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初步調查:學校的觀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初步調查:學校的觀點"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 2005年 6 月,28 卷 2 期,頁 193-217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初步調查

⎯⎯學校的觀點

余民寧

*

賴姿伶

**

劉育如

***

摘 要

國中升高中的升學考試基本學力測驗,自從實施以來即獲得社會大眾的重視 與議論紛紛,孰是孰非、孰優孰劣,莫衷一是。因此亟待學術界提出有關此一問題 之研究報告,以平息眾多疑慮,並作為督促政府改進升學考試的準則,以落實教育 改革的理想。 本研究之目的,即擬透過結構化概念形成問卷之調查方法,調查全國受試學 校,詢問其對政府實施基本學力測驗成效的觀點,以作為未來教育政策制訂與改革 之參考。本研究調查發現,全國的受試高中職學校中,覺得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屬 於難易適中到偏簡單的程度,試題取材大致均勻且具代表性、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 結合且命題有變化、具活潑創意富彈性,同時除量尺分數的計分稍有疑義外,大致 能認同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的特色。但受試學校頗質疑基本學力測驗能否測量到學生 的真正實力,並且認為學生平均素質不比傳統聯考入學者優,且不論何種方式入學 均普遍有學力不足、學力可能逐年下降、跟不上進度和學習落差參差不齊的現象。 * 余民寧: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 賴姿伶: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 *** 劉育如: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生 致謝:本文為國科會專題計畫案的衍生論文,作者要感謝兩位匿名評審提供寶貴的建議及 國科會補助本專題研究案的經費,補助編號為:NSC 91-2413-H-004-004及NSC 92-2413-H-004-002。 電子郵件:mnyu@nccu.edu.tw 收件日期:2003.7.30;修改日期:2004.5.4;接受日期:2004.6.24

(2)

但是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維持目前考五科、增加書寫和聽說題型試題、試題再偏困難 一點等,都是可以接受的改變。整體來說,以基本學力測驗作為一種升學考試,並 以其測驗成績作為入學依據之一,雖然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 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結論與具體建議,以供教育政策制 訂與後續研究方向之參考。 關鍵字: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3)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

June, 2005, Vol. 28 No. 2, pp. 193-217

Schools’ Perspectiv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asic-Competency-Test Administered in High

School Entry Exam

Min-Ning Yu

*

Tzu-Ling Lai

**

Yu-Ju Liu

***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procedure of structured conceptualization and survey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Basic-Competency-Test (BCT) administered in high school entry exam. Over 347 high school representatives are investigated and responded by a self-construct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show that representative schools feel that item-difficulties of BCT are adequate to a little easy, item-contents are sampled equally and representatively, matched with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s, and item diversity and variation are contained. The equities of scaled scores are used doubtfully to most schools. The validity and equity to students’ true abilities measured by the BCT are doubted. Besides, no matter what kind of entry tracks are used, most schools feel that students’ true abilities are generally lower, fell behind the school’s syllabus, more diversity in real learning, and may have a decreasing trend. The BCT shall maintain current status of five-subject exams, add a little more new-typed items, such as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make the exam items harder. Those changes are welcomed by all schools. Although all school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BCT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traditional entry exam, but still accept it at all.

* Min-Ning 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Tzu-Ling Lai: Doctoral Postgraduat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Yu-Ju Liu: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 mnyu@nccu.edu.tw

(4)

Finall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explained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policy-mak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s are also proposed.

(5)

壹、前言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的 起 源 , 是 來 自 1996年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 書 ( 行 政 院 教 育 改 革 審 議 委 員 會 , 1996)。在此報告書中,提了有關入學 政策的改革,其最重要的主張即是「推 動多元入學制度」,而在其中有關評量 的積極主張則為「基礎學科能力的評 量」與「其他項目表現的評量」,上述 主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成教改之目的 ⎯⎯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因此,基本學力測驗的命題方向,將會 偏重於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有所幫 助之基礎的、核心的、重要的知識與能 力;命題概念是完整的、周延的,而非 偏狹的、殘缺的。至於測驗難度則是以 國中學生平均能力為主,因此,過去以 「過度學習」和「機械式練習」來提升 考試分數的學習方法,將無法在本測驗 中獲得預期的效果。希望在這樣的制度 與測驗方式之下,能夠還給學生一個理 想、正常的學習空間。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於1998年6月成 立「國中基本學力指標建構小組」,著 手建構國中基本學力指標。研究小組採 用目標分析、教材分析、意見座談與小 組討論等方法建構基本學力指標。其 中,研究小組界定所謂的「基本」,就 層次而言,是指基礎、核心、重要的, 而非高深、外圍或細微末節的;就範圍 而言,是指完整、周延的,而非偏狹或 殘缺的。「學力」是指學習者經由一段 時間的系統化教育所獲得的能力,而非 學習者天生或自然成長而來的能力,其 所指的是學習者在學後成就所展現的為 學、待人、處世之各種能力。而所建構 的基本學力指標,將會是基本學力測驗 庫規劃藍圖的主要依據之一(鍾叡賜, 1999)。 根據林世華(2000,2001)的歸 納,如果高中多元入學方案實施的基本 想法是考招分離,那考招分離應是基本 學力測驗計畫的基本實施想法。所以, 基本學力測驗計畫的內容、考試方式、 考試材料與考試結果等,就應該有異於 傳統聯招考試。因此,基本學力測驗的 主要特徵在於:基本學力測驗的實施是 一年多次的,測驗結果是可以互相比較 的,學生可以選擇參加一次或是多次的 基本學力測驗,並可以選擇其中一次測 驗成績或是擇優成績參與入學方案的申 請(2001年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中將採計 的入學方案有:登記分發入學、甄選入 學與申請入學)。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不 是單一決定性的使用,這在教改評量主 張裡,已有明顯的身影,那就是兼顧 「基礎學科能力的評量」與「其他項目 表現的評量」。所以,基本學力測驗分 發入學也好,其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也 好,均同時考慮國中學生在校其他表 現;基本學力測驗的測驗內容是基本

(6)

