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差異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2-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差異分析

學生以每次上網 30 分-1 小時為最多,如表 22 所示。

(2.23),且從 Scheffe 方法作事後比較可以看出以網路沉迷而言,二年級顯著高於一年 級,二年級與三年級沒有顯著差異,一年級與三年級也沒有顯著差異。

由表 21 可得知該校二年級學生每天上網人數約佔 42.8%,遠高於一年級(17.9%) 與三年級(18.3%),由表 22 顯示該校二年級學生每次上網時數為三小時以上佔 43.5%,為一年級(21.4%)學生的兩倍,因此推論該校二年級學生較一年級、三年級學 生容易產生網路沉迷現象。但二年級學生是否因尚未面臨升學壓力而花費許多時間沉 迷與網際網路上,或有其他因素存在,此都值得後續研究者或該校教師、學生家長深 入探討。

表 24

不同年級與網路沉迷行為之差異分析表

量表 組別 平均數 F 值

網路成癮總量表

1.一年級 2.02

3.936*

2.二年級 2.23 3.三年級 2.18 網路成癮耐受性

1.一年級 2.24

4.075*

2.二年級 2.52 3.三年級 2.34 強迫上網行為

1.一年級 2.03

2.511 2.二年級 2.25

3.三年級 2.16 網路成癮戒斷反應

1.一年級 2.24

1.119 2.二年級 2.34

3.三年級 2.19 人際與健康問題

1.一年級 1.92

4.616*

2.二年級 2.13 3.三年級 2.15 時間管理問題

1.一年級 1.75

8.428***

2.二年級 2.04 3.三年級 2.09

*p< .05 **p< .01 ***p< .001

第六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差異分析

為探討國中生於不同主要上網地點與網路沉迷現象的差異情況,採用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結果如表 25 所示,在網路沉迷行為(F 值為 16.792)已達.001 顯著差異水準,

表示該校國中生不同主要上網地點與網路沉迷現象具顯著差異。由平均數得主要上網 地點為網咖(2.75)為最高,且從 Scheffe 方法作事後比較可以看出以網路沉迷而言,推 測主要上網地點為網咖的國中生,其網路沉迷的危險性較自己家中、朋友家中與學校 要高。

表 25

主要上網地點與網路沉迷行為之差異分析表

量表 組別 平均數 F 值

網路成癮總量表

1.自己家中 2.16

16.792***

2.朋友家中 2.09 3.學校 1.16 4.網咖 2.75

*p < .05 **p < .01 ***p < .001

為探討國中生不同網路年資與網路沉迷現象的差異情況,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進行檢定,結果如表 26 所示,在網路沉迷行為(F 值為 3.632)已達.01 顯著差異水準,

表示該校國中生不同網路年資與網路沉迷現象具顯著差異。由平均數得網路年資六年 以上(2.31)為最高,且從 Scheffe 方法作事後比較可以看出以網路沉迷而言,推測網路 年資六年以上的國中學生,較容易產生網路沉迷行為。

表 26

網路年資與網路沉迷行為之差異分析表

量表 組別 平均數 F 值

網路成癮總量表

1. 半年以內 2.01

3.632**

2. 半年至一年 1.77 3. 一年至兩年 2.14 4. 兩年至三年 2.04 5. 三年至四年 2.03 6. 四年至五年 1.91 7. 五年至六年 2.15 8. 六年以上 2.31

*p < .05 **p < .01 ***p < .001

為探討國中生不同每週上網次數與網路沉迷現象的差異情況,採用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進行檢定,結果如表 27 所示,在網路沉迷行為(F 值為 20.060)已達.001 顯著差異

水準,表示該校國中生不同每週上網次數與網路沉迷現象具顯著差異。由 Scheffe 方 法作事後比較可以看出以網路沉迷而言,每週上網三至四次、每週五至六次與每天上 網少於每週一次有顯著關係,而每週三至四次與每天上網也對每週一至二次具顯著關 係,其餘各變項水準間無顯著相關。

表 27

每週上網次數與網路沉迷行為之差異分析表

量表 組別 平均數 F 值

網路成癮總量表

1.少於每週一次 1.73

20.060***

2.每週一至二次 1.92 3.每週三至四次 2.27 4.每週五至六次 2.20 5.每天上網 2.49

*p < .05 **p < .01 ***p < .001

為探討國中生每次上網時間與網路沉迷現象的差異情況,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進行檢定,結果如表 28 所示,在網路沉迷行為(F 值為 14.793)已達.001 顯著差異水準,

