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

Copied!
1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 研究生:林冠吟 指導教授:陳登武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1.

(2) 摘要 本論文基於在教學過程中體認到歷史教育應透過提供學生間接經驗,擴大 學生對不同處境的認知範圍與思維,進而培養學生在未來面對不同處境的能 力。另一方面,歷史作為人文學科,以培養價值信念、人格情感等人文素養為 其核心內涵,歷史教師不只是人文知識的傳遞,更要將人文知識轉化為人文精 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於影視媒體具有濃 厚興趣,對學生歷史意識的影響更甚於教科書;從各種課程設計與教學理論中 發現,學生的歷史思維與人文涵養可藉由情境教學,融入歷史情境之中,獲得 高層次的發展。因此,本研究試圖在既有的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理論,建構 影視史學的課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達到歷史教育的目標。 本研究首先對教科書進行教材分析,以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與社會領域 基本內容作為依據,從章節編排到課文敘述,比較各家版本對於本主題「歐洲 極權政治的興起」的邏輯敘述及相關補充,並指出教科書作為課程主要的知識 載體仍有許多侷限,教師可以選擇相關教材作為補充,或提供另一種觀點、視 角,幫助學生能夠以多元的解釋理解歷史發展的多重因果關係,建構自己的歷 史意識。接著,電影作為另一種認知歷史的文本當然也要加以分析,然而影視 文本不同於書寫歷史,無法以傳統方法論證影視文本的價值,必須借用影視史 學的理論。本研究即以影視史學的理論探究電影《惡魔教室》 ,並深入探討電影 中的真實與虛構,發掘隱身於電影背後的現實意識。 為了落實九年一貫課程,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課程設計必須以課程綱 要的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出本研究的課程目標,作為教學與評量的依據。因 此,在教學實驗之前檢核課程相關的社會領域能力指標,並設計教學方案、延 伸活動學習單,以期使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茲將研究結果加以歸納後,提 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以提供教學現場的教師作為參考。. 關鍵詞:影視史學、錨定情境教學法. 2.

(3) 謝辭 教書多年之後,重回母校繼續學業讓我彷彿時光倒流,回到那段被書本、 同學與師長環繞的美好歲月,而心靈上的富足又更甚以往。許多老師其實都是 過去學生時期的熟面孔,慚愧的是當時青澀的我不明白老師的期許與用心,直 到自己親執教鞭之後,也在課堂上揮汗如雨;也在作業堆批改訂正,才能體會 過去老師的要求除了出自於責任,還有許多沒說出口的堅持,那種發自內心熱 愛與分享的真誠,變成了對學問的堅持。因此,真心地感謝每一年在理應放假 的酷暑中,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每位老師,幫助我精進學業之外,也加 深了我對這份志業的信念。 其中,最要感謝地是論文的指導教授陳登武老師,無論是資料的蒐集與閱 讀、問題的聚焦與分析、論文的寫作與修改,每一個階段都有老師的提攜與鼓 勵。就算是公務繁忙的時候,也耐著性子地幫助我釐清思緒,常常是忙到了深 夜還為了我們的論文無法休息。老師的學識與涵養不僅讓我佩服,更讓我感激, 希望老師系務繁忙之餘不忘照顧自己,保重自己。 其次,要感謝的是爸爸、媽媽的鼓勵,還有妹妹冠君、冠瑀、冠瑤、冠瑢, 妳們總是用一副「姐姐好厲害」的表情與口吻建立我的信心,讓我有堅持下去 的動力。最重要的是,感謝那個從學生時代就身負挑夫、搬運工、助理、宿舍 清潔工、心理諮商師等多重身分的老公,請讓我用最撒嬌的聲音的告訴你: 「宗 熹,謝謝你!」 最後,感謝所有陪我度過這段美好時光的每一位寢室好友、讀書會夥伴、 同班同學,因為有你們的同甘共苦、互相扶持,讓我得以成就這篇論文,完成 我的夢想,謝謝你們!. 3.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惡魔教室》的創作背景 ...................17 第一節 戰後德國對極權主義的反思 ............................................................ 17 第二節 導演創作背景.................................................................................... 30. 第三章 《惡魔教室》的敘事模式與歷史再現..........37 第一節 電影《惡魔教室》的歷史書寫......................................................... 38 第二節 電影《惡魔教室》的真實與虛構..................................................... 54. 第四章 教科書文本分析與教學設計 .................69 第一節 教科書中的歐洲極權政治 ................................................................ 69 第二節 教學活動的設計................................................................................ 88. 第五章 課程施作與結果分析 ...................... 102 第一節 教學歷程實施.................................................................................. 102 第二節 教學結果的分析.............................................................................. 126. 第六章 結論 .................................. 157 參考書目 ...................................... 162 表次: 表 4-1:「社會科領域」關於「歐洲極權主義的興起」基本內容 ............... 70 表 4-2:社會領域教科書有關「極權政治」章節名稱表............................. 71 表 4-3:社會領域教科書「極權統治」的圖片補充一覽表 ......................... 74 表 4-4:社會領域教科書「極權統治」的注釋 ............................................ 78 表 4-5:社會領域教科書「極權政治」的問題與討論................................. 80 表 4-6:康軒版社會領域教科書「極權統治」的課文敘述 ......................... 82 表 4-7:南一版社會領域教科書「極權統治」的課文敘述 ......................... 84 表 4-8:翰林版社會領域教科書「極權統治」的課文敘述 ......................... 85 表 4-9:「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教學重點及分段能力指標 ....................... 90 表 4-10:本研究對於「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的評量目標 ....................... 92. 附錄 1:電影「惡魔教室」學習單. 4.

(5)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受到學者的推廣,學界開始興起一股以影像資料作為史料的歷史研 究風氣,並且在各個大專院校都開設了相關的課程,跨領域的統整吸引年輕學 子紛紛投入其中, 「影視史學」這門學問因而開始受到重視。最早將「影視史學」 觀念傳入台灣的是周樑楷教授,為歷史研究開闢另一種新文本,擴大研究範圍, 也提供了不同的視野與角度來幫助我們認識歷史。 本章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動機與目的,敘述筆者進行本研究的 背景環境與動機,並透過具體的問題意識,明確指出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為 研究方法與步驟,提出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步驟和研究 限制;第三部分為介紹極權主義的相關研究,加以解釋並整理之;第四部分為 文獻回顧,對於與本研究相關的專書與論文作爬梳整理,並從中說明本研究所 偏重的部分。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筆者從事歷史教學迄今已經邁入第七個年頭,對於課程的掌握、教室的管 理都漸漸能了然於心的同時,卻對於當時進入歷史教育行列的初衷更加戒慎恐 懼。我常常捫心自問:我為了甚麼而教?他們又為了甚麼要學?這不僅是課程 計畫與目標的問題,而是探討深入教育核心的歷史教育的本質。 學者周樑楷曾說:「一個人如何觀看過去,必然會影響他如何看待現在和 不久的未來;反過來說,一個人如何觀看現在和未來也必然會影響他如何觀看 過去。故而,歷史意識與現實意義之間一直是辯證互動的。」1由此可知,歷史 必須是現在與過去的對話才顯得出它的意義。從另一方面來看,歷史是藉由過 去幫助我們獲得間接經驗,無形中擴大了個人對不同處境的認知範圍和能力, 因而也能有所準備的面對更多不同的處境。2這些來自於不同面向的間接經驗, 1 2. 周樑楷, 〈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 , 《思想:歷史與現實》 ,第二期(2006 年) ,第 161 頁。 Lee. Peter.著,周孟玲譯,〈為什麼學習歷史〉 ,《清華歷史教學》 ,第八期(1997),第 16-17 1.

(6) 也對我們的生命有不同的啟發,幫助我們體認「人」的概念。就如同英國學者 Peter Lee 所主張的:「歷史的有用是在於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改變我們 對現實、對於人類是甚麼即可以是甚麼的看法,因而使我們能夠有去改變想達 成的結果的機會。」3 從上可知,歷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目的除了豐富學生的 歷史知識、擴大宏觀視野、增加思考能力之外,也希望能夠提升人文素養。人 文教育重視包容、尊重、體諒、關懷的人文價值,而歷史教育中從大量歷史人 物經驗與思維,以及歷史事件的脈絡與發展,提供學習者易地而處的間接經驗; 另外,從巨觀的歷史發展洪流中,啟發學習者體認「自己也是歷史的一部份」、 「自己正在創造歷史」的歷史意識。就如同胡昌智所說: 學習者容易在這樣(多重觀點而非單一觀點)的歷史敘述中,認識歷 史、與社會中力量的多面性,進而在其中找到自我認同,產生參與感。 知道自己是社會向前繼續變遷複雜因素中的一支,自信自己對社會發 展有其功能與影響。學習者社會角色的認同感與對社會的參與感產 生,是他對自己的發現與定位;也就是說,他從此將自己放置於歷史 發展中,而不在是一個局外者。4 既然歷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具有愛國情操的國民,而是從「解 釋的多元性」以及「多重的因果關係」培養歷史思維的能力;因此,作為在教 學現場的歷史教師,應與時俱進,透過各式各樣的授課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歷 史學科的本質。瞭解歷史學家如何處理資料,建立合理的歷史詮釋,以及對於 各種資料與觀點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如此才能夠讓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不 同的歷史記憶,也有助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2001 年,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強調「帶著走的能力」,仿照美國社會科協. 頁。 3 Lee. Peter 著,’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National Curriculum’ , p.42-43。轉引自陳冠華,《追 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文化,2001 年),第 101 頁。 4 胡昌智, 《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 77 年 12 月初版) ,頁 80-81 2.

