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研究生:藍培甄. 撰. 指導教授:徐信義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 學年度:93 學期:2 校院: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中):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論文名稱(英)︰THE RESEARCH OF CHANG HSIAO-FENG'S LYRICAL ESSAYS〈1966—2003〉 學位類別︰碩士 語文別︰中文 學號︰8911213 提要開放使用︰是 頁數︰172 研究生姓(中)︰藍 研究生名(中)︰培甄 研究生姓(英)︰LAN 研究生名(英)︰PEI—CHEN 指導教授(中)︰徐信義 指導教授(英)︰Hsu﹐Hsin—yi 關鍵字(中)︰張曉風,現代散文,抒情的,臺灣文學 關鍵字(英)︰ 〔Keywords〕︰CHANG, HSIAO-FENG Modern Prose Lyrical Taiwanese Literature 摘要(中)︰ 張曉風,以散文成名於六 0 年代中後期,是個創作領域廣闊的多產作家。其 備受讀者肯定及維持最長的創作文類,則在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成就頗高, 不僅知性、感性兼具,風格變化多樣;想像奇特豐富,語言運用靈活;題材廣泛, 內涵豐富,極具人道關懷。既能吸取古典傳統文化,又具有現代文學的風貌。除 具有女性作家的柔婉細膩,又帶有一股英偉豪邁之氣,其散文在臺灣文壇享有很 高的聲譽。 本文以她在一九六六至二 00 三年間所出版的抒情散文作為研究的對象。先 針對作品的外緣因素,即作家的經歷、文學理念,以及抒情散文創作情形進行客 觀的認識,以期能更完整地掌握她作品的面貌。進而梳理、歸納出作品深蘊的豐 富內涵,展現作家在文學技巧上的藝術成就,以明張曉風抒情散文在文壇上的獨 特意義及價值。本論文共分為五章:.

(3)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針對前人文獻作檢討,界定「抒情散文」 的意義,確立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詳述她的人生經歷,將其概分為三個階 段: 「戰亂流離的童年」 、 「安定成長中讀書求學」 、 「繁榮富足中安身立命」 ,以明 其對創作所產生的影響,揭示她在創作和編輯兩方面的努力與獲得之成果,以此 作為作品探討的預備工作。其次,探討文學理念,說明她對文學及創作抱持的理 念和原則,藉此聯繫之後的作品探討,作為互涉參照的基礎。再者,概述其抒情 散文在題材內容及風格上的轉變,體現其於不同時期的作品特色。 第三章作品的內涵,針對不同時期的抒情散文,歸納其中所蘊藏的思想內 涵,分別從三方面:「思鄉情愁與懷故意緒的抒發」、「社會的關注與現實生活的 思索」 、 「理想人生與文藝的追求」作探討分析,呈現張曉風生命情感的樣態,以 及廣闊的關懷視野。 第四章藝術技巧,檢視其抒情散文,綜合整理她在藝術技巧上的苦心造詣, 分別從四個方面:「取材命意」、「形式結構」、「描述技巧」、「語言表現」審視探 究,展現其散文技巧上卓越的藝術成就。 第五章結論,整理本論文前述各章節,總結前人的評價與論述,對張曉風散 文的意義及價值,給予客觀之定位,並展望未來探究的方向。 摘要(英)︰ 〔Abstract〕︰ CHANG, HSIAO-FENG who was famous for her essays in the mid and late 1960s has enjoyed an excellent reputation for her works and has been well-known author of a number of books for her wide-ranging artistic creation field. Especially, the achievement of her lyrical essays is remarkable with both qualities of rationality and sensibility, the style of the work is most changeful; she has many works which are imaginative and flexible language utilization; the materials of her works are diverse and the essence of her thought is rich in humane concerns. Her works not only can derive the advantages from the classic traditional cultures but also present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o the tender and sensitiveness, as a woman writer, her writing is of lightheartedness and vigor. A unique style of her essays assures her unique status in Taiwanese literary circles. The thesis sets out to study those lyrical essays which had ever been published from 1966 to 2003. First of all, we will provide an objective look at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the conditions of her lyrical essays creation in order to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 ing on the features of her works. At last, we sum up and clear out the plentiful content of her works which is full of the effects of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4) on her literary skills. Hoping that the unique meaning and value of CHANG, HSIAO-FENG's lyrical essays in Taiwan literary circles can be identified.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which presents the motives, objectives, the review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definition of “lyrical essay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earch scope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Two is the general discussion of CHANG, HSIAO-FENG and her lyrical essays. We will focus on an all-dimensional discussion of her life experience and divide her life into three stages to indicate that how the life experience influence her works and to explore her own endeavors in engaging in both of creation and editing and the results. This is the preparation for discussing her works. Secondly, we explore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We describe her idea and principle on the literature and creation relat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her works as the foundation of cross reference. Moreover,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general overview of her essay topics and the change of the styles of works at different stages. Chapter Three. “Evolution of her works.” We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content of lyrical essays at different stages.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from three aspects to present the status of her emotions and a broad perspectives on human concerns of CHANG, HSIAO-FENG. Chapter Four. “Artistic Skills.” We review her lyrical essays and put her great achievements on the artistic skills in order synthetically. With the investigations from four aspects, we sense the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on the skills of the lyrical essays. Chapter Five is “Conclusion”. The autho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ritic s and suggestions in previous studies from chapter one to four. We plac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CHANG, HSIAO-FENG’s essays in the objective and fair positioning. The writer brings out the suggestive guideline for the research workers in the future..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文獻檢討..................................................................................................4 「抒情散文」的義界..............................................................................5 研究範圍與方法......................................................................................7.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9 第一節 經歷..........................................................................................................9 一、戰亂流離的童年..........................................................................................9 二、安定成長中讀書求學................................................................................12 三、繁榮富足中安身立命................................................................................17 第二節 文學理念..................................................................................................33 一、基本理念....................................................................................................34 二、創作原則....................................................................................................42 第三節 張曉風的抒情散文................................................................................52. 第三章 作品的內涵..........................................................................................60 第一節 思鄉情愁與懷故意緒的抒發................................................................60 一、童年故鄉的眷戀........................................................................................61 二、故國憂思與精神故鄉的回歸....................................................................63 三、理想「中國」的構築與追尋....................................................................67 第二節 社會的關注與現實生活的思索............................................................70 一、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育的關懷....................................................................70 二、市井人物的觀照與悲憫............................................................................74 三、教育理念的闡發與文化比較的反映........................................................77 四、女性角色及其處境的思索...................................................................... 80 第三節 理想人生與文藝的追求..........................................................................84 一、自然的頌讚與嚮往....................................................................................84 二、人生體悟與生命意義的思索....................................................................87 三、典型風範的讚揚與推崇............................................................................90 四、文學藝術的永恆價值................................................................................93. 第四章 藝術技巧 ..............................................................................................96 第一節 取材命意................................................................................................97 一、藉景抒情,因事寓理................................................................................97.

