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營造與農特產行銷企劃 -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社區營造與農特產行銷企劃 -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 "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崑山科技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系 2012 年畢業專題製作

社區營造與農特產行銷企劃 -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

指導老師:蔡佩芳

團隊組員:陳采君 張培琪 吳明憲

鄒夢雨 李佳馨 鐘啟榮

陳佳琳 楊巧薇 陳語婓

李宜靜 沈敬華 盧冠穎

(2)

目錄

前言 ... 1

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簡介 ... 1

壹、研究分析 ... 2

一、文獻分析 ... 2

二、一手資料分析 ... 6

三、PEST 分析 ... 11

四、SWOT 分析 ... 11

五、研究發現 ... 12

貳、整合行銷傳播企劃 ... 12

一、目的 ... 12

二、目標對象 ... 12

三、主要溝通訊息 ... 12

四、策略 ... 13

參、活動執行方案 ... 14

一、已執行活動 ... 14

二、未來執行活動 ... 19

三、甘特圖 ... 23

四、預算 ... 23

肆、效益與評估 ... 27

一、已執行活動 ... 27

二、未來執行活動與預期效益 ... 29

伍、參考文獻 ... 30

(3)

前言

農村是純樸、恬適又充滿溫暖的地方,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及霓虹燈充斥的大街,唯有 燈火闌珊的景致卻是讓人著迷,如今卻漸漸被淡忘,伴隨著更高度文明的發展,原本生活在 農村裡的人們為求溫飽,迫使農村的年輕人往外流,導致隔代教養以及高齡化人口等問題,

農村逐漸失色,所幸近年政府通過了「農村再生條例」,透過由下而上的整合性規劃概念,

創造社區整體舊翻新的風貌。

來自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Double G 團隊,從都市走入農村,用著熱情及活 力點燃甘厝社區,以實際行動為這塊土地付出,為甘厝社區進行整合行銷傳播企劃,期許社 區居民能更加團結、凝聚,將這份精神永恆延續。

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簡介

昔日繁華的甘厝庄,從清代以來甘厝庄就是莿桐鄉的一大庄,可以說是人口鼎盛的大部 落,今日甘厝社區範圍東以鹿場課圳(甘厝圳) 與莿桐村相隔,北與興桐村為界,西、南與 甘西村為鄰;全村僅有一個最大聚落,即「甘厝」。

 社區現況 一、 社區人口

甘厝社區目前人口數 1200 人,戶數 336 戶。人口結構多數 為農戶,民情純樸,居民工作勤 奮、生活樸素,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由於從事農務辛勞且收入不 豐不穩定,新一代年輕人口多數

(4)

二、 社區歷史文物

1. 天竺寺及車鼓陣、號角、女轎班

天竺寺二位主神,觀音佛祖老七媽暨天上聖母老大媽原是奉祀於庄內民宅處。日治 末期,當時庄民為保護神尊免受日人荼毒,而將神明藏匿他處,至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 敗投降後,庄民使得重新迎回春內供奉。直到民國七十一年十眾議以庄內夜校,也就是 日治時期的講習所為臨時廟,到了民國八十年時庄民提議蓋新廟,因而著手啟建工程,

由主神之一的天上聖母老大媽踏地選擇現址蓋廟,到了民國八十四年天竺寺主體建築落 成,始有今日巍峨之廟貌。天竺寺之車鼓陣、號角、女轎班皆由社區居民自發性的參與,

藉由技藝練習,增進居民間之互動及溝通協調,促進彼此間之情誼。

2. 石敢當

據老一輩人傳說,原本庄內雞不蹄狗不吠,設置了石敢當之後一切恢復正常。石敢 當具有鎮煞辟邪的功能,居民於每年農曆五月五日都會於石敢當處從是祭祀活動。

3. 農特產

以農務為主之社區,除了稻米及蒜頭外,大多以生產蔬菜及蕃茄為主。社區並成立 蔬菜班,彼此交換心得。但近年加入 WTO 之後。農業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往年只仰賴生 產的農業已無法符合時代需求和生活所需,健康及兼具休閒的農業才是人們所嚮往及追 求的。營造具美麗、休閒、培養人文素質的社區生活,才是未來農村發展,符合現代人 追求之趨勢。

壹、研究分析

一、文獻分析

以文獻內容分析法針對「社區營造」、「農村再生」、「農產行銷」三大面向,透過解 讀學術論文、期刊雜誌、十大經典農村、報紙監閱,將其研究歸納分析,經本小組研究 歸納分析出農村社區以下七點現況報告。

 何謂社區營造

(5)

的新概念,社區營造針對不同種類的社區議題而行動,日本的宮崎清教授主張將這些議 題區分為「人」「文」「地」「產」「景」五大類。

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社區的生活議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創造共同的生活福 祉,逐漸地,居民彼此之間以及居民與社區環境之間建立起緊密的社會連繫,此一過程 即稱為「社區營造」。

社區發展必須先了解社區,Taylor, Barr & West(2000)提出社區含有地方性、外展、

與民有約、統合、徵詢意見、權力下放、支持、能力建構、網絡建構、資源取得、相互 協商,以上 11 項特性在說明服務以鄰里,直接到家中或與社會大眾直接接觸,要讓社 區人士一同參與事務,藉由「做中學」此項教育工具達到訓練居民技巧,更要與其他社 區相互支援與協助,結合外部資源獲得經濟上的資源以及專家的協助。

