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戴漣璋

(一)

當前中國,海峽兩岸的政、經體制顯然不同;而在社會形態、文化生活方面,彼 此也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可是兩岸中國人努力追求現代化的目標大體上是一致的, 雖然所謂現代化的內涵彼此看法仍有歧異;兩岸中國社會正從舊形態中逐漸蛻變大體 上也是一樣的,雖然蛻變的方式不全相同。細心觀察台海兩岸社會,可以發現它們追 求現代化的蛻變過程都不順利,而其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基本上有一相同的癥結,那 就是人文的失調。 個體生命的物化,是人文失調的第一個症狀;文化生命的偏枯,是人文失調的第 二個症狀。 所謂個體生命的物化,主要是由於人們喪失了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自覺,因 而所表現出來的生命樣態是情的恣肆、欲的無靨、意念的偏執與心思的封閉。這些人 欠缺自省、自律的能力,而自我意識卻極度膨脹。有些在財富的追求、權力的角逐上 顯得貪婪而自私,巧取豪奪,不擇手段,寡廉鮮恥,無所不用其極,利字當頭,顧不

了人間的仁愛正義,勢之所趨也就不惜殘忍地鬥爭殺戳。另一些則在事理的思辨、學

術的探討上顯得偏激而頑固,心智拘限於意識形態之中,架構成一套固定的思維模 式,師,心自用;以成見為真理,既喪失了明辨真相的觀察力,也培養不出洞燭情理的 思考力,更表現不出開拓新境的創造力。 他們面對變動不居的時勢,不能適切地因應;遭遇層出不窮的問題,也無力周全 地解決。顛顛倒倒,手忙腳亂,陷於困境,無以自拔。 個體生命的物化,必然導致文化生命的偏枯。中國大陸,十一億人口,有兩億五

fμ v;jJ)f

(2)

千萬文盲;八億多農民,大多數必須憑藉艱辛的體力勞動才能兔於飢寒。知識的追 求、藝術的鑑賞,對他們來說是無法企及的奢望;社會的變遷、世界的情勢,對他們 來說也都事不關己。讀書無用論持續地影響著青少年們的求學意願'文育及半文富的

人數還在有增無減。至於那些屬於少數人口的知識份子,被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摧

殘得元氣大傷,僥倖得以苟全性命的,隨時都要遵從上級的指示行事,重重複複地溫 習政治領袖的談話,既喪失了自由思想的空間,也就難有研究發展的動力。八九年六 四事件以來,反人文的低氣壓嚴重地籠罩在大陸每一角落,人們的心思被強勢的政治 力量壓抑著,逐漸趨向僵滯與封閉。 台灣地區,向來以教育普及自豪。學童的入學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年的義務教 育計畫中要延長為十二年。可是如果我們注目於這裡的教育品質,文化生命偏桔的病 態也顯然可見。急功好利的升學主義是迫使教育品質惡化的罪魁禍首,它使道德教育 僵化,徒具生硬的教條;它使藝文教育空洞化,令人索然無味;它使知識教育填鴨 化,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力與判斷力。社會上唯利是圖的拜金主義、好勇鬥狼的暴力歪 風、顛倒是非的利口詭辯,對於青少年思想的誤導與傷害也越來越嚴重。教育品質的 惡化與這些社會文化的流弊互為因果,造成惡性循環,就構成難以過阻的亂源。 宗教信仰,向來被認為是安定人心的一股主要力量。不論什麼宗教,基本上總是 引導人懲忿窒欲、改過遷善的。可是在中國大陸,馬列的唯物思想主導一切,宗教被 判為精神的鴉片煙,長時期加以排斥壓制以後,宗教人口已大為減少,近年雖然稍稍 開放一些,但宗教的內涵已經變質,教義的闡楊仍受限制,一般的活動徒具形式而 已。至於台灣,宗教與教育一樣,都有蓬勃發展的表象,而在實質上卻有令人憂慮的 地方。部分人士恣意擴張個人的宗教信念,不但難掩其狂熱的情慎,而且暴露出仇視 異己的心態。或表現為學術上的獨斷,或表現為政治上的專橫,都明顯地摧殘了文化 生機。在臺灣,所謂民間信仰佔有極高的人口比人例 (I) 。地方上神壇林立,人神雜 處,信徒們求神析願一擲萬金毫不吝苗。他們接受由此童、杯安以及詩籤所傳達的神 旨,作為生活的指針;他們也仰賴神明無邊的法力,來助其滿足個人的欲望。由於恩 (1)根據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對 1989 年 8 月入學的新生所作的調查,學生的宗教信仰人數分布 的情況如下:佛教 27 .1 4

