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戰期間的台灣戰俘營:以中立國與紅十字會的參訪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二戰期間的台灣戰俘營:以中立國與紅十字會的參訪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學 學. ‧ 國 ‧ 國.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二戰期間的台灣戰俘營:以中立國與紅十字會的. ‧ ‧. 參訪為中心.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Taiwan Prisoner of War Camps during World War II:. er. Focusing on The Visiting of Neutral countries and. aal l v i n n UU Red Cross InternationalCC Committee hheennggcchhofii the. 指導教授:鍾淑敏. 博士. 研究生:李盈萱 2020 年 6 月.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 謝辭 終於,能夠來到這一步了,過去總有好幾次感到無力徬徨,所幸最後仍能堅 持下去,對於研究所這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老師與同學朋友,卻有說不盡的感 謝。 在此要先深深向我的指導教授——鍾淑敏老師表達最深的感謝,回想碩二暑 假,初次冒昧訪問老師一同討論戰俘相關研究,老師不但大方的與我分享當時所 掌握的戰俘研究資訊,之後更是同意擔任我的指導教授,在論文寫作上,所幸多 次經過老師的提點,讓我找到研究中自己所不知道的盲點,順利的完成本篇論文.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在口試時給予我許多當初論文書寫時沒有注意到的建議,實在予我在後續的論文 立立. 的書寫。此外,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兩位口委老師:藍適齊老師與黃仁姿老師,. ‧ 國 ‧ 國. 學 學. 修改上有莫大的幫助。. 同時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家人,無怨無悔的為我付出,在背後支持著我完成研. ‧ ‧. 究所的學業,謝謝媽媽從小到大辛苦的栽培我,謝謝爸爸、姊姊們全心全意的支.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持,感謝姪女塔塔能適時出現跟我玩,讓我在寫論文之餘獲得放鬆。. er. 在學期間要特別感謝每位所上老師的照顧,尤其是擔任薛化元老師助理時,. aal l v i n n CChh 常感謝老師總是特別有耐心的教導,也非常謝謝研究室的佩瑜學姊以及致妤學姊 eennggcchhii UU 讓我學到了許多在論文寫作上非常受用的技巧,以及閱讀與整理資料的方式,非. 對我的照顧,在研究室中與學姊們一起談笑風生是在學期間非常珍貴美好的回 憶。同時,也要感謝碩班的同學們光韞、妃如、育娸、郁芳,成為我碩班生涯互 相加氣、共同前進的好戰友,感謝欣凱在我寫作遇到疑問向其請教時,不吝的給 予我幫助。另外也要特別感謝助教多次的協助,謝謝學妹們的打氣。 也要特別感謝大學時期的指導教授——楊允言老師,若非老師的支持與提 攜,或許我根本無法順利進入就讀臺灣史研究所,感謝老師當年悉心教導,帶領 2020年7月31日. 我進入臺灣史研究的世界。. 木柵. ii.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 摘要 1941年,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陸續於各地戰場上捕獲許多不同國 籍的盟軍戰俘,於是日本便開始著手開設俘虜收容所,以處置這些俘虜。然而, 由於當時日本與盟軍之間對於戰俘觀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致使在處理戰俘的問題 上產生歧異。當時,國際上素有以保護衝突中受難者為中旨的國際人道組織「紅 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承接兩交戰國之間溝通橋樑的中立保護國,受益於當時 國際上戰俘待遇相關公約〈海牙公約〉、〈日內瓦公約〉,使之有了機會受到戰 俘原籍國的委託申請,進入探訪日本權下之俘虜收容所。當時,是為日本殖民地.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俘營,當時臺灣的戰俘營有一大特色,即為曾收容所許多盟軍高級軍官。當時處 立立. 的台灣,亦遭日本設立數個戰俘營,因此使代表有了機會在二戰期間造訪台灣戰. ‧ 國 ‧ 國. 學 學. 於戰亂紛擾之下的他們,究竟是為什麼要進行如此的任務?而他們又是如何進行 這項任務?整趟參訪又將有甚麼後續處置?日本對於此活動的因應態度又是如. ‧ ‧. 何?而營區內的實際樣貌又是如何?則是本文所主要關心的焦點。. er.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關鍵字:臺灣戰俘營、俘虜收容所、中立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iii.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4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 4 第二節、文獻回顧.................................................................................................... 9 第三節、主要運用之史料介紹 ............................................................................. 12 第四節、名詞解釋與章節安排 ............................................................................. 19 第二章、二戰結束前中立國與紅十字會對戰俘待遇事項之發展 ......................... 22 第一節、中立國參訪戰俘營的原由 .................................................................... 22.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 立 第三節、國際法上戰俘相關規定之演變 ............................................................ 38 第二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設立與戰俘業務................................................ 30. ‧ 國 ‧ 國. 學 學. 第三章、二戰期間日本的戰俘事務處理 ................................................................. 42. ‧ ‧. 第一節、二戰期間日本對戰俘相關國際法規定之態度 ................................... 42 第二節、日本與盟軍對於戰俘觀的落差 ............................................................ 44.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第三節、日本中央的俘虜業務機構 ....................................................................47. er. 第四節、臺灣俘虜收容所的設立與分佈 ............................................................ 55. aal l v i n n CChh U iU i e e h h n n c g c g 第一節、臺灣俘虜營參訪申請 ............................................................................. 68. 第四章、中立國與機構對臺灣戰俘營的參訪 .........................................................68. 第二節、臺灣俘虜營參訪過程 ............................................................................. 72 第三節、收容所參訪結束後之後續處理 ............................................................ 80 第五章、結論 ........................................................................................................... 102 附錄............................................................................................................................ 105 參考文獻.................................................................................................................... 116. 1.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5) 表目錄 表 1- 1 溫萊特將軍在臺灣各俘虜收容所停留時間 ................................................ 15 表 1- 2 比比准將在臺灣各俘虜收容所停留時間 .................................................... 16 表 2- 1 二戰期間日本與敵國之間中立保護國一覽表 ............................................ 25 表 3- 1 俘虜情報局人員各職位職員數量變遷狀態表 ............................................ 51 表 3- 2 1945 年 8 月 25 日調查之俘虜管理部職員人數 .......................................... 53 表 3- 3 二戰期間臺灣俘虜收容所開所、移所整理表 ............................................ 