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你的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你的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詹志禹(1997)。你的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教育研究,56,63-67。

你的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

一般人誤解以為 「只要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願意學習, 就可以構成學習型組織」。 但是, 真正了解「學習型組織」的人知道: 一群天才也可能構成一個白癡的組織。 詹志禹 政大教育系 「學習型組織」這一個概念近年來在行政、企管、及教育等各界當中逐漸流行 受到空前的重視,也受到不少的誤解,這些誤解,簡單的說,就是誤以為「只 要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願意學習,就可以構成學習型組織」。但是,真正瞭解 「學習型組織」的人就知道:一群天才也可能構成一個白痴的組織。為什麼呢? 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就必須略為瞭解「學習型組織」這一個概念的背景、內涵、與 應用。 「學習型組織」的概念至少受到下列五種理論背景的影響: 1.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2. 自我組織理論(self-organizing theory); 3. 控制論(cybernetics); 4. 「伺服機制」(servo-mechanism)工程理論; 5. 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

這幾個理論雖然橫跨物理、生物、工程、資訊等各個領域,但自有其相通、相 疊、及相輔相成的地方。

一、學習型系統

電腦棋王「深藍」雖然運算能力很厲害,擊敗了人類棋王,但「深藍」的「智 慧」是由人類植入的,「深藍」本身並無學習的能力。換句話說,「深藍」與環境 (其他棋手)互動之後,並無法從自己的成敗經驗中改進自己的運思方式,而

(2)

是「深藍」的程式設計師從旁觀察獲取成敗經驗,再對「深藍」加以改進。所以, 「深藍」雖然是一個複雜的人工智慧系統,卻不是一個學習型系統。

傳統的電腦程式,不管怎麼複雜,基本上都不是學習型系統,但是晚近發 展的「類神經網路」(neuro network)或稱「平行分配處理」(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PDP)系統,卻能在受到環境的刺激(輸入)之後,改變系統的內 在狀態,亦即改變網路鍊結的加權係數,以形成新的網路聯結組型,這就使得 PDP系統能將反應性的經驗以某種狀態保留下來,並以此作為下一次互動的根 據。所以,PDP 系統具有粗淺的學習能力;它的學習能力之所以「粗淺」,是因 為它被動等待外界的啟動,無法主動對環境產生任何影響或輸出,而且,它的 內在組型經過啟動而調整之後,仍然只是一個靜態的組型,無法時時主動調整 以形成假設性的新組型,更無法根據假設性的新組型和外界互動,以測試新組 型的適應力。換句話說,PDP 系統無法作「假設-驗證」的事情,所以,只能算 是半個學習系統。 在目前所知的最典型的學習系統,大部份是生命系統。以一隻草履蟲來說 吧,我們可以觀察牠是否具有學習能力,草履蟲會主動地游動,如果我們在牠 的前方滴一滴刺激性的液體,牠會轉向游開,這表示牠能從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中獲取回饋訊息,並據以決定下一個行動。所以,草履蟲的學習能力應該比PDP 系統更強一點,因為牠時時在跟環境互動,而且允許互動經驗影響行動;但是 我們不知道牠是否有能力主動形成「內隱的假設」(implicit hypothesis)並測試 之。 貓、狗、老鼠等哺乳類動物,應該是很典型的學習型系統,能從「嘗試-錯 誤」中淘汰錯誤、預知錯誤、並遠離錯誤,因為牠們能在腦中建構內隱的假設, 或新的認知地圖,並從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取回饋訊息,以淘汰錯誤的假設或認 知地圖。行為學派所做的許多動物學習實驗(如:斯金納箱),特別是在經過 認知學派的衝擊與重新解釋之後,我們可以確信這些動物不是被動反應的機械 系統,而是主動學習的有機系統。人類個體大概是目前已知的最典型的有機學 習孫統,這一點,對大部份的人來講都不會覺得稀奇。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社會性的組織(如政府、學校、企業等)是否可 能具有學習的能力?」這個問題並不是問「組織中的個人是否可能具有學習的能 力?」,而是問:「一個完形的、結構的、系統的組織整體(注意:組織整體大於 部份的總和),是否可能具有學習的能力?」,目前的答案是:理論及實務上 都顯示「可能」,價值判斷上也顯示「應該」。

