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聯合分析法之介紹與相關文獻

一、 聯合分析之起源及定義

聯合分析法最早由Luce 與 Tukey(1964)所提出,早期稱為「聯合衡 量(Conjoint Measurement)」,應用在心理學的領域上,之後由Green 與 Rao

(1971)將聯合衡量引進行銷學的領域;隨後 Carmone 等人(1978)才將 聯合衡量改為「聯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主要是讓受測者對受測體 的輪廓做整體評估。聯合分析法的重要基本假設是「受測者(respondent)

根據受測體(stimuli)的多個屬性來從事知覺與偏好的整體評估,亦即受測 體的偏好可以分解成各個屬性的偏好分數(preference scores)或成份效用 值(part-worthies)」(Cattin & Wittink, 1982)。

二、 聯合分析之步驟

Green 與 Srinivasan(1978)將聯合分析的分析程序分為六個步驟,即 選擇偏好模式、收集資料、建立整體輪廓之受測體、受測體的描述、因變 數的衡量尺度及估計參數,如表2-8。

表2-8 聯合分析法之步驟-Green 與 Srinivasan

步驟 方法

1.選擇偏好模式 向量模式(vector model)

理想點模式(ideal-point model)

成份效用值模式(part-worth utility model)

2.收集資料 兩因素法(two-factor-at-a-time procedure)

整體輪廓法(full-profile approach)

3.建立整體輪廓之受測體 部份要因設計(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均 衡 不 完 全 集 區 設 計 (balance incomplete block design)

部分均衡不完全集區設計(partially balance incomplete block design)

表2-8 聯合分析法之步驟-Green 與 Srinivasan(續)

步驟 方法

4.受測體的描述 文字描述法(verbal description)

短文描述法(paragraph description)

圖形描述法(pictorial description)

5.因變數的衡量尺度 成對比較資料(paire comparison scales)

順序尺度資料(rank order scales)

比率尺度資料(ration scales) 資料來源:Green 與 Srinivasan, 1978

而Hair等人(1992)則將聯合分析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設計受測 體(designing stimuli)、第二階段為收集資料(data collection)、第三階段為 估計成分效用值(estimating part-worthies),如表 2-9所示。

表2-9 聯合分析之步驟-Hair 等人

三、 聯合分析之流程

綜合 Hair 等人(1992)以及 Green 與 Srinivasan(1978)所提出之聯 合分析步驟,詳述如下:

(一) 研究問題

聯合分析能夠模擬消費者現實中購買決策過程,現實中,消費者面對同 類相似的產品時,會對產品的多個屬性進行綜合的考慮,而會因為許多原 因,如價格等,使消費者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可能會犧牲其他屬性,

即因為產品屬性水準的不同,而產生屬性間的替換(trade off)關係。故聯 合分析法可以經由受訪者對產品屬性間的選擇及替換過程,了解受訪者對 各種產品屬性及其水準的重視程度和偏好傾向。

(二) 決定屬性及其水準

研究上,決定屬性及其水準會存在幾個問題,像是如何選擇具代表性之 屬性及水準以及屬性及水準的數目等皆會影響整體研究;若列入不重要的 屬性或水準,則增加受測者評估的負擔外,亦影響整體評估的準確性,故 有些人會先進行前測取出重要屬性,以降低選擇不正確屬性的風險(黃俊 英,2000)。屬性與水準之決定,應與研究重點或假設相符,而沒有替換 關係之屬性或差異不明顯之水準均不宜列入。

(三) 決定消費者偏好模型

聯合分析可以用來評價消費者的偏好,給定一系列的產品輪廓(product profiles)讓消費者選擇,可以計算成分效用值(path worths)、重要性的權 重(importance weights)、理想點(ideal points)等偏好的參數(孫祥,陳 毅文,2005 )。由於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不只考慮一種屬性,因此判斷 消費者知覺及偏好為多屬性決策(multi-attribute decision)模式。而Green 與

2

Wind(1973)將多屬性決策模式分為「補償性模式(compensatory model)

7」與「非補償性模式(noncompensatory model)8」,一般應用的三種基本 偏好模式:向量模式(vector model)、理想點模式(ideal point model)、成 分效用值模式(part-worth model)皆屬於補償性模式中的「加法效用模式

(additive utility model)」。加法效用模式不考慮各屬性之交互效果而只考慮 主要效果以避免估計過多參數而降低估計效率,為聯合模式中最簡化且常 用的模型(黃璋如,1999)。

這三種基本偏好模式以成份效用值模式最具彈性,為過去學者較常使用 的偏好模式。此外,研究者亦可以依自由度問題、預測效果問題、預測錯 誤問題以及問題適用性等方法決定所採用的模式(劉景賢,2000;劉家偉,

2005)。

(四) 資料蒐集的方法

在資料蒐集的方法中有兩因素法(two-factor-at-a-time procedure)及整 體輪廓法(full-profile approach)兩種:

1. 兩因素法:

又稱兌換法(trade-off procedure),衡量方法為對一對屬性之各水準組 合的兌換矩陣(trade-off matrix)進行評估,讓受訪者依照偏好排序,逐次 評估其他成對之組合。因此,若有k個屬性,則需評估 個兌換 矩陣。

2k ( 1) /

C

=

k k

2. 整體輪廓法:

又稱概念評估法(concept evaluation task)或多因素評估法(multiple factor evaluation)。即組合全部的屬性及水準,由每一屬性的某一水準共同組成