%

.基督教 8.34

%

·天主教 2品%.民間信仰 34.73

%

.其他 26.84

%

·未 答。別%。其中民間信仰人數最多,超過三分之一。

(3)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3

想的提撕不足,精神難免退墮'神棍、賭徒藉機興風作浪,宗教就淪為欺世愚民、詐 財騙色的工具。 個體生命的物化,固然導致文化生命的偏枯;而文化生命的偏枯,也助長個體生 命的物化。兩者互為因果,就造成嚴重的人文失調。一個人文失調的社會,追求現代 化,必然是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因此在追求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積極從事人 文建設以救治人文失調的病痛,提高社會成員的品質,恢復全面文化的活力,這實在 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二)

當前中國社會,應該怎樣來從事人文建設呢?這要從很多方面去尋找答案。孔子 思想,是台海兩岸共同的文化傳統。探索孔子的人文思想,提煉傳統的文化資源,對 於上述問題的解答當然也是一條重要途徑。 孔子思想,基本上是一種人文思想。它著重於對人的關慎,也著重對文化的關 懷。所謂對人的關懷,根源於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自覺,首先表現為自我的反 省。孔子說: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論語、述而)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又、憲間) 這樣的自我反省,隱隱然透露出一種自我期許;這樣的自我反省,也脆脆然引發 出一種憂患意識: 德之不惰,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徙'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這樣的憂患意識,激發了自律的道德願力,於是:

(4)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輸矩。(論語、為政) 一個仁者生命從自覺到圓融境界的升進歷程由此而展開。這個歷程,有不厭不倦 的精神貫澈始終。由仁德的實現,促使智德的成就;又由智德的成就助長仁德的實 現。就這樣,在仁智之德的相輔相成之中導致理性與情欲的調適;導致自我與人、與 物、與天命的調適。在調適中突破情欲的限制、人際的限制以及命運的限制,終於獲 致一種無入而不自得的至樂 (2) 。 突破情欲的限制,就可以「己立 J ' r 己達 J '突破人際的限制,就可以「立

人 J

'

r 達人」。孔子說: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由個體關懷推擴為群體關懷,是仁者生命忠恕之道的必然發展。群體關懷植根於 仁心之不容自已一一一種對人世的深情、對生命的尊重。當孔子面對長沮、集溺的諷 刺時,他透露了這樣的心情: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

子)

群體關懷,表現為一種義不容辭的擔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當年子路跟隨 孔子奔波於列國時作了這樣的宣示: 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群體關慎,蘊涵有一種歷史文化的關切,承先啟後的使命。當孔子被困於匡時表 達了這樣的情懷: (2) {中庸} : r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 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J (朱子章旬﹒第十四章)

(5)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5

文王即 j笠,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

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論語、子罕) 群體關懷的終極目標,無非是折使所有的人都能成為真正的人。具體地說,也就 JE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仁,心的自覺、道德的自律,固然是首要條件;文化的薰

陶、人文的教養,其實也不可或缺。孔子以六藝教導弟子,就是善用人文傳統,來輔

導弟子「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J (3) ,使他們能充分地實現自我,完成自我。在孔 子那個時代,人文傳統的主要典籍,就是〈詩〉、〈書}、〈禮〉、〈樂〉、〈易 〉、〈春秋〉。這六部典籍,本是古代的史料個) ,它們能夠被後世尊為「經 J '被公 認為人文傳統的寶藏,孔子的整理與詮釋是主要關鍵(5)。 孔子論詩,著重於詩的兩種功能:情志的感發與才識的培養。三百篇,孔子曾經 用「思無邪」加以概括 (6) 。孔子認為詩人所表現的是一種真摯、純正的情志,它「樂 而不淫,哀而不傷 J (7) ,而又多出之以比興、諷喻的手法,人們反複吟詠,在抑揚頓 挫的韻律中,自然會有所感發興起。弟子中子貢、子夏兩人在這方面表現傑出,因而 得到孔子的稱許,認為他們「可與言詩矣」但)。由詩歌的吟誦而感發興起,雖然層面 (3) (論語﹒泰伯〉 (4) (文史通義﹒內篇﹒易教上) : r {六經〉皆史也。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 {六 經〉皆先王之政典也。」 (5) 參考〈史記﹒孔子世家〉 (6) {論語﹒為政〉 (7) {論語﹒八俏〉 (8) (論語﹒學而) : r 子貢曰: r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j 子曰: r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 而好禮也。』于貢曰:

r

{詩〉云: r 如切如哇,如啄如磨。」其斯之謂與? j 于曰: r 賜 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生日來者。 J J

(6)

很廣,內涵豐富,但基本上總不離於真實的生命、純正的性情。所以「興於詩」就能 使人具備「立於禮,成於樂」的良好基礎。 在孔子那個時代,賦詩以明志是人們言談的風尚,引用詩句來美化語言也反映出 人的文化教養。所以孔子告訴伯魚: 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 ,其猶正牆面而立也。(又、陽貨) 除此之外,三百篇也可以培養待人接物的能力,開拓知識的領域。孔子告訴弟

子: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適之事父,遠之事君,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經過孔子這樣的評價,三百篇就成為人文傳統中的經典,後世儒者,重視〈詩 經〉在人文教養上的功能,乃有「溫柔敦厚, {詩〉教也」的說法。)。 孔子論禮,一方面重視功能的肯定,一方面關懷本源的疏導。春秋之世,禮壞樂 崩,周文凋敝。人們或者肆無忌 'I哩,逾越禮分,以滿足虛榮心與權力欲;或者痛心疾 首,指責禮制是「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J (刊)。孔子對於逾越禮分者雖也嚴辭譴責,但並 不因此否定禮制之作為日常生活常軌的意義。他認為無論是個人的行為抑或國家的政 治,都不能沒有禮制的規範。他說: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蔥,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 所以他教導弟子,做一個君子必須「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性 1) 。 又(八俏)

:

r 于夏間曰:

r

r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J 于曰: r 繪 事後素。』曰: r 禮後乎? J 于曰: r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J

J 。) {禮記﹒經解〉。下文〈禮〉教、〈樂〉教、〈書〉教、〈春秋〉教、〈易〉教部分同此。

(10)

<老子﹒三十八章〉 (11) {論語﹒雍也〉

(7)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杜會的人文建設

7

禮是養生送死的常軌,也是治國安民的正道。三代文化就在禮制的因革損益中見 (1 2) 。但是執政者必須真能「以禮讓為國 J (此) ,人人真誠地以禮相待,郁郁的文制才能 發揮調和節制的功能,以善化、美化人們的言行,而使人道歸於正。所以「禮云禮 云,玉吊云乎哉? J (14) 禮不只是一些外在的儀式而已,它還有內在的精神,那就是人 們的道德理性,孔子稱之為仁的)。仁是禮的本源,禮是仁的客觀化。攝禮歸仁,就可 以使僵化的文制復活;據仁踐禮,就可以使內在的理性朗現。孔子揭示了仁與禮的這 種體用本未關係以後, (儀禮〉才成為人文傳統中的經典。後世儒者重視〈禮經〉在 人文教養上的功能,乃有「恭儉莊敬, (禮}教也」的說法。 孔子論樂,重視形式的完美與內容的至善。所謂形式的完美,可以據下面這段記 錄來了解: 子語魯大師樂。曰: r 樂其可知也:始作,翁如也;從之,純如也,轍如也,繹 如也,以成。 J (論語、八俏) 孔子認為,樂的完美形式,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表現五音合奏的多樣性(翁如

)