(7) 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制定九大主題軸,5每個主題軸由多 學科或多領域的知識揉合而成。配合主題軸的統整性,也將原本的歷史、地理、 公民科規劃為為社會領域課程,是一門「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 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6目前,在國中階段的教學現場中,合科教學有執行 上的困難,導致無法達到課程統整的目標,而又普遍性回到分科教學的情形。 在領域節數分配下,社會領域通常為 3~4 節,其中歷史科則為 1~2 節,教學時 數縮減為過去的一半。在授課時數、考試升學的壓力之下,對學生而言,歷史 課往往就是教師依照教科書編排的史實順序趕進度,雖然老師偶爾的歷史故事 可使課堂增加趣味性或發人深省,但是卻無關評量,對於教科書的精熟程度才 是評量的關鍵。於是,學生對於歷史課的印象就停留在「背誦—考試」之間, 只能被動的接受訊息,努力把大量的人名、事件、時間、地點背熟,應付考試。 因此,偏重記憶的歷史課程使學生缺乏學習動機,更無助於學生思考能力的提 升。更甚者,學生對於被動接受的歷史課產生排斥和反感,抱怨歷史課為一門 無用之學,這樣的刻板印象一路蔓延成社會大眾對於歷史課的觀感。 台灣近年來的歷史教育改革深受英國影響。英國在 60 年代也出現歷史無 用論,差點導致遭受廢除的處境,於是關心歷史教育的歷史學者開始投入歷史 教育改革,回歸歷史學科被建構的本質,認為學生若要真正認識歷史,必須同 時了解歷史學家在探究過去時所運用的方法,這些方法也就是包含了「時序觀 念」 、 「歷史解釋」 、 「歷史理解」 、 「史料證據」的歷史思維能力。7反觀台灣眼前 的歷史教育危機,說明了教育改革沒有深入到教學模式的改良,以至於九年一 貫課程立意良善卻缺乏效果。因此,筆者認為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重新省思歷史 教學理論、擘畫新形態的歷史課程、投入對學習者的實證研究,希望對於歷史 教育有所助益。. 5 6 7. 九大主題軸請參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1998 年,21-27 頁。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第 21-27 頁,1998 關於英國的歷史教育改革,請參看: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歷史教育改革探 究》,台北:龍騰文化,2000。 3.

(8) 綜上所言,本論文所研究的問題意識歸結如下:(一)分析歷史教科書的 書寫對歷史教學的幫助與局限。 (二)利用情境教學的理論基礎與電影融入歷史 教學模式,設計課程達到歷史教學的目的。 (三)從歷史教學的實驗中,探討國 中生是否能解讀電影中的虛構與真實,進而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 (四)為影視 史學融入國中歷史教學提供一個可行的教學模式。.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對於歷史教育的研究,有質的分析與量的分析兩種。文獻分析法是透過量 化的技巧與質性的分析,以客觀及系統的態度,對於文本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 藉以推論產生該文本內容的環境背景及其意義的一種研究方法。現在,文獻分 析法已成為一種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為了配合本研究主旨,本文將採文獻分析法與探究教學法來進行實證研 究。在文獻分析的部分,主要分析教科書中對於「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的內 容特徵或傾向,並且比較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教科書近幾年來對於同樣歷 史概念的書寫是否有所變化。除了縱向爬梳近年來教科書對於「歐洲極權政治 的興起」的書寫,以發現其主題內容觀點的變化;也橫向比較不同版本教科書 對此內容的敘述特徵與風格。利用文獻分析法對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探究,必須 先制定教科書的研究單位和類目,前者指的是可量化分析的字數、段落、章節 主題等單位;後者指的是偏向質性分析的實質內容、特徵、敘述形式等,包含 教科書「說甚麼」和「如何說」兩個層面。8 在教學設計上,本研究擬針對九年一貫的社會領域課程目標與學生能力指 標來設計教學目標,並以 100 學年度九年級翰林版社會科教材單元三: 「歐洲極 權政治的興起」為範圍,配合情境教學理論中的「錨定情境教學模式」設計探. 8. 張雲翔, 〈論國(初)中歷史教科書「鴉片戰爭」教材之編寫〉 , (台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頁 32。 4.

(9) 究模式的教學活動,最後透過評量了解學生從電影觀賞與分析中,實際建構歷 史學科概念(disciplinary concepts)9的過程。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乃以筆者任教的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九年級任教班學生作為實 驗對象,同德國中位於桃園縣桃園市區,民國 92 年創校,今日學校發展規模隸 屬中型,現有普通班 57 班,每個年級 19 班,每班 38 人,全校人數約略有 2166 人。學生來源多半來自學區周邊,學生家庭的社經狀況多半從事工商業為主, 公教則又占其次。本校歷來校風積極,一直在穩定中求進步,學生素質若由基 測來看,在桃園縣內尚屬前段。 由於筆者任教班即高達 13 個班,其中九年級的班級有 6 個班,每個班一 周包含彈性課程共有兩堂授課時間,施測時間較為充足。因此,將以筆者所有 任教九年級的班級作為實驗分析的對象。 (三)研究步驟 1. 預備階段 預備階段部分,筆者自論文題目底定之後,一方面利用暑期進修課程的同 時,持續蒐集相關文獻,並與指導教授討論,確定本研究的初步架構;另一方 面也根據本研究的對象與研究範圍,著手擬定「歐洲極權政治興起」的教學目 標、課程設計以及教學評量的內涵,包含作為問題探究之用的學習單。 2. 實驗進行 受限於課程進度與學生下學期面臨基測的迫切壓力,因此,實驗採取兩個 階段,第一階段透過教科書進行講述法教學;第二階段則透過電影《惡魔教室》 ,. 9. 歷史學科概念( disciplinary concepts) 也被稱之為「第二層次概念( second-order concepts) 」這 是英國歷史教育學者 Peter Lee 針對「實質內容概念」 (也就是「第一層次概念( first-order concepts) 」 )所提出的相對性名詞,目的是強調組織歷史知識的結構概念性層次是超越歷史 知識中的實質內容,也曰:農奴、革命、佛教等。但作這樣的區分並不是要揚棄對實質內容 概念的學習,而是在強調第二層次概念對學生歷史學習的重要性。關於這兩類概念的內涵及 其在學習歷史中的角色可以參照 P. 1. Lee,“Putting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Understanding History," How Students Learn: History in the Classroom(Washington, D. 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 pp. 61-64. 5.

(10) 進行錨定情境教學法,然後進行評量並分析實驗教學的成果。對全體任教班學 生採取學習單的實驗分析,原因之一為利於教師授課進度的掌握,再則不希望 學生在對照組實驗過程中喪失其權益。經過在三衡量之後決定筆者任教之所有 班級接採相同方式進行實驗。 3. 資料分析 在整個教學實驗結束後,筆者將進行相關資料的彙整與分析,包括本研究 所使用的學習單等評量工具進行分析,以質性的答題內容進行影視史學融入歷 史教學運用之檢視評估,並探討測驗所顯示的教學意義,以推論其教學模式在 國中歷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與適切性,最後將研究所得撰寫成論文。. 三、極權主義的內涵.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字源來自於 totality,20 世紀初義大利御用哲 學家喬萬尼˙吉泰爾(Givoanni Gentile)發明了這個詞;101929 年倫敦《泰晤 士報》也採用極權和單一國家來形容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111933 年《牛津 英語字典(補編)》載入極權主義這個名詞。12 極權主義具有集中權力的意涵,但是又別於全能主義(totalism)作為推動 社會革命或社會運動的手段,極權主義往往以防止或消滅社會革命或社會運動 為目的。13與極權主義相關的字彙包含絕對主義(absolutism)、專制主義 (despotism)、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但都不能完全表達極權主義的意 涵。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極權主義的起源》中指出絕對主義. 10 11. 12 13. Quoted from Schapiro, Leonard. Totalitarianism,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72, p.13 1929 年 11 月 2 日,倫敦泰晤士報報導。參見 Hans Buchheim, Totalitäre Herrschaft. Wesen und Merkmale, München : Kösel-Verlag, 1965, c1962. Schapiro, Leonard. Totalitarianism ,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72, p.13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 頁。 6.

