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華語文教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arin Tone Production and German Intonation in German Learners’ Interlanguage 謝佳霖 Chia-Lin Hsieh. 指導教授:曾金金博士 Advisor: Prof. Chin-Chin Tseng 中華民國一零九年七月.

(2)

(3) 謝辭 我的華研所旅程在 2020 年結束,四年來的過程也像 2020 年一樣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在這期間,最要感謝的莫過於我的家人,謝謝爸爸媽媽一路支持,妹 妹弟弟也總在我最孤立無援的時候義不容辭地幫助我,我竟然一直到了研究所才 發現家人才是我最大的財富,沒有你們,很多事我肯定是完成不了的,謝謝。 除了家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幸福的人,身邊有許多難能可貴的緣分, 才讓運氣不太好又很冒失的我順利渡過許多難關。謝謝子平四年來的陪伴及幫助, 你的溫柔、幽默和細心無人能取代。謝謝洗衣服跟出去玩五人組,你們的真誠讓 我從此覺得在華語教學的路上不孤單。謝謝我的室友,薔閔、靜怡及保羅,你們 視我如己出,總是無私地替我分擔了我的壓力。謝謝你們每個人,以後也繼續互 相依靠吧! 我認為寫一篇碩士論文除了是為了完成畢業門檻,更是考驗自己的知識、耐 性及情商的挑戰,在這挑戰之中,我有幸得到了兩位指導老師,雖長度及難度加 倍,但獲得的知識量及幫助也倍增。第一位,朱我芯老師,謝謝您在我懷疑自己 不屬於這裡時,給予我莫大的肯定,我會永遠記住您的話: 「不用擔心不同,因為 不同會讓我們與眾不同」 ,也會永遠記住您的謙虛及拚勁,向您看齊。第二位,曾 金金老師,謝謝您陪著我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不管是時差,或是您在休假 時,您都願意撥空聽我報告,給我方向,替我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好幾個討 論到接近十一點半的夜晚,關掉視訊後我都只有滿滿的感謝。 最後的最後,感謝自己四年來一如往常地為了目標傾注全力,不管遇到多麼 難熬的低潮也陪著自己走過去了,四年很長,但中間的每時每刻都有存在的意義。 恭喜妳用自己的方法看見了點亮了的巴黎鐵塔,踏上了奧斯威辛的決選之路,捧 著一杯熱紅酒看聖誕樹,還親眼見證了動物在收容所也能過得很幸福。謝謝妳! 讓我們朝下個目標邁進吧! 謝佳霖 2020 年 8 月. i.

(4)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 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摘要 漢語為聲調語言,而德語為非聲調語言。對聲調語言來說,每一個字都具有 區辨意義的音高特徵,成句後還得加上語調交互作用;對非聲調語言而言,單一 字詞的音高特徵並不固定,惟須考慮句子的語調所代表的意義,如疑問時尾音上 揚、肯定時尾音下降等。正是此差異,導致了德籍學習者於口說時產生困難,無 法正確掌握漢語不同句式中末字之聲調。本論文針對此問題進行研究,探尋德籍 學習者的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之關聯。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有二:一為德籍學習者多將德語語調概念遷移至漢語中, 把末字降調判定為敘述句,而末字升調判定為疑問句;二為當末字聲調走向與語 調走向相符時,學習者的聲調表現較好,相反時聲調表現則較差。針對第一個假 設,設計了一組聽辨測驗,未曾學過漢語的德籍受試者需判別22個漢語句子為敘 述句或疑問句,以此檢驗德語母語者學習漢語前對音高起伏的句式認知為何。針 對第二個假設,設計了一組唸讀測驗,受試者為六位學習了漢語一年的德籍學生, 唸讀22個測試句,並要求受試者將每一句測試句翻譯成德語並錄音,接著以聲學 分析軟體 Praat 繪製各測試句調型變化圖,對比學習者唸讀德語及漢語末尾語調 的異同,並觀察末字聲調在與語調走向相符及相反時的表現如何。 研究證明,德籍學習者常犯錯誤為:不管末字字調為何,在疑問句中容易誤 發成升調,在敘述句中則誤發成降調,顯示他們將德語語調特性遷移到了漢語聲 調中。 最後,本文利用唸讀測驗結果提出聲調中介語系統之分類及定義,並針對漢 語聲調於句中的表現提出教學建議,期能對於初級德籍學習者的聲調教學有所貢 獻。 關鍵字:母語遷移、德語語調、漢語聲調、德籍學習者、感知與發音. ii.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arin Tone Production and German Intonation in German Learners’ Interlanguage Abstract. Mandarin is a tonal language, while German is not. A tonal language uses pitch to distinguish words, so when speaking Mandarin, one not only has to focus on intonation, but also consider the tone of every word. For non-tonal languages, the pitch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words are not important. One only has to ponder on the meaning of the intonation of the sentence, for example, a raise in pitch represents a question, while a lower pitch represents a statement. This difference, makes it especially difficult for German students to have correct tone production when speaking Mandarin. This thesis therefore aim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ne production of German learners and German intonation. Two hypotheses are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First, that German learners will transfer the concept of German intonation into Mandarin; and second, that when the tonal flow of the last word in a sentence matches that of the intonation, the learner's tone production will improve. For the first hypothesis, we constructed a perception test for Germans who do not understand Mandarin. The purpose of the test was to discover how German learners perceive the tone of Mandarin before learning it.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listen to 22 Mandarin sentences and, then decide whether they were questions or statements. For the second hypothesis, we created a reading test for German learners.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six learners who had studied Mandarin for one year. They were asked to record themselves reading the same 22 sentences and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German. We, then use the acoustic analysis software Praat to draw the pitch contour of each sentence. We compared the contours. iii.

(6) to see whether the tonal flow of the last word in sentences was the same as the intonation flow when the participants were speaking German, so as to observe the tone produ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when the tonal flow is opposite to the intonation flow.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the perception test: A. Native German speakers who do not understand Mandarin often decide whether the sentence is a question or a statement by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tone of the last word. B. Native German speakers tend to perceive sentences ending with the Chinese first tones and second tones as questions, and perceive sentences ending with third and fourth tones as statements.. 2..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test: A. When reading questions, German learners often incorrectly pronounce the last word as a second tone. Conversely, when reading statements, they often mispronounce the last word as a fourth tone. Last but not least, we used the results of the reading test to propos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tone interlanguage system and provide three teaching sugges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production of Mandarin tones in sentences. Keywords: language transfer, German intonation, Mandarin tones, German learners,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iv.

(7) 目錄 目錄 ...........................................................................................................................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一、研究動機 .............................................................................................. 1 二、研究需求 .............................................................................................. 1 三、研究意義 ..............................................................................................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一、漢語聲調 .............................................................................................. 4 二、漢語語調 .............................................................................................. 5 三、德語語調 .............................................................................................. 6 四、漢語的各式問句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 ......................................................................................... 11 一、. 中介語理論 ................................................................................. 11. 二、. 語言遷移理論 ............................................................................. 13. 第二節 漢、德語音相關研究 .......................................................................... 14 一、. 漢語之聲調及語調系統 .............................................................. 14. 二、. 德語之語調系統 ......................................................................... 17. 三、. 德籍學習者漢語聲調的習得研究 ..............................................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3 一、. 研究流程 ..................................................................................... 23. 二、. 研究方法及假設 ......................................................................... 24. 第二節 研究材料及工具 ................................................................................. 25 一、. 研究材料 ..................................................................................... 25. v.

(8) 二、. 語料設計 ..................................................................................... 2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0 一、. 聽辨測驗受試者 ......................................................................... 30. 二、. 唸讀測驗受試者 ......................................................................... 30. 第四節 分析方法 ............................................................................................. 31 一、. 聽辨測驗 ..................................................................................... 31. 二、. 唸讀測驗 .....................................................................................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3 第一節 聽辨測驗結果與討論 .......................................................................... 34 一、. 聽辨結果 ..................................................................................... 34. 二、. 聽辨測驗結果討論 ...................................................................... 40. 第二節 唸讀測驗研究結果 ............................................................................. 44 一、. 聲調中介語系統 ......................................................................... 44. 二、. 敘述句之唸讀結果 ...................................................................... 47. 三、. 語調是非問句之唸讀結果 .......................................................... 56. 四、. 「嗎」字是非問句之唸讀結果 .................................................. 63. 五、. 特指問句及正反問句之唸讀結果 .............................................. 66. 六、. 綜合討論 ..................................................................................... 71. 第五章 結論 ............................................................................................................ 75 第一節 研究總結 ............................................................................................. 75 第二節 教學建議 ............................................................................................. 77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展望 .......................................................................... 79 參考文獻 .................................................................................................................. 81 附件一 聽辨測驗 .................................................................................................... 87 附件二 唸讀測驗簡介 ............................................................................................ 93 附件三 唸讀測驗語料呈現 ..................................................................................... 95 附件四 唸讀測驗受試者資料蒐集 ......................................................................... 97. vi.