二、動態性的複雜與系統性的思考

企業界已經有太多的經驗,發現類似這樣的案例:一件大型工作分由三個 部門負責,每一個部門都認真負責,做得非常成功,但三個部門的工作搭配在 一起時,卻變得非常沒有效率且缺乏品質,這就使得企業的競爭力下降甚至一 敗塗地。

(3)

這種案例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有許多其他企業問題都比這種案例複雜,原 因是:企業組織是一個複雜系統,也是一個開放系統,它的內部有許多複雜的 子孫統,它的外部也有許多複雜的母系統以及其它並立的複雜系統。 這裡的「複雜」一詞不是指「細節性的複雜」(detail complexity),而是指 「動態性的複雜」(dynamic complexity)。「細節性的複雜」意涵:內容很多、分 工很細、程序很繁,等等,這是一種分析性、切割性的思考方式;「動態性的複 雜」意涵:變數之間形成一個微妙互動的結構,結構影響組織中個體的行為 (但個體可能不知覺),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通常具有非線性關係,所以因的大小與果的大小之間不一定具有比例關係,微 小的起因在經過正、負回饋的作用之後,可能循環放大,造成巨大的後果(所 謂「蝴蝶效應」);要理解動態性的複雜關係,需要一種整體的、系統的思考方 式,學習這種思考方式就是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所謂的「第五項修 練」(中譯本由「天下文化」出版)。

三、一群敏感的政客組成一個遲鈍的政府

世界上許多官僚體系與企業組織一樣,在傳統上大多是層級節制的系統, 對問題幾乎沒有反應(像個機械系統),或反應很慢(像一隻慵懶的大恐龍), 可說是一個非常缺乏學習力的組織。這並不是說,政府中的官員不敏感,事實 上,他們可能非常敏感(尤其是對面子、位置、功過、權力、利益、以及人際關係 方面特別敏感),但是他們所領導的政府卻對問題非常不敏感。政府中的領導 班子正如企業中的管理團隊,彼得.聖吉發現他們常有以下的現象:爭權奪利, 爭功諉過,怕失面子;維持表面和諧,壓制異見,避免歧見;對理想不斷打折, 對現實不斷妥協,不能妥協時就以責備、兩極化的方式表現出來;缺乏系統思 考的能力,不能掌握結構性的因素,無法預知問題,更找不到問題的關鍵解答, 只會被動反應、短線操作、急功近利、治標不治本、治絲益棼。由這種管理團隊所 領導的組織,彼得.聖吉稱之為罹患「學習障礙」的組織。

四、學習力光譜

依據學習力的強弱,我們可以把所有的組織大致上劃分成下列三大類: (一)機械性組織:基本上是一個封閉孫統,完全無學習能力,無法從環境中 的 回饋獲取訊息,無法演化、無法自我組織,無法自我更新,只能解決少數幾個 由 先天(如大自然或人類設計者)設定的問題,遇到新問題時完全沒有新反應。 (二)被動反應性組織:基本上是一個半開放性系統、半學習型組織,能對環 境的新刺激(包含新問題)產生被動的新反應。這類組織又可依反應的速度從 「慢速反應組織」排序到「快速反應組織」。無論如何,這類組織永遠只能「追著問 題跑」;雖然能夠作有限的自我更新,但是永遠慢半拍。

(4)

(三)預知性組織:是一個典型的開放系統及學習型組織,像一個有機體一樣, 有其自己的生命,有其自己的目標(包括長程及短程目標),並能依據目標形 成一些行動,然後主動將行動放在環境中測試,從測試中獲取回饋訊息,從回 饋中保留成功、淘汰錯誤,從選汰歷程中自我更新、自我演化,從演化歷程中累 積智慧、培養預知問題的能力。所以,這類組織能「防患問題於未然」。 您的學校是一個機械性組織、慢速反應組織、快速反應組織、或預知性組織 呢?