(11) (absolutism)根本含意在於統治者對國家權力的絕對壟斷,可以說是與靜態的 國家制度相連,而極權主義則是一種特殊動態的運動。14作為一種特殊的運動, 極權主義既非沒有法律指導,也非恣意行事,而是嚴格遵從它所認定的自然法 則和歷史法則。服從這種超然的力量,使得權力並非如專制主義(despotism) 或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從屬一個人的利益,而是隨時準備犧牲每個人 的重大利益,來執行它認定的自然法則與歷史法則。15威權主義 (authoritarianism)無論採取哪一種形式總是意味著限制自由,但是強調限制 政治、軍事等宏觀的自由,並非如極權主義企圖延伸到社會每個微小領域,甚 至是消滅自由,從而與極權主義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 漢娜˙鄂蘭甚至把法西斯主義與極權主義也作了區分,在《極權主義的起 源》中提到: 法西斯主義的真正目標只是奪取權力,確立法西斯主義『精英』維統 治國家無可競爭的統治者。極權主義絕不滿足於用外部手段來統 治,……,極權主義發現了一種從內部控制人和威嚇人的方法。在此 意義上,它消除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距離,達到一種新的狀態。 16. 換句話說,對漢娜˙鄂蘭而言,極權主義是一種獨特的全新現象,舊有的概念 和框架都不足以解釋此一現象。 極權主義與過去體制相比,有以下幾種新的特徵:第一,新權威。極權主 義的統治者領導強大政黨組織,並獲得廣反群眾的支持。極權主義領袖被視為 全知全能擁有不受任何限制的權力,帶有神權統治的色彩。17第二,新權力。 極權主義領袖不但控制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層面,更滲透到個人生活的私 領域,包含思想意識。第三,新統治方法。極權主義統治者擁有強大的恐怖機 14 15 16 17. 漢娜˙鄂蘭著,林驤華譯,《極權主義的起源》,(時報出版公司,1995 年版),第 547 頁。 漢娜˙鄂蘭著,林驤華譯,《極權主義的起源》,第 637 頁。 漢娜˙鄂蘭著,林驤華譯,《極權主義的起源》,第 458 頁。 胡克(Sidney Hook)著,金克等譯《理性、社會神話和民主》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 頁 119。 7.

(12) 器與有力的宣傳與灌輸工具。第四,新的國家結構。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是「國 家—個人」 。第五,推行一種全民遵守的意識形態。除了為政權提供合法性之外, 也號召人民為某種烏托邦理想不斷奮鬥。18 「極權主義」作為一種現代政治的統治手段,應可藉由政治學者的觀點來 確立其意涵。最早廣泛使用此一術語的政治學者卡爾˙弗雷德里克(Carl J. Friedrich)和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他們的著作《極 權主義獨裁與專制》中指出「極權政治」的六個特徵:主張極端的二元論的官 方意識形態,並且無所不包,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精心製造的理想主 義理論導向;由獨裁者領導下的一黨專政;一個系統從事恐怖活動的特務機構; 對通信、交通和暴力手段壟斷;透過國家計畫經濟實施的中央指導和控制;政 府壟斷的大眾傳媒。19 卡爾˙波普爾(Karl R. Popper)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認為封閉社會與 暴力毀滅是極權主義的本質。極權主義相承於柏拉圖烏托邦理想:真正美好的 新世界,從而建立的歷史定論主義的封閉社會;獨裁領袖為了實踐與現實世界 斷裂的烏托邦,採取搗毀一切再來重建的毀滅手段,導致人類社會因此付出龐 大的代價。20雷蒙˙阿隆(Raymond Aron)則強調政黨對權力的壟斷、國家對 經濟的控制、意識形態恐怖是極權主義的本質。21 從本質來看,極權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迄今出現最反動的獨裁政體,但我 們究竟該如何認識極權主義呢?可以從極權主義的研究觀點來看: 第一,極權主義是傳統獨裁政體得一種極端變形:從意識形態和國家型態 18. 19. 20. 21.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黎鳴等譯,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頁 137。 Carl J. Friedrich , Zbigniew Brzezinski,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Second edition, revised by Carl J. Friedric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所謂歷史定論主義指的是:相信歷史有其規律,而歷史規律的實現是無可避免的,人們只能 加速或延緩其實現,卻不能創造或取消它。法西斯主義的歷史規律是種族之間的優勝劣敗;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規律是唯物史觀。 (莊文瑞、李英明著〈導讀—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收錄 自卡爾˙波普爾(Karl R. Popper)著,莊文瑞、李英明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桂 冠圖書公司,2002 年版。 雷蒙˙阿隆(Aron, Raymond) 著,蔡英文譯《知識份子的鴉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頁 194。 8.

(13) 兩種角度來看都是如此。前者在極權主義者透過現代科技宣傳之下,將意識形 態與現代社會雜揉,而破壞公民社會的人性尊嚴及整個社會的道德標準。後者 將「國家至上」作為極權主義的信條,對民主傾向鎮壓;對社會傾向控制,是 傳統獨裁政治所望塵莫及的。22 第二,極權主義是現代神權政治的一種體現:中世紀歐洲的羅馬教廷就以 宗教為武器,以上帝的人間代表身分,進行極權主義的初步嘗試。神權政治的 無條件服從,啟發極權體治以「人間的最高統治者代替了神權政治中的上帝」, 使極權主義的意識形態成為一種現代宗教。23 第三,極權主義是激進的民主形式:強調歷史上盧梭、羅伯斯比爾、巴貝 夫的激進民主思想,透過極權主義的恐怖統治付諸實現,而啟蒙運動中強調的 理性、秩序、正義卻遭到極權主義的無視,創造出一種新的野蠻狀態。24 第四,極權主義是 20 世紀特有的政治現象:極權主義與過去歷史上存在 過的專制獨裁政體不同,而是少數的「精英份子」利用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上台, 建立絕對壟斷的權力,目標是達到整個社會最大程度的政治化。25 整體而言,筆者綜合以上觀點提出極權政治的意涵為:具有宗教神秘主義 的國家有機體,由全知全能的獨裁者掌控媒體,宣傳虛無理想主義的政治神學 作為意識形態,並透過不道德的手段從事創造、消滅敵人的群眾運動,進而擴 大且深化獨裁者權力,終至領袖意志取代個人意志的一種恐怖政治。. 四、文獻回顧. 本篇論文的架構基礎為影視史學與歷史教學,因此在前人研究與文獻回顧 22 23. 24. 25. 朱庭光主編,《法西斯新論》 (四川:重慶出版社,1991),頁 210。 塔爾蒙(J. L. Talmon)著,孫傳釗譯,〈拯救與自由. ——評《極權主義民主的起源》〉 :《極 權主義民主的起源》(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s/085_0402056.pdf 梅尼克(Friedrich Meinecke)著,何兆武譯,《德國的浩劫》(北京:三聯書店,2002),頁 2-3。 孫哲,《獨裁政治學》(台北:揚智文化,1995),第 220 頁。 9.