的,此一特徵是基本學力測驗與聯招考 試最大的差別。聯招考試本身在測驗功 能上是菁英選擇傾向的,所以歷來在聯 招考試內容的選取上是偏難,而且要求 主要鑑別功能是發生在中上的能力區 域。聯招考試向來有著諸多實務上的限 制,如命題範圍不可逾越教材的範圍, 再加上國中教材有愈來愈精簡的趨勢, 所以,聯招考試的命題就會愈來愈難, 愈來愈辛苦。一不留神就會有冷僻或爭 議的題目出現。而這個問題在基本學力 測驗中是不會出現的,因為基本學力測 驗是考基本的,是國中學生在國中階段 學習完成,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包含 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在測驗功能上, 基本學力測驗並不是直接指向菁英選擇 的,但若與其他項目表現評量結合在一 起,依舊是有機會可以達成菁英選擇的 目的。然而,此一「基本」特徵也正是 基本學力測驗最具挑戰的部分。因為基 本範圍的界定:什麼是基本的,什麼不 是基本的,如何能清楚的界定出基本, 都不是簡單的工作;基本學力測驗對國 中學生學習的期許是,同學只要按照學 習進度正常預習,正常復習,不用補習 就足以參加基本學力測驗。因為聯招考 試影響學生學習,使得學生在正常預 習、正常復習以外多半需要參加補習, 參加聯招考試才比較有機會得高分。我 們很清楚的知道,國中學生的學習是沒 有必要預習加復習再加補習的,因為那 樣是叫做過度學習,而過度學習並不是 基本學力測驗所期望學生應有的學習方 式。 教育部頒訂九十學年度國中基本 學力測驗的宗旨,是在評量國民中學學 生基本能力表現及其發展潛能。命題方 向偏重於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能有 所幫助的、基礎的、核心的、重要的知 識與能力,命題概念是完整的、周延 的,而非偏狹的、殘缺的。其中考科包 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五 科,命題範圍從一上至三下第一次段考 前之進度。九十學年度試題為單一選擇 題,第一次測驗日期為2001年3月31 日、4月1日,第二次測驗日期為2001年 6月9日、6月10日,全國分18個考區同 時進行。基本學力測驗是用來評量學生 所習得的基本知識與所培養的基本能 力。基本學力測驗的主要試題難度通過 率介於50%到75%;試題難度低於30% 的不會出現。因為通過率低於30%時, 試 題 應 該 不 會 是 基 本 的 ( 林 世 華 , 2001)。所以基本學力測驗旨在測出學 生所具備的基本能力,並非以考倒學 生或難倒學生以找出鑑別度為目的, 而 是 以 達 到 最 基 本 要 求 的 能 力 為 指 標。 關於基本學力測驗的內涵與特徵 之說明和詮釋,可上網到臺灣師範大學 的網站(http://www.bctest.ntnu.edu.tw/) 瀏覽,那裡有諸多學者專家的意見和評

(7)

論登錄,可供查詢。除此之外,諸多散 見於雜誌期刊的文章,也多半是反應眾 多學者專家或民眾的輿論,雖非嚴謹性 的研究報告或實徵性論文,但亦頗具參 考價值;例如教育研究月刊曾於83期 (2001年3月號)刊載有關多位學者專 家對基本學力測驗看法和評論的訪談專 輯,但也僅止於是採訪稿而已。其餘, 解釋、介紹和批判基本學力測驗的文 章,亦散見於各通俗性期刊或教育雜誌 上,例如人本教育札記(2001)、王逸 慧 ( 2001 )、 何 文 慶 ( 2001 )、 余 霖 ( 2000 )、 李 春 生 ( 1999 )、 宋 曼 雯 ( 1998 )、 林 世 華 ( 2000 )、 林 泊 佑 ( 1999 )、 林 瑞 景 ( 2001 )、 林 青 藍 ( 2001 )、 周 麗 玉 ( 2001 )、 吳 毓 瑩 (2000)、徐明珠(2001)、涂柏原與章 舜雯(2000)、陳伯熹(2000)、傅伯寧 ( 2001 )、 潘 幸 山 ( 1999 )、 鄭 富 森 ( 1998 )、 劉 銀 聰 ( 1999 )、 縢 麗 芳 ( 2000 )、 賴 麗 蓉 ( 1999 )、 簡 麗 賢 (2000)等。考試舉行過後,進行試題 分析與針對多元入學方案評論者亦不 少,例如何雅娟(2000)、沈育美、陳 惠珠與劉佳玲(2001)、吳伯林與謝名 娟(2001)、林繼生(2000,2001)、周 麗玉(2001)、鄭圓鈴(2001)、鄧毓浩 (2000)等。上述這些文章或評論,皆 不屬於嚴謹的實徵論文或研究調查報 告,因此缺乏客觀的公正性與強而有力 的說服力是必然的。 針對基本學力測驗的實施成果調 查,稍具嚴謹性的研究報告則非學位論 文莫屬;例如羅曉雯(2002)以臺北市 的國中為研究對象,共調查427名教 師、主任及校長的意見,發現基本學力 測 驗 的 主 要 問 題 在 於 「 政 策 方 向 搖 擺」、「升學壓力並未減輕」、「配套措施 不全」、「對實質公平性有爭議」及「意 見分歧」等;而最受認同者為「考題較 以往靈活」、「形式公平」、「學校層級宣 導完善」及「資訊取得容易」等,並建 議未來朝「測驗試題型態轉變」與「健 全申請入學制度」等方面作改進。廖萬 清(2002)則以臺中市的國中為研究對 象,結果獲得「學校規模愈大,班級數 愈多之學校,對學生學測成績有正向之 影響」、「學測成績在各校之間有極大之 差異」與「教師背景變項對學測成績無 影響」等結論。許綺婷(2002)與楊慧 美(2002)則以臺北縣市地區的國中為 研究對象,發現學生大部分均有補習, 且大致對基本學力測驗持正面的看法, 普遍覺得作答時間不夠與仍覺得有升學 壓力存在。然而,這些碩士論文都是使 用區域性國中學校的樣本,不具全國母 群體的代表性,且多半從行政的觀點著 手研究,或僅探索單科學測的問題而 已,整體而言,實看不出問題的全貌, 同時,亦缺乏從升學的學校(即高中 職)觀點來探究問題。 由上述評論的觀點中,實可看出

(8)

