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於資優學生生涯規劃的一些思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關於資優學生生涯規劃的一些思考"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關於資優學生生涯規劃的一些思考

游森棚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副教授

摘要 本文擬提出「資優學生生涯規劃」這個主題可以思考的面向。文中並以筆者 實際接觸的幾個特別的資優學生為例,討論資優學生面臨生涯規劃時可能產生的 困境。期待本文能促成資優教育工作者加以深入探究,並思考在輔導資優學生時 如何扮演積極協助的角色。 關鍵詞:生涯規劃、資優學生

Considering the Perspectives of Career Planning for

Gifted Students

Sen-Peng Eu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bstract

In this

articI巴,

perspectives on the career planning for gifted students were pointed

out while the challenges that gifted students may face were illustrated and discussed by

various examples.

It

was expected that more educators in the field of gifted education

could play positive supporting roles in providing counseling and career services to

assist gifted students

Keywords: career planning

,

gifted students

壹、前言

人盡其才是教育的終極理想之一。所謂 人盡其才,就是把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因 此,提供一個善意的環境刺激學生思考,幫 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是教育過程中非常重 要的事。 然則以臺灣的現狀,在國中和高中階 段,通常學生埋頭苦讀,而忘記思考自己喜 歡或不喜歡什麼,教育大環境並沒有讓學生 有足夠的時間認識自己,師長也常有意無意 迴避這個問題。後果是造成現在臺灣有非常 多的大學生茫然沒有目標,整個社會的人力 結構因此往後延右五年。這個茫然感來自於

(2)

資優教育季刊民 99 年 9 月第 116 期第 1-6 頁 六年中學苦讀後突然的放鬆,更來自於接下 來沒有人告訴你往哪邊走的恐慌與不安。 這樣的茫然狀況在資優生的身上普遍 會減輕許多,因為以現階段的遊戲規則,資優 生握有較多的主動選擇權。但這並非表示資 優生無須面對生涯規劃的問題。事實上,資 優生在生涯規劃中更常面臨到的是擁有選 擇權後的內在和外在的掙扎。 我們熟知的「資優教育目的」的十個條 目中,最後兩個是 (9)協助資優學生建立一生的職志,俾能 有正確的人生目標。 (1 0)建立資優學生之社會責任感與服務 熱忱'俾能貢獻社會。 因為資優學生有特別的天賦,在特定領 域特別有感覺,有更大的可能在這些領域上 做出貢獻。因此生涯規劃對於資優學生而言 更為重要。 這篇文章擬反思資優教育工作者在“資 優學生生涯規劃"這一個主題所可以思考的 面向。文中以筆者實際接觸的幾個特別資優 學生為例,凸顯面臨生涯規劃時可能產生的 衝突與困境;冀能拋磚引玉,促成更深入的 探究,以及思考輔導資優學生時如何能積極 協助。本文夾敘夾議,不擬以嚴肅學術論文 的形式呈現,期待這樣的方式能更自然忠實 地傳達內容。

