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於跨文化溝通之 移民華語教材建構: 以臺灣北部之家庭文化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基於跨文化溝通之 移民華語教材建構: 以臺灣北部之家庭文化為例"

Copied!
3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博士論文. 基於跨文化溝通之 移民華語教材建構: 以臺灣北部之家庭文化為例 Construction of TCSL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amily Culture of Northern Taiwan 指導教授:楊聰榮博士、王晴薇博士 研 究 生:黃思懿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2) 謝辭 從進入臺灣華語教學領域到今日完成論文,一路走來都有貴人提攜,實深感 幸運,儘管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未能盡如人意,然而能在一直想進行的教材研究 上得到提升,並開發出教材編寫意識的嶄新模式,就是送給自己最佳的畢業禮物 了! 我首先要感謝的就是資深華語前輩張寶榆老師,對我如師如母般地教導及鼓 勵,若不是她苦口婆心勸我報考博士班,我今天也不會有機會寫這本論文。感謝 指導教授楊聰榮老師、王晴薇老師的開明態度與支持,以及楊老師在文化、社會 議題的啟蒙,並引領我接觸深入移民族群。另外要特別感謝鍾鎮城老師,其治學 嚴謹堪為典範,在新住民研究的領域裡,如燈塔一般指引我方向,幫助我聚焦。 非常謝謝夏誠華老師及陳麗宇老師鉅細靡遺地指正,還有曾給予建議的曾金金老 師、李慧馨老師及蕭惠貞老師,更要謝謝總是給予寶貴意見的葉德明老師及不吝 指點的徐東伯老師。而在我論文研究中遇到的困難,承蒙甫接系主任的陳振宇教 授給與中肯的建議,以及關鍵的協助,讓我得以突破難關,在此要特別表達謝意, 且對於其待人之公正,處事之魄力,及其學術上之真知灼見,亦感敬佩。最後則 要謝謝印尼日惹師範大學魏路貞老師,助我認識印尼文化,莎妹在進行訪談前後 所給的建議,感謝新北市政府泰語服務人員鄒瓊美女士,泰國妙麗、青婉,以及 所有幫助我的機構、老師們、移民們,讓我能跟更多姊妹們結緣。而家人的支持 更是讓我一直前進的動力。 在寫論文的這段日子裡,自認學到最多,且收穫最多,不但要涉略跨領域知 識,還要盡力體現教材編寫背後所需專業知識之廣及過程之工程浩大,深覺學術 應啟發自社會,應用於人群,使世界更美好!更希望能以此研究的一小步造福更 多移民學習者、教師,進而改善教材發展模式,達到跨文化溝通的目的,以利將 來能大步邁進!. i.

(3) 基於跨文化溝通之 移民華語教材建構: 以臺灣北部之家庭文化為例 中文摘要 關鍵詞:跨文化溝通、移民華語教材、建構、意識、家庭文化 本研究旨在建立跨文化溝通模式的移民華語教材建構意識。基於婚姻移民親 身經歷的跨文化適應過程,教材意識基礎取自跨文化溝通中的家庭場域及非語言 溝通兩大部分。 由於本研究內容屬跨學科的性質,結合跨文化溝通、華語教學與教材編寫、 家庭文化、儒家思想、社會學、人類學及心理學,希冀將教材意識的建構面向與 過程完整呈現,以釐清現今教材編寫時需要考慮的層面,為求深入文化,將語言 背後的深層文化機制凸顯出來,進而規劃出移民華語教材的嶄新一頁。 採用的研究方法,以質性半結構式訪談為主,就北部家庭文化中的七大面向, 與長輩相處、性別角色、夫妻相處、親子教養、飲食習慣、日常生活習慣與雙語 言雙文化的觀念,以及非語言溝通中的姿勢、手勢、面部表情、眼神注視、肢體 觸摸、副語言、空間距離、衣著和化妝,及沈默九大面向,與越南、印尼、泰國 共三十位移民進行訪談。另外亦以問卷調查三十位移民教師,探討針對以上面向 納入教材的必要性。最後綜合分析,選取前半主題予以排序,並做出編寫建議。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了解構成臺灣家庭文化的跨文化溝通意識為何,及融入語 言後呈現在教材裡的重點。此教材意識的建立不僅能符合現今局勢的跨文化溝通 需求,更能將華語文學習焦點集中在文化上,幫助移民學習者成功跨入本地家庭 文化,研究成果可用於編寫移民華語教材及教學指引。 ii.

(4) Construction of TCSL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amily Culture of Northern Taiwan Abstract Keywords: Ideology, TCSL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Family culture. This study aims to establish an ideology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to immigran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acculturation of marital immigrants, the ideology of textbooks construction is taken from the home field and non-verbal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nature of this research is necessarily interdisciplinary, intergra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eaching and textbook compilation, family culture, Confucianism,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It examines the various facets and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 ideology and identifies the different levels on whic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ep cultural mechanisms behind the language should be bas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he opening of a new page in Chinese textbooks for immigrants.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 is that of qualitativ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irty Vietnamese, Indonesian and Thai immigrants, who were asked about the seven facets of northern Taiwan family culture, name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lders, gender roles, marital relationships, parenting education, eating habits, daily habits,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concepts. They were also invited to comment on nine non-verbal facets, iii.

(5) those of posture,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eye contact and gaze, touch, paralanguage, space and distance, clothing and makeup, and silence. The second method involved asking thirty immigrant teachers to give an opinion on the need for composing TCSL teaching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the topics mentioned above.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which the themes identified in the earlier part are prioritized, and suggestions for textbook compilation are made.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deepe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olog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aiwanese family culture, and to show how language is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this ideology is not only able to meet need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cus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on the culture, but better to help immigrant learners adapt successfully to local family cultur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in compiling TCS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and teaching guide.. iv.

(6) Elaboration de manuels TCLS pour les immigrants pour une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dans la culture familiale du Nord de Taïwan Résumé Mots-clés: l’élaboration, manuels TCLS pour les immigrants, la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la culture de la famille, l'idéologie. Cette étude vise à concevoir une nouvelle approche dans l’élaboration de matériel pédagogique pour l’Enseignement du Chinois Langue Seconde (ECLS ou TCLS) aux immigrants et ce, dans une perspective de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Basé sur les expériences de l’acculturation d’immigrants mariés à des Taïwanais, la conception des manuels s’inspire en priorité du champ familial et repose sur la partie non-verbale de la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La nature de cette recherche est nécessairement interdisciplinaire: elle intègre la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l'enseignement du chinois et la conception de manuels, la culture de la famille, le confucianisme, la sociologie, l'anthropologie et la psychologie. L’étude examine les différents aspects et les processus mis en œuvre nécessaires dans la nouvelle manière de concevoir ces manuels. En outre, elle identifie les différents niveaux sur lesquels doit se fonder la compréhension des mécanismes culturels profonds derrière la langue. L’objectif ultime étant que cela conduise à l'ouverture d'une nouvelle page dans l’écriture des manuels chinois pour les immigrants. v.

