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行政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三月 • 第 75-96 頁

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

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

羅 晉**

摘 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古希臘時代人們群聚於廣場中討論或辯論公共事務的 民主參與形式,在今日可憑藉著網路與資訊通訊科技的運用,再度以虛擬的電子 化公共論壇之形式重現。無疑的,此類線上論壇的確能超越時間、空間與地域的 界線,可鼓舞民主對話的創造性、促進資訊的傳播交流,亦擴大了公共審議溝通 的意涵。惟資訊科技與網路之於審議式民主追求的效用,能否完全跨越現實中審 議式民主既有之窒礙?仍待進一步的探究。此外,該如何詮釋學界對於此一發展 所持之迥異的觀點?皆是值得重新檢視與釐清的。爰此,本文以審議民主與民主 溝通之理論探討出發,輔以國外經驗性研究實例交叉探討,希冀藉此闡明網際網 路運用與審議式民主實踐之關係。 關鍵字:審議式民主、資訊通訊科技、網路/線上公共論壇、公共領域、公共/公民參與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ternet and technology, the discourse-centered model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represent as a virtual electronic public forum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internet and ICTs nowadays. Undoubtedly, without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the online forum not only promotes the creativity of civil intercourse and the exchange of

(2)

information, but also enlarges the implication of public deliberation.

Can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and ICTs 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elp us to go through the dilemma existing in the reality of deliberate democracy? How to interpret the differential perspectives among scholars? These are crucial issues which need to be examined. Accordingly, this study 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et use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via the idea of public deliberation, public sphere,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other countries.

Keywords: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yber/ on-line public forums, public sphere, public/ citizen participation.

壹、緒 論

追求民主化的目標,長久以來被視為是先進國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理想價 值(Lauritzen & Loader, 1995: 1236)。隨著時代的變遷、資訊技術的長足進步與新 興觀念的推廣,從不同途徑追求更完美的民主生活似乎更為可能。自90 年代以降, 各種新興資訊溝通技術 1 的普及與發展,對人們生活型態之影響甚鉅。益使得社 會上的公民、政府甚至私企業之間,如何追求更進一步互動與交流之關係型式更 值得關注。 在民主發展的歷史上,人類聚集在一起討論或辯論事務已不是新鮮事,最早 出現在兩千五百年前古老的希臘時代(Brothers, 2000: 93)。但現代民主社會中所 需關心的是,目前被宣稱為「民主的」形式與制度系絡環境,是否能真實的確保 民主核心價值之落實。雖然,自由主義式民主為二十世紀民主的主流趨勢是無庸 置疑的,但此類著重間接政治參與的民主制度往往造成政治上的危機,其弱點在

1 主要係指資訊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與電腦媒介

式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以及網路媒介式溝通(Internet-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C)的運用。

(3)

於過於強調結構與制度要素之於民主化的重要性,而忽視公民作為政治行動者的 主體性角色(Kippen & Jenkins, 2002; Witschge, 2003)。其反映在近年來,歐美等 國普遍且日益擴大的政治冷漠、政治無知與政治疏離等現象上(Kampen & Snijkers, 2003; Tolbert & Mossberger, 2006)。

及至二十世紀末,始浮現對自由主義式民主的批判與反省,遂逐漸意識到政 治參與及公共生活擴張的重要性,強調在政策過程與政治活動等公共領域中,透 過更 有 效 、 更為 廣 泛 的 政治 參 與 以 及慎 思 明 辨 的審 議 過 程 ,以 實 踐 真 實的 民主 (Stanley, Weare & Musso, 2002; Doğanay, 2003; Chadwick & May, 2003)。許多論者 更明確主張促進公共審議的過程,提倡決策過程與政策之規劃與選擇,應朝向允 許公民得以慎重的考慮議題、權衡選擇與表達其對政策偏好之判斷,而其中又以 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浮現最廣為討論與重視。惟網際網路與 ICTs 之於審議式民主追求的效用,能否完全跨越現實中審議式民主既有之窒礙?仍待 進一步藉由相關文獻與概念的耙梳予以釐清。此外,該如何詮釋學術界與實務界 對於此一發展所持之迥異的觀點與爭論?皆是值得重新檢視與探究的關鍵課題。 爰此,本文以審議式民主與民主溝通之理論探討出發,輔以國外經驗性研究實例 交叉探討,希冀藉此闡明網際網路及ICTs 運用與審議式民主實踐之連結與關係, 希冀藉此可聚焦議題討論並供未來相關學術研究與經驗實務的發展之參考。

貳、審議式民主

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影響人們生活型態甚鉅,網路的普及更為人們帶來追求 更佳化民主的機會。其中,古希臘時代城邦政治中公眾對話及參與的理想遠景所 展現自由、平等的溝通議論之精神,尤為人們長久以來殷切冀望之理想。有鑑於 此,更值得進一步探究審議式民主之意涵、並檢視其潛在之限制與困境,以作為 後續論證與探究其可能實踐途徑之依據。

一、審議式民主之意涵

資訊之開放、自由與互換交流一直是民主的核心要件,以此觀點而論,民主

(4)