貳、故事與思考

有少部份資優學生非常清楚自己的喜 好不日使命所在,不需要擔心這些資優生的生 涯規劃問題。這大概是資優學生作生涯規劃 時的最理想狀態。另有一部分的資優生,雖 然不太理解自己的「天命」所在,但是在作 生涯規劃時,也是勇往直前自信滿滿,沒有 迷惑。還有一部份資優生,在過程中雖然有 些疑惑,或許繞路,但是自我掌握能力強, 可以將自己調控得相當好,也能順利向前 行。這些資優學生能夠立定志向,穩穩前 行,是令人欣喜的。面對這些學生,資優教 育工作者該作的是讓他們知道續航力的重 要。 然則生涯規劃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很 少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任何迷惑。資優 生常莫名背負有形無形的期待,加上獨有的 情緒特質,常在面對人生抉擇時有很大的迷 惑。 底下分享我個人經驗到的幾個故事,並 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點,供各方專家及師生 家長們參考。文中呈現的資優生故事都是真 實故事,然背景及名字皆模糊化以保護當事 人。這些故事內容多半不順利,主要是為了 刺激思考,而非代表有高比例的資優生有類 似的情形。 一、順從卻不快樂 理論上我們希望資優學生能夠選擇他 的所愛,但是臺灣整體社會的價值觀,智育 至上的現況,家長和師長的期盼,同儕的眼 光,常常有意無意扼殺了資優生自由選擇的 機會,很早就將資優生對未來的選擇導向單 一的目標(考上醫科或特定科系等等) ,而 且把這個單一的目標當作唯一的成就標 準。對於對生涯期待心另有所屬的資優生, 這是一個嚴重的衝突。以下的描述並不是個 案,而是每年多多少少都在各高中的資優班 發生的普遍現象。這些資優生共同的情緒 是:順從但不快樂。 第一個故事:材銘是第一志願的資優班 學生,從小對數學情有獨鐘。高中課餘跟著 大學教授作專題研究,已經發表在相當好的 學術期刊。然則升大學時,家人強力希望他 讀電機或醫科。材銘選擇了電機,卻非常不 快樂。 第二個故事:雅息的父母都是主任級的 醫生,但是雅患醉心於基礎科學研究。大一 就讀了兩個月生物*後,在家長的壓力下, 休學上了重考班,在隔年考上了醫科。 第三個故事:志清到了醫學*第三年, 瞞著父母辦理休學,重考到他喜愛的建築 象。父母和志清的關條目前稍微和緩,但僵

(3)

持仍然持續。

讀者切莫將本段誤讀成筆者排斥醫學

系 o 醫生是偉大的行業,也真的需要最優秀 的人才。但一個社會在各個領域都必須要有 最優秀的人才,社會才能均衡發展。一個健 康的社會要營造一個自由的環境,讓優秀的 人才自由選擇,而非形成優秀人才「非什麼 科系不唸」或「必須要選這些科系」的扭曲 風氣。這一點臺灣有非常大改進的空間,需 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思考。 二、過早的分流 第四個故事:柏青高一各料表現都平均 地好。高二選擇理組的原因是班上有「功課 好的就該讀理組 J' I 人文學科是不科學的學 問」的普遍意見。柏青一直表現優秀,但是 一直到了大學快畢業,他才發現其實他真的 有成覺,而能從中有一些新的看法的,是他 從高中一直以為自己排斥的的人文學抖。現 在柏青就請科技法律研究所,希望能結合理 組的背景和他文組的興趣。 第五個故事:美雅在還填志願時,因為 家庭壓力選擇了自己不是最喜歡,但不那麼 排斥的科象,心裡想著上了研究所再轉換跑 道 o 但是到了大三開始研究研究所入學規 則,才發現他鐘情的領域非相關科系不能報 考。家庭戰爭後,她選擇延畢一年拿到雙學 位,再報考研究所。 這兩個故事透露了臺灣教育一個很大 的問題:過早的分流。我們總是說要讓學生 發掘自己的性向,高中輔導室也真的作了不 少的工作,測驗,宣導等等。但是說實在, 高中生的眼界多平不夠廣,對於未來方向的

選擇易流於道聽途說以及人云亦云。即使非

如此,要一個高中學生在高一升高三就決定 自己是理組還是文組,真是非常沒有道理的 事。 以大學的現況,除了少數幾個大學以 外,多半大學轉系,輔系,雙學位的自由度 都還是各說各話。理想上大學裡應該有廣泛 的博雅教育,以及讓學生探索自己的可能 性。這樣的理想易被僵硬的制度限制住。主尋 求方便,不少研究所入學有「非相關科系不 能報考」的限制,這限制會讓晚開花,自學 能力強而轉跑道的學生卻步 o 對於資優生而言,過早的分流是非常不 妥的。不少資優生有多面向的才華,過早分 流只會扼殺發展。此外另有一類的資優生是 樣樣行,各科都好,但是沒有單科突出。這 樣的資優生在面臨大選擇時常常是茫然 的。他們需要一點等待的時間才能找到真正 有興趣的方向。太早分流會逼使這類型的資 優生停止探索沒有被選擇的一方 o 三、逃避 第六個故事:志軒高二拿到了國際競賽 的獎牌。但是他用這個強而有力的 11朵件申請 美國名校卻失敗了。尷尬的是同班的育維申 請同樣一個科象卻成功了,而育維當初在臺 灣達國手都沒選上。志軒留在壹灣請大學, 指考故意填一個完全不相干的科系,請了一 年,竟還吉賣得不錯 o 但是志軒的父母非常清 楚這是不正常的反應,一年後志軒在家人和 師長的懇談下辦了休學,回到他原來擅長的 領域,重新申請美國大學。這次成功了 o