56 表 3- 4 Pow Taiwan 網站與日方網站之營區對照表 ............................................... 58.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表 4- 1 各代表訪問臺灣俘虜營時間整理表 ............................................................ 69 立立 表 3- 5 敗北將軍的俘虜生活記錄片上映影城與時間 ............................................ 67. ‧ 國 ‧ 國. 學 學. 表 4- 2 巴拉維奇代表 1943 年 5 月 28 日到 6 月 15 日訪問臺灣俘虜收容所時程. .............................................................................................................. 75. ‧ ‧. 表 4- 3 1943 年與 1944 年代表訪問各營區時程表 .................................................. 77. er.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表 4- 4 1944 年紅十字會代表安格斯特訪問台灣俘虜營之報告細項問題 ............ 82.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2.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6) 圖目錄 圖 2- 1 戰俘相關國際法規演變圖 ............................................................................ 41 圖 3- 1 依傍在臺灣神社附近的本所俘虜收容所 .................................................... 60 圖 3- 2 負責護岸工作的臺灣俘虜收容所戰俘 ........................................................ 60 圖 3- 3 《臺灣日日新報》所刊出將領的頭像照片 ................................................ 64 圖 3- 4 1943 年 6 月 9 日《臺灣日日新報》所刊登「敗北將軍的俘虜生活」 .... 67 圖 4- 1 申請參訪臺灣俘虜收容所程序圖 ................................................................ 70 圖 4- 2 1943 年瑞士向日本提出參訪俘虜收容所之文件 ........................................ 72.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圖 4- 4 1943 年 6 月 21 日嘉義營區營舍配置簡圖 .................................................. 88 立立 圖 4- 3 1944 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代表安格斯特在第六營區接見戰俘代表 ........ 80. ‧ 國 ‧ 國. 學 學. 圖 4- 5 1943 年 9 月美國紅十字會戰俘公報中所刊登的臺灣俘虜收容所報導 .... 96 圖 4- 6 1944 年 9 月美國紅十字會戰俘公報中所刊登的臺灣俘虜收容所報導 .... 98. ‧ ‧ er.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3.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台灣小夜曲》1 古老台灣曾有一首歌,日本人們高聲地唱著, 每到夜晚時在營舍中,你聽那歌聲響徹雲霄, 現在向不列顛士兵唱,他們自遠方跋涉而來, 為了吾王吾國而戰爭,現已成為你們的戰俘。 下礦坑,好男人,.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你的腳雖已劃破, 下礦坑,勇往前,. ‧ 國 ‧ 國. 學 學. 你卻也不敢說不, 你的飯雖沒吃飽,. ‧ ‧. 現在大夥兒還算快樂,直到寒冷多雨的日子,. er. n i on Naatti o N. 下礦坑,好男人,下礦坑,. s iitt yy. 他們待你像頭豬,.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我想你們都覺得奇怪,為何你們要走出行列, 當邦佐召他們出列時,他會對著他們這樣說,. 因為我現在要教你們,唱那一首台灣小夜曲。 下礦坑,好男人, 下礦坑,勇往前, 你的腳雖已劃破, 你卻也不敢說不, 你的飯雖沒吃飽, 他們待你像頭豬, 1. 本歌詞原為英文傳唱。 4.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8) 下礦坑,好男人,下礦坑, 看他們拿著鋤頭籮筐,這方法雖然有些落伍, 對男人們它還算新鮮,但他們將會耐心工作, 直到自由那天的黎明,在那個日子到來以前, 不管日本人說些什麼,你們都只得乖乖聽話。2 以上這首歌曲,為二戰期間遭受日本軍隊俘虜,而置於當時為其殖民地台灣 內之金瓜石俘虜收容所中,一位英國籍戰俘亞瑟所書寫的歌曲,他巧妙運用教會 古老的進行曲進行譜曲,創作目的主要用以提振戰俘們的士氣,從內容中不難看. 治 政 治 大 政 俘心情,最後並在文末慰藉戰俘,總有一天自由的日子還是會到來,以期詠唱的 大 立立 戰俘們,可以堅忍面對生活以迎向光明的未來。這首歌曲第一次被歌唱是在 1943 學 學. ‧ 國 ‧ 國. 出,這位戰俘被分配的工作乃是挖礦,字裡行間裡透露著當時在礦坑中工作的戰. 年營區內的某個夜晚,但後續經由每個戰俘營間人員的流動,這首歌開始在台灣. ‧ ‧. 的各戰俘營內被戰俘們所詠唱。也許在現今已經有多數的臺灣人忘記了這段歷.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史,曾經有一群各種不同國籍的外國軍人,在這座島上成為戰俘,幸運者最後順. 時臺灣所處的政治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er. 利地離開臺灣,然而也有一群不幸的人魂斷臺灣,而他們當時的到來,乃是與當. aal l v i n n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派出的軍機劃破了太平洋天際,朝美國珍珠港展開 CChh eennggcchhii UU. 奇襲,就此展開太平洋戰爭,而當日本勢如破竹的頂著「大東亞共榮圈」口號逐 漸向南方進攻時,日軍陸陸續續在戰場上,捕獲許多不同國籍的盟軍,並使之成 為日本權下的戰俘,隨之對於這批戰俘的處置,則成為日本首當其衝必須面臨的 問題。於是在 1941 年 12 月 23 日,根據敕令一一八二號所公佈的「俘虜收容所 令」 ,成立了日本於二戰期間首批的俘虜收容所,其中包含東京善通寺、上海與 香港三處,3而隨著戰線的擴大,俘獲的人數增加,日本又陸續設置了多所俘虜. 2. 3. Jack Edwards、Jimmy Walter 著,謝康譯, 《無言的吶喊:萬歲,你混蛋》,(百業達印刷公司, 2005),頁 116。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A03022668500、太政官・内閣関係/御署名原本(昭 和[~昭和21年])/昭和 16 年/敕令/御署名原本・昭和十六年・勅令第一一八二号・俘 5.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9) 收容所,若是根據戰爭結束時的統計,在內地收容者共有 32,418 名,外地則有 77,750 名,總共加起來戰俘人數則達到了 110,168 位。4此間國際上素有以保護衝 突中受難者為中旨的國際人道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承接兩交戰國之 間溝通橋樑的中立保護國,開始受到戰俘原籍國的委託申請,進入探訪日本權下 之俘虜收容所,然而日本在方面,並未允許代表們日本權下各地的俘虜營進行參 訪,但是代表們仍竭盡所能,努力不懈的與之交涉,以期達成了解戰俘狀況的重 要使命。而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也遭日本設立了數個俘虜收容所,代表們 沒有例外的對這些營區提出了探訪請求,幸運的是,多數在臺灣的俘虜營區,都. 治 政 治 大 政 容所得以留下代表們的足跡,代表們則成為除了日本當權者外,少數受允許得以 大 立立 親眼看見俘虜收容狀況的人,他們所理解的收容所樣貌透過事後的參訪報告,以 學 學. ‧ 國 ‧ 國. 至少在二戰期間獲得了代表們一次的探訪機會,使的這段期間內,臺灣的俘虜收. 及報導成為當時大眾了解資訊鮮少的戰俘營其少數方式之一。5當時處於戰亂紛. ‧ ‧. 擾之下的他們,究竟是為什麼要進行如此的任務?而他們又是如何進行這項任.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務?整趟參訪又將有甚麼後續處置?日本對於此活動的因應態度又是如何?以. er. 往對於日本權下俘虜營的研究,多是運用日本官方史料為基底進行,因而在此篇 論文當中,筆者希望能夠再多加融入第三方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資料,以及戰俘. aal l v i n n 當事者的日記加以運用,以期豐富不同角度之觀點。 CChh eennggcchhii UU. 在日本所設立的收容所之內,台灣的俘虜收容所更具有的一大特色,即為曾. 收容過許多的盟軍高階軍官,其中舉凡是美軍菲律賓軍區司令溫萊特(Jonathan Mayhew Wainwright)、英軍馬來亞陸軍總司令白思華(Arthur Ernest Percival)、英 國駐香港總督楊慕琦(Mark Young)、科羅希多島要塞司令官喬治·摩爾(George F. Moore)、巴丹半島軍司令愛德華·金(Edward P. King)、荷蘭東印度軍司令海因·德 波登(Hein ter Poorten)、荷蘭東印度總督斯塔肯堡(Alidius Warmoldus Lambertus. 4 5. 虜収容所条例改正ノ件(国立公文書館) /敕令第千百八十二號 俘虜收容所令」 ; 茶園義男,《大東亞戰下外地》(東京都:不二出版,1987),頁 7。 立川京一、宿久 晴彦, 〈政府及び軍と ICRC 等との関係 : 日清戦争から太平洋戦争まで (後 編)〉 ,《防衛研究所紀要》 ,11(2)(東京都:防衛省防衛研究所,2009),頁 147-148。 6.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0) Tjarda van Starkenborgh Stachouwer)、蘇門答臘總督斯皮茨(A. I. Spits)、北婆羅洲 總督史密斯(Robert Smith)等,多位各國高階級軍官或是地方總督以及行政人員, 6. 這一獨特性也成為了探討台灣戰俘營的重要性,高階戰俘所受到的待遇是如. 