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低分組幼兒的視線關注區、視線軌跡與解題策略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高、低分組幼兒的視線關注區、視線軌跡與解題策略

本節旨在透過探究幼兒類推能力與視線關注區、視線軌跡、解題策略三者之關聯,

並且詳細描繪高、低分組幼兒回答類推問題時的認知歷程。研究者分析兩組幼兒之凝視 熱區圖(附錄六:高、低分組幼兒凝視熱區圖)、視線軌跡圖(附錄七:高、低分組幼 兒視線軌跡圖)發現,同一能力分組內幼兒所呈現出的視線軌跡有許多共通之處,因此 研究者在舉例說明時依類推能力成績挑選高分組內得分最高幼兒 C01(正確率 96.7%)

以及低分組內得分最低幼兒 C17(正確率 50%)說明其能力與視線關注區、凝視軌跡、

解題策略三者間的關聯。

一、高分組幼兒的視線關注區、視線軌跡與解題策略

本研究高分組幼兒共七名,因組內幼兒視線軌跡皆差不多(表 4-3-1),故研究者僅 選取分數最高者 C01 進行說明。從類推能力來看,C01 在互動式類比推理測驗之成績為 29 分、正確比率 96.7%,為本研究 24 位幼兒中最高分。以下將呈現其視線關注區、視 線軌跡與解題策略,探究高類推能力幼兒之認知歷程。

研究者由表 4-3-2 看出,C01 在類比圖片中之關注重點大部分停留在解題相關凝視 圖片區中,數據也呼應此結果,C01 解題相關視線關注區凝視比例佔凝視總時間的 90.4%,代表 C01 在進行解題時的確專注於解題。研究者搭配眼動視線記錄影片以及其 視線軌跡圖分析 C01 解題時之視線軌跡後發現,C01 於六張類推圖片之凝視順序皆先 從標的問題 C 區開始,接下來注意來源問題 A、B 區,後將視線關注於標的問題 C、 D 區,以及來回於來源、標的兩區之間,最後在標的答案 D 區內選擇,停留於正確類比 選項區。進一步從表 4-3-1 可看出 C01 在每個問題的各區掃視數目在來源、標的組內關 係都各有一次,代表其確實花心力理解「A 與 B」或「C 與 D」的組內關係;在來源、

70

標的兩組之組間關係至少掃視兩次,代表 C01 瞭解要想解題必須掌握兩組之組間關 係,亦即其正在進行「A 與 B」或「C 與 D」之間的組間關係連結;最後在標的答案 D 區內掃視至少 3 次,代表 C01 正在各選項中選擇正確答案。研究者由 C01 解題歷程發 現,此過程與 Piaget(1977)所提出之傳統類推問題推理過程相符合。

表 4-3-1

71

72

表 4-3-3

高能力幼兒 C01 視線軌跡、凝視熱區、答題理由

Q7 短尺:長尺=短鉛筆:? C01 選答:正確類比(長鉛筆)

理由:鉛筆削一削會變短

Q10 吐 司 : 一 片 吐 司 = 蛋 糕:?

C01 選答:正確類比(一片蛋糕)

理由:蛋糕切起來變成一塊

Q11 警車:警局=救護車:? C01 選答:正確類比(醫院)

理由: 救護車是住在醫院裡面的

73

Q14 收 音 機 : 耳 朵 = 圖 畫:?

C01 選答:正確類比(眼睛)

理由: 照片不是畫的是用眼睛看的

Q28 國王:皇冠=巫婆:? C01 選答:正確類比(巫婆帽子)

理由: 巫婆戴的是這種帽子不是掃把

Q29 飯:筷子湯匙=牛排:? C01 選答:正確類比(刀叉)

