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2日治戰後的經濟.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3-2日治戰後的經濟.pdf"

Copied!
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本書就像一面鏡子,我們

必須有足夠的內省能力,才

能在書中觀照自我。

(2)

3-2

(3)

頁84

一、日治經濟

提出把臺灣賣給法國,又 稱為「臺灣賣卻論」 。

(一)臺灣賣卻論

日治初期各地武裝抗日,軍隊高額開銷, 讓總督府仰賴母國的資金支援。

(4)

頁84

(二)殖產調查

總督府進行各項調查以擬訂經濟方針

1898年總督府展開土地調查,進行土地改革。

取消「一田多主」制度

小租戶

為土地唯一所有人

為達到殖民地自給自足

(5)

註 釋

「一田多主」常造成土地權不清,

糾紛不斷的情形,也增加政府徵

稅困難,故總督府以低額公債、

補償大租戶,

使小租戶成為土地

唯一所有人。

(6)

頁85

(三)以專賣開拓財源

1901年設置專賣局 統籌所有的專賣事業,

菸、酒

成為總督府在臺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 最初只

專賣

鴉片

,為管理吸食者達到漸禁吸食。 之後專賣

食鹽

確保其供應穩定;

樟腦

也改為專 賣以獨占利益。

(7)

頁85

(四)掌握金融系統

同步兩地的金融系統 臺灣銀行提供貸款給在臺發展的日資企業

1899年成立

臺灣銀行

,發行統一的臺灣

貨幣

更有利排除在臺發展的歐美商人勢力

(8)

英商德記洋行, 安平正式開港後, 原在中國廈門的 德記洋行來臺發 展,經營糖及樟 腦等事業。在日 治時期,因日本 實行樟腦、鴉片 專賣制度,加上 糖業逐漸由日資 把持,因而裁撤 據點。

(9)

註 釋

1898年起,臺灣總督府展開各類

調查,積極擴充財源。

至1905年,

臺灣財政不再需要依靠日本本國

資金支援。

(10)

頁85 積極投入交通等基礎建設 興建大型港口,建立臺日貿易航線 將各地的資源、物產以交通網串連 將臺灣的主要貿易地導向日本

(四)掌握金融系統

(11)
(12)

頁86

(五)產業發展

致力於水利建設,包括將過去的埤圳納入官方管 理 籌設新的水利工程。

1. 農林業

總督府於各地開設農業 、園藝、林業試驗場所

進行品種改良、推廣化學肥料

例如桃園大圳、嘉南大圳

(13)

頁86-87 總督府選擇臺灣的糖業為發展重點,支持

新式製糖業

(1) 糖業

新式製糖業多由日資企業經營,為以低成本買到甘蔗 在糖廠附近劃出特定區域,限制農民 販賣甘蔗的對象與價格。 日本國產砂糖不足 實施「

原料採取區域制度

(14)

頁87 1922年日人成功研發

蓬萊米

1930年

嘉南大圳

完工後使稻米產量成長更快 受歡迎程度使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2) 稻米改良與米糖相剋

因甘蔗受新式糖廠壟斷, 稻米獲利空間較多,因此 農民轉種稻米

出現

「米糖相剋」

問題

(15)

蓬萊米

蓬萊米在多肥的配合下, 產量可比在來米高。但 蓬萊米的栽種也必須使 用大量的肥料。 日治時期,臺灣在來米的口感並不合日本人口味,臺灣總督府 因此引進日本本土品種粳米。

磯永吉於1922年培植出的新品種

(16)

嘉南平原成為稻米產地,並 有利於甘蔗種植,改良成功 後即實施三年輪作制。

嘉南大圳

臺灣1920年代最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由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 完工後,灌溉區域涵蓋當時 嘉義廳、臺南廳,水田面積 大幅增加30倍,解決乾旱及 鹽害問題。

(17)

圖3-14

日治時期稻

米改良引發

的米糖問題

(18)

頁87

為避免損及新式糖廠,加上供水依然不足,總督府

在嘉南平原採取分區供水

(19)

頁88 皆是在日治時期重要的伐木地點

(3) 林業

許多木材業、家具業皆在

檜町

落腳

阿里山、太平山

森林遊樂區

嘉義

也出現特有的伐木業聚落

(20)

圖3-16 日治時期

阿里山的檜木採伐

(21)

頁88

2. 工業

以甘蔗、茶及樟腦等農產品衍生出的農產加工業為主 1902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設立橋頭製糖工廠 1930年代日本進入軍需工業時代 臺灣近代化工業起點 總督府也跟進母國國策,建置相關的工業設施。

(22)