(7) La méthode de recherche principale a reposé sur des entretiens qualitatifs semi-dirigés avec trente immigrants vietnamiens, indonésiens et thaïlandais, qui ont été interrogés sur les sept caractéristiques de la famille en Taïwan du Nord. Il s’est agi donc de savoir ce qu’ils connaissaient des relations avec les anciens, des rôles de genre, des relations conjugales, de l’éducation parentale, des habitudes alimentaires, des habitudes quotidiennes et enfin, des concepts bilingues et biculturels. Les immigrants ont également été invités à commenter les neuf aspects non-verbaux: posture, gestes, expressions faciales, contact visuel et regard, toucher, paralangage, espace et distance, vêtements et maquillage, et silence. La seconde méthode a consisté à interroger une trentaine d’enseignants immigrants pour qu’ils donnent leur avis sur l’élaboration des supports pédagogiques de TCLS en intégrant les thèmes mentionnés ci-dessus. En conclusion, la thèse rassemble les thèmes identifiés dans leur priorité et émet des suggestions globales pour les manuels. La contribution de cette étude est d'approfondir la compréhension de l'idéologie, de la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dans la culture de la famille taïwanaise, et de montrer comment le langage y est intégré. Montrer, donc comment l’ensemble des croyances, des idées, des doctrines influe sur le comportement individuel ou collectif des Taïwanais et donc, la langue. Si, en concentrant l'apprentissage de la langue chinoise sur la culture, la construction de cette idéologie est d’abord de pouvoir répondre aux besoins de la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elle dans la situation actuelle, elle pourra par conséquent aider les élèves immigrants à s'adapter avec succès à la culture de la famille locale. Les résultats de cette recherche peuvent être utilisés pour l’élaboration des supports et des outils pédagogiques de l'acte d'enseignement/ apprentissage du TCLS aux immigrants.. vi.

(8) 目錄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法文摘要.......................................................................................................................... v 目錄................................................................................................................................ vii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跨文化溝通的時代性................................................................................ 2 第三節 臺灣婚姻移民概況.................................................................................... 3 第四節 臺灣婚姻移民之語言學習現況................................................................ 5 第五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跨文化研究.............................................................................................. 11 一、跨文化之於生活.................................................................................... 11 二、跨文化之於語言.................................................................................... 14 三、跨文化之於溝通.................................................................................... 19 第二節 跨文化溝通與外語教學之結合.............................................................. 23 一、有聲的溝通............................................................................................ 23 二、有形的溝通............................................................................................ 31 三、跨文化溝通之外語教學........................................................................ 35 第三節 第二語言/外語華語教材之發展現況 .................................................... 38 一、國別化教材............................................................................................ 38 二、文化教材................................................................................................ 41 三、移民教材................................................................................................ 43 第四節 家庭文化.................................................................................................. 48 一、華人家庭結構下的人際溝通................................................................ 48 二、華人家庭人際關係................................................................................ 51 三、越南、印尼與泰國家庭文化................................................................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61 第一節 研究取向.................................................................................................. 61 一、質性深度訪談法.................................................................................... 61 二、問卷調查法............................................................................................ 63 vii.

(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64 一、訪談大綱設計........................................................................................ 64 二、問卷設計................................................................................................ 6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8 一、訪談對象................................................................................................ 68 二、問卷調查對象........................................................................................ 68 第四節 研究資料分析..........................................................................................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1 第一節 家庭文化訪談結果分析.......................................................................... 71 一、與長輩相處............................................................................................ 72 (一)與公婆/岳父母溝通的方式 ...................................................... 72 (二)公婆/岳父母對於你的要求 ...................................................... 75 (三)公婆/岳父母對於你親友的態度或行為 .................................. 78 (四)在夫妻意見不同時公婆/岳父母的作法 .................................. 81 二、性別角色................................................................................................ 84 (一)對男性角色的觀念.................................................................... 85 (二)對父親角色的期待.................................................................... 89 (三)對女性角色的觀念.................................................................... 92 (四)對母親角色的期待.................................................................... 95 三、夫妻相處................................................................................................ 98 (一)對移民配偶的觀念.................................................................... 98 (二)對移民配偶的要求.................................................................. 102 (三)對移民配偶的態度.................................................................. 105 (四)對台灣配偶行為的認同.......................................................... 108 四、親子教養.............................................................................................. 112 (一)對子女教養的觀念.................................................................. 112 (二)對子女的行為.......................................................................... 115 (三)糾正子女錯誤的方法.............................................................. 119 (四)子女對待你的態度.................................................................. 122 五、飲食習慣.............................................................................................. 127 (一)調味料的使用.......................................................................... 127 (二)吃米飯的習慣.......................................................................... 129 (三)烹飪的方式.............................................................................. 132 (四)飲食決策權.............................................................................. 135 六、日常生活習慣...................................................................................... 138 (一)祭拜習慣.................................................................................. 138 (二)對家人、朋友的稱謂.............................................................. 143 viii.

(10) (三)生活作息.................................................................................. 146 (四)穿著打扮.................................................................................. 149 七、雙語言雙文化的觀念.......................................................................... 153 (一)對移民母語的態度.................................................................. 153 (二)對雙語/多語的權力 ................................................................ 156 (三)對移民文化的態度.................................................................. 159 (四)對雙文化的權力...................................................................... 162 第二節 非語言文化訪談結果分析.................................................................... 165 一、姿勢...................................................................................................... 165 二、手勢...................................................................................................... 168 三、面部表情.............................................................................................. 170 四、眼神注視.............................................................................................. 172 五、肢體觸摸.............................................................................................. 174 六、副語言.................................................................................................. 176 七、空間距離.............................................................................................. 179 八、衣著和化妝.......................................................................................... 181 九、沈默...................................................................................................... 185 第三節 問卷結果分析........................................................................................ 196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200 一、主從模式.............................................................................................. 200 二、兩性蹺蹺板.......................................................................................... 203 三、翻轉的觀念.......................................................................................... 204 四、有形的聲音.......................................................................................... 205 第五章 跨文化溝通教材意識之建構 ....................................................................... 209 第一節 跨文化溝通意識.................................................................................... 209 第二節 教材意識之建構.................................................................................... 214 一、主題排序.............................................................................................. 214 二、教材編排.............................................................................................. 225 第三節 國別化建議............................................................................................ 228 一、越南...................................................................................................... 228 二、印尼...................................................................................................... 231 三、泰國...................................................................................................... 233 第六章 結論與啓示 ................................................................................................... 237 第一節 研究總結................................................................................................ 237 一、在臺灣家庭場域裡移民需了解的跨文化價值觀.............................. 239 二、在臺灣家庭場域裡移民需了解的非語言溝通現象.......................... 240 三、移民教師對跨文化溝通華語教材主題的看法.................................. 241 ix.

(11) 四、跨文化溝通移民教材意識之建構...................................................... 242 第二節 研究反思................................................................................................ 243 一、針對移民.............................................................................................. 243 二、針對移民教師...................................................................................... 244 三、針對社會.............................................................................................. 245 四、針對教材.............................................................................................. 24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247 參考文獻...................................................................................................................... 249 附錄一 專家效度之專家背景資料............................................................................ 266 附錄二 專家效度調查表............................................................................................ 267 附錄三 專家效度回應實例........................................................................................ 276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285 附錄五 移民訪談大綱................................................................................................ 286 附錄六 附錄七 附錄八 附錄九. 移民教師問卷................................................................................................ 289 三十位訪談對象之基本資料........................................................................ 291 家庭語言使用的比例及對象........................................................................ 294 三十位問卷調查對象之基本資料................................................................ 295. x.

