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差異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差異

方式,來分析各種變項對於高年級學童在利社會行為上之各向度及整體是否有顯 著差異。

壹、不同性別的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差異分析

為了解不同性別學童之利社會行為是否會有差異,以羅瑞玉(1997)編製之「日 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為研究工具,含有「關照」、「救助」、「合作」等三 個向度,來測量利社會行為,用獨立樣本t檢定來進行樣本差異考驗。

71

說明:***p<.001 **p<.01 *p<.05 由表 4-11 可得知本研究結果:

72

73

74

75

76 表 4-15(續)

說明: *p<.05

由表 4-15 可得知本研究結果:

(一)在各向度上:

1.分析「關照」向度,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之關照行為達顯著水準(p<.05),

表示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的國小學童在關照向度上有顯著差異。進行事後 比較之後,其結果發現,雙親家庭的學童之關照向度表現優於單親家庭的 學童;他人照顧的學童之關照向度表現優於雙親家庭及單親家庭的學童。

2. 分析「救助」向度,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之救助行為未達顯著水準(p

>.05),表示國小學童在救助向度上不會因為家庭型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3. 分析「合作」向度,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之合作行為未達顯著水準(p

>.05),表示國小學童在合作向度上不會因為家庭型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在整體向度上:

分析整體利社會行為向度,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之利社會行為未達顯 著水準(p>.05),表示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學童在整體利社會行為向度上沒 有顯著差異。

他人照顧(3) 56 42.41 12.13 總和 139158.18 946 利會行為社

整體

雙親家庭(1) 695 124.01 32.57 組間 5590.35 2 2795.18 2.62 單親家庭(2) 196 118.11 32.55 組內 1005432.5 944 1065.08

他人照顧(3) 56 124.95 33.71 總和 1011022.9 946

77

78 由表 4-16 可得知本研究結果:

(一)在各向度上:

1.分析「關照」向度,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學童之關照行為達顯著水準(p

<.001),表示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國小學童在關照向度上有顯著差異。進 行事後比較之後,其結果發現,家人管教方式為很民主之國小學童關照行 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嚴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管教方式為很 嚴格之國小學童關照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 管教方式為不一致之國小學童關照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之國小學童。

2. 分析「救助」向度,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學童之救助行為達顯著水準(p

<.001),表示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國小學童在救助向度上有顯著差異。進 行事後比較之後,其結果發現,家人管教方式為很民主之國小學童救助行 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嚴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管教方式為很 嚴格之國小學童救助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 管教方式為不一致之國小學童救助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之國小學童。

3. 分析「合作」向度,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學童之合作行為達顯著水準(p

<.001),表示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國小學童在合作向度上有顯著差異。進 行事後比較之後,其結果發現,家人管教方式為很民主之國小學童合作行 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嚴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管教方式為很 嚴格之國小學童救助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 管教方式為不一致之國小學童救助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之國小學童。

(二)在整體向度上:

分析整體利社會行為向度,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學童之利社會行為達 顯著水準(p<.001),表示家人管教方式不同的國小學童在整體利社會行為 向度上有顯著差異。進行事後比較之後,其結果發現,家人管教方式為很 民主之國小學童整體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嚴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 國小學童;家人管教方式為很嚴格之國小學童整體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優 於很寬鬆及不一致之國小學童;家人管教方式為不一致之國小學童整體利 社會行為表現顯著優於很寬鬆之國小學童。

柒、綜合討論

依據研究結果,茲將不同背景變項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 為之向度與整體之差異情形,歸納整理如下表 4-17 所示:

79

吳瑛(2007)、許郡芳(2008)、蔡欣芹(2008)、施美如(2010)及林芸醇(2010)

的研究結果相似,均認為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會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 究假設 2-1「不同性別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其利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

獲得支持。

推究男女學童利社會行為達顯著差異,可能原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男女

80

生有性別角色刻板化期望的差異,總期望女孩要貼心、懂事, 對男孩則較嚴厲,

希望他勇敢, 並給予較多命令及限制, 因此造成男生較缺乏細膩、關懷他人的 想法,所以男女學童在利社會行為表現上產生較大的差異。

二、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年級」與利社會行為

本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利社會行為各向度及整體 上,除合作向度達顯著差異之外,其他向度及整體的利社會行為均未達顯著差 異。此一結果與羅佳芬(2002)、郭怡汎(2004)、邱如鈺(2007)、蔡欣芹(2008) 與林杰輝(2009)的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假設 2-2「不同年級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 學童,其利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部份獲得支持。