(6) 二、鎔鑄古典,賦予新意.............................................................................. 99 三、取材平實,意念新穎..............................................................................103 第二節 形式結構..............................................................................................107 一、自典故起..................................................................................................108 二、集錦並列..................................................................................................110 三、正反對比..................................................................................................113 四、前後呼應..................................................................................................116 第三節 描述技巧..............................................................................................119 一、景物的描摹..............................................................................................120 二、人物的刻劃..............................................................................................124 三、事理的記錄..............................................................................................127 第四節 語言表現................................................................................................130 一、語言的特點..............................................................................................130 二、繁富的修辭技巧......................................................................................136. 第五章 結論......................................................................................................143 附錄 一、張曉風年表..............................................................................................147 二、張曉風作品書目......................................................................................154 三、散文集所收錄的張曉風作品..................................................................158 四、九歌歷年散文選集所收錄的張曉風作品..............................................159 參考書目..................................................................................................................160.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中國文學傳統裏,散文的地位遠比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為高。傳統意義的 散文,範圍極廣,實用性較強,地位也較重要,一向被視為文學的正統,這和西 方文學傳統,視散文為詩、戲劇、小說三大文類之餘,態度完全不同。五四白話 文時代的散文,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散文家,前輩們在特有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 為近代散文建立了品類典範,以實際的創作來實踐新的思想,開創新的藝術,為 下一代開拓了新的散文寫作境界。政府遷臺的初期,時局環境的變遷,形成了一 種有異於五四新文學的現代文學。早期的散文成績,以女作家的表現最為突出、 最為優秀,不僅情感豐富,思緒細膩,文詞優美,雖然在語言、筆法、題材等方 面,大多仍為五四散文的嫡傳,尚未有很大的突破。1 六 0 年代的初期,余光中形容當時的散文(創造的散文,俗稱「抒情的散文」) 仍是相當保守的一個小妹妹,急欲剪掉她那根小辮子。2 六 0 的末期,他說張曉 風的「魔季」(收錄於《地毯的那一端》,頁 109),在意識上、技巧上,尚未完 全擺脫五四的影響,不過從題目的訂定、詞句的寫法上,「現代感」已經流露出 來了。3 到了八 0 年代初期,余光中把三十年以來臺灣的散文作家,依年齡和風 格分為四代,並把第三代視為是現代散文的一個突變,也是一個突破,稱讚張曉 風是「第三代名家」 。這一代的作家和前兩代相比,大多接受了現代文藝的洗禮, 無論語言的運用、題材的選擇、境界的提昇上,都比上一代有明顯的突破與開拓。 尤其是現代小說、詩歌、戲劇、電影、音樂、繪畫、攝影等藝術,都是促成他們 觀察事物的新感性。4 由此觀察,散文的辮子在這一代似乎已經剪掉了。而張曉 風適逢出現在這個時期,是當時既年輕又具有潛力的一位作家,被評為日後成就 1. 2. 3 4. 在李豐楙的「散文分期及其代表作家」裡,民國四十年——五十年是為第一期。他說第一個十 年值得注意的為女作家群? ,例如徐鍾佩、艾雯、張秀亞、潘琦君、鍾梅音、王文漪、張漱菡、 劉枋、王琰如、林海音、張雪茵、郭晉秀、羅蘭、葉蟬貞、邱七七、葉蘋、心蕊及陳香梅、侯 榕生等。又說「早期十年的作家及其作品,在戰鬥精神及思鄉情懷的表現,具時代意識,此為 文藝政策的導向與時代環境的誘導。其中女作家的優美風格,表現日常經驗;與隨筆式的小品, 說理議論,諧趣自生,雖未必與反共戰鬥有直接的關係,但確具有其藝術性。從作品的文字風 格言,大體是承襲前三十年的散文傳統……」李豐楙等著: 《中國現代散文選析.序》 (臺北市: 長安出版社,民 74 年,頁 479—486) 。另外余光中曾將三十年來臺灣的散文作家,依年齡和 風格分為四代,其中第一代的年齡在八十歲上下;第二代在六十歲左右,以女作家居多;第三 代的年齡頗不整齊,大約從四十歲到六十歲,社會背景也很複雜;第四代的年齡當在二、三十 歲,作者眾多,潛力極大,一時尚難遽分高下……。並言「第二代的風格近於第一代,多半繼 承五四散文的流風餘緒,語言上講究文白交融,筆法上講究入情入理,題材上則富於回憶的溫 馨。」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收錄於張曉風散文集《你還沒有愛 過》中,為此書之序文, (臺北市:大地出版社,民 92 年) ,頁 3—4。又收錄於《中華現代文 學大系:臺灣 1970—1989》 (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民 78 年,頁 752) 。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辮子〉,《逍遙遊》(臺北市:大林出版社,民 69 年) ,頁 27—38。另收 錄於《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 5 散文批評》 (臺北市:正中書局,民 82 年) ,頁 99—111。 余光中:〈我們需要幾本書〉,《焚鶴人》(台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0 年) ,頁 89—103。 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收錄於張曉風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中, 為此書之序文,(臺北市:大地出版社,民 92 年) ,頁 3—14。 1.

(8)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不容低估。而今事實證明,她確實已是臺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一九四一年出生的張曉風,八歲隨政府從大陸遷臺,一九六六年出版生平第 一部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清麗的風格,風靡了許多讀者,從此成為臺灣文 壇引人矚目的新秀,張曉風的散文魅力也是奠基於此。一枝健筆縱橫文壇近四十 年,雖說散文、小說、戲劇、雜文等各體兼工,但散文其實是她最喜歡,也是最 專擅的文體。尤其抒情散文,是她創作水源灌注最豐沛的,知性與感性兼具,無 論寫景、敘事、詠物、傳人,抑揚之間,亦秀亦豪,柔婉中帶有剛勁。傑出之作, 被稱為即使「在民初的散文名家裏也不多見」5 。無論是在立意、取材、布局和 文字方面,處處可見藝術的勝利。她的抒情散文已是「美文」創作的典範,近期 作品,更將從前各種文類的優點融匯到散文中了。因此,筆者選擇張曉風最灌注、 最專擅,令讀者最激賞、最肯定的「抒情散文」,作為研究探析的主題,深入其 境,一窺張曉風散文的意涵與藝術表現之究竟。本章擬從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 檢討、抒情散文的意義界定、研究範圍與方法等方面來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擬從研究動機與目的兩方面來作探討。以研究動機而言,將分別從兩個 層面來說明。 先就散文研究現況來看,散文經常被廣泛用來做為表情達意的文學體式。由 於與人世相親,與生活格外貼近,擁有較多文學人口,普遍受到讀者接受。是書 市中暢銷且長銷的文類,作家輩出且讀者眾多。然而,臺灣散文研究開始得很遲, 散文的受評量也遠遠落後於詩與小說。早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臺灣 1970—1989》時,余光中就指出:「散文這文類讀者眾多而評者稀少。相反地, 詩的讀者較少,但是詩評卻遠多於文評。」6 鹿憶鹿也指出「散文創作一直是臺 灣四十年來數量最大的創作文類,而散文研究不論在質與量上,卻始終不及詩與 小說。」7 對於這個問題,學者們都曾探究過原因。因為散文向來被認為是非虛 構文類,紀實文學的體裁,比較平實,跟詩、小說、戲劇等虛構的創作特質不同。 再者,學府出身的評論家大半師承西方評論,西方既然漠視散文,評論家面對本 色天真的散文,就不像評論小說與詩那樣有倚仗的技巧,有各種主義、各種派別 之類的術語可供運用,於是顯得無技可施,甚至不值得細究了。 一篇以臺灣解嚴後,即西元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六年期間,針對「當代文學研 究」現況所做的考察,學者獲得的結論是:九年間,「散文研究」的成績只能算 5. 6. 7. 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收錄於張曉風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中, 為此書之序文,(臺北市:大地出版社,民 92 年) ,頁 9。 余光中:《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1970—1989.總序 》 (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民 78 年,頁 16) 。 鹿憶鹿:〈海峽兩岸的現代散文研究〉 《走看臺灣九十年代的散文》 (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998 年初版) ,頁 150。 2.

