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藝術中的接受美學與藝術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藝術中的接受美學與藝術實踐"

Copied!
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網路藝術中的接受美學與藝術實踐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9-2410-H-009-051- 執 行 期 間 : 99 年 08 月 01 日至 100 年 10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賴雯淑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0 月 27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 究 計畫成果報告

網路藝術中的接 受美學與藝術 實 踐

Receptional Aesthetic and Art Practice on the Internet

計畫類別: 一般型研究計畫

計畫編號:NSC 99 - 2410 - H - 009 - 051 -

執行期間:99年8月1日至100年10月31日

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賴雯淑

共同主持人:無

計畫參與人員:林欣怡、徐慈璟

處理方式:依規定,原則上不予公開。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0 月 20 日

(3)

2

目錄

報告內容

中文摘要...3 英文摘要...4 前言...5 研究目的...6 文獻探討...7 研究方法...12 結果與討論...14

參考文獻

...17

計畫成果自評

...18

附錄

...20

(4)

3

報告內容

中文摘要

此研究計畫透過網路藝術環境發展與體質的探討與測量,研究網路藝術與社會之 間的反映、批判與美學經驗建構。網路藝術的創造與接受,涉及了創作者與觀者 在交互過程中的認同和美學經驗形塑,其獨特開放互動、集體共構特質更異於其 它數位互動藝術之體驗,因之,網路藝術中觀者的經驗創造、美學建構必須於藝 術體系中具體地被面對,本計畫以姚斯的接受美學理論詮釋理解欣賞者的美學經 驗,以及網路藝術實踐活動與社會場域的互動,接著論述網路藝術作品如何裨益 於當代藝術實踐框架的再生產,例如階級、種族與政治等等文化議題。而這些基 本的關懷,構成了本研究計畫進行的實際架構。 關鍵字:接受美學、日常生活批判理論 、 藝術實踐、網路藝術

(5)

4

Receptional Aesthetic and Art Practice on the Intern et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Net art as social practice, critical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by studying the net art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how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s impact net art. The creation and acceptance of net art concerned about creators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viewer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identity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Those unique, open, and collective interac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 view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art system must be given more important research attention. This study recommends Jauss’s receptional aesthetic to interpret those view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rt practi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via the internet. Then,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how the net art responses contemporary topics, such as class, race, politics, cultural topics and so on.

Key words: Net Art、Receptional Aesthetic、Art Practice、Critique of Daily Life

(6)

5

一、前言:

做為一個正在形成發展的媒體,網路的多孔道、複態、抽象化質性,讓其所處理 的對象具備高度的彈性和擴充性,可以應用至不同的程式與物件中,此種質性導 向讓網路體具備兩種精神:抽象化(Abstraction)、多重繼承(Multiple Inheritance), 前者讓概念能被定義與描述、並保持獨立性;後者給予概念物件更高的延展性、 拓展性與再使用(code reuse),此兩種核心精神構成網路體的多態性 (Polymorphism)、多功高率且極具可攜性,讓其能於各種介面(interface)與概念中作 用,就此點觀之,網路體更像是藝術主體連結(link)客體物件的媒介,是控制延展 媒體樣式、構成、操作的主體概念行使,讓不可見可視化(visualized)、陣列化、 實體化(instance)、結構化、物件化的創作媒介。在網路體中,所有的語言物件都 隱含著擴充質性,讓概念物件自身成為可導向藝術主體的語言,且允許使用者行 為返至(se retourne)藝術家自身之終端主體,藉由「交互行為」增值執行、參與介 入、反向進攻、再生重製作者權與文本自身的可能。這樣的交互行為,讓網路藝 術普遍地納入互動藝術中討論,也成為互動藝術常見的操作裝置。然細究之,網 路體更像是開放式的「寫本」,不僅包含了互動藝術「讀本」式的物件客體所攜 帶的程式叢集、位元符號等,以互動方式進行讓渡行為,使用者操作整體設備的 同時,顯現藝術概念之本質與存有,為某種藝術主體的顯示器具(Zeigzeuge),它 同時能針對媒體物件與藝術主體之間、交互往返的多態性,探究藝術主體如何將 概念封存(Encapsulation)、定義建構於物件中;亦同時透過多態、多重繼承的操 作讓媒體物件成為可延展、擴充的抽象化介面,成為可重返、遞迴(Recursion)、 置入記憶體「堆疊」(Stack)與滑移中。網路體作用的不僅是提取出最大公因數 的普遍語言,與互動者溝通、交互作用;更同時是多向往返、可解構、可延伸、 可再製的開放性路徑。這樣的本質殊異,是此研究首要執行的美學區別,並在這 樣的差異點上,開展網路藝術獨特的系譜與美學語言,亦即根據網路體獨有的多

(7)

6 態液態、流動開放性,展示出怎樣的創作樣式語言?作品如何通過此媒體突出自 身的概念傾向?如何與社會文化、歷史環境連結? 如何相互對質? 如何再現甚或 開展出新的概念路徑?在諸多的問題叢堆中,我們發現網路體自身難以定影定量 的質地,在整體社會的處境即是某種自治自為的存在,是一種能快速地滲透連結 社會,又同時成為攻擊批判社會的雙重前衛性格,然並非所有以網路進行創作的 作品皆具備此種姿態,而是通過此雙重性格傳達概念的網路創作,以多點羅列於 網路體中,部署成大小各異、相互拉扯的前衛星叢樣貌,這無疑是阿多諾美學理 論模擬再現,也是某種德勒茲游牧根莖式的美學模式:斷裂、碎片、非結構化、 反同一性、解域化、平滑可逆、多線式、跨域。基於這樣的觀察,生產出網路前 衛作品的星叢文體論述,企圖以這樣的評論書寫,讓評論成為黏貼於作品自身的 雙身語言,既不減損對象的獨特性、且自由地滑動於論述、領域之間,相互衝撞 對質。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兩個面向為主,一為建構網路藝術中的前衛藝術語言,另一為分析理解 台灣網路藝術創作之質性與經驗建構,同時發展空缺於此創作場域中的美學理 論。此兩面向主要目的包括:(一)、體質測量:檢視自1983年第一個以網絡通 訊型態創作,Roy Ascott的網路作品〈La plissure du texte〉開始,至2011年間國內 外以網路媒體進行創作發表媒介的網路藝術作(附表一),在此歷史軸線上,對照 同時間網路技術、社會文化環境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相關論述,透過事件與作品 找出與社會環境的連結點,進行網路環境體質基礎探測。由於網路藝術普遍納入 互動藝術中討論,然本質上實有相異之處,因此在探測網路體質、提取出網路媒 體自身獨有的感性經驗後,據此分析網路藝術質性脈絡、基本定義、與互動藝術 殊異之處,使其於互動媒體藝術脈絡中獨立出來。(二)、網路前衛作品系譜選 定:從上述歷史軸線中的網路作品中,以前衛藝術的自治性格,透過系譜性而非

(8)

7 歷史順序軸線性、特定地域性的作品追蹤論述,連結藝術、文化研究、社會、生 物等範疇,以非傳統式的書寫文脈,擺脫線性思考、編年敘事及巨型網絡的跨域 的時間、場域限制。因網路本質上就是跨域跨界的媒體,不指向任何特定的地域 國籍,亦不定標於單一身份主體,系譜的操作目的為越過同一性,拋卻歷史的系 統性與結構性,建構出非同一性的網路前衛作品美學。(三)、術語操作與星叢 文體:模擬跨域網路技術文化、分子生物學、藝術語言形貌的論述,此論述包 括作品評論、異質術語群、社會文化議題交互並置的語言操作。以星叢文體做為 理解網路前衛作品之批評論述,為的是提取阿多諾美學理論中星叢文體的論述方 式之有效性,瓦解概念中心化、同一化的思維模式,此舉除了呼應前衛作品的批 判精神,亦試圖生成多態多視角的觀點結構,形成前衛書寫的論述場域與運動狀 態。(四)、國內網路藝術位址 置標:將國內網路藝術作品進行耙梳整理,獨立 論述成為與國外網路藝術的對照軸線,闡述自身的狀態位址與外部連結路徑。將 台灣的網路創作獨立論述,不併入研究主要論述的網路前衛美學,基於兩點考 量:台灣自身的網路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創作發展條件等,皆與國外相異,在 此傾向視自身為某種仍在形成中的脈絡主體,與國外網路創作發展對照,從而建 立自身獨特的語言樣貌;另一為整理研究樣本後發現,若以網路前衛作品質性判 斷,國內的網路創作大體以互動媒體藝術、網路裝置呈現。概念議題上,亦較少 直接衝撞社會體制的前衛作品,因此採取個別論述,將台灣網路藝術的獨特樣式 於網路體多源多向的複雜路徑上,設置獨立標址。