(12)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二-1 二-2 二-3 二-4 二-5 二-6 二-7 二-8. 交際文化與知識文化 .................................................................................. 16 文化內容分類之比較 .................................................................................. 18 交際文化影響溝通之因素 .......................................................................... 20 連續體文化層面 .......................................................................................... 24 臺灣文化特徵 .............................................................................................. 27 非語言溝通範疇 .......................................................................................... 32 非語言溝通對比 .......................................................................................... 35 跨文化外語教學框架 .................................................................................. 36. 表 二-9 中、外第二語言文化教材編排比較 .......................................................... 41 表 二-10 華人家庭文化特徵 ...................................................................................... 49 表 二-11 臺灣、越南與印尼性別角色與親子態度之比較 ...................................... 56 表 四-1 表 四-2 表 四-3. 表 四-5 表 四-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與公婆/岳父母溝通方式之適應比較 ................. 73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公婆/岳父母對於移民要求之適應比較 ......... 7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公婆/岳父母對於移民親友的態度或行為上 之適應比較.................................................................................................. 79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夫妻意見不同時公婆/岳父母作法之適應比 較.................................................................................................................. 82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男性角色的觀念之適應比較 .......................... 8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父親角色的期待之適應比較 .......................... 89.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四-7 四-8 四-9 四-10 四-11 四-12 四-13 四-14 四-15 四-1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女性角色的觀念之適應比較 .......................... 93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母親角色的期待之適應比較 .......................... 9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移民配偶的觀念之適應比較 ........................ 100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移民配偶的要求之適應比較 ........................ 103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移民配偶的態度之適應比較 ........................ 10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臺灣配偶行為的認同之適應比較 ................ 109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子女教養的觀念之適應比較 ........................ 113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子女的行為之適應比較 ................................ 11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糾正子女錯誤的方法之適應比較 ................ 119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子女對待你的態度之適應比較 .................... 123.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四-17 四-18 四-19 四-20 四-21 四-22.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調味料的使用之適應比較 ............................ 128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吃米飯的習慣之適應比較 ............................ 130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烹飪的方式之適應比較 ................................ 132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飲食決策權之適應比較 ................................ 135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祭拜習慣之適應比較 .................................... 139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家人、朋友的稱謂之適應比較 .................... 143. 表 四-4. xi.

(13)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四-23 四-24 四-25 四-26 四-27 四-28 四-29 四-30 四-31 四-32.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生活作息之適應比較 .................................... 147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在穿著打扮之適應比較 .................................... 150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移民母語的態度之適應比較 ........................ 154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雙語/多語的權力之適應比較 ....................... 157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移民文化的態度之適應比較 ........................ 160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雙文化的權力之適應比較 ............................ 163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姿勢之適應比較 ............................................ 16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手勢之適應比較 ............................................ 168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面部表情之適應比較 .................................... 170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眼神注視之適應比較 .................................... 172. 表 四-33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肢體觸摸之適應比較 .................................... 174 表 四-34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副語言之適應比較 ........................................ 177 表 四-35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空間距離之適應比較 .................................... 179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四-36 四-37 四-38 四-39 四-40 五-1 五-2 五-3. 表 五-4 表 五-5 表 五-6.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衣著和化妝之適應比較 ................................ 182 越南、印尼、泰國移民對沈默之適應比較 ............................................ 186 移民訪談之家庭文化與非語言文化總整理 ............................................ 190 教學年資之排序比較 ................................................................................ 198 親子教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99 移民訪談子題分析表 ................................................................................ 215 移民訪談與移民教師問卷分析比較表 .................................................... 221 移民婚齡之排序比較 ................................................................................ 223 越南移民訪談總表 .................................................................................... 229 印尼移民訪談總表 .................................................................................... 232 泰國移民訪談總表 .................................................................................... 234. xii.

(14) 圖目錄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一-1 東南亞前三名外籍配偶人數 ........................................................................ 5 二-1 移居群體及主流群體的文化適應策略 ...................................................... 13 二-2 臺灣、越南、印尼與泰國文化指數之比較 .............................................. 30 二-3 文化層面差異 .............................................................................................. 31 三-1 訪談對話象徵圖 .......................................................................................... 62 三-2 研究架構 ...................................................................................................... 67 四-1 16 個主題編排必要性之比較圖 ............................................................... 197 五-1 家庭文化七大主題之適應比較圖 ............................................................ 218. 圖 五-2. 非語言文化九大主題無適應考量之比較圖 ............................................ 220. xiii.

(15)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人類學家 Benedict 認為每個文化都有主題,並以其為中心表現出該文化之外 在習俗、制度、行為,而世界上文化與語言一樣都已經過選擇,每一個文化只選 文化圓弧上的某些部分,形成其特色,產生不同的差異,孕育著生活的所有要素, 支配行為規範,形成價值取向,其民族成員都照著它判斷是非,並集體被塑造出 同一個樣子,因此每個文化各具特性,無優劣或是好壞的區別(Benedict, 1961; 黃道琳譯,1976)。由此可知,文化同語言一般,因其所擁有的特質與特色而有 所區分。 由於文化具有自己的特性,且支配著該文化環境下的社會風貌,語言即為其 動態與靜態的痕跡。羅常培(1989)則明言語言乃社會組織下之產物,可反映出 該時代的社會生活面向及內容,《說文》中提及從「貝」的字皆與錢幣相關,即 為當時貨貝而寶龜該貨幣制度的見證;再者,語言非孤立而存,需要與其他社會 現象及意識相連方能發揮語言的功能。由此可知,語言的學習不能只侷限在純語 言的象限中,從事機械性語言技能的練習,應當在文化的框架下學習,才能學到 得體且符合該社會期望的溝通與表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自身母語時,是處 於自然的文化情境下,然而在學習非母語時,是帶著自身的文化去學語言,重在 學習他人的文化。 而結婚移民學語言有別於其他的語言學習者,基於與當地人共組家庭生活, 為永久居住的身份,所需要的自然是以文化為軸心的語言學習,而非以語言技能 為主的語言學習或學科學習,他們需要了解當地社會的文化價值觀,該文化蘊含 的行為規範,對他們而言,語言即生活,生活即文化,文化所代表的意義與重要 性遠超過其他的語言符號。. 1.

(16) 第二節 跨文化溝通的時代性 今日的國際交流頻繁,不管是面對面或透過網路,語言使用的範圍、層面不 斷地擴大,但要能成功達到溝通目的,就必須跨越文化的藩籬。根據彭凱平與王 伊蘭(2009)所述,跨文化溝通就是一個溝通雙方傳遞並共享信息、意義、思想、 情感的跨文化交流過程。其與一般溝通的相異處在於溝通對象擁有不一樣的文化 背景,而此相異處即導致不同的溝通方式、過程與結果。溝通分語言跟非語言兩 種方式,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接受訊息時,有 45%來自語言的線索,其中 7% 是由雙方使用的詞彙決定,38%來自說話的語調、音量、語速等,剩下的 55%來 自非語言的線索,包含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姿態等。因此決定溝通質量的因素, 並非由所送出的訊息決定,而是在於送出的方式跟在接收者頭腦裡所產生的效果 所決定。 文化影響思維,思維影響語言。畢繼萬(2009)認為文化不但決定了人們的 行為舉止,更決定了其交際規則、思維方式與價值觀,文化間的差異因而影響語 言及非語言交際行為所傳的訊息。李平(2010)提及外語學習的起始點應從學習 者的文化背景開始,原因是學習者的文化背景限定了他們的行為,學習者的母語 界定了語言的概念。由於人人皆生活在一文化硬殼中,並在社會化過程裡得到思 考和認識周圍世界的方式,甚至是行為、處事方式。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幫 助學習者從自己母語與文化的硬殼裡走出來。追根究底,母語與思維方式密切相 關,單詞和習語的使用,都與語言背後的文化有關,而使用者並不會意識到這些 詞彙的文化淵源。在語言應用的當下,選擇使用的詞彙和短語都與環境有關,具 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外延,以特定文化思維定位並決定交流的實質。因此文化決定 個體平日思維與交流的方式,與界定民族之間的差異。傳統教材多以固定模式、 表面化的方式展現目的語文化和語言的社會文化功能,然而跨文化外語教材是讓 學習者充分瞭解詞彙、語用、篇章等各層面的文化差異,同時把語言教學中的文 化學習融入社會文化背景、價值觀、道德觀、歷史與現狀中去體驗,藉此擴大學 習層面,使其進一步領會到目的語的文化精髓,提高其使用語言的準確性和得體 性並開闊其視野。 跨文化溝通下的語言學習,不應再以語言能力掛帥,或以某種地區的口音為. 2.