(14) 中,將就這兩部分分別探究。 「影視史學」一詞由美國學者海登˙懷特(Hayden White)在《美國歷史 評論》(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首次提出,並且為影視史學 (historiophoty)下了初始的定義,指「以視覺的影像和影片的論述傳達我們對 歷史的見解」26,即影視史學是傳達歷史事實的另一種書寫文本。接著引發一 連串的討論,逐漸確立影視作為一種歷史書寫有自己的一套敘事工具、方法與 策略,自成一套史學理論,稱為影視史學。 其實早在 60 年代以來,許多史家就已經開始注意「電影與歷史」的關係, 除了在大學院校利用電影作為教材授課,也親自參與電影的製作過程,甚至出 版電影與歷史研究的論文或專書。馬克˙費侯(Marc Ferro)於 60 年代即開始 研究「電影與歷史」 ,27透過參與電視台製作歷史影片的實務經驗,將史學專業 與影像實務經驗配合。費侯隨後出版《電影與歷史》 ,28透過對不同影片的研究, 建構電影與歷史的知識理論與方法論,肯定電影書寫歷史的能力,以及強調電 影作為另一種面對歷史的觀點,掙脫了長期被權威宰制的書寫歷史,挖掘出被 隱藏的歷史真相。費侯也提醒讀者導演有時會加入強烈的主觀意識,運用屬於 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法,因此,讀者也必須具備能力檢視電影中的歷史價值。 史學家皮爾˙索林(Pierre Sorlin)在英國牛津及劍橋大學講學之後,29也 寫了《歷史中的電影:重演歷史》 (The Film in History: Restaging the Past)一書。 該書比較不同歷史主題的電影,認為歷史研究應當取材於電影中,因為歷史是 社會對過去的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的功用則與社會的取向有關;電影有匯集. 26. 27. 28 29. Ha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1.93, No. 5(December 1988), p.1193. 費侯是最早將電影視為歷史媒介及資料的學者之一。他從參與為電視台製作歷史影片的拍片 計畫,這些影片包括: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列寧自述》 、 《醫學歷史》 、 《對比歷史》 ,影像的 實務與學術經驗使他得以突破歷史理論的思考領域。透過不同影片的研究,建構電影與歷史 的知識理論。 Marc Ferro,《電影與歷史》,張淑娃譯(臺北市:麥田文化出版社,1998),頁 71。 法國巴黎三大電影與視聽學研究院教授,曾是紀錄片導演,拍攝過法國大革命、德雷福斯事 件以及人民戰線等歷史題材的電影,出版過多部書籍,如《電影社會學》 、 《歷史中的電影》、 《歐洲電影與歐洲社會》 、 《姿態、身體與聲音》以及《電視:一個誇誇其談的盒子?》等等 10.

(15) 社會記憶的作用,也能反映社會的集體取向。30皮爾˙索林在更提出電影做為 歷史研究的題材必須考量四個部份:影片的原創性、它與時事的關連、大眾接 受的程度、製作與發行的時機,如此一來才能檢視出電影如何反映出聯繫整個 社會的歷史感,並展現電影的歷史意義。31換言之,研究影視史料的方法與研 究文字史料的方法不同,拿影片中的敘事、對白與文字史料中的記載對照毫無 意義,因此,不需要緊抓的電影敘事的真實性,應當探究電影敘事中歷史解釋 的結構性。 史學家羅森史東(Robert A . Rosen-stone)從 70 年代開始研究電影與歷 史,主張這是史學研究的新方向。他在加州理工學院時,就利用課堂引導學生 透過電影理解歷史,企圖透過影視課程設計,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發 學生分析電影與文字歷史的異同。而後他開始參與拍製歷史電影與紀錄片,更 加積極研究電影與歷史,隨後出了一本書《觀看過去:來自電影對我們歷史觀 念的挑戰》 (Visions of the Past: 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 ,指 出在後現代主義之下,影像視覺文化衝擊著我們對客觀歷史的看法。32 過去文字歷史強調固定、客觀的真實性敘述,如今影視媒體逐漸成為主流 的書寫工具,電影勢必成為後現代的歷史表述的重要方法。然而,從事電影研 究的人對於歷史的看法,與史學家所關切的歷史,往往有不同的視角。傳統史 家著重事件的真實性,從史料中拼湊過去的歷史;電影研究者則是關心文化批 判,強調解釋、思考過去的歷史,並且對過去的事件整合出歷史意義,企圖掙 脫傳統的解釋模式,開創新的論點。因此,我們不僅要學習閱讀影像,並且必 須運用不同於評論史書的方法與標準,來研究驗影的歷史書寫。 同樣也參與拍製電影的史學家娜塔麗˙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 30. 31. 32. Foucault, Michael.〈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I)〉 ,林寶元譯, 《電影欣賞》 , 第 44 期(1990 年 3 月),頁 8-20。 參自 Pierre Sorlin, How to look at an "historical" film,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c2001). Robert A. Rosenstone, Visions of the Past: 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 (Combridge,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p.220 11.

(16) 有《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 (Slaves on Screen: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33作者選用史丹利庫柏力克的〈萬夫莫敵〉(Spartacus)、古 提瑞茲.阿里亞的〈最後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 、龐帝科佛的〈圭瑪達島政 變〉 (Queimada) 、史蒂芬史匹柏的〈勇者無懼〉 (Amistad) 、強納生德米的〈真 愛不渝〉(Beloved)中有關奴隸的部分,來對應五十年來文字歷史書寫形式及 主題的發展。作者強調歷史書寫形式逐漸走向「微觀歷史」 ,正好與歷史電影的 敘事方式不謀而合。電影、電視通常把敘事重心放在特定的小人物或小事件上, 在敘述的過程中重現時代氣氛,並且推論人物與事件的發展,正是微觀歷史的 呈現。34作者也強調歷史電影其實也是一種「思想實驗」 (thought experiment), 也就是利用電影中的劇本、演員、服裝、化妝、佈景等各個環節來體驗歷史中 未被紀錄的環節,這虛中實的電影敘事使得我們對於歷史的詮釋從編年式的無 機過去,轉變為感性與開放的真切體悟。 關於電影中的真實與虛構,還有許多學者也深入著墨。史家馬克˙卡爾尼 斯(Mark C. Carnes)所編《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Past Imperfect: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Movies)為美國史家學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Historians)叢書之一。馬克收集許多史家選擇與他們研究領域相關的 歷史電影,對比「電影上的歷史」與「真實歷史」 ,分析影片歷史書寫的真實與 虛構,以及影片與當代現實社會的關係。這些史家除了指出電影歷史書寫中錯 誤、虛構的敘述,也正面的肯定歷史電影的優點與貢獻。35 正當歐美學者對於電影與歷史的研究逐漸開展之際,台灣歷史學者周樑楷 將影視史學引介台灣學術界,並進一步擴充影視史學的範圍,加深影視史學的 意涵。周樑楷教授在〈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36中強調影視史學無法將歷史事. 33. 34 35. 36. Natalie Zemon Davis 著,陳榮彬譯, 《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 ,台北: 左岸文化,2002 年。 Natalie Zemon Davis 著,陳榮彬譯, 《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 ,頁 21。 Mark C. Carnes 編,王凌霄譯,《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台北:麥田出版 社,1998),頁 37。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 ,88(臺北:1993.08),10-17 頁。 12.

(17) 實完全呈現出來,也無法取代書寫歷史;但是,他對歷史是一種新的解讀方式, 同時也比書寫歷史更能呈現某些歷史現象。 〈影視史學與地方史〉37一文中也提 出兩點:影視史學與書寫歷史的不同,因此影像及語言的歷史材料也是必須的; 其次,無論影視史學或是書寫歷史的論述都帶有主觀的色彩。另外,在〈影視 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38一文中除了說明影視作為歷史文本的變 遷過程,並強調其反映某些歷史真實之外也含有歷史意識在其中。 除了理論的架構,周樑楷教授也實際將影視文本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包 含: 〈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 象〉39、〈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40以及〈辛德勒 選民[Schindler’s List]--評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影視敘述和歷史觀點〉41分 別對美國在 1990 年代左右上映的歷史影視作品,依循影視史學所提及的「探討 分析影視歷史文本的思維方式或知識理論」加以分析。換言之,周樑楷教授透 過史學理論建構影視文本的歷史思維。另外,在周樑楷教授的指導下,徐叡美 的〈歷史劇情片「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42藉由電影《赤色份子》的 實際分析與論述,探討電影傳達的歷史敘述、解釋與歷史思維,強調電影是書 寫歷史的方法,可以對比與互補文字史書的不足,也具有反映當代現實社會問 題的歷史意識。 在電影與歷史教學方面,歐美已經有許多由史家組成的學會或組織,發行 相關的期刊,推動歷史教學與影音媒體的結合。例如: 「國際影視媒體學會—歷 史研究與歷史教育」(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udio-Visual Media in. 37.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地方史〉,《宜蘭文獻雜誌》 ,42:3-11。 38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 ,23:445-470。 39 周樑楷, 〈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象〉 , 《當 代》,74(臺北,1985.06) :48-61。 40 周樑楷, 〈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 , 《興大人文學報》 ,32 下(臺 中,2002.06) :1101-1116。 41 周樑楷, 〈辛德勒選民[Schindler’s List]--評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影視敘述和歷史觀點〉 , 《當代》 ,96(臺北,1994.04):44-53。 42 徐叡美, 〈歷史劇情片「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0 年。 13.