三、文獻探討

研究計畫之理論架構,以阿多諾(Theodor Adorno)的美學理論為主要研究重點,日 常生活批判理論為輔,交互參照擴展論述。第一階段的文獻,以Rachel Greene (2003) 所著的〈Internet Art〉書中介紹的網路藝術作品,以及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自1995年以來,網路藝術徵件項目中的作品做為第一階樣本研究觀

(9)

8 察。 表一 ARS Electronica網路藝術徵件項目主題 / 台灣網路藝術相 關事件 年代 類項名稱 主題 備註 台灣事件 2010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social software•web 2.0 applications•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 / friends networks / social self-support

groups•user –generated content & metadata•citizen journalism / professional amateurs

reporting•crowdsourcing•real-t ime web applications•mapping mashups•open government data•artistic collaborative projects•citizen involvement / citizen journalism•eRights / eDemocracy / eGovernance http://new.aec.at/prix /en/gewinner/2010/# digital-communities DAC取消 網路藝術 徵件類項

Hybr id Art http://new.aec.at/prix /en/gewinner/2010/# hybrid-art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http://new.aec.at/prix /en/gewinner/2009/# digital-communities 2009

Hybr id Art http://new.aec.at/prix /en/gewinner/2009/# hybrid-art 光怪 (網路藝術 類改為網 路社群) 2008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http://new.aec.at/prix /en/gewinner/2008/# digital-communities 超介面 Hybr id Art

A New Cultural Economy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in the Commons", "Media, Fans and Copyright", "Science, Religion, Art, Literatur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Truth", and "Politic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Modern Open Society

http://new.aec.at/prix /en/gewinner/2008/# hybrid-art

2007 Hybr id Art Hybridity – The Signature of our Age(混血-時代的印記)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Communities in Transformation (變形中的社群) Vibrancy and Vitality/Originality/ Network specific 玩開 2006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Putting the Tools into the Hands of the People

Net Ver sion Systems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靈光乍 現,臺北雙 年展 〈PORTA2 030〉

(10)

9 2005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A Voice to Everyone on Earth

Net Ver sion Software, Hardware, Nowhere(軟 體、硬體、無處)

2004 Digi tal Co mmu nitie s (增設數位社群項目)

Care about Each Other—A Web of Relationships(互為主體-網路 上的關係) Golden Nica Awa rd W inner s Wikipedia http://www.wikipedi a.org

Net Ver sion Vibrant after the “dot.bomb” (資訊狂爆後的振動) 金獎:C reative Co mmo ns (創用 CC) http://www.creativec ommons.org Di stinc tion s: New smap http://www.marumus hi.com/apps/newsma p/(資訊美學) 漫遊者- 2004國際 數位藝術 大展,邀請 國外網路 藝術家展 覽。

2003 Net Ver sion Galvanizing the Engagement of Society (激發社會參與) 金獎: Net Excellence Sulake Labs: Habbo Hotel(社群遊戲) Chri stop he Bruno: The Google Adwords Happening(觀念藝 術) 〈2003 TANET 網 路藝術 展〉,〈奇想 The Whimsical and the Fantastic〉 (CAC網路 藝術村)

2002 Net Ver sion Inspired, Educated and Entertained

(激勵,教育及娛樂) 2001 Net Ver sion

(更名為網路體) RESPECT (尊重) 〈KOP,Kin gdom of Piracy〉(鄭 淑麗與宏 碁合辦) 2000 .net Where have all the Artists Gone

(藝術家何在?)

1999 .net One step toward Community(一 步之遙,朝向社群) 金獎Linu s Torvald s: Linux(開放原始碼 之父)、S ET I 1998 .net

(11)

10

Structure、Public service and net-awareness、Co-operation、 Community and identity、 Openness

1996 World Wide Web dubbed "true" Net pages 1995 World Wide Web

(資料來源:http://90.146.8.18/en/archives/prix_einstieg.asp,擷取時間2011/01/16)

以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徵件類項作參照,除了透過最具指標性的科技數位媒體大 展作為探測基點,簡要勾勒「net.art」於當代藝術中的發展演化,也試著據此說 明網路藝術於當代社會結構中的位址、以及如何折射網路環境發展的脈絡。從 World Wide Web到Hybrid Art,可以觀測出網路體已不再只是一個連結多項資訊文 本的視窗介面,而是混搭各式異態結構的聚合物,從多向文本進化成錯綜複雜、 交纏難解的團塊,此團塊不僅具有近視野的觸感平滑空間,也包括了由此空間叢 生而出的多感芽體,將資訊的生產流通推至更複雜的有機繁殖狀態。這意味著無 論是個體資訊交互流通,還是有機繁殖的集體,使用者或生產者的意識結構也不 斷地在臨界中無止盡地解域再解域化。除了歷史軸線上的作品與媒體質性分析, 此階段的文獻探究另一目的為建構提取普遍式的溝通語言,觀察思索在多數文獻 中,評論者與創作者如何看待網路體? 對此客體之同一性描述如何表現? 從何種 角度評論? 接續進入第二階文獻研究,亦即阿多諾美學理論、日常生活批判理 論、德勒茲、瓜達里的根莖論,同時參照分子生物學的相關論述。事實上,阿多 諾的美學理論本身即是一種前衛實驗,以含糊不清晦澀難懂的語句對抗同一性思 維,進行藝術真理的交叉辯證,阿多諾在〈文學評論〉書中表示:「評論不回溯 亞當夏娃,它從所要講的發動起;評論由對象激出論述,中斷於沒什麼好講之時。」 (NL6)再一次強調其對美學評論多重並置、斷裂難解的文體實驗之重要性。這樣 的要求不僅排除了評論主體性的單一思維之風險,更重要的是視評論自身為一種

(12)

11 前衛創造的生產動作,在這樣的理解下,本研究試圖建構的,便是此種造語言 外貌之反的評論文字,即〈美學理論〉中指出「藝術拒絕被定義,因為它是不 斷發生歷史變化的星叢(Adorno, 1997:2)」、「沒有一個孤立的概念能把握住藝術的 概念(Adorno, 1997:352) 1 」,這樣的論述書寫。網路體不僅具備自治自危的前衛性 格,也因其便利可攜、低價日常的滲透性加速了其進入社會文化的運動速度,成 為批判社會、對質歷史文化的重要媒體平台,更讓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學者列斐伏 爾(Henri Lefebvre)所言之「讓日常生活作為藝術」、以及居伊德波(Guy Debord)口 中的「異軌」以及「漂移」、「戰術」等概念,成為具體、甚至重新編碼的存在, 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側重的,是進入日常細微處中遊戲性、自發且無目的地再生 產,一種難以被收編結構化,無法被總體化、資本主義化的造反行動,更進一步 言之,是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的中介網路變體。對列斐伏爾而言,薪資本主義中的 空間再現對於空間而言,是一種極度的霸權,而網路空間則提供了超越此脈絡的 可能,網路前衛藝術家們在此進行的不僅是抽象「觸視」的概念實踐,也是所有 進入使用者「生活的」空間,因此,滲透逆駛、微型破壞、瓦解結構等藝術實踐, 成為網路前衛藝術作品的姿態生產、論辯場域。它們透過大量的突襲、多向非線 性運動流竄於社會與日常生活難以辨識的界線中,讓整個網路體成為可以被理 解、介入社會的日常/非日常場域。 在如此的脈絡下,界域概念成為網路體值得論述的層面。如果說阿多諾美學理論 與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某種程度上是美學語言、日常生活跨域(cross-domain)的前衛 批判,那麼德勒茲的根莖論則是觀測網路前衛作品如何解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 的編碼批判。網路體一切都處於變化、生成、流變的過程中的樣貌,一如德勒茲 口中的性質多樣性(qualitative multiplicites)狀態,是一種未成形之物存在於連貫的 平面上。德勒茲區分了「連結」(connection)與「接合」(conjugation)這兩個概念,

1 Theodor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Robert Hullot-Kentor trans.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7), 2. 原文”The concept of art is located in a historically changing constellation of elements; it refuses definition.”, “No isolated particular category fully conceives the idea of art.”, 352.  