 農村再生與培根計畫介紹

為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改善基礎生產條件,維護農村生態及文化,

提升生活品質,建設富麗新農村,政府制定了農村再生條例,由農村社區在地組織及團 體以自主精神,整合當地居民之意見,共同對農村社區建設提出構想並研提之農村永續 發展及活化再生計畫,稱之為農村再生。

計畫內容包含整體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建設、產業活化、文化保存與活用、生態保 育及具發展特色推動項目等,以計畫有秩序地美化農村社區環境、活化產業、傳承農村 文化,打造具在地特色的發展願景。推動農村再生最大因素在於「人」,於是有「農村 再生、先做培根、培根做好、根留農村」,申請農村再生計畫,必須有培根計畫相關課 程,而培根計畫以現有農村社區為核心,結合在地人力,辦理在地人才培訓,目的在照 顧留在農村社區的弱勢農民,凝聚農村整體發展的共識,鼓勵農村居民充分參與家鄉的 規劃、設計與建設過程,加強居民對「家鄉」的歸屬感,打造共同願景,營造充滿活力 與生氣盎然的農村。

社區的培訓重點分成「關懷班」、「進階班」、「核心班」以及「再生班」,對個人培 訓重點規劃「農村再生專員班」,讓有意願營造故鄉願景的農村,能透過此一人力培訓,

(6)

 社區類型

社區以居住型態為變數,可將社區分類為:大樓型社區、部落型社區、聚居型社區 與農林漁牧功能型社區等四大類

社區介紹

大樓型

位於都會之社區,該社區居民人口數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 居住型態為居住於大樓、公寓等,大樓與公寓皆超過五層樓 的高度

部落型

居民人口數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住型態以居住於山地 鄉村或偏遠地區的部落所構成的社區

聚居型

居民人口數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住型態是以一街道、鄉 鎮或村莊為中心,涵蓋周邊數十戶到數百戶人家,房屋型態 以住宅為主

農林漁牧 功能型

由農民、漁民等為主所形成的產銷班,亦即具有發展地方產 業特定功能的居民所形成的團體,為改善工作與居住環境而 形成的功能型社區。

 農村型社區現況

由社區類型中可得知,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為「農林漁牧功能型」社區,根據莊 政雄(2006)的研究指出,農民對於生活及生產必須有所改變,除了調整農業結構外,更 要運用有限的經費,來推動農村文化產業,方可改善農業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照 顧農民為目標。

 農村型社區永續發展

周鶴樹(2010)探討台灣農村地區的永續發展前景與評估發現,台灣是以農業為根基 的國家,不同區域、不同生態、不同農業的多元環境組合,皆有其不同的永續發展需求,

結合在地草根團體,尋求農村問題解決方案,並保存農村的獨特歷史與生活經驗,激發 在地民眾的認同及參與,並傳承下去,促成台灣農村環境的自然與人文的融合,又可分

(7)

1. 社區推廣

根據邱偉誠(2011)、李郁璇(2011)的社區推廣研究指出,社區內部的團結力量是促 成社區發展的重要關鍵,並已具備社區營造的能力,加上外部力量的協助下,產生長期 合作默契,並持續經營社區營造事務。

2. 農特產推廣

紀佳均(2010)提出面對進口農產品傾銷的壓力,可採取品牌建立的方式,產生「品 牌、符號=產品」的意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及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也致力於推動 一鄉一特產計畫,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概念來自於日本的一村一里,讓國人了解地方 產業特色網的中心主旨外,更是期許業者能成為當地獨一無二的 Top One!

 農村再生案例分享 I. 社區推廣

成功社區 成功因素

雲林縣古坑鄉 華山村

1. 土石流危機化轉機,以生態工法就地取材進行土石流防治,

並成立「華山土石流教學園區」,進行土石流災害成因、防 砂壩等構造物實物解說。

2. 居民組成「華山社區發展協會」、「華山休閒產業聯盟」積極 進行農村聚落重建與社區營造,打造華山美景與咖啡。

土溝社區 1. 社區居民自主自發性參與社區事務。

2. 台南藝術大學以社區意見為主的協助者自居。

舞鶴地區 1. 瑞穗農場高知名度。

2. 觀光業的發展,帶動當地產業復興,創造就業機會。

3. 保留原住民傳統文化。

五溝水聚落 1. 運用農村再生計畫將整體環境歷史與文化意涵保存下來 臺東縣鹿野鄉

永安社區

1. 擁有永安高台,並在政府協助下設置了專業的飛行傘體驗中 心及起飛場。

苗栗縣通霄鎮 福興社區

1. 固定舉辦盛大農業活動,如「西瓜節」、「牧野陶趣遊通霄—

遊園護照」等。

2. 陶藝家進駐,打造陶藝文化氣息。

(8)