(18)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發行《電影、廣播、電視歷史期刊》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43內容刊登許多有關歷史與教育的影評; 英國歷史學會也曾出版《電影在歷史教學的使用:一個短的指導》(The Use of Film in History Teaching: A Short Guide) 。44其他還有許多專業的歷史期刊,也對 電影與歷史教學的議題有許多的討論。 台灣近幾年來也開始重視電影與歷史教學,在多次的歷史教學研討會討論 有關影視媒體與歷史教學的議題。1995 年東海大學歷史系在教育部的委託之下 主辦「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 ,專題討論有關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的理論 與構想。45台灣影視史學的學者周樑楷除了親自開設課程,講授「影式媒體與 歷史教學」的課程之外,更是企圖將影視史學向下紮根。他在〈影視史學與歷 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46文中,觀察青少年 的歷史文化在卡通、漫畫、電玩、影片中的呈現方式,主張只要能以理性、客 觀的歷史思維,呈現出某種歷史論述並具歷史意義,都可以算是影視史學研究 的領域,而在教學現場中歷史圖像的活潑與詼諧更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有助於 帶領學生思考與判斷。此外,黃乃琦的〈多元動態「影視史學」的教學分析〉47 設計了多元動態參與的教學模式,並在輔仁大學實際操作,讓學生主動參與電 影與史學的辯證過程:模擬史家(敘事策略訓練) 、練習拼圖(時間感與空間感 訓練) 、化身記者(神入技巧訓練) 、仿評論家(批判分析訓練) 、影視製作(傳 播與影視結合訓練)、影視對照(比較方法訓練)。透過史學方法將電影當作史 料進行論述,使大眾史學的理念在課堂上實踐。 在中等教育的教學現場中,也有許多學者針對影視史學進行歷史教學設. 43 44. 45 46. 47. “copyright page,”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Vol. 12, No.2(June 1992). Marlette Rebhorn, Screening America: Using Hollywood Film to Teach History(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88), pp.ix-x, 1-2. 張榮芳,〈序〉 ,張榮芳主編,《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頁 182-183。 周樑楷, 〈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 , 《當代》 , 第 118 期(1996 年 2 月),頁 8-21。 黃乃琦,〈多元動態「影視史學」的教學分析〉,《歷史月刊》,第 170 期,(2002 年 03 月),頁 111-115。 14.

(19) 計。劉怡芳在〈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48 透過文華高中的歷史老師組成團隊設計課程,實施方式如下:先針對電影情節 設計「主題性問題」 ,引導學生確定閱讀的方向、查詢資料,培養篩選知識的能 力;再以「學習單提問」引導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解藉由問題設計 讓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歷史人物情境之中;再將史料閱讀與歷史影片結合,提供 影片相關影評進行延伸的討論。曾怡菁在〈影視教學的嘗試—以木柵高工高職 歷史教學為例〉49也提出影視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力與注意力,事半功倍 的達到學習效果,教學方式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先閱讀或講解影片相關的背景 資料;影片欣賞結束後,由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最後分組報告並繳交學習 單。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50認 為,透過影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於歷史事件的了解與想像,增加學習興趣; 但是影片也會左右學生看待歷史事件的角度,甚至解讀影片訊息時也受限於學 生的理解程度。因此,影視史學的課程設計必須透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將 學生的歷史意識導向高層次發展。 另外,羅鴻雁在〈電影融入教學對中學生世界史認知學習之教學設計與實 施歷程-希臘、羅馬史教學個案研究〉51中,運用電影《亞歷山大大帝》與《神 鬼戰士》的片段配合講述,在國中九年級歷史課程的希臘亞歷山大時期、羅馬 帝國時期兩單元進行教學實驗。課程設計以情境教學法作為教學實驗的架構之 外,作者除了使用前測、後測的問卷及學習單之外,更採用質性研究法深入教 學現場進行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透過分析統整了解學習者在認知學習成就上. 48. 49. 50. 51. 劉怡芳, 〈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編 《清華歷史教學》第 18 期,2007 年,頁 107-135。 曾怡菁, 〈影視教學的嘗試—以木柵高工高職歷史教學為例〉 , 《木柵高工學報》 ,第 12 期(2008 年 4 月),頁 95-118。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 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 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未出版。 羅鴻雁,〈電影融入教學對中學生世界史認知學習之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希臘、羅馬史之 教學個案研究〉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民 98,未出版。 15.

(20) 的發展情形,建構出一套適合電影融入歷史教學之教學模式與策略。 綜而論之,影視史學發展至今,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從知識論上奠定紮實 基礎,使影視史學漸漸被視為一門學問,而非電影史的別稱或附屬。但是教學 實驗的部分仍較為欠缺,使許多教師對於影視史學的應用只停留在「利用影視 媒體結合歷史教學」的粗淺認識,無法落實影視史學的內涵,也使學生錯失了 一個訓練歷史思維的機會。 正如同許多教育理論所言,青少年正是邏輯思考發展的階段,利用圖像對 於青少年的影響力,引導他們從影視文本中發展歷史思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雖然許多大學及師範學院的相關研究有部分成果,但是影視史學的教 學模式多集中在國小高年級、高中、大學,國中的部分相對匱乏。本篇論文將 參酌相關的教育論文,根據實際教學現況,探討影視史學教學模式的成效與可 行性。. 16.

(21) 第二章 《惡魔教室》的創作背景 在過去資訊媒體尚未發達前,菁英用文字語言塑造人民的記憶,以形塑國 家認同;到了 20 世紀下半葉,這項任務便轉到影視媒體身上。1德國關於二戰 題材的電影,總是牽扯著「國家認同」和「集體記憶」等問題。因此,不可否 認二戰是個公眾性議題,一部相關電影通常都會引發廣大討論,幾部電影或電 視劇甚至影響整個社會與學界對二戰的態度。 另一方面,電影也無法視為脫離其生產及消費環境的純粹藝術,必然受到 社會脈絡中「國家認同」和「集體記憶」的影響。換句話說,電影是社會的產 物,政治情勢、經濟狀況等因素對電影詮釋的影響不容被忽視。不同時代的氣 氛,整個社會、國際情勢的影響都可藉由電影來表現出來。 本章採用費侯的概念「社會正是影像的製造者」 ,探討德國二戰後的政治、 經濟、社會對極權主義的反思,進而觀察德國如何將已經逐漸凋零殆盡的戰爭 世代的個人記憶轉化成集體記憶,透過影視媒體的力量將極權主義的概念一代 代傳承下去。. 第一節 戰後德國對極權主義的反思 1933-1945 年是希特勒和納粹黨統治德國的第三帝國時期,在獲取國家政 權之後,希特勒立即廢除威瑪共和政府的議會民主制,確立了以意識形態和領 袖權威為核心的獨裁統治。他還大規模的擴張軍隊,肆無忌憚地對外侵略,最 終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給周圍國家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也給德國人民 帶來嚴重的苦難。 對於這歷史上的黑暗篇章,德國社會各界的反應非常複雜,處理戰後記憶 政治的方式大致有兩種。經歷過納粹政權的保守派趨向藉由經濟復甦、確認受 1. Wulf Kansteiner, "Finding Meaning in Memory: A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Collective Memory Studies,” 183 17.

(22) 害者及加害者、給予受害者補償等措施,將過去拋在腦後,最好不要再提及那 段往事。戰後出生的世代則為避免「歷史事件」再度發生,拼命挖掘有關納粹 的文獻、學術理論、罪證等,透過媒體在日常生活中灌輸人民這些概念,並否 認德國歷史是所謂「特殊途徑」 (Sonderweg)2,與過去切割,以自由法治國家 自居。後者成為學術界專注的焦點,它們不像日本或土耳其對過去避而不談或 規避其責任問題,它們反將責任擴及全體,至少在菁英階層是認為德國人民都 該為此負責,從電視、電影、博物館、紀念碑、教科書都在教導得國人要記取 教訓。3從戰後發展來看,德國對於極權主義的反思可以經過幾個階段。 一、戰後的受害者思維 二戰結束後對德國人民而言苦難才正要開始。為了徹底粉碎納粹主義與軍 國主義的勢力,消除德國再度發動戰爭的危險,美、英、法、蘇四大戰勝國首 先採取分區佔領德國的政策,並且由各佔領區最高長官組成的盟國管制委員會 掌握德國中央政權,對德國實行全面控制和監督,只承認德國在經濟上是一個 統一的整體。4對德國人民而言,心中複雜的情緒難以形容。 1945 年 8 月 2 日,美、英、蘇聯合簽署《波茨坦協定》,重申了雅爾達會 議「民主化」 (democratization) 、 「解除工業」 (deindustrialization) 、 「解除武裝」 (demilitarisation) 、 「去納粹化」 (denazification)的對德主張,並以更為明確的 詞句闡明了對德國的諸多判決。51945 年 11 月 20 日,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德 國紐倫堡開庭,對納粹德國首要戰犯進行公審。紐倫堡大審(Nuremberg Trials). 2. 3. 4. 5. 「特殊途徑」理論首次見於 19 世紀德意志帝國的保守派,他們認為德國政體異於英國和法 國的西方民主,但又不同於沙俄的東方專制,是混合著民术主與專制的第三種方案。二戰後 學者亟欲 解釋為何德國威瑪共和會失敗、納粹得以掌權。非德國學者,如泰勒(A. J. P. Taylor, 1906-1990)賦予此「特殊途徑」理論新意義,認為德國國家特性自始便與西歐不同,而這 些德國獨特的政治社會發展也是造就納粹興起的遠因。德國學者及少數非德國學者,如邁乃 克(Friedrich Meinecke, 1862-1954)便力圖證明納粹只是個歷史的偶然、德國的災難。 陳思瑾,〈聯邦德國電影對二次大戰的歷史詮釋(1945-2005)〉(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2,頁 18。 Koppel S˙Pinson 著,范德一等譯, 《德國近現代史—她的歷史與文化》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 年版),頁 712-717。 陳思瑾,〈聯邦德國電影對二次大戰的歷史詮釋(1945-2005)〉(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2),頁 24。 18.

