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實際情形與問題

本節將呈現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教學情形與問題,並與相關文 獻對照進行討論,茲分為下列結果與討論兩部分做說明:

一、結果

本節主要探討體育師資生在實際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所知覺 到的內容包括教案設計、教學能力、教學步驟實施的影響因素等,以下針對上述列點 說明:

(一) 教案設計

1.依學生能力程度調整教學單元設計之能力不足

教學單元設計為編寫教案的基本能力,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因此設計的內容須先 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析及評估,教學內容不宜過簡單沒有挑戰性,難度也不宜過高,

降低學生學習的動機,應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及學生能力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 上有所收穫。

我覺得是我在技能上的的要求太高了然後活動設計的部分都偏難沒有到完全 符合他們的能力。 (A 訪-3-1-15)

太高估學生的能力,所以整堂課幾乎就是讓大家練習,並且讓我觀察大家的 能力在哪個層度。 (A 教思-4-1-1)

一開始設計教案就應該要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特性,給予恰當的學習 內容。 (B 教思-1-2-47)

45

學生的能力評估和分析,譬如說上一堂課教了什麼,那這一堂課的重點應該 是什麼,就是重點的部分沒有很清楚。 (B 訪-2-1-7)

有些真的是技能上的東西,你要自己去練,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跟責任層級,

有什麼好的活動能跟它結合。 (C 訪-2-3-79)

體育師資生 A、B、C 對於教課班級學生的認識過於短暫,對於授課班級學生的 基本能力只能透過實習輔導老師了解,且容易以自己本身經驗評估學生該階段的能力 發展,因此對於學生的能力評估與期待通常過高。再者,教學單元設計上容易受過去 學習經驗影響,炮製過去動作技能學習的經驗進行教學,促成在與責任層級結合時的 課程內容設計有所侷限。

2.身體活動不易提供情境並與責任層級相互結合

體育師資生在過去體育課的學習經驗中,較少有情境上的教學,因此在設計身體 活動的過程當中不易與責任層級結合,提供學生學習個人與社會責任的情境。

教學設計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怎麼在身體活動裡面,融入情境教育。

(A 訪-2-7-165)

到底情境教育要怎麼設計,因為我覺得從過去的經驗,跟目前來看自己設計 的體育課都還是技能導向,都還是屬於分段教學法,就是說它一個前導活動、

主要活動,最後在一個綜合活動,就是還是以上的思維在進行這種模式的設 計,所以變成說有些東西過於強調在技能的學習,就會忽略掉他們在情意層 面的一些改變,以及他們在情意層面之間發生的問題,就是比較關注學生這 個動作技能。 (B 訪-2-8-178)

46

認知對話的目標要怎麼跟身體活動有連結吧!因為感覺現在還是分開的。

(C 訪-2-3-75)

不知道我的活動設計能不能輔助我,去要求他們要達到的那個認知目標。

(C 訪-3-1-19)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身體活動需要提供學生一個學習個人與社會責任的問題情 境,然而在體育師資生的師資培育學習過程中鮮少有情境教學的設計與學習,促成在 身體活動上偏向於技能的教學設計,並未能順利地與責任層級相互結合。

3.對運動項目學習的刻板印象及過去學習經驗的影響

體育師資生對運動項目學習的刻板印象會影響身體活動的設計,例如:球類項目較 容易提供學生人際互動的情境,例如 : 個人運動項目-田徑屬於個人運動項目較難設 計與人互動的學習任務。在活動上的練習設計,則傾向於過去學習經驗的練習,例如:

學習桌球發球,兩個人一組,互相練習桌球正手發球,學生之間雖有互動,但僅限於 同一組練習的同學。

田徑除了接力外,其他就是個人項目,很難去設計類似團隊合作的情境,等 於就是要特別以一個技術的引導,然後來讓他們互相合作練習這項技術,其 他球類的話比較好設計,就是怕遇到個人項目,這種比較可能必須做一點其 他非技能的合作。 (A 訪-4-1-6)

第一次的教學是跳遠,在田徑這樣的個人項目,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讓我傷透 腦筋,不知道該如何設計,因為在小組活動的設計比較不知所措。

(A 教思-1-1-12)

47

桌球這個項目對我來說也有些挑戰,不斷在思索責任層級的內容與實際情境 的結合,有別於排球團體運動的感覺,桌球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個人項目,所 以在尊重層級我覺得操作起來有一些困難。 (B 教思-4-1-12)