(13)

12 認為解域化必須以生產性的方式「連結」成集合體而非「接合」成集合體,亦即 讓所有解域化因子之間的聯繫非固定化、去中心化、解層級化,同時可以隨意連 結分解,達至社會或政治的真正革命。無疑地,這樣的「連結」概念,是網路前 衛作品的創造形式之一,混搭、多態、可逆、任意、解碼再編碼,如同一個巨型 的解域機器,網路體自身的多態質性為網路前衛作品提供了難以被社會體壓制調 節、集中管理的脫序質地,不僅是第三媒體對抗抵制資本主義機器的重要孔道, 亦是不斷逾越各種界域、不斷解域化的聯結機體,生成出網路文化中新型、異質 異態的創生逃逸路線。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阿多諾的星叢文體為主要論述方法,亦即建構星叢式的網路前衛美學。 首先將分析1995至2010年間,網路藝術質性脈絡、基本定義、與互動藝術殊異之 處作為首要步驟,將之獨立為一論述場域,接續在此場域中,觀察檢視網路作品 的作品問題性,以從眾多網路作品中提取前衛作品特有的質性軸線,就網路作品 之外貌現象觀察,描述研究樣本之作品問題性,這些作品問題性的語言描述,是 避開作品因物化進入「同一性」的溝通,亦為進入前衛作品美學論述之重要工作。 換言之,檢視網路藝術作品中的共同語言,進一步疊合類比出網路前衛作品的術 語群,這些術語群主要透過網路技術文化、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以及文 化美學理論提取組構。事實上,透過歷史、文化研究理論、哲學美學進行跨域式 的藝術論述,是阿多諾美學理論的基礎要求,其所專注的是瓦解語言與對象之間 的結構性與線性,進入不可視的非思領域,讓評論語言自身進入無限的狀態,達 成思想意識的跨域延伸,這樣的脫序語言依賴的是日常話語及藝術語言的多重並 置,由此生成星叢文體,亦是本研究的網路前衛美學術語群生成的主要依據。更 進一步,基於對網路體的觀察想像,其諸多特性無疑是德勒茲、瓜達里根莖論、 解域化概念的具體再現,網路前衛作品的概念效應及部分使用者操作行為,亦與

(14)

13 分子生物的部分特質相仿,如同根莖、分子等有機體的科技在線變體,因此透過 上述三種跨域異質領域的術語群,進行網路前衛作品評論,試著在這樣異種術語 群的多態語言中,進行網路前衛美學實踐。 表二 異種術語群(作者之分析與歸納整理) net.art質 性 信息 文 化 / 溝通 語言 有機 生 態 / 模擬 語言 不確定性 傳播(disseminate)、網路病毒、感染(Infection)、 增殖(breed)、挪用(Parody)、複製、異質 (Décomposition) 超感染(Superinfection) 巨型網絡 多處出入口、 雙向路徑 資訊共用、社群、開放原始碼、自由軟體、 網路共產主義(cyber-communism)、禮物經濟、作 者權轉移(Authorship Shift)、賦權(Empowerment) 反密碼子(Anticodon) 引人寫入之文 可讀寫 可讀寫(RW)、Ctrl C、Ctrl V 異軌(détournement) 轉載體(Shuttle Vector) 可破壞、 不穩定性 入侵(hacking)、程式碼(code)、資訊安全、匿名 攻擊、癱瘓(crash)、解放、戰術(tactic) 噬菌體(Bacteriophage) 交互主體、互動 作為多向主體連 結混生行為 Hybrid、mashup、跨域 星叢(Constellation) 多源序列 (Multi-Source Sequence) 自治性 駭客、當機、無目的性、無功能性、揚棄、 反社會、去物質、否定、去美感化 退化(Degenerate) i. 溝通語言(langage communicatif) 溝通語言意旨複製社會的共同記憶,複製大家習慣的語言、手法,或「美感表現」 (expression esthétique),以熟知的技術、主題和語言,結構緊密與和諧的形式,傳 達文化信仰系統、道德、價值判斷與真理等。表二中列舉的網路前衛作品溝通語 言,參照歷史文獻與相關研究資料所擷取。這些語言堆通常被散佈在網路文化、 網路社會學、網路心理學、網路技術行為的論述中,描述了網路前衛作品對照的 文化議題與環境發展,它是「可靠易讀」的藝術語言,直接映射作品技術自身、 形式表現自身、與崁入社會中的位址。

(15)

14 ii. 模擬語言(langage mimétique)

對阿多諾而言,模擬語言指的是一種反社會習性或反正常的語言,造成不熟練、 鬆散、非結構性、含糊奇特的型態,具有實驗、摸索的邊緣性,就藝術而言,它 本身就是問題性。這些語言堆因溝通語言折射出網路前衛作品最常被論述的面 向、理論文本、美學概念等,上表之模擬語言群組衍生自溝通語言,是企圖指向 網路前衛作品中所欲表達的概念堆,交雜論述著作品議題性、可能的指涉、歷史 文本參照、社會環境對應姿態等,此群組開展出美學術語的生成由分子生物學的 有生物機體行為術語模擬。 iii. 異種術語群 溝通、模擬語言之操作,除了是為前衛藝術立法,也是透過兩者建立美學術語, 相互對質、進行表達實驗,這樣的實踐在〈否定辯證法〉(Negative Dialektik)中顯 示:「唯有(格言並置)光彩奪目的句子之匯聚,以圍繞或從外面介入之方式,鋪 陳被概念所刪除掉的部分,這種論述之表現力,勢必超過概念所想要表述但卻達 不到的。」(Adorno 1972:131)模擬語言與溝通語言的交雜衍生即前衛藝術的「去 美感化」(désesthétisation)表現,是論述者對語言、文化和歷史的判離,也是一種 面對前衛作品的基礎態勢。異種術語群主要對應於作品自身的概念表現、及其所 連結的社會文化結構參照而採用,它的目的有二:一為將作品在文化社會中置標 的位置;另一為建立讓論述在多種面向之間往返交錯。就這部分而言,是對阿多 諾面對前衛作品生產論述的呼應,亦即對於深嵌於社會變動中的前衛藝術,其姿 態總是不斷叫喚過去、批判溝通當下與過去。而這樣的運動狀態,亦是本研究以 星叢文體評論網路前衛作品樣貌的平行表現。

五、結果與討論

(16)

15 以不同的網路前衛作品、異質美學術語群交互對照詮釋,為的是模擬交纏在媒 材、技術與概念中的表達堆,它們因作品而異、卻又同時貫穿疊置,每一件網路 前衛作品同時包藏著數種概念、各自表述。異質異種的術語系譜評論在此,僅做 為逼近網路前衛作品的一種跳躍式的運動狀態,透過星叢式的語言佈局交互作 用,但語言本身仍具有可逆性,它或許只模擬了作品表達自身的部分外貌,亦像 是另類的網路生態考古,但無論如何斷裂離散、晃動模糊,皆試圖在朝向網路前 衛作品某種自治存在、且相異於其他媒體美學的實驗路徑中開展邁進。阿多諾於 〈否定辯證法〉(Negative Dialectics, 2000)中,針對星叢文體指出「它存在是因為 其並非從一般性概念所覆蓋的那種按步就班的發展程序而形成概念。相反地,是 概念進入星叢體。星叢體讓客體因分類規格化而被忽略的某部分具體顯現、明晰 透亮。星叢體以語言開展。語言在此不僅單純地作為感知之功能性、亦是本質語 言化與形式再現,同時拒絕定義概念。2 」對阿多諾而言,拒絕個別與普遍統一 的邏輯推演,為的是彰顯評論體對待作品的殊異反應,以解域化、解中心思想對 應前衛作品的藝術現象,同時切斷現實與同一性概念的控制。這樣的激進性格, 是所有前衛作品的基本姿態,無論其發生於網路(online)或者離線(offline)生活中, 然網路藝術中的前衛作品,因其殊異的質性,與星叢體不謀而合遙相呼應,更能 擺脫線性思考、編年敘事以及巨型網絡的跨域的時間、場域限制,其本質上就是 跨域跨界的媒體,不指向任何特定的地域國籍,亦不定標於單一身份主體,越過 同一性、系統性的理性中心主義操作模式,與現實社會實況連結,這也是本研究 作品樣本擷取多樣藝術家、結合三種異質術語論述場域,與網路前衛作品概念進 行和解模擬的主要緣由。網路除了作為一個有效的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社會 機制面向。網路藝術家致力的程式運作與視覺審美設計,在藝術創作裡是必然,

2 Theodor W. Adorno. 2000. Negative Dialectics. E.B. Ashton Trans. pp. 162. Reprinted in paperback

in 1990,1996, 2000 by Routledge, 2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OX14 4RN。原文” It survives because there is no step-by-step progression from the concepts to a more general cover concept. Instead, the concepts enter into a constellation. The constellation illuminates the specific side of the object, the side which to classifying procedure is either a matter of indifference or a burden. The model for this is the conduct of language. Language offers no mere system of signs for cognitive functions. Where it appears essentially as a language, where it becomes a form of representation, it will not define its concepts.”  