(23) 6. 拉開了盟國戰後對德國實行「去納粹化」的序幕。 自 1946 年起, 「去納粹化」在德奧兩國進行,目標在於去除納粹的影響視. 力,淨化社會、經濟、文化、媒體、司法、政治各層面。蘇聯政府認為納粹主 義主要根植於與資本主義相關的社會條件,因此將去納粹化的社會改造矛頭指 向經濟領域,例如財產沒收、土地國有化、政府機構裡的納粹黨員被無限期解 雇,不少納粹餘黨逃到西佔區去。7 美國起初嚴厲執行「去納粹化」行動,除了逮捕與解職措施,還要求擔任 公職及半公職的德國人填寫一份詳細的個人問題調查表,以交代其在希特勒統 治時期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活動表現。但是,面對戰後政治、軍 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崩潰和災難性的戰爭後果,德國人民對納粹歷史的認識 與反省採取無視、沉默與迴避的態度,而盟國軍事管制當局對德國人進行大規 模政治審查、人員身分鑑定和甄別更加重了這種消極的情緒。81949 年聯邦德 國成立後,懲治與反思納粹歷史也只是點滴現象無法形成規模,甚至出現停頓 的趨勢:大批被盟國軍事法庭判刑的納粹戰犯被特赦,被撤職的原納粹官員也 恢復了職位。 面對這些戰後清算,德國人民對於戰勝國提出的「除了納粹德國以外別無 其他德國,德國人民集體有罪」9的「集體罪責」(collective guilt)最為不滿,. 6. 二次大戰結束後,從 1945 年到 1949 年舉行了十三次紐倫堡審判,審判的是納粹戰犯。之 所以選擇紐倫堡,是因為那是德國納粹黨之納粹運動的發源地。德國戰敗向同盟國投降,德 國簽訂的降書將統治德國的政治權力轉移給了同盟國組成的管制理事會。紐倫堡大審審判席 上有四位法官,美國、英國與法國法官身著黑色長袍,蘇聯的法官身穿褐色軍裝。審判室中 有各國記者 250 名向全世界報導。在第一次審判中,納粹的首領—包括 Hermann Goering (戈 林;前德國空軍元帥)與 Rudolf Hess (曾任納粹黨副主席)—被控違反國際法、發動侵略戰爭, 九個人被判決死刑。在其他的審判中,被告被控「殘暴對待平民」之罪名,在集中營中在囚 犯身上做醫學實驗的納粹醫生也被審判,他們的實驗肢解與殺害很多囚犯;例如,為德國空 軍所做的實驗是要決定人在多稀薄的空氣中會死亡;有些實驗測試冰水對人體的影響。被告 的辯護是軍事人員與醫生都只是遵從上級命令 。 7 鄭麗,〈二戰後盟國對德國的非納粹化改造〉,《武漢大學學報》 ,第 63 卷第 5 期,2010 年 9 月,頁 614。 8 李樂曾, 〈戰後對納粹罪行的審判與德國反省歷史的自覺意識〉 , 《德國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頁 5。 9 Karl Dietrich Erdmann 著,高年生等譯, 《德意志史:1914-1950》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年),頁 177。 19.

(24) 它們不認為納粹的罪名要由全體德國人接受。希特勒和納粹黨的獨裁統治和侵 略戰爭也為德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戰爭使德國東部大片領土喪失,居住在 此的德國人變成難民,只能長途跋涉進入德國本土;德國本土也遭到慘重破壞, 要在滿目瘡痍的城市裡維持生活愈行困難,水、電、瓦斯的供應完全杜絕,糧 食供給本就不足,加上難民湧入,使得每人配給量更少。曾經經歷過戰後時期 的德國人,對飢餓的印象特別深刻。10戰爭末期所受的痛苦足以使他們與加害 者劃清界線,把責任推到少數幾位決策者身上,而把其他人劃為被濫用的、具 有強烈義務感和效忠精神的輕信者,直接或間接地被迫進行合作且對納粹政體 的真正本質認識不輕;一些職能部門的官員也試圖透過強調其業務工作的中立 性來推卻或縮小罪責,或者利用協從理論來逃避或減輕懲罰,還有那些戰後流 亡、回歸的難民或者從戰俘營釋放的士兵,只關心自己遭遇的不幸,自認為是 受害者和被凌辱者。11換言之,直到 50 年代中期,德國民眾普遍接受一種「受 騙論」的歷史觀,即第三帝國的罪行應該完全由希特勒及其主要戰犯集團負責, 而全體德國人則是被誘騙的,他們自己最終在戰爭中和因戰爭的後果成為受害 者。12因此,聯邦德國政府與民眾,特別是經歷戰爭的一代都希望儘快結束對 納粹戰犯的審判,這樣一來就可以結束對納粹歷史和集體罪責的討論,反映出 當時普遍存在的淡化或逃避的心態。 隨著冷戰的加劇,西方佔領國也失去了徹底進行「去納粹化」的興趣,他 們更關心的是迅速扶持西德成為西方陣營的實力成員。因此,西方盟國改變了 戰後初期的對德政策,韓戰爆發期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甚至鼓勵西德總理艾德 諾(Konrad Adenauer,1876~1967)重建軍隊。13艾德諾本人屬於保守派,自己. 10. Ellizabeth Heineman, ”The Hour of the Woman: Memories of Germany’s “Crisis Years” and West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1, no.2(1996): 374. 11 Peter Reichel, Vergangenheitsbew ltigung in Deutschland. Die Auseinandersetzung mitder NS-Diktatur von 1945 bis heute, München: C. H. Beck,2001,S. 67—68. 12 Norbert Frei: Verg angenheitspolitik in denf nf ziger J ahren. In: Wilfried Loth, Bernd-A. Rusinek ( Hg. ) : Verw amd lungspolitik .NS-Eliten in der westdeutschen Nachkr iegsge sellschaft, Frankfurt/Main, New York, Campus Verlag 1998, S. 92. 13 景德祥,〈德國:反思歷史,一波三折〉,《世界知識》,2005 年第 21 期,頁 38。 20.

(25) 也受過納粹政權的迫害,但他最關心的是如何重建德國,而向西方國家靠攏是 使西德獲得主權獨立的唯一方式,稱為「西向政策」 (Westpolitik) 。141949 年建 立聯邦德國之後,除了與西方交戰國特別是法國和解,也支持與以色列建立友 好關係,對猶太人作出無終止賠償,並努力參與歐洲共同事務發展貿易,藉此 表達與歐洲各國友好共存的意願。但是,納粹歷史的究責問題則隨著歐洲冷戰 局勢與艾德諾的歷史政策(Vergangenheitspolitik)而選擇忽視與退縮。1955 年 德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後,德國成為當年戰勝國的盟友,國內政治壓力明 顯減弱,消極對待納粹歷史不僅成為主流,甚至艾德諾時期為了安定與重建極 需人才,開始有大批的原納粹高級文武官員因此得以重返政府機關,沒有一個 納粹時期的法官受到起訴或丟掉職位,艾德諾的國務秘書格羅布克(Hans Josef Maria Globke)就是當年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紐倫堡法》(Nürnberger Gesetze) 的起草者。這種「格羅布克現象」代表著許多納粹份子得以幸運地逃脫了應有 的懲罰。15 戰後德國電影也從「零時」(Stunde Null)起步,開始了艱難的跋涉。電 影工作者首先面臨的究是如何對待剛剛結束的黑暗歷史?如何對待納粹統治及 其產生的影響?如何表現現代社會與過去歷史的關係等,而這些種種問題都牽 涉到當時的政治與社會背景。冷戰時期,艾德諾政府奉行親西方政策,國內政 治局面保守,不利於電影工作者們大膽創作;其次,50 年代是德國重建經濟和 社會的重要時期,為了快速重建擺脫戰爭陰影,聯邦德國政府鼓吹創造一個平 等、和諧的中產階級社會的口號,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社會矛盾。聯邦德國電 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復甦,又因電影拍攝仰仗政府的獎勵與資助,許多導演 不願亦不敢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或是有意迴避這一段歷史,致使在銀幕上出 現的幾乎都是美好、和諧的景象;另一些導演則採取各種各樣間接的方式,如. 14. 15. 孫立新、黃怡容,〈德國政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反思〉,《史學史研究》 ,2010 年第 2 期,頁 83。 景德祥,〈德國:反思歷史,一波三折〉,《世界知識》,2005 年第 21 期,頁 39。 21.

