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前的知覺

本節呈現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前對此模式的知覺,並與相關文獻 對照進行討論,茲分為下列結果與討論兩部分做說明 :

一、結果

本節主要描述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前的知覺與想法,包括學習個 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相關經驗、對於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認知、以及實際進入教學 現場前對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教學的擔憂。

(一) 學習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相關經驗

研究參與者在過去學習經驗中,並無接觸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直到進入師資培 育課程才從課堂知悉此教學模式。

在大三的時候教材教法,上○○○老師用的教學模式書裡面的其中一個,就是 同學報告中提到,這是第一次接觸。 (A 訪-1-1-2)

一開始是因為大三的教材教法的老師上課的用書其實有提到,那本書是體育 教學模式,在那本書裡面才接觸到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B 訪-1-1-2)

38

第一次聽到是在大三,○○○老師的教材教法課裡聽到的,之後是到大四老師 上課在幫我們複習一次。(C 訪-1-1-2)

除了師資培育課程外,也從其他的學習場域知悉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但並未實 際操作及經驗過此模式的教學。

之後就是○○○學長有分享他的教學,個人與社會模式教學的影片給我們看,

但是我們沒有實際操做過,也沒有到很了解。(A 訪-1-1-8)

後來就是在○○○老師的籃球課裡面有提到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可是因為那 時候對這個模式的精神跟內涵並不了解。(B 訪-1-1-5)

由上述可知,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對於體育師資生 A、B 和 C 來說是一個全新且 沒有接觸過的教學模式,除了體育師資生本身沒有親身經驗此教學法外,在此教學法 的認知,也僅以師資培育課程,或其他授課教師和他人經驗分享介紹而已,並未有更 進一步設計及操作實施,因此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上的學習經驗及教學經驗是較缺 乏的。

(二) 體育師資生對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認知

本研究參與之體育師資生在知悉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對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 的認知瞭解,瞭解這是一個偏向情意發展面向的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培養學生的個人 與社會責任,而在教學上需要遵循 Hellison 的教學五步驟和根據責任層級設計課程。

一個著重在情意發展的教學,因為比較多是希望培養個人的道德,然後責任 感。 (A 訪-1-1-11)

39

對於基本的精神理念、內涵,還有就是說實施的步驟,就是 step1,還有意識談 話等等這些內容其實都已經算是比較了解了,另外,他最重要希望是可以遷 移出體育館,然後幫助社會上改變一些可能學生沒有責任感,或是社會大眾

普遍的一些問題現象。 (B 訪-1-1-11)

課堂上一開始你就是要跟學生講說你這一堂課需要他們完成什麼,不要做到

哪些事情,然後讓學生瞭解說其實自己的做出來的行為就是要自己去負責的。

(C 訪-1-1-10)

由此可知,體育師資生雖然知道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基本的精神與內涵,知道 此模式關注於學生情意方面的發展,且在教學設計上必須遵循此教學模式的五個步驟 實施外,尚未能知覺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除了能提升學生情意表現外,也能促進其他 層面的發展,例如 :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動作技能的進步、發展良好的師生 關係等。

(三) 體育師資生對實際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前的教學擔憂及期待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對於體育師資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模式,除了以往的 學習經驗沒有親身體驗外,在學習此模式時也僅聽授課教師講解此模式的基本架構及 精神,未更進一步的了解實際的教學設計、過程與體現,因此在未來實際操作上,能 不能順利駕馭此模式成為他們實施前最大的擔憂。

1.教學時間不足

在教學經驗上的不足,因此如何平均配一堂體育課的上課時間 (準備活動、主要 活動、綜合活動),這是原本存在的問題之一。再者,在教學的流程中加入個人與社會 責任模式的五大教學步驟 (關懷時刻、認知對話、身體活動、小組討論及自省時間)

40

後,將時間的分配將分配得更細,加上突發狀況處理的時間,促成體育師資生在教案 設計及教學上的隱憂。

撰寫 TPSR 教案的過程中就會有一些問題,我其實不了解一堂體育課裡面,我到 底可以塞多少活動,或是我在執行這些活動的同時,我有哪些是可能容易發生的 問題,像可能要執行分組很多時候就會有潛在的問題,可能學生不願意跟誰跟誰 一組,那可是一當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教學流程都會被停下來,就沒有辦法很 流暢的去完成這些東西。 (B 訪-1-8-242)

有教學進度的話,是不是會花太多時間在與學生對談,然後討論上勢必會犧牲 掉學生學技能的時間。 (C 訪-1-1-17)