;接著要有清濁高下的和諧性(純如)、和諧而不混雜的清晰性(敬如) ;並且自 始至終要一氣呵成,具有相績不斷的完整性(繹如) (刊)。 完美的形式,不能脫離至善的內容而存在,所以孔子說: (12) (論語﹒為政) :于張問: r 十世可知也? J 于曰: r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 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j J (13) {論語﹒里仁〉 (14) {論語﹒陽貨〉 (15) {論語﹒八借} : r 于曰: r 人而不仁,如禮何? j J 又〈顏淵) : r 顏淵問仁。于曰: r 克已 復禮為仁。 J J (16) 朱于集注引謝氏曰: r 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為樂。翁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濁高下如 五味之相 j齊而後和,故日純如。合而和矣,欲其無相奪倫,故曰蠍如,然豈宮白宮而商白商 乎?不相反而相連,如貫珠可也,故日繹如也,以成。」

(8)

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論語、陽貨) 人而不仁如樂何? (又、八份) 顯然,至善的仁德是樂的大本大源,它使樂獲得生命,具備魅力。孔子聽到〈 韶}的演奏,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 7) ,就是由於〈韶〉樂盡美而又盡善(1 8) 。而〈韶〉 樂之所以能盡美盡善,則是根源於舜的仁孝之德。孔子揭示了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使 樂的美與善得到統一,於是也使〈樂}書成為人文傳統的經典。〈樂經〉雖已亡候, 但是後世儒者仍然重視樂在人文教養上的功能,認為「廣博易良, <樂}教也。」 孔子在古史方面,著重於古人德業的表揚與歷史事理的會通。堯、舜、禹、湯、 文、武、周公,是孔子敬仰贊揚的人物。孔子對他們贊揚的重點,是居高位而不把高 位放在心中間有大功卻不因此而使人們對他造成個人崇拜。0) ,不貪圖享受,卻積極謀 求社會公益 (21) ,不推語責任,且甘願代人受過也2) 。孔子這樣表揚前人德業,真正目的 應該是為後人樹立楷模,所謂見賢思齊,鑑往知來實是孔子歷史教育的重點。

鑑往知來,當然不侷限於人物的崇敬與效法,對於事理作深入的探究與推論,也

能獲得很多的啟發。于夏在這方面有傑出的表現。他從「舜有天下,選於眾,舉舉 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位3) 的故事中,了解到孔 子所謂「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道理,藉以協助獎遲來體認仁者愛人,智者知 人的師訓。 人能鑑往知來,歷史就不只是過去的陳跡而已。孔子的歷史教育,使古史總集 (17) {論語﹒述而>

:

r 于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昧。曰: r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j J (18) {論語﹒J\ f骨〉 (19) {論語﹒泰伯>

:

r 于曰: r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J J

(20)

{論語﹒伯泰>

:

r 于曰: r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 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j J

(2

1) (論語﹒泰伯>

:

r 于曰: r 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敝冕,卑 宮室而盡力乎溝 i血。禹,吾無間然矣。 j J α2) {論語﹒亮曰>

:

r

(湯)曰: r 予小于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 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j 周有大費,善人是富。『雖 有周視,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于一人。 j J

(23)

{論語﹒顏淵〉

(9)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9

〈尚書〉成為人文傳統的經典。後世儒者重視〈書經〉在人文教養上的功能,乃有 「疏通知遠〈書〉教也」的說法。 孔子在春秋方面,著重於時人的褒貶與時政的評論。所謂時人,包括列國的諸

侯、大夫以及士君子等。孔子依據他們的實際行事而有所褒貶。其人有一善可取,即

加以褒揚;行為失當,則加以譴責。孔子這種褒貶,有兩點特色;一是綜竅名實,一 是稱理而談。前者如根據孔文子、公叔文子的美德而肯定他們夠資格擁有「文」的美 名也4) ;根據喊文仲捨本逐末的事實,而否定世俗給他的智者之名(阿;根據微生高曲意 待人的事實,而否定世俗給他的直者之名位6) 。後者如對於管仲為人的評論,既批評他 「器小」、「不知禮」位7) ,又肯定他相桓公霸諸侯維護中原文化的功業阱。綜竅名實 與稱理而談,都可消除個人的意氣與主觀的成見,而使這種言論制裁確能體現仁者的 好惡與社會的正義。 孔子對於時政的評論,可以拿批評季氏將伐擷典的事件作為代表(如。孔子洞燭季 氏擴張領土的野心,指出頓與是先王的封國,不可伐;又在邦域之中,不必伐;而且 是社程之臣,又非季氏所當伐仰)。孔子的評論,不僅是消極地阻止不義的征伐,而且 還積極地提出治國之道: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 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 氏) (24) (論語﹒公冶長)