何,這成為了日本對待戰俘的最高標竿,研究臺灣俘虜營區的一大優點,則是可 以同時比較收容不同位階士兵營區的差異,因而成為筆者欲以台灣為一範圍的研 究考量之一。7此外,在二戰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臺灣俘虜營區的參訪行 程當中,日本總是拒絕代表們參訪第一營區的金瓜石俘虜收容所,相較於其他的 營區,此營是否又有他獨特的性質所在?然而隨著戰爭的結束,收容所受到廢棄. 治 政 治 大 政 的推移當事者的凋零,這段歷史的記憶逐漸模糊,甚至是目前對於在戰爭期間, 大 立立 日本究竟在台灣設立了幾個俘虜收容所、設立時間以及地點,現今仍存在著不同 學 學. ‧ 國 ‧ 國. 與拆除,對於這段歷史也只能存留在當事者,以及當地居民的記憶中。隨著時間. 意見,長期致力於探尋二戰期間設立在台灣的盟軍戰俘營區,以及推動戰俘追思. ‧ ‧. 與紀念活動的 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 指出,認為在台灣的俘虜收. s iitt yy. 個營區,9而究竟日本在台灣的收容所有幾個呢?. er. n i on Naatti o N. 容所應該總數有 17 個。8然而,在日本官方的資料中則顯示,總共只有設立過 12. 隨著終戰七十五周年的到來,陸陸續續出版了臺籍戰俘監視員的口述訪談與. aal l v i n n 回憶錄,亦開啟了對於戰俘議題的討論,但是在對於戰俘議題的討論中,仍主要 CChh eennggcchhii UU 以臺灣籍人士在二戰中受到日本動員,而前往日本權下各地擔任戰俘監視員,並 在日本宣佈投降後成為戰俘為大宗,因而在臺灣戰爭史的研究分類中,對於臺灣. 戰俘收容所之相關研究,卻是相當貧乏。隨著中日戰爭爆發,當時為日本殖民地 人民的台灣人,逐漸開始以軍夫的身分投入到戰場上,揭開了參與日本對外征戰 的行列,此後在日本總力戰的構想之下,臺灣總督府繼而開始一系列對台灣島民 石井 稔, 〈私の戦中戦後〉 ,個人回憶錄,頁 7。鍾淑敏, 〈戰俘收容所—近代臺灣史的一段 悲歌〉,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頁 266。 7 鍾淑敏, 〈戰俘收容所—近代臺灣史的一段悲歌〉 ,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 書局),頁 273。 8 〈THE CAMPS〉 , 「powtaiwan」 ,http://www.powtaiwan.org/The%20Camps/index.php,徵引時間: 2020/3/20。 9 茶園義男,《大東亞戰下外地俘虜收容所》(東京都:不二出版,1987),頁 13。 7 6.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1) 的動員,在前線方面從初期的徵調,如: 「臺灣特設建設團」 、 「農業指導挺身團」 等團體的組成到後期的陸海軍志願兵招募,此外亦有派遣各式雇傭人以及行政人 員的部份如:陸軍醫院護士助手、通譯等。在後方部分則組織了諸如「皇民奉公 會」 、 「青年團」等組織,其中的皇民奉公會,更是秉持著臺灣一家的概念,希望 臺灣的每個人,能共同齊心完成後方工作,以達成總力戰所強調之國民總動員目 的,也因此讓當時集體動員部分的活動,如勞務奉公團、護送青年出征之活動, 成為許多長輩們現今仍津津樂道的故事。然而,若是相較於臺灣俘虜收容所的這 段歷史,則可能因為耳聞這段歷史者,只有限於少數居住於俘虜收容所附近之居. 治 政 治 大 政 戰爭狀態之下,俘虜收容所的實際內部情況,受到日本的保護而難以使外界得知 大 立立 的狀況。目前有關臺灣盟軍戰俘收容所之相關訊息,主要由加拿大籍的麥克在. 民,亦或是俘虜勞動區域範圍內之人員,而容易受到遺忘,更不用說當時仍處在. ‧ 國 ‧ 國. 學 學. 1997 年所組成的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作為推廣的重要推手,然而礙於網站上. ‧ ‧. 主要為英文,而產生的語言問題。現今臺灣本地對於曾存在於這片土地上之戰俘.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營設立,曾有聽聞者已寥寥可數,還記得在 2017 年冬天筆者看著設置在金瓜石. er. 黃金博物館外的導覽地圖,意外發現戰俘紀念碑的存在,覺得疑惑之餘即刻決定 前往一探究竟,一路上從觀光客眾多的園區,轉換成只有我一個人佇足的戰俘紀. aal l v i n n 念公園,不免令人不勝唏噓,當時就默默的下定決心好好了解這段歷史,或許會 CChh eennggcchhii UU. 有人認為何須去了解一段早已過七十多年的故事,戰爭的結束應該就得讓這些成 為過去,但是筆者則認為,在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臺灣」,七十多年前,是 為日本的殖民地,我們的祖父母輩在當時縱使不願意也不得不,加入了這場戰爭 成為受害者,然而無論是成為前方的軍人抑或是銃後的國民皆是成為了直接,或 是間接輔助這場戰役的加害者,承襲先人資源繼續生存於這塊土地上的我們,則 不可避免的,也必須肩負起我們先人所遺留下的戰爭責任,努力追求還原真相、 撫平傷痛,隨著日人的撤離以及戰俘的凋零,這段空白急需為之填上,也因此對 於研究臺灣俘虜收容所的相關歷史,則有其時間的迫切性。 8.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2) 第二節、文獻回顧 在文獻回顧部分,筆者擬分為俘虜收容所、中立國及國際紅十字會與國際人 道法三部分進行回顧. (一)俘虜收容所 二戰期間,隸屬日本殖民地的臺灣所設置的俘虜收容所,乃為日本權下俘虜 收容所的分支。隨著戰爭的結束與國際審判的展開,日本方面對於戰爭審判的研 究等於是同時進行的,也因此為日本國內戰爭的研究迅速拉起開端,但是之後受 限於大部分資料的未公開,對俘虜的研究在諸多限制中遭到停擺,隨著 1980 年.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收容所的研究方面,內海愛子的《日本軍の捕虜政策》中,將焦點放在虐待俘虜 學 學. ‧ 國 ‧ 國. 代後官方資料的逐步解禁,對俘虜的研究工作也隨之展開。在相關日本權下俘虜. 的日軍組織與結構,對於俘虜待遇的發展與管理體制,有相當清晰的論述。文中 為中日戰爭前與後,以及二戰期間的日本俘虜待遇作一說明,過去日本也是有一. ‧ ‧. n i on Naatti o N. s iitt yy. 段為人表揚的俘虜優待時期,但是到了中日戰爭時,日本卻因這是一場沒有宣戰 的戰爭,而沒有認為中國士兵是戰俘,到了二戰期間日本俘虜待遇,對外出現了. er. 盟軍與日本,對於日內瓦公約的「準用」認知不同而有意見上的摩擦,對內則出.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重為填補日本短缺的勞動力,將白人俘虜投入企業的運作,以及東南亞動員參與 現了,日本內部透過軍政與軍令劃分俘虜管理權上二元化的問題。此外作者亦著. 建造大規模工程的處理與衍生的問題。最後則就日美之間對俘虜待遇的理解不同 是起因於俘虜觀念差異進行解說。10立川京一的〈舊軍對俘虜的處理—以太平洋 戰爭的狀況為中心〉,則是透過了日本軍組織、制度、心理以及領導者的觀點, 探討二戰期間日本軍虐待盟軍俘虜的原因,就受到虐待地點,俘虜營的內外空 間,分別詳細分列各種不同情形下的虐待類型,並且分析俘虜受虐的因素,在待 遇發展的實際例子上,有相當完整的論述。11 10 11. 內海愛子, 《日本軍の捕虜政策》(東京:青木書店,2005)。 立川京一, 〈旧軍における捕虜の取扱い ――太平洋戦争の状況を中心に〉 ,《防衛研究所紀 要》 ,10(1),(東京都:防衛省防衛研究所),2007。 9.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3) 至於對臺灣俘虜收容所的相關研究部分,則是以鍾淑敏的〈戰俘收容所— 近代臺灣史的一段悲歌〉一文為重要先行研究,內容引用東京審判紀錄、未遭受 焚燒的俘虜情報局資料,並搭配實際訪問曾為盟軍戰俘監視員的臺籍監視員,與 臺灣戰俘收容所附近之居民口訪資料,勾勒出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了處 理其捕獲的大批戰俘,而建立的一系列俘虜管理體系,以及臺灣各地區戰俘營分 佈及收容概況。雖然日本於 1929 年已經簽訂了日內瓦條約,但其內部卻出現了 分歧的意見,而導致對待俘虜的方式有了不同的做法,而且日本也只承認,他們 所認為準用日內瓦條約的國民成為戰俘,此後盟軍戰俘開始淪為開墾事業(如:. 治 政 治 大 政 制軍官階級勞動,這已明顯違反日內瓦公約。此外亦說明日方將戰俘移至殖民 大 立立 地,恐有對殖民地人民教育之作用。最後,則道出日治時期臺灣人,受招募擔任 學 學. ‧ 國 ‧ 國. 製糖、土木、挖礦)之勞動力,甚至更下達了,戰俘不得無為而徒食之訓示,強. 戰俘監視員,可是在日本戰敗後,卻面臨到戰犯審判的境遇。作者運用官方的資. ‧ ‧. 料,已簡單概論日本俘虜相關政策,此外,亦適時搭配上臺籍監視員的口述訪談,.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增添了對收容所的真實體驗經歷,然而可惜的是,文中缺乏當時收容於台灣俘虜. er. 收容所的俘虜當事人說法。另外,文中作者雖有提及到紅十字會曾探訪過戰俘收 容所,卻也未將當時的探訪資料,或是對後續結果詳加說明。而在論述日軍將戰. aal l v i n n 俘移送至臺灣,目的之一是為教育臺灣人這一部份時,亦缺少了實際例證之缺 CChh eennggcchhii UU. 憾。12而李展平的〈獨留碑碣向黃昏-斗六盟軍戰俘營〉一文,則主要是透過了, 作者對斗六戰俘營附近居民的口述訪談資料,以書寫居民記憶中的戰俘營樣貌, 透過口述內容,得以了解不同觀點中的戰俘待遇,以及戰俘與居民之間的感人故 事,而戰俘營的設立又帶給了當地民眾什麼想法,為俘虜營補充了不同面向的歷 史觀。13. (二)中立國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12. 13. 鍾淑敏,〈戰俘收容所—近代臺灣史的一段悲歌〉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 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1),頁 261-288。 李展平,〈獨留碑碣向黃昏-斗六盟軍戰俘營〉, 《歷史月刊》(261),2009,頁 80-85。 10.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4) 關於中立國的相關研究,在施正鋒主編的《認識中立國》論文集,收錄有多 篇相關之論文,一部分篇幅,是就中立國的概念、規範、地位與實務進行論述的 相關論文,另一部分,則就各個單一國家的中立政策進行實例上討論之相關論 文。其中,施正鋒的〈中立國的概念、理論、以及實務〉一文,先是簡單說明「中 立」一詞等其他相關中立的概念,進而說明中立國的出現時機以及原因。在中立 概念的書寫,作者就「國際關係」與「實踐性」,兩種不同層面為出發點進行闡 述,繼而說明「中立」的定義、規範並探討中立國的理論,究竟中立國對內以及 對外,能夠有甚麼作用?並藉由三種不同面向: 「現實主義」 、 「服膺主義」 ,以及. 