(9) 第一章 緒論. 差強人意,研究者不多,被研究的對象,包括作家、作品、風格、內容、主題、 技巧等,尚待開發和掘深的地方尚多。散文只重選、編,再附上導讀或緒論,研 究上仍顯不足。8 至於本論文的研究對象——張曉風,其不同文類之作,曾是研 究生論文探討剖析的對象,但是針對散文(抒情散文),除了一篇以外文書寫且 偏向翻譯學研究之外,便付之闕如了。 其次,在不同寫作類型中,散文一直是張曉風情有獨鍾的,她深以做一個散 文家為榮,在她的心目中,散文是「單純、質樸,最能表達中國語言之美,易於 繼承中國古典文學,是這個民族喜歡的文學類型,已蘊釀出獨特的美學。」9 在 散文的表現上,她的成績是特別突出的。歸納其特出之處: 第一,她是個成長型作家,且很早期時,就自覺地要擺脫激情浪漫的寫作情 懷。她的散文作品經常在書寫生活、人性等種種題材裏,時時散發著樂觀的氣質, 處處洋溢著愛與寬容的襟懷。 第二,和比她早期或跟同期的其他女作家相較,她很早就能夠突破女作家的 樊籬。在以個人愛怨嗔痴的小我情感裏,以及不離家庭、婚姻的題材中,進而有 所突破,書寫對家國、民族、人類、宇宙之大愛,一股英偉之氣勃然而生,誠屬 不易。 第三,她雖出身於中文系,但不受舊學侷限,常常古典素材信手拈來,即消 鎔為具有現代精神意義的題材、詞彙。每每重新建構,自然出色,絕無掉書袋的 酸腐。 第四,她是多元化寫作型的作家,散文除外,也曾涉足小說、戲劇,非常擅 長運用其他文類的技巧來增添散文的靈活生動。 因此,她的作品曾入選於「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10 之列,更是每年諸多散 文選集收編的常客11。民國七十六年,鄭明娳寫〈一九八七年散文現象研究〉時, 針對大學生作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張曉風分別獲得「最喜歡的散文作家」前五 名之一、「最具藝術價值者」和「最符合個人品味者」之一。12 臺灣前後三部文 8. 羅宗濤、張雙英著《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 1988—1996》第三章 散文類(臺北市:萬卷 樓圖書有限公司,民 88 年 5 月初版,頁 119—138)。 9 馬維敏: 〈善變的張曉風〉 , 《中華日報》 ,第 11 版,民 76 年 4 月 29 日。陳素芳: 〈張曉風愛筆、 愛美、愛生活〉,《中華日報》 ,第 15 版,民 78 年 12 月 5 日。王妙如: 〈愛在天地間——張曉 風專訪〉,《中國時報》 ,民 88 年 6 月 19 日—88 年 6 月 23 日。 10 1977 年,管管、菩提選編《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 (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出版) ,1994 年陳義 芝主編《簷夢春雨——當代臺灣十二大散文名家選集》 (朱衣出版社) ,張曉風皆被選入其中。 《簷夢春雨》一書於 2002 年改版,新版書名《散文教室》(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民 92 年初 版)。主編陳義芝在〈 1994 年初版序——誰是當代散文大國手?〉中提到:誰是當代新十大? 是一可堪切磋、認知、玩味的議題,值得做一調查。因此經發函予四十五位中青代學者、作家、 文學刊物編輯,請他們推荐心目中的十大散文家(已過世者不列入) 。統計出來,張曉風得票 排名位居第七(在她之前依序為楊牧、余光中、簡媜、林文月、陳列、王鼎鈞)。 11 例如九歌出版社「年度散文選」 ,幾乎年年必選其作,自民國 70—92 年皆有,只有民國 81— 87 年這七年未收。這幾年張曉風嘗試先後接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專欄、《中 華日報》的專欄寫作,後來專欄各結集成《我知道你是誰》 、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 《你的側 影好美》三本小品類型散文。 12 鄭明娳: 〈一九八七年散文現象〉,《當代文學氣象》 (臺北:光復書局,民 77 年 4 月初版)頁 3.

(10)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學大系(散文卷)的編輯,都由她擔綱13 ,足證她在散文界之成就與地位。到目 前為止,要認識這位女作家的價值,看她的散文會是最好的途徑。 而其實,張曉風除了寫典雅優美的散文,也寫辛辣諷刺、詼諧嘲謔的雜文, 風貌截然不同。但如要全面性的探討,恐又過於駁雜且不易深入。抒情散文在她 所有的創作中,份量佔得最多,也是最受讀者歡迎,一般文評家給予的評價也很 高。像余光中就說,曉風在抒情散文的創作上成就驚人,「臨場感」(sense of immediacy)甚為飽滿的感性,經靈性和知性的提昇之後,境界極高。 14 經由以上 兩方面的說明,是筆者選擇「抒情散文」作為研究題目的動機。 至於研究目的。大部分人認為,散文是一種較屬「非虛構」的文類,所謂文 如其人,散文帶有自傳的色彩。但事實上卻很弔詭,作者在無形當中所書寫出來 的,常是他希望別人去認可的那個「自我形象」,這個「自我形象」經由作品不 斷加強,終至不可顛撲。因此,本論文首先希望透過對張曉風人生平歷程種種的 了解,以及其對文學、創作的一些理念的體現,加以比對印證,來聯繫其實際的 作品。進而發現這些背景對作品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無論是呈現於題材的蛻 變、內涵的豐富意旨,抑是藝術技巧的表現等等。 其次,筆者希望經由內容意涵的探討,歸納出張曉風抒情散文豐富而多元的 蘊含意旨。進而發掘出其關懷的對象不只是局限於個人,更能擴及他人,乃至社 會、國家。觸及的主題,除了人生種種感觸和體悟的抒發,對於生存的自然環境、 現實社會的諸般現象、國家處境與未來定位,乃至人類、宇宙等知性方面的問題, 她都能夠深入地加以思考與觀照,並表達出一己之看法。 再者,張曉風的散文,不管是抒情、寫景、敘事、傳人、詠物,都是健筆淋 漓的。取材經常推陳出新,屢創新意,境界頗高。形式結構,精心布置,完整圓 合。她不僅想像力豐富驚人,語言的運用、修辭的駕馭,表現更是彈性靈活。至 於詩歌、小說、戲劇的寫作手法,經其巧妙的運用後,文筆更顯活潑生動。筆者 希望藉由對這類作品的探析,歸結出她在抒情散文創作方面的成就,在規撫前人 典型之餘,又能夠在題材之拓展、語言之錘鍊與技巧之創新等方面,迭現佳績, 細膩的經營,開創出現代散文更高的藝術境界,因此,她在文學史上之意義與價 值已是毋庸置疑。. 第二節 文獻檢討 歷年來有關張曉風的相關研究論文,一共有五篇:謝雲青的《張曉風戲劇研 57—66。 民國五十九年受命編第一部文學大系(巨人版)時,她尚不到三十歲,是編輯委員中最年輕 的一位,編輯第三部文學大系(九歌版)時,只余光中和她是「三朝遺老」 (引自散文卷序語)。 14 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收錄於張曉風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 中,為此書之序文,(臺北市:大地出版社,民 92 年),頁 10。 13. 4.

(11) 第一章 緒論. 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郭孟寬的《七 0 年 代劇場開拓者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 組碩士學位論文 1999),吳敏嘉的《亦秀亦豪的健筆:張曉風抒情散文之翻譯 與評論》 (台北:私立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高廣豪的《張曉 風和伯諧特戲劇之探討》 (台北: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0) ,葉 嘉文的《張曉風植物散文鑑賞與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 2002)。 五篇論文當中,有三篇與張曉風的戲劇有關。郭孟寬的《七 0 年代劇場開拓 者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探討張曉風之劇作與基督教團契的劇場藝術。高 廣豪的《張曉風和伯諧特戲劇之探討》,以德文書寫,屬於比較文學的範疇。謝 雲青的《張曉風戲劇研究》,嘗試以中國文學的角度切入,就文學文本探討,從 創作論、題材論、藝術論、意識論四方面分析,和過去研究張曉風戲劇,卻偏向 戲劇系的專業角度明顯不同。吳敏嘉的《 亦秀亦豪的健筆:張曉風抒情散文之翻 譯與評論》,但以英文書寫且著重在翻譯學之研究。葉嘉文的《張曉風植物散文 鑑賞與教學研究》,針對植物類型的散文研究,擬定散文作品當中與植物描述有 關,或藉由植物抒發情感及論說哲理的文章為研究範圍。再與其他自然散文作 家,進行相互的比較。除了散文的鑑賞,也嘗試將鑑賞落實於教學層面,研究的 最終目的,是期待能運用並發揮於教育功能上。 王藍在〈張曉風的創作〉一文中,提到兩位國外學者,曾針對張曉風的作品 進行研究。一位是奧瑞岡大學榮之潁教授,兩次訪臺,以數個月的時間專門研究 曉風的著作,完成了「 研究報告」 ;另一位是紀台女士,以兩年多時間研究曉風, 完成了她在匹次堡大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可惜這兩篇研究資料,筆者並沒有尋 獲。 根據國家圖書館「臺灣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的查詢,獲得張曉風相 關之研究,分別有為數不少的條列式作品資料,條列式評論資料,條列式傳記資 料等可供查詢。如再加上散見於各期刊雜誌的相關文章,可供參考的資料就更多 了。 關於張曉風的專書研究,目前尚未發現。歷來只有在中國現代散文研究方面 的相關書籍,或是在臺灣文學研究、現代散文研究方面的相關書籍中,看到在散 文設定的議題裏,論述觸及的討論。文學史和散文史的著作,如大陸出版的《台 灣新文學史》 、 《台灣新文學概觀》 、 《台灣新文學史初編》 、 《台灣當代散文綜論》; 臺灣出版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 《簡明臺灣文學史》等書,都有關於張曉風 的討論和分析,但也都是屬於比較簡單綜合式的呈現,不夠深入。以上的資料文 獻對於本論文的研究,都有其價值與參考之處。. 第三節 「抒情散文」的義界. 5.

