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文學與藝術發展.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八章文學與藝術發展.pdf"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8章 文學

與藝術發展

(2)

清代的文藝

➢ 儒學/科舉

➢ 漢文學/詩文書畫

➢ 仕紳豪商的園林建築

➢ 傳統寺廟/廟會/戲曲

(3)
(4)
(5)

日治時期的文藝

• 漢文詩社,例如台中霧峰林家的櫟社

• 1920年代 台灣新文學運動—白話文學,例如賴和

• 1930年代後期,皇民文學

• 引進西洋美術,例如郭雪湖、林玉山、陳進等本土畫家

• 台灣新音樂與台語流行歌

(6)
(7)
(8)

日治繪畫:臺展三少年

林玉山

郭雪湖

(9)

戰後時期的文藝

• 1950年代 反共文學、懷鄉文學(外省人作家)

• 1960年代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國語歌曲、西洋歌曲、

健康寫實電影

• 1970年代 鄉土文學、校園民歌、雲門舞集、軍教片、

武俠片

• 1980年代 多元的文化、台灣新電影

(10)

1950年代 反共文學

姜貴,《旋風》 從一個大姓家族的衰微和沒落, 寫出那一時期的社會病態。而 此種病態,正是共產黨的溫床, 它由此鑽隙而出。這樣,你總 可以想像這裡邊都是些什麼角 色了:軍閥,官僚,土豪,劣 紳,妓女,土匪,墮落文士, 日本軍人和浪人,以及許許多 多雞鳴狗盜的小人物。他們與 共產黨直接間接的勾結,有意 無意的配合,有形無形的進攻, 這就危害了中華民國。

(11)
(12)
(13)

1970年代 鄉土文學

(14)
(15)

1980年代 台灣新電影

(16)

一、明清時代傳統文學

二、日治時期新舊文學的銜接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17)

配合課本

1

第1節 P.182

(一) 漢文學根植臺灣

一、明清時代傳統文學

• 學子教學及祭孔大典的場所 儒學 • 教授四書五經及八股文,成為地方的文教中心 書院 • 具備漢學啟蒙、族群教化與社會互助的功能, 奠定漢文學的基礎 社學、義學和 書房 鄭成功帶領軍民來臺延續反清復明的事業,知識分子人數倍增。清 代政府利用文教與科舉來籠絡士人,如開科取士提供保障名額,地 方官紳積極興學等

(18)

配合課本

1

第1節 P.183

一、明清時代傳統文學

(二) 詩文反映臺灣風土 1. 移墾社會的臺灣,文風不盛,文學作品多為中國宦遊文人所做,以 抒發個人情感理想、描述臺灣地方風土民情及社會現象為主。 2. 成立社學代表清朝對原住民族教化的開端;原住民族亦試圖利用科 舉功名,維持部落的利益與自主,「番秀才」們書寫詩文,寄託身 世之感及原漢差異,以解大賓的〈悲憤詩〉為代表。

(19)

配合課本 清治時期於臺灣各地平埔族村社 設有漢文教師,稱作「社師」, 教授平埔族兒童儒家基礎經典。

圖8.1.2 番社采風圖中的社學景象

P.182

(20)

配合課本

1

第1節 文人 介紹 沈光文 在目加溜灣(今臺南善化)設塾教學並成立文學性質的團體,所作詩文或思歸、或清傲、或困窘、或禪意 郁永河 (1645~?) 以親身經歷所見所聞,完成寫實著作裨海記遊 鄭用錫 (1788~1858)咸豐年間寫下勸和論,告誡臺灣百姓以和為貴,勿分類械鬥 陳肇興 (1831~?) 以詩文記錄其參與平定戴潮春事件的經過 吳子光 (1817~1883)描述臺灣樟腦的開採對原住民的影響 柯培元 (生卒年不詳) 來臺暫代噶瑪蘭通判時寫下熟番歌,紀錄原住民生活窘境 P.183