表示該校國中生不同每週上網時間與網路沉迷現象具顯著差異。由 Scheffe 方法作事 後比較可以看出以網路沉迷而言,除了每次上網時間為 2.5-3 小時顯著高於每次少於 30 分鐘者,以每次上網 3 小時以上皆顯著於其他 5 個變項水準,因此推測每次上網 3 小時以上的學生,較容易產生網路沉迷行為。

表 28

每次上網時間與網路沉迷行為之差異分析表

量表 組別 平均數 F 值

網路成癮總量表

1. 少於 30 分鐘 1.45

14.793***

2. 30 分鐘-1 小時 2.05 3. 1-1.5 小時 2.03 4. 1.5-2 小時 2.02 5. 2-2.5 小時 2.00 6. 2.5-3 小時 2.33 7. 3 小時以上 2.42

*p < .05 **p < .01 ***p < .001

由本研究透過敘述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以及 ANOVA 之分析結果可 以暸解國中生個人背景屬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沉迷狀況三者間的差異性。發現不 同性別的在主要上網地點、每週上網次數、網路沉迷行為等皆有顯著差異。不同年級 的國中生與主要上網地點、網路年資、每週上網次數、每次上網時間、網路沉迷行為 皆有顯著差異。而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中主要上網地點、網路年資、每週上網次數、

每週上網時間皆與網路沉迷行為具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如表 29 所示。

表 29

假說檢定結果

假說檢定 自變數 依變數 統計工具 檢定值

1-1 性別 主要上網地點 卡方檢定 χ2 =16.661***

1-2 性別 網路年資 卡方檢定 χ2 =6.531 1-3 性別 每週上網次數 卡方檢定 χ2 =24.095***

1-4 性別 每次上網時間 卡方檢定 χ2 =4.801 1-5 年級 主要上網地點 卡方檢定 χ2 =21.152**

1-6 年級 網路年資 卡方檢定 χ2 =27.128*

1-7 年級 每週上網次數 卡方檢定 χ2 =35.666***

1-8 年級 每次上網時間 卡方檢定 χ2 =21.959*

2-1 性別 網路沉迷行為 t 檢定 t =3.881***

2-2 年級 網路沉迷行為 ANOVA F=3.936*

3-1 主要上網地點 網路沉迷行為 ANOVA F=16.792***

3-2 網路年資 網路沉迷行為 ANOVA F=3.632**

3-3 每週上網次數 網路沉迷行為 ANOVA F=20.060***

3-4 每次上網時間 網路沉迷行為 ANOVA F=14.793***

*p < .05 **p < .01 ***p < .001

本研究以新竹地區某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 361 位有效樣本進行分析,討論不同背 景屬性與網路沉迷行為的差異情況,綜合以上的研究結果如下:

以性別來講,與主要上網地點、每週上網次數、網路沉迷狀況都有顯著差異,就 上網地點而言,雖然大部分的國中生最常上網的地點是家中,但還是有約 4.2%之國 中生最常上網的地點是網咖,因此政府機關對於網咖也應落實管理。

該校國中男生(44.4%)較女生(25.6%)有網路沉迷傾向,這個結果與國內許多學者 研究一致,認為男性比女性容易沉迷網路而導致網路沉迷(陳佩庭,2008;董潔如,

2003;張仁獻,2003;廖思涵,2006;韓佩凌,2000;謝龍卿,2004)。

就年級而言,與主要上網地點、網路年資、每週上網次數、每次上網時間都具有

顯著相關,該校二年級與三年級網路年資超過六年以上者皆佔約 45%,這也表示現今 家庭教育下,國小一、二年級已開始接觸網路者大有人在。而年級與網路沉迷呈現顯 著相關,此結果與黃雅慧(2006)研究結果一致。

過去的研究也表示,學生使用網路的時間變長,慢慢的可能導致網路沉迷的狀況 (張仁獻,2003;廖思涵,2006)。家長於家中應該特別注意孩子的電腦使用時間狀況。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2-5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