(12)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散文本是適於「抒情言志」的文體,所以具有濃厚的個人色彩。抒情之作曾 是近代散文的主流,也是臺灣早期散文的一大特色,女性作家更是臺灣散文界的 主力,她們大半書寫小兒女的私情,如詩如畫的文藝腔調,也曾為人所詬病。然 而隨著社會日漸開放、教育普遍提高,「閨秀、婉約、感性」不再是女作家的侷 限,無論在題材及語言運用上,前輩作家的創作規範已隨時代演變而有所繁衍突 破。 在抒情散文漫長的衍進中,張曉風雖能另啟新聲,但其文學傳統的淵源仍是有 跡可尋的。李豐楙說,張曉風等人是沿襲三十年代美文風格之後繼者,且為其中 之翹楚。雖風格漸變,文風新創,但論其抒情柔美,婉約動人,依舊是持續著「美」 的傳統。15 楊牧將五四時期散文作家歸納成七類,以徐志摩為抒情類型的代表作 家,並言徐志摩之影響見於多人,張曉風等人的作品都是屬於這類型。又言,繼 五四以後之作家,有幾位在題材的處理,風格的轉化和境界的開拓諸方面,超越 了先驅。16 在多次受訪中,張曉風從不諱言,創作初期曾受到冰心、張秀亞、徐 志摩與泰戈爾等作家作品的影響。只是,這種影響是短暫的,其閱讀領域也不僅 限於此,最重要的,她能自覺地擺脫這些影響,走出自己獨樹一幟的散文風格, 這才是新的開創。 張曉風說過「在編散文選時,我採取廣義的角度,期望別人探討臺灣有那些 散文。在自己寫散文時,則喜愛狹義的散文——挑戰性高或難些。有些人的文章 喜愛採前後敘事的方式或時常變換內容,而我自己寫文章則喜愛保持純粹些的散 文。一般而言,寫狹義散文時,我用曉風,寫一些個人對事情看法時,我用桑科, 而可叵時代,則主要發抒自己對時事意見與看法。」17 由此看來,對於不同的描 寫客體,或要表現不同的文學功能與社會功能時,她所採取的寫作態度和語言策 略,其實是有所區別的。 張曉風散文的寫作風格,大致可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美情性的散文, 俗稱為抒情散文或美文(即一般稱呼較為狹義的「純散文」 ) ,這是她從早期迄今, 始終筆耕不輟的寫作路線。這類散文,語言精緻豐美,藝術技巧運用靈活,典雅 秀麗中又帶有英偉之氣,融知性於感性,形式上有氣勢雄渾的長篇,也有唯美機 智的短篇小品;另一類則是較為偏向敘事、議論方面的雜文寫作,大部分用來批 評社會、指陳時事,風格較為諷刺辛辣、詼諧逗趣,而形式長短皆有,但偏向短 小精悍為主。在其他散文的創作上,她的作品也涵蓋兒童、寓言、報導和宗教等 性質的內容。但總合來看,抒情散文仍是她多年來創作的主流與最大宗,也是她 最專擅的。 做這樣的界定乃是為了方便本論文的研究和探討。而「抒情散文」的涵義, 15. 李豐懋: 《中國現代散文選析.緒論》 (台北市:長安出版社,民 74 年,頁 473—504) 。他說, 三 0 年代以前的散文大體也是分為美文(純散文)與雜文二系。而美文,尤其抒情、寫景之作 自始即為散文的主流。從五 0 年代起,女性作家即為美文的最重要作者群。 16 楊牧: 〈中國近代散文〉,《文學的源流》(台北市:洪範書店,民 73 年 1 月) ,頁 51—58。其 言「徐志摩以詩人之筆為散文,灑脫浪漫,草木人事莫不有情,激越飄逸,旋轉自如,其文字 最富音樂性,開創一代新感性的抒情文章。」 17 何聖芬記錄整理: 〈座談——散文類型的再探討〉 , 《文訊月刊》民 73 年 10 月第 14 期,頁 53。 6.

(13) 第一章 緒論. 也不能僅就「抒情」二字望文生義而加以詮釋,如此即會將其題材與表現手法給 窄化了。和其他文類相比,散文特別講究「真美」、側重表現個性感受的文學樣 式,無論是記事、詠物、繪景、懷舊、寫人等,自然離不開以情感人。大至宇宙, 小至蒼蠅,任意而談,無所顧忌,但始終都是以情緯文,用一條體現作者「自我 之情」的線索,把粒粒珍珠編織成串,其情感變化的晰性十分突出。一般而言, 任何一篇真正能夠感染人的散文,都會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只是採取間接抒情 或直接抒情的方式罷了。18 寫作的方法與技巧端看作家的學識、涵養,巧妙各有 不同,但很少只以單一體裁執筆而成文的。有些作家雖以某類體裁見長,但一般 作家經常是熔抒情、敘事、寫景、詠物、傳人、說理等其中之幾種於一爐,綜合 交相出現。而本研究將主題界定於「抒情散文」上,乃因張曉風的散文作品除了 抒情類型之外,尚有雜文的創作,其寫作路線是多面向的,因此基於研究的需要, 仍然必要加以區分界定。 「抒情散文」的寫作,並非只有一種模式。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是隨其年齡 的成長而有所變化的,而分類的工作既是後設且永不完滿的。張曉風的抒情散文 ,在風格上,既能用知性來提昇感性,在視野上,又能把小我拓展到大我,意境 頗高19 。本論文欲以研究的範疇,所指大抵也不離此類。.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首先,從研究的範圍來看。張曉風的散文集,從民國五十五年出版第一本散 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截至民國九十二年為止,如包括她自己其他文類作品的 合集,以及和其他散文作家的合集,出版已近二十八本之多。經由上節對抒情散 文意義的界定後,像《非非集》 (七十三年改名《桑科有話要說》 ) 、 《幽默五十三 號》、《通菜與通婚》,因敘事性、議論性較強,歸屬於雜文類型。而《給你,瑩 瑩》 、 《安全感》 、 《詩詩、晴晴與我》 、 《動物園中的祈禱室》 、 《給你》 、 《心繫》等 書,內容則分屬於宗教的、兒童的、報導的性質,形式上大都是短篇小品。本論 文力求把論述的對象集中在「純散文」 (即「抒情散文」)上,將雜文和報導性質 等類型摒除在外,視行文需要再做補充運用。另外,從民國八十三年到民國八十 六年之間,張曉風將曾於報紙專欄定期發表的短篇散文,陸續結集成《我知道你 是誰》 、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 《你的側影好美》 (九十一年改名《他?她》)等 書,這類抒情小品,作者雖曾表示將其列入為非正規的散文集,但依筆者之見, 集中的作品篇幅雖小,卻不乏美情性又富哲理的雋永之作。而民國七十九年出版 的《玉想》 ,較傾向於美學論析。以上四本散文集,因與本研究的文本性質相近, 因此皆納為探討的素材。至於出現在其他散文選集中的作品,大致不多,且大部. 18 19. 魏飴: 《散文鑑賞入門》 (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 88 年,頁 45—51) 。 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收錄於張曉風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中, 為此書之序文,(臺北市:大地出版社,民 92 年) ,頁 6。 7.

