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DEA 模式簡介

資料包絡分析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 Farrell(1957)的研究,其研究 依據柏瑞圖最佳境界(Pareto optimality)的觀點,在規模報酬固定的假設 下,評估了美國各州之農業效率。其所評估出來之效率值是在客觀環境下 對受評單位最有利之結果,此分析法在使用上極具彈性,可以將專家、決 策者之主觀意識融入評估之中,使得一方面可客觀評估各單位之績效,一 方面又可主觀的引導各決策單位依決策者所強調的方向邁進。其理論有三 個主要的基本假設:

1. 生產邊界是由最有效率的受評單位所構成,相對無效率的受評單位 則落在此邊界外。

2. 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CRTS)。

3. 生產邊界凸向原點(Convex),且每一點的斜率皆不為正。

在Farrell 之後,1978 年 Charnes, Cooper & Rhodes 三位學者將 Farrell

「單一產出/單一投入」的理論推展至「多種投入/多種產出」的狀況,並將 Farrell 的模式予以簡化成數學比例之線性規劃模式,自此正式定名為資料 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而其所討論固定規模報酬 之情形,稱之為CCR 模式。1984 年 Banker et al.將 CCR 模式擴展使用至規 模報酬可變動(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VRS)之情形, 稱之為 BCC 模 式。

以資料包絡分析法在推估生產邊界時,可以採用兩個面向進行,一為 投入導向(Input-orientated),另一為產出導向(Output-orientated)。投入導 向是以投入的角度探討效率,在相同產出水準下,比較投入資源之使用情

46

形:產出導向則是在相同投入水準下,比較產出之達成狀況。若固定規模 報酬之生產函數是成立的,則投入導向與產出導向的技術效率應是相同 的;但若是在變動規模報酬的生產函數下,投入導向與產出導向的技術效 率值,應是不相同的。上述兩種導向模型,應採取何種較為適當,一般須 視廠商可否自由調整其生產要素而定,若廠商可自由調整其生產要素時,

則應當採用投入導向來進行分析;反之,則採用產出導向進行評估。

一、CCR 模式

(Input-based efficiency)。投入導向之 CCR 模式假設受評單位 j (j=1,...,n)使 用第i (i=1,...,m)項投入量為 Xij,其第r (r=1,...,s)項產出量為 Yrj,則單位k

Charnes 等(1979)稱之為非阿基米德數(Non-archimedean small number),

在實際應用上常設為10-4或 10-6,代表任一因子均不可忽略不計。

由 於 (3.1 ) 式 的 目 標 函 數 為 分 數 線 性 規 劃 ( Fractional linear programming)型式,除了運算不意外,且有無限解的可能,因此將(3.1)

48

式經由固定分母之值予以轉換成線性規劃(Linear programming)之模式,

也就是將分母設限為1,形成投入導向(Input based)之原問題(Primal),

(3.1)式同於(3.2)式: 不必要的計算,利用對偶(Duality)之概念求解,將模型改為為(3.3)式:

【投入導向CCR 模型】

代表的是受評單位之效率值,因此其最佳解一定是正值。

由(3.3)式計算單位 k 之效率時,λ*j ≠0所對應之DMU,構成單位 k 之參考集合(Reference set),是單位 k 在計算效率時之參考對象,因此無 效 率之單位若欲達到最適境界之效率目標,需做以下之調整:

(Output-based efficiency),產出導向之 CCR 模型如下:

Min

50

*

52 者更多改善效率的資訊。Banker et al.(1984)以生產可能集合的四個公理 和Shephard 的距離函數導出能夠衡量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TE)

及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SE)之 BCC 模式,此模式亦可由投入與產 出導向兩個面向進行探討。

s.t 1 負值)時,所對應生產前緣之線段為規模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IRS);當u0=0 時,所對應生產前緣之線段屬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CRS);當-u0為負值(亦即u0 為正值)時,所對應生產 前緣之線段為規模報酬遞減(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DRS),而位在任 兩個區域的交界點,因可歸類同時於兩種類型之規模報酬,因此交界點會 產生多解的現象。以此反推任一受評單位在停估其效率值時,不能單純以 u0之正負來斷定其所屬之規模報酬,尚須作進一步之分析。

以CCR 模式評估之效率稱為生產效率(Productive efficiency),BCC 模 式所評估之效率則稱為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以 CCR 評估之效 率將小於以BCC 模式評估之效率,兩者之差異乃因規模報酬之假設不同所 造成,因此 CCR 模式所評估之生產效率 BCC 模式所評估之技術效率等於 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換言之,生產效率等於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之 乘積。

同樣為了計算上的簡便且能夠提供更多的參考資訊,因此將(3.10)式 依對偶性轉換成(3.11)式:

54

Min

56

根據對偶性將(3.14)式轉換成(3.15)式:

Max

三、修正的資料包絡分析法(Modified DEA Model;MDEA)—超效率模式

(一)超效率值之估計

在評估各受評單位之效率時,不論是採用 CCR 模式或是 BCC 模式,

有時會發生不只一個受評單位之效率值為1,而使得資料包絡分析法產生判 定力不足的問題,導致排名上的困難,若情形嚴重,更會造成對參考集合 和績效評估的錯判。有鑑於此,Andersen and Petersen(1993)提出修正的 資料包絡法,以固定規模報酬的投入導向為基礎,衡量受評單位之效率值,

其方法是將有效率之受評單位分別從資料集合中剔除,以其餘之受評單位 為基礎,來計算剔除受評單位之效率,將效率前緣尚有效率之受評單位加 以排序,因此可能有超效率值(效率值1)的情形出現。