(17)

16 卻非必要條件。部分藝術家們透過網路媒體作為藝術作品的「傳輸與發佈」管道, 這樣的做法容易讓我們混淆,事實是,網路的發展已經遠超出這些行為所能呈現 的意涵。這些隱藏於工具技術底下的議題、美學、哲學思考,甚至是對網路媒體 自身進行批判質疑的動作,都是藝術家進行網路媒體程式解密、不可視可視化、 異質讀寫的努力,同時也是本文書寫的核心關懷,試圖藉由提取此場域中前衛批 判作品的美學語言,與網路媒體對質。儘管,評論在此以阿多諾的星叢文體進行 平行體例,但這並非模仿或者重複,而是實現星叢與網路前衛運動聯結潛力之文 例,這些分析評論企圖以星叢佈署勾勒網路美學。「主體創造星叢體脈絡讓客體 的精神實質成為可閱讀的對象。星叢體透過語言轉換,將已被主體裝組的概念轉 換成客觀性,[...]它不是單純的概念固定物。而是透過群聚、環繞著中心概念展 開。它試圖表達概念之所欲,而非以界定概念終結。3 」本文致力的網路前衛運 動美學概念,通過阿多諾星叢文體被實踐,讓此媒體自身的獨特性得以強化或擴 散,並能在論述中模擬讀寫出來,必須再次強調的是,文章論述之目的是以星叢 體作為論述方法建構網路前衛作品美學,而非僅透過阿多諾星叢視角論述作品, 而此書寫過程並非是將某種美學哲思強行輸入置於另一領域,進行無論是預設或 後設的對照或詮釋,而是於評論過程中逼近生成網路藝術發展中,獨行且難以定 向置標的前衛美學姿態。 將台灣的網路創作獨立為一論述,不併入本研究主要生產的網路前衛美學,基於 兩點考量:台灣自身的網路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創作發展條件等,皆與國外相 異,在此傾向視自身為某種仍在形成中的脈絡主體,與國外網路創作發展對照, 從而建立自身獨特的語言樣貌;另一為整理研究樣本後發現,若以前文所定義之

3 Ibid., pp. 165-166。原文” The subjectively created contex-the"constellation"-becomes readable as

sign of an objectivity: of the spiritual substance. What resembles writing in such constellations is the conversion into objectivity, by way of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subjectively thought and

assembled.[...] They are not mere conceptual fixations. Rather, by gathering concepts round the central one that is sought, they attempt to express what that concept aims at, not to circumscribe it to operative ends.”  

(18)

17 網路前衛作品質性判斷,國內的網路創作大體以互動媒體藝術、網路裝置呈現, 概念議題上,亦較少直接衝撞社會體制的前衛作品,然在自由軟體創作社群區塊 表現,可具體地做為網路前衛運動的一環。基於上述緣由,台灣部分的網路藝術 討論並非以前衛藝術為前提進行分析,而是先將台灣自身的網路創作環境之發展 脈絡,做大面向的基礎探勘,在此軸線上,會對應國外同時期的發展;接續檢視 收集的研究樣本,整理出技術形式、概念議題之共相語言進行論述,此部分仍舊 會對照前文關於網路藝術、互動媒體藝術的質性判別,此動作的意義是,分析理 解國內藝術環境對於此兩者質性之差異認知。或許就某種層面而言,嚴格區分網 路藝術與互動藝術差異並非絕對必要,但若能在此差異上,開啟另一種觀察的視 角,並將此脈絡清晰化,或許能提供相關研究者一個參照的觀點。

參考文獻

陳瑞文。2010。阿多諾美 學論:雙重的政 治。台北市:五南。 陳瑞文。2010。阿多諾美 學論:評論、模 擬與非同一性。台北縣:左岸。 吳俊業。科技本質的探問與回應─晚期海德 格科技觀的現象學解讀。2006 年台 灣哲學學會「主體與實踐」研討會議,2006年11月18日。台灣哲學學會。 Certeau, Michel de.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 1958. Essay Définitions.

http://library.nothingness.org/articles/SI/fr/display/48 (16 Jan, 2011) Josh Bricker. http://josh-bricker.com/home.html (18 Apr, 2011)

Lawrence Lessig. 2008.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19)

18

Internval. http://www.international-festival.org/node/28702 (18 Apr, 2011) Raoul Vaneigem.1981. Traité de savoir-vivre à l'usage des jeunes générations.

Éditions Gallimard.

Richard Barbrook.2007. THE::CYBER.COM/MUNIST::MANIFESTO.

http://www.imaginaryfutures.net/2007/04/18/by-richard-barbrook/ (09 Jan, 2011) Roland Barthes. 1997. S/Z. Translated by Richard Miller. New York: Wiley-

Blackwell Press.

Spaink., K. 1997. Prix Ars Electronica 1997-net Jury statement.

http://90.146.8.18/en/archives/prix_archive/prixJuryStatement.asp?iProjectID=2562 (09 Jan, 2011)

Scott Lash. 2002. Critique of Information. London:Thousand Oaks, Calif.,SAGE. Theodor W. Adorno. 1997. Aesthetic Theory. Translated by Robert Hullot-Kentor.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Theodor W. Adorno. 2000.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lated by E.B. Ashton. Abingdon, Oxon : Reprinted in paperback in 1990,1996, 2000 by Routledge, 2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OX14 4RN

計畫成果自評

原始計畫中初步以阿多諾美學為論述建構主要研究理論,或者說,透過研究樣本 的分析詮釋,建構出阿多諾式的網路前衛美學論述。在一年多的研究中,生產出 三篇論文,〈網路前衛運動:朝向星叢體的美學語言〉、〈多重延身:台灣網路藝 術置標〉與〈多源序列主體:網路混生文化中的解碼與解域化〉。其中「網路前 衛運動:朝向星叢體的美學語言〉投稿TSSCI期刊〈藝術評論〉將於2012年刊出, 〈 多 源 序 列 主 體 :網 路 混 生文 化 中的 解 碼 與 解域 化 〉發 表 於 西班 牙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mage」研討會,另〈從Fluxus初探網路藝術之前衛

(20)

19 性格〉專文,則發表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脈波壹「身體‧ 性別‧ 科技」數位 藝術展〉。就計劃目的而言,上述論文提供了幾項學術參考:第一為整合國內網 路藝術創作之脈絡質性,獨立論述出完整的台灣網路藝術美學;第二為建構出網 路前衛作品美學評論,以跨域解域的異質書寫,呈現黏貼於作品自身的語言模 擬,開啟網路前衛美學之首要討論;第三為從前衛美學理論切入分子生物議題的 研究視野,企圖在這樣的多態場域中,交鋒出實驗性、創造性的評論語言,生成 「評論作為創作」的一種新途徑與可能。上述三者,除了提供網路藝術研究區塊 豐富的作品評論外,在國內皆是首次以此為專題的研究論文,儘管可參照的文獻 資料稀缺,但無論是歷史線性的作品文本,或者放射性的評論書寫,都給出了社 會文化、哲學美學、科技媒體、甚至分子生物學之間交互流動的議題討論。就計 畫時程而言,一年餘完成四項研究重點,在文獻探究部分即耗去多數時間,因此 在構思概念撰寫論文、修定發表之期刊論文的時間上較緊迫,因此在計畫時間結 束時,僅正式出版一篇期刊論文,餘則仍在修訂、審核中。美學論述之建構不僅 需要大量的史料文獻參照,原文論述鑽研,同時也須具備充足的概念創造過程, 網路藝術美學在此計畫發動了初步的前衛語言實踐,是值得繼續投注心力的研究 領域,期望研究成果不僅給出相關學術參考,亦能在計劃結束後接續進行更深 化、多態異質性的論述研究。

(21)

20

附錄 TSSCI期刊 藝術評論21期

網路前衛運動

朝向星叢體的美學語言

林欣怡、賴雯淑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博士生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副教授

摘要

本文以阿多諾美學理論中的「星叢文體」做為論述方法探討網路前衛作品。第一 部分透過網路作品的溝通語言與模擬語言,建立術語群,此術語群由網路技術、 阿多諾美學、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生物學中提取。第二部分以異種術語群建構網 路前衛作品的生態系譜,透過多重視點的文本結構,進行跨域性的術語交鋒,同 時連結網路文化、網路社會與技術環境結構,交互指涉出網路前衛美學樣態。藉 由兩種相似但異質的語言介面、檔案系譜,相互折射各自的發展狀態,而此雙重 星叢團塊支撐出的美學思考,是朝向網路前衛運動「反同一性」要求下的衍生論 述。

(22)

21

關鍵詞:網路藝術、阿多諾、美學理論、前衛、星叢

Avant-Garde.net:

Aesthetic Language toward Cons tellation

Hsin-I Li n, Wen- Shu Lai

Doctoral student.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avant-garde net.art work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ellation theory of Adorno. The first section examines and clarifies the communicative and mimetic language of net.art to establish this avant-garde

networks’ heterogeneous terminology. The heterogeneous terminology is abstracted from the essence of cyber subculture, net technology,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 addition, the heterogeneous terminology constructs the genealogy of the avant-garde net.art movement. The second section criticizes avant- garde net.art work via the concept of heterogeneous terminology in terms of this genealogy. The genealogy which reflects the aesthetic vision of avant-garde net.art is then analyzed, including how the heterogeneous language and genealogy engaged in this analysis have become an aesthetic languag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imilar but not entirely identical forms of net.art can be drawn from constellation aesthetic thinking to formulate an aesthetic language of avant-garde net.art. Additionally, in formulating a constellation aesthetic of avant-garde net.art linked to genealogy, an ideology of anti-identity is elaborated.