係意指政治系統中的人民,可為公共政策之關鍵事務作基本的決定。而民眾作為 民主 系 統 中 的最 終 決 定 者, 應 被 給 予更 多 機 會 與資 訊 , 以 參與 政 府 治 理過 程。 Habermas提出溝通行動理論,以達成溝通理性(communication rationality)2 與促 進 交 互 主 觀 理 解 (inter-subjective)之 目標 並 符合 其所 稱 之言 談倫 理 ( discourse ethics)中的普遍性原則,進而達到「理想的言談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3 (Flyvbjerg, 2000: 3-4)。論者更進一步指出五個言談倫理的功能是必備的:(1)普 遍性:沒有一方應該被排除在討論之外;(2)自治權:所有參與者有平等的出席、 陳述以及批判既有被宣稱為正當程序之機會;(3)理想的角色扮演:參與者願意且 能夠同理心的理解他人之主張;(4)權力中立:參與者之間既存的權力差異必須無 效,且對輿論的創造性無任何影響;(5)透明度:參與者們必須公開的為其目標與 意向作辯解,而其互動往來僅止於言談而非行動(Habermas, 1993; Flyvbjerg, 2000; Dahlberg, 2001)。由此觀之,Habermas試圖爲審議式民主理論建構一理想言談情境 之概念以及發展一平等與無限制的溝通行動原則,並強調審議的過程必須免除於 定向與宰制,而在相互溝通與互動的審議過程中,說服力、雙向理解與更有效的 辯論,則被視為是溝通行動的核心。 針對理想的公共審議(public deliberation),Bohman(1996: 16)主張民主的 審議必須具備理想的程序(ideal procedure),其意指受決策影響的個人,須有平等 參與審議的機會及方式涉入決策制定與議程決定,並得以自由及公開的交換資訊 與意見,以取得對問題與他人意見足夠的理解。此外,Mendelberg 和 Oleske(2000: 170)則更具體的提出公共審議必須具備八個結構性要件:(1)公開且開放的會議; (2)公民集體的表現與決定,而非僅是以個人為考量;(3)所有公民皆有平等的參與 機會;(4)決定是來自於辯論,而非強制權力;(5)公民具有充分且正確的資訊:(6) 所有的選擇皆須受到尊重;(7)審議是一個藉由其他制度,不間斷進行的過程;(8) 辯論是基於公眾全體的原則與對公共利益的訴求、而非自利的獨占。申言之,審

2 溝通理性即「不收約束、一致的、辯論的或言談的一致性力量」,其為人類社會生活中固 有的重要經歷,溝通理性是直接的影響到社會生活過程中的相互理解,扮演協調一致性行 動的機制(Flyvbjerg, 2000; Dahlberg, 2001)。 3 Habermas(1993)闡述此情境為,確保所有關心的人原則上皆能自由的、平等的參與且樂 於共同尋求真理,在此適當的討論裡沒有強制力介入而排除任何人參與。

(5)

議式民主的一個基本前提即為「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存在,Witschge(2003: 3)指出其為一藉由理性的批判與對話所建構的社會性場域,透過正式決策產出過 程中民主的型塑公共的意見。在實際社會中,公共領域乃以許多公民活動的方式呈 現,如民眾聚會討論、城鎮會議、社區會議、國家性議題論壇等。 由上述討論可知,多數這類審議民主模式與理論係將審議過程置於民主理論 的規範性基礎之中,並使審議式民主概念化成為一個過程。故可從中歸納出數個 核心的理論性要件:平等的參與機會、自由的論述、適切的論述場域、非激烈競 爭的表達、容忍多元的意見、促進彼此間交互主觀的理解、對公眾議題關心、公 開的交流與討論。其次,觀諸學者們對審議式民主之論述,可發覺其規範性要件 與理論性定義仍過於鬆散與模糊。惟欲實踐審議式民主必先建立更清楚與明確的 定義,以進一步連結理論探討與經驗研究之落差,並奠定後續探究網際網路與審 議民主關係之基石。 據此,本文試圖對「審議式民主」(包含公共審議與公共領域),建構一個更 清楚與明確之定義,其為:所有參與者(包括未成年之人民、公民、自願性團體、 文官、民選官員、政黨等)皆擁有平等參與的機會與管道,得定期或不定期於特 定之公共場域,在具有一定程度禮儀規範與發言規則的程序下,得以面對面的方 式,自由且不受拘束的以各自相異的觀點與立場公開的交流意見、辯論與討論, 並秉持著以公共利益與福祉為優先考量之前提,審慎的思考與公眾相關的事務與 議題,逐漸尋求意見之凝聚與契合,以為公共事務或政策方案作選擇,進而增進 人民的知識與對公眾事務的關心。

二、審議式民主之批評與限制

欲探究審議式民主是否得以與傳統民主模式接軌、抑或能否彌補既有民主模 式之缺失,仍須回歸審議民主本身的限制出發。一般對於審議式民主的批判,可 歸納成其過程的綜合性限制與其實踐上的可行性限制,分述如下。

(一)過程的綜合性限制

此類批評主要是懷疑審議過程如何形成,而質疑 Where:公民自發性參與的過 程發生於何處、How:決策如何被制定、Whether:公民是否將有足夠熱忱參與集

(6)

體決策,這些爭論亦衍生 How:理性與公正的審議過程如何運作,而最佳的論點 又如何被肯定(Doğanay, 2003: 4)。面對這些質疑,審議理論家普遍主張,公民透 過參與行動將可促進公民意識並從而擴大參與。此外,倡議者亦提出許多經驗性 研究(Fishkin, 1991; Barabas, 2002; Jankowski & van Os, 2002; Doğanay, 2003)加以 反駁,這類研究之成果顯示公共論壇的舉辦確有助於資訊的流動、知識的凝聚、 公民意識的崛起並增加公民參與的機會。

(二)實踐的可行性限制

此類批判集中在審議如何確保民主之正當性,與處理政治平等之實際問題。 其核心疑問即是,如何補償欲參與論壇之不平等機會與不均等能力?這類限制可 歸納並分述如下。 1.過於罕見、昂貴且存在嚴重的地域限制 一般論者認為地理幅員的限制、資訊傳遞的遲滯與需耗費過多成本等因素, 將大幅削弱散居各地的民眾實際參與審議之意願與可能性。根據 Page(1996)的 研究 顯 示 , 在廣 大 的 國 家如 美 國 , 是難 以 使 公 民聚 合 並 商 議政 治 事 務 (轉 引自 Barabas, 2002: 5)。因此,古希臘時代小國寡民之城邦議事,於今日龐大繁複的社 會生活裡,將僅淪落為烏托邦式的幻想。 2.參與者的外在排除 此類批評質疑決策制定的過程與方法,是否真得以經由辯論過程而導致全體 受益的結果;而非受迫於擁有制度性或社會性優勢條件之他人威脅,或淪為其為 自我利益辯護之工具(Sanders, 1997: 353-354)。亦即,認為既有不平等的權力關 係與資源分佈,勢將妨礙公民接近民主的論壇範圍與過程,並限制了民主過程的 廣泛性。此外,許多擁有物質與政治上優勢之參與者亦普遍享有特權去設定審議 議程,並具有禁制溝通之能力(Dryzek, 2000: 172)。而諸多不平等則反映在性別、 教育、社經地位等差異上。 3.參與者的內在排除