五、如何使你的學校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

(一)組織運作方面: 1.學校必須建立起整個組織共同的願景:這個願景必須將組織成員的個人願 望(例如:生活得更有意義、兼顧工作與家庭等等)與組織本身的未來理想 (例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且能自我實現)兩者整合起來,所以, 這個願景不是由校長設計而成,而是由全校成員(最主要是校長、教師、與其他 工作人員)經過深度交談凝結而成。 2.學校必須經常提出更新方案並加以測試:這類更新方案包括教學改革方案、 制度變革方案、行政革新方案等等,它必須有助於共同願景的實現,每一個組 織成員都可以提出來,但必須經過其他成員的系統性思考的檢驗。學校組織本 身或其成員如果缺乏這方面的自主權,則必須全力爭取,否則學校組織必然缺 乏生機。 3.學校必須全力持續從學生、家長、及社會中獲取回饋訊息:這類訊息必須真 實、廣泛、具代表性、且與更新方案的成敗具有關聯性,學校可以透過問卷調查、 深度訪談、網路溝通、內部評鑑、外部評鑑、企業診斷等方式來獲取訊息。 4.學校必須獎勵團隊學習:團隊學習的特徵是團隊成員沒有心理防衛,他們 不只是一起學習,而且互相學習;他們能夠深度交談,且能對於複雜問題深度 質疑,其質疑會受到獎勵,因為這類質疑有助於探索組織的潛在威脅。校內的團 隊學習可透過學科教學研討會、行動研究小組、教評會、校務會議、及教師會等團 隊來進行,其中,行動研究小組目前最缺乏也最值得鼓勵成立。學習型團隊中的 成員會有滿足、成長、相互信任與生命趣味盎然的感覺,許多運動、藝術、企業、 與研究團隊的成員都有這類的美好經驗。 5.學校必須鼓勵創新、容許犯錯:創新的精神是組織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必 備條件,而創新是一種冒險,冒險難免會有失敗,而且許多成敗決定於結構性 因素而非個人因素,所以,學校必須包容這類的錯誤、具有冒險的精神。 (二)個人修練方面: 1.練習系統性思考:把思考的焦點從局部分工轉移到整體運作、從個別事件轉 移到結構因素、從個人能力轉移到制度設計、從單向因果關係轉移到循環回餽機 制、從線性模式轉移到非線性模式,其練習方式可透過電腦模擬、情境模擬與遊 戲模擬等方式而得到些許幫助,也可以透過團隊學習及行動反思而得到改進。具

(5)

有系統思考修練的人至少擁有下列二大能力:(1)對於潛在中緩慢發展的問題 徵兆相當敏感,因此,能夠制問題於機先;(2)對於問題的解答較能抓到「槓 桿解」而非「症狀解」,她(他)深知:「不管問題再怎麼龐大複雜,只要找到一 個適當的支點,就可以撐起地球」。 2.練習自我超越:釐清人生的價值,建立個人的願景,追求持續的成長,保 持創造的張力,看清結構的衝突,面對事情的真相,開發潛在的能力。 3.改善心智模式:每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組織、對環境等等都有一些既定 的想法與思考方式,我們可能認定自已是一個人微言輕的教師,認定校長是一 個愛耍權謀的政客,認定學校是一個層級節制的組織,認定環境是一個功利主 義的社會。既有的心智模式常常未經深入的檢視,夾雜太多跳躍式的思考;個人 的心智模式太僵化時會妨礙人際溝通,組織內的心智模式太統一時會妨礙變革 與創新;較佳的心智模式有較佳的問題解決能力,所以,每一個人都要不斷改 善自身的心智模式。

六、小結

許多人以「有機體」(特別是「人」)來比喻學習型組織,但其實不同的人對 「有機體」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以為「有機體」的特色是:高度結構化的系統, 且完全由中樞神經(大腦)所控制,所以能運作自如、意到形隨、反應迅速。這 一個理解並不適當,因為,有機體的許多行為與反應都是由其內在各個子系統 享有高度的自主權,並非經由大腦思考之後才反應,例如所有的反射行為(異 物飛來時會眨眼、突遇老虎時會害怕等等)、所有的自動化行為(走路、平衡等 等)、所有的免疫系統反應、呼吸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等等。我們很難想像 當細菌入侵傷口之後,白血球必須先一一報告大腦,再等候決定要不要圍剿細 菌;如果真的如此,人類身體不知已潰爛成什麼樣子?總之,「有機體」的特徵 不是高度控制,而是在高度統合協調中容許高度的地方自治。學習型組織知識 是一個扁平化的網路組織,不是一個垂直化的階層組織;它的精義是:分權、 自主、與有機的統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一)機關主要職掌:本局組織規程奉考試院 101.8.1 考授銓法五字第 1013628775 號函發布,掌理全市教育行政業務,組織規程修正經考 試院 107.4.11

學生已在 2000 年版小學數學課程學習單位 4N4「倍數和因數」中認識因

加拿大第一民族組織(TteS)於 27 日公布一項調查表示,在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一所印第安寄宿學校舊址發現了 215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 “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中北京女學生成立的一個愛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