:

r 于貢間曰: r 孔文于何以謂之文也? j 于曰: r 敏而好學,不恥下間,是 以謂之文也。 j J 又(憲問)

:

r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慎,與文于同升諸公。于聞之曰: r 可以為文矣! j J (25) {論語﹒公冶長}

:

r 于曰: r 藏文仲居蔡,山節藻悅,何如其知也? j J (26) {論語﹒公冶長}

:

r 于曰: r 孰謂微生高直?或乞臨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j J

(27)

{論語﹒八俏〉 (28) (論語﹒憲問〉 的) (論語﹒季氏〉 (30) 參考朱于集註。

(10)

這種見解,當然不只是可以作為當時魯國的治國原則,而且足可以永遠作為任何 地區執政者的為政之道。 伐擷典的事件,未見於經傳記載。前人推測,可能就是由於孔子的批評過阻了季 氏的野心。 1) 。孟子說: 孔子成〈春秋} ,而亂臣賊子懼。(孟子、勝文公下) 孔子在「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的時代。 2) ,挺身而出,藉〈春秋〉這部史籍 發揮言論制裁,伸張社會正義,於是〈春秋〉就成為人文傳統的經典。後世儒者重視 〈春秋〉在人文教養上的功能,乃有「屬辭比事, {春秋〉教也」的說法。 孔子在〈周易〉方面,著重於易理的引伸與天道的契悟。〈周易〉本是占 ii 用 書。重人事而遠鬼神、凡事反求諸己的孔子,理當不會相信占益有什麼意義。可是 〈周易〉成書的時代,是周初,是人文精神覺醒的時代。〈周易〉的內容可以證明, 它的作者絕對不是迷信的益者。〈周易〉作者不只是藉著占籃活動來指示人事的成敗 得失、吉凶禍福而已,他還注意到人應當怎樣來因應現實中成敗得失、吉凶禍福的遭 遇,於是他在卦交結構及卦交辭中展示了事物相互感應的變化規律,強調了物極必 反、以「中」為吉的人生經驗,提出乾乾惕厲、謙抑誠信的進德修業之道(必)。這些應 當是〈周易〉能夠吸引孔子的地方。孔子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J (34) 的方式讀 〈易} ,闡發〈周易〉義理,藉以作為人們崇德廣業的南針。他引用〈周易﹒恆卦〉 九三交辭: r 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J '來說明人必須有恆才能有成。 5) 。他也發揮〈周 易〉以中為吉的思想,強調中庸之德的重要性(指)。 (31)朱子集註: r 洪氏曰: r 伐頓與之事不見於經傅,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與? JI J (32) (孟子﹒勝文公下〉 (33) 參考拙著〈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第二章。 (34) (周易﹒繫辭上傳〉 (35) (論語﹒于路〉 (36) (論語﹒雍也)

:

r 于曰: r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J J

(11)

孔子思想與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 〈史記〉與〈漢書〉都說孔子晚年好〈易} (37) ,這應該是根據〈論語〉 子曰: r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 ,可以無大過矣。 J (述而) ~指)

11

這裡「五十」兩字,有人認為是「卒」字之誤。 9) ;朱子集註也認為「五十」是錯 的,因為孔子說這話時年齡已接近七十(刊)。其實這些說法都是臆測之辭,難以令人信 服。如果我們拿孔子自述來檢討朱註,那麼年近七十一一早已「不惑」、「知天命 」、「耳順」、而且將可「從心所欲不輸矩」的孔子,又何至於要靠學〈易〉才能無 大過呢? 「五十以學〈易} J '使我們想起「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左右的孔子,在經 歷了四十多年克己復禮、修己安人的道德實踐之後,逐漸體證到仁德的不容自己正是 天命的「於穆不已」。於穆不己的天命,從萬物的消息盈虛中見;不容自己的仁德, 從人事的吉凶禍福中見。而〈周易〉卦交正可助人通過吉凶禍福、消息盈虛的變化來 契悟仁德與天道。玩索卦交的意涵,人可以修仁德以證天道,也可以明天道以弘仁 德。孔子所謂「可以無大過矣」當如此理解。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寫成的〈易傳〉 正發揮了上述這層意思。 孔子在〈周易〉這裡,開啟了易理與天道之門, (易〉因而成為人文傳統的經 典。後世儒者重視〈易經》在人文教養上的功能,乃有「絮靜精微, (易〉教也」的 說法。