(14)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分都是從她個人散文集裏節選而出的,除非必要再斟酌列入討論。因此,本論文 研究的範圍,大多是以其個人散文集裏的抒情散文為主要的析探對象。 其次,就研究的方法來談。文學作品是作家對人世現象的靈視巧思,作者的 思想和情感,透過選擇題材到經營篇章,採取直接表現的方式或迂迴的寫作策略 ,以一組組的文字符號呈現出來。作品一旦成為研究的對象,剖情析采是在所難 免的,但是釐清原創者的創作背景、創作理念,也是引領讀者進入作品的基礎之 一。因此本論文將採取外緣兼內因的研究方法,直接資料則以張曉風的抒情散文 做為考察的文本,間接資料則透過相關文獻的梳理,佐以相關的文學理論,運用 分析、比較、整理、歸納等方法,進行探究考察,將其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方面,是作家的考察。對張曉風的人生經歷,包括所處的時代環境、家 庭出身、求學過程、教書歷程、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和旅遊,以及創作和編輯的概 況。針對這些生命歷程、生活經驗等客觀條件,先作仔細的探討,以做為「知人 論世」的依據,呈現出對作品較具影響力的關鍵因素,這個部分是屬於歷史傳記 的外緣研究。其次,針對其文學和創作的理念,以及抒情散文的變化概況進行研 討。文學理念則包括基本理念(即散文觀和對多元寫作的看法)與創作原則;抒 情散文作品,則針對內容題材、技巧及風格之變化來加以探討。希望藉此建構出 作者的創作世界,比照連繫其實際的創作情況,驗證作品的面貌。經由上述的綜 合鳥瞰,做為進入作品內涵、藝術技巧探討的預備工作。 第二方面,是作品的研析探究。這個部分是屬於作品的內因研究,針對張曉 風抒情散文作品,包括內涵意蘊和藝術技巧兩方面進行闡微。將其不同時期散文 的題材內容,整理出其中所蘊含豐富的意旨類型;進而再探究散文的藝術技巧, 包括取材命意、形式結構、描寫敘述的技巧、語言的表現等四個方面。經由這兩 方面的考察探究之後,最後綜合歸納出結論。體現張曉風「抒情散文」作品的特 色,並印證她在「美文」創作領域裏的成就與地位。藉由內外兩個層面的統整, 進而對張曉風抒情散文的面貌有清晰完整的認識。以上為本論文研究範圍與方法 的概要。. 8.

(15)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大多數的文學作品,都有受作者的個性、學識、時代、環境等背景因素所影 響,尤其是散文這種文體,與詩、小說、戲劇相比,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一種文 體。在散文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情真意切、崇實尚真與袒露個性的這種特質,可 謂是散文的美學屬性與魅力所在。 張曉風曾經說過:「除非深深感動了我的那些東西,我絕不去寫它。」(《地 毯的那一端》自序)又說: 「每次有人對我說: 『你的書,我都看了。』我的心中 的感覺竟然不是喜悅,而是窘迫。窘迫的原因是由於我寫散文,散文是一種透明 如水晶的文體,你自己無所遁形,至今仍不知如何面對把我讀得清清楚楚的讀 者。」再者,她又說:「寫散文,對作者來說,恐怕是一種最赤裸的暴露吧!」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門有牆、有鎖、有衣服,有地位,可以作為自己的保護膜, 而散文卻把最柔弱最不設防最透明的一向不為人知的我洩露給別人看。」1 另外, 在編輯《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的序言裏,她也曾說:「……散文作者可 能因為所描述的事物是真實的,而且作者本人也包含在該事件之內,而予讀者十 分可親的感覺。……散文……經常以第一人稱發言,他所寫的是他本人的遭遇、 他的看法或他的心境。」2 而在《從你美麗的流域.你不能要求簡單的答案》裏, 她說: 「……等我長大,真的執筆為文,才發現所寫的散文,基本上也類乎日記。 也許不是『日記』而是『生記』 ,是一生的記錄。」 (頁 211)從以上她對「散文」 的見解來看,可見「散文」這種文體與作者及其現實生活關係之密切。 所謂「文如其人」,當我們越能夠熟悉作者的生活經驗,就越能夠了解他的 觀點,於是乎也就越能夠欣賞他的作品。因此,本章將從作家創作的背景入手, 包含她的人生經歷,以及文學理念、創作原則,並探討其抒情散文創作的變化情 形,以作為進入作品內涵意蘊探討,以及藝術技巧分析的基礎工作。. 第一節 經歷 一、戰亂流離的童年 民國三十八年(1949),在中國是一個大動亂的時代,內戰剛結束,中共統 治了大陸,在兵荒馬亂之中,國民政府播遷來臺,臺灣與大陸從此形成了兩岸分 治的現象,當時隨政府來臺的,各類人才都有。而軍人子女出身的作家——張曉 風,正是在這樣一個亂離的時代裏出生且逃離家園的。. 1 2. 《再生緣.透明 序「微笑的人生」》,頁 261—262。 張曉風:〈散文卷序〉,《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民 78 年) ,頁 20。 9.

(16)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童年經驗常常被視為是一個作家創作的源泉。這最初的生活環境和人生遭遇 ,對文學創作有著一定的影響,在作家的作品裏,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尋找到童年 經驗的印記。以下將分別從兩個方面來了解張曉風的童年背景。 (一)、軍人子女出身的家世背景 張曉風3 ,筆名曉風、桑科、可叵。原籍江蘇省銅山,是一個標準的江南女 子。民國三十年(西元一九四一年)的青年節,在一個逃難的中途戰——浙江金 華出生。對於出生的時節,她自己倒是有種說不盡的身世之喜。在〈絲棉之為物〉 一文裏,她說,二月十五日,那是爸媽結婚記念日。據說那一天是「花朝」,媽 媽搖頭說,日子沒選好,花朝結婚,當然要生女兒了。我生在次年三月,杜詩裏 面「二月已破三月來」的好風好日,清明未交,春正展睫。小小的心裏竟覺得那 一對花朝而婚的父母原是為了應驗翌年要生我這個女兒呢!(《我在》,頁 154) 其父親張家閑,黃埔軍校六期畢業,官階是陸軍少將,退役的時候是步兵學 校副校長,在退伍之前,做了三十年的少將,並曾經獲得過二枚雲麾勳章,而這 勳章後來成為她結婚時,跟父親所要的一樣紀念物。以後從軍,起先當「學兵」, 後去考黃埔,繼而又去讀陸軍大學,然後短期赴美。民國三十五、六年期間,曾 在國防部參謀總長室做事,於南京時的官職是聯勤總部副官處處長。來臺之後, 曾任陸軍步兵學校的教育長、副校長,有一陣子也代理校長,在部屬的眼裏是一 位道德學問均好的長官。 幼小時的張曉風,感覺父親總是不斷的告別他們。在他父親去世後,其所寫 的〈塵緣〉一文裏就提到,大約二歲時的她,父親中午回家吃飯,匆匆又要趕回 辦公室去,她不依,纏著父親不想讓他走,還因此挨了一頓打(《星星都已經到 齊了》,頁 87)。另外,當她回憶起年約四歲時父親從遙遠的美國回來時的感覺 是:「那一陣子我的生活裏差不多是不需要有一個父親的」,「可是父親回來了, 從很遙遠的美國,這似乎是我早期生命中最大的一件事」 ( 《愁鄉石.附錄——台 詞》,頁 154)。再者,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前,她爸爸本是最後一批離開重 慶的人,然而當時身為軍中參謀的張家閑卻選擇跟著部隊走,仍堅持要守著最後 的一寸國土。她的母親帶著八歲的她與幼小的弟妹要來臺灣,那時在廣州,正要 上船,夫妻倆於是各拿了一把日本鯊魚皮軍刀,那是家中唯一比較值錢的東西, 是抗戰勝利時分到的,並期待他日再相見。(《步下紅毯之後.步下紅毯之後》, 頁 59) 與父親分別的日子,家中經年都處於低鬱的氣氛裏,對戰爭的陰影,生死存 亡家國的責任,張曉風是有著格外深刻印象的。直到民國三十九年,他父親終於 3. 在季欣麟的專訪中,張曉風曾提及:「在我成長的年代,我的父母會希望我像一個男孩子,不 要是閨秀。我媽媽生了五個女兒,才生了一個弟弟。我會感受到我受到的是對一個男孩子的期 待,一般女孩子不會加入家族姓名排序,但我排風字輩,我妹妹還叫可風,都不是女性化的名 字。」〈散文界的文壇祭酒——讀書靠機緣,機緣養品味〉,《遠見雜誌》民 89 年 4 月第 166 期,頁 276—279。 10.