治 政 治 大 政 由這三種不同途徑,可在深入就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面向,得出中立政策的重 大 立立 要性。文末則就中立國的實務例證,進行說明探討對外中立的地位,是否需有強 學 學. ‧ 國 ‧ 國. 「建構主義」為出發點,詳述為何國家會選擇走上中立國的這條道路,並統合出. 權的確保才能維持,以及對內如何確保自己中立國的位置。本篇文章,不僅可以. ‧ ‧. 幫助讀者簡單了解中立國的內涵以及實質意義,並且作者靈活的運用許多例子,.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加以說明也助於讀者,可以方便理解作者欲說明的內容。另外,在廖福特的〈國. er. 際法對於戰時中立及永久中立國的規範〉一文中,則主要是就國際法上對於中立 國的規範論述其發展,對於永久中立國的部分,則由於現行國際法並未有相關定. aal l v i n n 義,因此僅透過學者對中立國內涵的論述、實際中立國情形,與中立國所參加的 CChh eennggcchhii UU 各國際組織進行討論,最後則就成為中立國的方式進行說明。14. 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研究部分,目前關於此方面的研究,是以委員會的起 源,以及創辦人的介紹為主。在《蘇法利諾回憶錄 : 紅十字會創會故事》一書 中,正文是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創辦人,亨利.杜南所親自書寫而成。敘述了 亨利的生平簡史、對親眼看見蘇法利諾戰爭的回憶,以及後續啟發了紅十字國際 委員會創建的過程,對於委員會的創建原因能有一簡單的了解。15此外,若是要 了解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國家紅十字會之間的關係,則可以運用關於國家紅十字 14 15. 施正鋒主編, 《認識中立國》(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15)。 亨利‧杜南, 《蘇法利諾回憶錄》(臺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5)。 11.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5) 會的研究,如吳欣樺的〈硝煙與白衣:日治末期的從軍看護婦〉,本文雖主要著 重在台灣的從軍看護婦的部分,但是在敘述關於紅十字會與看護婦之間的關聯 時,也提及了日本紅十字會的創立,乃啟發自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於兩者之間 的連結陳述,也可使讀者粗淺得明白。16另外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百年會史 (1904-2003 年)》一書中,此文雖主要論述中華民國的國家紅十字會從大陸時期 創建,到目前於臺灣活動的整體組織變化與活動歷程,但是在序章的部分仍將紅 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創建原則、發展與功能有一詳細的敘述,此外更述及到各國紅 十字會創建時間,以及要獲得委員會認可必須遵守的原則。17.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吳雄定的〈論戰俘在國際人道法上的待遇〉一文,則為論述戰俘在人道法地 立立. (三)國際人道法. ‧ 國 ‧ 國. 學 學. 位演變的重要先行研究,也是少數以此為主題之專題論文,文中作者主為釐清國 際法上對於戰俘的待遇規定,因此運用 1949 年的〈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 ‧ ‧. 約〉 、1899 年與 1907 年的〈海牙陸戰法規慣例章程〉 、1929 年的〈日內瓦戰俘待.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遇公約〉、1977 年的兩個附加議定書為主要研究對象,討論國際人道法的進展,. er. 並藉此深入解析戰俘在國際人道法上的地位,以及戰俘待遇在國際人道法上的使. aal l v i n n CChh 助筆者可清晰了解演進脈絡,而對於國際法上的戰俘問題作者也有清楚的分析, eennggcchhii UU 用時機、具體規範及違反國際人道法的法律效果,詳細交代國際人道法的發展,. 但文中有些時候論述會清楚說明某項細部規範的演進,而有時只就 1949 年的日 內瓦第三公約內容做論述,實為此文可惜之處。18. 第三節、主要運用之史料介紹 本文預計藉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所發布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紅十字國際. 16. 17 18. 吳欣樺, 〈硝煙與白衣:日治末期的台灣從軍看護婦〉(臺北: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 張玉法,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百年會史(1904-2003 年)》(臺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4)。 吳雄定, 〈論戰俘在國際人道法上的待遇〉(臺北: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2.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6) 委員會活動報告(1939.9.1-1947.6.20)》第一卷到第三卷、當時適用於戰俘的國際 公約 1907 年〈海牙公約〉 ,以及 1929 年〈關於戰俘待遇公約〉 ,了解戰前、戰中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運作樣貌。此外透過日本亞細亞史料中心(アジア歴史資料セ ンター),所收藏之俘虜收容所相關政策,以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參訪相關檔案, 例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中立國,以及日本雙方之間相關來往公文、紅十字國 際委員會參訪過後所提出的報告內容、各國對日本所提出的戰俘抗議文書,綜以 了解整體俘虜收容所,以及參訪的活動流程。除了以上官方文件外,也將藉由非 官方檔案的:日治時期臺灣重要新聞刊物《臺灣日日新報》 ,了解戰俘相關情勢,. 治 政 治 大 政 此接觸真正身處俘虜營內戰俘們的聲音,以期透過不同的資料來源,呈現事件不 大 立立 同角度的觀點。以下筆者擬就文中重要史料進行簡要介紹。 學 學. ‧ 國 ‧ 國. 以及當時在臺灣成為戰俘的盟軍,其所書寫的個人日記或是回憶錄予以參照,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活動報告(1939.9.1-1947.6.20)》 ,全. ‧ ‧. 名為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19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 1948 年,第 17 屆國際紅十字會會議上所提交的總體報告。本報告總共分為三卷,. er. 內容記錄了從 1939 年 9 月 1 日戰爭爆發,到 1947 年 6 月 30 日委員會之整體活. aal l v i n n 動。此份報告的提出主要是希望,能將此次在戰爭期間運用現行國際法規定進行 CChh eennggcchhii UU 任務時,所遇到的問題提出意見並加以改善。另外,本報告也是針對過去,曾向 基金會要求提供某些活動詳細資料的各國紅十字會、政府、人道主義機構與一般 民眾而提出,由於當下基金會可能尚仍無法提供完整資訊,藉此希望能加以補 充。在這三卷的工作報告中,第一卷內容主要為,國際紅十字會的原則和基礎、 委員會組織結構、戰爭期間與世界各地不同政府、代表團以及國家紅十字會間的 合作,該卷並描述了委員會為保護受傷與生病的士兵、戰俘和平民所進行的活 動。第二卷內容主要為,說明中央戰俘局的工作。第三卷內容則為,討論委員會 19.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 Vol1-3(Geneva,1947) 13.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7) 戰時對戰爭受害者所展開的實務救濟。在這三卷報告書中,不僅提供了基金會組 織的基本介紹、二戰期間整體工作概述,並且在第一卷中特別提及,參訪戰俘營 之整體情形,且就遠東狀況,特別是日本有專題之敘述。在第二卷內文中,更進 一步按照國家分類,討論每個國家紅十字會在二戰期間所面臨到的戰俘問題,實 為了解委員會在二戰中之工作,與面臨問題的重要史料。20 另外,對於文中所運用的個人日記、回憶錄,在此擬進行書籍及人物的簡單 背景資料介紹,以方便了解每本書籍中,主角的身分與歷程,及每本書的簡要資 料與重要內容。在這些日記與回憶錄中,分別包含了當時在臺灣受到拘禁的戰俘.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1)General Wainwright’s Story 《溫萊特將軍的故事》. 當事者,以及當時曾經擔任臺灣俘虜營區工作人員的日本籍軍人。. 學 學. ‧ 國 ‧ 國. 21. 本書作者溫萊特將軍。1942 年期間,當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 ‧. MacArthur)接獲命令前往澳洲擔任盟軍指揮官時,成為了駐菲律賓盟軍的最高司.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令,但最後在缺乏糧食以及彈藥的狀況下,溫賴特不得不在 1942 年 5 月代表駐. er. 菲律賓全體盟軍向日本投降,經由他的親自廣播,後續在菲律賓的其他地方的指 揮官亦陸續投降,因而溫賴特成為了二戰期間盟軍官階最高的戰俘,並曾在日本. aal l v i n n 權下的臺灣俘虜營中生活過,其中分別為花蓮、玉里、木柵營區,並且在 1944 CChh eennggcchhii UU 年 10 月離開臺灣,遭移往位於滿州的俘虜收容所直到戰爭結束。. 本書在 1946 年戰爭結束不久即出版,由溫賴特將軍親自書寫,內容涵蓋自 1940 年被升任為臨時少將而到菲律賓,並於 1942 年因麥克阿瑟移往澳洲而成為 菲律賓最高盟軍司令、後續菲律賓盟軍面對日本進攻的防禦過程,最後不敵日本 進攻而在科雷吉多(Corregidor)代表駐菲律賓全體盟軍向日軍投降。此外亦書寫後 續他作為日本戰俘遭俘虜的境遇,至最終戰爭結束的解放,這四年以來所發生的. 20. 21.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 Vol1-3(Geneva,1947) Robert Considine,General Wainwright’s Story(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1946). 14.