本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所在,尤 其當高中職是接受這群基本學力測驗當 事人的主要場所,也是銜接九年一貫課 程及推動多元入學方案教育改革的參與 者時,學術界實在有必要進行此一攸關 教育素質滿意度與否的調查,以提出一 個比較令人口服心服的證據,讓社會各 界的輿論止於一個理性公平的機制,儘 早幫助政府落實教育改革的理想。因 此,有關基本學力測驗的評估研究,亟 待學術界及早進行,並期待能夠提出客 觀、公正的證據,以說服社會大眾接受 此一革新的升學考試方式。本研究即是 在此動機之下,企圖提出實徵的數據, 以作為爾後綜合評估此一方案實施成效 之參考。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擬透過問 卷調查,從受試學校(即國中生升學的 學校)觀點來看已經實施兩年的基本學 力測驗之成效,以作為社會大眾與政府 之間共同謀求更理想的教育改革之參 考。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研究需求及文獻評閱 的心得,著手設計自編問卷,以作為進 行調查的工具。同時,針對全國的高中 296所、高職178所為母群體,進行抽樣 調查,茲分述其執行過程如下。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兩階段的設計方式,先 採開放式廣徵議題意見,再完成封閉式 的問卷。本問卷之開發程序,係參考過 去文獻記載及筆者(余民寧,1997, 167-177)所提之「結構化概念形成法」 ( structural conceptualization ) 的 程 序,歸納發展出本研究的主要問題(請 參見附錄內容),再編製成一份三選一 的評定量表式(rating scale)問卷,以 作為本研究探索相關問題的工具。本自 編問卷係針對被抽樣的學校來設計,主 要內容除了學校填答者個人基本資料 外,還請他們代表學校的意見回答對基 本學力測驗的一些看法,如基本學力測 驗的試題、實施方式、有效性及改變方 式與接受度等。該問卷的內容,詳如附 錄所示。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以2001和2002年參加過第 一、第二屆基本學力測驗的全國高中與 高職為母群體(共計474所),來進行全 面性的普遍調查。本研究以學校為單 位,發函全國高中296所、高職178所學 校,請其隨機推派一名人員代表學校的 意見,並請其填寫本研究自編問卷。由 於目前高中職的教師人數多寡不一,本 研究一律以每校一名來估計,共計發出 474(296+178)份問卷,但以實際回 收問卷之有效填答的問卷數作為本研究 的分析樣本數目。

(9)

參、結果與討論

本節之目的,主要在呈現本自編 問卷問題的分析結果,茲分成四小部分 討論,說明如下。

一、受試學校之基本資料分析

本研究以問卷對全國高中職(含 五專及綜合中學)共474所學校進行普 遍性抽樣調查,共寄發全部高中296所 學校、全部高職178所學校,每所學校 各1份問卷,共發出474份問卷。最後回 收有效填寫問卷347份,有效回收率為 73.21%,回收樣本足以反應出具有母 群體的代表性。由於代表學校填寫本問 卷者有校長、教務主任或資深教師三類 人員,且受試人員各分別來自不同性別、 學歷、服務年資、任職學校別、公私立 別和地區別的代表,涵蓋相當周延,足 以反應出母群體的代表性。茲將填寫問 卷的受試樣本之基本資料分配情形呈現 於表1,以供檢視樣本的分布情形。 由表1所示可知,這些填答問卷的 樣本抽樣分配已兼具性別、服務年資、 職稱、學歷、任職學校、公私立別及地 區別(連江縣除外)的代表性,它們的 意見足以反映出全國高中職學校的意 見,足以作為有效統計推論之用。

二、

受試學校對基本學力測

驗試題之看法

如表2所示,有68.88%的受試學校 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試題難易適中,另有 29.39%的 受 試 學 校 認 為 試 題 偏 向 簡 單,僅有0.86%的受試學校認為試題偏 向困難。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 學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具有難度 適中到偏簡單的情況。 如表3所示,有約七成(70.89%) 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試題取材 適當且均勻分配,但另有19.6%的受試 學校認為試題取材偏重教材的某些範 圍,僅有5.76%的受試學校認為試題取 材毫無代表性。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 的受試學校還是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試題 的取材適當、均勻分配、具有代表性, 能夠顧及教材的某些範圍。 如表4所示,有57.35%的受試學校 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能夠局部符合 學生的生活經驗,另有41.21%的受試 學校認為試題能夠大部分符合學生的生 活經驗,僅有1.15%的受試學校認為試 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脫節。此項結果顯 示,絕大多數的受試學校均認為基本學 力測驗的試題取材,大致能與學生的生 活經驗相結合。 如表5所示,有48.41%的受試學校 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的命題方式有變 化,稍有彈性,亦有約五成(50.72%) 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試題之命 題靈活、創意活潑,僅有一所受試學校 (0.29%)認為命題直抄課本、極為刻

(10)

表 1 填寫問卷的有效樣本分配情形 整體 變項 區分項目 樣本人數 百分比 男 256 73.78 性別 女 88 25.36 校長 10 2.88 教務主任 209 60.23 職稱 教學組長 120 34.58 研究所 252 72.62 大學 91 26.22 學歷 專科 2 0.58 5年以內 30 8.65 6-10年 63 18.16 11-15年 37 10.66 16-20年 65 18.73 服務年資 21年以上 149 42.94 高中 209 60.23 任職學校 高職 113 32.56 公立 206 59.37 公/私立 私立 136 39.19 基隆市 10 2.88 臺北市 52 14.99 臺北縣 32 9.22 桃園縣 20 5.76 新竹市 9 2.59 新竹縣 8 2.31 苗栗縣 11 3.17 臺中市 16 4.61 臺中縣 15 4.32 彰化縣 17 4.90 南投縣 7 2.02 雲林縣 14 4.03 嘉義市 12 3.46 嘉義縣 3 0.86 臺南市 15 4.32 臺南縣 21 6.05 高雄市 24 6.92 高雄縣 13 3.75 屏東縣 12 3.46 花蓮縣 9 2.59 宜蘭縣 9 2.59 澎湖縣 1 0.29 金門縣 1 0.29 連江縣 0 0 地區 臺東縣 7 2.02 註:各區分項目內的缺失值均一律刪除,故表中的百分比總合不等於一百。

(11)

表 2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難易度 項目 整體 試題難易度 次數 百分比 偏困難 3 0.86 適中 239 68.88 偏簡單 102 29.39 缺失值 3 0.86 合計 347 100.00 表 3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取材代表性 項目 整體 試題取材代表性 次數 百分比 毫無教材的代表性 20 5.76 偏重教材的某些範圍 68 19.60 取材適當,均勻分配 246 70.89 缺失值 13 3.75 合計 347 100.00 表 4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生活化程度 項目 整體 試題生活化程度 次數 百分比 與生活經驗脫節 4 1.15 局部符合生活經驗 199 57.35 大部分符合生活經驗 143 41.21 缺失值 1 0.29 合計 347 100.00 表 5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命題靈活度 項目 整體 命題靈活度 次數 百分比 命題刻版,直抄課本 1 0.29 命題變化,稍有彈性 168 48.41 命題靈活,創意活潑 176 50.72 缺失值 2 0.58 合計 347 100.00

(12)