II. 農特產推廣

二、一手資料分析

 實地訪查法

雲林縣甘厝社區

本團隊在 6 月 21 日進行初步的田野調查,從田野調查、古蹟文化保存及維護、生活環境、

自然生態保育、農村產業以及農村景觀之綠美化、創意行銷,從以上幾個面向了解甘厝社區。

6 月 21 日初步田野調查的狀況

▲.與甘厝社區村長會談 ▲.村長導覽育仁國小

▲.與育仁國小校長會談 ▲.校長導覽生態蝴蝶園

成功社區 成功點

彰化縣田尾鄉 打簾社區

1. 鄉內設有「菊花生產專業區」、「園藝生產專業區」

園藝資材冠全台。

臺東縣鹿野鄉

永安社區 1. 發展茶產業,以福鹿茶為行銷。

苗栗縣通霄鎮 福興社區

1. 以「金果、乳香」為主題特色,配合季節發展休閒觀光採 果活動(柿子、茂谷柑),乳製品 DIY。

南投縣魚池鄉

大雁村澀水社區 1. 擁有全世界僅有的紅茶「台茶 18 號」,又稱「台灣紅玉」。

(9)

▲.與村長合影 ▲.村長導覽社區綠美化淨水生態池 彰化縣大有社區

本團隊在 9 月 23 日至彰化縣的大有社區進行實地訪察,大有社區與甘厝社區皆屬於以 歷史文物為主的農村社區,在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導覽之下,將大有社區在歷史文化保存 及推廣的經驗記錄下來,做為未來甘厝社區發展的參考。

彰化大有社區參訪記錄

▲.大有社區導覽圖 ▲.導覽公共休憩涼亭

▲.社區內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鳥踏 ▲.社區古厝保存完善

(10)

▲.積極發展有機農作 ▲.帶著理事長發的斗笠,參觀社區

南埔社區

本團隊 7 月 21 日於南埔社區進行實地訪察,由社區的專業解說員帶領我們參觀社區,

此社區裡的南昌宮與石爺公為社區居民信仰中心,而南埔社區的石爺及南昌宮與甘厝社區的 石敢當及天竺寺有雷同之處,故將此社區列入參考記錄。

南埔社區參訪記錄

▲. 南埔信仰-石爺 ▲. 體驗製作客家美食

▲.村長介紹南埔社區 ▲.社區解說員導覽社區

資料來源:青村白皮書 facebook

(11)

 深度訪談法

為了解社區民眾對於社區營造想法與村長對於甘厝社區的經營方向以及農產行銷,本 小組針對甘厝社區進行質化調查,以深度訪談法,實際了解甘厝社區意見領袖對社區營造及 農產行銷之建議,以作為往後活動推廣依據。

對象 黃茂己 老師

時間 2011 年 08 月 12 日 地點 甘厝社區黃家古厝

目的 透過與社區耆老的談話,了解學者對社區的 未來發展願景與心得看法

研究結果

1. 黃茂己老師對於社區地方國小的教育理念跟環境十分重視關切 2. 盼能提升社區老齡人口的教育學習

3. 針對社區人文、歷史古蹟進行文史紀錄保存

對象 徐明和 校長

時間 2011 年 08 月 15 日 地點 甘厝社區育仁國小

目的

透過與校長的談話內容,了解學校整體管理 方式及教育理念方針,提升社區年輕一輩對 自己家鄉的共識意識

研究結果

1. 早期老舊的校舍環境簡陋,無法給學生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

在徐校長向教育部申請下,使用綠環保建築概念將校園重新整修。

2. 校內蝴蝶園區的增建興設,讓學生自行照顧、栽種、培養蝴蝶 園,教導學生「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

3. 未來將繼續以「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方式,讓甘厝社區的 孩子們去實踐農作生活,從中認識甘厝這片純樸民情的土地。

(12)

對象 張向 村長

時間 2011 年 08 月 13 日 地點 甘厝社區活動中心

目的

透過與村長的談話,了解甘厝社區過去至現 在的改變,及未來社區營造方向

研究結果

1. 在社區營造上,透過向公部門爭取經費整建,將原本荒地整修 成現在的花圃草地

2. 凝聚居民共識團結精神,帶領居民一同參與公共環境清潔打掃 3. 未來將從農產行銷著手,配合社區整體營造,組織一套農產行

銷系統,藉此農產品銷售來提升甘厝社區的知名度

對象 鐘坤 先生

時間 2011 年 09 月 05 日 地點 甘厝社區鐘坤先生家

目的

透過與當地蒜農的談話內容,了解甘厝 蒜頭目前的產銷狀況,及未來蒜農期望 社區給予何種協助與產銷方式

研究結果

1. 在國際情勢轉變下,蒜頭喪失外銷利基,不再外銷,現在更 因為中盤商的價格壟斷,導致蒜頭價格起伏落差甚大

2. 目前國人更懂得品嚐蒜頭,因此未來的蒜頭產業應朝向「精 緻化」進行產銷企劃

3. 在販售通路上,盼從中盤商與零售攤的收購方式轉為網路行 銷販售,發展出屬於甘厝蒜頭的品牌產業,透過網路媒介,打 響甘厝蒜頭品牌知名度

(13)

三、PEST 分析

四、SWOT 分析

(14)