探究其原因五年級或六年級學童都正值重視同儕的時期,在日常生活的行為 表現仍偏屬正向、利他的傾向,所以在「關照」、「救助」向度或整體上之利社 會行為表現差異不大,而「合作」向度之行為表現乃屬於與同學間互助合作的部 分,有助於學童拓展他所重視的同儕關係,因而行為表現上較容易積極,所以較 可能產生差異性。

三、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學校所在地」與利社會行為

本研究發現,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利社會行為各向度及整體上,不因學 校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假設 2-3「不同學校所在地的屏東縣國 小高年級學童,其利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未獲得支持。與本研究結果不符者 為羅瑞玉(1997)發現城市(包括省、院、縣轄市)及城鎮等地區的學生比偏遠地 區表現較多的利社會行為,在利社會傾向上隨都市化的程度越高,其得分也越 高;郭怡汎(2004)的研究也發現不同學校地區的屏東縣市國小學童,其利社會 行為表現達顯著差異;林杰輝(2009)的研究中發現都會地區與一般鄉鎮之高雄縣 學童在利社會行為的表現較佳。

推究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不同之可能原因為:過去學校所在地因為交 通不便、地理條件不佳,所以學校所在地往往成為決定教學資源多寡、學習環境 是否完善的重要因素,但是現在由於教育的普及化、暢行無阻的交通網絡、天涯 若比鄰的網路資訊,使得教學情境的同質性提高,拉近城鄉之間的差距,山地地 區及離島地區的學童受社會、人文的刺激較以往多,使學童的社會興趣提高,黃 秀惠(2004)的研究發現學童社會興趣越高,其利社會行為越多,所以山地地區 及離島地區的學童社會興趣提高後,利社會行為跟著變多,整體表現也較以往良 好,因此不同學校所在地的變項無法構成學童利社會行為上的顯著差異。

四、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導師性別」與利社會行為

本研究發現,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利社會行為各向度及整體上,會因導 師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此一結果與林杰輝(2009)、 林芸醇(2010)

與蔡欣芹(2008)的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假設 2-4「不同導師性別的屏東縣國

81

小高年級學童,其利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獲得支持。

本研究顯示,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會因導師性別不同而有顯著 差異,仔細分析其平均數可發現,女性導師的學童,其利社會行為無論在「關照」、

「救助」、「合作」三個向度及整體上皆高於男姓導師的學童,顯示女導師的學 童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優於男導師的學童,所以學童利社會行為會因導師的性別 不同而不同。

探究其原因,可能與教師的身教有關,教師是學童重要的學習楷模,就像學 校的父母親,是學童在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童產生影 響。由於女性教師接受教育開始,便受到傳統思想的社會期望及父母教養觀念的 影響,培養女性溫柔婉約的特質,在教學現場上較常以溫和的態度來關懷學童、

同理學童的情緒與感覺,或給於實質的協助,對學童來說,都是一種利社會行為 的學習,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學童明白了利社會的概念,也從中習得相關的行 為,所以女性導師的學童在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上顯著優於男姓導師的學童。

五、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家庭型態」與利社會行為

本研究發現,不同家庭型態的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利社會行為各向度及 整體上,除關照向度達顯著差異之外,其他向度及整體的利社會行為均未達顯著 差異。此一結果與羅瑞玉(1997)、郭怡汎(2004)、陳美芝(2005)、吳瑛(2007)

及許郡芳(2008)的研究結果部分相似。本研究假設 2-5「不同家庭型態的屏東 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其利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部份獲得支持。

本研究中發現,在關照向度上,雙親家庭學童的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高於單 親家庭的學童,他人照顧家庭的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高於雙親家庭學童及單親家 庭的學童;而在救助向度及合作向度上,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其利社會行為均 未達顯著標準。

本研究中發現,在關照向度上,雙親家庭學童的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高於單 親家庭的學童,他人照顧家庭的利社會行為表現顯著高於雙親家庭學童及單親家 庭的學童;而在救助向度及合作向度上,不同家庭型態的學童,其利社會行為均 未達顯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