頁88 臺灣工業生產總值在1939年超過了農業生產總值 1934年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廠 完工 1937年推動「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 以日資為主的煉鋁等工廠紛紛建立 煉油廠等大型軍需工業也大為開展

(23)

日月潭發電廠擴建

擴充生產煤炭及人造石油原料等項目 背景: 電力使用不足 方式: 利用第一發電所的放水,以落差140公 尺的水力來發電。 影響: 偏重軍需工業,並擴充工、農、礦部門 工業: 包括鋼鐵、輕金屬、硫酸錏、鋁、機械等項 目,其中大多為新設立之工業 礦業:

(24)
(25)

註 釋

但以

產業從業人口

來說,農

業人口仍超過工業,臺灣尚

未轉型為工業社會。

(26)

頁89

(六)南進拓殖特色

1919年成立

華南銀行

1928年設立的

臺北帝國大學

成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1936年起由武官擔任總督,標舉

南進基地化

政策。 積極推動往東南亞投資、擴張 臺灣位於東北亞及東南亞交接之地,成為日本南進跳板

(27)

創校目的:

◆發展以臺灣為中心的華南、南洋研究 ◆為日本南進政策的「國策大學」

(28)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經營臺灣、華南與南洋的拓殖事業,以及提供拓殖資金 成立: 1936年 性質: 官民合辦,一半為官股,另一半則由財閥出資,壟斷臺灣產業 目的: 結束: 戰後解散,主要資產被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 範圍: ◆臺灣:除土地開發經營外,也投資礦業與工業公司 ◆廣東、海南島:多半與日本軍事占領並進

(29)

圖3-18

(30)

頁91

二、戰後經濟

(一)戰後初期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時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不佳 臺灣的經濟在二戰期間因美軍轟炸遭到嚴重破壞 甚至需將資源輸往支援,使經濟惡化

(31)

頁91

1. 幣制改革

中國大陸的

金圓券

快速貶值 1949年臺灣省政府進行新台幣改革, 停止新臺幣與金圓券之間的兌換。 稍稍穩定臺灣的經濟情況 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物價再度急速上漲

(32)

圖3-20 戰後初期,居高不下的米價成為報刊諷刺的焦點

農民辛苦耕作,經過多個盤商剝削,甚至囤積出售, 哄抬米價。

(33)

頁91-92

2. 土地改革

為了穩固統治,同時避免共產思想在農村有活動 的空間,政府推行土地改革。

1949 「三七五減租」

1951 「公地放領」

1953 「耕者有其田」

(34)

頁92 政府用低價取得米穀,利潤就用到培植工業等其他 國家政策發展上。

3. 以農業培養工業

透過「

田賦徵實

」 和「

肥料換穀

」 等措施, 取得農村的生產利潤。

擠壓了農民的收益

(35)

土地改革中,政府以水泥、造紙、農林、工礦四大公司 股票補償政商關係良好的「大地主」。 成為新的工商巨頭 更多的自耕農取得土地,每戶農家所擁有的土地規模變小 頁92 個別農家收入不易增加,青壯人 力易受工商業吸引外流。

(36)

頁94

(二)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1950年代)

同時政府實施高關稅、管制進口等保護政策。 韓戰爆發後,美國提供臺灣大規模經濟援助。 在美援

「以農業培養工業」等政策下,投入

民生工業「

進口替代

」計畫中。 希望減少對外國進口的依賴 提供國產品發展機會

(37)

頁94 曾提倡「多吃麵粉少吃白米」,省下的米 就能出口賺外匯 。 政府提供低價的美援棉花且不准新的紡織企業成立 「抽紗如抽金絲條,印花布如印鈔票」 主要的出口產品 ,再以獲利換取工業原料與 機器設備。

紡織業

農產加工品

(38)

圖3-23 大力宣揚麵食

宣傳上強調小麥營養高過 稻米,小麥內含較多的維 他命B1,故吃麵食能變聰 明、有助身體健康。

(39)

頁95

(三)出口擴張時期(1960年代)

1950年代末期已完成進口替代的目標。 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這麼多的產品 1960年政府通過

獎勵投資條例

提供優惠 政府改變以內銷補貼

外銷

的方式賺取外匯

(40)

頁95

1966年起陸續於高雄、楠梓、臺中設置加工出口區 鄰近港口,加工後直接從港口出貨

臺灣充沛、實惠的勞工生產線加上租稅優惠,

(41)

加工出口區

先行發展勞力密集輕工業,拓展 出口的突破性策略。創建了全球 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加工 出口區」(1966年12月3日) 。 高雄加工出口區 當時在推動工業發展的過程中, 正逢美援停止,國內資金短缺, 農村勞力過剩。