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8) 事情。22此書約有三分之一篇幅,述說著在臺灣俘虜營的生活,透露成為戰俘後 的親身體驗,也由於溫萊特將軍屬於高階將領,因此有機會成為紅十字國際委員 會來訪時的對談對象之一,並記錄下代表訪問時的實際情形。 表 1- 1 溫萊特將軍在臺灣各俘虜收容所停留時間 在營區時間. 在臺灣所在營區. 1942/8/15-1943/4/2. 花蓮. 1943/4/2-1943/6/23. 玉里. 1943/6/24-1944/10/5. 木柵. 資料來源:Robert Considine,General Wainwright’s Story(Garden City,.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學 學. ‧ 國 ‧ 國. NY :Doubleday & Co,1946),p.225.. (2) PRISONER OF THE RISING SUN: The Lost Diary of Brigadier General Lewis. ‧ ‧. Beebe. 《升起太陽的俘虜:路易斯·比比准將遺失的日記》23. n i on Naatti o N. s iitt yy. 本書在 2006 年由路易斯·比比准將(Lewis C. Beebe)的兒子約翰·比比(John M. Beebe)編輯出版,作者路易斯·比比准將服務於美國駐菲律賓軍隊,1942 年在麥. er. 克阿瑟前往澳洲之前,他曾以個人名義提拔比比將軍為准將,並任命他為美國遠. aal l v i n n CChh U iU i e e h h n n c g c g 定將菲律賓指揮權交給溫賴特將軍,比比准將則成為溫賴特將軍的參謀長,在旁 東陸軍參謀長,但是這一安排卻未通知華府,最後是由戰爭部解決的此問題,決. 輔佐之,並於之後陪同溫賴特將軍前往巴丹,向駐菲律賓日本軍隊指揮官本間雅 晴舉行投降會議,且在 1942 年 5 月隨溫賴特將軍的投降成為日本權下的戰俘。 比比准將生活過的臺灣俘虜收容所有花蓮、玉里以及嘉義營區,另外亦在 1944 年 10 月遭遷移前往奉天戰俘營。 本書涵蓋範圍,包含了在菲律賓美國軍隊最後投降前五個月的戰鬥活動,到. 22. 23. 〈Jonathan Wainwright〉 ,「World War II Database」 , https://ww2db.com/person_bio.php?person_id=78。徵引時間:2020/3/18。 John M. Beebe, PRISONER OF THE RISING SUN: The Lost Diary of Brigadier General Lewis Beebe( United States: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2006). 15.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19) 1944 年 9 月遭日本遷離臺灣營區為止,此間比比准將所記錄下的生活。其中內 容有些是以一天為單位,有時是以好幾天的時間為單位,而內文對於成為戰俘後 的敘述,則佔了此書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此書特點是,這是一本日記,因此是在 經歷事件當下所書寫而成,對俘虜營中重要之事項描述詳盡,亦就戰俘身分當下 的心情多有記錄,並且由於日記內有將約略書寫的時間點記錄下來,以此又可以 方便參考不同時間點在俘虜收容所所發生的事情,此外也由於比比准將屬於高階 戰俘,因此在俘虜收容所參訪代表來臨時亦曾有機會參與對談,並就當時之狀況 留下記錄。 表 1- 2 比比准將在臺灣各俘虜收容所停留時間 在營區時間. 立立. 花蓮 玉里. 1943/6/5-1944/10/1. 嘉義. ‧ ‧. 1943/4/2-1943/6/5. 學 學. ‧ 國 ‧ 國. 1942/8/15-1943/4/2. 治 政 治 大 政在臺灣所在營區 大. n i on Naatti o N. s iitt yy. 資料來源:John M. Beebe, PRISONER OF THE RISING SUN: The Lost. A&M University Press,2006),p.17.. (3) The War in Malaya. er. Diary of Brigadier General Lewis Beebe( United States:Texas. aal l v i n n CChh U iU i e e h h n n c g c g 《馬來亞戰爭》 24. 作者白思華中將,在 1941 年 5 月到 1942 年 2 月間,以英國駐馬來亞陸軍總 司令身分,率領英國駐馬來亞與新加坡軍隊,並在後續日軍長驅直入的攻勢下帶 領英軍予以對抗,但是最終卻仍考量日軍已佔領新加坡大多數區域,且儲備已將 面臨彈盡糧絕,因而不得已只能帶領其所領導的英國駐軍向入侵的日本軍投降。 這次的投降,更是被時任英國的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認為是英國歷 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以及最大的投降。25也因此白思華成為了日本權下戰俘,並曾 24 25. A. E. Percival , The War in Malaya(Eyre & Spottiswoode, 1949). 〈Churchill and the Fall of Singapore〉, 「The International Churchill Society」, https://winstonchurchill.org/publications/finest-hour/finest-hour-169/churchill-and-the-fall-of-singa 16.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0) 在 1942 年 8 月收容於臺灣花蓮俘虜營,再於 1943 年 6 月從花蓮俘虜營轉移至臺 灣木柵營區,一直待到 1944 年 10 月遭日本遷移往滿州的俘虜收容所為止。 本書在 1949 年出版,由白思華親自撰寫,這本書的書寫目的,主要是由於 白思華有感許多人,因為對於馬來亞情況與影響決策的基礎了解不足,所以對當 時的戰鬥人員,以及平民有一些不實的指控,因此欲透過此書,記錄下自己所掌 握的實際情形,使公眾能明白,在馬來亞以及新加坡戰役中所發生的真正資訊。 書籍的內容,貫穿二戰前的馬來亞的作戰準備、受命擔任陸軍總司令、每場戰役 的過程,以及投降成為戰俘到最後終戰遭到解放的歷程。此書中大部分的篇幅,. 治 政 治 大 政 運用一章節約 14 頁的篇幅簡單介紹,然而就其曾待過的臺灣俘虜收容所仍留下 大 立立 了重點事件的記述,舉凡是被迫簽署不逃跑聲明、飲食生活、接收紅十字會包裹, 學 學. ‧ 國 ‧ 國. 仍著重在成為戰俘前,白思華帶領陸軍對抗日本的敘述。關於成為戰俘一事,只. 與接受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代表的訪問活動。雖然篇幅不多,但仍助於筆者了解高.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4)《無言的吶喊:萬歲你混蛋!》26. ‧ ‧. 階戰俘身處於戰俘營中的實際感受。. er. 本書的第一本英文原文書是在 1990 年在香港出版,後續在 2002 年出版了簡. aal l v i n n 體中文版,作者為杰克·艾華士(Jack CChh Edwards),軍官位階為英國皇家信號軍中士, eennggcchhii UU 在二戰期間服役於英國駐新加坡軍隊,並隨著 1942 年 2 月白思華將軍的投降成 為日本權下戰俘,在 1942 年 11 月到 1945 年終戰結束為止,一直都是待在臺灣 第一營區金瓜石戰俘營未曾移動過。 本書描述時間,橫跨 1941 年 12 月到終戰後遭到解放期間。內容主要為,艾 華士就二戰期間所經歷過之事予以回憶,此外,更結合了其他兩名同樣為金瓜石 的戰俘的柯思理上校,以及惠勒軍醫的戰俘日記,呈現在台灣戰俘營中所經歷的 事情。其中,較大的篇幅乃在於描述,成為戰俘後於金瓜石收容所的生活情形。 26. pore/。徵引時間:2020/3/18。 Jack Edwards、Jimmy Walter 著,謝康譯, 《無言的吶喊:萬歲,你混蛋》(百業達印刷公司, 2002)。 1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1) 而本書最主要的特點在於,多數地方皆融合了其他兩位戰俘的日記內容,因此有 詳細記錄下發生事情的時間點,以及內容可方便讀者進行參照。此外書籍內亦非 常詳盡的記錄下,在金瓜石收容所內所發生的重要事情,舉凡工作內容、遭日軍 毆打情形、飲食與醫療,以及作者在俘虜營中,所親身經歷事件的感受等等之內 容,實為了解金瓜石收容所面貌的重要書籍,雖然在二戰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代表,沒有機會對作者所在營區做參訪,但是此回憶錄中,亦紀錄了當時得知代 表無法參訪時的此營中戰俘們所做的應對方式,可供筆者作為參考。. (5)《我的戰中戰後》27. 學 學. ‧ 國 ‧ 國. 治 政 治 月,以台北帝國大學農學部 政 此回憶錄文章的作者為石井 稔。在 1942 年 7大 大 立立 助理教授身份,突然受到召集成為了預備役的陸軍少尉,之後再以此身分被分配 到台灣當地的俘虜收容所服務,總共服務了三年四個月,一直到終戰戰俘們都遭. ‧ ‧. 到遣返為止才解除了召集。最開始石井被分配到臺灣本所俘虜收容所,1942 年.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11 月到 1943 年間擔任本所的職員,28一直到了 1944 年初,因木柵第五分所的開 設轉調到此所成為所長,這個所主要為收容高級戰俘的特別收容所,但之後又因. er. 為戰局趨向對日本不利,於 1945 年 3 月又將第五分所的人員移往中國,石井因. aal l v i n n 而再度回到本所,並待到戰爭結束為止,且在戰爭結束後受到國際軍事審判。 CChh eennggcchhii UU. 在本篇文章中,石井簡單敘述任職臺灣俘虜收容所職員的過程,指出在台灣. 的各收容所的位置,以及戰俘的工作性質,並述及擔任收容所職員時的經歷,以 及戰後成為戰俘的生活。本篇文章雖篇幅不大,但是卻記錄下,從收容所職員角 度了解收容所的樣貌。此外,亦述及了日本軍對俘虜營的相關政策,以及只有職 員才能得知的內幕等,對於筆者了解戰俘營制度與內部來說相當受用。. 27 28. 石井 稔, 〈私の戦中戦後〉 ,個人回憶錄。 起訴文件中指出石井在 1942-1943 擔任大直第六分所分所長,但實際上當時第六分所尚未成 立,若以石井的講述推測這裡指的應該是本所,而在文件中他指出他當時並非是分所長而只 是一位較資深的職員(文件内譯先任者)。 18.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2) 第四節、名詞解釋與章節安排 在中文的戰俘(英文為 Prisoners of war,縮寫為 POW),廣義而言指的是在戰 爭中或武裝衝突中,遭受交戰國俘虜或拘留的合法戰鬥人員,及部分非戰鬥人 員。合法戰鬥人員指的是正規兵、民兵以及志願兵,部分非戰鬥人員則為能夠出 示隨軍證明的非戰鬥人員,例如牧師或醫生等。