五、研究發現

透過文獻分析法、實地訪察法與深度訪談法,將其研究歸納分析,經本小組統整出農村社區 以下五點發現

1. 甘厝社區發展協會組織運作尚稱完善

2. 結合公部門計劃,可運用資源進行產業活化、文化保存及整體環境的改善 3. 社區青年參與力低

4. 凝聚社區整體發展的共識,加強居民的歸屬感 5. 推動一鄉一特產,透過品牌建立進行農特產推廣

貳、整合行銷傳播企劃

一、目的

1. 提升社區居民對甘厝社區的認同感,凝聚社區精神 2. 傳承文化、保存資產,提升社區人文素質

3. 推廣甘厝社區農特產,提升知曉度 4. 提升甘厝社區品牌形象知名度

二、目標對象

內部對象:甘厝社區居民

外部對象:18-30 歲,網路使用族群

三、主要溝通訊息

「心繫甘厝 心甘情願」

主要訴求:凝聚甘厝社區精神。

次要訊息:讓外部目標對象重視農村社區,進而支持台灣在地農特產。

(15)

四、策略

綜合以上目的及溝通訊息,本團隊發展出「活動」、「資源」、「媒體」及「產銷」四大策略:

 活動策略:

舉辦社區活動回饋居民,讓居民主動參與活動,從活動中增加居民之間以及對社區的認 同感,藉此凝聚社區精神。

 資源策略:

結合農委會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駐村計畫」、「100 年農村再生社區歷史紀錄活動計 畫」及「社區規劃師操作型輔導計畫」等公部門資源計畫,為社區進行環境管理及人文 歷史紀錄等規劃。

 媒體策略:

透過廣告文宣設計,強化農村社區的視覺形象,藉由網路社群溝通平台以視覺影像、圖 文分享,吸引目標對象瀏覽,推廣社區知名度及社區農產品。

產銷策略:

以蒜頭、黑柿番茄等社區主要農特產擬一行銷企劃,透過創立社區品牌識別、產品包裝 設計、產銷販售策略建議、網路平台架設販售等行銷企劃建構,透過產銷策略為社區建 立市場品牌,建立口碑傳播及銷售管道。

(16)

五、整合行銷傳播架構圖

參、活動執行方案

一、已執行活動

蒜有意思-蒜頭餅體驗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08 月 11 日;威德西點麵包坊

活動目的

讓當地居民了解蒜頭餅製作之過程,推廣蒜頭餅為當地特 色特產,並為蒜頭餅製作之過程紀錄。

活動內容

由威德糕餅師父教導製作蒜頭餅,並讓活動參與者親自體 驗製作蒜頭餅,活動過程為 1.『蒜頭餅介紹』2.『材料準 備』3.『體驗製作蒜頭餅』4.『品嚐蒜頭餅』。

(17)

活動照片

凝聚社區共識─百人動手綠美化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8 月 12 日;甘厝社區綠美化淨水生態池

活動目的

凝聚居民對社區的共識,相互聯繫愛護家園,為社區打造 乾淨的公共環境,增益社區居民的情誼及營造社區的環境 美化。

活動內容

本團隊發起百人綠美化活動,邀請甘厝村民共同來為淨水 生態池做打掃義工,當日會供應一餐回饋鄉民,不但能凝 聚村民意識也能達到自然生態及綠美化之功效,也藉此回 饋該社區,也發揮農村再造中的社區自治之目標,替社區 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活動照片

凝聚社區共識 志工媽媽回饋饗宴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08 月 14 日;甘厝社區天竺寺前廣場

活動目的 透過此活動凝聚甘厝社區居民之向心力、增進社區情誼,

並體驗在地美味蒜頭料理,增加對社區農特產之認同肯定。

透過團康遊戲讓社區居民參與並互動,活動分別為

(18)

領居民品一同嚐甘厝特產蒜頭佳餚。

活動照片

甘厝農產紀錄─種蒜頭體驗行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8 月 24 日;甘厝社區蒜頭農田

活動目的 體驗蒜農辛苦種植農作物,並且瞭解種植蒜頭的流程及技

術,有助本團隊對蒜頭產品更加了解,未來將做為農產銷 的研究基底及文史保存資料。

活動內容

農村產業沒落,本團隊透過一日蒜頭農夫體驗,親身參與 體驗、學習種蒜過程及技術,並且記錄農夫種植蒜頭的辛 苦與勤勉。

活動照片

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成果發表會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0 月 21 日;行政院農委會

活動目的 透過「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讓大專生在社區推動農村

再生的過程中,以我們的所學專長提供協助後,為農村進 行社區推廣及文史紀錄等訊息傳播。

(19)

活動內容 透過此競賽成果發表會讓更多人認識到雲林縣莿桐鄉甘厝 社區,並透過團隊舉辦的公關活動、人文紀錄、田野調查,

藉由這場發表會讓更多人看見更多的大專生回歸到農村社 區,為社區提供協助推廣,並在活動現場擺設攤位,為民 眾介紹甘厝社區的農風民情。

活動照片

百年古廟遶境活動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0 月 11 日至 10 月 13 日;