(7)

此類批判指出社會結構與政治文化,存在著表達偏好之限制與某些特定言論 形式之不平等。Kohn 曾闡釋:「語言能力是一種技術,如同其他種類的象徵性權 力,被不平等的分配著(Kohn, 2000: 412 轉引自 Doğanay, 2003: 6)。」許多人們被 剝奪自我主宰理性、合理性與支持與否之實踐辯論的能力,乃源自於公共空間中 結構性的缺失,迫使人們無法學習自在的參與政治對話。因此,許多人成為受機 制威嚇的對象,乃因其無力去符合公共論壇中內涵的要求。 面對審議參與過程可能衍生外在排除與內在排除之疑慮,審議理論家主張透 過充分及廣泛的民主審議及參與過程加以確保。其乃植基於自由的言談風格、設 計與程序,包括非激烈爭論式的表達、非制式的語言使用、以及賦予每個人皆有 機會得以評判被宣稱為合理的議程與論述結構,進而使參與者間既存的權力、語 言與文化差異在審議過程無效,以降低對輿論的形成與決策的制訂影響(Flyvbjerg, 2000; Doğanay, 2003)。 4.阻礙個別性發展與造成社群的分裂

部分批評者(Barabas, 2002; Doğanay, 2003; Witschge, 2003)認為公共意見形 成過程中,人們內在心理上常傾向於逃避表達與避免提出相異的意見。因為政治 討論往往會孤立與威脅脫離常軌的個人,造成人們在公開場合或公共場域普遍掩 飾或隱藏其意見。另外,論者亦指出人們的對話大多發生在親密關係、與志趣相 投者的範疇裡,而持異議者間的溝通與對話甚為罕見。基此,遂認為廣泛的辯論 將釀成社群的分裂與崩解。 相對的,審議民主提倡者則認為這類假定忽略個人觀點對於日常生活中行動 與決策的重要性,況且公共領域的本質即在於保護溝通之自由,並使個別的主觀 性與相互主觀性結合(Stanley et al., 2002: 5)。此外,論者亦指出交際形式的會話 是迥異於審議式的溝通。前者的溝通係一無止境的循環,故可能陷入同質性的範 疇;而後者的溝通是為了在實際經驗關係中,為其說法尋求辯護以連結共同之目 的(Bohman, 1996; Barabas, 2002; Witschge, 2003)。申言之,審議是基於求同存異 的原則以尋求解決衝突的方法,並非否定或壓制異同,而是容忍衝突的存在。

觀諸上述對於審議式民主的諸多批判可發現,審議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之間, 仍存在諸多阻礙與挑戰。相對的,反觀審議式民主論者對於批判的回應,仍不免

(8)

有無法克服之處與過於理想之虞。然而,更重要的是藉由這類對於審議式民主之 批判,可預先揭露欲建構一個理想公共領域在理論上與實務上的限制,以進一步 共同尋求其他解決途徑與因應之道。此外,批判之裨益更彰顯在民主發展過程中 開闊與容納更多元且全面的觀點可能,而此亦正呼應審議民主之固有價值。 經前述討論可發現,相較於當代自由主義式民主,審議式民主最廣受批判者 詬病之處,仍在於其難以克服昂貴的成本、無法突破時空障礙、以及議論過程無 法排除傳統社經地位與結構權力差距的延伸,進而影響到民眾實際參與審議的意 願與可能性。因此,是否有存在這一種有效的途徑可茲利用,以跨越審議式民主 之實踐困境?無疑是學界與實務界最終所需面對的議題。其中,尤以資訊科技的 運用能否有助於緩和、抑或排除審議式民主之限制更值得探討。

参、資訊科技與審議式民主

資訊科技的運用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長期以來存在兩種極為不同的看法, 即認為資訊科技的發展,將完全或急劇的促進、抑或戕害人類現有的生活模式, 這類看法亦被稱之為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惟實質上,資訊科 技 運 用 對 於 人 類 生 活 的 效 用 , 並 非 是 一 非 成 即 敗 的 零 合 賽 局 (zero-sum game) (Chadwick, 2003; Ainsworth, Hardy & Harley, 2005)。故須同時以更為務實與批判 的角度,檢視資訊科技之於人類民主生活與審議溝通的真實價值與效用何在。

一、資訊科技運用與審議式民主

在運用資訊科技以促進審議民主之發展上,近來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政治學 習與審議式民主可藉由電子化方法加以實踐,即透過網路的運用呈現諸多審議民 主的優點。早期電子化民主倡議者中,Dahl(1989)提出微型公眾(mini-populus) 的概念,意指數以千計的公民得以長時間審慎的思考某個政策議題;或於日常生 活中,透過電子化方式持續表達其對眾多重要議題的看法。是故,首先必須探究 何謂電子化民主或數位民主? Hacker 與 Dijk 認為電子化民主,即是:「在時間、空間與其他物理條件的限 制下,於非取代傳統形式之前提下,企圖使用ICTs 與 CMC 之技術實踐民主(Hacker

(9)

& Dijk, 2000: 1)。」Dahlberg(2001: 1)更進一步闡述欲有系統的利用 ICTs 與 CMC 的審議潛能,以充分的促進線上公共領域的實現,其必須具備:(1)對話的重要性: 公民為公共的主體,必須免於國家、媒體與經濟權力之操弄。(2)對話的相互作用 性:透過理性的辯論與自願性參與的審慎考慮及自由選擇加以呈現。(3)對話中參 與者的反思:藉由CMC 以擴大參與過程並促進交流活動。(4)參與的熱情:關心的 是如何使參與者得以熱烈的扮演討論中的角色。(5)匿名與身分隱藏:藉以促進真 誠與公開的參與及討論。(6)理想公共論壇情境:其須具備廣闊性與平等性的參與 及表達。由論者們對於電子化民主或數位民主所作的論述觀之,其確實提供了民 主過程諸多關鍵性要素,尤其反映在本文所著重的審議基礎上。此類線上公共審 議的理想要件,似乎已提供了前述過程綜合性與實踐可行性的限制的部分規範性 解答,但不可否認的,實務與學術上對於此類電子民主形式仍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與討論,仍尚待本文後續進一步的探討與釐清。於此之前,另一個值得討論的面 向,即是資訊溝通技術對於民主系統所產生的影響為何?