表8-1-1 明清臺灣采風文學作家

(21)

配合課本

1

第1節

日治

前期

1930

年代

日治

後期

1920

年代

保留漢文 融入新知 表現鄉土 皇民思想 P.184~185

二、日治時期新舊文學的銜接

在日本的殖民體制下,臺灣人意識逐漸形成,知識分子們在傳統與現 代化之間、漢文化與日本文化之間碰撞、激盪與融合,逐步構築出臺 灣文化的主體性。

(22)

配合課本

日治

前期

保留漢文

漢文詩社

➢ 臺北瀛社

➢ 臺中櫟社:霧峰林家

➢ 臺南南社:連橫

公學校設「漢文科」 以《漢文讀本》授課。 連橫《臺灣通史》 以紀傳體撰寫隋代到 臺灣民主國的歷史。 P.184

(23)

配合課本

⚫1920年代臺灣新文學運動隨著社會啟蒙思想興起,鼓勵臺

灣人使用

白話文

寫作,以利推廣西方現代化知識。

⚫1924年留學北京的

張我軍

要求拆除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

舊文學殿堂,因此引爆與舊文學代表連橫的

新舊文學論戰。

1920

年代

融入新知

P.184

(24)

配合課本 賴和〈赴會〉手稿 文中呈現 出近代鐵路樣貌。 車站 剪票口 張我軍 1924年在《臺灣民報》上發表文章, 猛烈批評臺灣傳統文學和舊文學代表連橫發生 論戰。

1920

年代

融入新知

P.184

(25)

配合課本 • 主張以臺語描寫臺灣事務的鄉土文學,開啟「臺灣 話文與鄉土文學論戰」 黃石輝 • 寫出臺灣各階層民眾的生活困境,如〈一桿稱仔〉 反映日警的粗暴 賴和 • 〈送報伕〉主張臺日工人對抗資本家 楊逵 • 以日文書寫,反映臺灣受殖民下的社會實況 呂赫若 ⚫ 1930年代總督府壓抑社會運動,臺灣新文學持續展現對鄉土的關懷。

1930

年代

表現鄉土

P.184~185

(26)

配合課本

楊逵(1905∼1985年)在作品《送報伕》(日文原文為《新 聞配達夫》)中主張臺日工人應團結對抗資本家。

(27)

配合課本

⚫皇民化運動下,漢文教授、報紙漢文欄都遭

禁止

⚫作品多圍繞在認同大東亞戰爭,如

周金波

以〈志願兵〉表

達親日思想。

日治

後期

皇民思想

周金波〈志願兵〉 表達對大東亞戰爭的認同 1937年廢除臺灣 報刊的漢文欄位 P.184~185

(28)

配合課本

⚫有以臺灣人在皇民化過程中認

同、掙扎的心路歷程作為題材,

吳濁流

的《亞細亞的孤兒》。

日治

後期

皇民思想

吳濁流作品《亞細亞的孤兒》:原名為《胡志 明》,1956年在日本出版時才改為現在的書名 P.184~185

(29)

配合課本

1

第1節

戰後

初期

1950~ 1960 年代

1970

年代

1950

年代

解嚴後

排日擁中 反共懷鄉 西方現代 主義 鄉土文學 多元開展 P.186~188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日本文化

在二戰後的臺灣社會依然餘波盪漾,脫節半個多世紀的

中華文化

捲土重來,

歐美文化

伴隨著美援與留學生大舉進入臺灣;

這三股文化潮流的啟發與衝擊,形成

臺灣文化的多樣性

圖8.1.4 戰後文學發展

(30)

配合課本

1

第1節 1948年臺灣文學論戰 P.186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一)排日擁中與反共懷鄉 排日擁中:二戰結束後政府積極「去日本化」,推動國語政策, 臺灣本土文人創作路徑受限,二二八事件更是重創本土菁英。 背景 臺灣與中國文化 認同衝突 主軸 如何建立臺灣新文學 結果 政治案件中本省籍與外省籍作家 均遭逮捕, 如楊逵、歌雷因文學 論爭內容涉及左翼思想,在戒嚴 與白色恐怖下,反共文學興起。