板。此項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受試學 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命題是有變 化、富彈性、創意活潑、具靈活度,不 會太刻板僵化。 如表6所示,有63.98%的受試學校 認為基本學力測驗以量尺方式計分大致 上具有公平性,但亦另有26.51%的受 試學校認為此一計分方式對兩極端得分 者較不公平,僅有約百分之八(8.07%) 的受試學校認為此一計分方式相當公 平。此項結果顯示,七成以上的受試學 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以量尺方式計分大 致上具有公平性,但相對亦有約二成多 的受試學校認為此計分方式對得分兩極 端者較不公平,這說明了受試學校對於 量尺分數的計分公平性仍存在一些疑 義。 表 6 基本學力測驗採量尺分數計分的 公平性 項目 整體 量尺分數公平性 次數 百分比 對兩極端得分者較不公平 92 26.51 大致公平 222 63.98 相當公平 28 8.07 缺失值 5 1.44 合計 347 100.00 綜合本研究受試學校對基本學力 測驗試題之看法,顯示大多數學校認為 試題本身的難易度為適中到偏簡單的程 度、試題取材大致均勻且具代表性、試 題大致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命題 有變化、具活潑創意富彈性,同時,以 量尺分數計分的公平性,除仍存有些疑 義外,也大致能夠獲得認同。由此觀 之,基本學力測驗工作小組所宣稱的本 測驗試題之特色,大致上可從第一線高 中職學校之意見中獲得支持。因此,基 本學力測驗本身即是一種兼具內容效度 與建構效度的工具,是一件相當令人肯 定的事。

三、

受試學校對基本學力測

驗測得學生素質之看法

如表7所示,有七成以上(72.62%) 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大致能夠 測出學生的真正學力,另有17.87%的 受試學校認為不太能夠測出學生的真正 學力,僅有8.93%的受試學校認為相當 能夠測出學生的真正學力。此項結果顯 示,大多數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測 驗是能夠測出學生的真正學力的。 表 7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能否測量出 學生的真正學力 項目 整體 能否測出真正學力 次數 百分比 不太能夠測出 62 17.87 大致能夠測出 252 72.62 相當能夠測出 31 8.93 缺失值 2 0.58 合計 347 100.00 如表8所示,有五成以上(51.30%) 的受試學校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的考

(13)

試方式所招收之學生,僅局部符合該校 的理想,另亦有38.90%的受試學校認 為所招收之學生,大部分能夠符合該校 的理想,僅有不到一成(8.93%)的受 試學校認為大部分不符合該校的理想。 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學校認為 以基本學力測驗的考試方式所招收之學 生,能夠符合該校的理想。 表 8 以基本學力測驗招收的學生是否 符合理想 項目 整體 招生符合理想與否 次數 百分比 大部分不符合 31 8.93 謹局部符合 178 51.30 大部分符合 135 38.90 缺失值 3 0.86 合計 347 100.00 如表9所示,有46.69%的受試學校 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分發入學的學 生,其真正的基本學力普遍不足,另有 38.33%的受試學校認為僅少數學生學 力不足,但也僅有約一成多(12.68%) 的受試學校認為絕大多數學生基本學力 良好。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學 校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分發入學的 學生,其真正的基本學力有普遍不足 的情況,而認為學生基本學力良好者 僅占少數,這點發現是否也意謂著學生 的基本學力普遍下降是一件令人擔心的 事,也是一件值得繼續關注的教改問 題。 表 9 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分發入學的 學生之真正基本學力 項目 整體 分發入學的基本學力 次數 百分比 普遍學力不足 162 46.69 僅少數學力不足 133 38.33 絕大多數學力良好 44 12.68 缺失值 8 2.31 合計 347 100.00 如表10所示,有46.97%的受試學 校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申請入學的 學生僅少數有學力不足的情況,但亦另 有36.89%的受試學校認為學生普遍學 力不足,而僅有約一成多(12.97%)的 受試學校認為絕大多數學力良好。此項 結果顯示,多數的受試學校認為透過基 本學力測驗而申請入學的學生,其真正 的基本學力有不足的情況產生,而認為 學生基本學力良好者僅占少數。 表 10 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申請入學 的學生之真正基本學力 項目 整體 申請入學的基本學力 次數 百分比 普遍學力不足 128 36.89 僅少數學力不足 163 46.97 絕大多數學力良好 45 12.97 缺失值 11 3.17 合計 347 100.00 如表11所示,有41.50%的受試學 校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推薦甄試入 學的學生僅少數有學力不足的現象,另 有30.84%的受試學校則認為推薦甄試

(14)

入學的學生普遍學力不足,但也僅有約 一成多(13.54%)的受試學校認為絕 大多數推薦甄試入學的學生學力良好。 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學校認為 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推薦甄試入學的學 生,其真正的基本學力有傾向不足的情 況產生,而認為學生基本學力良好者僅 占少數。 表 11 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推薦甄試 入學的學生之真正基本學力 項目 整體 推甄入學的基本學力 次數 百分比 普遍學力不足 107 30.84 僅少數學力不足 144 41.50 絕大多數學力良好 47 13.54 缺失值 49 14.12 合計 347 100.00 如表12所示,將近六成(59.08%) 的受試學校認為以傳統聯考方式入學的 學生平均素質較優,而有34.01%的受 試學校認為以傳統聯考方式入學或以基 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素質沒有明顯差 異,而僅有極少數(3.75%)的受試學 校認為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平均 素質較優。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 試學校認為以傳統聯考方式入學的學 生平均素質較優,僅有極少數的受試 學校認為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 平均素質較優,本項與前述幾項發現 頗值得推動教育改革人士的關注與重 視。 表 12 基本學力測驗與傳統高中聯考 入學學生之平均素質的比較 項目 整體 學生平均素質之比較 次數 百分比 傳統聯考學生較優 205 59.08 沒有明顯差異 118 34.01 基本學力測驗學生較優 13 3.75 缺失值 11 3.17 合計 347 100.00 如表13所示,有五成以上(54.47%) 的受試學校認為以傳統聯考方式入學的 學生基本學力較優,而有38.62%的受 試學校認為以傳統聯考方式入學或以基 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之基本學力沒有 明顯差異,而僅有極少數(3.46%)的 受試學校認為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 生之基本學力較優。此項結果顯示,大 多數的受試學校認為以傳統聯考方式入 學的學生基本學力較優,而僅有極少數 的受試學校認為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 學生基本學力較優。 如表14所示,有45.24%的受試學 校認為,同樣是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之 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之素質並無 明顯差異,另有35.45%的受試學校認 為二年級學生素質較優,而僅有18.16% 的受試學校認為一年級學生素質較優。 此項結果是否反映出學生素質有逐年下 降之趨勢?似有繼續深究之必要。 如表15所示,有44.38%的受試學 校對於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認 為其學習表現多數跟不上進度,但另有

(15)

