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itricola 等三種。作者等自 1990-2012 自 22 處不同 之草莓園中分離到 75 株疫病菌,依據病菌的形態

特性,並利用分生技術,分析與比對疫病菌核醣體 內轉錄區間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之 DNA 序列 (ITS) 及微管蛋白 (β-tubulin) 的部份基 因 序 列 , 發 現 有 三 種 不 同 的 疫 病 菌 , 包 括

P.

cactorum 3 株 (1 園),P. nicotianae (=P. parasitica)

10 株 (5 園),其餘 16 園 62 株均為一種近似 P.

nicotianae 與 P. cactorum 雜交後代菌系。該菌早在

1978 年即出現在苗栗大湖之草莓苗圃內。該菌大部 精器的大小平均分別為29.8-32.6 µm、24.3-26.8 µm 及8.5–11×12.4–13.1 µm。此外,大部分的草莓菌株 均對滅達樂 (metalaxyl) 產生強烈之抗藥性,在添 加100 mg/L 滅達樂的培養基上的生長速率為對照 ITS1-5.8SrDNA-ITS2 基因序列比對)、疫病菌及腐 霉菌。經觀察罹病植株的外觀病徵與莖基部組織之 (大小 26.9–33.7–45.6×3.8–5.1–6.4 μm)、長橢圓形之 小孢子 (大小 5.1–8.9–12.5×2.1–3.2–4.8 μm) 及球

胡瓜露菌病之 病原繁殖與保 存 本研究將胡 瓜露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接種於胡瓜 葉圓片上 (圖 73),來測試病原菌繁殖與保存條件。

新 鮮 孢 囊 在 水 中 20℃ 2h 即 有 最 大 孢 囊 發 芽 率 (95%),可做為孢囊活力之檢測。葉圓片所接種的 胡瓜露菌在在16、20℃之處理 7-10 天與 24℃之處 理 第 7 天 即 獲 得 大 量 孢 囊 (1.1–2.5×105 sporangia/disc) 與高孢囊發芽率 (80.3-97.7%),爾 後孢囊量不再增加而孢囊發芽率下降,12℃之處理 在 10-14 天 才 有 大 量 孢 囊 (2.2–4.6×105 sporangia/disc) 與高孢囊發芽率 (85.3-91.7%),8℃

與28℃之處理在試驗期間孢囊量皆不大,32℃之處 理在試驗期間內皆未見產生孢囊,而發芽率低的孢 囊接種於胡瓜離葉亦產生較低的發病度。將帶有孢囊 的葉圓片乾燥 0h、2-8h、24h、3d、7d 與 14-28d 後,

置入保存瓶再保存於液態氮中,1d 後取出檢測孢囊發 芽率分別為0%、3.3-9.0%、20%、3.7%、0%與 0%;

其中,乾燥24h 再保存於液態氮中可保存至少 1 年。

木瓜病害之發 生調查與研究 木瓜為台灣重 要果樹之一,栽培面積約 3,300 公頃,除內銷外,

目前亦可外銷日本與東南亞各國。木瓜為週年生產 之作物,台灣氣候適宜各種病害之發生,由於氣候 變遷及近年來新病害之發生,因此重新調查全年木 瓜病害之發生情形。本研究於農試所試驗田及木瓜 產區調查,試驗期間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 發現木瓜病害至少有 12 種以上,依重要性為 (1)

疫病 (Phytophthora palmivora 引起);(2) 炭疽病,

至少有四種 species 為害,依序為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Colletotrichum capsici 、 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及一種未知種;(3) 褐斑

病:由

Corynespora cassiicola 引起,危害葉片、葉

柄與果實;(4) 蒂腐菌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危 害 採 收 後 果 實 、 幼 嫩 果 實 與 果 梗 ;(5)