Kippen 與 Jenkins(2002: 4)曾闡述數位民主即是民主的行為者使用 ICTs 的 技術與策略,涉入地方、社群、國家與國際層次上的治理與政治過程。而其躍進 的速度,似乎勝過於以往傳統媒介途徑的範圍,選民趨向於拒絕掮客式的體制, 而渴望更積極、更踴躍的參與公共事務。而此一觀點正引出 ICTs 對於現存民主系 統可能產生何種影響之爭議。此類關注ICTs 對民主系統可能的影響之爭論,可大 略分為兩類(Grossman, 1995; Catinat & Vedel, 2000; Dunleavy & Margetts, 2000): (1)作為補救與替代(displace):ICTs 可用於矯正或修補現存政治系統的失敗與不 完美,以提升其民主化的品質而非根本性的改變其結構。亦即,數位民主僅作為 自由主義式民主之延伸,但卻更能促進公民廣泛的參與公共事務、更擴大社會接 近公共審議、與敦促更佳的政府課責。另一與之相左的觀點則是,(2)全新的創造 與取代(replace):數位民主被理解為一個民主的新紀元,其將取代既有的代議民 主機制,而創造直接民主的新形式。正如論者所主張的數位國家典範(digital state paradigm),其代表政府內部徹底的以數位化取而代之,而超越過去以來各種行政 典範以及改革途徑。以此觀點而論,議會、政黨、媒體與所有斡旋與間接的政治 結構與組織形式將強烈的轉變,取而代之的是,公眾的審議將舉行於新形式的公 共論壇中。

(10)

綜觀上述學者們對於電子化或數位化民主與公共審議所作的探討與規範性論 述,並進一步參照西方民主與科技先進國家的發展現況可知(Norris, 2003; Torres, Pina, & Acerete, 2006; Peart& Diaz, 2007),當代的資訊科技仍著重於矯正與彌補現 存治理結構與政治系統之不足,而仍未浮現完全取代舊有民主形式之實例。誠如 Chadwick(2003: 4)所言,ICTs 的運用對現存民主體系可能的影響,並非全然可 採零合的兩極化觀點加以詮釋。因此,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漸進式之勵行模式,持 續不斷的藉由實驗與探索不同途徑來擴大公共審議的可得性(黃東益、陳敦源, 2004;蕭乃沂、黃東益、陳敦源、羅晉,2007)、以增進人民對於審議過程的熱情 與信任,並善用資訊科技以彌補傳統民主模式之不足,此誠為今後各界所須致力 推動之焦點。

二、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踐-網路公共論壇之運用與研究

近年來隨著對資訊科技之於民主發展的探討與日俱增,各種運用資訊科技於 促進民主形式之稱法 4 更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惟就審議式民主所追求之跨越時 空、即時溝通以及廣泛的追求理想公共領域等目標而言,網際網路所特有的功能, 的確更具備能體現審議式民主價值之能力,故可稱之為「網際審議式民主」(Cyb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然而,這類推動網際審議式民主之經驗性實例,其施行 與成效可由許多國外先進國家的發展中窺見。 Lauritzen 與 Loader(1995)探討於 1980 年代中期,丹麥所推動的一項社會性 實 驗 計 畫 , 而 成 立 的 資 訊 溝 通 服 務 中 心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ervice Center),最初是為了利用 ICTs 照顧某些受限於地理障礙或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 嗣後卻進而促進地方社群的自治與民眾間合作式的自助,亦間接造成公民權的轉 變、以及增加社群自治的民主傳統。就促進民主而言,公眾將可獲得接近其他公 眾、公部門與網際空間的機會;主要的機制是透過「電子化論壇」的運用,其有 助於人們與地方政府間零距離、無時差的就當地切身相關的政策議題與公共問題

4 諸如虛擬民主(virtual democracy)、電傳民主(tele-democracy)、電子化民主(electronic

(11)

相互溝通、討論,亦能藉此監督政府施政的效率及回應性,並從而增加對政府的 課責。

Grigar、Barber、Haynes、Holmevik 與 Galin(1996)探討一種利用電腦資訊 科 技 建 構 的 多 重 使 用 者 空 間 (Multi-User Domains ) 與 目 標 導 向 環 境 ( Object -Oriented environment)的機制(合併簡稱 MOOs),目的在於建構一個超脫於領土 範疇的共同溝通合作交流的會議場域,以支持社群之建立。MOOs 功能包括:(1) 可同步處理論壇的交流;(2)具構成合作的潛力;(3)創造專門交易以及遠距互動 式討論的環境;(4)跨越距離與時間隔閡;(5)其特別應用形式「電子化論壇」得 以發揮如同廣場式討論之功能。此外,Stanley、Weare 與 Musso(2002)調查美 國聯邦汽車運輸安全機構,所建置之專門供大眾討論汽車安全議題之線上論壇, 發現「網路公共論壇」可以促進公眾參與以及民主的對話。而 Dahlberg(2001) 則以理想要件檢視明尼蘇達州「線上公共論壇」的對話,研究顯示論壇中的對話 可促進反省、鼓勵尊敬傾聽、激勵更開放與真誠的交流討論、提供平等的參與機 會,以及某種程度上促進地方自治與引起全體的關注。反觀近期,國內亦有許多 的研究(項靖、翁芳怡,2000;項靖,2002;黃啟龍,2002;黃東益、陳敦源, 2004;羅晉,2004;蕭乃沂等,2007)已開始聚焦並探討相關的線上討論機制之 民主參與潛能。