(23)

22

一、前言

本文以「星叢式美學語言」命題,做為理解網路前衛作品之批評論述,為的是提 取阿多諾美學理論中星叢文體的論述方式之有效性,阿多諾於〈美學理論〉中指 出「藝術拒絕被定義,因為它是不斷發生歷史變化的星叢(Adorno, 1997:2)」、「沒 有一個孤立的概念能把握住藝術的概念(Adorno, 1997:352) 4 」,做為一個論述者, 阿多諾主張的前衛作品論述的有效性取決於摒除過去的文化習性,因「唯有打破 與作品之內在聯繫的約定,作品之精神才得以顯現5 。」〈美學理論〉一書由各式 片段組合文體,每一片段亦各自闡述著自身的論點,自為一世界,以星叢、多點 多態式論述的視點操作,指向一個絕對的評論要求:瓦解概念中心化;而這,也 是前衛作品的核心所在,以作品精神攻擊、質疑、批判社會體制、形構非思 (non-pensée)6 空間,進而達至難以界定、脫離專斷獨一的中心邏輯化思想。評論 本身對阿多諾而言,可說是其所論述之前衛作品的另一雙身,評論文字自身就必 須具備著前衛藝術的精神、姿態。關於星叢式的評論文體,陳瑞文曾做以下特色 分析:「聲音邏輯、星叢、格言式句子、晶體、運動狀態與瓦解概念、同語反覆、 無法翻譯的文體、晦澀、多點批判、理論書寫風格重疊、系譜史觀。7 」這些特 質本身正是一個星叢式的概念堆,彼此之間相互辯證、重覆對質,以拉出一條獨 特的、敞開性的美學視野。本文試圖建構的,便是阿多諾美學理論式的網路前衛

4 Theodor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Robert Hullot-Kentor trans.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7), 2. 原文”The concept of art is located in a historically changing constellation of elements; it refuses definition.”, ”No isolated particular category fully conceives the idea of art.”, 352.  

5 陳瑞文,阿多諾美學論:雙重的政治(台北市:五南,2010),147。  

6 傅柯於〈詞與物〉中提出,相對於笛卡兒我思(Cogito)的非思(Impensé, non-pensée, in-cogito)概

念,「non-pensée, méconnaissance première, elles ne soient pas pensées」,意指尚未被思考的思考, 某種域外思想(la pensee du dehors),介於說與已說之間、是又不是的動態相遇。對阿多諾而言, 星叢體即為非思的實踐,是思想的拒絕服從和矛盾撤離;對德勒茲而言,非思是一種運動中的思 想,自我中的他者,達到真正自由反抗的新思維方式。  

(24)

23 作品評論,亦即,並非透過阿多諾美學論述去闡釋網路前衛作品,而是視此美學 理論為「論述方法」與「研究架構」,在這樣的前提下,生產論述一篇網路前衛 運動之文字雙身。阿多諾亦指陳評論文字「是一種綜合性徵候,是動態自身、高 度中介導體,藝術藉此與思想和解,據此,星叢概念並非現象學家所言的本源直 觀、導引藝術的具體概念。8 」換言之,本文評論文字生成的觀點結構及書寫語 態自身,恰是一種前衛的論述場域與運動狀態,於多重視角和異質理論、網路用 語中與作品相互對質共生,它必須策略性地使用傳統美學語言做為概念介質,避 開同一性、明確立論及思想的直接傳達,形構多面擴張的思維以瓦解固態概念模 式。此種晃動脫序,於運動中不斷生成,甚至相互對質的多態性評論語言,正是 前衛作品企圖逃離觀念的捕獲,以不斷否定自身,朝向對抗同一性的運動狀態, 揭露重新追捕真正的藝術主體性格,也是本文以阿多諾星叢文體進行網路前衛作 品評論,企圖生成作品/論述雙重運動狀態的主要緣由。 若干年來,「互動」常做為討論網路作品的關鍵詞,或納入互動媒體藝術一併處 理討論,國內外目前談論網路藝術的文獻資料,普遍集中於網路藝術的進程發 展、特質歸納分析及其與網路社會文化的論述塑造,而以網路美學論述仍舊潛藏 於作品中,尚未被具體化。鑑於此,本文首先將分析1995至2010年間,網路藝術 質性脈絡、基本定義、與互動藝術殊異之處作為首要步驟,將之獨立為一論述場 域,接續在此場域中,觀察檢視網路作品的作品問題性,以從眾多網路作品中 提取前衛作品特有的質性軸線,本文將就網路作品之外貌現象觀察,描述研究樣 本之作品問題性,這些作品問題性的語言描述,是避開作品因物化進入「同一性」 的溝通,亦為進入前衛作品美學論述之重要工作。換言之,檢視網路藝術作品中 的共同語言,進一步分析整理出網路前衛作品來進行美學論述。此問題性由網路 之溝通語言9 組構,開展為一獨立系譜,這些術語群跨域日常生活批判理論(critique 8 同註1,p.352   9 本文使用的溝通語言指複製社會的共同記憶,眾人習慣使用的語言。  

(25)

24

theory of everyday life),同時放射連結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試著透過相 異領域的術語群,交疊衝撞出新的網路模擬語言,描摹逼近網路前衛作品於網路 主體中如生化有機體般的存在,不斷地於網路中激活自身,同時向社會發出信 息。此獨立系譜便是在上述前提下生成為獨立於網路藝術創作中的網路前衛運 動,對於一個新生成的藝術形式而言,這是某種仍在形成、擴散、聚合的運動, 尚未被論述,亦尚未被指認;對一個能夠無限重組更新、不斷變動解構的網路媒 體而言,以星叢式術語群文體做為論述方法,即是阿多諾美學理論所成就的:透 過形象自身之模擬,指認前衛作品主體性,且必須同時結合作品、理論與書寫風 格的藝術視野。這毋寧是一種實驗與冒險,然也因此得以模擬網路前衛作品所欲 的前衛精神,而此語言表現自身,即包藏著「朝向前衛」、製造運動狀態的渴望。

二、網路前衛作 品本質分析

正由於「互動」為網路最基礎的技術本質,多數網路作品及評論莫不據此開展其 理念架構與創作行為,觀者經驗的建構則成為檢視作品文本重要的判斷,也緊扣 著作品自身的完成與詮釋,也因此部分評論或分類,將網路藝術歸至「互動媒體 藝術」中,這或許是因為網路做為一個概念載體,最常被詬病的便是其幾乎可說 是「唯一」的技術互動行為:「點擊」(Click)。「互動媒體藝術」視網路平台為媒 介選項之一,而非全部,互動藝術的技術介面不僅應用於網路、電腦,還擴及各 式機械動力裝置。網路藝術則與此不同,即便關於網路藝術的定義不一,但皆同 意網路藝術是一種僅能透過網路媒體來體驗的藝術形式,是僅針對網路所創作、 展演的作品。本章節將試從網路藝術的基本定義、質性脈絡與互動媒體藝術進行 區隔,此動作的意義是清晰界定網路自身的獨立性,並在此獨立性格中,提取網 路前衛運動中其作品的特徵,回應阿多諾所言前衛作品之妥協的外貌、不妥協的 精神。

(26)