(42)
(43)

主要以資本密集的工業建設為主 頁95

(四)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1970年代)

1. 重化工業

如鋼鐵、石油、 化學等

2. 基礎建設

1960年代末期政府開始規劃基礎建設及重大投資 1970年代政府採取擴大公共投資、持續進行交通等基 礎建設 ,改善低迷的就業市場。

(44)

註 釋 如十大建設,中山高速公路、中正(桃園)國際 機場、北迴鐵路、鐵路電氣化、臺中港、蘇澳港 六項交通建設;大煉鋼廠、石油化學工業、大造 船廠三項重工業建設;以及核能發電廠一項能源 建設。不過,相當比例的建設不僅在1960年代末 期規劃,也有不少在石油危機之前就展開了。

(45)

頁96 臺灣面臨工資上漲,勞力密集優勢不再

3. 發展技術知識密集產業

如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 政府開始推動附加價值高、技術及資本密集的科技

產業

(46)

頁96-97

(五)經濟轉型(1980年代以後)

1. 產業升級

以減免租稅鼓勵投資,同時由政府投入技術研發,再 移轉民間量產。 1980年落成的新竹科學園區 1990年公布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47)

頁97

2. 經濟自由化

一些新的經濟問題於1980年代浮現 逐年出超,新臺幣發行量大增,導致國內有通膨壓力。 政府的經濟保護政策也受到他國反彈,

美國便以

三○一條款 施壓。

要求我國降低關稅、開放市場、 保護智慧財產權

(48)

註 釋

依據美國貿易法中的第三○一

條,美國每年會提出未提供公

平市場機制及損害智慧財產權

的國家名單,與其進行協商。

如未達成協議,美國將採取貿

易報復的措施。

(49)

頁97-98

政府也逐步調整政策,以符合國際趨勢

1987年解除外匯管制

(50)

頁98

3. 經濟國際化

政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事務,加入各類國際經濟組織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世界貿易組織 加入國際組織可以擴大與各國間的經貿關係,但也會 遭遇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如何轉型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將是關鍵

(51)

亞太經合會(APEC)

成立: 1989年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倡議成立 目的: 希望藉由亞太地區各經濟體的對話與協商,帶動該區域 成長與發展,以自願性為原則,因此決議較無強制力。 成員: 包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中華臺北、印尼、日本、 墨西哥、祕魯、俄羅斯、美國等總計二十一個會員體。 1991年APEC主辦會員國韓國居間協調,以 “Chinese Taipei”名稱與中國及香港同時加入 我國加入:

(52)

世界貿易組織(WTO)

目的: 前身: 成立時間: 總部: 成員: 臺灣加入: 負責監督成員經濟體之間各種貿易協議得到執行 1948年開始實施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祕書處 1995年 瑞士日內瓦 截至2016年,共有一百六十四個成員 2002年1月1日,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 義正式加入

(53)

頁98-99 製造業外移釋放出來的大量勞動力,加上外勞的引進 (1) 產業外移 1980年代後期為了降低成本,部分傳統製造業開始 轉往海外投資設廠。 「臺灣接單,海外生產」 失業問題日漸嚴重

(54)

頁99 政府曾強調「南進政策」、「戒急用忍」 ,但 臺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仍居高不下。 (2) 對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 臺灣對外投資原本以東南亞為大宗 如何分攤風險,成為重要課題

解嚴後臺商以「西進」中國大陸為目標

(55)

圖3-26

臺灣對中港、

日、美貿易

值占貿易總

值的比例

(56)

航向世界— 貿易進行式

頁100

航向世界一

(57)

帆船時代的季風貿易

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隊,每年算準西南季風的季節(6〜9月),自巴達維亞北 上到大員商館停留,把要轉往中國大 陸的貨品卸下,再裝上日本需要的貨 物。 到了日本把貨品卸下,再一 次集貨,並趕在東北季風的 季節(11〜2月)啟程,回到 大員商館卸貨、裝載,再往 巴達維亞。 頁100

(58)

在這個貿易網絡中,臺灣擁有轉口 商品的優勢,鹿皮、糖也逐漸加入 國際貿易商品的清單中。

帆船時代的季風貿易

頁100 到了鄭氏時期也大致採轉口貿易型 態,持續經營,只是受清帝國封鎖, 逐漸失去轉口商品來源,漸趨沒落。 清帝國領有臺灣後,臺灣逐漸納入 清帝國沿海貿易圈。

(59)