(26) 背景、回憶、夢境、畫外音等迂迴的方式觸及主題。16. 二、大眾意識覺醒與突破 1960 年代起西德正式與戰後時期告別,1963 年西德總理艾德諾下台,則 象徵著老一輩的掌權者將無法在掌握西德的命運,其後的時代變化已非戰爭世 代所能掌握。先是東德無預警的建立柏林圍牆,冷戰緊張局勢昇到最高點;其 次,社會脈動與前期最大的差異在於前所未有的高速性與普世性,這時期的大 眾文化發展也達到高峰17;第三,基於經濟狀況富裕、休閒時間增加、教育普 及導致大眾逐漸產生自主意識。18上述情況不只發生在西德,歐美國家也先後 進入「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19,社會轉型勢在必行。西德社會 進入後工業社會之後,人們對於改革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一些民間機構與媒 體主張人民應積極參與政治,並組織團體形成監督政府的力量。20 1960 年代的國際局勢發展也不平靜,戰火不斷,多是區域性戰爭。1961 年美國甘迺迪總統(John F. Kennedy, 1917-1963)宣佈參加越戰,開啟美國史上 耗時最長的戰爭,掀起國內朝野抨擊之外;越戰也使美國國際聲望下滑,使其 再與蘇聯競爭中從強勢轉為弱勢,西歐各國知識份子也同聲譴責:這是一場資. 16. 王揚,〈戰後聯邦德國電影對納粹主義的反思〉,《高師函授學刊》,1994 年第 2 期,頁 23。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 ,鄭明萱譯, 《極端的年代 1914-1991》 (下) (台北:麥 田,1996),435 頁。 18 西德在經濟奇蹟後依舊保持一定的經濟成長,國民平均所得也以倍增的方式攀升,中等收入 家庭擁有電視、照相機、電話、汽車、冰箱、收音機、洗衣機等過去被視為奢侈品的家庭用 品。另外,維持生活基本品質的食衣住行等支出項目所佔比例逐年下降,反之,在儲蓄、旅 遊及休閒的支出比例大幅提升。戰後嬰兒潮使得人口遽增,但是每個家庭有足夠盟立供給子 弟接受刀等教育才是受教率提高的主因。受教育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追求更多的工作機會、更 優渥的收入,以及取得更好的社會地位。高等教育的擴張,實為因應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 也是一個消費社會明顯的狀況。 19 後工業社會最主要的特色再於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許多過去沒有的生活機能—如教育、 保健、娛樂、文藝等一一被重視,相關就業人口大幅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頻繁。 因此,後工業社會也是個公共社會,在人口眾多、極度分化、意見紛雜的情況下,人民對政 治要求和社會權利需求提高,產生「民粹主義」 (populism)思想,社會決策(social decision) 變得重要而複雜。 20 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著,高銛等譯,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台北:桂冠,1989),頁 156-158。 17. 22.

(27) 本主義對第三世界的侵略,是新帝國主義的最佳證明。21由於通訊設備及交通 工具的進步,各國學運團體容易串連,加上西德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使得越戰 也演變成國內政治焦點,國內學運、和平運動同時發難,在 1968 年達到高峰。 西德的學生運動與其他地區既有相似點,也有特殊性。他們未經歷過戰 爭,無法體會父母親的生活經驗,「匱乏」 (scarcity)的日子對他們來說簡直是 天方夜譚,他們所處的正是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稱的「黃金時代」: 從小浸淫在富裕的生活中,要求更好的是他們唯一的想法。22西德學生族群與 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他們背負的國家歷史的沉重負荷,雖然他們年紀太小來不及 參加希特勒青年團,對國家社會主義認同不深,卻也承受戰爭後期的創傷:面 對不健全的家庭,加上傳統重視紀律與秩序的家庭倫理,苦悶心理無法抒發而 導致行為上的「離經叛道」。23 另一方面,西德學生成長過程中政府與媒體加強了歷史意識方面的教育和 傳播,奧斯維辛開始成為德國人歷史意識中的重要內容,但是耗時長、規模大、 爭論多的奧斯維辛審判中揭露了許多納粹犯罪的事實,帶給新世代更多的精神 打擊,強烈的憤怒與長期壓抑的情緒終於在 1968 年的學生運動中爆發。24因此, 在新世代對權威的反叛影響下,納粹德國的歷史及其在西德殘餘勢力被視為「未 被清理的過去」,變成西德學生運動中攻擊的獨特目標。 當時距離二戰不遠,在政府、軍隊與教育機構占有重要的保守份子大都有 一段不光彩的納粹歷史,這些人相對安穩地度過了 50 年代,學生運動爆發後, 他們被年輕一代振振有詞地責問: 「1945 年以前為甚麼要附和納粹,甘為鷹犬; 1945 年以後為什麼要裝聾作啞而不自我檢討?」25換言之,國家與家庭的包袱 21 22. 23. 24. 25. 陳思瑾,〈聯邦德國電影對二次大戰的歷史詮釋(1945-2005)〉 ,頁 38。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 ,鄭明萱譯, 《極端的年代 1914-1991》 (下) (The Age of Extremes: 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 (台北:麥田,1996) ,435 頁。 Heinz Bude, “The German Kriegskinder: Origins and Impact of the Generation of 1968,” in Generations in Conflict: Youth Revolt and Generation Formation in Germany, 1770-1968, ed. Roseman(Co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303-305. 李樂曾,〈戰後對納粹罪行的審判與德國反省歷史的自覺意識〉 ,《德國研究》 ,2005 年第 2 期,頁 7。 郭石城,〈1968 年德國學生運動始末(上)〉, 《巴黎視野》,第 15 期,2011 年,頁 31。 23.

(28) 使他們希望與父母輩劃清界線,不願意再擔負戰敗國而且是罪犯後代的恥辱。 為了擺脫納粹幽靈的糾纏,新世代認為有罪者不只是納粹,還包括投票者、黨 員、旁觀者、共犯、和支持者,明顯把 1945 年前後的世代分界,以保持戰後新 生代的純潔無辜。1969 年秋天,在學生運動的大力推動下,社會民主黨聯合自 由民主黨上台執政。社會民主黨主席是當年反法西斯戰士布蘭特(Willy Brandt),上任之後對內實行民主自由改革,對外謀求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 解,而有了 1970 年聯邦德國總理布蘭特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Denkmal der Helden des Ghettos)前下跪認罪的經典鏡頭。這樣的情景說明了納粹歷史已經 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在這一種特殊的政治文化中,各黨派政治家、學者、 社會人士也爭相發言紛紛表態,從不同方面表達了他們的歷史觀和政治觀,對 於納粹歷史的反省產生了建設的作用。表現出的實際作為就是奧斯維辛審判與 追訴時效辯論大為成功,司法機構根本不理會保守派一再提出的「了結」要求, 不辭辛勞地一個接著一個披露納粹罪行,力圖說明犯罪者不僅僅是奉行上級命 令行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自願的,使得公眾對於極權主義及其罪行有更 深刻的反省。26 另一方面,聯邦議院取消了對納粹謀殺罪和集體謀殺罪的追訴時效。至 此,對納粹罪犯的追究將無限期繼續下去,納粹罪責也會因此持續地成為一個 公眾廣泛討論的議題,對德國政治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7之後,聯邦德國 政治家幾乎都對推卸罪責或抵消惡形的行為表示了拒絕,都承認納粹罪行是獨 一無二的、唯一性的。 學運將納粹議題帶到公共場域之中,卻也在納粹的歷史反思出現了極左的 潮流。學運團體深信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導致了法西斯主義,他們批評聯邦德 國的經濟制度時,所引用的都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甚至組成了所謂的「紅軍 團」 (Rote Armee Fraktion) ,試圖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會制度,因此走上 26 27. Aleida Assmann / Ute Frevert, Geschichtsvergessenheit. Geschichtsversessenheit, S. 220—221 李樂曾,〈戰後對納粹罪行的審判與德國反省歷史的自覺意識〉 ,《德國研究》 ,2005 年第 2 期,頁 4-9。 24.