以投入導向的 CCR 模型為例,若有 j=1,...,n 個受評單位,其中有 k 個 受評單位效率值為1。根據 Andersen and Petersen(1993)提出之修正的資 料包絡分析法(超效率模式),要衡量這k 個有效率受評單位之效率值,是

58

θ無正負限制

若將 Andersen and Petersen(1993)以固定規模報酬的投入導向為基礎 之理論,改寫為變動規模報酬之模型,及稱為投入導向之Super BCC 模型 單位加以排名。以C 點為例,Andersen and Petersen(1993)所提出的超效 率模式是先將C 點剔除於資料集合外,此時 C 點所面對之新的效率前緣變 成ABD,則 C 點之效率變為 OC’ / OC,因為 OC’ > OC,故 C 點之效率值 大於1,不過此時不再適合稱為效率值,而只能稱為效率指標。

圖3-2 修正的資料包絡分析法(超效率模式)說明圖 資料來源:Andersen and Petersen(1993)

(二)超效率排名

對於多個原始效率值同為1 的受評單位之排名,學者提出較為嚴謹之 定義與準則,根據Charnes et al.(1986)及 Seiford and Thrall(1990)將效 率決策單位分為三個子集合:

1. F:弱效率決策單位(Weakly efficient DMUs)之集合 2. E’:效率決策單位(Efficient DMUs)之集合

3. E:強效率決策單位之集合

上述三個分類等級依效率由高至低排名為:強效率決策單位Æ效率決 策單位Æ弱效率決策單位,亦即決策單位的效率 E > E’ > F 來看,若一決策 單位屬強效率集合,表示該決策單位為效率邊界(Efficiency surface)上的 極端點(Extreme points);若一決策單位屬於弱效率集合,表示該決策單位

60

為效率邊界所延伸之邊界點(Boundary points on the extended portion of the efficiency surface),且可表示為強效率決策單位之線性組合;若一效率決策 單位非效率邊界之極端點或效率邊界所延伸之邊界點(the rest of the boundary points on the efficiency surface),則該決策單位屬於效率決策單位 集合。依上述分類法則,可對原始效率值為 1 之多個效率決策單位作效率 排名分類,以下舉實際數據例子說明之。

假設有 A、B、C、G 五個決策單位,其皆為單一投入及單一產出,而 相關投入產出資料如表3-6 所示:

表3-6 舉例說明—MDEA 模型效率決策單位之分類

DMU 投入 產出

A 2 2

B 3 5

C 5 9

D 7 11

E 7 9

F 3 2

將表3-6 繪成投入產出圖,如圖 3-3:

圖3-3 舉例說明—MDEA 模型效率決策單位之分類

若利用投入導向的原始 BCC 模型估計效率值,則圖 3-3 中各 DMU 之 效率值皆為1,亦即其皆為效率之決策單位。若依照上述之分類準則來看,

由於A 決策單位與 B 決策單位有相同的投入,但 A 決策單位的產出較少,

因此A 決策單位在效率邊界的延伸部分,故 A 決策單位屬於弱效率決策單 位之集合 F;而 B、D、G 三個決策單位為效率邊界之頂點,因此 B、D、

G 三個決策單位屬於強效率決策單位之集合 E;最後,C 決策單位不是在效 率邊界延伸的部分,也非效率邊界之頂點,因此 C 決策單位屬於效率決策 單位之集合E,並且 C 決策單位可表示成 B、D、G 三個決策單位之線性組 合。故此五個DMU 之效率排名為:B、D、G、C、A。結合超效率排名準 則及MDEA 模型可知:當利用 MDEA 模型估計決策單位的超效率值時,屬 強效率集合之決策單位其超效率值會大於1,而屬弱效率集合之決策單位其 效率值等於 1,因此 MDEA 模型可分辨出決策單位屬弱效率集合或強效率 集合。

62

(三)MDEA 模型之問題

雖然MDEA模型可解決原始DEA模型效率值同為1的問題,但Thrall

(1996)卻發現MDEA模型在規模報酬變動的情形下,會有無法估計

(Infeasible)的問題發生。假設有A、B、C、D、E、F六個決策單位,其投 入產出資料如表3-7:

表3-7 舉例說明—MDEA 模型無法估計之情形

DMU 投入 產出

A 2 2

B 3 5

C 5 9

D 7 11

E 7 9

F 3 2

將表3-7 繪成投入產出圖,如圖 3-4 所示:

圖3-4 舉例說明—MDEA 模型效率決策單位之分類

上圖中,在規模報酬變動下,原始的DEA 模型可分辨 A、B、C、D 為 效率決策單位(效率值皆為 1),E 及 F 為無效率之決策單位(效率值小於 1)。而利用 MDEA 模型可進一步估計 A、B、C、D 的超效率值,其中 B、

C 二決策單位可順利估計出大於 1 的超效率值,但 A、D 則有無法估計的問 題,原因如下:

1. 在投入導向的 MDEA 模型中,若將 D 點排除,則新的效率邊界為ABCE, 由於C、E 有相同的產出,因此CE為一水平線段。當CE為一水平線段,

則 D 點無法藉由增加投入以投射在新的效率邊界上,亦即 D 點可等比 例無限的增加其投入但仍維持效率,因此 D 點的超效率值無窮大,無 法估計。

2. 在產出導向的 MDEA 模型中,若將 A 點排除,則新的效率邊界為

FBCD,由於F、B 有相同的投入,因此FB為一垂直線段。當FB為一垂 直線段,則 A 點無法藉由減少產出以投射在新的效率邊界上,亦即 A 點可等比例無限的減少其產出但仍維持效率,因此A 點的 超效率值無 法估計。

上述例子說明了MDEA 模型可能發生無法估計的問題,因此對所有決

上述例子說明了MDEA 模型可能發生無法估計的問題,因此對所有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