Phomopsis/Diaporthe complex:危害成熟後果實,

至少有五種不同 species;(6) 木瓜幼苗白粉病:於 冬、春季發生於葉部與幼果上,幼苗期與乾旱季節 發病較嚴重。(7) 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及其他species,危害幼苗根系與莖部,生長株莖部 與成株根部,降雨後淹水地區發病較嚴重,可造成 植株死亡。(8) 煤煙病:危害葉片、莖部與果實;

(9) 尚 有 其 他 病 菌 Alternaria spp. 、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spp.及 Fusarium spp.引起果腐

病。進行炭疽病與其他病菌之發生生態調查,在果 園內枯葉柄上可以檢測到多種病原菌,包括 (1) 炭 疽病菌的有性 與無性世代, 包括子囊殼與 子囊孢 子、分生孢子堆與分生孢子;(2) 蒂腐病菌的柄子 器與分生孢子;(3) Alternaria 分生孢子。而且不同 果園的菌相不一。

木 瓜 褐 斑 病 之 發 生 與 防 治 藥 劑 篩 選 由

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 Curt) Wei 所引起之

木瓜褐斑病在台灣尚未有正式之研究報告記載。本 菌之寄主範圍廣泛,超過200 餘屬植物,在台灣之

73 瓜葉圓片單孢培養胡瓜露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A);胡瓜露菌孢囊懸浮液噴佈於葉圓片(B)在 20℃培養 7 天產生大量的胡瓜露菌孢囊(C);將含有胡瓜露菌孢囊之葉圓片乾燥 24hr 後(D)置入密封的保存瓶內,保存於 液態氮桶中(E)。

危 害 紀 錄 為 1983 年 於 番 茄 , 1990 年 於 胡 瓜 。

Corynespora cassiicola 會為害木瓜葉片、葉柄及果

實。葉片上病徵,初期為淺褐色或灰褐色圓形斑,慢 孢子堆,並造成果腐。C. cassiicola 培養於馬鈴薯 葡萄糖瓊脂 (potato dextrose agar;PDA) 培養基,

最適生長溫度為24~28℃,菌落為灰綠色或淡褐色 潰瘍病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引起) 與溼腐病 (一種毛黴目引起);儲架期病害方面,初步發現至 少有5 種以上的病害類型,按重要性依序為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capsici 及 C.

boninense 等引起)、溼腐病、Phomopsis spp. (至少

10 個種),B. cactivora, 與 Alternaria alternata 引 起的果腐病,及

Penicillium citrinum 引起的果實青

黴病等。目前調查台灣與外島的結果發現,潰瘍病 (mSGSSM),在 100-101 年間評估該病原菌於土壤、

根系與枝條上 的殘存能力, 並進行田間侵 入點調 0-29.2%,根系可分離獲得的 N. psidii 約 0.9-61.6%;

而利用

N. psidii 的人工帶菌土接種番石榴植株 (株

工作,已能確定蒂腐病及果腐病病原具有地域性差 異 (官田地區主要是以 Phomopsis 屬病原為主,而 玉井地區則以

Botryosphaeria 屬病原為主),雖然目

前無法獲得有效的防治藥劑,但由於枯枝為病原菌

palmivora

P. nicotianae (=P. parasitica) )、腐霉菌

(Pythium splendens) 及 黑 腐 病 菌 (Lasiodiplodia

Phytophthora palmivora 與 P. nicotianae (=P.

parasitica),大部分為 A

1配對型,極少部分為 A2 菌,均為

Pythium splendens,該菌不產生游走孢囊,

只形成厚膜孢子,在 12-32℃下皆可生長。接種試 驗結果顯示,腐霉菌不易侵入健康苗木組織,但可 由傷口入侵,為苗編根腐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馬拉巴栗苗木 黑腐病與苗編 根腐病防治 黑 腐病菌 (Lasiodiplodia thiobromae) 主要為害馬拉 巴栗苗編苗與集貨場貨品。當苗木自田間拔起,編 狀、雙室、黑褐色,大小為21.5–31.1×11.4–17.5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