(9) 表目錄 表一 - 1 德語語調 .................................................................................................... 6 表一 - 2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之問句定義 ....................................................... 10 表二 - 1 何善芬等人(2002)漢語聲調及語調的關係……………………………………….16 表二 - 2 Kohler (2004)研究數據 ....................................................................... 18 表二 - 3 德籍漢語學習者的聲調研究整理 ........................................................... 21 表三 - 1 聽辨測驗語料錄音人背景介紹……………………………………………………………….26 表三 - 2 唸讀測驗受試者使用之錄音器材整理 ................................................... 27 表三 - 3 實驗語料分類及來源 .............................................................................. 29 表三 - 4 受試者基本資料 ...................................................................................... 31 表四 - 1 語料句式類型……………………………………………………….………………………………….33 表四 - 2 聽辨測驗之敘述句判定結果 ................................................................... 34 表四 - 3 聽辨測驗之「嗎」字是非問句判定結果................................................ 35 表四 - 4 聽辨測驗之語調是非問句判定結果 ....................................................... 36 表四 - 5 聽辨測驗之特指問句判定結果(一) ................................................... 37 表四 - 6 聽辨測驗之特指問句及正反問句判定結果(二) ................................ 39 表四 - 7 聽辨測驗判斷依據之關鍵字統計(一)................................................ 42 表四 - 8 聽辨測驗判斷依據之關鍵字統計(二)................................................ 43 表四 - 9 德籍漢語學習者(G4)之敘述句唸讀結果 ........................................... 49 表四 - 10 德籍漢語學習者(G2)之敘述句唸讀結果 ......................................... 51 表四 - 11 德籍漢語學習者(G5)之敘述句唸讀結果 ......................................... 52 表四 - 12 德籍漢語學習者(G6)之敘述句唸讀結果 ......................................... 54 表四 - 13 德籍漢語學習者(G1)之敘述句唸讀結果 ......................................... 55 表四 - 14 德籍漢語學習者(G3)之敘述句唸讀結果 ......................................... 56 表四 - 15 德籍漢語學習者(G1、G2 及 G3)之語調是非問句唸讀結果 .......... 57 表四 - 16 德籍漢語學習者(G3、G5 及 G6)之語調是非問句唸讀結果 .......... 60 表四 - 17 德籍漢語學習者(G2)之特指問句及正反問句唸讀結果 .................. 66 表四 - 18 德籍漢語學習者(G1、G3、G4、G5、G6)唸讀正確的特指問句及正 反問句 ................................................................................................. 68. vii.

(10) 表四 - 19 句式及學習者聲調習得階段整理 ......................................................... 71 表四 - 20 六位受試者之聲調習得進程總整理 ..................................................... 72 表四 - 21 唸讀測驗受試者之學期總成績 ............................................................. 73 表五 - 1 聲調中介語系統各階段表現…………………………………………………………………..76 表五 - 2 四種學習策略及相關聲調練習方法 ....................................................... 78. viii.

(11) 圖目錄 圖一 - 1 五度標記法 ................................................................................................ 5 圖三 - 1 實驗流程圖 .............................................................................................. 23 圖三 - 2 聽辨測驗受試者之外語學習分布圖 ....................................................... 30 圖四 - 1 漢語母語者(錄音人 B)唸讀之「他姓馬嗎?」調型變化圖..............38 圖四 - 2 漢語母語者(錄音人 C)唸讀「那是什麼?」調型變化圖 ................. 39 圖四 - 3 G4(男)「他很高。」及“Er ist groß.”調型變化圖 ............................... 47 圖四 - 4 G4(男) 「他很紅。」及“Er ist beliebt.”調型變化圖 ............................. 48 圖四 - 5 G4(男)「他很矮。」及“Er ist klein.”調型變化圖 .............................. 48 圖四 - 6 G4(男)「他很酷。」及“Er ist cool.”調型變化圖 ............................... 48 圖四 - 7 G2(女)「他很高。」及“Er ist groß.”調型變化圖 ............................... 50 圖四 - 8 G2(女) 「他很紅。」及“Er ist bekannt.”調型變化圖............................ 50 圖四 - 9 G2(女) 「他很矮。」及“Er ist klein.”調型變化圖 ................................ 51 圖四 - 10 G2(女) 「他很酷。」及“Er ist cool.”調型變化圖 ............................... 51 圖四 - 11 G5(男) 「他很高。」及“Er ist groß.”調型變化圖 ............................... 52 圖四 - 12 G5(男) 「他很紅。」及“Er ist beliebt”調型變化圖 ............................ 53 圖四 - 13 G5(男) 「他很矮。」及“Er ist klein.”調型變化圖 .............................. 53 圖四 - 14 G5(男) 「他很酷。」及“Er ist cool.”調型變化圖 ............................... 53 圖四 - 15 G6(女) 「他很紅。」及“Er ist beliebt.”調型變化圖 ........................... 54 圖四 - 16 G6(女) 「他很酷。」及“Er ist cool.”調型變化圖 ............................... 54 圖四 - 17 G1(女)「他很酷。」及“Er ist cool.”調型變化圖 ............................. 55 圖四 - 18 G3(女)「他很酷。」及“Er ist cool.”調型變化圖 ............................. 56 圖四 - 19 G1(女) 「他姓楊?」及“Ist Yang sein Nachname?”調型變化圖 ......... 58 圖四 - 20 G1(女) 「他姓趙?」及“Ist Zhao sein Nachname?”調型變化圖 ......... 59 圖四 - 21 G1(女) 「他姓馬?」及“Ist Ma sein Nachname?”調型變化圖 ............ 59 圖四 - 22 G1(女) 「他姓張?」及“Ist Zhang sein Nachname?”調型變化圖 ....... 59 圖四 - 23 G3(女)「他姓張?」及“Er heißt mit Nachname Zhang?”調型變化圖 ............................................................................................................. 61 圖四 - 24 G3(女)「他姓楊?」及“Sein Nachname ist Yang?”調型變化圖 ...... 62. ix.