綜 上 所 述 , 可 發 現 以ICTs 與 網 路 為 基 礎 的 網 路 公 共 論 壇 ( cyber public forums),5 實為促進網際審議式民主的重要機制。而其重要性,正如Beierle(2002: 5-6)所指出,線上對話(online dialogues)的基本特徵在於:促進廣泛參與、擴 展更開放的管道,提供即時、非即時的對話(back-and-forth dialogue)以及保留非 同期的一系列(thread)討論,使參與者有充裕時間得以深思熟慮的閱讀與回應, 並得以管理或保留特定的議題以供多元化的參與及使用。論者並進一步闡述,線 上公共論壇於促進審議式民主有四項重要的功能:(1)廣泛且具代表性的參與;(2) 參與者能獲得資訊與習得教養;(3)互動式審議使人們得以致力於嚴格的慎思熟 慮,以從方案中萃選出行動方針;(4)提供可靠的公共審議場域,其程序以及決定

5 包括:線上公共論壇、電子化論壇等稱法,惟本文特別強調其須憑藉網際網路而更能體現

(12)

是經由大眾與主辦機關理性的辯論與考慮而來。

然而,即便有諸多正面的實例可供佐證,惟仍舊有不少研究指出ICTs 與網路 之於民主並非如此樂觀,如 Schneider(1997)檢視對墮胎議題的政策討論,發現 網路參與者的意見雖是多元且互動的,但大多仍缺乏平等與品質;Musso、Weare 與 Hale(2000)分析加州地方政府的網頁內容,顯示僅有 10%的網頁設有電子佈 告欄(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留言版、聊天室(chat room)等促進地方政 府與民眾間互動溝通的功能,且實際上並無法有效的促進溝通能力與支持審議民 主之發展。 綜上所述,許多經驗性研究顯示運用 ICTs 及網路以促進審議式民主與公共論 壇之發展的確帶來許多益處。其次,亦可發現,網路公共論壇之運用與審議民主 之發展實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相對的,卻仍有不少經驗研究顯示,資訊科 技並非絕對有助於創造有利的公眾參與及審議的環境。是以,這些正反兩方的研 究成果與其所衍生的相異論點遂更值得加以深究。

肆、網際審議式民主之理想-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自 1990 年代以降,全球學術界對於資訊科技發展之於人類社會生活的意義與 影響等相關議題之討論甚多。其中,最為廣泛、且備受爭議之處即在於:資訊科 技與網路的運用與發展,對於現存的民主體系與權力關係之影響為何?究竟是樂 觀主義者所宣稱,其將廣泛的促進公民參與並提供更為有效的溝通途徑;抑或是 悲觀主義者所主張,其將擴大社會中既存不平等形式與強化既有權力的宰制;甚 至是,懷疑論者所認為,資訊科技與網路的浮現將不會對現有的公民參與以及民 主制度產生任何實質的影響。這些游移於兩相對立觀點之間的相關論述,分別被 泛稱為科技烏托邦主義(Utopia)、反科技烏托邦主義(Anti-Utopia)以及科技懷 疑論者(technological skeptist)。

一、科技樂觀主義者(technological-optimists)

樂觀者主義論者認為 ICTs 與網路的運用可促進更廣泛的自主參與,而數位民主 機制更可帶來強健的民主(strong democracy)(Barber, 1984; Scott, 2006)。相較於傳

(13)

統自由主義式民主社會,政治參與者受限於週期性選舉,僅能在重大議題上透過代 議士間接的表達意見,而公共審議管道又未能完全開放,則將導致更狹隘的民主 (Catinat & Vedel, 2000: 189)。相形之下,網路作為一種新穎的雙向溝通管道,強化 與豐富了公民與中介組織(政黨、利益團體與媒體),地方與中央政府、及全球治理 組織之間的連結(謝宗學,2002:109)。申言之,網際民主與合適的治理結構相結 合,將使得政府與人民之互動關係更具備公開性、回應性與課責性,而進一步賦予 重新定義及提升公民與各階層政府間關係之機會與可能。 諸多資訊科技的運用形式中,又以網路為主的形式最為樂觀者所推崇。Beierle (2002: 3-5)研究指出線上對話的功用在於:(1)擴大公共參與效用,在資訊上誘出 更好的論據、想法並提供對公共價值與意見的深刻理解;(2)論及參與所帶來的好 處,則包括促進公民學習、充分授權及培養公民能力等;(3)在政策過程中,可影響 決策制定、解決政治紛爭並建立對決策執行的信任;(4)除了對政府的效用之外,無 限的互動溝通更為實踐審議民主之一大利器。Witschge(2003: 10)則認為網路提供 一個擴大參與的民主機制,進而能面對與更易於解決當代民主中完全參與的主要困 境,包括:時間、範圍、知識以及近用的機會與管道。 在促進知識提升方面,ICTs 與網路更有助於個人及群體透過線上知識探索與對 話的過程,瞭解自我與公眾的價值與利益,從而建立嶄新且豐富的社會連帶感,亦 使少數弱勢族群擁有更多參與機會,以充分表達政策意見與社會關懷(張世杰、蕭 元哲、林寶安,2000:18-19);在研究活動運用方面,使用 ICTs(如全球資訊網) 可利於搜尋、儲存與管理資料(Hacker & Dijk, 2000: 5);在促進溝通方面,公民不 再僅是被動的資訊接收者,亦可能成為主動的資訊提供者,透過電子佈告欄、聊天 室、線上論壇、視訊會議與多對多的使用網域等技術,皆可擴大公眾接觸資訊的管 道、降低近用的成本與增加人們互動機會(項靖,2002;Stanley et al., 2002; Chadwick & May, 2003)。總體而言,網際民主樂觀者普遍認為資訊科技的運用,將建構一個 新的網際公民社會(cyber civil society),並大幅增進公民參與的可能。