表 13 基本學力測驗與傳統高中聯考 入學學生之基本學力的比較 項目 整體 學生基本學力之比較 次數 百分比 傳統聯考學生較優 189 54.47 沒有明顯差異 134 38.62 基本學力測驗學生較優 12 3.46 缺失值 12 3.46 合計 347 100.00 表 14 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之一年級 和二年級學生之素質比較 項目 整體 不同年級之素質比較 次數 百分比 一年級學生素質較優 63 18.16 沒有明顯差異 157 45.24 二年級學生素質較優 123 35.45 缺失值 4 1.15 合計 347 100.00 表 15 透過基本學力測驗入學學生之 學習表現情形 項目 整體 學習表現情形 次數 百分比 多數學生跟不上進度 154 44.38 僅少數學生有些落後 134 38.62 大多數學生學習良好 53 15.27 缺失值 6 1.73 合計 347 100.00 38.62%的受試學校認為以基本學力測 驗入學的學生,僅少數學習表現落後, 而僅有15.27%的受試學校認為以基本 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大多數表現良好。 此項結果顯示,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 學生之學習表現如何,雖然受試學校之 間的看法分歧,但似乎是持否定看法者 居多。 如表16所示,有超過六成(64.27%) 的受試學校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入學 的學生,其學習落差情形好壞差異懸 殊,另有18.16%的受試學校則認為大 部 分 學 生 學 習 程 度 都 一 樣 差 , 而 有 14.99%的受試學校則認為學習程度都 一樣好。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 學校對於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的學生之 學習落差情形,認為是好壞差異極大, 至於為何呈現兩極化的差異現象?應再 進一步探討。 表 16 透過基本學力測驗入學學生彼 此間之學習落差情形 項目 整體 學習落差情形 次數 百分比 好壞懸殊差異 223 64.27 學習程度都一樣差 63 18.16 學習程度都一樣好 52 14.99 缺失值 9 2.60 合計 347 100.00 綜合本小節的研究,受試學校對 基本學力測驗測得學生素質之有效性的 看法,顯示受試學校頗質疑基本學力測 驗能否真正測量到學生的實力,且多數 學校認為相較之下,以傳統聯考方式所 招收學生之平均素質較獲教師肯定,而 以基本學力測驗方式招收入學的學生, 不論以何種方式入學(即分發入學、申 請入學、推薦甄試入學)者,均有普遍 學力不足的現象,且學生的基本學力可

(16)

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同時,其學習表 現有跟不上進度的情況,且學習落差相 當參差不齊。由此觀之,從學校的經驗 中可以得知,基本學力測驗是否能夠真 正篩選出符合各校招生要求的學生素 質,尚待進一步的探究和考慮。

四、

受試學校對基本學力測

驗之改變的看法與接受

如 表 17 所 示 , 有 八 成 以 上 (82.71%)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 測驗的考試科目維持目前的五科,最能 測出學生的真正實力,另有11.53%的 受試學校認為應減少考試科目,僅有 4.9%的受試學校認為應該增加考科。 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學校認為 基本學力測驗維持目前考試科目為五科 的現狀,是最能有效測出學生實力的一 種方式。 如 表 18 所 示 , 有 五 成 以 上 (54.47%)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 測驗的試題難易度維持目前現狀,最能 測出學生的素質,另有35.45%的受試 學校認為試題應再加深難度,僅有不到 一成(8.93%)的受試學校認為試題宜 再簡單一些。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 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難易 適中或偏向簡單,若要維持學生素質, 則試題宜維持現狀或再偏困難一點,不 宜再偏簡單。 表 17 未來基本學力測驗的考試科目 應如何增減 項目 整體 考試科目的增減 次數 百分比 可考慮減少考科 40 11.53 維持現狀(考五科) 287 82.71 宜考慮增加考科 17 4.90 缺失值 3 0.86 合計 347 100.00 表 18 未來基本學力測驗試題難易度 應如何改變 項目 整體 試題難易度的改變 次數 百分比 再偏簡單一點 31 8.93 維持現狀 189 54.47 再偏困難一點 123 35.45 缺失值 4 1.15 合計 347 100.00 如表19所示,有67.15%的受試學 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試題題型應增加書 寫題型(如作文題、申論題、應用題) 最能測出學生的實力,另有23.92%的 受試學校認為應維持現狀(即都是選擇 題),而另有8.36%的受試學校則認為 應增加聽說題型(如英文聽力和會話測 驗)。此項結果顯示,偏多數的受試學 校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題型應增加 書寫或聽說題型,而主張維持都是選擇 題型者則在少數,這點發現值得有關當 局注意與重視。 如表20所示,有57.93%的受試學 校對於各種入學方案皆要求參加基本學 力測驗的接受度是雖不滿意但可以接

(17)

表 19 未來基本學力測驗試題類型應 如何改變 項目 整體 試題難易度的改變 次數 百分比 增加書寫題型 233 67.15 維持現狀(都是選擇題) 83 23.92 增加聽說題型 29 8.36 缺失值 2 0.58 合計 347 100.00 表 20 對各種入學方案皆要求參加基 本學力測驗的接受度 項目 整體 對入學測驗的接受度 次數 百分比 令人難以接受 20 5.76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201 57.93 完全可以接受 121 34.87 缺失值 5 1.44 合計 347 100.00 受,另有34.87%的受試學校則表示能 夠完全接受此項要求,僅有不到一成 (5.76%)的受試學校認為此項要求令 人難以接受。此項結果顯示,大多數的 受試學校都能夠勉強接受以基本學力測 驗作為各種入學方案的前提,但距離完 全滿意則還有一段距離。 如表21所示,有66.57%的受試學 校對於以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作為高中職 入學依據之一的接受度是雖不滿意但可 以接受,另有27.38%的受試學校能夠 完全接受,僅有不到一成(5.48%)的 受試學校認為令人難以接受。此項結果 顯示,大多數的受試學校都能夠接受以 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作為高中職入學依據 之一,但距離完全滿意則還有一段距 離。 表 21 以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作為入學 高中職的依據之一的接受度 項目 整體 對入學測驗的接受度 次數 百分比 令人難以接受 19 5.48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231 66.57 完全可以接受 95 27.38 缺失值 2 0.58 合計 347 100.00 如表22所示,有73.49%的受試學 校對於基本學力測驗的整體接受度是雖 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另有20.46%的受 試學校能夠完全接受基本學力測驗,僅 有不到一成(5.76%)的受試學校認為 基本學力測驗令人難以接受。此項結果 顯示,大多數的受試學校都能夠勉強接 受基本學力測驗,但距離完全滿意則還 有一段距離。 綜合本研究受試學校對基本學力 測驗之改變與接受度的看法,顯示受試 學校認為應維持目前考五科,但卻應該 增加除了選擇題之外的題型(如書寫題 型或聽說題型),且試題應該傾向偏困 難一點;對於基本學力測驗的整體接受 度是雖然不滿意,但整體而言,勉強可 以接受基本學力測驗作為一種升學考 試,並且以測驗成績作為入學的依據之 一。由此觀之,從實際參與招生的受試 學校經驗中可以得知,整體而言,雖然

(18)