就適用於二戰期間的 1929 年〈戰 俘待遇公約〉中的定義,在被俘獲後應享有戰俘待遇的資格者,則有以下幾種類 別:1.具備以下資格的民兵以及志願兵:(1)有一位能對下屬負責的指揮官。(2) 擁有可以從一定距離加以辨識的固定明顯標誌。(3)公開的攜帶武器。(4)在作戰.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武器予以抵抗,並且尚來不及按照第 1 項規定中的條件進行組織者,只要他們有 立立. 中遵守戰爭法規和慣例。29 2.未被佔領地區上的居民,在敵人接近時,自主拿起. ‧ 國 ‧ 國. 學 學. 公開攜帶武器,並且尊重戰爭法規與條例,則應該被視同符合資格。3.交戰各方 的武裝部隊,其中包含戰鬥員以及部分非戰鬥員,在這裡的部分非戰鬥員,指的. ‧ ‧. 亦是能出具所屬軍隊證明之人。304.在海戰或是空戰中,所俘獲的各交戰方武裝. s iitt yy. er. 規定的保護。. n i on Naatti o N. 部隊一切人員。31因而只要是符合以上條件者,都應受到戰俘待遇公約裡每一條. aal l v i n n CChh 虜一則捕虜,然而不管是哪一種,指的都是在戰鬥訓之中所說的「虜囚」 ,但是 eennggcchhii UU. 而關於在過去二戰期間,日本提到戰俘時,則出現了兩種不同說法,一則俘. 在二戰期間,大多數日本正式的官方論述中,都是稱為「俘虜」 ,例如 1941 年發 佈的〈俘虜收容所令〉 ,以及同年發佈的〈俘虜情報官制〉 ,32仍都是使用「俘虜」 29 30. 31. 32. 民兵泛指非現役或後備軍人組成的軍事組織。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 Geneva, 27 July 1929〉 , 「ICRC」 , https://ihl-databases.icrc.org/applic/ihl/ihl.nsf/Treaty.xsp?documentId=0BDEDDD046FDEBA9C12 563CD002D69B1&action=openDocument。徵引時間:2018/6/24。; 〈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 , 「ICRC」 , https://www.icrc.org/zh/doc/resources/documents/misc/hagueconvention4-18101907.htm。徵引時 間:2020/5/20。 〈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ICRC」 , https://www.icrc.org/zh/doc/resources/documents/misc/convention-pow-27071929.htm。徵引時 間:2020/5/20。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A03022668500、太政官・内閣関係/御署名原本(昭 和[~昭和21年])/昭和 16 年/敕令/御署名原本・昭和十六年・勅令第一一八二号・ 19.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3) 一詞,因此在本文中,筆者仍以「戰俘」以及「俘虜」進行書寫。 本文主要目的,擬由二戰期間中立國與人道機構代表,對臺灣俘虜營之參訪 活動為主軸,了解的整體參訪程序內容,藉以推展了解二戰期間,日本對於戰俘 的處理待遇的問題,藉由不同的面相擴充,了解臺灣俘虜營的面貌。因此,本文 書寫過程,將先以國際上對於戰俘事項面的發展為探討,進一步了解日本方面對 前述國際戰俘事項之因應發展,繼而探討俘虜收容所參訪之相關程序過程。對於 研究範圍部分,將限定在影響 1941 年到 1945 年,二戰期間的日本俘虜營相關決 策,舉凡在這段期間內,設立俘虜營的先前準備要件開始,以及此間中立國與紅. 治 政 治 大 政 會,參訪日本在臺灣所設立的俘虜收容所完整行程,由申請到報告產出,以及後 大 立立 續的影響。因此,關於國際法的討論只限於 1945 年以前適用的規定,之後則不 學 學. 進行討論。. ‧ 國 ‧ 國. 十字會來台參訪的先備條件,另外,還有在這段期間內中立國與紅十字國際委員. ‧ ‧. 關於本文中章節安排的部份,第一章,主要為介紹研究動機、文獻回顧、名.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詞解釋,以及本文所使用的史料介紹。第二章,主要為二戰結束前包含中立國、. er.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其所推展的戰俘相關國際法演變。第三章,主要為日本 因應國際上對於戰俘待遇相關規範,所作出表現與措施進行討論。第四章,為中. aal l v i n n 立國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臺灣戰俘營的參訪流程及所面臨到的問題。結論, CChh eennggcchhii UU 則為總結在國際上整體戰俘待遇發展之下,日本是如何因應戰俘問題,他的態度 又是如何影響後續在二戰期間,中立機關與國家造訪台灣,而代表們的來訪又將 面臨甚麼問題,以藉此勾勒二戰期間臺灣俘虜營的實際情形。. 俘虜収容所条例改正ノ件(国立公文書館) /敕令第千百八十二號 俘虜收容所令」。 ;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A03022674900、太政官・内閣関係/御署名原本(昭 和[~昭和21年])/昭和 16 年/敕令/御署名原本・昭和十六年・勅令第一二四六号・ 俘虜情報局官制(国立公文書館) /敕令第千二百四十六號 俘虜情報局官制」 20.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4)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 ‧. ‧ 國 ‧ 國. 學 學 er.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21.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5) 第二章、二戰結束前中立國與紅十字會對戰俘待遇事 項之發展 在開始討論,二戰期間日本在臺灣設立的俘虜營相關事項之前,則必須先注 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及在那之前國際上對於戰俘的相關規定,及機構 設立,才得以釐清二戰期間,整個日本內部的俘虜處理因應方式。在二戰期間紅 十字國家委員會,以及中立國代表的探訪俘虜營活動,說明著他們被賦予了某種 職責,而這樣的責任又是從何而來,以下筆者擬就之討論。.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第一節、中立國參訪戰俘營的原由 立立 ‧ 國 ‧ 國. 學 學. 在二戰期間,中立國人士曾經造訪臺灣戰俘營的這項活動,乃是因為他們受 各戰俘母國的中立保護國之請託。而所謂中立保護國,英文為 Protecting Power,. ‧ ‧. 而在日本的官方說法中,則是用利益代表國,或是利益保護國稱之。33指稱某中. n i on Naatti o N. s iitt yy. 立國家,受到交戰國一方的委託,以代之確保在其他交戰國領域內國民之利益。. er. 因此,中立保護國將負責交戰國間,外交事務上的溝通角色。也是因為如此,在.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但究竟中立國有什麼特質,能承擔起保護國工作?以下將就簡單說明中立. 二戰期間,曾有盟軍方面政府,透過中立保護國對日本方面提出抗議的事情發 生。34. 國的起源與義務。 關於「中立」這個概念的發展,最早可回溯到 14-15 世紀左右。然而,一開 始的中立,僅是限縮在官方文件的階層,由國家之間締結雙邊條約。35真正成為 法理上論述,以及原則性的規範則是要到 17-18 世紀以後。1625 年,國際法之父 格勞秀斯(Hugo Grotius),曾嘗試提出中立國的行為準則,他認為若是能分辨參 戰國中,何者為正當的一方,中立國則應避免採取,可能強化非正當一方的行動, 33. 34 35. 王雲五主編,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國際關係》(台北:商務,1973 年),頁 24。; 姜皇池,《國際公法導論》(臺北:新學林,2006),頁 345-346。 內海愛子, 《俘虜取扱に関する諸外国からの抗議集》(東京都:不二出版,1989),頁 114-118。 王雲五主編,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國際關係》(台北:商務,1973 年),頁 22。 22.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6) 但是,若無法分別誰是正當的一方,則中立國就應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但是這 個準則卻明顯存在著,必須區分戰爭中,正當一方的這個缺點,致使此準則,難 以建立一個客觀的制度。後續在 18 世紀,瑞士籍法學家瓦德魯(Emerich de Vattel ),則成為第一位為中立國做出客觀定義的人,他認為中立國就是,在戰爭 中能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並且,能與交戰國間維持良好關係的國家,但在當時 他的定義中,卻仍存在將交戰兩國視為盟友的情況,雖然以上兩者皆有各自缺陷 之處,但是他們卻可以說是目前發現最早為「中立」提出準則,以及定義的學者。 19 世紀後隨著諸多要素影響如:1815 年瑞士正式在維也納會議上正式被承認, 而成為第一個永久中立國,以及 1856 年〈戰時海上國際法宣言〉的簽訂,使「中. 治 政 治 大 政 立」開始於國際規範中法典化,這些都使中立制度獲得相當的進展。 也是由此 大 立立 開啟了,中立國權利與義務的正式國際法規化。繼而影響 20 世紀,各式公約中 對於中立的規範。. 學 學. ‧ 國 ‧ 國. 36. ‧ ‧. 所謂的中立國,在一般大致的說法上,指的就是一個國家不介入其他國家間.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的戰爭,或是介入國際之間的衝突。37而在國際法面向之下,中立則是指一個國 家不參與他國戰爭,並且對於交戰之雙方,必須採取不偏不倚不偏袒的立場,而. er. 且,這個立場還需要獲得交戰國的尊重。38也因此可以了解,要成為中立國不能. aal l v i n n 只是單方面的宣稱,而是必須要獲得交戰國間的認可才行。而即使成為了中立 CChh eennggcchhii UU. 國,也必須堅守三項主要的義務:一、不作為義務,不得進行一切間接或直接援 助交戰國的行動。二、防止的義務,應採取一切措施嚴防任何人,包含本國國民 在其領域內,從事任何幫助交戰國的活動。三、容忍的義務,需容忍交戰國在按 照國際法的前提下,對中立國所做的正當行為。39以此說明,中立國並不只是在 消極面上需有不偏不倚的態度,積極面上更需要禁止有任何形式上的一切援助。. 36. 37 38 39. 蕭琇安, 〈轉變國際秩序下「中立」概念之地位〉 , 《問題與研究》 ,47(1),2008,頁 30-32。