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天竺寺

活動目的 配合畢業專題製作,Double G 團隊提供人力及技術,支援 紀錄農村歷史風華及其訊息傳達。

活動內容

本團隊在推動農村再生的過程中,實際參與整個遶境過 程,藉由影像紀錄、文字記載當地重要的民俗節慶─天竺 寺祈安植福遶境活動,將該社區的文化歷史完整的紀綠保 存,永續流傳甘厝社區天竺寺的文史資訊。

活動照片

(20)

甘厝風華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1 月 25 日至 2011 年 11 月 26 日

活動目的

將甘厝社區過去至現在的變遷與社區的老照片彙整說明,並 重新調查及整理甘厝社區之人、文、地、景、產。

活動內容

藉由圖文影像將活動紀錄放上 peopop 平台及網路 Blog,

更多人能了解到甘厝社區的文化,日後將資料彙整成書面及 數位化方式呈現,不僅成為甘厝社區的資產,同時也提供給 甘厝社區進行文化保存。

甘厝社區共識座談會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2 月 2 日;雲林縣莿桐鄉育仁國小教室

活動目的 本活動由社區居民互相分享對於甘厝社區的想法及期望,籍

由意見交換,讓甘厝社區彼此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共識提 升。

活動內容

座談會以居民之座談方式進行,本團隊進行圖文影音記錄,

於座談會結束後,將甘厝社區各方意見統整,擬定適合甘厝 社區未來營造方向。

活動照片

凝聚共識社區分享講座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2 月 3 日;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活動中心

活動目的

藉由講座讓社區居民了解十大社區成功營造之操作方式,讓 居民對於優良社區能進一步認識,並從中獲得改進甘厝社區 之想法思維。

(21)

二、未來執行活動

甘厝社區歷史文史紀錄特展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2 月 18 日;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活動中心

活動目的

希望籍由此次歷史文史紀錄展,讓更多甘厝社區居民更了瞭 本團隊,也可以更清楚甘厝社區的珍貴的歷文化及未來展望。

活動內容

由本團隊為甘厝社區進行歷史文化影像整理成冊,以實體書 籍及照片牆的方式進行展覽,並邀請育仁國小跳鼓陣的小朋 友前來表演,讓整場展覽更加熱鬧。

雲林縣社區節能減碳競賽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2 月 24 日

活動目的 雲林縣古坑綠色隧道 228 紀念公園廣場

活動內容

透過”社區規劃操作型輔導計畫”協助,結合公部門資源 經費,為社區進行環境營造提升綠美化的效用觀感,透過 公部門的審查訪視,評選社區達成的成效性,提升環境綠 化效益

典社區其社區營造之環境優劣勢、營造想法、自然資源等各 種資訊介紹,並提供問答時間,答覆居民不解及好奇之處。

活動照片

(22)

甘厝地方誌

活動日期&地點 2011 年 12 月 20 日至 2011 年 12 月 27 日

活動目的

讓對鄉下生活感興趣的人能接觸這個社區,並將觸角延伸 全台灣,藉由這個管道的露出,讓更多人知道甘厝社區,

看見農村再造精神。

活動內容

由執行單位整理出甘厝歷史調查與社區討論的所有文字紀 錄與影音檔案,藉著微網誌製作成社區成果報告,並使用 google map 網路地圖結合照片說明,製成網路數位版地圖,

使更多民眾可以透過網路便了解甘厝社區。

元宵賀慶搓湯圓

活動日期&地點 2012 年 2 月 6 日;雲林縣莿桐鄉天竺寺

活動目的

藉由元宵節慶舉辦搓湯圓活動,拉近居民彼此的感情,並 且再天竺寺廟宇前舉行,有吃平安、吃健康的意味。

活動內容

在元宵節慶舉辦搓湯圓這老少咸宜的活動,藉此拉近居民 之間的感情,增加與家人互動的關係,也讓小孩在活動中 學習、了解元宵節由來,並且在天竺寺前舉辦,更有保佑 的意涵。

斤斤記蒜-育仁國小蒜頭採收體驗課程

活動日期&地點 2012 年 3 月;雲林縣莿桐鄉蒜頭田

活動目的

讓甘厝社區之當地國小學生親身體驗蒜農辛苦之處,並透 過此活動瞭解蒜頭為甘厝當地特產及蒜頭相關基本常識。

活動內容

配合育仁國小的彈性課程時間,帶領育仁國小學生至蒜頭 農地體驗拔蒜頭,教導學生們蒜頭之相關基本常識,讓學 生們瞭解到家鄉特產。

(23)

莿桐鄉社區農產市集活動

網路互動平台 2012 年三月中旬

成立時間 莿桐鄉農會前廣場

網路平台目的

結合鄰近社區一同舉辦農村市集,推廣當地農產品,並與農 委會結合活動,透過議題操作「就這樣蒜-市集活動」製造 新聞點吸引媒體關注農業發展及農村社區面臨的社會問題

網路平台內容

社區居民發起農產市集,結合當地各社區一同籌辦市集,推 廣農產品,並且結合農委會一同共襄盛舉,共同將社區的農 產品以此活動展售

網路平台建構

成立時間 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5 月

網路互動平台 Facebook(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無名小站(Gancuo)、