(12) 圖四 - 25 G3(女)「他姓馬?」及“Sein Nachname ist Ma?”調型變化圖 ......... 62 圖四 - 26 G3(女)「他姓趙?」及“Sein Nachname ist Zhao?”調型變化圖....... 62 圖四 - 27 G1(女)「他姓張嗎?」及“Heißt er Zhang?”調型變化圖 ................. 64 圖四 - 28 G2(女)「他姓楊嗎?」及“Heißt er Yang?”調型變化圖 ................... 64 圖四 - 29 G3(女)「他姓馬嗎?」及“Ist sein Name Ma?”調型變化圖 ............. 64 圖四 - 30 G4(男)「他姓趙嗎?」及“Ist sein Nachnme Zhao?”調型變化圖 ..... 65 圖四 - 31 G5(男)「他姓張嗎?」及“Ist sein Name Zhang?”調型變化圖 ........ 65 圖四 - 32 G6(女)「他姓楊嗎?」及“Ist sein Name Yang?”調型變化圖 .......... 65 圖四 - 33 G2(女)「我們什麼時候去?」及“Wann gehen wir?”調型變化圖 ... 67 圖四 - 34 G2(女)「昨天的天氣怎麼樣?」及“Wie war das Wetter Gestern?”調 型變化圖 ............................................................................................. 67 圖四 - 35 G1(女)「您貴姓?」及“Wie heißen Sie mit Nachname?”調型變化圖 ............................................................................................................. 68 圖四 - 36 G3(女) 「我們什麼時候去?」及“Wann werden wir gehen?”調型變化 圖 ......................................................................................................... 69 圖四 - 37 G4(男) 「我們什麼時候去?」及“Wann gehen wir?”調型變化圖 ...... 69 圖四 - 38 G5(男)「他做什麼工作?」及“Was macht er beruflich?”調型變化圖 ............................................................................................................. 69 圖四 - 39 G6(女)「那是什麼?」及“Was ist das?”調型變化圖 ....................... 70. x.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研究動機 筆者於在學期間赴德國擔任外派助教,面對的學生皆為零起點或初學者,看 著學生從第一天為聲調感到驚奇及錯愕,練習後終於能聽出差別時的感動,接著 進入實際對話後又因屢被糾錯而感到挫折。身為老師,我也常常想,明明練習單 字或生詞時,學生的聲調表現都很好,怎麼下一秒一進入句子就錯得一塌糊塗呢?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學生主動問了我: 「老師, 『星期五上午你有沒有課?』這句話 最後一個字是四聲,可是又是問句,我要怎麼又下降又上揚?」在此之前,我從 沒想過學生會有這樣的困擾,也是這個瞬間,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練習「課」 、 「上課」等等都沒有問題,但「你有沒有課?」時, 「課」的四聲就發不好了。當 時的我為了讓學生正確地唸出聲調,向學生解釋了: 「將字的聲調發好比較重要, 因為我們會依賴文法跟語境知道你現在在問問題,主要不是靠最後的語調辨別。」 但離開後忍不住一直想,是這樣嗎?難道因為漢語有聲調,所以語調不重要嗎? 我們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沒有依靠語調來辨別他人想表達的語義為何嗎?又 想,難怪學生也覺得很挫折,明明他們都掌握了四個聲調的音高特徵,怎麼每次 進入句子就被糾正呢?通常老師們糾錯時,又會再回頭練習單字或單詞的聲調表 現,是不是目標錯誤,事倍功半了呢?基於上述諸多疑問,筆者因此決定了針對 德語語調如何影響漢語聲調此一問題做研究,期能對德籍學習者的漢語中介音系 統有所貢獻,進而幫助到更多德籍漢語學習者。. 二、研究需求 本研究建基於三大需求,一為漢語語音教學國別化之需要、二為漢語教學在 德國的穩定發展、三為聲調教學於漢語教學進程中之必要性。首先談漢語教學國 別化之需要,由於全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蓬勃,學習或研究漢語已成為趨勢之 一,全球各個國家的語言文化皆不相同,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也是五花八門。孫德 金(2006)提及「對外漢語教學歷來強調的一個教學原則是針對性原則,要求針. 1.

(14)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對不同母語背景的學生採用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對於語音教 學而言,各國學生受母語的影響,發音難點及習慣大相逕庭,吳宜芳(2007)提 及: 「母語不同的學生,發生的語音偏誤也有顯著不同,因此漢語語音教學必須 具有針對性。」也因此現存研究中有許多針對不同語言和漢語的語音對比分析及 偏誤分析(陳氏金鸞,2005;陳慶華,2007;葉姵妤,2018;劉時諶,2015) 、不 同語言的中介語音系統研究(朱珊慧,2011;胡曉研,2007) ,或針對不同國家學 生語音特點和偏誤制定不同的語言教學方法(張玲嘉,2014;黃雅菁、羅喻方、 吳培筠,2015;歐德芬,2015)等等。但在諸多國別化的語音教學研究中,對日 本、韓國、英語國家學習者的研究仍舊佔多數,較少見針對德語者。 第二點基本需求為考慮到漢語教學在德國的穩定發展,筆者認為針對德籍學 習者做聲調表現研究有其必要性。根據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統計,目前德國約有 三十多所大學或高等院校開設漢學/中國學或翻譯相關課程;而截至 2020 年德國 約有 100 所普通中學及文理中學提供漢語選修課,幾乎遍及各個聯邦州 1。而除 了從開辦漢語課程的德國學校數量來看漢語教學的發展之外,亦能從在德漢語教 師的角度看出其穩定發展的態勢,如林欽惠(2016)認為近年來歐洲針對漢語教 學的跨國交流較先前頻繁得多,如歐盟自 2010 至 2012 年所資助的「歐洲漢語能 力標準項目」 (European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就是一例,此項目 是由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法國雷恩第二大學(Université Rennes 2)、德國柏林自由 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與義大利羅馬智慧大學(Sapienza, Università di Roma) 共同進行,目的是以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為基礎,為歐洲的中文學習者以及使用者擬定一個可供參考的中文能 力基準架構。 針對最後一點基本需求,聲調教學於漢語教學進程中之必要性。所有語言中, 漢語是相當著名的聲調語言之一,自古至今,聲調一直都是漢語母語者於談話中 用以辨義的重要依據。許長謨(2004)表示: 「漢語中聲調在音節中的作用可說是 和元音、輔音同樣重要。任一個由輔音元音所組成的 CV 音節,若不論其音高, 就很難確定其代表意義,聲調就是這種能區別音節意義的音高。」聲調之重要可 1. 資料來源:http://www.fachverbandchinesisch.de/chinesischindeutschland/institutionen/index.html. 2.

(15) 第一章 緒論. 見一斑。特別是對母語為非聲調語言的外籍學習者而言,若是教師未再三強調聲 調的重要性,許多學生誤認為只要聲母、韻母的組合掌握好,加上正確的語法, 在日常談話中輔以語境的存在,不可能導致溝通失效,但這是天大的錯誤。研究 顯示了即便其他要素都正確無誤,還是有可能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葉姵妤,2018) 。 林燾(1996)曾說: 「漢語的聲調只有四個,等於平均每四個音節就會出現一次這 個聲調,因此某一個聲調讀不準,立刻就會被人聽出來;而只要把聲調讀準,即 使是 zh, ch, sh, r 說不好,聽起來仍舊是相當流利的漢語。」 ,可見在學習漢語的 過程中,聲調掌握的重要性確實是不容小覷。周美宏(2007)提到: 「在第二語言 教學中,語音的教學關係到全局,語音不對,詞彙和語法就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顯見早期的聲調錯誤不盡早改過的話,有很大的機率將會延續到中級、高級階段, 甚至後期可能因為忽略了糾音的重要性而出現語音石化的現象(歐德芬,2015) 。 因此如何及早協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聲調觀念對對外漢語教師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課題。. 三、研究意義 有了上述前提,我們知道了為何需要針對德籍學習者做聲調習得相關研究, 那麼應該從何下手呢?在各個國家之中,聲調對非聲調語言的德籍學習者而言無 疑是最難習得的課題之一,因為他們得先接受使用不同音高發出的四個/ma/音竟 然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且在一句話中,每一個字都得注意音高,組合成句之後 還要加入語調,簡直是難上加難。如此強調音高差異,難道德語中沒有音高的概 念嗎?不是的,但德語只將音高此一聲學特徵運用於語調之上,也因此造成了許 多受母語語調影響的負遷移,導致學生說起漢語來,總讓人覺得「洋腔洋調」 。許 多研究討論了學習者聲調受語調影響的狀況,但多數聚焦於英語為母語者的學習 狀況,如桂明超(2003) 、劉倩(2003) 、邢志群(2010) 、林真華(2011)等,上 列研究皆肯定了學習者的聲調表現會受母語語調的影響,但可惜的是國內外學者 如 Ding, Jokisch, & Hoffmann (2007)、Ding, Jokisch, & Hoffmann (2010) 、黃 一葦(2009)和姜瑞涵(2012)等針對德籍學習者的聲調研究大多停留在單音節 詞及雙音節詞,針對句子層面的語調對聲調的影響者仍為數不多,因此希望藉由 本研究略盡棉薄之力。. 3.