受試學校大致上滿意於基本學力測驗的 實施,但卻還是認為維持目前的考試科 目且改變全是選擇題型試題,最能測出 其真正實力。這點結果顯示受試學校認 為基本學力測驗作為升學考試之一的實 施成果,還有許多值得改善的空間。 表 22 對基本學力測驗的整體接受度 項目 整體 對入學測驗的接受度 次數 百分比 令人難以接受 20 5.76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255 73.49 完全可以接受 71 20.46 缺失值 1 0.29 合計 347 100.00

參、結論與建議

本節之目的,主要在歸納上節的 分析與討論結果,並提出具體的建議事 項。由於填答本研究問卷的受試樣本, 均為足以代表該校意見發言的資深教 師、教務主任或校長,且樣本遍及性 別、服務年資、學歷、任職學校別、公 私立學校別及地區別(除連江縣外,全 國其他地區均有代表樣本),因此所得 研究結果頗具有全國的代表性見解,值 得有關當局的重視與關注。茲分成兩小 部分,說明如下。

一、結論

綜合上節大多數受試學校對基本 學力測驗實施的觀點,本研究擬歸納提 出下列幾點結論: 1.針對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本身, 大致而言,屬於難易適中到偏簡單的程 度;試題取材大致均勻且具代表性;能 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命題有變化且 具活潑創意富彈性。同時,除量尺分數 計分的公平性稍有疑義外,大致能夠認 同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的特色。 2.針對基本學力測驗所測得之學生 素質,大致而言,頗令人質疑基本學力 測驗能否真正測量到學生的實力,且相 較之下,似乎以傳統聯考方式所招收學 生之平均素質較以基本學力測驗方式招 收學生之平均素質為優;且不論以何種 方式入學(即分發入學、申請入學、推 薦甄試入學)的學生,均有普遍學力不 足的現象,同時,學生的基本學力可能 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以及學習表現有跟 不上進度和學習落差相當參差不齊的情 況。 3.針對基本學力測驗的改變與接受 度,大致而言,認為維持目前考五科; 題型最好能增加書寫或聽說題型;且試 題應該傾向偏困難一點等,是可以接受 的改變。 4.針對基本學力測驗的整體接受 度,大致而言,雖然不滿意,但勉強可 以接受基本學力測驗作為一種升學考 試,並且以測驗成績作為入學的依據之 一。

(19)

二、建議

從受試學校的觀點來看,基本學 力測驗的原始設計目標和標榜的特色, 大致上都可從學生的測驗成績中獲得肯 定和驗證,這也顯示測驗專業水準在國 內發展受到肯定的一大明證。但是,從 受試學校的意見反應中,似乎也可以看 出基本學力測驗所衍生的幾個議題,頗 值得釐清或繼續研究改善的地方,茲提 供幾點拙見以供參考,如下: 1.正視基本學力有逐年下降和趨於 兩極化發展趨勢的問題。根據本研究受 試學校的意見,以基本學力測驗方式入 學的學生,其平均素質普遍低於以傳統 聯考方式入學的學生,且基本學力有普 遍不足及逐年下降的發展趨勢現象,並 且學生的學習表現有跟不上進度和學習 落差相當參差不齊(即程度呈現兩極化 發展:優秀的更優秀,差的更差)之情 況。這個問題相當嚴重,若政府不正視 它,進而設法解決的話,則我國未來的 教育人力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的評比,實 在令人憂心。雖然,本研究僅以近兩年 的數據來分析,研究結果所呈現的趨勢 尚未達非常明顯的程度,此時若能及早 因應,則亡羊補牢,尚為時未晚;若等 到明後年或更久以後的研究,亦呈現如 此結果,才來作因應的話,則恐怕到時 候,我們已無能力作任何改變和因應 了,只有接受被淘汰的命運。所以,本 研究擬建議教育部應該針對此問題,及 早提出再深入探討的研究,以及儘早提 出可能因應措施的政策規劃,以免為時 太晚。 2.試題設計定位與使用目標的混淆 與衝突。原本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設 計,是採用「效標參照測驗」(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簡稱CRT)的觀點來設 計試題,因為是用來測量學生的最基本 能力,所以考題不會是偏僻、刁專又罕 見的題目,主要是用作「能力檢定」的 考試,所以命題傾向以多數人會作答且 答對的情況來設計。但是,當基本學力 測驗推出之後,卻被用來作為「擇優錄 取」的篩選考試,是屬於「常模參照測 驗」(norm referenced test,簡稱NRT) 觀點的用途,當然會發生手段與目標衝 突和公正性令人質疑的事。效標參照測 驗的試題被當作常模參照測驗的用途來 使用時,很明顯地,因為試題相對較為 容易,得高分者(即通過門檻者)比比 皆是,因此各校(尤其是明星學校)無 法區分誰的能力高或次高,無法由單一 測驗成績來決定學生的錄取資格,因 此,各校只好再舉行一次校內的篩選考 試(不論使用何種形式來進行),這種 結果造成學生必須面對兩次考試,不論 考試成績高低的學生,其準備升學的壓 力都不減反增,引發抱怨連連,這也就 是採用基本學力測驗作為升學的依據之 一之後,對降低升學壓力沒有幫助的原

(20)

因所在。所以,本研究擬建議基本學力 測驗工作小組在保持目前的命題風格 (即命題活潑、具創意、生活化、富彈 性)下,逐漸增加真正屬於「常模參照 測驗」用途的試題(即多半是具有難易 適中特性的試題,也就是多數受試學校 認為試題應該再偏困難一點的理由所 在),才是此一問題困境的解決之道; 換句話說,兼具傳統聯考試題的篩選功 能,但具有命題活潑、具創意、生活 化、富彈性的新式命題特色,可能才是 未來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發展方針,這 也是引導教學正常化及導正過度學習方 式的關鍵要素所在。 3.增加書寫與聽說題型的試題。從 表 19 中 的 數 據 可 知 , 有 將 近 七 成 (67.15%)的受試學校認為基本學力 測驗可以增加(至少不反對)書寫(如 作文、申論題、應用題)題型的試題, 而有近一成(8.36%)的受試學校認為 可以增加(至少不反對)聽說(如英文 聽力和會話測驗)題型的試題,最能測 出學生的真正實力。其實,測驗增加這 類題型後,比較能夠測量出學校教學與 學習的真實情況,讓教師的教學步上正 常化(即課程標準規定應該教的都要 教 , 而 不 是 只 教 考 試 要 考 的 部 分 而 已),讓學生的習得能力步上完整化 (即不只具備考試會考的知識和能力而 已),以真正培養出學生都具有「帶著 走的能力」(如口語表達與文字表達的 能力和與人溝通理解的能力)。因此, 本研究擬建議基本學力測驗工作小組從 現在起,即可以開始著手規劃、設計、 開發此類型的試題,並且同時進行研究 如何以最節省人力的方式,來達到最公 平客觀的計分結果,以呼應上述的建 議,並提高基本學力測驗的篩選功能, 發揮擇優選才的機制。 4.維持公平、公正、客觀的升學制 度。從受試學校的意見可知,在沒有其 他升學考試可供選擇的前提下,以基本 學力測驗作為一種升學考試方式,雖不 滿意,但也只能接受了。因此,儘管受 試學校再如何地質疑量尺分數計算的公 平性、試題如何地偏簡單,以及基本學 力測驗能否真正測量出學生的基本學力 等,但只要維持一個公平、公正、客觀 的考試方式(都是憑一己實力應考,不 論是傳統聯考或基本學力測驗),並且 以其測驗成績作為入學的依據之一或唯 一依據,即是一種公平、公正、客觀的 升學制度。這一種制度,在當今的國內 環境中,應該受到憲法或其他相關教育 法規的保障,任何教育改革措施,都不 應該違反或破壞此一制度。所以,本研 究擬建議教育部應該考量此一制度建立 之不易,任何所提倡或推動的教育改革 措施,都應該確保此一制度繼續維持下 去,才不會招致民怨,終致改革遭到抗 拒和失敗的命運。 5.建立長期統計資料分析。原本基