(17) 標準。如同張紅玲(2007)所說,以往以母語人士 native speakers 為英語教學最 終目標是不符現實且不切實際的,一是人口流動使語言狀況越顯複雜,對母語人 士的理解分歧日增,外語教學瞄準的主流語言文化群體日漸難以定義,二是基於 不同學習條件與文化鴻溝,外語學習者永遠不可能達到母語人士的語言水平,三 是若要達到母語人士的水平,即意謂著被其文化同化,這種痛苦的過程不符時代 所需,現今的外語學習目的是為培養對不同文化的開放、寬容、移情態度。她的 結論是英語教學的目標已從 a native speaker 轉變成 an intercultural person,即培養 出具跨文化交際能力者,在某社會環境中靈活選用準確恰當形式,避免跨文化誤 解,能友好並有效交流。 因此在一個像臺灣這樣的多元文化社會裡,移民華語就是認識此地的華人文 化,了解臺灣文化下習以為常的知識、信念及價值觀,尋求雙方之間的共同點, 方能從其相異的意識型態、思考模式、生活經驗所產生的文化隔閡中跨越過來, 成功進行溝通。二語學習者透過教材要學的文化不是要認同該文化、被同化、或 僅了解其文化知識,而是理解異同、加以尊重,達到溝通之最終目的。. 第三節 臺灣婚姻移民概況 綜觀臺灣移民史,島上的居民自古就複雜,最早的原住民若依社會組織、文 化、語言等尚可細分,但總括仍是南島語族系原住民的天下;到了十七世紀初, 荷蘭等西方勢力進占殖民,引入福建工發展熱帶栽培業,不過直到鄭成功集團入 臺創立新政府,從此開始了漢人政權,閩南、粵東的居民絡繹不絕地移來臺灣, 即成了漢人高過原住民的新天地,原住民的文化及語言反被移民同化;1945 年 國民黨政府來臺,更在三年後(民國 37 年)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禁止臺語(吳 密察、陳雅文,2005)。然而到了 1990 後,東南亞國家的女性透過婚姻移入臺 灣,短短 20 年來,非漢人的大量移入,造就了語言學習的需求。 根據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8),臺灣社會的發展早播下多元文化種子,先 有原住民,後有閩南人、客家人的開墾,1940 年代末國民政府遷臺後,多元族 群文化的融合順勢形成。近年來因全球化及國際化趨勢,跨國通婚移入的族群又. 3.

(18) 替多元文化注入活力。 馬香(2008)提到上個世紀 80 年代時,臺灣因強勢經濟趨力與東南亞國家 有頻繁互動,1994 年政府推動南向政策後,臺商到東南亞地區設廠,跨國人口 流動增加,再加上臺灣社會結構轉變,女性教育程度提高社經地位提昇,位居社 會底層的男性不易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透過西進大陸以及南進東南亞的臺商媒 介,因而形成臺灣男性與中國、東南亞國家女性異國聯姻現象。由於對透過跨國 婚姻管道進入臺灣的東南亞女性無一致性稱呼,早期稱其為「外籍新娘」,但此 稱呼帶有種族歧視及負面刻板印象,顯示尚未受到社會接納其為新的一份子,內 政部於 2003 年通令更名為「外籍與大陸配偶」。 2003 年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夏曉鵑(2007)教授促成婦女新知基金會 主辦徵文活動及正名活動,由東南亞籍與大陸配偶票選出她們最愛的名稱「新移 民女性」,從此就開始以此稱呼。臺北縣政府(今為新北市政府)亦率先在觀念 上做了定位,統稱其為「新住民婦女」,基於新北市新住民及其子女人數居全國 之冠,更先於教育局在 2008 年 5 月 1 日成立新住民專責單位「新住民文教輔導 科」,提供單一窗口全方位服務,建構新住民及其子女多元教育,增進社會適應 力。 根據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民國 102 年 12 月統計,佔臺灣人口比例節節高 昇的結婚移民總計 48 萬 6,703 人,僅次於原住民人口 53 萬 3,601 人,而除了大 陸、港澳地區配偶外,外籍配偶前三名分別來自越南、印尼及泰國,越南有 89,042 人、印尼 27,943 人及泰國 8,375 人(見圖一-1)。. 4.

(19) 圖一-1 東南亞前三名外籍配偶人數(76 年 1 月至 102 年 12 月底). 越. 南. 印. 尼. 泰. 國. 89,042. 27,943. 人數. 8,375. -.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資料來源: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資料(2013). 另外,其他國家的移民也有 14,846 人,亞洲方面菲律賓則有 7,707 人、柬埔 寨 4,282 人、日本 4,197 人及韓國 1,238 人。由此可見,現今居住在臺灣的已不 再只限於說華語的華人,移民族群展現了其有別以往更為多元化的面貌,而為了 在這塊土地上順利溝通,華語的學習相形之下更顯得重要。. 第四節 臺灣婚姻移民之語言學習現況 儘管婚姻移民族群人數日增,鍾鎮城(2012)提到在學校成人教育班、補校 或移民組織機構中的移民教學,仍舊是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母語教學、義務教育的 思維來教導移民。一般語言中心式的華語教學皆以營利為目的,會去上課的移民 族群多來自歐、美、日、韓,與常是服務性的東南亞移民華語教學性質完全不同。. 5.

(20) 而過去十多年來移民華語教材的變化,從一開始有如國小教科書般的基礎識字內 容,到具有教材本位主義及同化色彩濃厚的過深內容,再到欠缺華語、母語的對 比內容。 現今臺灣的移民教育有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正式教育關注不足,二是教育思 想架構不足,三是語言教育屬補充性質。移民教育的缺失在於移民求學及升學管 道上的一國兩制,只重其生活輔導及職業教育,及未提供移民專門語言教育,只 併入與失學人士一起教育的課程。 移民接受正式教育的方式非常可議,當這些結婚移民選擇不入臺灣籍保持外 籍生身份時,可以直接申請大學、研究所,還可有機會享有獎學金補助,一旦入 籍,卻不承認其母國學歷不說,學歷認證耗時亦耗費金錢,在無從負擔或選擇之 下,移民只能從國小、國中補校重頭念起,而高中補校又不普遍;有的甚至在時 間、精力、財力無法負荷下,選擇放棄讀書;有的則是因對生活溝通較無直接幫 助的科目失去學習興趣;這種種乃變相的壓迫,妨害移民成長。如此的政策實是 需要修改,一樣是外籍人士,移民在其母國學華語,我們將其視為華語教學對象, 來到臺灣學華語亦是當然華語教學對象,但成了臺灣人後,卻要一切重來,迫使 他們跟失學的長輩們一起讀書。 移民教育的思想架構及補充性質的語言教育可見於政府於 2003 年訂定的 「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該政策乃針對外籍與大陸配偶個人 及家庭的權益及需求,目標為協助移民適應臺灣家庭社會,重在保障其權益與滿 足其需求,並非專門針對移民之教育,其內容依六大重點工作訂定具體措施,第 四點為提昇教育文化,即是提出以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提供適當學習課程,鼓勵 進入國中、小補校及進修學校就讀。何青蓉與丘愛鈴(2009)分析此乃基於新住 民相關政策背後的父權、我族中心意識型態,政府以解決問題的角度將移民教育 歸在成人基本教育下,以降低其不識字率,然而這樣的作法完全不能回應 2003 年「外籍與大陸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理念中的強化國家競爭力,因為僅僅學 了 72 小時的華語,識字非常有限,更遑論提升國力了!況且成教班原為失學民 眾而開,現今由於移民的加入,學員背景間的歧異也造成了教學上的困難,再加 上成教班有教育部經費、鐘點費、硬體、教室、教材教具、教師不足問題,無清 楚級數及上課時數之分,造成不是學員流失,就是部分學員有心想學卻得面臨持. 6.