; 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國際關係》(台北:商務,1973 年),頁 22。 施正鋒,〈中立國的概念、理論、以及實務〉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3),2015,頁 2。 蕭琇安,〈轉變國際秩序下「中立」概念之地位〉 ,《問題與研究》 ,47(1),2008,頁 33。 蕭琇安, 〈轉變國際秩序下「中立」概念之地位〉 ,《問題與研究》 ,47(1),2008,頁 34。;王 雲五主編,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國際關係》(台北:商務,1973 年),頁 21。 23.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7) 因此,就不同的層面而言,成為中立國可以說是一種預防性外交,也可以說是一 種互惠關係,最終的目的,乃是達成保持國家主權的獨立,以及領土的完整。40 而欲成為中立國的方式,主要的依據則有以下幾項:一、習慣,二、單方面宣示, 三、雙邊協議,四、多邊條約。習慣的部分,指的是一些未曾經過片面宣布,也 沒有經過任何協議或國際條約簽訂,可是因為政治現實,而形成其獨立的事實, 比方說梵諦岡。單方面宣示部分,即表示自行宣布,並且告知其他各國,並且遵 守中立國應有相關義務。雙邊協則是指,兩國之間簽訂條約,保障某一國的中立 地位。多邊條約則是指稱,被多國所承認為中立國之國家,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瑞 士。41自從 1856 年所簽訂的〈戰時海上國際法宣言〉開始,中立相關規範的法. 學 學. ‧ 國 ‧ 國. 治 政 治 大 政 典化開始正式啟動,之後亦曾出現於 1949 年〈日內瓦公約〉裡,對此中立的法 大 立立 典化,最主要的發展理由有兩個:第一、保護中立國的利益,使其不因為其他國 家的戰爭而受到侵害,第二、確保中立國遵守中立的立場,以此使交戰國的利益. ‧ ‧. 得以保障。42藉由法規的保障,也使得交戰國與中立國之間,能夠維持一定程度.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的信賴。中立國的存在,對於國際社會而言有他的不可或缺性,比方說他可以促. 能。43. er. 進國際的秩序,運用國際規範以化解爭端,並且具有預防、緩和與結束衝突的功. aal l v i n n 通常,中立保護國出現的時機則是在當交戰國間,因為衝突導致外交斷絕 CChh eennggcchhii UU. 時。44運用下方表 2-1,可以發現二戰期間日本,以及交戰國的中立保護國,通 常為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這四個國家確實都是在二戰期間的中立國,. 40 41. 42. 43 44. 施正鋒,〈中立國的概念、理論、以及實務〉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3),2015,頁 5。 廖福特,〈國際法對於戰時中立及永久中立國之規範〉,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3),2015, 頁 37-39。;施正鋒, 〈中立國的概念、理論、以及實務〉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11(3),2015, 頁 13。 蕭琇安, 〈轉變國際秩序下「中立」概念之地位〉 ,《問題與研究》 ,47(1),2008,頁 34。;廖 福特, 〈國際法對於戰時中立及永久中立國之規範〉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11(3),2015,頁 26-28。 施正鋒,〈中立國的概念、理論、以及實務〉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3),2015,頁 8。 〈利益代表国〉, 「コトバンク」, https://kotobank.jp/word/%E5%88%A9%E7%9B%8A%E4%BB%A3%E8%A1%A8%E5%9B%B D-1606196。徵引時間:2020/5/20。 24.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8) 45. 此外,也可以發現在二戰期間,日本與各交戰國之間的中立保護國,其中英國. 與美國的中立保護國就是瑞士、荷蘭的中立保護國是瑞典。在適用於二戰當時的 1929 年〈關於戰俘待遇公約〉中,第 86 條就明確規範,保護國可以在本國外交 人員以外,由本國的國民,或是從中立國國民中選派代表,代表應被准許前往戰 俘被拘禁的一切地方,只是此規定中唯一的但書是,此指派須經由獲得派往執行 任務的所在國家同意,也因此產生了,在二戰期間曾出現被選派前往參訪的代 表,遭到執行任務國家否決的事件。46雖然這條法規仍在人選的部分,有程度受 到戰俘拘留國的牽制,但已成功推進了保護國探訪的權力。 表 2- 1 二戰期間日本與敵國之間中立保護國一覽表. 美國. 在本國的敵國. 備註. 學 學. (一)美洲. 治 政 政 治 在敵國的日本 大 大 名稱 立 立 中立保護國 帝國中立保護國 原檔案內. ‧ 國 ‧ 國. 敵國名稱. 米本國. 瑞士. 瑞士. 在支那皇軍. ‧ ‧ er.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佔領地米國 利益代表為 瑞士,帝國利 益代表從西 班牙更改為 瑞士. 夏威夷. 布哇. 瑞士. 美屬東薩摩亞. 米領東サ. 瑞士. モア 加拿大. 加奈陀. 瑞士. ?. 墨西哥. メキシコ. 瑞典. 瑞典. 45 46. 帝國利益代. 施正鋒,〈中立國的概念、理論、以及實務〉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3),2015,頁 3。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 Geneva, 27 July 1929. ART. 86. 25.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29) 表從葡萄牙 更改為瑞典 瓜地馬拉. グアテマ. 瑞士. ラ 宏都拉斯. ホンデュ. 瑞典. ラス 薩爾瓦多. サルヴア. ?. 瑞士. ドル 尼加拉瓜. コスタリ. 瑞士. 葡萄牙. 瑞典. 瑞士. 瑞士. 帝國利益代 表由西班牙. 學 學. ‧ 國 ‧ 國. ア. 哥斯大黎加. 瑞典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立立. ニカラグ. 古巴. s iitt yy. er. パナマ. n i on Naatti o N. 巴拿馬. ‧ ‧. カ. aal l v i n n C瑞士 キューバ C U hheennggcchhi瑞士 iU. 多明尼加. ドミニカ. 瑞士. 哥倫比亞. コロンビ. 瑞士. 瑞士. ア. 更改為瑞典 同上. 帝國利益代 表由西班牙 更改為瑞士. 帝國利益代 表由西班牙 更改為瑞士. 委內瑞拉. ヴェネス. 瑞士. 瑞士. 同上. 瑞士. 瑞士. 同上. エラ 厄瓜多. エクアド ル. 26.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0) 秘魯. ペルー. 瑞典. 瑞典. 帝國利益代 表由西班牙 更改為瑞典. 巴西. ブラジル. 葡萄牙. 瑞典. 同上. 玻利維亞. ボリヴィ. 瑞典. 瑞典. 同上. 瑞典. 同上. ア 巴拉圭. パラグア イ. 阿根廷. アルゼン. 瑞典. 瑞士. 瑞士. 瑞士. 同上. 學 學. 智利. 瑞典 治 政 政 治 大 イ 大 立立 チリ 瑞士 瑞典 ウルグア. ‧ 國 ‧ 國. 烏拉圭. s iitt yy. 英國. er. 英國. n i on Naatti o N. (二)歐洲. ‧ ‧. ティン. aal l v i n n CChh eennggcchhii UU. 挪威. 挪威. 瑞典. 丹麥. 丁抹. 瑞典. 瑞典. 芬蘭. 芬蘭. 瑞典. 瑞典. 波蘭. 波蘭. 德國. 獨逸. 荷蘭. 和蘭. 瑞典. 瑞典. 中國皇軍佔 領地,英國利 益代表瑞士. 中國皇軍 佔領地,荷蘭 利益代表瑞. 2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1) 士 比利時. 白耳義. 瑞典. 瑞典. 中國皇軍佔 領地,白耳義 利益代表瑞 典. 法國. 佛蘭西. 瑞士. 瑞士. 事實上承認 相互的拘留 民事務. 瑞典. ユ一ゴ一. 民事務. er. スラヴィ. aal l v i n n Chh ハンガリ C eennggcchhii UU ア. 匈牙利. 相互的拘留. ‧ ‧. 瑞典. n i on Naatti o N. 南斯拉夫. 蘇聯邦. 學 學. 蘇聯. 實際上承認. s iitt yy. 義大利. 瑞士 治 政 政 治 瑞典大 伊太利 瑞典 大 立立 西班牙. ‧ 國 ‧ 國. 西班牙. ー 羅馬尼亞. ルーマ二. 瑞典. 瑞典. ア 保加利亞. ブルガリ. 瑞典. ア 希臘. 希臘. 土耳其. 土耳其. 瑞士. 瑞典. (三)亞洲 28.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2) 敘利亞. シリア. 瑞士. 瑞典. 黎巴嫩. レバノン. 瑞士. 瑞典. 伊拉克. イラク. 瑞士. 瑞典. 伊朗. イラン. 瑞士. 瑞典. 印度. 印度. 瑞典. 斯里蘭卡. セイロン. 瑞典. (四) 非洲 埃及. 埃及. 南非. 南阿聯邦. 瑞士. 瑞士. 瑞典 治 政 治 政 大 英領東ア 瑞士大 立立. 紐西蘭 西部薩摩亞. 瑞士. 英領西大. 瑞士. 平洋諸島. er. 島. 瑞士. n i on Naatti o N. 英領西大平洋諸. 濠洲聯邦. ‧ ‧. 澳洲. ‧ 國 ‧ 國. (五)五大洲. 學 學. フリカ. s iitt yy. 英屬東非. 瑞士. 瑞士 aal l 瑞士 v i n n CChh 西部サモ eennggcchhii UU 新西蘭. ア 新喀里多尼亞註一. ニューカ. 新赫布里底群島. レドニア. 註二. ニューヘ. 瑞士. ブリデス 註一:目前為法屬海外領地。 註二:1980 年獨立更名為萬那杜共和國。 資料來源: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2032822700、大東亜戦争関係一件/帝国 29.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3) 利益保護方第三国ヘ依頼関係(A-7-0-0-9_1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利益代表國一覽 表」 表格製成時間:1945 年 10 月 26 日. 第二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設立與戰俘業務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縮寫為 ICRC。 起源自西元 1859 年商人亨利‧杜南先生(Henry Dunant),在一次私人旅遊途中, 目睹索爾費里諾戰役受傷士兵的痛苦後,決心組建一個能保護,因戰爭受傷者的. 