軒現在已經在攻靖博士 O 讀者或許會質疑,我們一直強調讓資優 生自己作選擇,怎麼現在選擇了又逼他回頭 呢?關鍵在於,志軒所作的選擇是在被情緒 干擾的情況下(不想面對而自圓其說)所做 的選擇,這樣的選擇不理智也不該被鼓勵 o 資優生的能力夠強,放到任一個位置都可以 做的不錯,一樣可以讀得很好。但是逃避不 會讓資優學生有「歸屬感」。選擇應該是在 自由且放鬆的情況下所做的。事實上現在志 軒博士攻讀的學位,和當初申請的領域又不 同 O 這一次是他經過大學數年教育後,審慎 自信的決定,家人樂觀其成。 設身處地想,很容易可以體會志軒的心 路歷程。敏感優秀的資優生,太想要某個獎 賞,失敗的痛苦讓他選擇眼不見為淨,這其 實一種不健康的逃避 o 該慶幸的是志軒有理

(4)

資優教育季刊民 99 年 9 月第 116 期第 1-6 頁 解接子的父母和師長,也該慶幸最後他們說 服了他面對自己。 四、缺乏典範 第七個故事:偉銘從小家境普通,一路 苦言賣到拿到國際競賽的高分金牌。然則大學 畢業後,偉銘用著自己拿到獎牌當作招牌, 完全投入補教事業,到各地舉辦講座和開 班。現在,偉銘一個月賺的錢比正常大學教 授一年賺得還多。 這個故事是某國的帶隊教授親口告訴 我的,那位教授言詞之中充滿了不捨'為這 樣一個人才平庸化而惋惰。臺灣也有額似的 故事:利用名校的頭銜化名開班;甚至開班 後把以前資優班學生找來合夥;更有資優學 生早早就想在補教事業上大賺一筆,不惜輪 番考上不同的研究所來延後兵役等等。當 然,追求個人財富的成就也是一種目標,補 教事業也能造福一些學生。但以資優教育的 角度來說,是相當可惜的。 資優生常常會出現焦慮的情緒,焦慮的 解決只能靠內在的滿足。而能夠讓資優學生 有滿足感和歸屬感的是內在的快樂,內在的 快樂和物質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在生涯規劃 的過程中,如果有看到典範,會重大影響資 優生的價值觀。缺乏典範的資優生,就容易 平庸化。復以俗世的巨大誘惑,就很容易把 持不住。 讓資優學生看到典範'是資優教育的一 個重要工作。 五、伯樂與機會 第八個故事:秀秀在平凡的家庭長大, 從小唸書不靈光,從來不知道自己是美術資 優生。地區高中畢業後,倉促結束一段婚 姻,打零工獨力扶養兩名幼子。沒有一技之 長的她為了謀生,白天在理髮店當洗頭小 妹,晚上安親班當會計。所幸,親戚中有人 明白她有美術天分,說服她的家人,鼓勵她 好好重拾美術。秀秀半信半疑,在家人經濟

支援下半工半讀念了在職二專,取得了考大

學的資格,接著考上了大學美術祟。現在, 秀秀正就讀美術研究所,前陣子還得了美展 獎 o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制度面的一些重 點。第一,如果秀秀沒有遇到伯樂,大概到 現在都還在打零工設法養活自己和小孩。資 優教育的理論現在已經朝向多元智能的方 向發展,理論上每個學生都有一些與眾不同 的天分,更不要說明顯的藝術天分了。這樣 的天賦是應該早被發掘,卻錯失了。這表示 教育正常化以及評鑑多元化,仍然非常值得 努力 o 第二,對於部分資優學生而言,經濟壓 力是非常實際的問題。教育部統計,截至