(21) 續重讀的窘境。Lin(in press)認為將移民與失學長者合併上課,是因華語意識作 祟,於是認定其為文盲、不現代化、不適合照顧子女,將其皆視為社會性幼兒對 待,然而這樣的成人教育反而更造成了其邊緣化1。 筆者認為婚姻移民因無法享有適合的教學並使用適當的教材順利習得文化 及華語,對其了解臺灣社會已成障礙主因,在生活適應上亦有妨害,而且也間接 影響到其與家人及子女的溝通,甚至是找到適當工作及接受更高教育的機會。移 民理應成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最佳對象,然而在臺灣華語界的研究當中,至今仍未 能就其學習特性、需求與教材做出有系統的貢獻。現今臺灣的華語教學實應走出 華語中心與教育部或縣市政府合作,負起移民華語教學的重責,讓針對移民的研 究理論得以落實在現有師資上,與實際教學結合。. 第五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隨著移民不斷地加入,政府也因應此人口結構變化於各縣市政府成立專門單 位服務移民們,然而以移民華語學習課程來說,華語學習專班以識字教育為主, 生活輔導課程為輔。為提供移民歸化國籍時申請身分證所需的上課時數證明,國 中小補校等機構舉辦華語學習專班,並發予學員結業證明。舉林口國中補校 101 年針對移民 72 小時華語學習專班的招生簡章內容為例,課程包含注音符號正音 與拼音、生字、語詞教學、中國文字結構、華語常用字教學、常用語句教學、語 文趣味遊戲、兒歌韻文教學、中文電腦運用。然而對東南亞籍配偶而言,短短 72 小時的課程實是不符合學習需求,以學習歷程而言,語言技能或許在短時間 內可以密集訓練得出來,但文化絕非幾週課程就能習得,這充其量只是大拼盤式 的課程,移民還未進入學習核心,在拿到身分證後就沒有誘因或動機繼續學習了。 政府甚至於在學習沒分化的情形之下,讓他們在補校與學習目的、動機、方式等 迥異的臺灣年長失學母語人士一起學習,使用國民基本教育的母語學生教材,於 情於理皆不通,如同在第二語言教學上開倒車,罔顧了臺灣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教. 1. 此期刊論文將於 2015 出刊:Lin, S. (in press). Circulating discourses of minority education: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in globalizing Taiwan.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7.

(22) 學的發展。 第二語言成人學習者在來到移民的國家前已學過其母語甚至其他外語,在年 齡、心智、邏輯理解、認知、與學習動機上,皆與母語者有所差異,因此在學習 移民地的語言時,自然不能以學母語時的學童狀態學習,亦無法如接受國民基本 教育的學生般全天候學習。受到其原有母國文化、認知思維方式及母語的影響, 第二語言成人學習者在學習新語言文化時,無法如白紙一般,照單全部且直接吸 收,與其母國文化及母語上的距離或多或少造成學習上的難點。在語言的習得上, 不應將文化抽離,尤其當第二語言/外國語言學習者越熟悉所學語言的文化時, 才有助於他們與母語人士的交際溝通,進而跨入這個社會的文化。 以第二語言教學的當然服務對象─移民而言,他們以結婚身份在臺撫育小孩、 照顧家人、工作養家,並與社會互動,一人兼多職,學習時間已相當有限,急需 幫助他們減輕文化及語言的認知學習重擔,以適當的教材教授他們華語,況且移 民學習華語若僅止於識字,即使他們有優於外籍生的自然家庭學習環境,沒有後 續的文化及語言學習,如何能深入認識了解臺灣社會! 綜合以上所述,筆者欲突破以往教學、教材只重語言而忽略語言背後主導的 靈魂─文化之困境,提出一個符合時代性的跨文化華語溝通教材意識,改變只以 結構、功能為主的編寫方式,從文化為主的框架出發,希冀學習者不只是停留在 語言技能層面,而能從其母語文化順利跨進華語文化。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乃是為了探究以家庭文化為主軸的跨文化溝通之移民華語教材在建構時該包含 的議題意識。研究問題如下:. 1.. 在臺灣家庭場域裡移民需了解的跨文化價值觀為何?. 2.. 在臺灣家庭場域裡移民需了解的非語言溝通現象為何?. 3.. 移民教師對以家庭文化為主軸的跨文化溝通華語教材的主題有何看法? 本研究以家庭文化的教材編寫意識為主,並以居住北臺灣的越南、印尼及泰. 國籍移民為研究對象,以下將針對文中提及的詞彙做出界定。. 8.

(23) 1. 移民:因婚姻關係在臺灣定居的第一代非本國籍人士,在本研究中與「新住 民」、「新移民」、「外籍配偶」相互為用,研究中出現以上詞彙時,代表 該時期的著重點,然「新住民」是在政府政策下出現的稱呼,因此涉及本研 究即以「移民」稱之。 2. 跨文化溝通意識:為以文化為本的跨文化溝通教材編寫意識。在本研究中以 「跨文化溝通」代替「跨文化交際」(中國學者傾向使用該詞彙)。 3. 臺灣家庭文化素:本研究中的文化素意指透過跨文化語言學習感覺到或認識 到的臺灣家庭文化單位。乃是外籍學習者在學習華語時最應該學到的華人文 化,此文化有別於學習者之母語文化,容易造成跨文化誤解或偏誤。 本研究研究程序及內容如下:. 1.. 第一章闡述研究背景與目的,並界定範圍。. 2.. 第二章檢視相關文獻並做評述。. 3.. 第三章解釋研究取向並提出能收集資料的研究方法。. 4.. 第四章整理並分析研究資料。. 5.. 第五章提出教材編寫意識的建構。. 6.. 第六章提出結論、反思與建議。. 9.