(31)

配合課本

1

第1節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一)排日擁中與反共懷鄉 P.186 • 《戒嚴令》讓臺灣人 失去言論、出版等自 由,且政府遷臺後積 極指導文化發展,推 動具反共色彩的文學 • 當時移民描述大陸原 鄉生活及抗戰經歷 反共懷鄉

(32)

配合課本

1

第1節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二)西方現代主義 P.187 • 1950年代起,《文星》、《現代文學》雜誌,積極引 進西方現代文學理論與作品,啟發新的文學風格。 背景 • 以反傳統、追尋自我的寫作風格與外省軍民流浪飄零 的情緒,重新定位臺灣的文學特質, 風格 • 白先勇、余光中 代表

(33)

配合課本

1

第1節 P.187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三)鄉土文學 • 1970年代的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臺灣 經濟型態與社會風氣急遽改變,以及外 交孤立的艱難處境 背景 • 文學不應與現實脫節,寫作焦點應放在 呈現多元社會的問題與面向 理念

(34)

補充資料

鍾肇政作品臺灣人三部曲

臺灣首部「大河小說」,描述日治時期一 個客家家族的發展,被視為第一部為臺灣 人尋找歷史定位的作品。

(35)

配合課本

1

第1節 P.188

三、戰後從單一到多元文學

(四)多元開展 • 1987年解嚴,臺灣文人重新展現創作的熱情,題材 從社會寫實到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背景 • 原住民文學、臺語文學、女性文學、同志文學,甚 至網路文學等,形塑臺灣文化的多樣性。 發展

(36)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37)

配合課本

2

第2節 P.189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一) 繪畫風雅

• 以花鳥四君子占大宗、人物居次;也有少數能 從不同角度觀賞臺灣山水的作品,如八景圖 題材 • 隨著土地開發、經濟發展與定居社會的形成, 十九世紀地主仕紳階層附庸風雅 背景 • 以中國文人畫為主流 風格

(38)

配合課本

圖8.2.1、圖8.2.2

P.189 林朝英竹葉體書法作 品:他擅長鵝群體行 草、竹葉體行楷,水 墨與雕刻亦有所長。 林覺作品〈歸漁圖〉: 他筆法灑脫奇妙,也 為廟宇及建築物作壁 畫,因而有「廟宇藝 術家」之稱。

(39)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P.189

(二) 園林宅邸

• 始於荷治時期的漢人富商巨賈,道咸 年間臺灣仕紳豪商競相興築中式園林 宅邸,以作交際場所及提升居住品質 起源 • 鄭用錫的北郭園、林占梅的潛園、臺 北板橋林本源園邸、臺中霧峰林家的 萊園、臺南吳園 代表

(40)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P.190

(三) 寺廟建築

• 隨商業發展,同鄉或同業祭拜守護神 需求,使建廟、修廟風氣盛 • 廟宇成民間藝術與文化寶庫 商業活動 • 仿閩南建築的造型,木結構屋脊曲線 如燕尾,稱燕尾脊 • 屋脊上下通常會安排人物或獸類的剪 黏泥塑或交趾陶等作品 外觀

(41)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P.190 • 木雕、陶藝、彩繪、書法等裝飾內容 均傳達視覺美學的藝術 • 反映臺灣人民趨吉避凶、教化世人、 表彰自我的人生觀 意義

(三) 寺廟建築

(42)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P.191 (四) 演歌說唱 傳統陣頭宋江陣 迎神 賽會 武館弟子組成陣頭表演傳統武術,具鎮煞避邪 功能,象徵民間尚武、保家衛鄉與結社風氣的 盛行 • 文館為練習音樂戲曲之地,當時以北管、南 管的表演為主 • 客家山歌為庶民山間勞動與社會生活創作, 口耳相傳世代傳唱 說唱