7 補償性模式:指對產品的效用而言,各屬性之間存在替代關係。

一個受測體,此受測體視為某產品的其中一個整體輪廓,讓受測者對各受 測體依照偏好排序評分或選擇。理論上,假設某產品有a個屬性,每一個屬 性均有b個水準時,則所有受測體將會多達 個組合數,但實際訪問時會先 依照下一段方式建立受測體作為訪問的內容。

b

a

(五) 建立受測體

無論是採用兩因素法或整體輪廓法蒐集資料,在建立受測體時,為了避 免受測者之負擔,聯合分析之屬性數目大部分會控制在6個以下且各屬性之 水準數目在4個以下,再由各屬性水準組合成受測體。有三種實驗設計

(experimental design)之方法能解決受測體過多的問題:

1. 部份因子設計(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當屬性水準一致時,利用直交排列設計減少受測體的數目,若不一致則 採用不對稱直交排列設計,此方法較為簡單且較常被運用,但是此設計只 能計算各屬性的主要效果,不考慮交互效果,故因子間若存在明顯的交互 效果時則不適合採用。

2. 均衡不完全集區設計(balance incomplete block design)

當屬性數目太多且無法捨棄時,則採用此方式,以某種形式的平衡將屬 性水準劃分到幾個集區內。

3. 部份均衡不完全集區設計(partially balance incomplete block design)

與均衡不完全集區設計類似,只是將其參數限制去除,適用於將受測體 分批讓受測者填答時之情況。

(六) 選擇受測體說明方式

聯合分析中對受測體之描述方法有三種(Green & Srinivasan, 1978):

1. 文字描述(verbal description)

2. 短文敘述(paragraph description)

3. 圖片呈現(pictorial description)

(七) 選擇偏好的衡量方式

聯合分析之發展,由過去的自顯性偏好模式(Self-Explicated Model)、

傳統聯合分析模式(Traditional Conjoint Model)、混合模式(Hybrid Model)、 適應性聯合分析(Adaptive Conjoint Analysis),一直到近幾年的貝氏聯合分 析、選擇為基礎之聯合分析(Choice-Based Conjoint Analysis)等,使聯合 分析之發展愈趨成熟,以下介紹聯合分析的幾種基本模式,包括自顯性偏 好模式、聯合分析模式、混合模式以及選擇為基礎之聯合分析:

1. 自顯性偏好模式(Self-Explicated Model)

為一種組合方法(Compositional Approach),收集受測者對各屬性的偏 好權數及屬性水準的理想性分數,透過運算法則,藉由各屬性的權數與屬 性水準偏好組合,以估計受測者對某一受測體的整體偏好。其分析步驟為:

步驟一:列出所有的屬性及水準。

步驟二:在10 點尺度上,讓受測者排序每組屬性水準,受測者最偏好的屬 性水準之喜好度(desirability)為 10 點,再依偏好程度排 列其餘 屬性水準。

步驟三:排序完所有屬性水準後,再依據受測者對所有屬性之認知的相對 重要性給予權數。權重總合必須為一定數(contant),例如 100、

150。

步驟四:利用加法模式(additive model)將產品之各項屬性水準值相加,

即可得到受測者對個別受測體輪廓(stimulus profile)的自顯性偏 好分數。

根據上述步驟求得個別受測者對每個受測體輪廓之效用,但是加法模式

只表現出屬性間的主要效果(main effect),而無法得知屬性間的交互效果

(internet effect)。

2. 傳統聯合分析模式(Traditional Conjoint Model)

主要利用已知的受測體輪廓,分解出各屬性的成份效用值。其分析步驟 為:

步驟一:給予受測者一系列的受測體輪廓。

步驟二:讓受測者依其偏好程度排序受測體或是在一計量尺度上作評比。

步驟三:利用受測者對產品作整體評估後,透過參數的估計,將受測者對 各屬性之權數與屬性水準的偏好資料分解成各屬性水準的成份效 用值。

步驟四:利用成分效用值求得各種組合的受測體輪廓。

3. 混合模式(Hybrid Model)

由於在傳統聯合分析模式下,受測者必須對所有屬性及其水準所組成 的受測體作評估,因此當屬性水準的數目增加時,則會造成受測者的負擔,

故 Green 等人(1981)提出另一種效用模式,主要結合自顯性偏好模式與 聯合分析模式的混合模式。其分析步驟為:

步驟一:資料收集方式和自顯性偏好模式相同

步驟二:陳列出有限的受測體輪廓集合(通常3 至 9 個)讓受測者在購買 強度的尺度上評估每一個受測體輪廓。

步驟三:為避免估計參數時,自由度的不足,因此將自顯性效用函數中 相似的受測者資料給予合併,並將其分群。

步驟四:利用最小平方法個別估計每一個集群的參數。

4. 以選擇為基礎之聯合分析(Choice-Based Conjoint Analysis)

由 Luce(1959)提出,因計算過程非常複雜,直到近幾年電腦運算能

力日益強大才被廣泛的應用在行銷研究領域上(劉家偉,2005)。其分析步 驟為:

步驟一:透過實驗設計建立多個產品集合,每個集合中有多個產品組合。

步驟二:建立產品的實驗設計有三項原則,包括正交性9(orthogonality)、

平衡性10(balance)以及最小重覆性11(minimal overlap)(劉家 偉, 2005)

步驟三:讓受測者每次針對一個集合中的各種產品組合選擇一個最喜歡、

最偏好的產品組合,稱為選擇工作(choice task)。

步驟四:選擇效用的估計方法。

由上述可知,聯合分析至今已發展出多種不同的偏好衡量模式,本研究 整理以上四種模式之優缺點,如表2-10所示。

由上述可知,聯合分析至今已發展出多種不同的偏好衡量模式,本研究 整理以上四種模式之優缺點,如表2-10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