25

2.1. Art on Net 或者net.art

正式的網路藝術英文寫法「net.art」,主要指1994年一群使用網路媒體創作的藝術 家,包括甫克‧寇席克(Vuk Ćosi )、Jodi.org、艾力克斯‧薛根(Alexei Shulgin)、 歐俐亞‧李亞琳娜(Olia Lialina)、海斯‧邦丁(Heath Bunting)等。另外,幾位重要 藝評兼藝術家提爾曼‧鮑姆加迪爾(Tilman Baumgärtel)、約瑟芬‧波斯瑪(Josephine Bosma)、漢斯‧迪亞特(Hans Dieter Huber)等皆以類似的創作手法生產網路作品, 並以網路前衛運動姿態撰文推動,在網路藝術發展初期,「net.art」指涉的是發生 於網路上的前衛運動。另一參照說法為甫克‧寇席克與艾力克斯‧薛根電子郵件 往返時,因電腦錯誤語碼顯示「net.art」一詞,自此「net.art」成為網路藝術之代 名詞。由於在網路位址的使用上,皆以「‧」進行單字區隔,「net.art」兩字母中 不可或缺的點即意味著「網路」媒體於此創作中的必要性,且同時揭露其於藝術 史的獨特位址。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於1995年正式將網路創作納入徵件項目,以 「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作為類項名稱。這或許是官辦競賽面對正在形 成的藝術創作常見的保守處理方式 -- 將「媒材」自身‧‧做為內容‧‧範疇10 ,然也同 樣模糊、提示了大眾對網路自身作為此類創作普遍的必然質疑:「Art on Net」(藝 術上網)或者「net.art」(網路藝術)? 即便如此,1995年部分的獲獎作品仍舊勾勒 了網路藝術的主要關注方向,這些面向不僅折射出當時網路藝術的基礎體質,也 預示了日後「net.art」關注的議題,如社群、爭議性、集體共構等。1997年,「World Wide Web」更名為「.net」,並製定出網路藝術參考準則:程式語法、結構、公共 服務與網路意識、合作共構、公眾服務、開放性11 。「.net」一詞自身其實便包含 10 這裡所指的網路媒體自身做為內容,意味著網路的特質是上網互動,便以此決定此媒材的創 作思維內容,而不是透過此特質,辯證上網互動所掌握的整體意識、相異於其他媒體的結構組態。  

11 Spaink., K. 1997.Prix Ars Electronica 1997-net Jury statement.

http://90.146.8.18/en/archives/prix_archive/prixJuryStatement.asp?iProjectID=2562 (9 Jan, 2011) These standards include: 1. Use of technology 2. Grammar 3. Structure 4. Public Service 5. Net-awareness or self-reflection 6. Cooperation 7. Community and identity 8. Openness.  

(27)

26

著諸多可能,似乎在點之前加上任何字句皆有可能視之為網路藝術,這意味著某 種「連結性」(Connectivity),但同時也如同「World Wide Web」一般,因全然開 放而冒著「Art on Net」的危險。2001年「.net」演進為「網路體」(Net Version),「Version」 是一種譯文譯本、描述說法、變化形式、變體以及版本的多義複合詞,不僅體現 了網路語言特有的非線性、多向文本、意義叢集等美學意涵,同時也將自身與其 它數位媒體完全獨立出來,自成一格,亦排除了「Art on Net」的干擾,精準地迻 譯了網路此新品種媒體。2004年,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增設「數位社群」(Digital Communities)項目至今,此舉反映了網路媒體於社會結構中的具體量感,已成為 一種介入社會結構的重要平臺,網路迅速匯集群眾意識的特性,不再只是服務藝 術「集體合作」、「作者權轉移」等基本特質,它同時也是對社會發動改革、進行 發聲的載體。2007年IBM員工透過第二人生(Second Life)多人連線網路遊戲媒體達 成罷工訴求,同年「網路體」進化為「混種藝術」(Hybrid Art),網路媒體自此進 入麥克魯漢媒體四大律的「轉化」(reverse)階段,亦即鮑爾定所言之「突變臨界」 (break boundary),在此臨界點上系統突變,以混種的形式,將「某一文化的情境 與另一文化進行調整改造」,成為一種更具創造性的媒體。自1994至2010年,無 論網路藝術在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徵件類項中名稱如何演化,它一直與 互動藝 術(Interactive Art)、媒體藝術 (Media Art)各自分項獨立、具體對待。而此16年中 四次的名詞更迭,不僅顯示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面對網路藝術創作的思考理解,亦 折射了此媒體與大環境社會結構的緊密連結,以及自身不連續、不可測、難以度 量的活躍質性。 以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徵件類項作參照,除了透過最具指標性的科技數位媒體大 展作為探測基點,簡要勾勒「net.art」於當代藝術中的發展演化,也試著據此說 明網路藝術於當代社會結構中的位址,以及如何折射網路環境發展的脈絡。無疑 地,這些不同時期的名詞皆代表了藝術體系(藝術家、藝評等)面對網路近十年因 疾速擴張演化,擷取提煉出關於網路藝術創作的多重面貌,本文無意以建構藝術

(28)

27 史身分蓋棺定義之,畢竟站在歷史視角宏觀,它應該還在「妾身未明」的處境中; 但若以1994年起始至今網路藝術發展16年的光譜上微察,2001至2006年可說是其 最成熟多樣、被獨立具體看待的時期,即便「net.art」是普羅大眾熟知慣用的名 詞,但「網路體」更能體現網路藝術的獨特樣貌,它不僅說明界定了網路藝術「只 能發生在網路上」之基本原則,亦標示了自身與其他媒體本質上的差異。

2.2. 網路基因

「互動」為描述網路藝術最常見的動名詞,亦是以互動為根本的媒體,這或許是 因為其單一卻強烈的物理技術操作:點擊(click)。此動作連結(link)了個體/集體、 知覺/意識、生理/物理、工具/自然、科技/美學等二元介面,同時亦透過鍵入(key in)行為進行反饋、表達、涉及、在場、入侵、解構等交互作用,共時性地敞開更 多元向度的混合場域。在此全然開放的場域中,使用者可自由地增加刪除 (Enter/Delete)、入場退場(Online/Offline),甚或進行破壞解體重建(Hacking/ Reboot System)的動作,所有這些意識知覺資訊交流,僅決定於一簡單的生理動作,此動 作不僅是包藏著創作者之概念程式碼、引介使用者涉入之驅力、作品自身工程結 構,亦給予使用者一個主客體自由回返的雙向路徑,它並無意建立一個穩定的系 統與邏輯程式,相反的,網路自身最核心根本的DNA即是徹底的自由,任何語言、 文本、影像、資訊一但進入網路,立刻成為可供破解、自由提取的開放原始碼, 差別只在於使用者的工具技術、破解能力、道德操守的強弱,此核心基因足以與 互動藝術、媒體藝術區隔開來。互動媒體藝術雖同樣是以程式語言、硬體軟體作 為概念之載體,邀請使用者介入之介面,然所有的互動媒體藝術貌似「歡迎」集 體共構介入、卻不允許使用者進行反動與解構。換言之,互動媒體藝術仍舊是以 強勢主體姿態呈現,使用者/客體僅是某種資料生成者(data generator)、資料輸入、 隨機參數與程式啟動員(Program Starter),所有的「互動」行為無不是協同服務藝 術家概念之衍生、是一條裝填(filling)、補完(complément)的單向路徑,而此路徑

(29)

28 上唯一可攜帶的使用者自由夾帶檔,是「隨機」(Random)程式指令,此「半自由」 指令由主體(藝術家)提供,為的是讓所有使用者行為返至(return)藝術家自身概念 終端主體,在此「互動」並未解構作者權與文本自身,而是增值執行、參與介入, 卻不提供反向進攻、再生重製的可能。

2.3. 可寫文本、可讀 文本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於〈S/Z〉一書中,曾以「反通訊」(contrecommunication) 一詞闡釋含蓄意指(connotation),此為一種對應直接意指(dénotation)的複數文、次 生意義。含蓄意指確保了意義的播散(dissémination) ,同時施放複義(plural)以敗 壞通訊的純粹度,是「蓄意發出噪音,精心設局,將噪音引入作者和讀者的虛擬 對話內(Barthes, 1991:5-6)」;直接意指則「不是原初意義,而是裝出這副模樣 .. 既確立閱讀,又終止閱讀,僅為高級神話而已(Barthes, 1991:9) 12 。」這兩者分別 指向兩種概念:「引人寫作之文」(le scriptible)、「引人閱讀之文」(le lisible)。在此 以巴特對於能「引人寫作之文」作為網路媒體之比喻,巴特認為此種文體從不終 止,每一個交織而成的路徑都是可再實踐生產的通道(retour),勾引此實踐的程式 碼先由作家生產本文,引動讀者依循它寫出自身的文本來,而此勾引驅力,便是 「引人寫作之文」本文價值所在,它包含了文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物主和顧客、 作者和讀者精密的、動態性的契約關係,誘使讀者與物件交感;全然地體味能指 (signifier)狂喜、寫作的快感以及生產之欲。 引人寫作之文是永恆的此時此刻,超脫於所有慣性疊組語言之外 是 寫作自身,遊戲流竄於已被跳脫被切割、塞堵、雕琢、因而減損導入 口的功能世界之外,形塑為某種奇特的符號系統(意識形態,種屬,評 論) ,是某種全然開放的網絡,無止盡的語言文本,此理想文本中的