上下游 News&Market

網路平台目的 藉由網路社群溝通平台以視覺影像、圖文分享,吸引目標

對象瀏覽,推廣社區知名度及社區農特產。

網路平台內容

定期更新甘厝社區新聞露出、活動訊息通知、上傳活動照 片、影音記錄,發佈與甘厝社區居民的互動關係,將甘厝 社區的人情味忠實呈現給粉絲團的每一位網友。

凍蒜包商品推廣

推廣平台

Double G 團隊網路平台(facebook 粉絲專頁、無名 blog、

上下游平台)

活動目的

將蒜頭包裝設計,並藉由網路平台推廣,針對次要目標對 象,提升甘厝社區及其農產品之知名度。

由團隊設計農產品包裝,提供小包裝方式的蒜頭,可提供

(24)

主要目的為吸引對象,注意農村社區發展,支持台灣在地 農產品。

農特產商品禮盒推廣

推廣目的

藉由經營之平台專頁及農產品販售的整合網站:上下游,合 力推廣 Double G 所製作的商品禮盒,期望能經由這樣的方 式,增加甘厝農產品的銷售方法,得以獲得更多利潤

推廣內容

在春節前夕搶先登場販售,之後再到各農產市集實際以人員 銷售,經由販售禮盒的推廣活動,使得更多人瞭解甘厝社區 蒜頭及蒜頭農特產品的特色:碩大辛辣

蒜頭餅推廣行銷

活動目的

由於甘厝蒜頭為社區特產,為提升宣傳品質,將蒜頭衍生 之蒜頭餅作為主要推廣產品,藉此增加甘厝社區曝光機會。

活動內容

以甘厝栽種的農產─蒜頭製成的點心類食品透過產品包裝 及禮盒設計,將產品置於網路平台進行推廣販售及實體商 展示及活動進行販售。

(25)

三、甘特圖

四、預算

已執行活動經費編列

蒜有意思-蒜頭餅體驗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蒜頭餅 200 個 15 3,000

小計 3,000 元

百人動手綠美化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餐費 150 份 80 12,000

2 茶水 3 桶 200 600 小計 12,600 元

(26)
(27)

2 茶水 2 200 400 3 光碟圓標貼紙 3 10 30 小計 3,430 元

活動總經費 65,848 元 未來執行活動經費編列

甘厝社區歷史文史紀錄特展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點心、茶水 25 份 100 2,500

2 照片輸出 500 張 4 2,000

3 材料費 1 式 2,800 2,800 含桌面布置物 4 珍珠板 3 塊 250 750

小計 8,050 元

凍蒜包 包凍蒜 造勢活動推廣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蒜頭 10 斤 40 400

2 網袋 50 個 3 150 3 小卡 50 張 2 100 小計 650 元

元宵賀慶搓湯圓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Sony HDV 卡帶 2 卷 90 180

2 光碟 10 20 200 3 光碟圓標貼紙 10 10 100 小計 480 元

斤斤記蒜-育仁國小蒜頭採收體驗課程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點心 30 50 1,500

2 茶水 30 20 600

3 獎狀 30 5 150

小計 2,250 元

甘厝風華

項目 品名 數量 單價 金額 備註 1 禮品費 4 200 800 專訪人物贈禮 2 雜支 1,000 1,000

(28)
(29)

肆、效益與評估

一、已執行活動

活動名稱 總效益

蒜有意思─

蒜頭餅體驗

1. 實際活動參與人數 42 人次

2. 媒體露出 4 則(報紙 1 則;網路 3 則) 凝聚社區共識─

百人動手綠美化

1. 實際參與人數 208 人次

2. 媒體露出 7 則(電視 3 則;報紙 1 則;網路 3 則) 凝聚社區共識─

志工媽媽回饋饗宴

1. 實際參與人數 218 人次 2. 媒體露出 5 則(網路 5 則) 甘厝農產紀錄─

種蒜頭體驗行

1. 媒體露出 1 則(網路 1 則)

2. 完成種植蒜頭影像記錄,做為農產銷企劃的研究基底 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成果

發表會

1. 攤位參觀總人數 471 人次

2. 媒體露出 6 則(電視 2 則;網路 4 則)

百年古廟遶境活動

1. 遶境活動實際參與人數 142 人次 2. 遶境活動參與觸及人數達 1352 人次 3. 媒體露出 5 則(電視 1 則;網路 4 則)

甘厝風華

1. 網路平台訊息 po 放 7 則 2. 媒體露出 3 則

3. 社區居民參與人數 200 人次

凝聚居民共識座談會

1. 實際參與人數達 54 人

2. 透過歸納分析,擬寫社區歷史人文紀錄典藏及營造方向

凝聚共識 社區分享講座

1. 實際參與人數達 63 人

2. 提升居民對農村社區營造之觀感想法

(30)

2011-08-11 活化雲林甘厝社區 崑山公廣系駐村 中國時報 C2 雲嘉南新聞

2011-08-11 崑大公廣生下鄉 行銷農村 B6 台南文教 中華日報

2011-08-23 甘厝”蒜”美味 崑科大生凝聚社區意識 中央社 msn 新聞

崑大生為甘厝社區注入靈魂 雲林新聞報 專題報導

2011.10.21 中天新聞

青村白皮書 大專生洄游農村駐村體驗

2011.8.12 雲林新聞網 崑山科大生進駐 活化甘厝社區

(31)