(24) 10.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此章節將探討前人的相關研究,及到目前為止不同領域的學者所做的討論, 欲探究之面向共有四個。第一部份為跨文化研究,有鑑於文化造就疆界,探索在 跨越文化的背景之下對生活適應、語言學習及溝通的深刻影響,點出跨文化溝通 對不同文化背景者在接觸時的重要性。第二部份為跨文化溝通與外語教學,說明 跨文化溝通的形式及意涵,與外語教學結合的時代意義與必然趨勢,提供當今教 材所需且應具備的設計元素。第三部份為第二語言/外語華語教材,介紹目前以 華語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華語教材發展現況,思考能夠改善的空間。第四部份為 家庭文化,先就臺灣的家庭人際溝通與關係做探討,再了解移民母國越南、印尼、 泰國家庭文化與臺灣家庭文化的差異,以作為研究設計的參考。. 第一節 跨文化研究 今日全球正處於快速且頻繁交流之際,而在互相接觸的當下,不同的文化模 式及語言不僅對人們的生活有影響、對於語言學習、溝通方式亦產生了變化。此 小節將以跨文化適應、跨文化下的華語學習及溝通時容易產生的誤區等研究闡述 跨文化的影響。. 一、跨文化之於生活 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文化適應所指,乃是具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持續直接接觸 時,給某方或雙方的文化模式帶來的持續變化(Redfield, Linton, & Herskovits, 1936)。而在逐漸適應目的語文化的同時,不需將母語身份棄之不顧;但在適應 新文化的過程中,思維及情感上的再次定位則是必需的(Valdes, 1986)。因此跨 文化適應為適應新文化環境的過程,從一開始身處該新文化環境,克服文化休克, 調整或改變交際行為、生活習慣、思維及價值觀,進而適應該新文化環境且能於 其中成功交際(畢繼萬,2009)。. 11.

(26) 最早提出跨文化適應模式且最具代表性的為 Lysgaard(1955)的 U 曲線模式, 因研究 Fullbright 基金會贊助的 198 位挪威學者,由其適應美國文化的過程中, 發現可分為有高低完整起伏的 U 型變化曲線,即從高興奮感,到適應度的下降, 再回到高適應度。第一階段為接觸新文化初期,調整起來既容易又順利;第二階 段即開始出現危機,覺得不太適應,且感到孤寂與不快;第三階段逐漸適應了新 文化,學到如何調適,也比較能融入於新社會中。 而 Oberg(1960)首先提出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最能描述出跨文化適 應低潮期時所產生的種種衝擊,起因自身處在異國文化下,對平日社交往來所熟 悉的語言符號與非語言象徵突然不知所措而生的焦慮,小到如何打招呼,大到何 時該認真看待對方所言等等,猶如離水的魚一般。這通常先是排斥(reject)讓 自己感到不適的當地環境,對其懷有敵意,從語言、住宿、交通等當地人習以為 常的事都可能成了困擾,於是跟同鄉批評貶損當地國的人、事、物,甚至為了自 尊以刻板印象諷刺他們,但這都對了解當地國情毫無幫助;接著則是心生月只有 故鄉圓的回歸感(regression),覺得沒有一處比得上家鄉。如果克服得了這段低 潮期,就能不選擇離開繼續留在當地,否則可能造成精神體力的耗弱。 Black 跟 Mendenhall(1991)提及儘管學者們對 U 型曲線適應的階段有不同 分法,但多數分為四期,即第一階段的蜜月期(Honeymoon stage),在初期對所 有新奇的事物充滿了興奮,覺得有吸引力,如同新婚蜜月時的陶醉;第二階段的 休克期(Disillusionment/Culture shock stage) ,過了蜜月期的醒悟,回到現實日常 生活,面對新文化的差異;第三階段的適應期(Adjustment stage),對新文化的 適應力增強,也學到如何依照新社會文化規範行事;第四階段的掌握期(Mastery stage) ,在新文化中適應力日增,生活無礙。此外,U 曲線模式雖支持反對者皆 有,他們質疑支持者大多缺乏實證研究;再加上研究操作亦很不相同,有針對心 理狀態、對當地國的喜好程度,及因新環境產生的多種困擾等等,難以對研究成 果做出比較;而最受批評的是適應的階段僅止於描述,無法給予理論框架下對階 段性轉換應有的解釋。 跨文化心理學家 Berry(2001)的移民社會學理論認為,移民的文化適應模 式可分成圖二-1 左側的整合型(重視雙方文化) 、同化型(重主流文化,輕傳統 文化) 、分離型(輕主流文化,重傳統文化)及邊緣型(輕視雙方文化) 。當文化. 12.

(27) 適應中的個體能在保持原有文化的同時,又注重與其他群體交往,他們所採用的 文化適應策略就是「整合」;當個體不願保持他們原來的文化,而與其他文化群 體經常交流時,他們所使用的策略即為「同化」;當這些個體只重視原有文化, 且希望避免與其他群體交流,就成了「分離」;但當這些個體若因文化流失失去 保持原來文化的機會或興趣,還因排斥或歧視而缺乏跟其他群體交流的興趣時, 就是「邊緣化」。. 圖二-1 移居群體及主流群體的文化適應策略. 維度一:傳統文化和身份的保持 維度二: 群體間. ─. +. ─. +. +. 交流的 關係. 整合. 同化. 多元. 熔爐. Integration. Assimilation. 文化. Melting Pot. Multiculturalism. 分離. 邊緣化. 隔離. 排斥. Separation. Marginalization. Segregation. Exclusion. ─ 民族文化群體策略. 主流文化群體策略. 資料來源:Berry(2001). 然而文化適應非僅對移民造成影響,對與其接觸的主流社會也形成衝擊, Berry 也考慮到文化適應中的民族文化群體多無法自由地選擇其文化適應策略, 於是再吸收 Redfield, Linton 和 Herskovits 對文化適應的經典定義,增加了上圖右. 13.

(28) 側的第三個維度,即主流文化群體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如美國上 個世紀前中期,當主流文化群體透過種種手段促進移民「同化」時,即是把美國 社會當成一個大「熔爐」 ;當主流文化群體追求並加強「分離」時,採用的是「種 族隔離」策略;當主流文化群體將文化適應中的群體「邊緣化」時,採用「排斥」 策略;而當主流文化群體承認他文化的重要性,且追求國家的文化多樣性時,則 有與「整合」相對應的「多元文化」,這一策略在加拿大等國家比較受歡迎,並 且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Berry, 2001;余偉、鄭鋼,2005)。 李萍、孫芳萍(2008)認為影響跨文化適應的社會文化因素有文化距離、社 會支援及價值觀系統。當兩者文化的差距越大,建立及保持和諧關係的困難度就 越高,如旅居英國的澳洲人比旅居中國的澳洲人對東道國的適應要容易一些;東 道國對跨文化適應者的接納程度亦有影響,如中國學生普遍認為美國人有錢,法 國人浪漫,對其留學生就非常熱情且會主動交往,而非裔留學生因為中國學生對 他們比較陌生,有消極刻板印象,因此文化適應狀況較差,參與社會文化生活的 程度也較低;價值觀差異也是造成文化衝擊引起文化不適應的主因,不同的核心 價值觀可能造成仇恨和敵意,如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較難接受西方婦女在事業 和性別上的獨立。 余偉、鄭鋼(2005)論及文化適應的研究還有棘手的問題尚待解決,維度理 論是單、雙還是多維度框架才算適合,以此發展出的量表方能得到認可,再者, 主流文化的研究者受到其成長教育背景影響,以其確定文化適應的結構和量表研 究文化適應,實對於發現移民或者流動人口文化適應過程中的深層內容有困難。 由上可推知,移民與臺灣社會的交流勢必對移民本身在生活適應、社會接納 度、文化及語言學習上有所影響,即使東南亞文化與臺灣文化較接近,但臺灣社 會普遍對歐、美、日以外的移民存有負面印象,因而造成他們在某種程度、層面 上的文化適應問題。. 二、跨文化之於語言 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依 Schumann(1978, 1986)從社 會心理學的角度所提出的「文化適應模式」,良好的第二語言學習環境應包含以. 14.