(30)

29 網絡龐雜且交互作用,無等級區分,是能指星系而非結構,無始可逆, 多向入孔,沒有單一主體權,盡眼所及多孔向的各式符碼(codes) 流通 繁生,無法定義釐清(定義在此從來不是最高準則,除非擲骰子隨機決 定),意義系統可代替此絕對複數文本,但此系統數量及語言無止無 盡。(Roland Barthes 1991:5-6) 13 這一段判別「引人寫作之文」之解釋,幾可視為網路媒體之同義存在,亦如同1960 年Ted Nelson的〈仙那度計畫〉(Project Xanadu),所有網頁上的資訊皆可自由引用、 拼貼重組,也可在無須經過原作者的同意下將任何人的評論摻雜揉合、增殖演 異。在這樣的一個文體中,含蓄意指充塞所有內在互涉符碼,堆疊套嵌、層層增 生,「每一個含蓄意指皆是某一符碼的起點(Barthes 1991:8)。」超文字、互文性、 非線性、拼合、遊戲、去中心、多元交涉、多聲複義、遊牧思想等,不僅是網路 本質本體,亦同為巴特理想中的可讀寫文本。直接意指則是一種已定位的結構、 純正的語言體,它並不創造,只反映作者的意識形態,引人閱讀(le lisible)但卻是 單數單向的意識折射收納,是一種完全封閉的客體模式。這樣的區分亦可類比至 羅倫‧萊席格(Lawrence Lessig)曾於其著作〈混製〉(Remix)「讀寫與唯讀文化」(RW Culture Versus RO Culture)章節中,以兩種光碟片格式為喻,討論「Read/Write」(讀 寫/可複寫文化,簡稱RW)與「Read/Only」(唯讀文化,簡稱RO)之異同

(Lessig,2008:28)14

。作為Creative Commons(簡稱CC,台灣譯為「創用CC」)運動的

13 Ibid, pp 5-6. 參照原文”The writerly text is a perpetual present, upon which no consequent language

(which would inevitably make it past) can be superimposed; the writerly text is ourselves writing, before the infinite play of the world (the world as function) is traversed, intersected, stopped, plasticized by some singular system (Ideology, Genus, Criticism) which reduces the plurality of entrances, the opening of networks, the infinity of languages…In this ideal text, the networks are many and interact, without any one of them being able to surpass the rest; this text is a galaxy of signifiers, not a structure of signifieds; it has no beginning; it is reversible; we gain access to it by several entrances, none of which can be authoritatively declared to be the main one; the codes it mobilizes extend as far as the eye can reach, they are indeterminable (meaning here is never subject to a principle of determination, unless by throwing dice); the systems of meaning can take over this absolutely plural text, but their number is never closed, based as it is on the infinity of language.”  

14 RW Culture為可透過原創作文本進行重製、再創之文化,RO Culture則如同唯讀光碟限制觀者

僅能閱讀、讀取文本。參照Lawrence Lessig. 2008.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31)

30 發起人與推廣者,羅倫‧萊席格強調著作權已將原本應屬「創造文化」(creative culture)的文化型態,轉化成「許可文化」(permissions culture),前者如同RW光碟 格式,使用者不僅可閱讀資料,同時可進一步成為可衍生、創製、重複寫入的生 產/創造者;後者則賦予著作權人排他性的「出版」權利,甚至要求任何作品複 本以及衍生著作都可行使其排他控制權,RO的潛在意義是,將大眾預設定義為 單一向度與質性的「消費者」,在面對任一著作或作品前,只能享有(使用)與「商 品(而非創作)」等值的內容。唯讀文化因著作權行使,給與創作者寬廣的保護, 同時也扼殺了自由創造文化之可能。

2.4. 封閉客體 、開放客體

上述兩種概念,皆在導引一個重要的區隔節點:網路藝術異於互動媒體藝術。而 此節點位址核心概念即前文所述之網路基因「free」,自由、開放、無向度、無政 府、無確定性、無物質、無中心、沒有終極、無限延伸。所有的路徑通道各自敞 開,而這僅是網路體質的存在特質,創作者以網路作為概念載體進行創作的同 時,其攜帶的並非互動藝術程式碼之「隨機」,而是網路基因「free」。前者為控 制使用者執行編碼的程式位元、以引人閱讀、唯讀之姿,完成創作者的邏輯程式 系統;後者則因自身之自由基引動使用者進行任何複寫、解碼、入侵解構甚至冒 犯的動作,網路自身即是某種「引人寫作之文」之具體存在。此節提取網路藝術 之核心基因工程,為的是進行獨立、辨識之工作,當此基因深嵌於無論是「net.art」 或網路體中,其基本特質便與互動媒體藝術相異,必須各自對待,也因此本質上 之殊異,互動藝術作為一種引人閱讀、封閉式客體所攜帶的程式叢集、位元符號, 成為創作者概念服務之軟硬體。海德格曾指出「符號不只是設備,它們是特殊種 類的設備,可以讓渡(gives way)給某些其他東西,這個讓渡也引起我們對於設備 整體的注意(Heidegger, 1986: 79),就此意義而言,符號是立即可上手之物用來宣

(32)

31 示它自己的方式。15 」換句話說,而這些符號與設備即是創作者的顯示器具 (Zeigzeuge)( Heidegger, 1986: 78),以互動方式進行讓渡行為,使用者操作整體設 備的同時,顯現藝術概念之本質與存有。「海德格『工具論』預設的因果概念(原 因─效應)上溯於古典“aitia”(因)和“poiesis(做)”,並進而揭示,透過形塑質料 而將器物「帶領出來」的“poiesis”活動,其實就是一種解蔽(Entbergung/Disclosure) 開展的方式,並以此作為探求本質的前奏16 。」海德格認為藝術的本質為「存有 者的真理自行設置入作品」(das Sich- ins-Werk-Setzen der Wahrheit des Seienden), 無疑地,工具論對於操作行為與物自身的討論適切地與互動媒體藝術本質相應, 解蔽、揭露在此是透過精密的工具理性操作(程式語言、機具設置)進行,使用者 據此組構創作者的概念,進而理解設置入作品中的藝術真理。必須注意的是,無 論是概念真理、程式語言、反饋資料皆閉鎖(closure)於作品物件中,成為資訊位 元自體迴路循環的封閉客體,解蔽行為在此由另一客體(使用者)「互動」生產, 所謂「互動開放」、「集體共構」在此僅做為主體之補完、揭露,而非由客體自發 性地生產。正因為互動藝術強烈的物質性,甚至必須在特定場域(美術館等機構) 完成互動行為,其所形構的是某種單體循環的微型網絡,透過藝術家的程式操 控,完成概念唯讀,即便網路在互動藝術中作為混搭器具,就目的性而言,多為 快速擷取、收集訊息,成為資訊視覺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程式生產導控 結果的藝術客體。換句話說,阿多諾星叢文體跳躍斷裂、欠缺邏輯系統、瓦解中 心概念的美學核心,本質相抵,亦難以共同論述。 表一 net.art、Interactive Art質性區別(作者之分析與歸納整理)

net.art Interac tive Art

引人寫入之文 (le scriptable) 可閱讀之文 (le lisible)

15 Scott Lash. 2002. Critique of Informa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p.100  

16 吳俊業。科技本質的探問與回應─晚期海德格科技觀的現象學解讀。2006年台灣哲學學會「主

(33)

32

交互主體 (inter-subjectivity) 封閉客體 (closure opject)

互動作為多向主體連結混生行為 (interactive as multi-subjectivity)

互動行為做為概念解蔽 (interactive as concept disclosure) 多處出入口、雙向路徑

(Multi-access, two-way path)

單向回返路徑 (one-way path)

RW (可讀寫) RO (唯讀)

網路單一媒介→巨型網絡 (net as single media, marco net)

網路做為可混搭媒介→微型網絡 (net as mixed media, mirco net)

不確定性、不穩定性 可預測性 可破壞 不可破壞 自治性(autonomie) 物化(objectification)