(17)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來到臺灣,與家人團圓,只是整整多花了一年零二十天才和家人重逢,在這期間, 一度成了共產黨人的俘虜,經舊日部屬協助,改名換姓,從少將軍官變成菸販子, 逃亡的過程猶如小說中的情節,歷經一番千辛萬苦,後來才取道法屬越南的老撾 轉香港飛臺灣。 對於這樣一個原本也想做共產黨,後來因讀了孫中山先生的書,從此死心塌 地,生死追隨,不作他想。在張曉風的心裏,父親的性格如鐵如砧,卻也如風如 水,父親一生從來不肯怠忽職守、正直崇高的形象,深深影響了她為人處世的態 度。受此家風的影響,張曉風自然也比一般人更具有國家意識和責任感。4 她說: 「人生可以有許多選擇,父親堅持守到最後一刻的精神,讓我體悟到做人要有『承 擔』的感覺。」所以,她總是守著自己的崗位,稱職地演好各種角色,而握筆的 手,也不敢稍放。5 另外,她父親出生於農家,生活簡僕。喝酒,以一小杯為度。吃飯,食不厭 粗。一件衣服穿到破了補,補了又補,真成了爛布時,又央求其妻子車成抹布來 用。自己手製衣架、自製線裝書、獨製「太陽水」。所以,甚有環保概念的張曉 風說,和父親相比,就十分慚愧,自己的環保概念是「學而知之」,是思考以後 的道德決定。但父親,天生就環保,他是「生而知之」的環保人士。又說,他真 正令我佩服的全然不是那些頭銜,而是他和物質之間那種簡單素樸的疼惜珍重。 她認為父親惜物的真情比如今任何環保宣言都更實在,而這種惜物的觀念深深烙 印在張曉風的心裏,乃至於成為她日後的一種生活態度。(《這杯咖啡的溫度剛 好.我家獨製的太陽水》,頁 51—54) (二)、輾轉遷徙的南中國記憶 八歲以前的張曉風,由於當時時局動亂,她和大多數抗戰時期出生的孩子一 樣,必須跟隨家人逃難,在大半的中國江山之間奔走。在其記憶中,那是永不休 止的南中國旅途,當年的許多風光,蘊釀了她日後作品中極為重要的氣質特色。 而來臺之後的思鄉情愁與故國意識,也大都來自於童年這樣的生活背景。 民國三十二年,她和家人經由福建去了重慶。三十五年隨父母親還都南京, 初入小學就讀。三十七年,遷居柳州,由南京軍人子弟小學轉入香山慈小,她說 這是一個美得不能忘記的小學。三十八年,赴廣州準備來臺。 在遷居柳州,還沒來到臺灣之前的旅途中,曾經有過一段小小的插曲。當時 由於戰亂之故,其父親屬於部隊,母親只好顛沛流離的帶著孩子們到處找生路, 在徬徨至極時,她認為當大人無法做出決定時,神會把旨意傳達給小孩子,一天 的大清早便把張曉風叫去問:「接著要往柳州還是臺灣好?」張曉風心想臺灣的 物產及風土在小學的課堂上都了解了,於是就堅持去柳州。在柳州約住了半年的. 4. 5. 張淑媛、李天碪:〈巴山夜雨剪燭時——訪張曉風女士〉,《興大法商》民 66 年 6 月第 36 期, 頁 59—83。 陳素芳:〈張曉風愛筆.愛美.愛生活〉,《中華日報》第 15 版,民 78 年 12 月 5 日。 11.

(18)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時間,據張曉風自己認為,這段過程,從逃離路線看,是有點划不來,但從旅行 的觀點來看,收穫是豐盈的。6 在那幾年之間,她閱歷了一番大播遷,卻因幼小,而不曾知道整個中國的苦 難。只知道在南京的秋天,獨自撿拾簌簌地落下的梧桐葉子。古老的城牆,在暮 色和秋色的雙重蒼涼裏,再加上一陣笛音的蒼涼,有種淒清的美,是她熟悉的古 老南京。多山多水的柳州城,美不可言,尤其是春天的江南,滿山滿谷一山又一 山的野杜鵑,淒豔絕人,是逃難途程,火車在山間蜿蜒,這是故國最後的一抹顏 色。那段歲月,所聞所見,那一片片廣大的草原、山川,都是大自然的恩惠,但 她並不覺得自己是在逃難,反倒像是旅行。(《從你美麗的流域》,頁 210) 及至成長後,這些回憶都慢慢地在她腦中連結成對中國的空間情感,成為其 文學創作的源泉,她說:「山水至今仍是那一硯濃色的墨汁,常容我的筆有所汲 飲。」(同上)壯闊的山川,異地的風俗,千里萬里的遊歷,對於小小年紀的孩 子來說,不僅是視野的擴展,經驗的豐富,更是鮮明而難忘的記憶。而八歲與父 親別離來臺的悲壯心情,在日後便擴大為家國之大愛。無法紓解的鄉愁,經由主 體意識的改造之下,故土的一景一物,在作品裏也不禁都被詩化了、美化了。 二、安定成長中讀書求學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黨當局正式宣布從大陸遷往臺灣,剛遷臺時,有相當一 段時間,物質上是極為困乏的,經濟上需要美國的援助。而精神上,由於大陸的 失守,來臺的外省族群裏,因戰爭與離散的記憶,大都帶有家國之痛與身世之悲。 透過文藝政策,政府極力地激勵國人反共愛國之心,在文藝界也起了相當程度的 影響。在此逐漸安定的環境下,張曉風得以成長、求學,進而完成學業。 張曉風和家人由廣州來臺,從基隆港上岸的那一年,她才八歲。童年那段逃 難與遷徙的日子,帶給她的不全然是不愉快的,但卻是畢生難忘的閱歷。抵達臺 北後,在此延續了其未完成的國小教育。初中階段,經由聯考進入北一女中就讀, 然又因其父親調職,舉家遷居屏東,轉讀屏東女中,並於此一併完成了高中教育。 直至民國四十七年考入東吳大學中文系,才再度北上求學。 從臺北城到屏東,再由屏東到臺北的外雙溪。時光越過了童年到少女時代, 乃至成年。這一路求學的環境與生活體驗,有歡悅,也有煩憂,這些在其作品當 中,也都有所記錄。以下將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一)、小學、中學時期:從城市到鄉村迥然不同的生活經驗 來臺之後,從國小四年級到高中結束,張曉風的求學歷程倒是都很順利。只 是由於她父親職務的變化,必須搬家,由北部到臺灣的最南部,在生活周邊的環 6. 蔡詩萍訪問,王妙如記錄: 〈愛在天地間——張曉風專訪〉,《中國時報》第 37 版,民 88 年 6 月 19 日—23 日。 12.

(19)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境上,又增加了不同的體驗。同時在這個階段,她歸信了基督教,這個宗教信仰, 對其日後的生命情調與創作基調,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張曉風曾說,她的父親是一個非常務實際的人,自己卻完全相反,她寧可去 玩母親為她剪製的小雞、小狗,而自己這種敏感且沉迷於幻想的性格是來自母親 的(《愁鄉石.附錄——臺詞》,頁 154)。小時候在臺北,讀中山國小,住在撫 順街附近,那段日子其實是充滿歡愉與樂趣的。 ( 《我在.給我一點水》 ,頁 181— 182) 曾有一位青年作者問海明威:「一個作家最好的早期訓練是什麼?」海明威 回答說:「一個人要寫作必須有個不快樂的童年。」張曉風也曾思考自己的童年 到底快不快樂?有時是快樂無憂的,但有時一想到自己就這麼從一塊土地拔起, 到另一處全然陌生的土地,當然就感到有些煩憂了。7 至於煩憂的部分,可從其 最初期的學校生活說起。 民國三十六年在重慶,小學一年級開學那天,跟媽媽到校,六歲的張曉風因 個子長得較高,被一位老師分到二年級裏去站,就這樣糊里糊塗的直升二年級。 然而夾在一批二年級的學生裏,顯得處處不合節拍,「好像是一種少數民族,一 種落後的少數民族。這種挫折感真可怕……」 ( 《再生緣,摘心》,頁 266)所以, 她的初期學校生活是很不愉快的。 再者,從小學一直到中學,張曉風的功課倒還不錯,但最讓其痛苦的是體育 成績糟的要命。一直到後來她才搞懂,原來自己是「平腳板」,整個彈性比別人 差。她說:「這也許剛剛好正是她從小喜歡安靜的坐在那裏讀書的原因,我之所 以會呆呆的望風出神,望月深思,恐怕多少和我的平腳板有關吧?由於體能受限 制,心智就格外活躍,算起來人生的帳來怎麼去分辨小小的殘障到底是祝福還是 咒詛?」((《再生緣,摘心》,頁 267) 八歲的張曉風隨家人從大陸來到臺灣,初到此地,和當時許多遷臺外省人的 處境相類似的,就是「都活得很窮很惶恐」 , 「窮,是因為身在異鄉沒有安全感, 一切能湊合便湊合。」她說,作為一個「外省囝仔」,被人叫「阿山」的經驗固 然沒有,但卻也有一些小小的煩惱。(《我知道你是誰.沒有人叫我「阿山」 》 ,頁 137) 中山國小畢業後,進入了北一女中就讀,那一陣子的她其實並不是十分用 功,花在課外書的時間倒比正課多,就這樣糊里糊塗撞進了一女中的大門,自己 也很愕然,只是在升學方面她倒都還很順利。自小個性較為孤僻的她,只愛看書, 只喜歡內心深處的世界。認為不講話是最快樂的張曉風在讀一女中時,經常獨自 坐在靠近氣象臺校園一角的茂密竹林內,享受著擁有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以及 不被發現的快樂,她覺得那樣可以不受干擾地面對自己、思考事情。這種狀況一 直到她歸信基督教,參加教會,學習主動地去關懷別人,才使她比較坦然地與人. 7. 蔡詩萍訪問,王妙如記錄: 〈愛在天地間——張曉風專訪〉,《中國時報》第 37 版,民 88 年 6 月 19 日—23 日。 13.

