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202跨領域美感教 育公開授課與回饋會談
嘉大附小跨領域美感教育教學團隊
說明
• 單元名稱:森林系-我們的班樹(紙箱板立體構成)
• 設計理念:
• 1.本課程為108學年度跨領域(將藝術領域、語文領域、環境議題)結合校訂 課程-嘉義木都藝術展-“木都心/新語”系列課程之一,並以四年級校慶佈展
「森林系-我們的班樹」為主題課程作為此單元課程的最終成果。
• 2.藉由團隊教師共備教材與課堂中協同的引導,目的讓學生能夠透過從期 初的「校園尋藝樹」、「我語樹」、「木物心聲」等一系列的感官體驗,
訓練覺察感知及回顧經驗,連結自己與校樹和環境相關的元素,轉化爲 創作素材中的圖像。藉由在地裝置藝術為例與立體構成造形原理的概念,
引導學生能完成從平面至立體的藝術創作。
選用藝術領綱
• 藝-E-A2
認識設計思考,理解藝術實踐的意義。
• 藝-E-B1
理解藝術符號,以表達情意觀點。
• 藝-E-B3
•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 藝-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II-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II-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1-II-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2-II-2 能發現生活中的視覺元素,並表達自己的感情。
2-II-5 能觀察對生活物件及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2-II-7 能描述自己與他人作品的特徵。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學習內容
視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E-II-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E-II-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A-II-2 自然物與人造物、藝術作品與藝術家。
視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教學流程~引起動機
• 1.欣賞全班帶來紅色物件與共同蒐集的紅色系色紙。教師準備
PPT(引導感知生活中出現的流行、自然界、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提 問紅色系所帶來的感受和聯想。
• 2.確認各組已準備好撕黏材料,教師為備妥組別進行肯定加分。即 將進行”班樹著裝撕紙合作大賽”。
• *教師說明為何以撕紙取代塗上顏料的原因。
• 3.說明比賽計時制與規範(1分鐘與3分鐘制,撕下紙張尺寸須符合 規定)。
發展活動
• 1.「班樹著裝撕紙合作大賽」PART1暖身競賽 -
• 一分鐘撕紙計時賽-各組限時內撕下最多紙張的組為優勝,時間到時全班共同檢核各組張數。
• 教師提問:小組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迅速撕出符合尺寸的紙張?(合作態度-專注、聆聽正確的指令等)
• 2. 「班樹著裝撕紙合作大賽」PART2進階競賽-
• 三分鐘撕紙計時賽-各組限時內撕下最多紙張的組為優勝,時間到時全班檢核各組張數。教師加分並肯 定各組的專注態度。*技術:熟能生巧
• 3. 「班樹著裝黏貼合作大賽」PART3終極競賽-
• (1)教師說明黏貼材料與黏貼技法指導示範,並以三件範例說明(品質低中高)黏貼的規格水準與比賽進 行辦法,1分鐘各組合作任務分配。*作品品質的意義性
• (2)進行6分鐘為樹著裝黏貼計時賽,教師巡堂觀察與蒐集各組創作過程中所發現情形。
• (3)比賽結束,教師檢核與講評各組作品完成度與品質,進行獎勵加分。*品質:怎麼黏貼才美
總結活動
• 1.省思活動:
• 教師提問-(1) 老師看見大家專注投入創作的模樣非常感動,例如 000做法,老師非常肯定!你還有在剛才的合作經驗中得到哪些寶貴 經驗嗎?(2)撕紙與黏貼操作中曾遇到困難嗎?如何克服?(3)你喜歡作 品著裝前還是著裝後的模樣?為什麼?(造形之美、色彩之美、融合 之美)
• 2.各組一句話發表今日所學最有收穫,教師總結。
• 3.預告下一堂課任務:完成黏貼與主題裝飾。
提問 思考 討論之美
有層次的加分表
合作學習教授觀課
跨領域美感教育教授觀課
小組合作創作材料
發表與聆聽
發表與聆聽
專注創作的神情
協同教師引導學生
社群夥伴及研究生觀課
認真記錄的教授
清楚詳細的學習任務說明
合作之美
四人合作完成作品
歸納與統整
歸納合作方式成功的要素
下週任務提醒
回饋會談分享教學心得
研究生分享學習心得
研究生分享學習心得
跨美輔導-陳箐繡教授
合作學習輔導-洪志成教授
夥伴回饋
夥伴共學之美
專注的夥伴
夥伴學習心得
• 洪雪華老師: 很棒的教學,看到四人共同學習樹創作,也看到兩人 配對的色彩與編排探究,也有個人學習任務的撕紙研究。
• 柯錦純老師: 學生發表後,老師都會給予串聯歸納,讓學生更清楚 每一個討論的目標。
• 陳佳萍老師: 一分鐘的撕紙之後發表分享個人的策略,很精彩的學 習歷程,對於後面的三分鐘撕紙很有幫助。第一組可能是因為到 台前幫忙加分,有點影響他們的小組合作,也許可以改用藍色紅 色黃色磁鐵做為加分,放在小組桌上,一個學習段落完成再貼到 黑板。
夥伴學習心得
• 陳凱琳: 給予特殊生更多認同與回饋,可讓他們學習更穩定,最近 也用香蕉來協助特生的學習,協同教學過程中發現還有一些隱藏 的特生,仍需要協助引導讓學生課堂學生更成功。
• 蕭婷云: 學生很積極回應課堂的提問,老師一定給予正向鼓勵及支 持,加分設計三類型(合作,技巧,品質)讓學生知道如何學習。
• 呂承育: 設計三種加分,很特別的加分方式。
• 黃議萱: 小組合作過程中,會先一起討論,再分配工作,各司其職 完成學習任務。
夥伴學習心得
• 林威柔: 學生不僅在組內互相學習,看到別組比較慢,也主動派了 兩位同學過去幫忙。不僅學習美術,還增加了人際互動的學習,
學生心得分享也提到合作學習的心得,讓學生更會合作。
• 蔡易霖: 師生互動非常緊密頻繁,感受班級學習的溫暖氣氛。
• 蔡楷文: 一開始有學生未帶用品,老師透過講解提點小組互助的重 要性,組員也會彼此分享材料。
教授輔導
• 陳箐繡教授: 由學生發現與分享,再示範參考後,設定模範方式讓 組間參考,很棒的作法。藝術的客觀性與自由彈性如何評定,也 許可以在未來的教學中持續建構。很需要鼓勵獨特性的創意。讓 學生勇於嘗試,也是很重要的美感培育。避免讓藝術規格化了。
用一分鐘、三分鐘、七分鐘的學習任務,建立學生時間量感,很 棒的規劃。
• 洪志成教授: 看到很完整流暢的教學,合作學習是幫助孩子學習,
學習元素在於美感的探究,也許可再多一些美感的內涵。物品收 拾的時候可運用編號方式規範學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