二、科技悲觀主義者(technological-pessimists)

悲觀主義論者認為ICTs 與網路若廣泛被應用於不同的途徑,將導致政府、既有 權威更具能力監視社會與控制網際公共領域;此外,其易傾向於強化既有權力者與

(14)

既得利益者的優勢,使固有的資訊不均、資源不均、參與不均與經濟不均等社會不 平等勢況日益擴大。悲觀論者普遍認為,網路與ICTs 的主要特徵通常會逐漸侵蝕審 議式民主與公共領域的本質。 Chadwick(2003: 3-4)歸納悲觀論者對於數位/網際民主的批評:(1)網路專業化 (professionalisation)的浮現,將扶植網路設計者與其他 ICTs 工作者成為新興的社 會階級。若此,則數位民主可能淪為企業策略與政治菁英的權力場域及虛構包裝。 (2)網路使用者中資訊富者與貧者的落差,將加劇富者宰制與排他等作為,最終大部 份的人將仍無法有效近用此一互動媒介。爰此,悲觀論者認為資訊隔閡,本質上即 是一種有(have)與沒有(have not)的懸殊差異,況且社會上權力、經濟與資源的 不平等是根深柢固的,故網際民主將淪為由權力與專業優勢者宰制的新場域。 另有反對者認為聚合眾人不完全理解的過程更可能跨大公民間的落差,何況過 多的資訊可茲利用亦將可能導致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Barabas, 2002: 9)。另一類主張維護隱私權而反對數位民主者,認為網路可能藉由洩漏人們的隱私 或國家重要的資訊,而嚴重威脅到民主的價值(Introna & Pouloudi, 1999; Weber, 2002)。此外,部分學者(Chadwick, 2003; Witschge, 2003)亦提出警告,指出網路 可能會擴大人們的分裂而非凝聚共識,益發鼓勵沉默而非促進辯論,其乃源自於網 路減少共同經驗而引起人們自我閉門造車,並造成極度的個人主義與政治疏離感, 而漸趨導致社會崩裂。 另外,許多悲觀論者亦指出,公眾最常發生的政治對話是存在於親友關係、同 質性、志趣相投者之間,並非基於持各種相異、對立觀點之參與者間的相互辯論 (Brothers, 2000; Witschge, 2003)。而此一現象反映在許多網站的建置、議題設定與 討論的內容上,甚至大多數網站所提供的連結亦多為與其立場相仿為主。因此,個 人將只會選擇參與自己感興趣或與偏好相符的議題、論壇與網站。

三、科技懷疑論者(technological-doubters)

部分論者認為運用資訊科技與網路與否,並不會對人們現有的政治生活產生影 響。這類懷疑論者以「尋常式政治」(politics as usual)的觀點看待資訊科技浪潮, 認為網際民主倡議者所宣稱的變遷尚未對目前的政治生態造成影響,而將來其目標 亦無法達成。此外,數位化治理僅能帶來管理上表面的變化,如減少成本、提升效

(15)

率與知識管理等,而對於當代自由主義式民主的基本內涵將無法改變(Chadwick, 2003: 4)。因此,懷疑論者認為科技樂觀論與悲觀論的觀點皆流於誇大不實,並否認 網路的浮現對於既存社會生活有任何實質影響。而傳統社會中既有的資源、資訊與 權力把持者,僅是在虛擬網路世界裡再次複製其於現實生活中的優勢。據此,網路 科技僅被視為一種重現非網路世界樣貌之媒介形式,而其運作亦須被導入既存社會 的運行模式之中。

四、超越科技決定論:網際審議式民主論者之回應

面對上述悲觀論者的批判與懷疑論者的質疑,網際審議式民主倡議者基於科技 唯實論觀點 6 進一步提出回應。歸納這類研究成果(Dahlberg, 2001; Beierle, 2002; Stanley et al., 2002; Chadwick, 2003; Witschge, 2003; Ainsworth et al., 2005),可顯示 出ICTs與網路在什麼條件上得以因應本文前述所討論之審議式民主固有的實踐可行 性限制。首先,在降低成本與時空窒礙方面,透過網路跨越時空藩籬的溝通交流, 在時間上得以藉由同步與非同步的溝通與訊息作交流,而空間上亦呈現無距離、無 地域限制的溝通形式。 其次,在減輕內在排除、與外在排除效果方面,得以透過:(1)匿名性(anonymity) 的保障,網路得經由減少非言詞的線索、缺乏社交性的出現與削弱離線社會既存權 力的重現,以增加匿名性的意義並鼓勵參與的熱情。(2)藉由網路非面對面、非同步 式交流與自我創造議題等特性,得排除或至少減緩人們面對面討論時,所產生意見 衝突、對立的不適感。(3)網路與 ICTs 的運用能促進資訊的公開與取得,將得以防 範政治精英的扭曲與操弄。(4)網路的快速發展促使議題與訴求快速的流動,而敦促 政府必須更迅速的加以回應,更加彰顯民主回應性之價值。 最後,在避免朝向阻礙個別性發展與造成社群分裂方面,則可藉由:(1)多元化 的呈現,個人可成為資訊的提供者與創造者,並於網路上呈現與傳播多元化、多樣 化的訊息,顯見透過網路(如搜尋引擎)取得異質性的意見比非網路環境容易的多。

6 又稱為功利主義式(utilitarian)觀點,其將網路及ICTs與其他技術形式價值等同視之,主 張 可 用 於 不 同 的 使 用 途 徑 , 其 效 益 與 風 險 將 端 視 政 府 及 行 動 者 如 何 規 劃 與 運 用 而 定

(16)