(21)

本學力測驗的特色之一,即是號稱具有 多功能的用途,除了可以計算每位考生 的五科平均(及各科)成績,了解每位 學生的基本學力外,更可以排列各縣 市、各學區,甚至是各校量尺分數的名 次,以作為政府充分掌握各國民、各學 校、各學區,乃至各縣市平均基本學力 素質好壞的指標,並作為規劃各級教育 政策的具體參考數據。然而,政府因有 各種顧慮及考量,而未能公布此項結 果。但是,即使是不公布此一結果,本 研究亦擬建議政府應該持續進行(或責 成某個學術機構進行)此一學習成就資 料的長期建置、蒐集與分析工作,至少 可以作為爾後政府內部在制訂教育政 策、規劃教育經費補助原則或實施辦學 績效評鑑時之參考。

參考文獻

人本教育札記(2001)。基本學力測驗會不 會太簡單,考不出程度?人本教育札 記,144(6月號),34-35。 王逸慧(2001)。基本學力測驗之實施:問 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9(1), 15-3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 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第三章綜合建 議)。2001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 edu.tw/eduinf/change/5/Ch-3.html#c3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 之研究。臺北:商鼎。 余霖(2000)。對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 驗之評論與期望。教師天地,109, 30-32。 何文慶(2001)。從基本學力測驗談起。師 友,405,34-36。 何雅娟(2000)。多元入學多元思維⎯⎯談 臺北市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教師天 地,109,33-44。 沈育美、陳惠珠、劉佳玲(2001)。九十學 年度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社會科中 的歷史試題評析。歷史月刊,161, 108-117。 宋曼雯(1998)。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距的 基本學力測驗。中央月刊,31(6), 26-29。 李春生(1999)。以美國經驗為例淺談國民 中學基本學力測驗。高中教育,6, 18-27。 林世華(2000)。跨世紀的測驗發展計畫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 研究。教師天地,109,4-8。 林世華(2001)。跨世紀的測驗發展計畫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 計畫。2001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 bctest.ntnu.edu.tw/betweenus1-2.htm/ 林泊佑(1999)。臺北市國中學科基本學力 測驗。高中教育,6,28-30。 林青藍(2001)。「基本學力測驗」比聯考 好嗎?⎯⎯藍色百褶裙。人本教育札 記,144(6月號),26-29。 林瑞景(2001)。教改路上用心走⎯⎯國三 學生參加全國基本學力測驗的心聲。 國文天地,17(1),193。 林繼生(2000)。是開始也是結束⎯⎯臺北 區公立高中八十九學年度聯招國文試 題分析,兼論基本學力測驗。國文天 地,16(4),184。 林繼生(2001)。新的開始,新的震撼⎯⎯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第一次測驗國文科 試題分析。國文天地,16(12), 97-103。 周麗玉(2001)。多元入學方案不等於基本

(22)

學力測驗。師友,404,15-19。 吳柏林、謝名娟(2001)。從國中基本學力 測驗看九年一貫數學科教材教法。教 育研究月刊,86,77-89。 吳毓瑩(2000)。從基本的確認到水準的期 待⎯⎯探討美國從基本能力測驗到課 程 標 準 評 量 之 轉 變 。 教 師 天 地 , 109,18-29。 涂柏原、章舜雯(2000)。國中學生基本學 力測驗的分數及相關議題。教師天 地,109,9-17。 徐明珠(2001)。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真能向 升學主義說拜拜?國家政策論壇,1 (1),139-143。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01)。高中及高職多 元入學方案。2001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bctest.ntnu.edu.tw/ 陳柏熹(2000)。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的 意義與使用。高中教育,11,38-47。 許綺婷(2002)。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 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學 科之表現的關係。臺灣師範大學科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 傅伯寧(2001)。基本學力測驗的題庫是怎 麼建立的?人本教育札記,144(6月 號),31-33。 楊慧美(2002)。分析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 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自然 科之表現的關係。臺灣師範大學科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 廖萬清(2002)。影響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 驗成績相關因素之研究。暨南國際大 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南投。 潘幸山(1999)。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與 高中教育。高中教育,6,35-38。 縢麗芳(2000)。理性與感性兼顧的基本學 力測驗與多元入學方案。教師天地, 109,66-68。 鄧毓浩(2000)。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公民 科教學評量。菁莪季刊,12(2), 2-14。 鄭圓鈴(2001)。國中國文科基本學力測驗 試 題 分 析 。 中 國 語 文 , 88 (5), 527。 鄭富森(1998)。淺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 評鑑原則。測驗與輔導,150, 3119-3125。 劉銀聰(1999)。高中多元入學方案⎯⎯基 本學力測驗。高中教育,6,31-34。 賴麗蓉(1999)。關於「國民中學學生基本 學力測驗」。高中教育,8,38-40。 鍾叡賜(1999)。「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 測驗」研究發展計畫(三年計畫)。高 中教育,6,16-17。 簡麗賢(2000)。青春,在陽光下飛揚⎯⎯ 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高中多元入學 方案。教師天地,109,62-65。 羅曉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 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 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

(23)