(29) 下社會因素,一、社會支配形態(social dominance patterns) :學習者群體在政治、 經濟、文化、技術等領域裡與目的語群體的 社會地位平等;二、整合 策略 (integration strategies) :學習者群體同化於目的語文化,或二者兼顧,或只保留 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會影響習得程度;三、封閉性(enclosure):兩個群體 能分享社會設施;四、凝聚性與規模(cohesiveness and size) :學習者群體小且 內聚力不強;五、類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兩個群體的文化較接近; 六、態度(attitude) :兩個群體間彼此持有肯定的態度;七、預期居留時間(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學習者群體可望在目的語地區生活較長時間。 另外學習者個人對目的語及其群體的總體心理距離對學習的適應程度亦有 關係,影響的心理因素為語言休克(language shock) ,即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時, 怕受批評嘲笑及無法確實表達想法的心理;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即學習者 在接觸新文化環境時所產生的焦慮和失落感;學習動機(motivation) ,即學習目 的語的目的及為習得語言所作的努力;自我滲透性(ego permeability),即學習 者語言自我之可塑性,當心理抑制作用越弱,語言自我滲透性就強,語言就越容 易輸入吸收(Schumann, 1978, 1986)。 而最早在中國興起交際文化研究熱的為張占一(1984),針對外語教學中不 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就文化背景知識的功能性區分出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認為 受到不同文化背景薰陶的人在交際時,會因為文化背景知識下的某詞或某句的理 解與使用影響交際品質,能直接影響的文化背景知識為交際文化,不直接影響的 則為知識文化。趙賢洲(1989)亦加上段落的解釋,所謂的交際文化是指受到不 同文化薰陶的人在交際時,詞、句、段中直接影響到交際的文化資訊,而知識文 化乃指非語言標誌的,不直接影響交際時的文化知識。呂必松(1990)也特別加 上語言系統針對交際文化做說明。之後張占一(1990)再對其詳加界定,且又加 上了非語言的交際行為與現象,主張非以內容來區分文化概念,而是解決學習者 交際時的文化障礙,他(1992)後來更提出揭示交際文化因素的模式與範圍。 (見 表二-1). 15.

(30) 表二-1 交際文化與知識文化 交際文化 張占一. 知識文化. 指兩個具不同文化背景者交際時, 指兩個具不同文化背景者交際. (1984) 因缺乏有關某詞、某句而生誤解的 時,不直接影響理解使用上的文 文化背景知識。 趙賢洲. 化背景知識。. 加上段的理解:主要指直接影響不 主要指非語言標誌的,不直接影. (1989) 同文化背景者交際時的文化資訊, 響不同文化背景者交際時的文化 即詞、句、段中有語言軌跡的文化 知識。 知識。 呂必松. 加上語言系統的理解:可理解為隱 N/A. (1990) 含在語言系統中的文化因素,反映 一民族的價值觀、是非標準、社會 習俗、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等,本 族人往往「習而不察」 ,有賴於語言 和文化的對比研究以揭示文化差異 規律。 張占一 (1990). 加上非語言的理解:指兩個具不同 指兩個具不同文化背景者交際 文化背景者交際時,直接影響資訊 時,不直接影響準確傳遞資訊的 準確傳遞(即引起偏差或誤解)的 語言和非語言的文化因素。 語言和非語言的文化因素。. 張占一 (1992). 欲客觀揭示隱含在語言中的交際文 N/A 化因素,應從語言、文化、交際入 手,以交際之形式、誤點、誤因為 項目,在表層、深層上進行從具體 到抽象,從語言到文化的探索。. 資料來源:張占一(1984,1990,1992);趙賢洲(1989);呂必松(1990);周 思源(1992). 16.

(31) 張占一(1990)是基於雙文化交際的觀點闡述交際文化與知識文化的概念。 他將學習者的母語文化比喻成一塊透明玻璃板,在接受目的語及其文化傳來的訊 息時,就如同光線直射玻璃板,但透過玻璃板的部分光線會受到「過濾」而斜射 「變形」,目的語中受母語文化「過濾」而「變形」的文化因素即是交際文化概 念所欲揭示的。他依在交際過程中起作用的文化因素來劃分屬性,直接影響交際 並干擾資訊準確傳遞且引起偏差誤解的為交際文化因素,不直接影響交際的則為 知識文化因素。 此概念除了上述的交際性、交叉性外,張占一(1990)還提到對比性。經母 語文化「過濾」而「變形」與否的文化因素要透過對比才能發現目的語與學習者 母語之間的差異性。而與不同文化對比,其差異性也會有所改變。中國人在姓、 名的次序上,若與日本文化相比,不會產生偏差或誤解,所以對其學習者而言, 此文化因素屬知識文化。但對英美學習者而言,他們在姓、名的次序上與我們的 相反,此文化因素則屬於會產生偏差或誤解的交際文化。因此目的語文化因素的 範疇對應到不同學習者的母語文化並非一成不變。另外,他還注意到了非語言的 交際行為與現象。因為一般在以語言交際時,還會伴隨著非語言的交際,如臉部 動作表情、慣用手傾向等。 陳光磊(1992)為探求語言運用的文化背景而將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內容分成 三方面:語構文化,語義文化,語用文化,並希望導入時能以語用文化為重心, 以語構文化、語義文化為兩翼。(見表二-2) 語言構造與該民族之心理與思維文化密不可分,前者為後者的體現,後者對 前者具有潛藏的支配力。若能將此潛藏特點詳加審視並導入語言教學,將有助於 學習者掌握該語言之結構規則與表達方式。申小龍(1988)提到漢語句子的認知 心理有別於西方語的「焦點」視,為「散點」視,原因是在實際運用中,SVO 型的句子只占 9%,其他多為按邏輯事理鋪排的「流水句」,從雙動句到八段句 皆有。這種用散點透視的方法與中國畫的透視亦有同工異曲之妙,其創造出移動 視點的運動透視法,有別於西方定點透視且重物理的空間眼光,以心理的空間眼 光在同一畫面上呈現出不同視域的景物,更由於其視線是流動地步步看,面面觀, 看中國畫給人一種「臥遊」感不似西洋畫只能「駐足」觀。因此西方型態語句界 清楚,但漢語句界不嚴,理解時需以語義關連及表達功能為主,語法關係為副。. 17.

(32) 英語的句子以動詞為核心,運用各種關係詞組組成前呼後擁的結構板塊,為空間 型的構造,而漢語重心理時空,偏重時間,所以句子照邏輯鋪排。. 表二-2 文化內容分類之比較 陳光磊. 趙淑梅、繳維. 1. 語構文化:指語言中詞、詞組(短 1. 語構文化:指語音、詞彙、詞組、 語)、句子、語段(句群)、篇章的. 句子、話語篇章的構造所體現之文. 構造所體現之文化特點。. 化特點,反映該民族之心理模式和 思維方式。. 2. 語義文化:語言的語義系統所包含 2. 語義文化:指語言的語義系統,主 的文化內容和所體現之文化精神。. 要是詞彙所包含的社會文化,為語 言中的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大的表 現形式。. 3. 語 用 文 化 : 指 語 言 使 用 的 文 化 規 3. 語用文化:指語言用於交際中的語 約,即語言同社會情境和人際關係. 用規則和文化規約,為培養語言交. 結合所應遵守之規則。. 際能力的主要內容,特別是習俗文 化所決定。. N/A. 4. 背景文化:涉及文藝、歷史、地理、 哲學、科技、風土人情等文化背景 知識。. 資料來源:陳光磊(1992);趙淑梅、繳維(2009). 陳光磊(1992)認為語義文化應注意一民族文化中特有事物、概念在語義詞 彙上之呈現,如節氣、春節等詞彙及其文化意涵之表達。不同語言中語義相同的 詞語因文化或社會意識差異而有不同內涵義,如漢語常以狗比喻做壞人,而英語. 18.