如上所述, (六經〉之所以成為「經 J '是由於孔子彰著了它們在人文教養上的

功能。孔子使〈詩〉教、〈禮〉教與〈樂〉教相結合,也就是使道德實踐與藝文活動

相結合。於是藝文活動在道德生命中獲得源頭活水;道德生命在藝文活動中調適而上 (37) 參見〈史記﹒孔子世家〉及〈漢書﹒儒林傳〉。 (38) r 易」字〈魯論〉作「亦 J '連下旬讀。李鏡池等認為當據〈魯論) (見李氏〈周易探輝﹒易傳 探源> ) ,但是好學如孔子何以至於「五十以學 J ?這與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的自述顯然 不合, (魯論〉可能有誤。 (39) 朱子集註引劉聘君說。 (40) 朱子集註: r 愚按:此章之言, {史記}作『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加,正 作假,而無五十字。蓋是時孔子年已幾七十矣,五十字誤,無提也。」

(12)

遂,孔子所開啟的〈書〉教與〈春秋〉教,是將道德意識與歷史意識加以會通。歷史 意識因道德意識而豐富其內涵;道德意識因歷史意識而擴大其關注。孔子所開啟的 〈易〉教,則是將道德精神與宗教精神加以會通。宗教精神因道德精神而轉化,從巫 術迷信中脫穎而出,清純地表現了人們的終極關懷;道德精神也因宗教精神而提昇, 在下學上達的歷程中一步一步加強敬畏天命的情慎,開展事天立命的德業仕 I) 。 〈六經〉在人文教養上的功能,與道德實踐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後者的疏誤即導 致前者的變質。〈禮記﹒經解〉說: 〈詩〉之失,愚; {書〉之失,誣; {樂〉之失,奢; {易〉之失,賊; {禮〉 之失,煩; {春秋〉之失,亂。 孔子以來, {六經〉在儒家的講習提倡下,固然成為人文教養的寶典,但是在現 實中, {六經〉之教並非都能彰顯正面的功能,如(經解)所說的「失 J '在歷史上 也是斑斑可考的。

(三)

今天中國社會在趨向現代化的蛻變中,人文建設是當務之急。今天談人文建設, 當然不能罔顧時代的需要,一昧地提倡讀經,以為〈六經〉之教一恢復就可以解決一 切問題。事實上現代社會人文領域的問題非常複雜,已經不能單憑〈六經〉之教來解

決。但是孔子思想,那種以人的自覺為起點的人文思想,使人在自律的道德實踐中突

破情欲的限制、人際的限制以及命運的限制,維持理性與情欲的和諧統一,以實現自 我,成就自我,用以對治物化的個體生命,仍然是一帖有效的良方。孔子的思想,那 種以道德生命復活文化生命的人文思想,使全面文化得有均衡的發展,其備生生不息 的創造活力,用以對治偏枯的文化生命,也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孔子思想,是台海兩 岸中國人所共同擁有的傳統資源。善用這份資源,在當前中國社會的人文建設上必能 增添成功的要素。 (41)孟子說: r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J (孟子﹒ 4生學 ,、 I 一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入禪堂隨眾第五 隨眾食第六 禮拜第七 聽法第八 習學經典第九 入寺院第十 執作第十一 入廁第十二 入浴第十三 睡臥第十四 圍爐第十五 在房中住第十六 看病第十七

[r]

考〕設寶集作說) □ (〔考〕苦字缼歟) 空無常無成 (〔考〕成。恐我) 佛共 (〔考〕共恐告) 遠曰。我 以本願力故。未 (〔考〕未寶集作來)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六月 五月 五月 六月 十二月 八月. 十二月 一月

單元八:奉獻與感恩 跨文體 小五、小六 單元九:聯想 童詩 小四、小五 單元十:堅持理想 童話 小五、小六 單元十一:敘述 童話.

交通津貼:農務人員前往工作地點,距離五公里以上未達

但是,《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識,便是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