(16)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面對前述所提出的議題並為填補當今研究缺口,筆者設計了一聽辨實驗及一 唸讀測驗,藉此分析學習者的句中末尾字詞的聲調表現,期能利用研究結果回答 以下問題: (一)德語母語者是否依靠句尾語調變化判定句子功能。 (二)德籍學習者的聲調表現是否受德語語調影響。 以上二者為本研究欲達成之目標,第一個「德語母語者是否依靠句尾語調變 化判定句子語氣」,透過聽辨測驗瞭解德語母語者是否的確依靠句子末尾語調變 化判定句子之語氣,由於德語是非問句的語調尾音明顯上揚,因此設計聽辨測驗 讓不懂漢語的德語母語者聽22個漢語句子,語料為18個疑問句及4個敘述句,22 個句子的末字聲調各不相同,包含漢語第一聲到第四聲,以及輕聲,看看受試者 是否誤將漢語聲調音高特徵理解為語調變化,從而判別句子為疑問句或敘述句。 其二,透過唸讀測驗蒐集德籍學習者唸讀漢語句子的音檔,語料為與聽辨測 驗相同的22個漢語句子,除了唸讀漢語句子外,還要將句子翻譯成德文並錄音。 本文利用聲學分析軟體 Praat 擷取錄音檔之調型變化圖,專注在各句的末字音高 走向,對比每位受試者唸讀漢語及德語時的音高變化是否相同,以此觀察德籍學 習者是否受德語語調影響,在疑問句中提高末字音高,在敘述句中降低末字音高 而忽略了該字原有聲調之音高特徵。.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漢語聲調 現代漢語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此四聲由古漢語演變延續至. 今,於對外漢語教學中常使用的稱呼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不同 的聲調賦予相同的輔音、元音組合不同的意義,例如輔音、元音組合皆為/ma/的 四個漢字,搭上第一聲到第四聲後即有了不同的語義:「媽」/mā/、「麻」/má/、 「馬」/mǎ/、「罵」/mà/,此即為聲調的辨義作用。. 4.

(17) 第一章 緒論. 聲調反應在聲學特徵上為音高,趙元任(1933)創立了五度標記法,該標調 系統簡單明瞭地將漢語四個聲調的音高特徵具象化,因此廣為流傳至今,如圖一 -1 所示,1 為最低音,5 為最高音。由圖可見,漢語四個聲調的標準調值是:一 聲[55]、二聲[35]、三聲[214]、四聲[51],調號依序則為「-」、「ˊ」、「ˇ」、「ˋ」, 標記在音節的主要元音上。. 圖一 - 1 五度標記法. 雖然此四調值被廣泛採用,但近年利用聲學分析系統而得的研究紛紛顯示句 中的字並不總是維持此四絕對調值,而是依據不同人、在不同的句子中有相對的 音高表現而已。林燾(1996)就曾指出:「聲調的調域界限是相對的,並沒有絕 對的標準,不但個人之間有很大差異,就是同一個人,說話時的調域也是有時寬, 有時窄,有時高,有時低。因此從聲調教學的角度看,重要的是區分調類,做出 高、中、低三度區隔,不一定要拘泥於五度制。」曹劍芬(2002)也利用聲學系 統畫出句子的音調起伏,發現在一個句子或者短語中,同樣聲調的不同字有各自 的音階特徵和音域特徵,如「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中的「中」、「央」、「軍」、 「江」四字雖皆標示為第一聲,但因為語調的影響,「中」的音高比「江」來得 高多了。. 二、漢語語調 漢語語調與聲調互相制衡,一般教學多側重於聲調,卻忽略了在句子的層面,. 其實是漢語語調給了音高走向大架構的。漢語語調從聲學特徵而言,指的是音高、 音長、音強等的綜合效應,合為語句音高變化的表現;從功能層面而言,可以表. 5.

(18)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達語氣、情感,同時也有一定的語義表達作用(曹劍芬,2002)。根據曹劍芬的 實驗,漢語裡不同語氣的語調輪廓(即總體音階走勢)跟英語或其他語言中的相 仿,即:一、凡是疑問句的平均音高總是高於相應的陳述句;二、凡是疑問句, 其語調輪廓(即總體音階走勢)都是上升或者相對趨平的;而凡是陳述句的都是 下降的。曹劍芬(2002)也發現,這種由於語氣不同引起的語調輪廓的改變及其 聲調音階的調節主要體現在語句的後半部。本研究欲探討德語語調對漢語聲調是 否有影響,因此也著重分析語句後半部的聲調表現。. 三、德語語調 在傳統語言學研究中,學者們將德語語調劃分為陳述句為下降語調,疑問句 為上揚語調,唯疑問句中的特指問句(即帶有 WH 疑問詞的問句)為下降語調。 但近來的研究則將不同語氣下的各類問句分得更細緻,如表一-1 即為 Di & Hirst (1998)所整理的不同語氣下的問句語調走向。可見 WH 疑問句在兩種情況下語 尾語調亦有可能上揚,一為當問話者想表達其對話題的興趣,二為當其為「回聲 問句」時。回聲問句是藉由重覆他人句子中某個詞語或整個敘述,將特定資訊用 疑問詞代換,並提高語調以表示驚訝或質疑的態度,此種問句不一定要求對方回 答,如: A:Sein Name ist Takayoshi. (His name is Takayoshi) B:Sein Name ist was? (His name is what?) A:Takayoshi. (Takayoshi.) 表一 - 1 德語語調. 6.

(19) 第一章 緒論. Kohler (2004)的實驗亦支持了此說法,由他的實驗數據可以推論三件與 德語語調相關的事實: 1. 下降語調及上揚語調皆存在於特指問句和是非問句中。 2. 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非問句為上揚語調,特指問句為下降語調。 3. 少部分的情況下,是非問句為下降語調,特指問句為上升語調。. 四、漢語的各式問句 本文對問句的分類採用故韡、潘文娛和劉月華(2001)於《實用現代漢語語 法》中對問句的分類,分成三大類:一、疑問句;二、反問句;三、回聲問句, 與本研究有關的為疑問句,因此將不著墨於反問句及回聲問句之介紹。 第一大類「疑問句」,其意義為用來發問的句子,而根據提問方式的不同又 分為四小類,分別為是非問句、特指問句、正反問句及選擇問句,於下解釋其細 項分類及定義,並呈現例子以說明。 一、疑問句 (一)是非問句 1.. 用語助詞「嗎」的是非問句:把「嗎」加在一個陳述句的尾端, 就可以形成此種是非問句,大部分陳述句為肯定形式,但亦有否 定形式的存在。例如:. 2.. a.. 他是臺灣人嗎?. b.. 她身體好嗎?. c.. 你會去晚宴嗎?. d.. 小雪沒給家裡打電話嗎?. 用「好嗎」、「對嗎」、「行嗎」、「可以嗎」的是非問句:此 種是非問句通常出現於說話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見、要求,而 欲徵求對方意見時使用。例如: a.. 我們明天一起去打球,好嗎?. b.. 你是日本人,對嗎?. 7.

(20)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3.. c.. 借我詞典用用,行嗎?. d.. 我們從這邊進去,可以嗎?. 用語調表示是非問句:一個陳述句只要帶上疑問語調,即句尾語 調上升,就可以構成疑問句。例如: a.. 今天晚上你不去圖書館了?. b.. 小張沒來?. 例子 a 之問話人是因為聽說或看到某種跡象,讓他覺得對方「不 去圖書館」,才會這樣問。例子 b 也是發現或聽說「小張沒來」 才會有此問句。這種語調疑問句通常都包含驚訝、懷疑的成分。 4.. 用語氣助詞「吧」的是非問句:當提問者對某一事實或情況有所 猜測,但又不完全肯定時,就可以在陳述句的句尾加上「吧」構 成疑問句,這種疑問句通常帶有探尋、推測的意味,肯定形式和 否定形式都很常見。例如: a.. 這是你女兒吧?. b.. 老張不來了吧?. (二)特指問句 1.. 一般特指問句:指使用疑問代詞(如:誰、什麼、哪兒……等) 提問的疑問句,此種問句的結構與陳述句一樣,只要用相應的疑 問代詞取代想提問的部分即可。例如:. 2.. a.. 誰是你們的體育老師?. b.. 他的病怎麼樣了?. c.. 他在哪兒(哪裡)?. d.. 瑪莉是哪個班的學生?. e.. 他什麼時候回國?. f.. 這個句子怎麼分析?. g.. 他學得怎麼樣?. h.. 他們工廠有多少工人?. i.. 考試以前,你們準備複習幾天?. 用語氣助詞「呢」的特指問句:當前一個句子已具體標明問題所. 8.