(2)許多研究與調查顯示,網路使用者傾向於支持多元化陳述並容忍相異的意見,此 源自於網路保障匿名性、非面對面與多元化創造等特性。(3)允許全球數億萬計的人 們拓展其視野與發現新的議題與想法,亦滿足人們對各種相異觀點好奇及好學的天 性,故將會趨向豐富化而非導致分裂。 綜上所述,審議式民主的核心價值之一,即在於多元觀點間的理解與交流。因 此,面對網際審議民主倡議者的展望,以及質疑者或悲觀者的批判,唯有詳實的將 各種觀點之論述並陳、比較,務必讓觀點間彼此進一步對話、交流以求同存異,方 不落入樂觀抑或悲觀之兩極化爭論漩渦當中,並進而不斷的在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 上尋求最適的實踐途徑。若此,則於論證上,能更加體現審議民主兼容並蓄的價值, 而成為一種理性、漸進的良性論證循環;於經驗上,更能將各類相左之論點作為推 動網際審議式民主過程中之參考借鏡。

伍、結語與省思

在人類不斷追求真實民主的過程中,對於公共領域與審議民主的理想,學者 們所揭櫫的多元化理論與定義,似乎已為民主許諾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卻未明確 指引吾人如何到達此境界。因為,尚有許多關鍵議題值得更進一步探究與驗證: 首先,在理念層次上-不可否認的,民主實踐之環境系絡仍存在諸多限制與 困境。面對審議民主質疑者與數位民主悲觀者的批判,必須以務實的態度更深切 的反思與檢視現況,並逐步摸索與實踐之。換言之,對於相左觀點所作的回應, 即是在意識到缺失與限制存在之下,更積極的提出解決、因應之道。此種跳脫科 技決定論迷思之辯證,亦展現審議式民主的價值,而成為一種理性、漸進的良性 論證循環。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在網際審議式民主發展之初,多數研究仍停留在理論 推論 與 經 驗 研究 萌 芽 的 階段 , 故 未 來確 實 需 要 發展 與 從 事 更多 實 證 與 經驗 性研 究,並建立更明確的過程導向模式加以描繪其輪廓。然而,欲掌握網際審議式民 主的潛在能力,必須更深入的探究是什麼驅使公民參與、或不參與線上審議過程? 又參與或不參與之影響為何?申言之,量化的過程探討與質化的內涵提升必須並 重,以提升理論的豐富化、增加實務上探索與擴大比較性的分析,此誠為理想研

(17)

究方法之關鍵所在。 再者,在虛擬與真實世界之間-Witschge(2003: 16)指出網路是錯綜複雜的, 鑲嵌於眾多相異使用原因與眾多不同使用者之中;另一方面,網路亦是流動變化 的,其甚至比非網路世界更易變遷。更重要的是,網路不僅其本身複雜、流動, 也與繁複的非網路世界緊密相連。因此,傳統的政治對話亦會與網路空間相互關 連,而共同型塑公民行動。誠然,未來的研究方向似應不單侷限於探討網路的使 用是否達到理想公共領域的規範性要件,更要檢視其是否、或如何改善現況。 最後,在規劃與建置層次上-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去設計與規劃一個理想 的活動介面(如公共網站);就網際審議民主而言,具備多向互動溝通功能的「線 上公共論壇」,似乎具備進一步實踐民主的潛能。然而,綜觀國內外學界的研究(項 靖、翁芳怡,2000;項靖,2002;黃啟龍,2002;黃東益、陳敦源,2004;羅晉, 2004;蕭乃沂等,2007;Lauritzen & Loader, 1995; Brothers, 2000; Ainsworth et al., 2005),可發覺多數仍著重於公共網站與電子化論壇的技術性層面,惟數位民主的 推動仍有賴於政治上的支持。因此,今後更須強調ICTs 與網路公共論壇的使用與 當代社會、政經的發展之間有何相關與風險,並全面性的探討網站整體建制,對 於論壇本身是否能達到理想公共領域之影響。

總而言之,ICTs 與網路是否將成為民主實踐過程中的「唯一最佳途徑(one best way)」仍深具爭論且尚待時間證實。惟資訊科技的發展確實提供吾人得以重新思 考審議民主實踐之可能,亦為人類開啟另一條有別於傳統民主形式之途徑。

參考文獻

張世杰、蕭元哲、林寶安(2000),「資訊科技與電子化政府治理能力」,第一屆政治 與資訊研討會(12 月 14 日),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主辦。 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 第3 期,頁 85-111。 黃東益、陳敦源(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臺灣民主季刊,第 1 卷第4 期,頁 1-34。 項靖、翁芳怡(2000),「我國地方政府網路民意論壇版面使用者滿意度之實證研究」,

(18)

公共行政學報,第 4 期,頁 259-287。 項靖(2002),「理想與現實:民主行政之實踐與地方政府網路公共論壇」,行政管理 論文選輯第十四輯(151-183 頁),台北市:銓敘部。 謝宗學(2002),「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現: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 會研究,第 4 期,頁 87-139。 蕭乃沂、黃東益、陳敦源、羅晉(2007)。數位治理的實踐 –「國家政策網路智庫」 初評與前瞻,研考雙月刊。第 31 卷第 3 期,頁 71-80。 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 行政暨政策學報,第 39 期,頁 105-142。

Ainsworth, S., Hardy, C. and Harley, B. (2005), Online Consultation: E-Democracy and E-Resistance in the Case of the Development Gateway.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 pp. 120-145.

Barabas, Jason (2002), “Virtual Deliberation: Knowledge from Online Interaction versus Ordinary Discussion.” Paper for th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Sept. 20-21,

<http://www.siu.edu/departments/cola/polysci/barabas/Virtual%20Deliberation-B arabas%202003.pdf>, 2006/10/23.

Beierle,Thomas C. (2002), “Engaging the Public Through Online Policy Dialogu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Conference, Sept. 20-22,<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 democracy/program.html/paper/beierle.pdf>, 2006/10/23.

Flyvbjerg, Bent (2000), “Ideal Theory, Real Rationality: Habermas Versus Foucault and Nietzsche.” Paper for the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UK 50th Annual Conference,April 10-13, London.

Bohman, James (1996), Public Deliber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Bohman, James (2002), “Electronic Media and the Prospects for Transnational Democracy: Cyberspace as a Cosmopolitan Public Sphere.” Paper for th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Sept. 20-21,

(19)

racy/program.html/paper/bohman.pdf>, 2006/10/23.