體育師資生仍受過去的學習經驗影響,對於個人項目的身體活動與責任層級的結 合,表示還有需要努力的空間。

4.需教案檢核做確認

由於體育師資生對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課程實施並沒有親身經驗,無法體會學 生在身體活動時會出現的表現行為,因此在教學的情境設計上,體育師資生只能用推 論的方式,假想學生面對情境的行為出現,進而預設小組討論的問題,因此小組討論 時,無法因應當時情境隨機應變,難以延續身體活動時所發生的情境問題,因此體育 師資生認為雖然是按照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課程架構設計,但不確定在身體活動設 計的部分是否符合其精神和內涵,因此在教案上的檢核是必須存在的。

要有一個專家老師幫我們做一個檢核,以這樣設計的話好像就是會有點脫離 TPSR 精神,又或者是這樣做的話沒有達到那個就是我們的要求,我覺得要 有一個人協助檢核,不然真的會不知道自己倒底是做對還是做錯。

(B 訪-4-1-22) 體育師資生在真實的實習情境中,教案設計的可行性通常都是以實習輔導教師審 核為主,然而在本研究體育師資生的實習輔導教師中,僅一位嘗試以個人社會責任模 式進行教學,但運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教學經驗,卻與體育師資生一樣初步嘗試教 學而以,因此在教案上的檢核,也僅以基本的教學流程和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作為審 核的基準,而另一位實習輔導教師並沒有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學習的相關經驗,因此 僅以身體活動設計的可行性作為審核。

48

(二) 教學能力 1.時間掌控能力不足

由於體育師資生教學及課程設計經驗的不足,對於一堂體育課能帶給學生多少活 動及活動的難易度往往難以拿捏,容易過於高估學生的能力,導致課堂上的重複說明 次數增加。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師資師生常常以學生的動作技能表現作為評鑑 自己教課的表現,希望能看到學生達到自己的動作技能要求,因此會將課堂上大部分 的時間花費在動作技能教學及練習上,而忽略了時間的掌控。再者,個人與社會責任 模式對於體育師資生來說是一個相當新且陌生的教學模式,撇除技能教學外,多了與 學生認知對談及討論的時間,如何合理的時間分配,也成了需要再努力的方向之一。

時間掌控不好,變成說後面有一些小組討論會被忽略掉,就直接進入反省和 自省時間,有些課是我在身體活動太久,時間耗掉來不及拉回來做討論。

(A 訪-4-3-76)

接下來的課程需要嚴格審慎進行時間與活動量的管控,否則有時候會因為學 生的一項需求與要求而使整堂體育課的規劃被打亂。 (A 教思-3-1-6)

在時間上面確實有影響,因為在意識談話的部分,以及在我們這個課程最後 的小組討論這樣子這兩個時段其實加進去,多多少少影響到了十分鐘。國中 體育課就只有四十五分鐘,在暖身完、分組、示範這樣時間扣下來,真正實 際在操作的時間非常有限。 (B 訪-2-9-208)

因為時間的關係,後面小組討論也沒有確實的執行,所以時間的掌控是非常 重要的,因為時間的拿捏會影響到整體教案的完整度及模式教學內容是否一 致。 (B 教思-1-2-41)

49

桌球課最後的反思發現學生開始不太在乎反思這件事情,覺得無趣沒有用,

也沒有真正的去思考自己所作所為,是否是因為每次反思的時候都已經下課 了,學生也隨著心浮氣躁,所以時間控管應該要更為重視。(B 教思-4-2-30)

因為要留時間討論,還有自省時間,所以我就一直看錶很緊湊,然後一直看 錶,大概還要抓什麼時候要停,可是有時候身體活動的時候會希望他們練到 一個程度才結束。 (C 訪-2-5-113)

在討論時間,也因為時間緊迫沒有做到很有內容的討論。 (C 教思-1-1-8)

2.分組能力受到限制

體育課有別於其他學科的分組,在分組的活動過程當中,有較多人際及肢體上的 互動,所以在分組時往往會牽涉到許多層面,例如:學生的動作技能能力、學生之間的 人際互動等,因此分組時往往需要對學生有基本上的了解,才能使分組活動更順利的 進行,而在體育師資生在實習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要馬上了解每個學生的特性進行 分組,在這方面是有所限制的。除此之外,體育師資生發現學生的分組人數也會影響 小組討論。

三、四個可能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更為密切,可能一個沒有做好其他人 就會連帶的受到一些影響,我覺得小組之間的關係會影響我們這些目標的呈 現。 (B 訪-2-6-136)

分組有很多問題,到底我要不要讓學生自己分組,或是讓他們調換組員,顯 然他們有很多人際關係的偏好,所以這件事情應該要在責任層級中提到,但 我卻覺得這一部分的引導,對我來說有點困難,因為心太軟,或者是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