二、未來執行活動與預期效益

活動名稱 預期效益

甘厝社區歷史文史紀 錄發表展

1. 社區參與人數 40 人 2. 媒體露出 3 則 斤斤記蒜─育仁國小

蒜頭採收體驗課程

1. 育仁師生參與人數 60 人 2. 媒體露出 3 則

元宵賀慶搓湯圓 1. 社區參與人數 70 人 2. 媒體露出 2 則

雲林縣社區 節能減碳競賽

1. 預計達到活動參與人數 700 人次 2. 媒體露出 2 則

甘厝地方誌

1. 完成社區人文、歷史紀錄一手調查,統整一手調查及二 手資料蒐集進行社區導覽手冊的文案撰寫,將紀錄資料 統整納檔,作為社區發展協會永續使用之延史資料

2012 莿桐鄉社區 農產推廣市集

1. 結合鄰近 10 個社區共襄盛舉

2. 以異業結盟,招聘更多企業廠商,提升市集多樣性 2. 預計媒體露出 6 則

3. 市集活動參與人次 1,500 人

農特產商品禮盒推廣 1. 於網路銷售平台達到點閱率 2,000 人次 2. 於實體市集活動曝光提升購買率

蒜頭餅推廣行銷 1. 於網路銷售平台達到點閱率 3,000 人次 2. 於市集活動曝光,透過體驗行銷提升購買率

(32)

伍、參考文獻

論文

 葉鳳強、吳家德、許逸竑(2010) 。整合行銷傳播企劃行銷人完全營養補給第二版。

 莊政雄(2006) 。農村文化產業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東縣卑南鄉美農村為例。亞洲大 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 王進義(2011) 。一個理事長的社區營造日記:推展社區營造的省思與最適化模式探討。

 陳皖皓(2009) 。文化資源經營與農村再生計畫—以花蓮舞鶴地區為研究。

 邱怡亭(2011) 。公私協力輔助客家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屏東五溝水聚落為例。

 周鶴樹(2010) 。台灣農村地區的永續發展前景與評估。環境與藝術學刊第 8 期,第 11 頁~32 頁。

 金長驊(2010) 。農村再生計劃與原住民部落:下賓朗部落的個案研究。

 廖瓊芳(2011) 。農村再生建設先期規劃的社區執行現況與問題探討-以雲林縣為例。

 蔡明惠(2011) 。澎湖縣社區發展協會運作功能及其與村里組織關係之探析。

 黃源協(2004) 。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

 紀佳均(2010) 。全球化時代鄉村地區經濟活動的變遷-以 1992-2008 年花蓮縣富里鄉為例。國 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

 何珮綺(2011) 。宜蘭鄉村平原地區社區活動中心之用後評估。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 究所碩士班。

 邱偉誠(2011) 。鄉村型社區與大學合作社區總體營造事務之研究–以倡導聯盟觀點視之。東海 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班。

 李郁璇(2011) 。農業多功能論下農村永續社區之研究─以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為例。國立臺 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 劉宗光(2010) 。應用 Kano 模式於節慶活動品質屬性之研究-以 2009 苗栗西湖渡假村五月雪桐 花祭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 顏雅萍(2010) 。政策行銷分析-以花蓮縣無毒農業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 林瑞華(2009) 。從價值鏈的觀點探討台灣農業轉型-建立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關鍵成功因素之 研究。清雲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 王淑子(2009) 。地方政府發展農業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為例。南華大 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 梁震坤(2009) 。柳橙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古坑地區柳丁行銷為例。環球技術學院中小企業 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

 劉育成(2009) 。池上米在地品牌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 吳宗奇(2008) 。農產品流通基地建置地點關鍵評估因素之研究─運用模糊理論。東海大學食品 科學系。

 張勝欽(2007) 。 台灣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改善之研究-以流通理論試論個案。東海大學食品

(33)

學合作經濟學系。

 范家儀(2010) 。台灣芒果運銷通路對中國大陸農民的啟示。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 所。

 蘇鴻昌(2009) 。臺灣米禮盒包裝設計策略之研究。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碩士班。

 謝孝平(2011) 。社頭鄉織襪產業及觀光行銷策略之研究。

 張碧琴(2009) 。觀光產業行銷策略規劃:新竹縣個案分析。

 謝宜君(2009) 。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 郭品妤(2004) 。地方文化產業行銷機制之研究─以消費者心理向度探討。

 陳淑汝(2003)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皮影戲為例。

 林姿謹(2005) 。地方觀光產業行銷稽核之研究-以泰雅族祖靈祭活動為例。

報紙

 陳銀全(2011)。大和社區日語班,說說唱唱。中華日報。(09 月 12 日)

 許素惠(2011)。大學生飆創意,老藝陣展新貌。中國時報。(09 月 13 日)

 林相如(2011)。六甲產業文化活動下月登場。中華日報。(09 月 14 日)

 施春瑛(2011)。多元通路行銷,文旦銷售佳。中華日報。(09 月 07 日)

 陳銀全(2011)。文南里民捐款助弱勢,足感心。中華日報。(09 月 06 日)

 呂妍庭(2011)。文創產業找出路,過來人教撇步。中國時報。(09 月 15 日)