2. 體育師資生的實際教學掌握能力有限

體育師資生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多以學習教學理論及教材教法,鮮少有直接面 對學生的教學經驗,因此在面對多變的教學情境,對於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進行 教學,要將理論轉為實務的過程中,仍然有許多疑慮及不確定性。

賦權給學生,把一些權力放給學生,那如果這個權力收放的不好,就容易失 控。 (A 訪-1-1-20)

有些運動項目比較偏個人,我覺得在實際應用上是比較困難的。(C 訪-1-1-16)

在編寫教案有些困難,就是因為本身在教學設計上沒有到非常的精熟,所以 其在寫教案的時候會更難去駕馭一個模式裡面,它要的內涵跟裡面的一些重 要的精神,就會覺得說不曉得自己這樣寫,或是這樣設計的東西,有沒有符

41

合這個模式所要的內容,我覺得最大的困惑應該是在這裡,因為其實還是處 於實習教師的階段,所以其實在撰寫教案,以及跟師生互動之間的那個經驗也 相對的不足,所以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覺得說不曉得會發生甚麼事情。

(B 訪-1-3-88)

要怎麼去引導,應該是說學生之前都沒有去接觸過這種上課方式,那一開始 一定會,學生會很納悶說為什麼一堂體育課你要跟我講那麼多尊重那方面的 問題,為什麼不要讓我們身體方面的活動。 (C 訪-1-1-36)

由上述可知,除了體育師資生在教學經驗上較為不足外,體育師資生因在過去無 體現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經驗,因此無法得知在課堂中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只能 以過去學習經驗推測,若使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教學,將會面臨到的問題情境。

4.體育師資生對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期許

儘管體育師資生對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實施,仍存有一些教學實施上的疑慮,

但對於體育課發展情意卻是一致認同,均認為情意能帶動技能和其他方面的發展,因 此對於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抱持著正面的態度,有著正面的期許,希望學生能在 體育課中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告訴他們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才可以讓他們有這方面的情意的發展、道德 的發展,所以說我覺得不管在體育課,能在體育課上面實施這樣的活動,可 以讓他們帶著走滿不錯的。 (A 訪-1-2-76)

比較希望孩子在體育課裡面可以展現個人跟團隊的價值。 (B 訪-1-7-201)

42

讓能力比較好的同學,就是說不單單只是把自己的能力培養好,他也可以試 著去幫助那些能力比較弱的同學。 (C 訪-1-1-30)

體育師資生在教學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除了自身教學能力的擔憂外、在個人與社 會責任模式的教學設計也存在許多想法,不曉得是否能順利因應學生突如其來的反 應,是否能完成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五個教學步驟流程等。雖然有以上的擔憂,但體 育師資生對於自己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有相當高的期許和實施意願,希冀透過此 教學法能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提升學生情意方面的表現,且能完成責任層級的終極目標-遷移出體育館外。

二、討論

綜合上述,發現三位體育師資生在過去的學習經驗中,並沒有被實施個人與社會 責任模式進行體育課教學的經驗,只有在體育師資培育課程時,經由教材教法課教師 介紹該模式,以及上籃球術科課時,授課教師的提及,才有初步的了解。在這過程中,

體育師資生並沒有實際運用該模式設計課程內容及教學的經驗,因此在實施前對於個 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概念只有基本的了解,知道教學應該符合關懷時刻、認知對話、

身體活動、小組討論和自省時間五大教學步驟,對於其內涵也僅以知道各個責任層級 所要帶給學生的責任層級目標,最終能將個人與社會責任從體育課出發遷移至日常生 活中,是一個發展學生良好情意的教學模式。

由於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在實施前仍有許多擔憂,擔心自己的課程設計、教學 能力的經驗不足,會造成時間不夠用的情況,認為增加學生討論的時間會影響學生的 身體活動量。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在我國並非普遍使用的教學模式,大多以傳統是的直接教學 法為主,著重於技能上的教學,而此模式多了許多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 的討論交流,因此體育師資生擔憂自己在操作實施時,學生會有強烈的反應,更因為

43

教學經驗的不足,無法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反應做隨機應變的處理。雖然對於個人與 社會責任模式的實施仍存有許多擔憂,但在實施上仍給予正面的回應,皆願意嘗試使

教學經驗的不足,無法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反應做隨機應變的處理。雖然對於個人與 社會責任模式的實施仍存有許多擔憂,但在實施上仍給予正面的回應,皆願意嘗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