(43)

配合課本

2

第2節 1931年歌仔戲場景:常配合宗 教節慶搭棚演出。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P.191

(四) 演歌說唱

• 歌仔戲原為農民聚集唱曲子(唸歌 仔)的休閒娛樂,宜蘭地區開始將 唱白加上劇情、身段動作在廟埕表 演,傳達教忠教孝的價值觀 • 布袋戲由閩南傳入,掌中木偶精細 雕刻,劇情活潑有趣 戲劇

(44)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二十世紀以前的藝術發展

P.191

(五)原住民藝術

取材 原住民透過藝術來詮釋文化內涵及實踐生活力 量,以麻、竹、藤、陶土、玉石與金屬等材料 從事編織、雕刻等工藝 臺灣的玉石流傳至東南亞,並從東南亞傳入琉 璃珠、瑪瑙,見證了原住民與南島語族的淵源 及交流情形 交流

(45)

配合課本 排灣族以華麗的服飾,作 為階級劃分的象徵。運用 天然材料裝飾,只有在重 要慶典時才會配戴。 鳥類羽毛 獸牙 具有階級、地位、宗教涵義的琉璃珠

圖8.2.6 排灣族傳統服飾

P.191

(46)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一) 美術

1.日治時期引進近代藝術

日本教師引進近代美術:石川欽一郎任 教於國語學校期間,經常帶領學生進行 戶外寫生,培養學生對「吾鄉吾土」的 觀看與認同。 P.192 • 日本在臺推動西洋美術 教育,增強臺日間文化 聯繫 • 來臺任教的日本教師引 進西洋美術,開啟臺灣 新美術運動 新式教 育啟蒙

(47)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 美術

1.日治時期引進近代藝術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2 1920年代,總督府支持成立「臺灣美 術展覽會」,促進臺灣現代美術的蓬勃 發展,東洋畫(膠彩畫)因此取代傳統 水墨畫成為主流 官方展覽

(48)

補充資料

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

陳 進 膠 彩 畫 作 品 〈 合 奏〉。

林玉山作品〈歸途〉。

(49)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一) 美術

1.日治時期引進近代藝術

1937年第三屆臺陽美展紀念照:採移動 展覽形式,由北、中、南各地舉辦。 李梅樹 陳澄波 廖繼春 陳澄波作品 淡水夕照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2 • 1935年新知識分 子 自 評 自 辦 臺 陽 美展 • 溫 和 展 現 反 霸 權 的對抗意識 民間展覽

(50)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一)美術

2. 戰後從中國化到本土化

P.192 遷臺後 「渡海三家」以中國文人水墨畫成為畫壇主流,日治時期的畫家因而面對文化認同的挑戰 1950~ 60年代 受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影響,五月畫會、東方畫會 先後成立,掙脫傳統桎梏,追求突破與創新 1970年代 外交受挫下,鄉土關懷的創作風格重掌畫壇主流 1970年代 威權體制結束後,畫風走向自由,透過藝術表達時代變遷與政治社會的多元現象

(51)

配合課本

從中華化到本土化

P.193

(52)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4 (二) 表演藝術 1. 音樂傳遞人民心聲 日治 時期 • 音樂人才受新式教育影響,赴日接受更專業的訓練, 如被譽為「臺灣新音樂之父」的張福興、以臺灣舞曲 獲得1936年柏林奧運國際音樂大賽特別獎的江文也 • 1930年代臺語流行歌曲:始於電影《桃花泣血記》, 傳遞臺灣新知識分子欲改善社會風氣 ,擺脫傳統束 縛,引發創作風潮