理由: 牛排是用刀子叉子吃的

74

研究者綜合以上所述並對應 Sternberg(1977)訊息處理理論六個過程發現,從凝視 熱區可看出 C01 平均將注意力分布在類比問題的圖片當中,也代表 C01 利用眼睛將圖 片訊息進行完整的編碼;從來源關係、標的關係兩組組內關係掃視數據都有 1 次可看 出, C01 確實有檢視來源、標的兩問題的組內關係並進行推論;再來,從數據可看出 C01 在來源、標的兩組間掃視 2 次,代表其花心力於兩組間之對應,期望從中發現高層 關係原則;最後 C01 在答案區中來回掃視 3 次,在這過程中他正應用剛剛所得知的高層 關係在答案間辨明出最適合的答案;成功做出反應選出正確答案。再加上該幼兒之選 圖原因不但說出正確解答甚至能夠進一步提出拒絕錯誤選項之原因,故研究者認為,

C01 在互動式類推測驗中所得之高分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其真正具有類推的能力的緣 故。

二、低分組幼兒的視線關注區、視線軌跡與解題策略

本研究低分組幼兒與高分組一樣為七名,研究者僅選取分數最低者 C17 進行說 明。從類推能力來看,C17 在互動式類比推理測驗之成績為 15 分、正確比率 50%,為 本研究 24 位幼兒中最低分。以下將呈現其視線關注區、視線軌跡與解題策略,探究低 類推能力幼兒之認知歷程。

研究者由表 4-3-5 看出,C17 在類比圖片中之關注重點大部分停留在解題相關凝視

75

76

77

表 4-3-6

高能力幼兒 C01 視線軌跡、凝視熱區、答題理由

Q7 短尺:長尺=短鉛筆:? C17 選答:正確類比(鉛筆)

理由: 因為鉛筆是一樣的

Q10 吐 司 : 一 片 吐 司 = 蛋 糕:?

C17 選答:正確類比(蛋糕)

理由: 因為蛋糕是一樣的

Q11 警車:警局=救護車:? C17 選答:表面相似(消防車)

理由: 因為是一樣的

78

Q14 收 音 機 : 耳 朵 = 圖 畫:?

C17 選答:表面相似(圖畫)

理由: 因為是一樣的

Q28 國王:皇冠=巫婆:? C17 選答:表面相似(巫婆)

理由: 因為是一樣的

Q29 飯:筷子湯匙=牛排:? C17 選答:表面相似(雞腿排)

理由:因為是一樣的

79

研究者綜合以上所述並對應 Sternberg(1977)訊息處理理論六個過程發現,從凝視 熱區可看出 C17 將注意力專注在標的問題區的圖片當中,明顯忽略來源問題區,代表 C17 從一開始的編碼歷程就已經沒有完成;從來源關係、標的關係兩組組內掃視數據 0.3、3.1 可看出,C17 將目光集中於標的問題的組內關係再次忽略來源問題所提供之訊 息,換句話說,C17 所作的推論僅僅針對標的問題區,而不是真正提供解題線索之來 源問題區;再來,從數據可看出 C17 在來源、標的兩組間掃視 1.7 次,代表其也有花心 力於兩組間之對應,試圖理解兩組間之關係為何;最後 C17 在答案區中來回掃視 4.2 次,次數高於 C17,這是或許是因其未於前幾個過程中掌握住解題關鍵,故容易受到 錯誤選項之干擾進行錯誤推論;並且得到反應出錯誤答案的結果。雖然 C17 在六題中 仍然答對了 2 題,但搭配上該幼兒之選圖原因後,研究者認為,答題正確並非 C17 的實 力,而是因為其解題策略剛好能夠回答出這兩題的答案,故做出 C17 類推能力尚未發 展完成的結論。

綜觀本節所述,研究者將高、低能力幼兒解 題歷程經由數據、眼動視線記 錄影 片、視線軌跡圖、凝視熱區圖實際呈現,但在比對幼兒答題原因逐字稿後發現,幼兒 之認知歷程其實是無法單靠眼動追蹤儀所提供的數據來解釋的,還是必須要跟幼兒本 身的語料相互比對,才能夠真正解析幼兒解題時的認知歷程,瞭解造成其類推能力不 同之原因為何,得出要想一窺幼兒認知歷程,必須綜合幼兒視線關注區、凝視軌跡、

80

幼兒語料三者,才能成功的結論。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