2010年,就學貸款人數達 40萬人 o 在經濟壓

力下,應有不少人沒有機會能追逐所愛 o 第三,如果沒有在職專班的制度,以上 的故事都不會發生。如果沒有這樣的制度, 離開學校一陣子後要再進修念大學,就必須 重拾高中課本的每個學科,然後和當屆學生 競爭。這突顯了終身教育和教育管道開放流 通的重要性。在這一點臺灣在這數十年來有 頗大的進步,但是終身學習和多元學習的機 會應可以更開放,也讓不同的管道之間流通 更加容易 o 六、理想與現實 第九個故事:俊域是醫科的高材生,在 班上也名列前茅。就在選科時,俊城作了一 件讓眾人驚嘆的事:他的第一志願是外料。 據報載,準醫師選科多半先選小科(眼 科耳鼻喉科皮膚科) ,再選擇內科,非不得 已不碰外科。醫學院年輕醫生的的選科失 衡,已經驚動了監察院和各大醫院 o 追求穩 定保險的生涯規劃本是人的自然本性,無可 厚非 o 這是政策和風向以及衡量投資報酬所 造成的結果,資優教育工作者無力改變什 麼。但是由小看大,追求理想才有機會有大 作為,而這通常需要有冒險和孤獨的勇氣 o 不少學者憂心國內學術研究傾向輕薄短 小'短時間就保證做出結果的研究很難有大

(5)

突破,也是懷抱一樣的期許。 電影「蜘蛛人」裡的台詞「能力愈大, 責任愈大 J '應該是每個優秀人才該放在心 中的信命感,也是資優教育該灌輸給資優學 生的信念 o 理想和現實當然都會有差距,但 以教育工作者的立場,我們仍要鼓勵學生在 生涯規劃時追逐理想,盡量在理想和現實上

取得平衡。

七、疏離的體育資優生 第十個故事:每天,岳威早上五點起 床,從家裡徒步到火車站,趕早班火車去隔 壁城鎮的練習場地。做完練習已經近中午, 按著岳威再坐火車回到車站,徒步二十分 鐘,回到學校,上半天的諜。一整個早上的 練習,岳威總是非常疲 f蓮、。通常回到所謂的 班上教室,他都趴在桌上睡覺。一整個學 期,岳威沒有幾天完整出現在班上,沒有幾 個知心的朋友,功課完全跟不上。而就在高 二升高三的暑假,他練了兩年的那個項目, 升大學的保送名額取消了。 讀者應該覺得這上面這個故事很誇 張,但這的的確確發生在臺灣。這樣的不正 常學習,不正常作息,不正常的求學歷程, 對體育資優生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體育資優生在臺灣已經發展出來的資 優的領域中是最弱勢的,可以說這些體育資 優生是完全被漠視的一群。這些孩子對未來 非常的茫然,他們生涯規劃的唯一希望就是 能進入各大學的體育系。然則政策的不穩 定,以及國內對體育三分鐘熱度卻缺乏永續 經營概念的大環境下,很難對這些孩子談生 涯規劃。莫怪乎一些年輕的體育選手容易受 到誘惑,因為體育生涯是非常短暫的。 這是政策面的問題,關於體育資優生的 政策和體育資優生的教育現狀,目前我們沒 有任何學者提出足以警示有關當局的報 告。我個人希望這一小段拋磚引玉,能引起 學有專精的學者更深入的探討及研究。

參、著力點與結語

走筆至此,篇幅已經太長了。關心資優 教育的學者,家長,老師可以有什麼著力 點?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 首先,不管資優教育的理論怎麼流變, 資優教育的本質上是專才教育。我們希望在 某些特定方向有才華的學生能夠在資優教 育的幫助下往他擅長的領域前進,從而能有 所突破創新,讓社會世界更美好 O 基於這樣的想法,要如何幫助資優生進 行生涯規劃?首先該作的是讓學生開眼 界,讓他看到世界,看到各式各樣的機會和 可能性。 其次,在每條不同的路上讓他看到典 範。沒有看過好的,就不知道可以有多好, 所以也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可能可以這麼 好。看到了典範'自然在資優生的心中會激