附錄:基本學力測驗問卷

(學校版) 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您好: 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寫這份問卷。 基本學力測驗是目前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依據之一,其重要性不言可 喻。為了使此一攸關全國三十萬考生的測驗能達到公平、公正的目標,落實教育 改革的理想,我們極需要貴校的經驗和意見,以作為未來改進基本學力測驗與政 策實施的參考依據。 這份問卷採封閉式設計,請您在最能反應貴校現況的意見選項中勾選一項即 可,若所有選項都無法完整表達您的意見,也請您在「其他」的選項之後加以補 充說明。 本問卷目的僅在全面了解現況,問卷內容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您所填答的一 切資料均會予以保密,未經您的書面同意之前,本研究小組不會公開或作為其他 用途,敬請您放心填答。 再次感謝您的協助!! 敬祝 身體健康!學業進步!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余民寧 博士 敬上 中華民國91年12月20日 第一部分:填答者基本資料 1.性別:□男 □女 2.職稱:□校長 □教務主任 □教學組長 3.學歷:□研究所(含四十學分班)以上畢業 □大學畢業 □專科畢業 4.服務年資:□5年以內 □6-10年 □11-15年 □16-20年 □21年以上 5.目前任職於 學校,屬於□公立 或 □私立學校, 校址位於 市/縣 區/鄉/鎮(請圈選)

(24)

第二部分:正式問卷內容 填答說明:以下每一題都附有一些選項,請您在最能反應貴校現況的意見選項中擇 一勾選即可,若所有選項都無法完整表達您的意見時,也請您在「其 他」的選項之後加以補充說明。 1.與傳統高中聯考比較起來,您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難易度如何? □偏困難 □適中 □偏簡單 2.與傳統高中聯考比較起來,您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取材代表性如何? □毫無教材的代表性 □偏重教材的某些範圍 □取材適當,均勻分配 3.與傳統高中聯考比較起來,您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生活化程度如何? □與生活經驗脫節 □局部符合生活經驗 □大部分符合生活經驗 4.與傳統高中聯考比較起來,您認為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命題方式的靈活度如何? □命題刻板,直抄課本 □命題變化,稍有彈性 □命題靈活,創意活撥 5.與傳統高中聯考比較起來,您認為基本學力測驗採量尺分數計分的公平性如何? □對兩極端得分者較不公平 □大致公平 □相當公平 6.與傳統高中聯考比較起來,您認為基本學力測驗能否測量出貴校學生的真實學 力? □不太能夠測出 □大致能夠測出 □相當能夠測出 7.您認為透過基本學力測驗的考試方式,貴校招到的學生是否符合貴校的理想? □大部分不符合 □僅局部符合 □大部分符合 8.您對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分發入學貴校的學生,他們的真正基本學力如何? □普遍學力不足 □僅少數學力不足 □絕大多數學力良好 9.您對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申請入學貴校的學生,他們的真正基本學力如何? □普遍學力不足 □僅少數學力不足 □絕大多數學力良好 10. 您對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而推薦甄試入學貴校的學生,他們的真正基本學力如 何? □普遍學力不足 □僅少數學力不足 □絕大多數學力良好 11. 您比較基本學力測驗入學與傳統高中聯考入學貴校的學生,誰的平均素質較 優? □傳統聯考學生較優 □沒有明顯差異 □基本學力測驗學生較優 12. 您比較基本學力測驗入學與傳統高中聯考入學貴校的學生,誰的基本學力較 優?

(25)

□傳統聯考學生較優 □沒有明顯差異 □基本學力測驗學生較優 13. 同是基本學力測驗的入學生,您比較貴校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素質的優越性如 何? □一年級學生素質較優 □沒有明顯差異 □二年級學生素質較優 14.您對透過基本學力測驗入學貴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表現情形如何? □多數學生跟不上進度 □僅少數學生有些落後 □大多數學生學習良好 15.您對透過基本學力測驗入學貴校的學生,彼此間的學習落差情形如何? □好壞差異懸殊 □學習程度都一樣差 □學習程度都一樣好 16. 考量入學貴校的學生素質,您對未來基本學力測驗考試科目數增減的看法如 何? □可考慮減少考科 □維持現狀(即考五科) □宜考慮增加考科 17. 考量入學貴校的學生素質,您認為未來基本學力測驗試題難易度該如何改變最 好? □再偏簡單一點 □維持現狀 □再偏困難一點 18. 考量入學貴校的學生素質,您認為未來基本學力測驗試題類型該如何改變最 好? □增加書寫題型 □維持現狀(都是選擇題型) □增加聽說題型 19.您對當前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皆要求國中生參加基本學力測驗的接受度如何? □令人難以接受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完全可以接受 20.您對以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作為入學高中職的依據之一的接受度如何? □令人難以接受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完全可以接受 21.整體而言,您對基本學力測驗的整體接受度如何? □令人難以接受 □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完全可以接受 22.以您的經驗,對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方式的改進有何建議?(請填寫建議事項)

數據

表 1  填寫問卷的有效樣本分配情形  整體  變項  區分項目  樣本人數  百分比  男  256 73.78  性別  女  88 25.36  校長  10 2.88  教務主任  209 60.23 職稱  教學組長  120 34.58  研究所  252 72.62  大學  91 26.22 學歷  專科  2 0.58  5 年以內  30 8.65  6-10 年  63 18.16  11-15 年  37 10.66  16-20 年  65 18.73 服務年資  21 年以上
表 2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難易度  項目  整體  試題難易度  次數  百分比  偏困難  3 0.86  適中  239 68.88  偏簡單  102 29.39  缺失值  3 0.86  合計  347 100.00  表 3  基本學力測驗的試題取材代表性  項目  整體  試題取材代表性  次數  百分比  毫無教材的代表性  20 5.76  偏重教材的某些範圍  68 19.60  取材適當,均勻分配  246 70.89  缺失值  13 3.75  合計  347 100.00  表
表 13  基本學力測驗與傳統高中聯考 入學學生之基本學力的比較  項目  整體  學生基本學力之比較  次數  百分比  傳統聯考學生較優  189  54.47  沒有明顯差異  134  38.62  基本學力測驗學生較優  12  3.46  缺失值  12  3.46  合計  347  100.00  表 14  以基本學力測驗入學之一年級 和二年級學生之素質比較  項目  整體  不同年級之素質比較  次數  百分比  一年級學生素質較優  63 18.16  沒有明顯差異  157 45.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美國高中數學測驗 AMC 12 由 1950 年舉辦至今 (2009) 已有 60 年歷史, 為近幾年備 受 重視的世界性大型數學測驗。

基本概念 有效教學 差異化教學 多元化評量 適性輔導... A-5-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第二十四條 學、術科測 試辦理單位應遴聘具有 下列資格之一者,擔任 學科測試及術科測試採 筆試非測驗題方式之監 場人員:. 一、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以下簡稱「99 課綱微調」)命題 1 。本考試說明即針對實施 99 課綱微調後,施測之化學 科,說明命題方向與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本「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大學組生物考科考試說明」(99 課綱微調)的編

答1: 學校可藉著初中數學科修訂課程於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