Brothers, Robyn (2000), “The computer-mediated Public sphere and cosmopolitan ideal.”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 pp. 91-98.,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Catinat, Michel and Vedel, Thierry (2000), Public Policy for Digital Democracy. in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p.184-208, edited by Kenneth L. Hacker and Jan van Dijk, Thousand Oaks, CA: SAGE :.

Chadwick, Andrew (2003), “E-Government and E-Democracy:A Case For Convergence?.” 2003 Conference proceeding,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http://www.psa.ac.uk/cps/2006/Andrew%20Chadwick.pdf>, 2006/10/25.

Chadwick, Andrew and May, Christopher (2003),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s and Citize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e-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s, 16(2): pp. 271-300.

Dahl, Robert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Yale University Press.

Dahlberg, Lincoln (2001),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through Cyberspace: The Case of Minnesota E Democracy.” First Monday, 6(3)

<http://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6_3/dahlberg/index.html>, 2006/10/3.

Doğanay, Ülkü (2003), “Democratic Inclusion and Public Deliberations in Turkey: The case of Local Agenda 21.” 2003 Conference proceeding,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http://www.psa.ac.uk/cps/2003%5CUlku%20Doganay.pdf>, 2006/ 10/27.

Dryzek, John S. (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leavy, Patrick and Margetts, Helen (2000), “The Advent of Digital Government: Public Bureaucracies and the State in the Internet Ag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paper to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 Science Association, Omni Shoreham Hotel, Washington, Sept.4.

(20)

(1996), “The Electronic Forum: Or the Agora Reinvented.” Panel to be presented at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ALLC)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ACH) June 25-29,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

Grossman, Lawrence K. (1995). The Electronic Republic. Reshaping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Viking Press.

Hacker, Kenneth L. and Dijk, Jan van (2000), What Is Digital Democracy? in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p.1-9, edited by Kenneth L. Hacker and Jan van Dijk, Thousand Oaks, CA:SAGE.

Introna, Lucas D. and Pouloudi, Athanasia (1999), “Priv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takeholder, Interests and Valu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2:pp. 27-38. Jankowski, Nicholas W. and van Os, Renée (2002), “Internet based Political Discourse: A

Case Study of Electronic Democracy in the City of Hoogeve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Conference, Sept. 20-22, <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democ racy/program.html/paper/jankowski.pdf>, 2006/10/23.

Kippen, Grant and Jenkins, Gordon (2002), “The challenge of e democracy for political parties.” The Honourable Robin Cook London Conference on Reviving Democracy, April 10,

<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democ racy/program.html/paper/kippen.pdf>, 2006/10/23.

Kampen, Jarl K. and Snijkers, Kris (2003), E-Democracy: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Ultimate E-Dream.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1(4): pp. 491-496.

Lauritzen, Bruno and Loader, Brian (1995), “Democracy and New Technology.” IN On the Way to the Electronic Forum? pp.1236-1243, 1995. Conference proceeding,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Mendelberg, Tali and Oleske, John (2000), “Race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7(2): pp. 169-191.

(21)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pp.325-348., Thousand Oaks, CA: SAGE. Musso, J., Weare, C. and Hale, M. (2000), “Designing web technologies for local

governance reform: Good management or good democrac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7: pp. 1-22.

Norris, Donald F. (2003), “E-Government and E-Democracy at the American Grassroots”.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November 10-12, 2003.

Peart, Michael N. & Diaz, Javier Ramos (2007), “Comparative Project on Local e-Democracy Initiativ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E-Democracy Centre.” <http://edc.unige.ch/edcadmin/images/ESF%20-%20Local%20E-Democracy.pdf. >, 2007/11/2.

Samuel, Alexandra (2002), “From Digital Divide to Digital Democracy: Strategies from the Community Networking Movement and Beyo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Conference, Sept. 20-22,

<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democ racy/program.html/paper/samuel.pdf>, 2006/10/23.

Sanders, Lynn M. (1997), “Against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 25(3): pp. 347-384. Schneider, Steven M. (1997), “Expanding the public sphere through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discussion about abortion in a Usenet newsgroup.”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 MIT.

Scott, James. K. (2006), “E the People: Do U.S. Municipal Government Web Sites Support Public Involv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pp. 341-353.

Stanley, J. Woody, Weare, Christopher and Musso, Juliet (2002), “Participa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Internet: Lessons From A National Forum On Commercial Vehicle Safety.”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Sept. 20-21, <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democ racy/program.html/paper/stanley.pdf>, 2006/10/23.

(22)

Tolbert, Caroline J. and Mossberger, Karen (2006), “Effects of E-Government on Trust and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pp. 356-369.

Torres, Lourdes, Vicente Pina, and Basilio Acerete. (2006), “E-Governance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Union Cities: Reshaping Government’s Relationship with Citizens.”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s, 9(2): pp. 277–302.

Weber, Lori M. (2002),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Conference, Sept.20-21,<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 nces/democracy/program.html/paper/weber.pdf>, 2006/10/23.

Witschge, Tamara (2003), “Online Deliberation: Possibilities of the Internet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aper submitted to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Community Connections, Sept. 20-22,

<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democ racy/program.html/paper/witschge.pdf>, 2006/10/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以前參加科展時,在網路上看過水果發電的研究,覺得很好奇,便到網路上查相關的資

of the spin polarisation L. Bocher et al. submitted (2011).. Mapping plasmons and EM fields Mapping plasmons and EM fields.. New possibilities for studying the low

[r]

真實案例 1:哈樂斯娛樂事業與其 真實案例 1:哈樂斯娛樂事業與其 他公司:保護珍貴資料 (續).

• 源自專家讀者 (expert reader) 和新手讀者 (novice reader) 的認知過程比較研究,重視 讀者靈活和綜合調控思維過程的能力。. •

附錄 1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科技與生活科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 家政 家政 家政科特別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

information on preventive measures, youth online culture, relevant community and online resources for e-learning. –Most of Students were asking the tips of healthy us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