(21) 第一章 緒論. 在,後面不管是一個詞、短語或句子,只要在最後加上「呢」就 可以構成此種特指問句。例如: a.. 我是臺灣人,你呢?. b.. 窗戶已經擦乾淨了,地板呢?. (三)正反問句 1.. 一般正反問句:這種問句是由謂語的肯定形式與否定形式組合 而成的,由回答的人選擇其中一個作為答案,而提問者事先對答 案並沒有什麼傾向。例如:. 2.. a.. 這種錄音機好不好?. b.. 你看不看京劇?. c.. 你有沒有《現代漢語辭典》?. 用「是不是」的正反問句:如果提問的人對某一事實或情況已經 有比較肯定的推測,為了進一步得到證實,就可以使用此種結 構。例如:. 3.. a.. 你們是不是明天出發?. b.. 你是不是美國人?. 用「好不好」、「成不成」、「行不行」、「對不對」的正反問 句:跟用「好嗎」、「對嗎」、「行嗎」、「可以嗎」的是非問 句一樣,我們可以在陳述句的句尾加上「好不好」、「成不成」、 「行不行」、「對不對」來構成正反問句。例如: a.. 你的辭典借我用用,行不行?. b.. 我們明天一起去打球,好不好?. (四)選擇問句:這種疑問句是把要選擇的兩種或幾種可能用「…… (是)……還是……」或「……(是)……還是……還是……」連接起 來,要求答話者選擇其一作為回答。例如: a.. 你(是)去還是不去?. b.. 你是去日本,還是去美國,還是去德國?. 在上列所有疑問句類型中,本研究語料使用到的有五種,分別為用語助詞「嗎」. 9.

(22)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的是非問句、用語調表示的是非問句、一般特指問句、一般正反問句、用「是不 是」的正反問句,下頁表一-2 呈現此五種問句定義,並以本研究語料作為例子。 表一 - 2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之問句定義. 疑問句類型. 結構表現. 本研究所用之相應語料. 帶「嗎」的. 把「嗎」加在一個陳述句的. 1. 他姓張嗎?. 是非問句. 尾端,就可以形成此種是非. 2. 他姓楊嗎?. 問句。. 3. 他姓馬嗎? 4. 他姓趙嗎? 5. 他很高嗎?. 用語調表示. 一個陳述句只要帶上疑問語. 6. 他姓張?. 的是非問句. 調,即句尾語調上升,就可. 7. 他姓楊?. 以構成疑問句。. 8. 他姓馬? 9. 他姓趙?. 一般特指問. 此種問句的結構與陳述句一. 10. 那是什麼?. 句. 樣,只要用相應的疑問代詞. 11. 那是誰?. 取代想提問的部分即可。. 12. 他在哪兒? 13. 您貴姓? 14. 他做什麼工作? 15. 我們什麼時候去? 16. 昨天的天氣怎麼樣? 17. 語言學院有多少個系?. 一般正反問. 由謂語的肯定形式與否定形. 句. 式組合而成的,由回答的人. 18. 王小云在不在?. 選擇其中一個作為答案,而 提問者事先對答案並沒有什 麼傾向。 用「是不. 提問的人對某一事實或情況. 是」的正反. 已經有比較肯定的推測,為. 問句. 了進一步得到證實,就可以 使用此種結構。. 10. 19. 這是不是你的照片?.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中介語理論」及「語 言遷移理論」 ;第二部分整理並呈現國內外學者對於漢語、德語的語音相關研究, 並著重於德籍學習者漢語聲調的習得研究成果,綜合比較後了解目前的研究現況 及研究缺口。.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 一、 中介語理論 在外語教學的歷史上,許多科學家與語言學家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習者習得 外語,相繼研究學習者及其語言學習成效,並從不同角度切入解釋,因此有了「第 二語言習得」此學科,第二語言習得通常和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及教育學關係密 切,瞭解各種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擁有正確的觀念,讓語言學 習的這條路可以走得更順遂。於各式語言習得理論中,有一篇論文被認為對於現 代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發展至關重要,即 Selinker (1972)撰寫的「中介語理論」 。 Selinker (1972)提出並介紹中介語理論的架構,所謂「中介語(Interlanguage, IL)」是指外語學習者在完全習得目標語言之前,於過渡時期建立起介於母語和 目的語之間的語言系統。由於是在學習階段中建立而成的,中介語會隨著學習者 不同程度,不同時期而有不同的樣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亦提出,若不及時阻 止中介語發展,會導致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這可能出現在語言學習的任何 階段,即錯誤的說、寫方式永久性的存在,難以改變,例如洋涇濱英語,就是典 型的誤用語言。也因此,Selinker (1972)認為,教師若瞭解學生的中介語系統, 便能糾正其固定犯的錯誤,也能在教學時針對目的語與其母語相異較大之處進行 詳細的解說,對於教學而言是一大助力;學習者若能了解自身的中介語系統,也 能對於可能犯的錯誤更有意識,進而阻止錯誤的語言習慣延續下去。中介語系統 涉及語言的各個面向,諸如語音、詞彙、語法、篇章等,本研究之重點在於德籍 學習者的母語語調習慣對中文聲調的掌握有無影響,因此中介語理論必不可少。 除了描述中介語系統,Selinker (1972)亦提出五個可能造成二語學習者中介語. 11.

(24)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系統的原因,於下呈現並介紹。 1. 語際遷移(interlingual transfer):語際遷移指的是學習者於外語學習 過程中,常下意識將母語規則套用在目的語之上。如:英語母語學習者常說 出「我恐怕蜘蛛。」這樣的錯誤句子,便是因為「恐怕」和「害怕」的翻譯 都是“afraid”。 2. 訓練遷移(transfer of learning):訓練遷移指的是學習者受到了教師 個人的教學方法或學校的風氣等的影響,而發展出了特定的語言習慣。如: 一份在每個漢字旁附上拼音的教材,和只有生詞附上拼音的教材,依據教師 的選擇,日子久了學生認讀漢字的能力將有所不同。 3. 學習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language learning):學習策略指的是 學習者採用的學習規則、方法及技巧,因此此原因亦受學習者背景文化影響。 如:平均而言,東方學習者較不樂意自由對話練習,而西方學習者較不願意 背誦,但兩種練習方式皆有其效用。 4. 交際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language communication):交際策略 指的是學習者在與母語者對談時,常傾向使用較容易的方法達到溝通目的。 如:中高級學習者在對話中,仍然常常使用「你呢?」來反問對方的意見, 為的就是避開使用複雜的生詞及語法。 5. 目的語過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目的語 過度泛化指的是學習者將已學得的目的語知識廣泛套用於不正確的規則上, 或是因為對規則的理解不完全而有錯誤的使用。如:學生學了「兩個三聲相 連,前面的要發成二聲」之後,看到「我有小雨傘。」便誤認為「我有小雨」 皆應發成二聲,只留最後一字是三聲。 本研究旨在了解德籍學習者的聲調表現是否會受德語語調影響,此為語際遷 移之範疇,不少學者亦針對語音、聲調有所研究,皆發現學生會將母語的重音、 語調規則遷移至中文的聲調上,以至於學習者於單字、雙音節詞及句子的聲調表 現皆大不相同(桂明超,2003;石鋒、高玉娟,2006;黃一葦,2009;邢志群, 2010;姜瑞涵,2012;Hussein et al., 2011),再再顯示了語際遷移確實是影響學 生學習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下一小節將再聚焦於母語遷移此一概念。.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二、 語言遷移理論 語言遷移長久以來一直都是二語學習中重要的議題,Ellis (1994)肯定了「遷 移是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有許多研究顯示語言遷移的確影響了語言學習的 各個層面,包含語音、詞彙、語法、篇章,無一不受影響。最早使用「遷移(transfer)」 一詞來形容語言間的影響的是 Whitney (1881),自此之後便有許多語言學家沿 用「遷移(transfer)」來形容此一現象,直到現在。雖然從 20 世紀以來,語言 學家們嘗試從行為主義(behaviorist) 、精神主義(mentalist) 、認知主義(cognitive) 等出發解釋語言遷移成因,其各有理,而本研究欲採用的是從認知角度出發的 Ellis (1994)所提出的理論,他認為我們能將遷移現象分為四種: 1.. 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正遷移指的是母語當中有些系統與目的語規 則相似,因此學習者能夠較直接地利用熟悉的規則學習目的語,並且不 容易出錯。如:德語中的 ü 音與漢語的 ü 發音方式及位置一樣(石鋒、 高玉娟,2006),德國學生正是因為母語正遷移的影響,因此能夠較準 確發出這個音。. 2.. 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負遷移指的是母語的規則與目的語大相逕 庭,或是根本沒有對應的規則,但學習者誤把母語的規則套用在目的語 之上,因此形成了錯誤。如:德語為非聲調語言,但其擁有重音系統, 研究顯示德籍學習者容易被重音系統影響了其對漢語聲調系統的感知 (Hussein et al., 1972),姜瑞涵(2012)之研究亦證實了德籍學習者因 受母語重音系統影響,在感知聲調時傾向倚靠調型,與漢語母語者以音 高為主不盡相同。. 3.. 迴避(avoidance):迴避指的是當學習者認定某一規則很困難,且其難 點在於其與母語規則的差異時,便會主動迴避使用此一規則。此一遷移 尚與學習者的心理狀態、學習態度、以及其自身與目的語文化的交流程 度有關,因此不容易判定,需比較同一文化、不同學習者的表現得知, 或是比較不同文化學習者得知。. 4.. 過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過度泛化指的是學習者將已習得的知識. 13.