2.5. 自治性

自治性(autonomie)是阿多諾美學理論面對前衛作品最重要的核心基礎,也是前衛 作品系譜形成之判準,它必須帶有對當代問題進行表態的否定性形象,以趨向物 化為手段,獨立存在於自身表現當中,同時向社會發動攻擊、衝撞體制。正由於 此種雙重矛盾的否定性格,讓自治性成為某種正在運動中的狀態,一種不斷擺動 的進程,它必須以「概念事物化」作為表現技術,同時保持難以被社會物化體系 收編的不妥協精神,因此,關於前衛作品的評論,亦必須以各種混搭語言包裹觀 點、多點切入,對應這樣的運動狀態。彼得柏格(Peter Bürger)在〈前衛藝術理論〉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1998:59-66)一書中指出,歐洲前衛運動可以定義為對資 產階級藝術地位的攻擊,然這種挑釁不能無止盡地重覆,否則將墮入成功即為失 敗的悖論中。其以杜象(Marcel Duchamp)的現成物(ready made)為例,說明一旦晾 瓶架被視為「作品」於美術館展出,挑釁就不再構成挑釁,而成為自身的反面, 亦即,前衛作品一旦進入藝術體系、經銷系統與個別收受的路徑中,便宣告失敗, 無法再傳達前衛作品否定批判社會的意圖,亦無法進行自身衝撞社會的表態。在 此,進入藝術體系的直接在場證明,便是「物 化」(réification)。阿多諾於〈文化

(34)

33 工業〉(Culture industry, 1991:40)書中論述,物化以「同一性」的名義壓制異質性, 在這個意義上,物化的思維就是同一性思維;而所謂同一性就是使不同的事物相 同,使異質的事物同質化,資本主義工業便是藉由物化對大眾進行意識型態的控 制。前衛作品的媒材語言、技術手法,直接間接地受到工業社會的新技術影響, 遠離大眾熟悉的結構秩序與狀態,它不斷地以新的物化技術批判舊傳統進行革命 解放,以去美感化、有罪、退化等手段保有作品因物化而可能產生的矛盾,遠離 社會、自治自為地存在。對阿多諾而言,前衛作品必須透過概念事物化對社會進 行表態,同時冒著物化的危險激進地對自身外貌造反,唯有這雙重否定矛盾地同 時並存,才構成前衛作品的自治性。 藝術史上重要的前衛運動福魯克薩斯(Fluxus)所致力的,是對資產階級的直接攻 擊,其否定的並非舊式的藝術風格,而是藝術成為資產階級的再現式客體,與生 活實踐毫無關聯,因此Fluxus試圖將藝術解放到日常生活中,不再進行作品物化/ 客體化的形式操作,而以即興、偶發、活動事件、觀念取代之,激發群眾介入。 就這一點而言,上網行為的偶然性與連結性、多種路徑與導航系統、網站混合不 同伺服器的影像,以及創建獨特形勢結集分散於世界各地的社群的意義本質上, 或可說明某種程度的卸除「藝術」現實系統框架,難以物化收編,自治自為地存 在。網路因具備此前衛技術外貌,在網路藝術發展初期,成為許多前衛藝術家積 極實驗探究、區隔於主流藝術結構的重要操作形式。然做為一種急速發展、大量 普遍的科技工具媒體,網路體原初的前衛技術外貌,不可避免地成為同一性徵 狀:集體共構、互動、連結快速。因此,網路前衛作品如何對此同一性徵狀表態? 如何藉作品概念否定、質疑此徵狀? 如何連結社會對社會批判表態? 是網路作 品構成自治性、朝向前衛非同一性的重要質素。

2.6. 小結

(35)

34 前述特質,除了做為與互動媒體藝術進行基本質性區別,宜各自視之,不能以重 疊視角之美學論述評論外,同時也試著據此演繹出網路前衛作品系譜,在研究的 網路作品研究樣本中,皆以表一所列之網路藝術基本質性做首要分類,亦即,作 品究竟是以網路做為媒介的互動媒體藝術? 還是具備引人寫入、交互多向主體、 不可預測、可解構破壞的網路藝術? 是傾向於引人閱讀、操作共構、可預測程式 結果的封閉客體? 還是連結巨型網路、多向多點出入口的開放結構? 接續更進一 步探究,作品概念是單向回返路徑、不可破壞的程式語言運算結果? 還是透過程 式語言傳輸概念,達至對抗瓦解網路科技自身、質疑科技理性,向社會結構、歷 史文化發動攻擊的網路前衛作品? 前衛藝術之「自治性」在此,為最終選定成為 網路前衛作品的主要判準,亦是第三章所論述之網路前衛作品構成系譜、美學術 語之樞紐。

三、異種術語、 生態系譜

阿多諾美學中的作品問題性出自對前衛作品外貌、媒材處理和美學態度的參與式 觀察,其所言的作品問題性主要從創作、技術、媒材、訴求、社會關聯、政治處 境和歷史認知引出,連結社會歷史與文化,進行對質與跨域辯證。阿多諾以溝通 語言與模擬語言所組成的術語群交互進行辯證,形構作品自身範疇,並與應用範 疇交互發生作用。關於術語,陳瑞文於〈阿多諾美學論〉中描述: 術語並不是用來詮釋,而是類似織布機的梭子功能,作為一種關係性 的串連。 .它時而指涉過去,時而關乎前衛作品,有時連結歷史、文 化和社會問題,有時涉及創作 它的角色游移在疆界與反疆界、固定 與敞開、意義與無意義之間,具有瓦解、定位、探詢、不定性和運動 狀態等各種功能。17 17 同註2,頁349。  

(36)

35 術語的使用是阿多諾美學論述的關鍵,以術語引出的系譜,支撐破碎、斷裂的星 叢文體,同時瓦解中心性概念、保存前衛作品的自治性,以活躍晃動的姿態使其 既不指向單一思維,也不涉入總體敘事。術語操作猶如前衛藝術對語言、文化、 歷史之判離,卻又夾帶著文化和歷史意識形態以做為崩離癱瘓社會文化的具體指 涉,於溝通信息、模擬外貌兩者中多向往返運作,相互折射,趨近指向前衛作品 的真實在場。本文之雙重術語群以「異種」為概念,進行多重視角、雜交配置的 異態書寫,其一為散佈在文化研究、網路社會學、網路技術行為及網路藝術評論、 美學論述中的語言堆,直接映射網路前衛的作品技術、形式表現,與其嵌入社會 中的位址;另一為非同一性、非藝術陳述的實驗性語言堆,以微生物學術語群做 為脫離同時交纏他律外貌的概念,調度出如有機體般,不斷變化運動的網路前衛 活體性。 表二 異種術語群(作者之 分析與歸納整理) net.art質 性 信息 文 化 / 溝通 語言 有機 生 態 / 模擬 語言 不確定性 傳播(disseminate)、網路病毒、感染(Infection)、 增殖(breed)、挪用(Parody)、複製、異質 (Décomposition) 超感染(Superinfection) 巨型網絡 多處出入口、 雙向路徑 資訊共用、社群、開放原始碼、自由軟體、 網路共產主義(cyber-communism)、禮物經濟、作 者權轉移(Authorship Shift)、賦權(Empowerment) 反密碼子(Anticodon) 引人寫入之文 可讀寫 可讀寫(RW)、Ctrl C、Ctrl V 異軌(détournement) 轉載體(Shuttle Vector) 可破壞、 不穩定性 入侵(hacking)、程式碼(code)、資訊安全、匿名 攻擊、癱瘓(crash)、解放、戰術(tactic) 噬菌體(Bacteriophage) 交互主體、互動 作為多向主體連 結混生行為 Hybrid、mashup、跨域 星叢(Constellation) 多源序列 (Multi-Source Sequence) 自治性 駭客、當機、無目的性、無功能性、揚棄、 反社會、去物質、否定、去美感化 退化(Degenerat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aper follows Mou T'zun-san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very concept of the one single mind embracing ignorance and dharma-nature simultaneously", the central. concept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whether adaptive penalty selection procedure proposed in Shen and Ye (2002) leads to a consistent model selector or just reduce the overfitting of

The writer is convinced that Seng-chao’s concept of the Saint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n activity which is, in a sense, similar to the basic nature of NG Yu-kwan’s concept of Pure

In this paper, we extended the entropy-like proximal algo- rithm proposed by Eggermont [12] for convex programming subject to nonnegative constraints and proposed a class of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new class of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the smoothing method for NCP introduced by Haddou and Maheux [18] using some family F of smoothing functions.

In summary,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family of smoothing functions and correct a flaw in an algorithm studied in [13], which is used to guarantee

In this paper, we illustrate a new concept regarding unitary elements defined on Lorentz cone, and establish some basic properties under the so-called unitary transformation associ-

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 by using the obtained second-order calculations and the recent results of [23],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s of full and tilt stability for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