃藥品缺乏適當妥善的儲存,水溝排水不良缺乏清理等。風險 因素一般分為三類,如下列:

(一)實質風險因素(physical hazard)

風險標的本身足以引發或增加風險的實質條件。實質風險因素與人的意志無 關,往往來自於風險標的的本質。例如校舍的建材、地理位置、使用性質和消防 設施等均屬影響火災損失的實質因素。

(二)道德風險因素(moral hazard)

對風險標引發或增加風險的行為,多半來自人的惡意行為。例如有人故意縱 火或在易燃物旁使用火。

(三)怠忽風險因素(morale hazard)

對於風險標的損失之預防與防護消極不作為或怠忽,導致風險發生率與損失 程度增加者就是怠忽風險因素,也有人稱為心理風險因素。例如平時對消防器材 以經費不足為由疏於保養,結果火災發生時消防器材無法作用導致災情擴大,或 經營者依恃著有意外責任保險的保障而疏於維護器材導致使用者傷殘就是怠忽 風險

這三種風險因素關聯性簡易整理如表 2-1:

表 2-1

風險因素關聯表

風險因素 實質風險因素 道德風險因素 怠忽風險因素 來源 事物之本質 惡 意 或 不 誠 實 行

怠惰、輕忽與消極 不作為

與 人 的 意 願 之 關 係

無關 來 自 人 的 主 動 作 為

來 自 人 的 消 極 不 作為

來源:整理自「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 (鄭燦堂, 2007)

三、風險事故(peril)

直接造成損失的事件就是風險事故,例如校園有虎頭蜂窩,其中的虎頭蜂叮 螫學童造成傷亡,學生在校外活動期間發生車禍造成傷亡等等就是風險事故。

正所謂無風不起浪,每個風險事故的背後往往起源於一個或數個風險因素。

例如容器積水不清理引來埃及斑蚊孳生的風險因素帶來登革熱流行的風險事 故。

風險事故會替風險標的帶來損失。而風險事故根據來源可分成以下三類:

(一)起源於自然界者:例如地震、豪雨、強風等天災。

(二)起源於人為因素者:例如車禍、火災、戰爭等人禍。

(三)起源於物之本質者:例如汽油與瓦斯易燃,地面潮濕則易滑等。

所以探究風險事故之起源自然就能釐清風險標的與風險因素。

四、風險損失(loss)

因為風險事故帶來生命或財物的非故意(unintentional)減損或滅失就是風險 損失。例如莫拉克風災帶來的豪雨造成房舍被土石流破壞產生的人員傷亡與財損 就是風災的風險損失。

在風險管理中的損失分為直接損失(direct loss)與間接(indirect loss)損失兩種 型態。例如公路坍方造成車輛被土石掩埋就是坍方帶來的直接損失,而道路中斷 期間造成物流業必須改走替代道路而增加的運輸成本就是間接損失。

損失有兩大必備因素:一是「非故意的、非預期的和計畫之外的」;二是「經 濟價值的減少」,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構成損失。例如故意縱火燒自家的房 屋造成自己的財損、學校警衛人員目睹有人破壞學校財物卻不阻止或報警還有校 車因長年駕駛造成輪胎磨損必須更換輪胎就屬於主動的惡意行為、被動的應作為

損失有兩大必備因素:一是「非故意的、非預期的和計畫之外的」;二是「經 濟價值的減少」,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構成損失。例如故意縱火燒自家的房 屋造成自己的財損、學校警衛人員目睹有人破壞學校財物卻不阻止或報警還有校 車因長年駕駛造成輪胎磨損必須更換輪胎就屬於主動的惡意行為、被動的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