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的知覺情形

本節將呈現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的知覺情形,並與相關文獻對 照進行討論,茲分為下列結果與討論兩部分說明 :

一、結果

此部分即描述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所知覺到情形,包括對整段 教學歷程的知覺、與過去的教學經驗相比、想要再做更好的部分、對未來師資生學習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建議以及日後繼續沿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想法,以下將分 點說明之:

(一) 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帶來的正面成長 1.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

除了指導學生在身體活動上的運動技能外,藉由與學生之間的認知對話和引導學 生討論多了一層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因而增進師生之間的關係。

實施 TPSR 讓我更主動,更與學生有密切的互動。(A 訪- 4-2-46)

我覺得多了比較多的時間和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關係有變好,當然教學上 也跟著順。(C 訪-4-2-51)

2. 提升口語表達的能力

此模式與一般的傳統命令式教學教不一樣的是,多了許多與學生對話的時間,體 育師資生也經由不斷地與學生對話,思考如何讓學生了解所想表達的東西,進而提升 口語的能力。

61

我覺得其實在做 TPSR 的過程當中練到非常多的口語表達,還有就是你的隨 機應變的一些能力,那最重要應該是在說你怎麼去引導學生從不會討論到討 論出你要他們討論的東西出來。(B 訪-4-6-200)

3.關注教學面向變廣

從一開始非常在意學生的動作技能表現,到後期除了學生的動作技能表現外,學 生投入課堂的程度也在體育師資生的關注內,因此較能針對學生在身體活動所發生的 問題情境提出作為討論,讓學生在個人與社會責任有所發展。

上課中不只是會看到學生說他在技能上的改變,也會特別去花一份心力去觀 察他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以前我去教課的時候都只 Care 他技能的那個步驟要 求,可是現在不會在動作上要求那麼多,反而會比較希望說他們認真投入練 習的那種態度,我覺得這是我現在對他們比較要求的。(C 訪-4-1-22)

(二) 日後繼續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意願

體育師資生對於日後的教學生涯皆有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意願,但希望是 一個全新的班級,而不是像實習中途加入課程,讓學生在兩個教師不同的教學方法去 做適應。

會,但不會完全使用,我覺得 TPSR 有它的好處,但對我來說我覺得不管有 沒有刻意實施 TPSR,我的課堂一定會有 TPSR 的模型精髓在,譬如像小組討 論,我覺得不必每節課都有小組討論,譬如說這堂課我希望他們團體操作,

讓他們操作完後進行小組討論,然後修正下一堂不要再犯,或者是達成更好 的目標,就會實施 TPSR 的精神要領,我是覺得我會融入在跟其他教學法一 起使用,不會單純使用 TPSR。 (A 訪-4-6-130)

62

我會覺得我比較傾向於希望是從陌生的開始接,還是像現在這樣實習開始 接,我會傾向於從頭開始接這個班,就不要他們已經習慣過去老師的上課方 式,然後現在又突然非常劇烈的轉換。 (B 訪-4-8-230)

帶新的班級會想要嘗試看看,就覺得這種東西感覺要重頭來,重頭跟他們講 規則,因為舊的班級感覺他們已經習慣一種上課方式,然後你突然插進來,

莫名其妙的感覺。 (C 訪-4-2-75)

體育師資生 A 的教學取向偏向技能教學,因此在未來對於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 實施傾向於需要時在實施就好,而體育師資生 B 和 C 表示如果是擁有自己的班級時,

會再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進行教學,長期的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三) 對未來體育師資生學習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建議

體育師資生在學習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過程中,授課教師僅以講解的方式,傳 授其概念和內涵,在教案的撰寫其觀念是非常模糊的,在實際的操作上更是無經驗,

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無法深刻體會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對學生帶來的影響。基於此,

體育師資生對於未來對要培育體育師資生的師培單位提出了一些建議,包含自己成為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被教者,以及練習使用該模式教學成為教學者,藉由教跟學的 經驗來熟悉此模式的教學精髓。

直接教一次給我們看,讓我們成為學生,然後之後讓我們試著以這個模式去 教同學,我覺得要實務上的操作,那理論上我覺得就簡單地講過它的精隨、

操作要領,然後在實務上的練習可能要多一點點和教學手法,譬如說情境的 引導,可以融合你要讓他們達成目標的情境,我覺得這方面可能不是教的會,

但是至少我覺得教授要示範一次,用他自己成功經驗、教學、教案來實施一

63

次,讓我們可以瞭解這個方式是可以的,了解什麼是好的 TPSR,什麼是失 敗的 TPSR,不然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好的 TPSR,覺得有在操作 TPSR 但是卻 沒有達成自己要的效果,這樣是最糟糕的。 (A 訪-4-5-147)

我覺得直接實際操作給我們看,像我們有很多術科課,就可以拿術科課來操 作,讓我們親身體驗被這個模式教的感覺,讓我們體驗學生被這個模式教的 感覺。 (B 訪-4-6-188)

對師培單位的建議是針對課程內容要如何與責任層級結合,加強我們這方面 的能力,我覺得這部份是我自己最需要的。 (C 訪-4-5-135)

在理論轉化為實務的過程中,能提供體育師資生真實的教學情境往往能加深體育 師資生對該模式的深刻體現,在未來的實際應用上將能更有幫助。

二、討論

本研究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所知覺到的情形,由於個人與社 會責任模式教學與傳統命令式的教學多了與學生進行討論的時間,因此在這過程當 中,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 (Gordon, 2010; André & Mandigo,2013),相對的在課堂 上學生的配合度也提升,而為了能順利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體育師資生嘗試用不同的 語意轉換方式讓學生了解,進而提升口語表達的能力。

除此之外,從原本純技能取向的教學關注面向逐漸變成包含關注學生的上課態度 等其他情意方面,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問題,但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後所帶 來的效益,讓本研究體育師資生願意繼續使用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並從自己的學習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教學的經驗中,提供自己的學習心得,建議師資培育單位在未來 培育師資時,能進一步提供體育師資生實際的經驗,以做為未來教學成功之經驗,提

64

高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教學信心。

雖然本研究參與者皆表示未來將會繼續使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進行教學,但授 課的班級為自己擁有完整主導權的班級,因此未來是否會在教育實習現場繼續實施,

或是否會受到學校文化或環境所阻礙,此為後續仍待繼續追蹤與探討的研究課題。

6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體育師資生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經驗,包含實施前的知覺 情形、實施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與問題,以及實施後的知覺情形。本章依研究結果與 討論,加以綜合歸納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以茲提供師資培育單位與未來研究者 參考。本章共分為兩節 : 第一節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