(26)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錯誤地套用每個情境中,或是因為對於目的語某一規則沒有把握,他可 能很少或乾脆不使用此規則。過度泛化還可細分為生產不足 (underproduction)及生產過剩(overproduction),兩者為一體兩面,如: 林君萍(2003)發現漢語可單獨使用稱呼作為問候語,德語無此用法, 因此德籍學習者鮮少使用這類招呼語,此即為生產不足。而生產過剩的 經典例子則是日本學生在學習各國語言時,常常使用過多的「對不起」, 即便發音及語法皆沒有錯誤,但目的語文化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不會使用 「對不起」,此為日本文化禮儀中「sumimasen」的過渡泛化而導致的不 合時宜。 根據上述中介語理論及遷移理論,可見母語及目的語的差異對學習者的 學習表現有很大的影響,對非聲調語言的德語及聲調語言的漢語而言,發音 規則的差異更是天差地別,本文的重點將討論德語語調對漢語學習者聲調的 負遷移,因此於下一部份整理並簡介漢語之聲調系統及德語之語調系統,以 及兩者的關係。. 第二節 漢、德語音相關研究 一、 漢語之聲調及語調系統 漢語屬於聲調語言之一,和其他非聲調語言相比,除了聲母、韻母提供母語 者線索之外,聲調也是漢語母語者辨義的關鍵要素,因此相當重要。葉姵妤(2018) 曾做過一個聽辨實驗,目的是為了探究聲母、韻母及聲調何者對漢語母語者理解 他人話語時來得更重要。她給受試者兩個句子,第一句用以提供語境,第二句句 中會出現不同的語音錯誤,包含刪除聲母、刪除韻尾、僅一半韻母及聲調錯誤, 她分析了不同錯誤類型句子的正確率後發現聲調錯誤的句子正確率最低,以此證 明了聲調對漢語母語者辨義而言,重要度更勝聲、韻母。 如今認定的漢語聲調有四,自趙元任(1933)提出五度標記法,為後人提供 了一套量測聲調的工具後,國內外不論是學者研究,或是漢語教學,仍廣為使用。 五度標記法由一縱線和一水平線組合而成,縱線由下至上標記出 1,2,3,4,5,代表 的是音高,1 度為最低音,5 度為最高音;水平線則由左至右,左為起始點,右. 14.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終點,標記各個聲調之音長。標記出每一瞬的音高,並將之連線,便可得聲調 之調型,若該聲調為直線型,只需記起點與終點的度數,如是曲線型,則須加記 曲折起落的度數。漢語之一般聲調有四,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依據五 度標記法,四種聲調之調值分別為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 聲調標記的是每一個漢字的語音特性,而語調則管轄句子的音高起落變化; 聲調是漢語的特色,而語調則是世界各個語言共有的特性之一。吳宗濟(1982) 形容語調為說話時頻率高低變化所造成的旋律模式,也就是若干音節連讀時的調 型。曹劍芬(2002)進一步描述,語調於聲學上實踐為音高、音長和音強等的綜 合效應;在功能上則表達語氣、情感,同時也有一定的語意表達作用。不論何種 定義,不難看出漢語語調與聲調的相似性高,沈炯(1995)認為兩者都表現為音 高隨時間變化的模式,但兩者實則分屬不同的語言學平面,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音 高系統。那麼,該如何確知聲學特色來自於何者呢? 趙元任(1933)首先提出了漢語語調為「小波浪」及「大波浪」並存疊加, 為「代數和」此一論點。但以此論點,是否可能發生將句調語尾音下降的特性加 諸於聲調之上,而將「姓王」說成了「姓望」此一錯誤呢?吳宗濟(1997)進一 步闡釋,趙元任所指的「代數和」指的是字調的平均音高跟語調的平均音高的代 數和,而不單是簡單的調形曲線相加。曹劍芬(2002)亦同意此說法,他利用實 驗數據具體地呈現了何謂趙元任所稱之「小波浪(聲調)」及「大波浪(語調)」, 以及漢語中聲調和語調的疊加關係究竟為何。 曹劍芬(2002)蒐集了由男女兩個播音員的新聞播音片段,語料為「中央軍 委主席江澤民日前簽署命令,頒布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運輸條例。」由 於新聞播報員的語氣相對平穩,因此用以分析一般敘述狀況下的基本聲調、語調 及其互動關係實驗結果顯示,從句子中的短語(「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日 前簽署命令」)到完整句子(「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日前簽署命令」),其語調 變化皆有逐漸下傾的傾向,將短語間的首尾音連接起來,則會出現高低起伏,正 如趙元任所說的「大波浪」,也就是語調。而若將單位分割得更小,看單詞如「中 央」、「軍委」、「主席」等的音高變化,會發現他們在總體語調下傾線的周圍, 仍然保持著細微但符合各自聲調特徵的走向,如「小波浪」,即為聲調。而聲調 和語調的關係可由對比句子中同樣聲調的單詞之音高特徵得知,如「中國人民解. 15.

(28)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放軍」中的「中」和「軍」皆為一聲,但「中」的音皆明顯高於「軍」,這便是 受到了語調整體下傾的影響,在句子前端的「中」因而比後端的「軍」來得高。 由此實驗,可以得知兩個重要的事實:一、在敘述語氣中,漢語的語調逐漸 下傾。二、聲調會受到不同句子的語調的牽制,而有不同的音高特徵,但以詞組 為單位檢視則仍維持著相對的聲調音高特徵。 而由曹劍芬(2002)的第二組實驗,我們可知漢語中凡是一般疑問句,其語 調走勢都是上升的或相對趨平的;凡是陳述句都是下降的,他認為這就是句子不 同語氣的效應。相同的論述也出現在何善芬、黃慧敏、黃振定、廖光蓉、劉金玲 和秦裕祥(2002)所著之《英漢語言對比研究》中,他們提出了漢語聲調及語調 的具體關係表現描述如下,並整理如表二-1。 1. 句末的陽平或上聲字,在升調中,只要順勢稍加大上揚幅度就行,例如: 「他姓陳?」、「他姓呂?」;同樣的句子若是在降調中,則需適當縮小 上揚幅度,如:「他姓陳。」、「他姓呂。」。 2. 句末的去聲字,在升調中要適當縮小下降幅度後再上揚,如: 「他姓趙?」 在降調中,順勢稍加大下降幅度,如:「他姓趙。」。 3. 句末的陰平字基本上保持其平展調型不變,只需隨句調的需要稍微上 揚,如:「他姓張?」或稍微下降,如:「他姓張。」。 表二 - 1 何善芬等人(2002)漢語聲調及語調的關係. 二聲、三聲. 四聲. 一聲. 升. 稍加大上揚幅度. 適當縮小下降幅度後. 保持平展,隨句調稍. 調. 如:. 上揚. 微上揚. 1. 他姓楊?. 如:他姓趙?. 如:他姓張?. 2. 他姓呂? 降. 適當縮小上揚幅度. 順勢稍加大下降幅度. 保持平展,隨句調稍. 調. 如:. 如:他姓趙。. 微下降. 1. 他姓楊。. 如:他姓張。. 2. 他姓呂。. 16.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二、 德語之語調系統 根據 Pheby (1975)的研究,德語語調依句子語氣的不同而有不同走向,可 以分為五類,分別為「下降(falling)」、「上揚(rising)」、「平調(level)」、 「先降後升(falling-rising)」及「先升後降(rising-falling)」,其中與漢語相同 的是皆使用下降語調來表達陳述句(statement),並使用上揚語調表達疑問句 (question)。Pheby (1980)進一步將疑問句分成「特指問句(WH questions)」 和「是非問句(yes-no questions)」,他認為「特指問句」一般為降調,但若是 說話人想表達禮貌則會上揚,如德語「您貴姓?」“Wie heißen Sie?”為一般型態 (neutral)語調下降,而“Wie heißen Sie?”語調上揚則為特別表達禮貌的用法。而 「是非問句(yes-no questions)」則相反,若是一般情況單純疑問的話會是升調, 若是說話人和聽話者都已經知道特定訊息的特別其況下則會是降調,如德語「水 電 工 人 今 天 會 來 嗎 ? 」 單 純 疑 問 (informationally unmarked) 下 “Kommt der Klempner Heute? ”會 上 揚 ;而 雙 方 都知道 特 定 訊 息 的情 況 下 (informationally marked),同樣的問句語調則會下降“Kommt der Klempner Heute? ” 然而 Selting (1992)針對此種說法提出質疑,他認為語法架構並不能完美 地預測其語調走向,相反地,語調應該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其作用在於使自 然對話中的語境更完整。Selting (1992)蒐集了自然對話的口語語料並分析,發 現特指問句及是非問句兩種不同語法架構的疑問句都可能擁有上升或下降的語 調,要視特定的語境才能決定。根據實驗,他依據語境將問題分成「無限制的開 放式問句(non-restrictive “open” conversational questions)」和「較受限的緊縮式 問句(more restrictive “narrower” conversational questions)」,「無限制的開放式 問句」不論是特指問句或是非問句皆為上揚語調,而這類型的問句目的在於開啟 新話題,且提問者通常期待回答者提供較豐富的資訊;相反地,「較受限的緊縮 式問句」則皆為下降語調,這類問句目的在於延續舊有話題或確認資訊,因此期 待的回答內容範圍也較為緊縮,常是希望得到更詳細的資訊或是確認自己目前的 理解是否正確。基於此,Selting (1992)認為 Pheby (1980)提出的「上揚的 特指問句表達了禮貌的語氣」以及「下降的是非問句是因為雙方已知特定資訊」 其實就是因為提問者能因為上揚的語氣而得到更多的答案,而有此推論。. 17.