(29) 了恐怖主義的歧途。1977 年秋天,極左的恐怖主義達到了高峰,謀殺、綁架、 劫機事件一連串爆發而被稱之為「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28最後在 施密特(Helmut Heinrich Waldemar Schmidt)政府的強硬打擊下紅軍團失敗。 1970 年代初期,美蘇間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告一段落,冷戰進入低盪時 期,對於兩德之間的外交談判漸有轉圜的空間。新的主政者採取東方政策,跟 東歐國家簽訂承認疆界、互助合作等條約,對於東德的態度也從過去的敵視忽 略到承認彼此。西德對東歐態度轉變也影響其對二戰的態度,勇於認錯成為西 德政府此時努力塑造的公眾形象,然而並非所有西德人民都同意這種作法,甚 至認為西德政府坦承對當年東歐犯下的錯誤,將使二戰結束以來因民族重整被 東歐驅逐的德意志難民的身分變得模糊不清。29 在史學界,1980 年代發展出「日常生活史」(Alltagsgeschichte),不再以 政治事件、年代為主軸,而是以一般人民的生活與歷史經驗為主。從事歷史工 作者來源不再只是正規的歷史學術部門,由民間組成的社區團體、私人文化工 作方開始挖掘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經驗。之所以在這段期間產生日常生活史, 原因有兩點:首先,一般大眾開始關心過去,尤其是納粹時期的歷史,如此龐 大的需求刺激學界開發新領域;再來,因為能源危機,經濟奇蹟時期長出國遊 玩的機會相對減少,人們選擇到近郊旅遊,不僅欣賞風光,感受當地的鄉村文 化也是旅行的重點,各地有感保留傳統之必要,紛紛設置文化工作坊,地方文 化獲得重視,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30 就聯邦德國電影來看,50 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產階級力量 逐步強大帶動社會民主力量的擴大,保守勢力遭到削弱而政治風氣漸趨寬鬆, 也使得電影工作者開始大膽創作。60 年代後,聯邦德國電影界開始有越來越多 28. 1977 年,西德社會中恐怖活動密集出現,造成政局緊張、社會動亂,當時還年輕的法斯賓 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雪朗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等十數位日後成為德國新電影健 將的德國導演,把他們對德國政局的觀察與焦慮拍成了一部影片,這就是知名的《德國之秋》 (Germany in Autumn)。 29 陳思瑾,〈聯邦德國電影對二次大戰的歷史詮釋(1945-2005)〉,頁 32。 30 Wulf Kansteiner, In Pursult of German Memary: History, Television and Politics after Auschwitz (Athens, Ohio: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6), 66. 25.

(30) 的導演把鏡頭直接對準過去,揭露和批判納粹暴行,特別在《奧伯豪森宣言》31 之後,更推動了聯邦德國電影反思歷史的發展。70 年代後期,德國電影導演更 直言不諱地以電影批判納粹歷史。1979 年,施隆多夫(Volker Schloendorff ) 把聯邦德國當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的小說《鐵皮 鼓》拍成同名電影,以獨特的角度揭示在納粹統致下德國各階層人物的精神空 虛和道德敗壞,引起廣大迴響,無論在藝術手法還是在內容上都可以說是新德 國電影運動中批判納粹主義的經典之作。32美國電視系列片《大屠殺》在同年 被德國電視轉播,則可以視為德國媒體和社會以坦承和開放態度對待納粹歷史 的另一個標誌。 《大屠殺》創歷史紀錄的收視率證明德國人一種勇於面對納粹歷 史的意願,在播放之後,大部分德國人對納粹罪行的認識以及追訴時效的立場 也都有了轉變,33媒體與學校也加強有關納粹歷史的教育,政府也給研究納粹 歷史更多的支持。 1980 年代西德經濟成就速度減緩,激化了社會矛盾,電影導演面臨前所未 有、無法解決的社會危機時,多半會藉由電影回顧過去,尋求當下的立足點。34 整體而言,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電視成為對公眾議題最具影響力的媒體, 大大改變了世人對二戰議題的態度,不論是在兩德或其他國家,納粹議題突破 禁忌,透過影視將恐怖、令人無法理解的個人記憶被轉化為觀眾可以接受的基 礎常識。不同於過去有關納粹主題的電視節目多以超然、客觀、紀錄片手法呈 現,新世代電視製作者則以一般人民的角度來講述那個時期的故事,這種半歷 史、半虛構的呈現方式模糊了歷史與虛構之間的界線,在某種程度上,納粹議 題成為一種消費品及娛樂,學界及影評人對這樣的發展感到無法容忍,批評此 31. 1962 年 2 月 28 日,在奧伯豪森市舉行的第八屆聯邦德國短片電影節上,以亞歷山大˙克魯 格(Alexander Kluge)等 26 位年輕導演、攝影師和製片人,不滿於聯邦德國電影現狀,發 表反傳統、棄舊圖新的藝術革新精神,促成了新德國電影運動的誕生。 32 王揚,〈戰後聯邦德國電影對納粹主義的反思〉,《高師函授學刊》,1994 年第 2 期,頁 25。 33 Matthias W eiº: Sinnliche Erinnerung . Die Flime 4 Holocaust3 und 4S chindlers Liste 3 in der bundesdeutschen Ver gegenw ¾rtig ung der NZ-Zeit. In: Norbert Frei und Sybille Steinbacher (H g. ) : Beschw eig en und Bekennen. Die deutsche N achkrieg sg ese llschaf t und der Holoc aust, Wallsten. Verlag, GÊ ttingen 2001, S. 79. 34 文光,《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台北:遠流,1992),頁 151。 26.

(31) 納粹時期的日常生活缺乏受害者,將政治事件排除在外,迴避了「誰該為納粹 暴行負責」的問題。35總言之,為了商業目的,電視劇將納粹帶來的痛苦平凡 化並加以利用,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修正主義」(revisionism)36的盛行。 三、國家認同的深化 一般來說,1990 年的德國再統一被視為德國邁向正常化國家的具體步驟。 然而,早在 1982 年基民黨的柯爾(Helmut kohl, 1930-)出任國家總理提出將納 粹歷史化的訴求。柯爾相較於前兩位國家總理都年輕許多,在二戰期間他仍只 是個孩子,二戰等歷史議題對他來說並非切身之痛,故可輕易避開。因此,柯 爾認為納粹應該被歷史化,使其不再影響當下。1984 年柯爾訪問以色列,以《晚 育的恩典》(gnade der späten geburt)作為演講主題,旨在尋求以德之間正常的 關係,使兩國皆能脫離二戰帶來的歷史創傷。37這篇演講被視為「正常化」 (Normalisierung)的濫觴。此後有越來越多的事件都顯示西德人對二戰罪責永 無止盡的控訴感到不耐煩,他們想儘快脫離這種道德上的束缚,回歸正常的國 家行列。 再統一雖讓新德國離正常國家更近一步,但民族主義也隨之而起,使新德 國因而面臨內政外交上的重大考驗。在內政方面,在統一當下的喜悅只是短暫 的,雙方人民很快地便體悟到統一現實層面的問題,感受到彼此被另一個國家 入侵的不適感。人民這才瞭解統一不是個簡單的過程,在分離 40 年後,兩德人 民在生活水準與意識型態上均有明顯的差異,雙方對再統一由期待變成失望, 對彼此的觀感也不如預期樂觀。故不少學者提出「柏林圍牆依舊存在」的論調。 38. 聯邦德國與前東德的差異不僅在於政治方面,彼此獨樹一格的文化結構使 統一後的聯邦德國面臨整合的困難。另一方面,二戰後由於外籍勞工、難民及 35 36. 37 38. Reimer and Reimer, Nazi-retro Film: How German Narrative Cinema Remembers the Past,1. 歷史修正主義是指對歷史事實作重新的考證,其形式可是:以新的史料質疑或查證既有的史 觀;因為有新知識或社會價值觀改變(尤以民族觀的變化為甚) ,對既有史實作出重新解釋。 陳思瑾,〈聯邦德國電影對二次大戰的歷史詮釋(1945-2005)〉,頁 36。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091109/00192_001.html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所謂 HPM,是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數學史與數學 教學之關連)的縮寫,同時,它也代表一個以此為宗旨、且隸屬於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

HPM 高中教室:單元三:平方根的近似值 蘇惠玉 14(10) HPM 高中教室:單元四:解析幾何 蘇惠玉 14(11) 數學史融入教學─以克拉瑪公式為例 林倉億 14(12)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 QCSE and band-bending are induced by polarization field in C-plane InGaN/GaN and create triangular energy barrier in active region, which favors electron overflow. •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Hong Kong’s Chinese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1945: politics and ident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