臺灣開港三寶

1860年代臺灣開港後,外商紛紛來到臺灣設 立洋行 。 頁100 在臺灣開港前,歐洲列強已注意到臺灣盛產 糖和樟腦,1842年英國因鴉片戰爭取得香港 後,時常偷派商船來臺貿易。 同時汽船需要煤炭做為動力,列強也注意到 基隆有,這些都成為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 規定臺灣開港的背景。

(60)

日臺航線—バナナ快樂出帆去

隨著基礎建設完備及產業開發日盛,日、臺間的貿易額大幅 成長。同時日本投入海運補助,許多商船公司都加入運行日 臺航線。 此時期香蕉異軍突起,主要銷售地為 日本。因這類鮮果需要縮短航程, 1925年開設「高雄—橫濱」直通航路。 頁101

(61)

臺灣バナナ(香蕉)在 高雄港裝載上船的情 形。擄獲日本人的胃 跟心,不只一般人喜 愛,它更是總督進獻 天皇的貢品,是名符 其實的「黃金」。

(62)

日臺航線—バナナ快樂出帆去

除了香蕉外,鳳梨潛力也是不容小覷,特別是 日人引進罐頭技術,將不容易運送的鳳梨裝進 罐頭裡,外銷世界。

(63)

美日臺貿易(1950〜1960年代)

二次大戰之時臺灣受到盟軍轟炸,戰後又受 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不穩波及和政府經貿管制 限制,貿易受到極大影響。 頁101 1950年代在美援與外銷補貼等因素下,形成 自美國進口物資,臺灣輸出農產品與農產加 工品至日本。

(64)

美日臺貿易(1950〜1960年代)

196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此時美資在臺 投資,將工業產品回銷美國市場,形成臺 灣對美出超。而日資提供的技術及關鍵零 組件,成為臺灣依賴的進口大國。 頁101

(65)

貿易優勢顯現(1970〜1980年代)

頁101

1970年代起,臺灣對外貿易長期順差,同時期 韓國、香港及新加坡也從許多已開發國家手中 搶下訂單,取得貿易上的成功,國內經濟也因 而迅速發展,故有「亞洲四小龍」的稱號。

(66)

貿易優勢顯現(1970〜1980年代)

1980年代,中小企業的出口更占了出口總額的三分 之二,可見其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力。 頁101 其中以外銷輸出為主的民間中小企業在此時蓬 勃發展,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火車頭。 部分結合外資,輸入機械、技術、原料與半成品, 以臺灣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將產品大量輸出。

(67)

43.表是1951年到1961年間臺灣農戶數百分比的統計表格,我 們如何理解這段期間臺灣農戶資料的變化? (A)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成果 (B)工業發展,使半自耕農減少 (C)肥料價格上漲,自耕農棄耕 (D)政府不斷鼓勵佃農放棄農業 106學測試題 時間 自耕 農 半自耕 農 佃農 1951 38 25 37 1953 55 24 21 1955 59 23 18 1957 60 23 17 1959 62 23 15 1961 65 21 14

(68)

106學測試題 34.1920年代,一位人士在法院受審時的答辯書中指出: 製糖會社極盡榨取蔗農們的膏血,以致農民赤貧如洗; 會社中的勞動者,一日勞動的報酬,不能維持家計,其 慘澹的生活,令時常目撃的我,感到無限傷心,為此決 定加入組織奮鬥。文中這位人士所提到的問題最主要是: (A)家庭的崩潰 (B)司法的迫害 (C)族群的矛盾 (D)經濟的剝削

(69)

16.右表是1952至2000年間臺灣一項統計 數字。我們應如何理解這個表格? (A)大學入學考試錄取比例;乙為錄取者 (B)農、工業產品出口值比例;乙為工業 產品 (C)公、私立高級中學校數比例;乙為公 立學校 (D)鐵道、公路之運輸量比例;乙為公路 項目 年代 甲(%) 乙(%) 1952 91.9 8.1 1960 67.7 32.3 1970 21.4 78.6 1980 9.2 90.8 1990 4.5 95.5 2000 1.4 98.6 107指考試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事實上,委內瑞拉曾經是中南美洲最富庶的國家, 2014年人均GDP達1.57萬美元(同

臺灣史 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 經濟活動 臺灣歷史上的商貿活動 世界史 文化的交會與多元世界.. 的發展

[r]

1922 年日本帝國在殖民地臺灣設立第 一所高等學校─臺北高校,目的為開啟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局長 江文若 2021年3月12日..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社團法人台灣房屋

今年因疫情影響,將實體拓銷活動改 為線上方式辦理,作法包括辦理線上

鑒於臺北、臺中、高雄3所榮民總醫院作業基金與榮民醫院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