(30)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Kohler (2004)延續了 Selting (1992)的想法,針對真實的口語語料作分 析,得到了如下頁表二-2 的數據,該表第一欄所列之「是非問句」及「特指問句」 指的是 Kohler (2004)將蒐集到的口語語料依據語法類型分為「是非問句」及 「特指問句」兩種進行統計,最後一欄則是是非問句及特指問句的總數,可見所 有語料中共有 121 句是非問句及 172 句特指問句。而第一列則是這些句子句尾的 語調變化走向,分別有「下降」、「高升」、「低升」及「其它」,可見在所有 的口語語料中,下降的是非問句共有 25 句,佔是非問句中的百分之二十,同理 推論其他組合,由此數據可以推論三件與德語語調相關的事實: 1. 下降語調及上揚語調皆存在於特指問句和是非問句中。 2. 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非問句為上揚語調,特指問句為下降語調。 3. 少部分的情況下,是非問句為下降語調,特指問句為上升語調。 表二 - 2 Kohler (2004)研究數據. 下降 是非問句. 特指問句. 高升. 低升. 其他. 總和. 25. 47. 37. 12. 121. (21%). (39%). (30%). (10%). (100%). 98. 17. 42. 15. 172. (57%). (10%). (24%). (9%). (100%). 三、 德籍學習者漢語聲調的習得研究 現今針對德籍學習者之漢語聲調習得研究多停留在單音節及雙音節詞的層 面,單音節方面研究如黃一葦(2009)蒐集了 14 位初級德籍學習者唸讀以漢字 撰寫,並附上漢語拼音的百字表(朱川,1997)的語料並進行漢語偏誤分析,語 料皆為單音節,且輕聲及兒化韻不包含在列,分析結果發現四個聲調的偏誤類型 沒有特殊規律,但基本上可劃分為調類偏誤或調值不準確兩類,並且由偏誤類型 與錯誤率推論對德籍學習者而言,三聲為四個聲調中最難習得的。Hussein et al. (2011)研究德籍學習者在漢語單音節聲調感知與唸讀的偏誤實驗,實驗結果得 知了對德籍學習者而言,單音節聲調唸讀由難至易的排序為:3>1>2>4,且德籍. 18.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學習者的聲調調域比漢語母語者小得多,Hussein et al. (2011)猜測德籍學習者 可能使用德語語調念漢語聲調,因此無法達到一、四聲的高起調、二聲的高尾調 以及三聲的低降調。 雙音節詞方面研究如 Ding, Jokisch, & Hoffmann (2010)設計了 72 個包含 各種聲調組合的雙音節詞,針對 17 名德籍學習者進行聽辨及唸讀實驗,研究結 果顯示唸讀測驗中,一、四聲的正確率比二、三聲高;末字音節一、二聲的正確 率比較高,此結果與單音節詞之唸讀測驗結果無共同點,顯示了德籍學習者的聲 調於單音節詞、雙音節詞或更多字數組合的語料中表現不同。另姜瑞涵(2012) 針對 13 名德籍學習者進行漢語雙音節聲調聽辨與發音測驗,考量到聲、韻母難 點可能產生影響,因此其語料僅採用以/a/為音節結構主體,搭配第一、二、三、 四聲與輕聲共 20 種聲調組合。研究結果發現,德籍學習者發音時最難掌握包含 第三聲的聲調組合,且於聽辨測驗中發現德籍學習者辨別聲調時比較倚靠調型, 而非漢語母語者比較仰賴的音高,姜瑞涵認為此除了是母語負遷移的表現之外, 亦與目的語知識掌握不足有關。 除了上述的實驗語音研究,令有如王小戎(2009)歸納了自己在德的教學經 驗,提出對德籍學習者而言,聲調學習有三大難點,一為第三聲和別的聲調的組 合;二為輕聲;三為第四聲。其中針對四聲,王小戎認為是因為德語一般敘述句 的句調為降調,和漢語的第四聲相似,但是德語降調的下降幅度不如漢語四聲來 得大,可學習者容易因此有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導致發第四聲時調值下不來。 上述研究皆針對單音節詞或雙音節詞進行實驗或歸納,而 Hussein et al. (2011)則將對德籍學習者的聲調研究擴展到了短語的層面,Hussein et al. (2011) 的實驗設計包含四個環節,一為雙音節聽辨、二為雙音節唸讀、三為短句唸讀(閱 讀模式),四為短句唸讀(口說模式)。在第三部分的實驗中,主試者會先用漢 語問七個問題,學生看著提供的材料(包含漢字及拼音)將答句念出來,接著輪 到學生看著提供的材料問三個問題。第四部份的實驗的流程及問題都相同,差異 僅在於主試者改用德文提示學生,而學生需要主動回憶起七個問句及三個答句怎 麼說。在第三及第四部分的實驗中,總共有 20 個句子,問答各半,各句最短長 度為三個字,最長則由九個字組成,20 個句子皆取自於《新實用漢語課本一》。 實驗結果有四:. 19.

(32)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1. 閱讀模式的聲調正確率僅略高於口說模式的聲調正確率。 2. 兩種模式下的第一聲都常常誤發為第四聲,第三聲則容易誤發成第二聲。 3. 在閱讀模式下(即提供漢字及拼音時),德籍學習者的輕聲正確率最高, 接著為第二聲。但在口說模式(即未提供漢字及拼音)下,學習者常常誤 用輕聲取代了其他四個聲調。 4. 跟雙音節唸讀測驗比起來,進入句子後的聲調表現,不管是閱讀模式或口 說模式,學習者常誤用輕聲取代其他四個聲調。 Hussein et al. (2011)認為由於輕聲相似於德文句子語調中的非重音部分, 因此德籍學習者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說漢語時,也容易將這樣的語調套用在 漢語句子上,而忽略了漢語每個字的聲調特徵,導致聽起來每個字都像輕聲。 綜上所述,如今針對德籍學習者漢語聲調的研究整理如下頁表二-3,可發現 目前針對德籍學習者在單、雙音節詞的研究較多,與德籍學習者在漢語句子中的 聲調表現相關之研究則較少。因此本研究將以句子為主要材料,探究德籍學習者 的聲調表現,期能為德籍學習者的漢語聲調中介語音系統有所貢獻。. 20.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 - 3 德籍漢語學習者的聲調研究整理. 研究目標. 學者. 發現. 單音節詞. 王小戎(2009). 利用經驗歸納出對德籍學 習者而言第三聲為最難. 黃一葦(2009). 第三聲為四個聲調中最難 習得的. Ding et al. (2010). 四個聲調的學習難易度 為:3>1>2>4. 雙音節詞. Hussein et al. (2011). 1. 四聲在雙音節詞中的 正確率比二、三聲 高。 2.. 末字音節則是一、二 聲的正確率比較高。. 姜瑞涵(2012). 1.. 德籍學習者最難掌握 含第三聲的聲調組 合。. 2.. 德籍學習者辨別聲調 時較倚靠調型,而非 漢語母語者仰賴的音 高。. 短句. Hussein et al. (2011). 1.. 第一聲常誤發為第四 聲,第三聲則容易誤 發成第二聲。. 2.. 學習者常誤用輕聲取 帶其他四個聲調。. 21.