(20)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溝通。8 而說到跟基督教的接觸,是在她六歲的時候開始的。她跟父母親偶然被人拉 進教堂,當唱聖歌唱到「主啊!我今來,我今來救你!」不太了解成就的「就」 跟拯救的「救」有什麼不一樣,她想不通為什麼我們要去救耶穌?這個印象在她 的腦海裏非常深刻,也促使她日後從事文字工作時,特別覺得自己有義務與責任 ,用這一代的字眼,將神的恩典簡單地說清楚、明白。9 念中學時,張曉風便歸 信基督教,並將此奉為終生的信仰。基督教的洗禮,使她學習去愛世人、為國家、 民族貢獻一己之力。而這對於她日後的寫作和生活都有著莫大影響,在接受作家 蔡詩萍的專訪時,她就說自己:「一直是個乖巧的孩子,做事合乎道德,大人向 來灌輸我要做個好姊姊,但漸漸的,我產生了困惑,我對這種儒家式的道德規範 感到厭煩。直到我知道在世上有個神,因為愛世人而捨命,這種生命美學讓我感 動。」又說:「其實,宗教是另一個故土,一個籍貫,一個歸屬,明白的說,是 心靈的籍貫,也可以說是生命美學的依據,犧牲、奉獻的同時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及美感。這種信仰使我對事情的判斷異於常人。」10 宗教信仰,讓她對事情是從 人性去看,而非從世俗的眼光去看。尤其是作品當中強烈的人道思想,也是深受 宗教信仰所影響。 中學時期,她仍然過著一種似夢似詩的日子,特別是後來由於父親調職,搬 家到屏東,所居住的,並非典型眷村,反而是位於屏東市獨門別戶的地理位置。 九口之家雖然讓房子顯得擁擠,但院子倒是大的,大約近百坪,種了許多植物, 有橄欖樹、柚子樹、芒果樹、白蘭花、茉莉花及香椿等等。屏東對她來說是一個 不能忘記的稻香之城,永恆的陽光之城。這個可愛的怪城,辣椒季裏整條馬路都 拿來曬辣椒。到了夏天,樹上的鳳凰花則照例燒得騰烈萬分,非常美麗。天氣, 也一直是很好的。而住家附近繞流的圳水,是萬頃金黃中的一帶波光,在夏日的 夕照裏恬然流去……。(《星星都已經到齊了.第一幅畫》,頁 235) 少女時期的張曉風,是一個有幾分憂鬱的小孩,尤其是家中的孩子較多,四 個姐妹擠在五坪大小的屋子裡,二張雙層床,要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是很困難 的,不過,張曉風還是在臥舖的上層,佈置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空間11 。從初三 到高中畢業的四年,都是在屏東女中渡過的。其實在初三畢業的那年,張曉風同 時也考上了師範高中(高中畢業後就可教小學),當時很多屏東家庭是不願把金 錢花在女孩身上,由於父母親的期待,她也得到了女孩少有的資源——教育,她 本希望讀師範學校,但父親希望她去唸普遍高中,再去考大學,最後她還是聽了 父親的建議。而屏東女中的讀書風氣不如北一女,可是十分自由,沒有升學和讀 書壓力,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讀自己喜歡的書,甚至教育方式也不同。剛從北一 女轉學屏東時,她其實是非常想念臺北,因而有些寂寞的,但驟然接觸到滿城的 8. 林芝: 〈寫作揀我一生〉,《幼獅少年》 ,頁 96—98。 〈文字工作的事奉——訪張曉風〉,《靈聲雜誌》民 67 年 8 月,頁 12—14。 10 蔡詩萍訪問,王妙如記錄: 〈愛在天地間——張曉風專訪〉,《中國時報》第 37 版,民 88 年 6 月 19 日—23 日。 11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第一幅畫》 ,頁 235。 9. 14.

(21)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棕櫚,和遮天的鳳凰花,逐漸地激起了她天性中對自然的熱愛。(《愁鄉石.附錄 ——臺詞》,頁 155) 閒適而無所事事的她,經常中午坐在花園的清蔭裏,和幾個女孩子一起讀詩 ,從不知道什麼是聯考的壓力,其實是一段很美好的日子。而且,在這南臺灣的 小城,她遇到了一個音樂老師答應教她彈琴,因而彌補了還是小女孩時,經過琴 行,駐足看那些莊嚴得幾乎不可觸及的樂器,所感到的絕望,以及有時把而雙手 放在桌子下面,儘可能在一排琴鍵上來回撫弄的想像。 ( 《步下紅毯之後.音樂教 室》,頁 215) 所以,由北一女「降格」到屏東女中,有些人認為是很可惜的事,但是她卻 不以為然,反而認為人生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這段日子對張曉風來說, 是很美好很值得的,她說在人生中有段糊塗的日子是種很可貴的權利,時常有人 認為在生命的早期能夠立定志願,再好好努力是很重要的,而她也很佩服那些人 ,但是她自己卻從來沒想到要立志,等長大之後,她的志願、理想、能力才慢慢 出現的。12 在屏東的另一收穫,是學會了臺語,且後來藉由臺語的南方語言的發聲方法 ,也學會了廣東話。她和妹妹兩人常以某種程度的「臺獨分子」自居,為的是要 用一種父母親都不理解的語言交換秘密。甚至三地門來的原住民,會和他們以自 製的小米換取衣服。張曉風是在一個非常多元環境裏成長的,和印象中典型的眷 村子弟有些不同,她曾把自己歸入於「第一代半的外省人」13 ,覺得與後來出生 於臺灣的「第二代外省人」有異之處,是在於多了一點點對故鄉的記憶,也因此 在整個生命或創作上,也多了一些值得玩味的東西。 (二)、大學時代:北上「溪城」學府求學的青春歲月 張曉風畢業於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系,從民國五十五年第一本散文集問世迄今 ,著作等身,寫作不曾中斷。在當時眾多外文系出身的作家之間,要找中文系的 作家,在臺灣畢業的,真是寥寥無幾,而張曉風就是其中之一。14. 12. 張淑媛、李天碪:〈巴山夜雨剪燭時——訪張曉風女士〉,《興大法商》民 66 年 6 月第 36 期, 頁 59—83。 13 孫梓評︰〈當風吹過盹谷——專訪張曉風〉 , 《文訊月刊》民 89 年 12 月第 182 期,頁 102—105。 所謂「第一代半的外省人」,是指那些在沒有行為能力之下(約七、八歲左右) ,被攜來臺灣, 比如白先勇、王文興,以及她自己,與那些稍稍可以自主的小兵(約十四至十六左右)的狀況 不同。 14 余光中:《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 總序》 (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民 78 年,頁 9) 。余光 中說:「在巨人版大系眾多外文系出身的作家之間,要找中文系的作家,除了前輩琦君之外, 在臺灣畢業的,就只有張健、張曉風、陳曉薔、吳宏一、黑野、洪素麗等寥寥幾位。」作家王 藍也曾說: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之間,崛起于臺灣文壇的作家幾乎大半都出身大學外文系(像 余光中、白先勇、王文興、侯健、顏元叔、葉維廉、陳若曦、葉珊、羅青……諸位先生女士)—— 這也正是當代臺灣文壇的特色之一。也間或有讀哲學、自然科學、新聞學、或藝術而擅長寫作 的人。唯獨中國文學系少見特殊寫作人才(他們可能做了優秀的國文老師專心教書去了) 。因 此,常有人問: 「為何中文系不出作家?」 〈張曉風的創作——在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東亞語 15.