(53)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4 (二) 表演藝術 1. 音樂傳遞人民心聲 中華民 國時期 • 政府遷臺後:以反共愛國為主題的國語流行歌曲充斥市場,臺 語歌曲備受限制 • 1957年美軍電臺設立(ICRT前身),青年學生熱愛西洋流行歌 曲,臺語歌曲更趨沒落 • 1970年代:面對外交困境,青年學子們以「唱自己的歌」為訴 求,發起校園民歌運動 • 解嚴後:國、臺語混用、客語、原住民歌曲的創作熱潮,展現 臺灣文化多元發展的特質

(54)

配合課本

圖8.2.9 臺灣音樂發展歷程

(55)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5 (二) 表演藝術: 2.影劇表現大眾生活 1920年代 新知識分子自國外引進新劇(文化劇)來改造社會、教化民眾,卻因諷刺時政常遭政府取締 戰爭時期 傳統戲曲遭禁演 二戰後 政府雖將京劇定為國劇,但楊麗花歌仔戲與黃俊 雄布袋戲透過廣播、電視及電影,風靡大街小巷 解嚴後 明華園歌仔戲、霹靂布袋戲等結合聲光科技效果登上國際舞臺 戲曲

(56)

配合課本 跳脫傳統歌仔戲表演方式, 加入乾冰、鋼索等技術,給 予觀眾更多視覺享受。

圖8.2.8 明華園歌仔戲

P.195

(57)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5 (二) 表演藝術: 2.影劇表現大眾生活 日治時期 初期以國戰事訊息及拍攝電影宣傳默片為主;1930年代後積極放映日、義、德三愛國思想 1960年代 政府開辦金馬獎,推動健康寫實電影,強化臺灣經濟發展的正向效果 1970年代 外交危機下,拍攝軍教電影以激勵國人士氣,三廳電 影的愛情文藝片與提升華人尊嚴的武俠片也深受喜愛 1980年代 臺灣影開始在國際間受到矚目新浪潮電影崛起,反映社會寫實面貌,讓臺灣電 電影

(58)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6

(二) 表演藝術

3. 舞蹈解放身體

• 日治時期政府運用西化的

體能教育

改造臺灣人,唱遊、體操、

遠足、運動競賽與舞蹈等開始納入臺灣學生的學習內容。

• 破除傳統女子纏足的陋習,革新社會風氣,影響女學生日後

的生活與發展。

(59)

配合課本

2

第2節

二、二十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

P.196 (二) 表演藝術 3. 舞蹈解放身體 雲門舞集作品:此為經典舞作 〈薪傳〉中的片段「渡海」。 蔡瑞月:赴日 學習現代舞, 終生以舞蹈與 教育為職志。 蔡瑞月 融合世界各地與臺灣的表演風格, 成為臺灣現代舞蹈的先驅 1970 年 代 林 懷 民 開 辦 「 雲 門 舞 集」,國人自己編曲編舞,〈白蛇 傳〉與〈薪傳〉等作品展現融合當 代意識與古典文化的藝術特質 林懷民

(60)

一位作家呼籲:希望作家不要身處危難,卻仍然成天做著新

式或舊式的鴛鴦蝴蝶夢。我們要關心現實,寫我們的現實,

主要一點便是反買辦、反崇洋媚外、反分裂的地方主義。這

段話反映哪個時期臺灣的文學思潮?

(A)1950年代的反共文學

(B)1960年代的現代文學

(C)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

(D)1980年代的浪漫文學。

【101學測】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考生請於108年8月31日(星期六)攜帶甄試通知單、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學

1.考生請於109年4月18日(星期六)攜帶甄試通知單、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學

(二)第一類及第二類會議之申請案件至 遲應於會議預定開始日期一年前配合本 會第一期或第二期受理期限提出申請

一、 本人報名參加臺中市外埔區外埔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107 學年度第 1 學期代理 教保員甄試,無下列情事:. (一)教師法第 14 條第

(不寄發口試通知)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5月11日(星期三) 口試日期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第一章:宋元 經濟蓬勃與民族關係發展的時代 課題

1)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 與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