(34)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22.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將分為四節介紹採取之研究設計、研究材料及工具、受試者背景,以及 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一、 研究流程 本文以「德語語調是否影響德籍學習者聲調表現」為研究目標,主要採取實 驗研究的方法,設計了兩個測驗,分別為一聽辨測驗及一唸讀測驗,蒐集受試者 的反應及表現之後,針對資料進行統計及語圖分析,圖三-1 為實驗流程呈現。. 1. 2. 3. 4. 5. 6. •聽辨測驗題目設計. •錄製聽辨測驗音檔. •德籍受試者試測. •修改聽辨測驗內容 •德籍受試者正式進行聽辨測驗 •德籍學習者進行唸讀測驗 •資料回收與分析. 圖三 - 1 實驗流程圖. 23.

(36)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二、 研究方法及假設 本研究設計了兩個測驗,一為聽辨測驗,二為唸讀測驗。聽辨測驗的配置是 為了測試德籍學習者在學習漢語聲調及語調相關知識之前,是否真的會將母語語 調遷移至漢語的口語表現中,因此聽辨測驗的受試對象鎖定為未學習過漢語的德 國人。 在聽辨測驗中,受試者被要求聽 22 個漢語句子,聽了之後要判定該句為敘 述句或疑問句,由於受試者皆為未學習過漢語的德國人,因此他們無法透過語意 或語法判定句子涵意,僅能透過語音線索,因此,本文推測聽辨測驗受試者會利 用德語語調規則,將漢語句尾尾音上揚的句子視為疑問句,而將漢語句尾尾音下 降的視為敘述句。但受試者不知道的是,漢語除了語調,還有每個字的聲調,因 此受試者聽到的「尾音上揚或下降」其實反應的是漢語句子末字的聲調,而不一 定是語調。如此一來,透過觀察受試者的判定結果,便能知道他們是否真的以德 語語調規則認知漢語句子。推測多數受試者會把以漢語一聲及二聲結尾的敘述句 誤判為疑問句,並把漢語三聲及四聲結尾的疑問句誤判為敘述句。 除了蒐集受試者的判定結果之外,聽辨測驗亦於判定任務之後,詢問受試者 他們的判斷依據為何,採取開放式問題,讓他們自由回答。透過回答,可確定多 數受試者是否真的主要依靠句子後半段的音高走向變化(即語調)來判斷一個句 子是疑問句或敘述句,或者有其他可能。綜上所述,聽辨測驗的設置能夠確定德 籍受試者在進入漢語課程之前,如何認知漢語聲調對句子的意義。 唸讀測驗則是為了進一步測試學過漢語的德籍學習者在唸讀漢語句子時,聲 調表現是否會受德語語調影響,因此目標受試對象為初級德籍漢語學習者,提供 給受試者與聽辨測驗相同的 22 個漢語句子,以漢字、漢語拼音及英文意思翻譯 三者共同呈現,以確保受試者的語音表現不受漢字認讀能力的影響。藉由觀察他 們唸讀漢語句子時,是否能夠擺脫德語語調的影響,專注於每個字的聲調之上, 來評斷各個受試者的聲調習得情況如何,並針對總體表現,分析德籍學習者學習 漢語聲調時,如何受德語語調的影響。. 24.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基於上述目標,唸讀測驗要求受試者唸讀與聽辨測驗相同的 22 個句子,其 中有疑問句,也有敘述句,不管是疑問句或敘述句,都包含以漢語五個聲調做結 的句子。若受試者真的受德語語調影響,只要看到疑問句,便會以上揚的語調做 結,而忽略了該句最後一個字的聲調,如末字若是四聲,那麼語調應該下降;而 看到敘述句,便會以下降的語調做結,同樣忽略了最後一個字可能是上揚的二聲。 綜上所述,本文包含兩個測驗,聽辨測驗及唸讀測驗,個別之研究假設如下: 聽辨測驗 1.. 多數受試者會將以高平調(漢語一聲)及上升調(漢語二聲)作結的句子判 定為疑問句;而將以低調(漢語三聲)及降調(漢語四聲)作結的句子判定 為敘述句。. 2.. 多數受試者利用句子尾端的音高變化走向來判定一個句子為疑問句或敘述 句,並套用德語語調的規則:上揚為疑問句,下降為敘述句。. 唸讀測驗 1.. 德籍漢語學習者在疑問句的末尾皆將語調上揚,忽略了末字聲調,導致以三 聲及四聲結尾的句子,聲調表現錯誤。. 2.. 德籍漢語學習者在敘述句的末尾皆將語調下降,忽略了末字聲調,導致以一 聲或二聲結尾的句子,聲調表現錯誤。. 第二節 研究材料及工具 一、 研究材料 本 研 究 之 主 要 研 究 材 料 有 三 , 一 為 聽 辨 測 驗 ( Chinesischer Intonationswahrnehmungstest);二為唸讀測驗;三為針對唸讀測驗受試者之個人 資料蒐集。 聽辨測驗是為了得知德語母語者對於句子中音高的敏感度及其認知為何而. 25.

(38) 德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聲調表現與德語語調的關聯. 設計,呈現如附件一所示。聽辨測驗內容包含兩部分,第一部份由 22 個漢語句 子所組成,其中包含 18 個疑問句及 4 個敘述句,受試者在聆聽了漢語母語者的 音檔之後,要判斷該句為疑問句或敘述句。此測驗受試者為未學習過漢語的德語 母語者,因此受試者無法使用句子中的詞彙或語法特徵判定句子功能,而只能專 注於其他語言特徵,如語調或錄音人的語氣表達等,在聽辨結束後,亦以開放式 問題詢問受試者用什麼標準判斷以確定所蒐集到的資料有效。測驗的第二部份蒐 集了受試者之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齡、母語、目前生活最常使用之語言、學 習過的外語等。此測驗使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 Google 所提供的線上表單(Google Form)呈現,內容以德語撰寫,由筆者設計過後,經一德文系畢業之臺灣人翻譯, 再經一德國人潤飾而成。22 個漢語句子由 3 位漢語母語者錄製,3 位錄音者皆為 一線漢語教師,且皆受過標準漢語訓練,其背景及資歷整理如表三-1。為了避免 錄音者語音習慣的干擾,而導致了某一類句式的聽辨結果集體出錯,因此隨機分 配一個人負責 7-8 個句子,音檔以線上影音網站 Youtube 影片形式嵌入聽辨測驗 之中,受試者聆聽音檔時,畫面全黑,無任何線索。 表三 - 1 聽辨測驗語料錄音人背景介紹. 代號. 性別. 學歷. 經歷. 錄音者 A. 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 華語文教學系博士. 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 系外語講師. 2..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國際華語研習所 華語教師/專職教師. 錄音者 B. 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 華語文教學系碩士 錄音者 C. 女. 未提供. 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 系 漢語講師.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國際華語研習所 華語教師/專職教師. 唸讀測驗則是為了瞭解德籍學習者對於漢語聲調及語調的掌握如何,因此 受試者為六位學習過一年漢語的德籍學習者(六人詳細之背景請見本章第三 節),唸讀內容為與聽辨測驗相同的句子,因此包含 18 個疑問句及 4 個敘述.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If that circle is formed into a square so that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original circle and the perimeter of the square are exactly the same, the sides of a pyramid constructed on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