(22)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大學四年的「溪城」(即東吳大學)歲月,及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乃至由 助教升任為講師,都是在此度過的,這是張曉風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歷程。中文 系的教育訓練,奠定她在創作上更堅實的基石,不僅僅是文字、訓詁、聲韻的, 也是民族文化、歷史與文學方面的薰染。而東吳大學的校園,無論是草地上、溪 水邊、遠方的青山、校舍大樓、圖書館、女生宿舍……,在在都是她熟悉的景物。 以及她極為尊敬且對她影響極深的師長們,同學、朋友,生命中的伴侶,也都是 在此相識的。這些人、事、物,以及種種美好的情境,在其作品中是時而可見的。 民國四十七年,十七歲的張曉風參加大專聯考,秋天,進入了東吳大學就讀, 唸的是中文系。而在這之前,另有一段小插曲,張曉風曾因嚮往蔚藍的大海,雪 白筆挺的制服,以及對從軍報國一種不切實際的浪漫想像,一度報名想當海軍, 但海軍不收女生,只能去幹校,後來才打消這個念頭。那年考大學是不分組的, 每個人可以填許多志願,她一本正經地把全部學系都填了,依次是教育、中文、 歷史、外文,最後還把醫學系也填上。別人是按照「上一屆的錄取分數」來填, 對於她這樣的填法,同學們只覺怪異,但她自己倒有一番詮釋,她說既然是「志 願表」 ,當然是該填志願,而醫學系太可怕、要解剖,我不敢讀,所以填在最後。 最後她沒有考上第一志願教育,卻讀了中文。(《從你美麗的流域.二三事》,頁 204—205) 離別了屏東老家,和家人說再見,事實上是很傷感的,但偽裝成興緻? ? 的 她,亦不敢要人送行,自己一路滴著淚,傷心地踏上北駛的火車,就這樣來到了 外雙溪。東吳大學座落於外雙溪的山腳下,山溪如翠,澄澈如玉。就著水聲,她 曾在這裏圈點四書五經,她曾在這裡閒適的低吟詩詞歌賦。這溪水,也是張曉風 時常來背書、跟男友散步的地方。而年年春天盛開的杜鵑花,雲蒸霞蔚,更是她 經常駐足停留之處。 學校的課程裏,她比較喜歡的是詩詞曲和戲劇。 15 在〈最後的戳記〉一文裏, 她提到,當年只有十一個人的班,上起課來是非常舒服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感覺 到自己的存在及重要性。逢到上「詩選」時,大家做對子或聯句,那情景不像是 在上課,倒像是什麼詩人大會似的。她常在圖書館裏讀書或寫稿。所住的女生宿 舍,正像是一個家,寢室裏經常充滿了笑聲,從窗外遠眺,那一帶禾田和村落都 盡收眼底。所以她說:「這是何等美的生活,一個人若是一生都能過著我這三年 多來的生活,真該心滿意足了!」(《地毯的那一端》,頁 26)在這裡,她擁有很 多美好的回憶:那沒有雜質的外雙溪溪水。同樣由南部屏東鄉下來的同班同學師 瑾。教杜詩的系主任洪陸東老師,大四「曲選習作」的張清徽(張敬)老師,曲 學大師吳? 安(吳梅)先生的弟子汪薇史(汪經昌)老師,以及那可愛的會寫情 詩的學弟林炯陽等人。這些人都走了,而溪聲千迴,前塵如煙,她說:「我只能. 15. 文學系演講〉,《文學雙月刊》民 72 年 9 月第 15 期,頁 23—29。 張曉風說:中國文學我開頭喜歡的是詞曲,當時並不瞭解為何喜歡,很多年之後,我才忽然 發現詞的世界是比較個人主義的,寫的都是男女情感,好像是對正統文學「文以載道」的一種 很大的叛逆,可以說很狹窄,卻很動人,這是我喜歡的原因。 《遠見雜誌》民 89 年 4 月第 166 期,頁 276—279。 16.

(23)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珍惜活著的師友,並期待下一世紀的江山代出的人才。鍾靈毓秀的溪城當能回應 我的祈願吧?」(《星星都已經到齊了.一半兒春愁,一半兒水——溪城憶舊》, 頁 117—122) 大學時期的張曉風,雖仍然眷戀著十六歲的時代,但卻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了 。臺北的寒風,尤其讓她特別思念南部的老家。離開家,才明白自己的家庭比想 像中的更為貧窮。身為六個弟妹的長姐,也開始體悟到自己是不容令人失望的。 她開始變得造努力奮發,把握學校工讀的機會,利用課餘打掃教室,賺取工讀金。 她在《愁鄉石•附錄——台詞》裏就說:「……那段日子就是這樣過的,像無酵 的槓子頭,沒有滋味但卻很堅實。靠著母親的東拼西湊和工讀金。我讀完了大學, 我督促著自己,做一個踏實的人,我至今看不得亂花錢的人和亂花時間的人,我 簡直就鄙視他們。」(頁 156) 未讀中文系以前的張曉風,不免有過多的幻想,及至唸了,難免有些許的失 望。她覺得唸中文系毫無文藝氣息可言,除了必須定下心來弄「說文解字」或「廣 韻」,上「左傳」課的時候,你得準備用半堂課的時間去接受老教授痛罵胡適和 白話文,上詩選課的時候也從來沒聽說過詩的分析或比較,老師只心平氣和的說 :「大家做詩呀,你們怎麼還不交詩呀。」16 但她的文學生命也沒因此而被扼殺 掉,反覺得某些枯燥的舊學術對自己是十分有用的。她認為傳統中文系的教育給 了她更堅實的基礎。(《從你美麗的流域.你不能要求簡單的答案》,頁 218) 學習中國文學,對她的文學創作是有影響的。她曾經抱怨中國文學的難學, 而今卻很感謝。中國文字的學習,讓她對文字多了一份感情,對字質的辨識能力 變得更為敏銳,也幫助了消化讀古書的能力。而多讀古書,除了是種享受之外, 也多了一些創作的資源。學習中國文學,讓她有更細膩與深刻的感情。對於故國 的認同,也是肇始於唸中文系之後,一種「文化上的認同」。因此,其作品當中 的中國情愁,除了是八歲時離鄉背景,對故土所產生的那份情感之外,更是民族 文化的、歷史的、文學上的一種鄉愁。 三、 繁榮富足中安身立命 從六 0 年代到七 0 年代之間,臺灣的政治漸趨安定,社會經濟也逐漸起飛, 邁向工商社會。當時散文界的主力,是在經歷大時代的變動下,在艱辛中逐漸安 定的一代。而張曉風以二十五歲年輕女作家的姿態,開始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從 七 0 年代跨入了八 0、九 0 年代,接連而來的是外交的挫敗,政治的解嚴,社會 生態的繁複多元,商業活動的發達,傳播科技的進步普及等等。在如此繁榮富足 的環境裏,張曉風對自己成長的臺灣以及歷史上的太平歲月,其實是充滿感恩之 心的。臺灣,已是她的家,以及安身立命之所了。 民國五十一年,大學畢業的張曉風,留校為助教。五十三年,與相識七年大 16. 張曉風:〈選你所愛的——愛你所選的〉,《我的大學生活》(中華日報社,民 70 年 1 月 30 日 出版),頁 7—9。 17.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黃州安國寺張真君憑小卒降筆 徐亦史損財惠民隨獲美報 俞春蛟以飯僧免回祿增修福行 朱君以僧預為作法火難得全

指導老師:蔡佩芳 團隊組員:陳采君 張培琪 吳明憲 鄒夢雨 李佳馨 鐘啟榮 陳佳琳 楊巧薇 陳語婓 李宜靜 沈敬華

譚慧儀 張敏聰 趙惠雯

1.圓桌武士:亞瑟王的圓桌是聖徒約瑟使用過的一張巨大圓桌。這張圓桌被視為 國寶,共有 250 個座位,可容納 250

B3-4 DEEP LEARNING MODEL COMPRESSION BY NETWORK SLIMMING Ching-Hao Wang (王敬豪), Shih-Che Chien (簡士哲), Feng-Chia Chang (張峰嘉), and Wen-Huang Cheng (鄭文皇). B3-5

故事內容大概如下: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書生張珙(字君瑞)

敦煌 煌壁 壁畫 畫、 、變 變文 文之 之佛 佛陀 陀「 「降 降魔 魔」 」故 故事 事取 取向 向析 析論 論.. 張 張家

「熱愛祖國」。 若就或用典故而言,則有《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