治 政 政 治 大 大 內瓦公民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立立 Moynier)、吉勒姆亨利‧杜福爾. 服務部門,並建立一個國際準則。因而,在西元 1863 年,由其號召四位瑞士日. ‧ 國 ‧ 國. 學 學. (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亞(Louis Appai)、西奧多‧莫諾瓦 (Theodore Maunoir),聯合成立「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即為紅十字國際委員. ‧ ‧. 會的前身,並貫徹以人道、公正、中立,以及普遍為救援工作原則。47這個委員.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會的成立目的,是希望遊說政治領導者,採取更多行動保護戰爭受難者。就在委. er. 員會的積極倡議之下,隔年西元 1864 年 8 月,由瑞士政府所召開的外交會議上,. aal l v i n n CChh 衝突中的傷患病者,並規定軍隊有義務照顧無論任何國籍的所有傷兵,同時公約 eennggcchhii UU 十幾個國家代表通過了〈日內瓦公約〉,這個公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武裝. 也確立了,紅十字會白底紅十字的標誌,搭配著公約的簽署,委員會的事業也漸 次擴展開來。48西元 1875 年,委員會正式採用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名稱, 最初,紅十字會鼓勵建立各個國家的紅十字會,這個目標,主要是為了讓紅十字 國際委員會能夠確實發揮中立調解的作用,之後隨著〈日內瓦公約〉的演變,逐 漸納入了戰俘以及平民的適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工作內容也隨之擴增。49而 47 48 49. 亨利‧杜南, 《蘇法利諾回憶錄》(臺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5),頁 115、134。 亨利‧杜南, 《蘇法利諾回憶錄》(臺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5),頁 116。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创立及初期阶段(1863-1914 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http://www.icrc.org/chi/who-we-are/history/founding/overview-section-founding.htm。徵引時間: 2018/6/24。;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 30.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4) 關於委員會的主要任務部分,則可以大致分為非戰時與戰時。在非戰爭時期,委 員會主要以鼓勵設立國家紅會、推展各國遵守日內瓦公約,以及維護紅十字會基 本原則為主要任務。而到了戰時則以保護傷兵、戰俘以及平民為首要工作,內容 包含了從事戰地救援、處理戰俘問題、救濟傷兵戰俘與平民、保護平民不受化學 戰危害,以及保護淪陷區與封鎖區的平民50。對於委員會在戰時實際工作的部 份,其實也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參與救援行動逐漸確定,對於戰爭中所發現的問 題,則積極在非戰爭時期努力推動改善。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子,在第一次世 界大戰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設立了「國際戰俘局」,幫助被俘虜士兵與家人. 治 政 治 大 但是,委員會卻發現在 政 動員志願者展開救護車醫療服務、在醫院中照顧傷患。 大 立立 過去的公約中,對於戰俘的規定過於曖昧,也因此出現了交戰國間必須再就有爭 聯繫,並且開始探視戰俘,以及干預會造成極端傷害的武器使用,同時,他們也. 學 學. ‧ 國 ‧ 國. 51. 議的部分簽訂臨時協定的問題。52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經驗,委員會進一步. ‧ ‧. 提議,制定更為詳細的公約以改善過去公約不足之處,因而,在 1918-1939 年期.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間,紅十字會致力推動 1929 年所通過的新〈日內瓦公約〉 ,這次公約包含了〈改. er. 善戰地武裝部隊傷員境遇公約〉 、 〈關於戰俘待遇公約〉兩個項目,目的是為了提 供戰俘更多的保護,而該公約也確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了數百萬人。 53. aal l v i n n 雖然委員會並無法去約束國家,應該適切的遵守公約,但是它有權利可以與締 CChh eennggcchhii UU. 約國,平等討論關於戰俘待遇的相關問題。54. 在前述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設立過程中,則可以發現委員會與瑞士有著密不可. 50 51. 52. 53. 54. Vol. 1,p.11-14. 張玉法主編,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百年會史》(臺北:紅十字會總會,2004),頁 6、8。 〈一战时期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战俘局〉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https://www.icrc.org/zh/document/icrc-in-wwi-international-prisoners-of-war-agency。徵引時間: 2019/7/23。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Vol.1(Geneva,1947),p.217.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历史〉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https://www.icrc.org/zh/doc/who-we-are/history/overview-section-history-icrc.htm。徵引時間: 2019/7/23。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 Vol.1(Geneva,1947),p.219. 31.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35) 分的關係,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創立者亨利‧杜南,及其 他四位創始成員皆是瑞士公民,他們認為瑞士是一個永久中立國,因而決定在瑞 士創立「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之後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並且,總部成 員全為瑞士公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獨特的白底紅十字標誌,正是透過扭轉瑞士 國旗顏色而更改成為,主要是為了表達醫療服務的中立性。55甚至,在西元 1929 年的〈關於戰俘待遇公約〉內,更明訂必須是在“中立國”這一條件之下的國家, 才能設立戰俘中央情報局,56而明訂這個條件的主要原因乃在於,交戰各方之間 為救濟行動所進行的接觸,只能透過中立國領土進行,並通過任何一方都不能視. 治 政 治 大 政 位置瑞士,成為了中央戰俘局設立地點的首選。由於瑞士長期的中立政治傳統, 大 立立 以及瑞士全體人民的支持,使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可以建立大量經驗豐富的各 學 學. ‧ 國 ‧ 國. 為敵人國民,或敵人佔領國的人來代理進行,因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所設立的. 級職員,瑞士聯邦政府也始終願意幫助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運行,包括幫助其執. s iitt yy. n i on Naatti o N. 結的重要元素。57. ‧ ‧. 行任務、頒發外交護照、給予設施援助等,都是成為瑞士與紅十字會有著緊密連. er. 但是在此筆者必須特別提及的是,在日本國家內所建立的國家紅十字會,有 別於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屬於世界級的機構,這個機構是一個國家級的機構,它. aal l v i n n 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並不存在從屬的關係。此機構在日本乃稱之為「日本赤十字 CChh eennggcchhii UU 社」,它的建立主因確實也是受到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啟發,其前身是在西元. 1877 年所成立的「博愛社」,後來由於日本在西元 1886 年,以敕令公佈加入紅 十字條約(也就是 1864 年的日內瓦公約),因而在隔年 1887 年,將此社正式更名 為「日本赤十字社」,並且明確在社則中指出,這個機構是受到天皇陛下以及皇. 55. 56. 57. 〈The history of the emblems〉 ,「ICRC」, https://www.icrc.org/en/doc/resources/documents/misc/emblem-history.htm。徵引時間:2019/7/23。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 Geneva, 27 July 1929〉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https://ihl-databases.icrc.org/ihl/INTRO/305。徵引時間:2020/4/15。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on i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eptember 1, 1939 - June 30, 1947), Vol.1(Geneva,1947),p.32-35。 32. DOI:10.6814/NCCU202001177 DOI:10.6814/NCCU20200117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