 張朝欣(2011)。打響文創產業,雲林北上參展。中國時報。(09 月 07 日)

 陳銀全(2011)。光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中華日報。(09 月 10 日)

 詹誌銘(2011)。安東社區發展協會,舞動社區新活力。蘋果日報。(09 月 10 日)

 楊金城(2011)。竹埔社區開心農場。自由時報。(09 月 13 日)

 蔡青容(2011)。愛文芒果銷陸,比銷日多出十倍,虱目魚試水溫,訂單已排到明年。中華日報。

(08 月 13 日)

 王涵平(2011)。後壁稻浪飄香,推廣米食文化。自由時報。(08 月 06 日)

 侯俐安(2011)。種稻不用藥,貢寮重現水梯田。中國時報。(09 月 12 日)

 李文輝(2011)。王偉忠:眷村文化紅遍兩岸。中國時報。(08 月 13 日)

 陳治交(2011)。鹿耳社區中秋贈弱勢月餅。中華日報。(09 月 12 日)

 林相如(2011)。麻豆公所架網站賣文旦,成效佳。中華日報。(09 月 08 日)

 王惠松(2011)。新和里長營造社區優質生活。中華日報。(09 月 14 日)

 羅玉如(2011)。輔導農特產升級,西管處秀成果。中華日報。(09 月 09 日)

 劉婉君(2011)。龍山風味餐,漁村媽媽上菜。自由時報。(09 月 21 日)

 吳政修(2011)。臉書行銷米廠,頭家娘上課學的。聯合報。 (09 月 13 日)

期刊

 鄂王社區-體驗舊城歷史風華(2011)。行遍天下 NO.236。

 新北市水岸音樂祭-NEW TAIPEI CITY SWING(2011)。行遍天下 NO.236。

(34)

 玩遊枋山-好吃、好玩、好風光的完美結合(2011)。TO GO NO.172。

 山居漫活-埔里、清境、好食宿(2011)。TO GO NO.173。

 竹巷手工肥皂打臊社區環保經濟(2011)。彰化藝文季刊 NO.53。

 鄉村采風綠生活(2011)。彰化藝文季刊 NO.53。

 尋味自然、好食宜蘭(2011)。柑仔店 感恩報 NO.16。

網路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http://www.swcb.gov.tw/index.asp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南投分局http://eng3.swcb.gov.tw/home.aspx

 十大經典農漁村 http://rural.swcb.gov.tw/top10/default.asp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社區通

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cms/speakingAction.do?method=doViewRead&contentId=ODMwM zc=&subMenuId=NDAxMDg=&menuId=NDAx

地圖日記-土溝社區營造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735954.htm

南瀛旅行記憶~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

http://www.cjcu.edu.tw/coset/travel/village_104_02.html

鄉土教學資源http://content.ks.edu.tw/33k/007_dashutownship/004_kno02.html

台灣大百科全書-大鄉九曲堂鳳梨會社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4869

高雄縣大樹鄉公所http://www.dashu.gov.tw/chinese/04_1_9.htm

 青村白皮書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rural.young?sk=wall

(35)

陸、附錄

 網路平台

甘厝社區 Facebook

甘厝社區無名小站

甘厝社區上下游 News&Market

(36)

甘厝社區虛擬網站-甘厝介紹

甘厝社區虛擬網站-網路購物

 活動文宣

Double G 人員吊牌

Double G 活動布條

(37)

Double G 甘厝社區明信片

Double G 甘厝社區背板海報

Double G 甘厝社區人物專訪海報

(38)

Double G 感謝卡

Double G 凍蒜包

甘厝社區共識座談會、凝聚共識社區分享講座布條

社區歷史紀錄活動海報 社區歷史紀錄活動工作人員吊牌

祈安植福遶境 DVD 封套、DVD 圓貼

(39)

甘厝歷史特展活動布條

甘厝歷史特展邀請函

甘厝歷史特展照片牆背板

 社區推廣設計

甘厝社區品牌識別 甘厝社區品牌提袋

(40)

甘厝社區導覽冊

Double G 甘厝社區介紹摺頁

蒜頭包裝設計 番茄包裝設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原鄉踏查紀錄片 四到六年級學生13位 洪雪華老師 呂文雅老師 陳佳萍老師 嘉義博物館教育 五年級全體學生 陳佳萍老師 蔡幸蓉老師

嘉大附小教師陳佳萍 李昀達 李宜珊 方瑞貞 洪雪華... 1.認識博物館

嘉大附小 劉亮妤 林宥均 指導老師

柯博文 吳宜靜 孫國慶 高振博

柯博文 吳宜靜 孫國慶 高振博

設計 黃政維 聽障 銀牌 宏佳資訊有限公司 呂芳懌;李金石 網頁設計 何季倫 聽障 銀牌 台灣軟體製造股份. 有限公司 蕭佳賓;陳彥錚

教學者 嘉大附小陳佳萍 呂文雅 洪雪華 曾嘉慧 沈桂枝 何夢青

譯者: : : :李佳、陳愷徽 排版 排版 排版: 排版 : :李佳、陳愷徽 : 校正 校正 校正 校正: : : :台灣戰棋會 翻譯源自 © copyright G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