起崢嶸的野心,以及「舜何人也,余何人

也 J ' ,.有為亦若是」的豪情壯志。 此間,面臨巨變的和全球化的世界,資 優生的家長和師長都不能逃避「競爭」的事 實。現在這些學生要面臨的,不只是臺灣島 內的競爭,而是與全球人才的競爭。不讓學 生知道這競爭的激烈,而用「先不要想這麼 多,以後就會海闊天空」 來搪塞,是非常 不負責任的。 所以,更進一步說,就是因為有未來嚴 酷的競爭,所以在面臨生涯規劃時,才更要 選擇真正喜歡的方向。因為喜歡才能投入, 投入才會出色。而當你在某個領域出色,就 根本不用擔心競爭力的問題。 最後我以蘋果電腦總裁 Steve Jobs 在史 丹佛大學一場演講作結。網路上可以找到英 文和中文翻譯,我個人強力建議所有資優生 都該讀一讀 o 在那場令人感動的演講中,他 提及三個故事,回顧了他自己的生命軌跡。 第一個故事是他在大學時代修的一門書法 課如何在多年後幻化為蘋果電腦美麗的字 體。第二個故事是他被自己創立的蘋果電腦 公司解聘後東山再起的心路歷程。第三個故 事講他大病一場時關於生命的體悟。 整個演講中,

Steve

Jobs 傳達了一非常

(6)

資優教育季刊民 99 年 9 月第 116 期第 1-6 頁

重要的訊息:面對你的人生,要找到你真正 喜歡的東西。中間有幾句話,我將英文與網 路上的中文翻譯節錄如下: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 't found it yet

,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

t.

And

,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

t.

Don 't settle."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

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得 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

(文接第24 頁)

Kilpatrick

,

J.

(1

985). A retrospective account of the

past 25 years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In E. A. Silver (Ed.)

,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pp. 1-15). Hillsdale

,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ester

,

F.

K.

(1

988). Reflections about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research. In

R.

L.

Charles

&

E. A

Silve

r.

(Eds.)

,

The Teaching and assessing of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Hillsdale

,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amon

,

S. J. (1999). Teachingfractions and ratiosfor

understanding e.uential content knowledge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Mahwah

,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amon

,

S. J. (2002). Part-Whole comparisons with

unitizing. In B. Litweller

&

G..

Bright (Eds.)

,

Making sense of fractions

,

ratio

,

and proportions

(pp. 162-175). Reston

,

VA: NCTM.

L凹,

S.

T.

&

Steinle

, V. A.

(2006). Analyses of

Spontaneous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Case

Studies of Gifted Taiwanese Children. Paper

是如此。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 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 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 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 續找,別停明。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 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 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 O 所以,在你找到 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每一個資優生的成長過程中,多少都希 望有一個心靈導師,能夠告訴他上述這一段 話。資賦優異教育的種種措施都是過程,無 非是希望這些學生能人盡其才,為世界貢獻 出一己之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師長與老 師,都應該讓每一個學生知道:所謂的生涯 規劃,就是找到你願意安身立命,投注一輩

子心力的地方。

來稿日期:

2010.1

1.

08

接受日期:

2010.12.23

presented at 53

rd

Annual Convention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

,

November

I 行,

2006. Charlotte

,

North Carolina

Mayer

,

R. E.

(1

992). 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

,

cognition (2

nd

ed. ). NY

.

Freeman

Pol抖,

G.

(1957). How

ω solve

it (2

nd

ed.). Garden

City

,

N

Y:

Doubleday and Co.

,

Inc.

Schoenfeld

,

A.

H. (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Orlando

,

FL: Academic Press.

Swanson

,

H.

L.

(1990). Influence of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aptitude

o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

,

82. 306-314

Stewart

,

I.

(1995).

Nature 甘 Numbers,

N

Y:

Basic

Books

Yackel

,

E. (2005). Listening to Children: Informing us

and guiding our instruction. In

F.

K. Lester

&

R.

1.

Carles

(Eds.)

,

Teaching

mathematics

through

problem solving (pp. 107-121). Reston

,

VA: NCTM.

來稿日期:

2010.10.1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blem Solving Skills through Creating the Makerspace in the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3.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ed”)

Creative thinking /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 Self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Strategy game and problem solving-an instructional pair whose time has come. The Arithmetic Teacher,

Strategy game and problem solving-an instructional pair whose time has come. The Arithmetic Teacher,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 cas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developing tasks and designing instructions in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blem solvi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 CPMBOK,

What changes do the group participate in each stage of problem-solving aft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hat influences do manipulatives make on the operation of problem-so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