(33) 中卻有親密友好之喻。除了科技詞彙外,常用詞語在文化涵義上之不等值性即文 化差異的語言表現。而且在對同一對象之觀念劃分也顯示在詞彙語義上,如漢語 稱謂秩序井然即是宗族觀念、宗法文化之表現。體現已定型文化內容的習用語乃 是經修辭手段產生語義變異而成,需仰賴教學點明其涵義,如開夜車等詞。 而語用文化還有待系統化、調理化、規則化才能體現其該如何用的特點。如 打招呼和問候,我們通常根據所見及對方狀況問話,路上相遇可問: 「去那裡?」 看到別人買了東西可問:「買什麼?」、「在哪裡買的?」、「多少錢?」等,而這 些表關切,非真正的提問,就會引起西方人誤解或反感,需要特別說明(陳光磊, 1992) 。 趙淑梅、繳維(2009)將文化導入的內容分為語構文化、語義文化、語用文 化、背景文化。以語構文化來說,中國文化重方正、對稱的形式也表現在建築、 文字形態、詞語結構上,方塊字、漢語詞數量最多的雙音節詞,四字格形式,即 有別於西方多尖頂的建築,拉丁文、英文亦多屬尖形。在語義文化部分,由於詞 彙是文化載荷量最大的部分,但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應詞很少,僅瞭解字面意卻不 懂其文化含義難以成功掌握漢語詞彙。語用文化除了具體表現在詞語上外,還有 豐富的非語言行為幫助交際。背景文化知識在理解及傳達思想上有其重要性,可 以避免學習者犯下文化錯誤,如「龍」在漢文化中的神聖地位即有別於西方文化 中的怪物。. 三、跨文化之於溝通 劉森、李正栓(2003)指出每一種文化必有與其對應的語言,語言無法離文 化而獨存,語言為思維及交際工具,而文化更是與人的思維、社會成員之間的交 際活動緊緊相繫。文化之形成、發展、保存,甚至於跨越時空的傳播都要依靠語 言這個工具。各民族因其文化特點形成不同的語言結構及語用規則,對跨文化交 際中之理解和表達產生了制約作用。 馬冬虹(2007)提及學習者特別容易踏入詞彙跨文化交際誤區,因詞彙體現 了目的語背景知識文化與社會文化意涵。而張占一、畢繼萬(1991)提及跨文化 交際的問題,不僅止於語言,更隱含文化的部分,學習者在學漢語時,無論自覺. 19.

(34) 與否皆以其母語及與之對應的文化系統來對照漢語及文化,同即接受,異則削足 適履(即學習上的正負遷移現象),造成溝通問題,於是他們制訂了揭示交際文 化因素的模式,重在列出直接影響溝通、誤解及衝突的文化因素上。 張占一(1992)亦提出了該模式的特徵:其表現形式分語言、非語言,以跨 文化交際差異為研究焦點,歸納誤點並逐項研究對比揭示出文化差異因素,以避 免主觀性的分類(見表二-3)。語言中產生的交際誤點為對比線索,如漢語在時 間的表達順序上與英語相反,漢語由大到小,英語卻是由小到大,此種表層語法 結構的差異正是因深層思維方式的不同而產生,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效果。在 具體揭示文化附加義上,也應按詞分析統計,找出其喻義、褒貶義,再與外語對 應詞或物相比。以「牛」為例,除了外觀上,還有引申、比喻、象徵等文化附加 義;漢語構詞上,「牛」再細分,也只是前加限定詞素即可,如黃牛,但英語各 有專名;在文化內涵上,可表性格、勇敢等,是英語文化中所缺乏的。這些都會 造成理解上的文化障礙,有賴整理出一一排除才行。孟子敏(1992)提到的交際 文化是單行的,並非與知識文化相應相對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需與不同文化群 體對比,因其是干擾不同文化群體成員溝通的一系列規範準則。分析時要以語言 的實體意義及非語言的文化意義,如「去哪兒了?」的語言意義易懂,但文化意 義會讓美國學習者誤解,還有在中國紅色有表喜慶的文化意義,但美國無。透過 統計,得出如表二-3 的右側分類。. 表二-3 交際文化影響溝通之因素 交際文化 表層(張占一). N/A(孟子敏). 語言. 非語言. 語言. 非語言. 交際誤點. 交際誤點. 交際文化. 交際文化. 詞:. 體態語. 是否是被禁止的語言文化 體態語:. (1)時間詞. 行為:. (2)數詞. (1)漢語裡可行,英語中 離、手勢、. (3)方位詞. 空間、距. 禁止:問年齡、收 眼 勢 、 腿. 20.

(35) (4)顏色詞. 入、私事。. (5)稱謂詞:親屬、社會. 勢、頭勢、. (2)英語裡可行,漢語中 接 吻 、 擁. (6)姓名(包括人稱代詞). 禁止:一般交際中公 抱、握手、. (7)否定詞. 開的批評、對女性的 嘴勢。. (8)謙/敬詞. 感覺,如 sexy。. (9)一些詞的文化附加義 …… 語:. 交際規約/ 積極的文化行為:. (1)見面語:招呼、介紹、 現象. 顏色:. (1)稱謂:尊稱、暱稱、 紅 、 白 、. 寒暄、告別。. 賤稱,正規、一般等 黑 、 紫 、. (2)委婉語. 變體形式。. (3)禁忌語與話題. (2)敬語:如貴系。. (4)成語、典故、俗語. (3)謙語:接受表揚與感. 綠、藍、 黃、青。. 謝時的,自我評價. ……. 的。 (4)套語:如久仰。 (5)禮貌與非禮貌:如您 錯了/胡說。 (6)委婉語 句子功能. 實 物 文 化 語言意同文化意不同:. 社 交 禮. ……. 附加義. (1)數量詞. 俗:. (2)顏色詞. 送禮、受禮. (3)比喻用詞:自然用詞 的方式、服 (植物、動物等)與 飾、邀請、 社會用詞(歷史、建 訪 問 、 招 築等) 。. 待、宴會、. (4)招呼語:幹什麼去? 聚 會 、 約 (5)問候:您又發福了! 會、赴約。 (6)告別:你慢走。 語體特徵. ……. 文化詞(中高級階段更突 日 常 生.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approach the poem as an unseen text to practise the steps of analysis and annotation, instead of relying on secondary

Effective Use of e-Learning Materials to Facilitate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English Language in Primary School.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terms in this Code of Aid and abide by such requirements as promulgated in circulars and instructions issued by the

(b) The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 may approve leave of various kinds to teaching and non-teaching staff employed under the Salaries Grant, paid or no-pay, in

(ii) “The dismissal of any teacher who is employed in the school – (a) to occupy a teacher po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ff provided for in the code of aid for primary

(ii) “The dismissal of any teacher who is employed in the school – (a) to occupy a teacher po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ff provided for in the code of aid for primary

A derivative fre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w NCP- function and the new merit function fo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was discussed, and some preliminary numerical results for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